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建筑保暖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建筑在冬季如何实现保暖一直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也能感受到温暖与舒适。
中国古建筑保暖有着独特的魅力。首先,古建筑在设计上就充分考虑了保暖需求。比如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房屋坐北朝南,门窗皆朝向内院,迎合太阳光入射方向,最大限度地提供采光面积,增加室内太阳辐射得热。西面也设窗,日落西斜时也能得到阳光照耀。外部包以厚墙,屋架结构采用抬梁式构架,这种设计可在冬季获得充沛日照,避免寒风侵袭。
古建筑的独特结构也为保暖助力。采用木构架结构,木柱、木梁构成房屋框架,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屋顶层层铺设瓦片,能有效阻挡冷风入侵。墙体内部除砖砌还灌注灰浆,保温性能好且蓄热能力强,即使有数个洞口与外界相通也能冬暖夏凉。
二、墙面保暖措施
西汉椒房殿采用花椒和泥涂壁,加入花草植物,形成保温层,同时挂锦绣毯、设大雁羽毛幔帐、铺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全方位阻挡寒气。
在西汉时期,未央宫建筑群中的椒房殿可谓是当时极为独特的建筑代表。工匠们将花椒研磨成粉末后与泥混合,再加入花草植物,涂抹在宫殿的内墙壁上,由此形成了一层特殊的保温层。这不仅让居住其中的人在冬季不会感受到寒冷,还能沉浸在花草散发的芬芳香气之中。
除了独特的花椒泥保温层,椒房殿内更是装饰奢华。墙壁上挂满了锦绣毯,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材质,既增添了宫殿的华丽感,又进一步增强了保温效果。幔帐则是用大雁羽毛制作而成,轻盈而温暖,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地上还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柔软舒适,极大地提升了室内的温暖程度。此外,殿内还设有火齐屏风,既美观又实用,能够有效地阻挡寒气的侵入。
椒房殿的这些设计,充分展现了古人在建筑保暖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不仅仅是一座宫殿,更是古代工艺和文化的结晶,为后人研究古代建筑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建筑朝向与采光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房屋坐北朝南,门窗皆朝向内院,迎合太阳光入射方向,提供采光面积,增加室内太阳辐射得热,西面也设窗,日落西斜时也能得阳光照耀。
北京四合院作为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的智慧。其坐北朝南的布局,使得门窗能够最大程度地迎合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在冬季,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室内,为居住者带来温暖。各个房屋围合而成的院落,不仅营造出了宁静的居住环境,还使得住屋间所包围的院落面积较大。这种设计为采光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让阳光能够充分地洒落在室内各个角落。
同时,西面也设窗的设计更是锦上添花。当太阳西斜时,阳光依然可以透过西面的窗户照射进室内,进一步增加了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这样的设计使得四合院在冬季能够获得较为充沛的日照,有效地避免了寒风的侵袭。
坚实的外檐装修不仅为四合院增添了美观,还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外部包以厚墙,屋架结构采用抬梁式构架,这种建筑结构使得四合院在冬季更加稳固,同时也能够阻挡寒冷的空气。在冬季,四合院就像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为居住者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之,北京四合院的房屋坐北朝南、门窗朝向内院以及西面设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对采光和保暖的深刻理解,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建筑遗产。
四、建筑结构的优势
(一)抬梁式构架与厚墙
外部包以厚墙,屋架结构采用抬梁式构架,可在冬季获得充沛日照,避免寒风侵袭。
