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之十字军
[attachment=11335282]
[b][color=#ff0000]奇幻漫谈之十字军战士[/color][/b]
[color=#666666] 近年来,风行于西方世界的奇幻文学,渐渐在中国热门起来。通过文学、游戏、影视,营造出一个个充满浪漫冒险幻想色彩的世界,让爱好者们充分领略到奇幻的魅力所在。虽然今日奇幻的定义已经大为扩展,但其中影响力最广的还是源于纸上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规则系列设定。采用这套规则为架构铸起的世界,以浓郁的欧洲中世纪风情,极富特色的职业系统,获得广大奇幻爱好者的认可,数十年间长盛不衰。 [/color]
[color=#666666] 这种被称为架空虚拟世界的写作方法影响深远,采用以现实某一时代背景为渲染模型的文学大行其道,架空几乎已经成为奇幻的标志。东方读者在领略奇幻世界的异国风情时,往往惊讶于奇幻世界将奇思异想与严谨朴实结合的如此完美,同时也因为文化间的差异,对奇幻世界的一些理念难以理解。本文将结合欧洲中世纪历史,以当时东西方文明碰撞经典的十字军东征为例,介绍其在奇幻世界中的相关模型,希望对了解奇幻文化氛围有所帮助。[/color]
[b]一.十字军溯源[/b]
十字军战士(Crusader),信仰基督教义的圣战者,活跃于欧洲中世纪的传奇史诗中。身着金黄色铠甲的无畏勇士,坚定的信仰使他们免受邪恶诅咒的伤害,带着神灵的永恒祝福士气高昂,挥舞长剑屠龙斩魔。这就是不朽奇幻游戏经典魔法门英雄无敌Ⅱ中,人类终极兵种十字军战士的光辉形象。
十字军活跃的舞台是十一世纪末至十三世纪末。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Urban)二世受到隐修士彼得推动,以声援受到塞尔柱苏丹军事威胁的拜占庭帝国为由,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发布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圣战宣言,号召基督徒们夺回被异教徒侵占的“主的陵墓”——耶路撒冷。次年8月15日也就是基督教义中的圣母升天日里,由贵族、骑士以及大批追随贫民为主力的圣战军队集结完毕,在向教皇宣誓终身效忠后,这支号称三十万之巨的队伍兵分四路向拜占庭帝都君士坦丁堡开去。因为这支军队胸前统一有着巨大的十字架标志,是以被称为十字军。
十字军首次东征取得的战果是惊人的。由于穆斯林内部的分裂,力不从心的他们被十字军相继击溃。在占领大批土地后,十字军更在1099年7月15日攻陷圣地耶路撒冷,胜利完成东征计划。异教徒的鲜血与财富铸就十字军的无上荣光,辉煌的胜利引来无数赞歌。为了便于统治,在这片经受劫火的土地上,很快就建立起以耶路撒冷王国(1099~1187)为首的大量十字军国家。这些国家遵循西欧封建制为模式,对参与圣战的十字军骑士大肆封赏,少部分回国者更是受到英雄式的欢迎,首次十字军东征取得超出想象的成果。在圣地耶路撒冷常驻有直属教皇的宗教骑士团,维护朝圣活动及镇压小股领民反抗,此后的五十年间十字军的声势可谓是如日中天。
耶路撒冷同样是伊斯兰教徒心目中的圣地,痛失圣地的惨败让穆斯林们渐渐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一个以塞尔柱苏丹为首的穆斯林统一战线逐渐形成。在此后的七次圣战中,穆斯林愈战愈勇,收复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片领土。十字军屡屡受挫下声威日益降低,最后两次圣战更是以彻底溃败收场。八次东征之后,十字军内部矛盾重重,势力大为衰退。此时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在苏丹拜巴尔斯一世领导下日益强大,在1260年击败进行西侵的蒙古大军后,挟势不断蚕食十字军领地,并最终在1291年攻下了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十字军的时代自此结束。
[b]二.十字军对奇幻世界人文背景的影响[/b]
十字军东征引起的东西方文明碰撞,对欧洲社会影响巨大,十字军战士一词在英文中甚至被用来代指改革者。这个时期的社会人文背景,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西方世界,在奇幻文学中一脉传承下来。
1.步行者。
在欧洲中世纪,骑士是军事的主导力量,身披重铠的骑士冲锋陷阵,只有在攻城战中步兵才发挥作用。一整套骑士装备的价值相当于一个小型农场,身着重达数十公斤铠甲的骑士下马后连行动都成问题。在十字军东征中与穆斯林轻骑兵对抗中,步兵价值逐渐体现,步骑协同作战能力开始受到重视,并在战局中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骑士在欧洲不仅是战斗力量,还是社会统治制度的基础,十字军时代不仅从战场上淡化了骑士的价值,在随之而来的东西方滚滚商业大潮中,骑士的社会影响力亦被大幅消弱。因为这些缘故,十字军战士的步行者形象深入人心,今日奇幻世界中步行英雄当道可谓受之影响颇深。
2.圣战。
指由教皇认可而发动的神圣战争,通常以捍卫神权、讨伐异教徒为口号,十字军东征可谓是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圣战。以免除税赋等手段鼓励贫民流浪者加入圣战队伍,是十字军时代一大特色。而由八万名受圣战宣言感召的贫民流浪者自发集结而成的“贫民十字军”,更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故而在奇幻世界中,不时可见邪恶势力大肆进攻,正义方最高宗教领袖号召圣战加以抗衡,平日只能任由宰割的平民们,在圣战中萌生无畏勇气与邪恶战斗,成为主导战争胜利因素的情节。
3.远征与财富。
十字军中后期,战争的性质渐渐出现变化,对于财富的掠夺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第四次圣战中,东征部队出现了攻击掠夺同样信奉基督教国家的举动,其对援助对象君士坦丁堡的破坏性洗劫,更是让教廷与十字军名声扫地。在与东方文明的碰撞交流中,尚处于经济蒙昧状态的欧洲领略到东方的富庶繁荣,远征等于财富的理念深植在人们的脑海中。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奇幻世界,出征远方未知国度掠夺财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被西方社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荣誉举动。
