派派小说
猴岛论坛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登录后才能发帖
0
派派杂志区
【三日谈】大凉山需要什么样的流量【6.26~6.28】【已评完】
[社][三日谈]
【三日谈】大凉山需要什么样的流量【6.26~6.28】【已评完】
刷新数据
阅读:
265
回复:
16
本帖已关闭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楼主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收藏本帖
远山见月。
(派派版主)
楼主
2024-06-26
— 本帖被 远山见月。 执行加亮操作(2024-06-29) —
暑期将至,不少研学机构推出凉山“支教研学”项目,打着帮助凉山贫困学生的旗号,招募志愿者参加“公益讲堂”“暑期支教夏令营”等,并收取上万元费用,引发舆论关注热议。目前,凉山州教育部门已开展排查,将严查“支教研学”商业行为列为重点工作。
从报道看,这些机构策划、组织的短期“支教研学”活动与真正的支教相去甚远。研学营抵达后,就让当地孩子配合上课、拍摄,几天后匆匆离开。而且,“7天支教费超万元”“团费不包括交通费用,食宿仅占两三千元”,活动的暴利程度可见一斑。显然,所谓短期“支教研学”活动的本质就是营利,根本谈不上公益。
为什么要去大凉山短期“支教”?某机构在活动介绍中配上大凉山孩子头发凌乱摆着油灯写字、在乱石堆砌的墙边学习的照片,让人心生怜悯。不难看出,这些机构抓住了一部分人的同情和猎奇心理,利用包装苦难、渲染悲情的套路招揽生意。
早在2016年,就有多名主播被指在大凉山地区搞伪慈善。近年来,大凉山更是成为网红的“天然流量池”,各种假公益、假助农、假人设在社交媒体上层出不穷。比如,“凉山孟阳”编造父母双亡的悲惨人设,引流带货,影响恶劣。相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整治,但至今仍有不少机构、主播对大凉山趋之若鹜,“支教研学”商业行为就是变种之一。
对大凉山而言,各种为获取流量而不择手段的表演极具破坏性。首先,这是在消费公众的爱心,当一个个“故事”被拆穿后,人们自然会产生“狼来了”的心理。比如,研学机构推出的假支教活动,不仅可能伤害孩子们的朴素情感,还可能对真正的支教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大凉山的地方形象也可能因为虚假表演而受损。2023年,凉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1.11亿元,比上年增长7%,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当地所有贫困县已全部摘帽,“人人有学上,人人上好学”的愿景正逐步实现。伪慈善、假支教歪曲当地群众的真实生活面貌,也会加深外界对于大凉山的负面刻板印象。
对伪慈善、假支教,特别是对那些借大凉山疯狂博流量的MCN机构和网红,要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各大平台必须尽到充分的提示和审核义务。目前,凉山已启动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虚假支教、虚假宣传等恶劣行为,狠刹各类乱象。
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要用好外界对于大凉山的关注。大凉山历来是一块宝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76个,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17个,这里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已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网友更希望看到的是大凉山的风土人情,是当地旧貌换新颜的“山乡巨变”,而不是卖惨故事和悲情戏码。
流量不是原罪,用得好、用得巧,就有可能产生正向的效果。严查“支教研学”商业行为的同时,当地也不妨拓宽宣传渠道、加大推介力度,全面呈现大凉山近年来的发展与进步,让公众认识一个更真实的大凉山。
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奖励:每人10PB,回复有1积分博雅积分。
回复内容请与讨论主题相关,
回复字数20字以上,不满20字不提醒且无奖励
。
优秀回复给予1-5PB加分
回复参与时间:2024.6.26~2024.6.28
[ 此帖被远山见月。在2024-07-10 16:49重新编辑 ]
分享
倒序阅读
查看全部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言零丷
(派派版主)
沙发
2024-06-26
— (远山见月。) 恭喜获得博雅勋章积分1积分 (2024-07-10 16:48) —
我觉得国家得大力政治,就像所说的“狼来了”,钱都被假的大凉山赚走了,真正的大凉山却什么都没得到,杜绝这种情况,希望善心真实有用
远山见月。
2024-07-10
+10 派派币
感谢参与派派杂志区【三日谈】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