中国古建筑中的抬梁式构架是一种独特的建筑结构。在立柱上架上横梁,再根据举架尺寸在横梁上架上短柱,层层抬升,形成剖面为 “人” 字形的坡屋顶。这种结构与厚墙相结合,为古建筑在冬季保暖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外部的厚墙能够阻挡寒冷空气的侵入,而抬梁式构架使房屋坐北朝南,门窗皆朝向内院,迎合太阳光入射方向,最大限度地提供采光面积,增加室内太阳辐射得热。即使在冬季,也能获得较为充沛的日照,有效避免寒风侵袭。在北方,古建筑多为抬梁式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抵挡降雪带来的纵向压力,增强屋顶的稳定性。
(二)木构架结构与瓦片屋顶
古建筑采用木构架结构,保温效果优良,屋顶层层铺设瓦片,有效阻挡冷风入侵。
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结构由木柱、木梁构成房屋框架,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木材的导热系数较低,能够有效地防止热量的传递。同时,屋顶通常都是层层铺设的瓦片,瓦片层层叠在一起,上边的瓦片会把紧挨着的下边瓦片的大部分都给盖住,不仅在大雨时不易漏水,而且瓦片间还有一定的缝隙,在冬季能够有效阻挡冷风的入侵。此外,这种结构形式在夏季还能起到遮阳的作用,减少室内热量的吸收。
(三)墙体的特殊构造
墙体内部砖砌还灌注灰浆,保温性能好且蓄热能力强,避免建筑对外过度导热。
中国古建筑的墙体内部除砖砌还灌注灰浆,这样的墙体不但保温性能好,而且蓄热能力强。在冬季,厚重的墙体能够阻挡寒冷的空气进入室内,保持室内温暖;在夏季,由于墙体的厚重,室内的热量不易传到室外,从而使室内保持凉爽。这种墙体构造能够避免建筑对外过度导热,即使有数个洞口与外界相通也能冬暖夏凉。例如在一些仿古建筑中,采用混凝土墙、第一找平层、保温板、第二找平层以及清水砖墙的结构,通过在混凝土墙上设置预埋套管,套管中设置钢筋段,与找平层和保温板中的钢筋段连接,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貌,又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
五、取暖设施的多样
(一)火炕
火炕用土坯或砖砌成,炕下有烟道,烟火顺烟道排出,为建筑内取暖提供方便。
火炕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取暖设施之一。它通常由土坯或砖砌成,炕下有用砖砌成的烟道。连炕的炉灶可以做饭,产生的烟火可顺着烟道排出。这种设计为建筑内取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东北农村,火炕的使用历史悠久,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火炕应该是龙江先民 “沃沮族” 人的伟大发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炕不断完善,从最初的单洞窄炕,逐渐发展为如今的形式。火炕的平面布置也有多种形式,如南炕、北炕、顺山炕、万字炕等。会搭炕的人搭的炕,热得均匀,热的时间长。即使在冬天烟筒有霜时,也一样好烧,屋里不冒烟。在寒冷的季节,把火炕都烧热,室内就会因炕面散发的热量更加温暖。炕的用途不只是寝卧,满族人在室内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炕上进行的,“无椅凳,有炕桌,俱盘膝坐”。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几乎都使用口袋房和万字炕。
(二)火地
火地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的地下火道,在平地上向下挖出烟道,设出烟小孔到散热层,热源为烧热的炭火,热效率高、无烟尘。
故宫古建筑的火地由操作口、炉腔、火道组成,宫廷服务人员在操作口将柴火或木炭置入炉腔燃烧,热源扩散加热地面砖,由下至上传导保持室内温暖。火地出烟口用铜钱纹样镂空砖雕堵塞,实用美观且防小动物钻入。
(三)火墙
火墙是利用炉灶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设备,供热对室内空间更立体,构造要求高。
火墙是利用炉灶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设备,和火炕类似。比起火炕,火墙的供热对室内空间更加立体,而墙体的构造也要求更高。火墙由炉膛、火墙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炉膛可设于火墙体内;也可紧贴火墙体设置,形成连墙炉灶。火墙体中设曲回烟道,常砌成 “砖不等” 的空心短墙。墙内可砌成竖洞、横洞、独洞、花洞等多种形式的烟道。热烟气在墙内流程长,则蓄热时间长,热效率高,散热均匀。烟囱是火墙的排烟通道,应有足够的高度。火墙的炉灶可以做饭,热烟气则通过火墙体供暖。火墙还可兼作隔墙,但不允许作承重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墙体中空,和灶炉相连,热空气上升原理,灶炉产生的热量被带入墙体的中空层,而墙体材料热阻值相对较低,整个墙体向室内辐射热量。在东北等寒冷地区,很多房屋内都建造了火炕与火墙相辅相成的取暖设备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六、其他辅助取暖方式