[b]三.十字军对奇幻世界职业设定的影响[/b]
十字军时代,一些特殊的兵种组织曾名噪一时,并在奇幻世界中衍生出相关职业,成为文学与游戏中的热门题材。
1.战斗牧师。
即战牧,能施展所信仰神灵赐予的力量,并熟练使用钉锤等钝器搏斗的双料战士。这种在奇幻世界中极为强力的职业,源自十字军两大宗教骑士团之一的医院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成员拥有骑士与教士两种身份,大部分是出身显赫的贵族,隶属于各地医院修会,主要从事要塞守护和保护朝圣者的工作。由于《圣经》上有着“你们不得用利刃击打人”“不得流血”等律令,故而钉锤这种破坏力极大的钝器被普遍使用,让尚武的教士们在遵守神喻的同时大开杀戒。耶路撒冷圣翰医院修会的骑士,其绣有信仰标志十字架的红色斗篷,更是成为奇幻中的流行装束。
2.圣殿骑士。
亦做神殿骑士,宗教神权的守护者,拥有虔诚信仰的他们严格遵守教规,与心目中的异端邪恶不懈斗争。圣殿骑士在奇幻中拥有多种形式,但无一不是拥有强大力量的存在,作为神灵的利刃,他们不受世俗君王的权利支配,可以说是正义方的最后王牌力量。圣殿骑士的原型即十字军的圣殿骑士团,作为宗教骑士团另一大支柱,其主要从事战斗及商业方面的工作,并因此暴富。值得一提的是圣殿骑士团与医院骑士团在政治观点上处于对立面,这种关系在奇幻世界中同样被保留下来。
3.刺客。
也被称做杀手,身披黑色斗篷,在暗夜中潜行腾挪,对匕首与弩箭的使用得心应手,能够在无声无息间夺取生命的死亡使者。初接触奇幻文学者,往往会奇怪这种黑暗职业如此受青睐,不但赋予强大的能力,而且作为一种半公开的势力结构制约着社会规则。刺客在奇幻中具有如此地位,与十字军的盟友阿萨辛教派的活跃大有关系。阿萨辛教派以刺杀闻名于世,其教团刺客无孔不入,死在其手下的穆斯林君主显贵不记其数。这支教派历经数次大军讨伐屹立不倒,令整个穆斯林世界束手无策心惊胆战,在西文中刺客的词源就是阿萨辛。
[b]四.结语[/b]
十字军圣战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两百年的岁月中,多达八次的圣战,染满基督徒与穆斯林的鲜血。信仰与忠诚、智慧与勇气、阴谋与骗局、贪婪与背叛……人性的圣洁与黑暗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情展露。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亡者已逝,留给后人的只是无数衍生而来的英雄传奇,任人追忆凭吊。
#####################################
[b][color=#ff0000]十字军东征资料[/color][/b]
1095年冬天,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蒙城召开宗教会议。他对前来听他演说的各国骑士发出号召:“任何人专为虔诚而不为虚荣和私利去到耶路撒冷,以救出上帝的教堂者,即此跋涉便足以代替一切的忏悔。”确定了参加东征者完全免罪。进而拉开了为期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1291年十字军丧失了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1096—1270年,西欧封建主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西欧商业资本的增长,以及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内部的社会经济分化,并推动统治阶级去掠夺经济发达的近东国家。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会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口号下发起的。耶路撒冷和其他拜占庭领土一起是在十一世纪末叶被穆斯林(塞尔柱突厥人)占领的。十字军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故称“十字军”。 社会各阶级均参加十字军东征。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教会上层僧侣是十字军东征的思想鼓动者—和总的策划者。他们利用宗教狂热极力扩大罗马教廷的政治影响,企图将希腊东正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力图通过掠夺东方国家领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领地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破落的骑士阶层也为发财致富的机会所吸引,他们成为十字军的主要成员;大封建主力图扩大自己的领地和增加收入,并梦想在东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受其支配的国家。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和比萨等城市在筹划十字军东征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因为,从近东驱逐塞尔柱突厥人,并同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各族人民重建贺易关系,对这些城市十分有利。为求摆脱封建压迫和极端贫困的道路,贫穷的农民也参加了最初几次十字军东征。但是,从十二世纪后半期起当农民看清这种希望不可能实现之后,便拒绝参加十字军东征。天主教会宣布十字军军人是“为信仰而战的勇士”,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予以各种特权。 十字军大规模东征(主要是陆路)共进行过八次。
