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琴,又称稽(同奚)琴,始于唐代。历史悠久、形制古朴。奚琴能机动灵活地演奏各种乐曲,声音抑扬顿挫,连续自如,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特别用其演奏出的滑音,几乎就是语言声腔的再现。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历史渊源
唐
奚琴在唐宋时期,既是拉弦、又是弹弦乐器,两种演奏方法兼而有之。与陈旸同一时代的北宋文人欧阳修,在他的《试院闻奚琴作》一诗中写道:“奚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演奏方法则是弹拨,没有“用竹片轧之”的含意。在另一首诗中有着颇为详尽的记载:“奚人作琴便马上,弦以双茧绝清壮。高堂一听风雪寒,坐客低回为凄怆。深入洞箫抗如歌,众音疑是此最多,可怜繁手无断续,谁道丝声不如竹。”这里显然描写的是两弦弹拨乐器奚琴。
可见,唐宋两代,奚琴正处于由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过渡的时期。
宋
宋代的奚琴又称稽琴。宋代高承公元1080年撰辑的《事物纪原》中有:“杜挚赋序曰: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今稽琴也。是稽康琴为弦鼗遗象明矣。”照此记述,稽琴在北宋之时,仍靠弹拨琴弦来发音,而不是轧弦发音的拉弦乐器。在宋代陈元靓《事林广记》(卷八)中,则明确地记载着稽琴是拉弦乐器。文中说:“稽琴本稽康所制,故名稽琴。二弦,以竹片轧之,其声清亮。”把稽琴归于公元3世纪的稽康所制,显然是伪托古人的一种附会,这可能是陈氏效其“阮咸造阮”之说吧。同是宋人,又同是记述稽琴,却记载着两种不同的演奏方法。这充分说明,宋代稽琴仍处于由弹弦乐器向拉弦乐器的过渡阶段。
宋代晚期,中国北部边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以马尾作为弓毛拉弦擦奏的乐器了。在陕西榆林石窟第十窟的壁画中,画有一飞天用马尾弓拉奏卷首、二轸、二弦、圆筒形琴筒的乐器。在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的经幢(为“特赐广济大师之塔”)上,有一线刻乐器图形,一人正盘腿而坐,手持马尾弓拉奏。
南宋之时,奚琴类拉弦乐器开始走上发展时期。中国大批制造乐器用的丝弦,也始于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之际,故丝弦有“杭弦”之称。在当时文人的笔记、小说里也不时提及,在《绿窗新语》中的“金彦游春遇春娘”故事里,就写有:“金彦与何俞出城西游春,见一庭院华丽,乃王太尉庄。贯酒坐阁子上,彦取二弦轧之,俞取箫管合奏。”这“二弦”即是与奚琴形制十分相似的拉弦乐器。
明
明代,奚琴类拉弦乐器随着戏剧和曲艺的兴起而有所改进和发展,演奏形式也多种多样。从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尤子求的《麟堂秋宴图》画卷中,就可以看到一种由奚琴、箫管和拍板三种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图所绘的奚琴,是龙首、卷颈、二弦、马尾弓,而且有了用以固定弦长的千斤。这在陈旸《乐书》中的奚琴图是没有的,但也保留着奚琴的较短琴筒、置轴方向和拴弦方法。它较南宋《绿窗新语》中的二弦有了较大进步。
分类
福建奚琴
福建奚琴主要见于泉州南曲的二弦、莆仙戏的尺胡、芗剧的大广弦。琴筒式用整块木头挖空而成,而且其栓子装在琴筒的右方,琴弦装于手把之处。
制作工艺
奚琴的制做工世非常讲究,历代的制琴工匠均采用长白山一带的木质和木纹均特别好的刺楸木做振动面板,用内径10厘米的毛竹做琴筒,用蚕丝做琴弦,用马尾和细竹杆做琴弓子。后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和创新,逐渐用梧桐木代替刺楸木做振动面板,用钢丝代替蚕丝做琴弦,演奏方法也有了改进,由“抓弦奏法”改为“手指按弦法”,同时汲取了小提琴的演奏手法,使其演奏效果更佳。
传统的奚琴,形制与汉族的中音板胡较为近似,但琴筒不使用椰壳。它由琴筒、琴杆、弦轴、千斤、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全长80厘米~84厘米。琴筒用竹筒或木料制成,多使用毛竹或花梨木、色木制作,有长筒形和半球形两种,上、下开有插入琴杆的方孔,筒前口蒙以桐木薄板为面,筒后口置音窗或敞口。琴杆又称立竹,原多用生长年限较长、竹节较多的乌斑竹制作,以较粗的竹根部位作为琴头,琴杆上端随竹节自然向后弯曲,呈锥形倒向插入琴筒中。弦轴又称周兜,为木制圆锥体,两个弦轴呈横八字形插入琴杆上端,较粗的轴顶部位用于张弦。最初不设千斤,只琴筒面板正中置琴马,张两条较粗的丝弦。琴弓用木制弓杆,两端系以马尾为弓毛,夹于两弦间拉奏;现代的奚琴,琴筒多呈长筒形,仍使用毛竹筒制成,琴杆改为用花梨木或色木制作,杆的上端呈弯月状向前或向后弯曲,两个弦轴改为从前方平行插入琴杆上端,轴顶张弦部位旋成葫芦形,也有的弦轴是从后面平行插入琴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