手炉、足炉等器具
古人常用手炉、足炉等取暖器具,手炉精巧玲珑,可放炭或灶灰,炉外加罩,明代样式繁多且小巧。
古人在冬季常用手炉来取暖,手炉起源说法不一,有说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也有说法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江都县令许伍为接驾,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
手炉为铜质或珐琅质,体积较小,造型多以方圆为基准。炉内装有燃炭,炉顶有镂空罩盖,可手提、手捧或放入袖内用于取暖,类似于现代人用的 “暖宝宝”。明清时期,手炉在宫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如故宫藏黑漆描金开光山水图手炉,为乾隆年制,由外胎、内胆、顶罩、提梁四部分组成。外胎为木胎,外表面髹以彩漆;内胆为铜胆,用于贮藏燃炭;顶罩为铜丝编织而成的镂空罩网,精致细密;提梁为木制,形状与炉身巧妙融合,表面为描金回纹。使用此手炉时,往炉内加燃炭,炭火产生的热量传到铜内胆,铜内胆再将热量传给木外胆,使用者双手捧炉,即可感到温暖舒适。故宫中手炉使用的炭多为红箩炭,产于今河北易县,由山中硬木烧制而成,热量高、烟雾少,且略带香气。
明清时期手炉制作的巧匠,以张鸣岐为代表。他制作的手炉选用精炼红铜,锻打却不加雕凿,炉壁厚薄均匀,纹饰精美。炉内胆与外胎均为铜质,但其热量处理却恰到好处,炉中炭火即使烧得很旺,炉的外表面也不烫手。张鸣岐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久用不松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虽然很薄,但是能够经得住踩踏。
手炉不仅在宫中广泛使用,在民间也很受欢迎。它精巧玲珑、形状多样,可随手提动,比火盆、火炕等取暖工具方便得多。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 “袖炉”“捧炉” 等别称。
足炉比手炉稍大一些,也被称为脚婆。它通常被放在被窝里,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还把 “足炉” 作为礼品送给好友杨君素:“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此外,古建筑还有一些独特的保暖设施。西汉时期的椒房殿,工匠将花椒研磨和泥后加入花草植物涂抹在墙壁上形成保温层,再挂上锦绣毯,幔帐用大雁羽毛制作,地上铺西域进贡毛毯并设火齐屏风,让寒气无隙可乘。
这些古建筑的保暖方式,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让我们在欣赏古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中国古建筑在冬季如何实现保暖一直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这些古老的建筑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也能感受到温暖与舒适。
中国古建筑保暖有着独特的魅力。首先,古建筑在设计上就充分考虑了保暖需求。比如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房屋坐北朝南,门窗皆朝向内院,迎合太阳光入射方向,最大限度地提供采光面积,增加室内太阳辐射得热。西面也设窗,日落西斜时也能得到阳光照耀。外部包以厚墙,屋架结构采用抬梁式构架,这种设计可在冬季获得充沛日照,避免寒风侵袭。
古建筑的独特结构也为保暖助力。采用木构架结构,木柱、木梁构成房屋框架,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屋顶层层铺设瓦片,能有效阻挡冷风入侵。墙体内部除砖砌还灌注灰浆,保温性能好且蓄热能力强,即使有数个洞口与外界相通也能冬暖夏凉。
二、墙面保暖措施
西汉椒房殿采用花椒和泥涂壁,加入花草植物,形成保温层,同时挂锦绣毯、设大雁羽毛幔帐、铺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全方位阻挡寒气。
在西汉时期,未央宫建筑群中的椒房殿可谓是当时极为独特的建筑代表。工匠们将花椒研磨成粉末后与泥混合,再加入花草植物,涂抹在宫殿的内墙壁上,由此形成了一层特殊的保温层。这不仅让居住其中的人在冬季不会感受到寒冷,还能沉浸在花草散发的芬芳香气之中。
除了独特的花椒泥保温层,椒房殿内更是装饰奢华。墙壁上挂满了锦绣毯,其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材质,既增添了宫殿的华丽感,又进一步增强了保温效果。幔帐则是用大雁羽毛制作而成,轻盈而温暖,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地上还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柔软舒适,极大地提升了室内的温暖程度。此外,殿内还设有火齐屏风,既美观又实用,能够有效地阻挡寒气的侵入。