[b]第一次十字军东征[/b](1096—1099),是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11月26日在克莱蒙(法国)召开的高级宗教会议上宣布的。约有10万人参加了这次东征。1097年,十字军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占塞尔柱人国都尼凯亚,1098年,又攻占埃德萨和安条克,建立起最初几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在东方建立的其他国家,均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城乡居民多次举行起义反抗奴役者。为控制十字军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侣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b]第二次十字军东征[/b](1147—1149)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埃德萨,是这次东征的起因。德意志十字军最先出动,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军队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
[b]第三次十字军东征[/b](1189—1192),是因埃及苏丹撒拉丁军队于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战役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并占领耶路撒冷而引起的。这次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统率下进行的。腓特烈率军沿第二次东征路线从陆路穿越拜占庭前进。法、英两国十字军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西西里岛。各国十字军之间矛盾重重,此次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最初约10万人)穿越整个小亚细亚,沿途伤亡惨重,腓特烈一世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水死亡,其军队亦随之瓦解。腓力占领阿卡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一定战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塞浦路斯王国,1192年又与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自推罗至雅法沿海的狭长地带仍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阿卡港实际上成为王国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与的黎波里合并的安条克公国则仍掌握在十字军手中。
[b]第四次十字军东征[/b](1202—1204)是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的。十字军原定东征埃及,但后来改变计划进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1202)和君士坦丁堡(1204)。十字军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是直到1261年才灭亡的拉丁帝国,它领有巴尔干半岛许多地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以及爱琴海和伊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共和国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国家垄断了同东方各国的贸易,并夺取拜占庭许多贸易和军事要地。
[b]第五次十字军东征[/b](1217—1221)是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拉什二世率领奥匈十字军联军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达米埃塔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签订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
[b]第六次十字军东征[/b](1228—1229)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进行。这次东征使基督徒于1229年一度夺回耶路撒冷,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攻占。
[b]第七次十字军东征[/b](1248—1254)和[b]第八次十字军东征[/b](1270),是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统率下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东征,但均遭失败。
[b]十字军东征的意义[/b]
尽管十字军东征给东方和西欧各国生灵涂炭,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它们对欧洲文明却有着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它为欧洲基督教各王国的内战找到了一个出口。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老兵们看到了他们的乡村里永远也看不到的东西,他们带回来的故事点燃了欧洲创造的火花。
从12世纪开始,即大约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回忆录和歌曲形式的文学诗歌兴盛起来。在中世纪黑暗年代的沉寂之后,十字军史诗的发展和扩散被一些学者称为“12世纪的复兴”。
很多人干脆就没有回欧洲,尤其是那些在欧洲没有继承土地机会的不是长子的人。留下来的人在圣地建立了军事、文化和商业前哨。他们在第一次东征后建立起来的要塞,常常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移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阿拉伯世界众多图书馆的接触为欧洲封闭的学者们开辟了全新的世界,他们逐渐看到那些用阿拉伯语保存了若干个世纪的丰厚的古希腊典籍。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伴随着暴力的互动。从某种方面来说,十字军东征在传播知识层面的积极作用超过了它的负面影响。
