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有“乌纱帽”之名的,但是其意思与后世的“乌纱帽”应该是不同的。 旧唐书卷四十九 志第二十五 舆服 《武德令》:皇太子衣服,有衮冕、具服远游三梁冠、公服远游冠、【乌纱帽】、平巾帻五等。 ... ... 书算学生、州县学生,则【乌纱帽】,白裙襦,青领。 ... ... 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盖取于便事。其【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其制周武帝建德年所造也。 通典卷第五十七 礼十七 沿革十七 嘉礼二 君臣冠冕巾帻等制度 ... ... 陈因之,天子及士人通冠之。白纱者,名高顶帽。皇太子在宫则【乌纱】,在永福省则白纱。 ... ... 隋文帝开皇初,尝著【乌纱帽】,自朝贵已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后复制白纱高屋帽,接宾客则服之。大业中,令五品以上通服朱紫,是以【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 大唐因之,制白纱帽,又制【乌纱帽】,视朝、听讼、宴见宾客则服之。 通典卷第一百八 礼六十八 开元礼纂类三 序例下 君臣冕服冠衣制度 皇后王妃内外命妇服及首饰制度 ... ... 【天子衣冠】 白纱帽,令云:「赤【乌纱】帽。」白裙襦,白,乌皮履,视朝、听讼及宴见宾客则服之。 ... ... 【皇太子衣冠】 【乌纱帽】,白裙襦,白,乌皮履,视事及宴见宾客则服之。 ... ... 【群官】 弁服,以鹿皮为之,通用【乌纱】也。 《新唐书》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凡天子之服十四: ... ... 白纱帽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以【乌纱】为之,白裙、襦,白袜, 乌皮履。 皇太子之服六: ... ... 【乌纱帽】者,视事及燕见宾客之服也。白裙、襦,乌皮履。 群臣之服二十有一: ... ... 弁服者,文官九品公事之服也。以鹿皮为之,通用【乌纱】,牙簪导。 ... ... 黑介帻者,国官视品、府佐谒府、国子大学四门生俊士参见之服也。簪导,白纱单衣,青襟、褾、领,革带,乌皮履。未冠者,冠则空顶黑介帻,双童髻,去革带。书算律学生、州县学生朝参,则服【乌纱帽】,白裙、襦,青领。 ... ... 初,隋文帝听朝之服,以赭黄文绫袍,乌纱帽,折上巾,六合鞾,与贵臣通服。 五代《中华古今注》 五代·马缟 ○乌纱帽 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以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大唐六典》卷二十六·太子三师三少詹事府左右春坊内官 凡皇太子之服: ... ... 乌纱帽,白裙襦,白袜,乌皮履;视事及宴见宾客则服之。 《大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 ... ... 皇太子之服则有衮冕、具服远游冠、公服远游冠、鸟纱帽、弁服、平巾帻、进德冠之服。(并出于左春坊。) ... ... 另外,除了史书,在唐诗里也有“乌纱帽”一词的出现: 《答友人赠乌纱帽》 李白 (第178卷006首,为李白在兖州瑕丘诗文之十六)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篱。 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感旧纱帽》 (《全唐诗》第431卷011首) 白居易 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 帽今在顶上,君已归泉中。 物故犹堪用,人亡不可逢。 岐山今夜月,坟树正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