椒房殿的这些设计,充分展现了古人在建筑保暖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它不仅仅是一座宫殿,更是古代工艺和文化的结晶,为后人研究古代建筑和生活方式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建筑朝向与采光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房屋坐北朝南,门窗皆朝向内院,迎合太阳光入射方向,提供采光面积,增加室内太阳辐射得热,西面也设窗,日落西斜时也能得阳光照耀。
北京四合院作为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古人在建筑设计上的智慧。其坐北朝南的布局,使得门窗能够最大程度地迎合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在冬季,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室内,为居住者带来温暖。各个房屋围合而成的院落,不仅营造出了宁静的居住环境,还使得住屋间所包围的院落面积较大。这种设计为采光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让阳光能够充分地洒落在室内各个角落。
同时,西面也设窗的设计更是锦上添花。当太阳西斜时,阳光依然可以透过西面的窗户照射进室内,进一步增加了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这样的设计使得四合院在冬季能够获得较为充沛的日照,有效地避免了寒风的侵袭。
坚实的外檐装修不仅为四合院增添了美观,还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外部包以厚墙,屋架结构采用抬梁式构架,这种建筑结构使得四合院在冬季更加稳固,同时也能够阻挡寒冷的空气。在冬季,四合院就像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为居住者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之,北京四合院的房屋坐北朝南、门窗朝向内院以及西面设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对采光和保暖的深刻理解,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建筑遗产。
四、建筑结构的优势
(一)抬梁式构架与厚墙
外部包以厚墙,屋架结构采用抬梁式构架,可在冬季获得充沛日照,避免寒风侵袭。
中国古建筑中的抬梁式构架是一种独特的建筑结构。在立柱上架上横梁,再根据举架尺寸在横梁上架上短柱,层层抬升,形成剖面为 “人” 字形的坡屋顶。这种结构与厚墙相结合,为古建筑在冬季保暖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外部的厚墙能够阻挡寒冷空气的侵入,而抬梁式构架使房屋坐北朝南,门窗皆朝向内院,迎合太阳光入射方向,最大限度地提供采光面积,增加室内太阳辐射得热。即使在冬季,也能获得较为充沛的日照,有效避免寒风侵袭。在北方,古建筑多为抬梁式结构,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抵挡降雪带来的纵向压力,增强屋顶的稳定性。
(二)木构架结构与瓦片屋顶
古建筑采用木构架结构,保温效果优良,屋顶层层铺设瓦片,有效阻挡冷风入侵。
中国古建筑的木构架结构由木柱、木梁构成房屋框架,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木材的导热系数较低,能够有效地防止热量的传递。同时,屋顶通常都是层层铺设的瓦片,瓦片层层叠在一起,上边的瓦片会把紧挨着的下边瓦片的大部分都给盖住,不仅在大雨时不易漏水,而且瓦片间还有一定的缝隙,在冬季能够有效阻挡冷风的入侵。此外,这种结构形式在夏季还能起到遮阳的作用,减少室内热量的吸收。
(三)墙体的特殊构造
墙体内部砖砌还灌注灰浆,保温性能好且蓄热能力强,避免建筑对外过度导热。
中国古建筑的墙体内部除砖砌还灌注灰浆,这样的墙体不但保温性能好,而且蓄热能力强。在冬季,厚重的墙体能够阻挡寒冷的空气进入室内,保持室内温暖;在夏季,由于墙体的厚重,室内的热量不易传到室外,从而使室内保持凉爽。这种墙体构造能够避免建筑对外过度导热,即使有数个洞口与外界相通也能冬暖夏凉。例如在一些仿古建筑中,采用混凝土墙、第一找平层、保温板、第二找平层以及清水砖墙的结构,通过在混凝土墙上设置预埋套管,套管中设置钢筋段,与找平层和保温板中的钢筋段连接,既保持了古建筑的风貌,又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
五、取暖设施的多样
(一)火炕
火炕用土坯或砖砌成,炕下有烟道,烟火顺烟道排出,为建筑内取暖提供方便。