十字军东征还将欧洲的旅行者和商人同一个发展中的世界融合了起来。对中东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意味着欧洲必须拿出自己的物品来交换,由此促进了欧洲羊毛和纺织业的发展。十字军东征和中东拉丁王国的结束意味着获得亚洲贸易品的难度增加,但需求却并未因此而减少。一些历史学家推测,15世纪中东对欧洲商人的关闭加快了航海探险的步伐,并最终导致新大陆的发现。
华盛顿美国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阿克巴·阿赫迈德说:“十字军东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至今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一个欧洲长期进攻的记忆。”它的影响深刻:对当时可能是全球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来说,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动摇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则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从一个黑暗的孤立时代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
数个世纪以来,对于欧洲的基督徒来说前往圣地朝拜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活动。虽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欧洲,但许多重要圣地却在巴勒斯坦。塞尔柱土耳其人的兴起,让前往耶路撒冷和其它中东地区的旅行危险性骤增。土耳其人对非回教徒没什么好处,并且结束了阿拉伯人与基督徒之间尚称和平的关系。同时,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占领有价值的土地,给予拜占庭极大的压力。1095年,为了响应来自拜占庭皇帝请求协助的要求,教皇号召了由基督教战士所组成的十字军,企图从回教徒手中重新夺回巴勒斯坦。
征募十字军一事激起欧洲骑士的热烈响应,一方面是出于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证只要为圣战而死均可得到上天国的回报。此外另一个诱因,是有机会在海外攫取土地与财富,获利比起与家乡亲族或和邻近地区争夺要强上许多。
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圣者和教派信徒的三万大军由君士坦丁堡横越到小亚细亚。尽管领袖之间一直争斗不休,而十字军与拜占庭支持者间的承诺也告破裂,这支东征的队伍依旧踉跄前进。在此过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乱。法兰克的重骑士和步兵并没有跟阿拉伯的轻骑兵和弓兵作战的经验,但骑士的耐力和体能让他们赢得一连串彻底胜利的战役。安提阿于1098年因内部变节被占领,耶路撒冷则在1099年因驻军虚弱不足以抵挡攻击而沦陷。基督教徒经常在胜利后不分年龄、信仰或性别对居民进行屠杀,名声因而大坏。虽然许多十字军在战后返回家园,但也有若干强悍的战团留下来建立与欧洲相仿的封建王国。
在巴勒斯坦的十字军统治者,在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他们试图要控制的回教徒人口,因而采取兴建城堡与雇请佣兵的方式掌控回教徒,不过,法兰克的文化和宗教却博得了该地区居民的好感。十字军从他们安全的城堡基地出发,向入侵的阿拉伯人作出攻击和拦截。百多年来敌我双方都是以典型的游击战作对抗。法兰克的骑士虽然强大但移动速度慢,而阿拉伯人尽管无法抵挡这些重骑兵的冲击,却能以轻骑加以包围,使其部队失去作战能力,好在沙漠里设伏来捕捉他们。虽然十字军建立的王国控制了沿岸地区,在补给和增援上不虞匮乏,但是定期的入侵和百姓的不满情绪,皆表明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失败。
由具备作战能力的基督教僧侣所组成的战斗团旨在为圣地而战。圣殿骑士团和救伤团的骑士成员主要是法兰克人,条顿骑士团的成员是日耳曼人。虽然这些十字军凶猛而果决,但人数上却永远不足以维持地区的安稳。
部份的十字军王国曾经存在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学会谈判、妥协,并且挑拨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残杀。然而一个伟大的阿拉伯领袖的出现,统一了各个回教的族群,这位领袖就是在1174年成为埃及和叙利亚苏丹的沙拉丁。1187年,他在沙漠中大败十字军并再次占领耶路撒冷。
在另一个世纪里,由于仅仅取得一次罕有的短暂成功,欧洲人数度誓言重新控制圣地和耶路撒冷。多达八次以上的十字军东征,在遭到反击败阵之前,大多仅能取得沿岸地区以及内陆上的些许进展。第四次的十字军东征甚至没能抵达巴勒斯坦,反而在维尼斯总督的领导下洗掠君士坦丁堡,为拜占庭带来一次难以复元的无情打击。最恶劣的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是发动于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几千名欧洲儿童远渡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却在那里被出卖作奴役。
十字军所遗留下来的,除了基督徒与回教徒之间新的敌意与封建体系的恶化,同时也暴露出新的文化。此外,由于很多领主陆续破产并在死后遗留土地给国王,造成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不少农奴成为十字军后不再回来。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后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面,例如cotton(棉)、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和bazaar(市场)。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这些新鲜货品的需求,加速了贸易活动,意大利的商业城邦国家(尤其是热那亚和威尼斯)亦因此得到发展。这种需求尚促进了自十四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十字军所带回来的金银财宝并增加了地方上的货币供应,大力提升经济的成长。
