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其上的神秘色彩更是令人着迷。随着岁月的流转,那些曾经金光闪闪的青铜器,如今大都披上了一层斑驳的锈蚀外衣。目前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中的众多青铜器亦是如此,这些锈蚀,是时间的印记,也是历史的见证。那么这些“红斑绿锈”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其中背后的科学原理又是怎样的呢?
青铜器从一开始就是“青”铜器吗?
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往往也包含铅等其他化学元素。刚刚铸造出的青铜器常常金光灿灿、熠熠生辉,古人称之为“金”或“吉金”。但是正如我们常见的铜扣子和铜徽章等铜制品,只要使用了一段时间,它的表面就会发乌变暗,如果环境较为潮湿,还会长出绿色的锈蚀,古代的青铜器也是如此。
越王州勾剑 作为青铜器中的主要金属元素铜,在常温下接触到空气环境中氧气和水蒸气就会生锈,可以说,从青铜器制造出来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开始了它的锈蚀之旅。由于合金成分、内部结构、埋藏与保存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锈蚀之旅的终点也不尽相同。合金里的铜元素会与环境作用,生成颜色丰富、形态各异的青铜器锈蚀,最终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青”铜器。
颜色各异的铜锈家族
青铜器的锈蚀颜色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绿色。此外,还有蓝色、红色和黑色的锈蚀。它们的成分和形成条件究竟是怎样的呢?首先,青铜器的腐蚀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几乎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化学模型来完满推测它们的锈蚀结构及机理。尽管青铜器表面的锈蚀形态各异,但其成分的一致性却揭示了这些锈蚀现象背后共同的腐蚀过程。
红色和黑色锈蚀
虽然绿色的锈蚀是我们在青铜器表面看到最多的锈蚀,但其实我们仔细观看,它的下层往往还会有一层紧贴在金属表面的红褐色锈蚀,这层锈蚀薄且紧密,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就可以在青铜器表面形成,这就是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赤铜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氧化亚铜就有可能进一步变成黑色的氧化铜(CuO,黑铜矿)。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些褐色的锈蚀时,它们很可能是氧化亚铜和氧化铜“叠加”出现的效果。
兽面纹青铜簋上的红色锈蚀
绿色和蓝色锈蚀
如果青铜器埋藏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就比较容易形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孔雀石),或者是蓝色的碱式铜碳酸盐(Cu3(OH)2 (CO3)2,蓝铜矿)等物质。从它们的分子式可以看出,蓝铜矿的生成需要更多的铜及二氧化碳作为原料,一般来说,如果埋藏的环境较为潮湿(接触到溶解有二氧化碳的地下水)、土壤中铜含量较高,就容易生成蓝色结晶状的铜锈,这与青铜器埋藏环境的地质条件息息相关。
兽首形铜面具上的绿色锈蚀
“曾伯桼”带盖铜壶上斑斓的蓝色锈蚀
“漆古”类锈蚀
除了刚刚所提到的“铜系”锈蚀,在展厅中还可以看到一些拥有独特“玉质感”的青铜文物。这些文物的锈层表面致密平整,光洁发亮,有一种如玉石般的莹润质感,这些锈蚀的颜色并不单一,既有绿色、黄绿色又有黑色和蓝绿色等。这类锈层的成分和形成过程,较之前的“铜系”锈蚀相比更为复杂,但这些“漆古”的组成大多是高锡低铜的,所以通常也叫做“高锡锈层”。它的主要物相为二氧化锡(SnO2,锡石),但其中的铜、铅、铁、硅、铝等元素的细微差别,使得这类锈蚀可以拥有丰富多变的颜色。这种锈蚀通常可以保留青铜器的原始表面,且温润光洁,颇具观赏价值。
蟠龙铜罍和建鼓铜座表面的“绿漆古”和“黑漆古”
“无害锈”和“有害锈蚀”
如果我们把刚刚提到的常见锈蚀分个组,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氧化系列”的红黑家族、“碳酸根系列”的绿蓝家族和光洁莹润的“高锡类锈蚀”。这些锈蚀都是可以保持文物稳定状态的“无害锈”,而除了无害锈蚀外,还有一种在青铜器表面呈粉状出现的有害锈蚀,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铜(Cu2(OH)3Cl),看名字就知道这种锈蚀的产生与氯离子有关。氯离子因为半径很小,所以穿透性很强,化学性质活泼且存在广泛,在潮湿的有氧环境下甚至可以通过循环反应,不断地消耗青铜器原本的合金,最后对它造成“触及筋骨”的伤害。所以必须进行及时的干预,避免它对文物的损害。
青铜器的锈蚀不仅是岁月的痕迹,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它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也启示着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每一件青铜器都是时间的艺术品,它们的锈蚀是自然与人类文明交织的结果。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保护这些古老的青铜器,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瑰宝,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文保院 李沫,系“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策展团队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