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猴岛论坛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登录后才能发帖
0
派派杂志区
【三日谈】“万物皆可饭圈”损害的是什么【7.31~8.2】【已评完】
[社][三日谈]
【三日谈】“万物皆可饭圈”损害的是什么【7.31~8.2】【已评完】
刷新数据
阅读:
321
回复:
12
本帖已关闭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楼主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收藏本帖
远山见月。
(派派版主)
楼主
07-31
— 本帖被 远山见月。 执行加亮操作(2025-08-03) —
刚刚过去的周末,几条热点新闻让公众结结实实地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万物皆可饭圈”。
樊振东在微博上发文呼吁:体育不该沦为饭圈战场,愿赛场回归真实与热血;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标榜“为大熊猫发声”的网络大V利用大熊猫炒作话题、煽动粉丝情绪,进而借机敛财;汽车媒体《懂车帝》发起的智驾大横评节目,也引发了多个汽车品牌粉丝的争吵乃至相互攻击。
从乒乓球运动到可爱的国宝,再到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行业、领域,竟然都饱受饭圈的侵扰,实在不能不让人感叹饭圈文化的“强大”。
这些年来,饭圈文化早已成了人人喊打的目标,但其之所以屡禁不绝,背后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原因。比如,有人特别偏爱某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英姿,有人特别喜欢大熊猫的憨态可掬,有人特别欣赏某个汽车品牌的产品。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也就会有特殊的爱好,谁都不希望自己喜爱的事物被批评,这实在也是人之常情。
如果说从前大家还能做到“相安无事”,那么如今身处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各种意见和观点通过社交媒体发生激烈的碰撞,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意见,本不是问题,但问题在于,由饭圈文化带来的无休止互撕和争吵,已经让很多粉丝有意无意偏离了初心。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部分大熊猫粉丝的不理智行为。正如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指出的,一些情绪被带偏的“猫粉”并不愿意真正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也对国际合作等问题缺乏认知,成了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的帮凶。
同样的,测评智能驾驶技术的本意是提高汽车产品的安全性能,对于测评本身的客观性、科学性当然值得讨论,但把技术讨论变成不同品牌粉丝之间的互相攻击,事实上无助于提升技术、突破瓶颈。结果,受到损害的就是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是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
说到这里,我们也就应该认识到,“万物皆可饭圈”带来的危害,绝不只是网络舆论的乌烟瘴气,而是对相关行业、领域正常发展的阻碍。就拿“车圈”来说,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根本就没有必要纠缠于“内斗”,而是应该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做大市场,将目光投向世界市场,力争尽快“走出去”。
樊振东说得好:体育,从来就不该“沦为饭圈的战场”,它应该“属于热爱、激情、坚持与团结”。不管是喜欢某项运动、某种动物还是某个汽车品牌,每一位粉丝或许都应该问问自己,还记不记得自己的初衷,到底希不希望热爱的对象变得越来越好?
进而言之,抵制有害的饭圈文化之所以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是因为如果任由其继续蔓延、滋生下去,我们可能看不到精彩的乒乓球比赛,难接近可爱的国宝熊猫,用不上值得信赖的智能驾驶技术……到头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奖励:每人10PB,回复有1积分博雅积分。
回复内容请与讨论主题相关,
回复字数20字以上,不满20字不提醒且无奖励
。
优秀回复给予1-5PB加分
回复参与时间:2025.7.31~2025.8.2
[ 此帖被远山见月。在2025-08-04 00:11重新编辑 ]
分享
倒序阅读
查看全部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做梦有点难
(派派文编)
沙发
08-02
— (远山见月。) 恭喜获得博雅勋章积分1积分 (2025-08-04 00:11) —
我不太理解现在的饭圈文化,真的不可思议,什么时候,社会上似乎就成了不能有不同声音了,否则就会口诛笔伐的,甚至会恶意曝光他人隐私。似乎互联网就能够放大人性之恶,所以还是缺乏管控,各种不良行为没有受到限制和惩罚。
远山见月。
08-04
+10 派派币
感谢参与派派杂志区【三日谈】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