[b][color=#ff0000]奇幻漫谈之十字军战士[/color][/b]
[color=#666666] 近年来,风行于西方世界的奇幻文学,渐渐在中国热门起来。通过文学、游戏、影视,营造出一个个充满浪漫冒险幻想色彩的世界,让爱好者们充分领略到奇幻的魅力所在。虽然今日奇幻的定义已经大为扩展,但其中影响力最广的还是源于纸上角色扮演游戏——龙与地下城规则系列设定。采用这套规则为架构铸起的世界,以浓郁的欧洲中世纪风情,极富特色的职业系统,获得广大奇幻爱好者的认可,数十年间长盛不衰。 [/color]
[color=#666666] 这种被称为架空虚拟世界的写作方法影响深远,采用以现实某一时代背景为渲染模型的文学大行其道,架空几乎已经成为奇幻的标志。东方读者在领略奇幻世界的异国风情时,往往惊讶于奇幻世界将奇思异想与严谨朴实结合的如此完美,同时也因为文化间的差异,对奇幻世界的一些理念难以理解。本文将结合欧洲中世纪历史,以当时东西方文明碰撞经典的十字军东征为例,介绍其在奇幻世界中的相关模型,希望对了解奇幻文化氛围有所帮助。[/color]
[b]一.十字军溯源[/b]
十字军战士(Crusader),信仰基督教义的圣战者,活跃于欧洲中世纪的传奇史诗中。身着金黄色铠甲的无畏勇士,坚定的信仰使他们免受邪恶诅咒的伤害,带着神灵的永恒祝福士气高昂,挥舞长剑屠龙斩魔。这就是不朽奇幻游戏经典魔法门英雄无敌Ⅱ中,人类终极兵种十字军战士的光辉形象。
十字军活跃的舞台是十一世纪末至十三世纪末。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Urban)二世受到隐修士彼得推动,以声援受到塞尔柱苏丹军事威胁的拜占庭帝国为由,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发布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圣战宣言,号召基督徒们夺回被异教徒侵占的“主的陵墓”——耶路撒冷。次年8月15日也就是基督教义中的圣母升天日里,由贵族、骑士以及大批追随贫民为主力的圣战军队集结完毕,在向教皇宣誓终身效忠后,这支号称三十万之巨的队伍兵分四路向拜占庭帝都君士坦丁堡开去。因为这支军队胸前统一有着巨大的十字架标志,是以被称为十字军。
十字军首次东征取得的战果是惊人的。由于穆斯林内部的分裂,力不从心的他们被十字军相继击溃。在占领大批土地后,十字军更在1099年7月15日攻陷圣地耶路撒冷,胜利完成东征计划。异教徒的鲜血与财富铸就十字军的无上荣光,辉煌的胜利引来无数赞歌。为了便于统治,在这片经受劫火的土地上,很快就建立起以耶路撒冷王国(1099~1187)为首的大量十字军国家。这些国家遵循西欧封建制为模式,对参与圣战的十字军骑士大肆封赏,少部分回国者更是受到英雄式的欢迎,首次十字军东征取得超出想象的成果。在圣地耶路撒冷常驻有直属教皇的宗教骑士团,维护朝圣活动及镇压小股领民反抗,此后的五十年间十字军的声势可谓是如日中天。
耶路撒冷同样是伊斯兰教徒心目中的圣地,痛失圣地的惨败让穆斯林们渐渐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一个以塞尔柱苏丹为首的穆斯林统一战线逐渐形成。在此后的七次圣战中,穆斯林愈战愈勇,收复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大片领土。十字军屡屡受挫下声威日益降低,最后两次圣战更是以彻底溃败收场。八次东征之后,十字军内部矛盾重重,势力大为衰退。此时埃及马木留克王朝在苏丹拜巴尔斯一世领导下日益强大,在1260年击败进行西侵的蒙古大军后,挟势不断蚕食十字军领地,并最终在1291年攻下了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十字军的时代自此结束。
[b]二.十字军对奇幻世界人文背景的影响[/b]
十字军东征引起的东西方文明碰撞,对欧洲社会影响巨大,十字军战士一词在英文中甚至被用来代指改革者。这个时期的社会人文背景,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西方世界,在奇幻文学中一脉传承下来。
1.步行者。
在欧洲中世纪,骑士是军事的主导力量,身披重铠的骑士冲锋陷阵,只有在攻城战中步兵才发挥作用。一整套骑士装备的价值相当于一个小型农场,身着重达数十公斤铠甲的骑士下马后连行动都成问题。在十字军东征中与穆斯林轻骑兵对抗中,步兵价值逐渐体现,步骑协同作战能力开始受到重视,并在战局中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骑士在欧洲不仅是战斗力量,还是社会统治制度的基础,十字军时代不仅从战场上淡化了骑士的价值,在随之而来的东西方滚滚商业大潮中,骑士的社会影响力亦被大幅消弱。因为这些缘故,十字军战士的步行者形象深入人心,今日奇幻世界中步行英雄当道可谓受之影响颇深。
2.圣战。
指由教皇认可而发动的神圣战争,通常以捍卫神权、讨伐异教徒为口号,十字军东征可谓是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圣战。以免除税赋等手段鼓励贫民流浪者加入圣战队伍,是十字军时代一大特色。而由八万名受圣战宣言感召的贫民流浪者自发集结而成的“贫民十字军”,更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故而在奇幻世界中,不时可见邪恶势力大肆进攻,正义方最高宗教领袖号召圣战加以抗衡,平日只能任由宰割的平民们,在圣战中萌生无畏勇气与邪恶战斗,成为主导战争胜利因素的情节。
3.远征与财富。
十字军中后期,战争的性质渐渐出现变化,对于财富的掠夺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第四次圣战中,东征部队出现了攻击掠夺同样信奉基督教国家的举动,其对援助对象君士坦丁堡的破坏性洗劫,更是让教廷与十字军名声扫地。在与东方文明的碰撞交流中,尚处于经济蒙昧状态的欧洲领略到东方的富庶繁荣,远征等于财富的理念深植在人们的脑海中。无论是在现实还是奇幻世界,出征远方未知国度掠夺财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被西方社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荣誉举动。
[b]三.十字军对奇幻世界职业设定的影响[/b]
十字军时代,一些特殊的兵种组织曾名噪一时,并在奇幻世界中衍生出相关职业,成为文学与游戏中的热门题材。
1.战斗牧师。
