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聚八仙显然与古人所见的琼花并非相同的品种。从外观来说,古琼花的形态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从这些外观特征来说,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也有人推测古琼花或许是聚八仙的某种优良变种。
琼花在中国古代人的眼中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它们被视为身于天上的仙树奇花,在机缘巧合之下才误入凡尘。在不少诗文中,作者还会将琼花一词来指代天上飘落的雪花。比如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观雪》就曾有这样的描写:“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其中‘落尽琼花天不惜’一句,点明琼花自天上而来的特点,显然已非人们通常意义中的花卉,而是指代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们认知中的琼花不似凡间之物的特点相吻合。
如今在春夏之交,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依然会选择前往扬州观赏琼花盛开的美景。人们或是在落英缤纷的琼花树下休息,或者品尝着用琼花酿制的美酒,一副祥和的美景。琼花如今是扬州市的市花,是当地人心中美丽圣洁的标志。
然而,如今人们看到的琼花已然不是古人所见的琼花了,如今的琼花主要是指代忍冬科、荚蒾属植物聚八仙。它是一种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叶柄及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或黄白色簇状短毛,后渐变无毛。
叶临冬至翌年春季逐渐落尽,纸质,卵形至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南部。而古琼花如今其实已经灭绝了,根据《洪武郡志》中的记载:“至元十三年花朽,三十三年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补植故地,而琼花遂绝,凡元人称琼花者皆八仙也。”
如今的聚八仙显然与古人所见的琼花并非相同的品种。从外观来说,古琼花的形态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从这些外观特征来说,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也有人推测古琼花或许是聚八仙的某种优良变种。现在的人们只能通过聚八仙来想象曾经的琼花究竟是何等清丽脱俗的模样。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与琼花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物,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有关他们的故事。
隋炀帝看琼花
当然,说到琼花最广为流传的故事还是与隋炀帝有关。众所周知,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隋朝的灭国皇帝,后世也有人评价他因为滥用民力,导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民不聊生,最后爆发农民起义导致隋朝覆灭。
据明代马骄《广陵琼花志》引《大业遗事》记载:“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将作监监巫大卿裴矩奏称,扬州里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无双,每至三月一开,花唯一朵,香闻数里之外。虽逝蜂戏蝶,莫敢过循,前十日始卸落,则瓣坠于地,寻复无有,疑必有鬼神以诃护之,至八月再开,开后则弥月香气不散,氰氯停蓄,信天下之奇种也。”
隋炀帝对于扬州这的琼花是心向神往,他命宫人紧急赶制画舫,并带着宫人妃嫔坐船南下,日夜兼程,希望一睹琼花芳容。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隋炀帝一行终于到达扬州土庙前的时候,原本盛开的琼花却一时间全部衰败了。
这仿佛是某种预示,也仿佛是对于隋炀帝曾经所做所为的不满。后来果不其然,隋炀帝于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琼花在这里成为了具有灵性和某种预知能力的花卉。当然,后世也有很多学者对于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真实性存在着质疑。比如他们认为“唐中书侍郎颜师古所著,唐去隋未远,事核必真。”
唐昌公主与琼花
唐昌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开元十六年(728年)被封公主,下嫁薛锈。而在开元二十五年(738年)四月,杨洄与武惠妃相构结,对玄宗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兄弟三人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经常在一起有异谋。
于是玄宗一日而杀三子,薛锈被长流瀼州,此后这位唐昌公主就再无下落。相传,这位公主非常爱花。在上都安叶坊有一座唐昌观,相传就是以唐昌公主的封号命名的。而唐昌观中有一株琼花,相传正是这位唐昌公主手植。
在《剧谈录》中曾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长安业安坊唐昌观,旧有玉蕊花,每发,若琼林瑶树。元和中,春物方妍,车马寻玩者相继。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绣绿衣,乘马,峨髻䨇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娩,迥出于众。从以二女冠,三小仆,仆者皆丱头黄衫,端丽无比。既下马,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所,异香芬馥,闻于数十步之外。
观者以为出自宫掖,莫敢逼视。伫立良久,令小仆取花数枝而出。将乘马,谓黄冠者曰:曩有玉峰之约,自此可以行矣。时观者如堵,咸觉烟霏鹤唳,景物辉焕。举辔百馀步,有轻风拥尘,随之而去,须臾尘灭,望之已在半天矣,方悟神仙之游,馀香不散者经月。”[4]在这里,所谓的玉蕊花也是一种时常被视为琼花的品种。
不过从植物形态上还是可以分辨出两者的区别的。胡应麟在《说丛》中也指出:“玉蕊自植于唐昌,琼花独产于厚土,广陵长安道里悬绝;琼花无别本,而玉蕊托根非一。”由此也可见琼花与玉蕊在古人认知世界里的分别。不过也正因为此,唐昌观便有了游仙的说法,同时更为琼花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转自:科普中国网