火炕是中国古建筑中常见的取暖设施之一。它通常由土坯或砖砌成,炕下有用砖砌成的烟道。连炕的炉灶可以做饭,产生的烟火可顺着烟道排出。这种设计为建筑内取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东北农村,火炕的使用历史悠久,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火炕应该是龙江先民 “沃沮族” 人的伟大发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火炕不断完善,从最初的单洞窄炕,逐渐发展为如今的形式。火炕的平面布置也有多种形式,如南炕、北炕、顺山炕、万字炕等。会搭炕的人搭的炕,热得均匀,热的时间长。即使在冬天烟筒有霜时,也一样好烧,屋里不冒烟。在寒冷的季节,把火炕都烧热,室内就会因炕面散发的热量更加温暖。炕的用途不只是寝卧,满族人在室内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炕上进行的,“无椅凳,有炕桌,俱盘膝坐”。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几乎都使用口袋房和万字炕。
(二)火地
火地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的地下火道,在平地上向下挖出烟道,设出烟小孔到散热层,热源为烧热的炭火,热效率高、无烟尘。
故宫古建筑的火地由操作口、炉腔、火道组成,宫廷服务人员在操作口将柴火或木炭置入炉腔燃烧,热源扩散加热地面砖,由下至上传导保持室内温暖。火地出烟口用铜钱纹样镂空砖雕堵塞,实用美观且防小动物钻入。
(三)火墙
火墙是利用炉灶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设备,供热对室内空间更立体,构造要求高。
火墙是利用炉灶烟气通过立砖砌成的空心短墙采暖设备,和火炕类似。比起火炕,火墙的供热对室内空间更加立体,而墙体的构造也要求更高。火墙由炉膛、火墙体和烟囱三部分构成。炉膛可设于火墙体内;也可紧贴火墙体设置,形成连墙炉灶。火墙体中设曲回烟道,常砌成 “砖不等” 的空心短墙。墙内可砌成竖洞、横洞、独洞、花洞等多种形式的烟道。热烟气在墙内流程长,则蓄热时间长,热效率高,散热均匀。烟囱是火墙的排烟通道,应有足够的高度。火墙的炉灶可以做饭,热烟气则通过火墙体供暖。火墙还可兼作隔墙,但不允许作承重结构。简单的说就是墙体中空,和灶炉相连,热空气上升原理,灶炉产生的热量被带入墙体的中空层,而墙体材料热阻值相对较低,整个墙体向室内辐射热量。在东北等寒冷地区,很多房屋内都建造了火炕与火墙相辅相成的取暖设备以度过寒冷的冬季。
六、其他辅助取暖方式
手炉、足炉等器具
古人常用手炉、足炉等取暖器具,手炉精巧玲珑,可放炭或灶灰,炉外加罩,明代样式繁多且小巧。
古人在冬季常用手炉来取暖,手炉起源说法不一,有说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散热取暖的手炉;也有说法是隋炀帝沿运河南巡至扬州时,江都县令许伍为接驾,命扬州民间铜匠精制一小铜炉,内置火炭,呈送给隋炀帝取暖,隋炀帝即兴命名为手炉。
手炉为铜质或珐琅质,体积较小,造型多以方圆为基准。炉内装有燃炭,炉顶有镂空罩盖,可手提、手捧或放入袖内用于取暖,类似于现代人用的 “暖宝宝”。明清时期,手炉在宫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且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如故宫藏黑漆描金开光山水图手炉,为乾隆年制,由外胎、内胆、顶罩、提梁四部分组成。外胎为木胎,外表面髹以彩漆;内胆为铜胆,用于贮藏燃炭;顶罩为铜丝编织而成的镂空罩网,精致细密;提梁为木制,形状与炉身巧妙融合,表面为描金回纹。使用此手炉时,往炉内加燃炭,炭火产生的热量传到铜内胆,铜内胆再将热量传给木外胆,使用者双手捧炉,即可感到温暖舒适。故宫中手炉使用的炭多为红箩炭,产于今河北易县,由山中硬木烧制而成,热量高、烟雾少,且略带香气。
明清时期手炉制作的巧匠,以张鸣岐为代表。他制作的手炉选用精炼红铜,锻打却不加雕凿,炉壁厚薄均匀,纹饰精美。炉内胆与外胎均为铜质,但其热量处理却恰到好处,炉中炭火即使烧得很旺,炉的外表面也不烫手。张鸣岐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久用不松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虽然很薄,但是能够经得住踩踏。
手炉不仅在宫中广泛使用,在民间也很受欢迎。它精巧玲珑、形状多样,可随手提动,比火盆、火炕等取暖工具方便得多。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 “袖炉”“捧炉” 等别称。
足炉比手炉稍大一些,也被称为脚婆。它通常被放在被窝里,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热水,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还把 “足炉” 作为礼品送给好友杨君素:“送暖脚铜缶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
此外,古建筑还有一些独特的保暖设施。西汉时期的椒房殿,工匠将花椒研磨和泥后加入花草植物涂抹在墙壁上形成保温层,再挂上锦绣毯,幔帐用大雁羽毛制作,地上铺西域进贡毛毯并设火齐屏风,让寒气无隙可乘。
这些古建筑的保暖方式,无不彰显着古人的智慧,让我们在欣赏古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