即战牧,能施展所信仰神灵赐予的力量,并熟练使用钉锤等钝器搏斗的双料战士。这种在奇幻世界中极为强力的职业,源自十字军两大宗教骑士团之一的医院骑士团。医院骑士团成员拥有骑士与教士两种身份,大部分是出身显赫的贵族,隶属于各地医院修会,主要从事要塞守护和保护朝圣者的工作。由于《圣经》上有着“你们不得用利刃击打人”“不得流血”等律令,故而钉锤这种破坏力极大的钝器被普遍使用,让尚武的教士们在遵守神喻的同时大开杀戒。耶路撒冷圣翰医院修会的骑士,其绣有信仰标志十字架的红色斗篷,更是成为奇幻中的流行装束。
2.圣殿骑士。
亦做神殿骑士,宗教神权的守护者,拥有虔诚信仰的他们严格遵守教规,与心目中的异端邪恶不懈斗争。圣殿骑士在奇幻中拥有多种形式,但无一不是拥有强大力量的存在,作为神灵的利刃,他们不受世俗君王的权利支配,可以说是正义方的最后王牌力量。圣殿骑士的原型即十字军的圣殿骑士团,作为宗教骑士团另一大支柱,其主要从事战斗及商业方面的工作,并因此暴富。值得一提的是圣殿骑士团与医院骑士团在政治观点上处于对立面,这种关系在奇幻世界中同样被保留下来。
3.刺客。
也被称做杀手,身披黑色斗篷,在暗夜中潜行腾挪,对匕首与弩箭的使用得心应手,能够在无声无息间夺取生命的死亡使者。初接触奇幻文学者,往往会奇怪这种黑暗职业如此受青睐,不但赋予强大的能力,而且作为一种半公开的势力结构制约着社会规则。刺客在奇幻中具有如此地位,与十字军的盟友阿萨辛教派的活跃大有关系。阿萨辛教派以刺杀闻名于世,其教团刺客无孔不入,死在其手下的穆斯林君主显贵不记其数。这支教派历经数次大军讨伐屹立不倒,令整个穆斯林世界束手无策心惊胆战,在西文中刺客的词源就是阿萨辛。
[b]四.结语[/b]
十字军圣战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两百年的岁月中,多达八次的圣战,染满基督徒与穆斯林的鲜血。信仰与忠诚、智慧与勇气、阴谋与骗局、贪婪与背叛……人性的圣洁与黑暗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情展露。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亡者已逝,留给后人的只是无数衍生而来的英雄传奇,任人追忆凭吊。
#####################################
[b][color=#ff0000]十字军东征资料[/color][/b]
1095年冬天,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蒙城召开宗教会议。他对前来听他演说的各国骑士发出号召:“任何人专为虔诚而不为虚荣和私利去到耶路撒冷,以救出上帝的教堂者,即此跋涉便足以代替一切的忏悔。”确定了参加东征者完全免罪。进而拉开了为期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1291年十字军丧失了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1096—1270年,西欧封建主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西欧商业资本的增长,以及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内部的社会经济分化,并推动统治阶级去掠夺经济发达的近东国家。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会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口号下发起的。耶路撒冷和其他拜占庭领土一起是在十一世纪末叶被穆斯林(塞尔柱突厥人)占领的。十字军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故称“十字军”。 社会各阶级均参加十字军东征。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教会上层僧侣是十字军东征的思想鼓动者—和总的策划者。他们利用宗教狂热极力扩大罗马教廷的政治影响,企图将希腊东正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力图通过掠夺东方国家领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领地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破落的骑士阶层也为发财致富的机会所吸引,他们成为十字军的主要成员;大封建主力图扩大自己的领地和增加收入,并梦想在东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受其支配的国家。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和比萨等城市在筹划十字军东征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因为,从近东驱逐塞尔柱突厥人,并同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各族人民重建贺易关系,对这些城市十分有利。为求摆脱封建压迫和极端贫困的道路,贫穷的农民也参加了最初几次十字军东征。但是,从十二世纪后半期起当农民看清这种希望不可能实现之后,便拒绝参加十字军东征。天主教会宣布十字军军人是“为信仰而战的勇士”,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予以各种特权。 十字军大规模东征(主要是陆路)共进行过八次。
[b]第一次十字军东征[/b](1096—1099),是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11月26日在克莱蒙(法国)召开的高级宗教会议上宣布的。约有10万人参加了这次东征。1097年,十字军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占塞尔柱人国都尼凯亚,1098年,又攻占埃德萨和安条克,建立起最初几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在东方建立的其他国家,均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城乡居民多次举行起义反抗奴役者。为控制十字军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侣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b]第二次十字军东征[/b](1147—1149)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埃德萨,是这次东征的起因。德意志十字军最先出动,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军队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