琼花在中国古代人的眼中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它们被视为身于天上的仙树奇花,在机缘巧合之下才误入凡尘。在不少诗文中,作者还会将琼花一词来指代天上飘落的雪花。比如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作《观雪》就曾有这样的描写:“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 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其中‘落尽琼花天不惜’一句,点明琼花自天上而来的特点,显然已非人们通常意义中的花卉,而是指代天空中飘落的雪花。这在某种程度上与人们认知中的琼花不似凡间之物的特点相吻合。
如今在春夏之交,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依然会选择前往扬州观赏琼花盛开的美景。人们或是在落英缤纷的琼花树下休息,或者品尝着用琼花酿制的美酒,一副祥和的美景。琼花如今是扬州市的市花,是当地人心中美丽圣洁的标志。
然而,如今人们看到的琼花已然不是古人所见的琼花了,如今的琼花主要是指代忍冬科、荚蒾属植物聚八仙。它是一种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达4米;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芽、幼技、叶柄及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或黄白色簇状短毛,后渐变无毛。
叶临冬至翌年春季逐渐落尽,纸质,卵形至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西部、浙江、江西西北部、湖北西部及湖南南部。而古琼花如今其实已经灭绝了,根据《洪武郡志》中的记载:“至元十三年花朽,三十三年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补植故地,而琼花遂绝,凡元人称琼花者皆八仙也。”
如今的聚八仙显然与古人所见的琼花并非相同的品种。从外观来说,古琼花的形态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从这些外观特征来说,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也有人推测古琼花或许是聚八仙的某种优良变种。现在的人们只能通过聚八仙来想象曾经的琼花究竟是何等清丽脱俗的模样。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与琼花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物,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有关他们的故事。
隋炀帝看琼花
当然,说到琼花最广为流传的故事还是与隋炀帝有关。众所周知,隋炀帝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隋朝的灭国皇帝,后世也有人评价他因为滥用民力,导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民不聊生,最后爆发农民起义导致隋朝覆灭。
据明代马骄《广陵琼花志》引《大业遗事》记载:“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春二月,将作监监巫大卿裴矩奏称,扬州里土祠前有玉蕊花一株,天下无双,每至三月一开,花唯一朵,香闻数里之外。虽逝蜂戏蝶,莫敢过循,前十日始卸落,则瓣坠于地,寻复无有,疑必有鬼神以诃护之,至八月再开,开后则弥月香气不散,氰氯停蓄,信天下之奇种也。”
隋炀帝对于扬州这的琼花是心向神往,他命宫人紧急赶制画舫,并带着宫人妃嫔坐船南下,日夜兼程,希望一睹琼花芳容。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当隋炀帝一行终于到达扬州土庙前的时候,原本盛开的琼花却一时间全部衰败了。
这仿佛是某种预示,也仿佛是对于隋炀帝曾经所做所为的不满。后来果不其然,隋炀帝于大业十四年(618年4月11日),江都兵变之后,为宇文化及叛军所弑。琼花在这里成为了具有灵性和某种预知能力的花卉。当然,后世也有很多学者对于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的真实性存在着质疑。比如他们认为“唐中书侍郎颜师古所著,唐去隋未远,事核必真。”
唐昌公主与琼花
唐昌公主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开元十六年(728年)被封公主,下嫁薛锈。而在开元二十五年(738年)四月,杨洄与武惠妃相构结,对玄宗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兄弟三人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经常在一起有异谋。
于是玄宗一日而杀三子,薛锈被长流瀼州,此后这位唐昌公主就再无下落。相传,这位公主非常爱花。在上都安叶坊有一座唐昌观,相传就是以唐昌公主的封号命名的。而唐昌观中有一株琼花,相传正是这位唐昌公主手植。
在《剧谈录》中曾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长安业安坊唐昌观,旧有玉蕊花,每发,若琼林瑶树。元和中,春物方妍,车马寻玩者相继。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绣绿衣,乘马,峨髻䨇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娩,迥出于众。从以二女冠,三小仆,仆者皆丱头黄衫,端丽无比。既下马,以白角扇障面,直造花所,异香芬馥,闻于数十步之外。
观者以为出自宫掖,莫敢逼视。伫立良久,令小仆取花数枝而出。将乘马,谓黄冠者曰:曩有玉峰之约,自此可以行矣。时观者如堵,咸觉烟霏鹤唳,景物辉焕。举辔百馀步,有轻风拥尘,随之而去,须臾尘灭,望之已在半天矣,方悟神仙之游,馀香不散者经月。”[4]在这里,所谓的玉蕊花也是一种时常被视为琼花的品种。
不过从植物形态上还是可以分辨出两者的区别的。胡应麟在《说丛》中也指出:“玉蕊自植于唐昌,琼花独产于厚土,广陵长安道里悬绝;琼花无别本,而玉蕊托根非一。”由此也可见琼花与玉蕊在古人认知世界里的分别。不过也正因为此,唐昌观便有了游仙的说法,同时更为琼花蒙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转自:科普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