[b]第三次十字军东征[/b](1189—1192),是因埃及苏丹撒拉丁军队于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战役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并占领耶路撒冷而引起的。这次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统率下进行的。腓特烈率军沿第二次东征路线从陆路穿越拜占庭前进。法、英两国十字军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西西里岛。各国十字军之间矛盾重重,此次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最初约10万人)穿越整个小亚细亚,沿途伤亡惨重,腓特烈一世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水死亡,其军队亦随之瓦解。腓力占领阿卡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一定战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塞浦路斯王国,1192年又与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自推罗至雅法沿海的狭长地带仍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阿卡港实际上成为王国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与的黎波里合并的安条克公国则仍掌握在十字军手中。
[b]第四次十字军东征[/b](1202—1204)是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的。十字军原定东征埃及,但后来改变计划进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1202)和君士坦丁堡(1204)。十字军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是直到1261年才灭亡的拉丁帝国,它领有巴尔干半岛许多地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以及爱琴海和伊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共和国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国家垄断了同东方各国的贸易,并夺取拜占庭许多贸易和军事要地。
[b]第五次十字军东征[/b](1217—1221)是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拉什二世率领奥匈十字军联军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达米埃塔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签订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
[b]第六次十字军东征[/b](1228—1229)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进行。这次东征使基督徒于1229年一度夺回耶路撒冷,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攻占。
[b]第七次十字军东征[/b](1248—1254)和[b]第八次十字军东征[/b](1270),是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统率下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东征,但均遭失败。
[b]十字军东征的意义[/b]
尽管十字军东征给东方和西欧各国生灵涂炭,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它们对欧洲文明却有着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它为欧洲基督教各王国的内战找到了一个出口。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老兵们看到了他们的乡村里永远也看不到的东西,他们带回来的故事点燃了欧洲创造的火花。
从12世纪开始,即大约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回忆录和歌曲形式的文学诗歌兴盛起来。在中世纪黑暗年代的沉寂之后,十字军史诗的发展和扩散被一些学者称为“12世纪的复兴”。
很多人干脆就没有回欧洲,尤其是那些在欧洲没有继承土地机会的不是长子的人。留下来的人在圣地建立了军事、文化和商业前哨。他们在第一次东征后建立起来的要塞,常常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移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阿拉伯世界众多图书馆的接触为欧洲封闭的学者们开辟了全新的世界,他们逐渐看到那些用阿拉伯语保存了若干个世纪的丰厚的古希腊典籍。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伴随着暴力的互动。从某种方面来说,十字军东征在传播知识层面的积极作用超过了它的负面影响。
十字军东征还将欧洲的旅行者和商人同一个发展中的世界融合了起来。对中东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意味着欧洲必须拿出自己的物品来交换,由此促进了欧洲羊毛和纺织业的发展。十字军东征和中东拉丁王国的结束意味着获得亚洲贸易品的难度增加,但需求却并未因此而减少。一些历史学家推测,15世纪中东对欧洲商人的关闭加快了航海探险的步伐,并最终导致新大陆的发现。
华盛顿美国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阿克巴·阿赫迈德说:“十字军东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至今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一个欧洲长期进攻的记忆。”它的影响深刻:对当时可能是全球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来说,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动摇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则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从一个黑暗的孤立时代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
数个世纪以来,对于欧洲的基督徒来说前往圣地朝拜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活动。虽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欧洲,但许多重要圣地却在巴勒斯坦。塞尔柱土耳其人的兴起,让前往耶路撒冷和其它中东地区的旅行危险性骤增。土耳其人对非回教徒没什么好处,并且结束了阿拉伯人与基督徒之间尚称和平的关系。同时,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占领有价值的土地,给予拜占庭极大的压力。1095年,为了响应来自拜占庭皇帝请求协助的要求,教皇号召了由基督教战士所组成的十字军,企图从回教徒手中重新夺回巴勒斯坦。
征募十字军一事激起欧洲骑士的热烈响应,一方面是出于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证只要为圣战而死均可得到上天国的回报。此外另一个诱因,是有机会在海外攫取土地与财富,获利比起与家乡亲族或和邻近地区争夺要强上许多。
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圣者和教派信徒的三万大军由君士坦丁堡横越到小亚细亚。尽管领袖之间一直争斗不休,而十字军与拜占庭支持者间的承诺也告破裂,这支东征的队伍依旧踉跄前进。在此过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乱。法兰克的重骑士和步兵并没有跟阿拉伯的轻骑兵和弓兵作战的经验,但骑士的耐力和体能让他们赢得一连串彻底胜利的战役。安提阿于1098年因内部变节被占领,耶路撒冷则在1099年因驻军虚弱不足以抵挡攻击而沦陷。基督教徒经常在胜利后不分年龄、信仰或性别对居民进行屠杀,名声因而大坏。虽然许多十字军在战后返回家园,但也有若干强悍的战团留下来建立与欧洲相仿的封建王国。
在巴勒斯坦的十字军统治者,在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他们试图要控制的回教徒人口,因而采取兴建城堡与雇请佣兵的方式掌控回教徒,不过,法兰克的文化和宗教却博得了该地区居民的好感。十字军从他们安全的城堡基地出发,向入侵的阿拉伯人作出攻击和拦截。百多年来敌我双方都是以典型的游击战作对抗。法兰克的骑士虽然强大但移动速度慢,而阿拉伯人尽管无法抵挡这些重骑兵的冲击,却能以轻骑加以包围,使其部队失去作战能力,好在沙漠里设伏来捕捉他们。虽然十字军建立的王国控制了沿岸地区,在补给和增援上不虞匮乏,但是定期的入侵和百姓的不满情绪,皆表明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失败。
由具备作战能力的基督教僧侣所组成的战斗团旨在为圣地而战。圣殿骑士团和救伤团的骑士成员主要是法兰克人,条顿骑士团的成员是日耳曼人。虽然这些十字军凶猛而果决,但人数上却永远不足以维持地区的安稳。
部份的十字军王国曾经存在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学会谈判、妥协,并且挑拨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残杀。然而一个伟大的阿拉伯领袖的出现,统一了各个回教的族群,这位领袖就是在1174年成为埃及和叙利亚苏丹的沙拉丁。1187年,他在沙漠中大败十字军并再次占领耶路撒冷。
在另一个世纪里,由于仅仅取得一次罕有的短暂成功,欧洲人数度誓言重新控制圣地和耶路撒冷。多达八次以上的十字军东征,在遭到反击败阵之前,大多仅能取得沿岸地区以及内陆上的些许进展。第四次的十字军东征甚至没能抵达巴勒斯坦,反而在维尼斯总督的领导下洗掠君士坦丁堡,为拜占庭带来一次难以复元的无情打击。最恶劣的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是发动于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几千名欧洲儿童远渡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却在那里被出卖作奴役。
十字军所遗留下来的,除了基督徒与回教徒之间新的敌意与封建体系的恶化,同时也暴露出新的文化。此外,由于很多领主陆续破产并在死后遗留土地给国王,造成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不少农奴成为十字军后不再回来。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后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面,例如cotton(棉)、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和bazaar(市场)。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这些新鲜货品的需求,加速了贸易活动,意大利的商业城邦国家(尤其是热那亚和威尼斯)亦因此得到发展。这种需求尚促进了自十四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十字军所带回来的金银财宝并增加了地方上的货币供应,大力提升经济的成长。
[ 此贴被qianwen在2009-01-04 15:3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