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骑 曹操精锐部队
[color=#669900][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color]
[color=#669900][color=#ff0000][size=4][b]虎豹骑[/b][/size][/color]
[/color]
[color=#669900] 关于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部队,《三国演义》[1]里几乎没有提及,倒是《三国志》里有所记载。然而受漫画《龙狼传》的影响,虎豹骑疑被过分神话了。下面是两种不同的观点,请大家自行分析: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color=#ff0000][size=3][b]神话般的虎豹骑[/b][/size][/color]
[/color][color=#669900] 可能是这支部队太重要了,曹操对它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以至于这样一支重要的部队,记载竟然比青州军还少。不过我们依然能从《三国志》中的只字片语中一窥虎豹骑这支神秘部队的战斗力。
[/color]
[color=#669900] 首先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
[/color]
[color=#669900] 《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color]
[color=#669900] 其精锐可见一斑。
[/color]
[color=#669900]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虎豹骑的战绩吧。
[/color]
[color=#669900] 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接着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之战中击破刘备;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大破以马超为首的关西军团;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
[/color]
[color=#669900] 据《后汉书》曹操的军队最高指挥机关叫“霸府”,军队分三部分:中央军(姑且这么说,不是国民党的)、地方军、屯田军。地方军是州郡的守军,屯田军是边防军。中央军分内外两军,外军实际上是驻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挥的,中军称武卫营,是京城及皇宫的禁卫军,是曹操的直属部队,通常10万左右。中军的中军就是虎豹骑,是最核心的精锐,一部分保卫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宫,统领多由曹操亲属统领,称领军将军,曹仁、曹纯都当过虎豹骑的领军将军。例如《魏书九 夏侯曹传第九》说曹纯“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其他资料也很多,这个虎豹骑的确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曹操最强的军队。
[/color]
[color=#669900]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是有这么一支精锐骑兵的,称其为“虎豹骑”是因为他的战斗力极强,作战时像虎豹一样勇猛。虽然史书记载不多,《三国志》只在《武帝纪》和《诸夏侯曹传》有过记载。说他是曹操的精锐部队是有依据的,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夸张一点来说,在普通部队中可以担任将领的人在“虎豹骑”中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战斗力之强是三国部队中顶尖的。
[/color]
[color=#669900] “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据《三国志》中记载的仅有曹真、曹休和曹纯。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将领来担任虎豹骑的统帅,可见其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锐,也可以算是曹操的“王牌军”。
[/color]
[color=#669900] 虽然关于“虎豹骑”参加战斗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仅有的一些材料看到虎豹骑的战绩。首先是在建安九年,与袁谭的南皮之战中,曹纯“督虎豹骑从围南皮”,“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袁谭死于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之手。其二,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又是曹纯率领“虎豹骑”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其三,在建安十三年时,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说,长坂坡之战中长途奔袭打败刘备的也是“虎豹骑”。其四,建安十六年,曹操与马超作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击破西凉马超军团的还是“虎豹骑”。有人说,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洪、曹休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时,也是率“虎豹骑”出击的,虽然曹休统率“虎豹骑”,但史料中的记载看不出这一仗中曹休以“虎豹骑”进攻,但我推测可能性很大。
[/color]
[color=#669900] 从“虎豹骑”的战绩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每一场战役,曹操都是在最关键时刻投入“虎豹骑”,而且这支部队参与的战斗几乎都是硬仗。例如,南皮之战其实打得是很艰苦的,曹操曾经想放弃,是曹纯坚持急攻,方以“虎豹骑”取胜,可见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另外,北征乌桓和追击刘备于长坂时,这支部队是经过了长途奔袭后的攻击,追击刘备是“一昼夜行三百里”,可见他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之强不是一般部队能比的,就连擅长马战的西凉马超的军队也被其所败。所以我认为,这支部队是曹操当之无愧的“王牌军”。
[/color]
[color=#669900]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虎豹骑”的重要性,就是在部队的统率曹纯死后,要选新统领时,曹操却说:“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于是不再选统率,而亲自当了虎豹骑的统领,可见曹操对“虎豹骑”部队的指挥权是很在意的,因为这是他的精锐之部队。
[/color]
[color=#669900] “虎豹骑”部队的数量,史料中没有记载,但因其是精锐部队,选拔困难,而且三国时期骑兵是很昂贵的兵种,组建这样的精锐骑兵,其花费应该更为可观,因此数量不会很多,不然曹操也不会在使用他时这么谨慎。但估计其数量是要多与典韦的“虎卫军”的,因为他可以单独作为一支部队在战场上作战,因此笔者推测应该上万,但不会超过二、三万,否则也就不会称之为精锐了。
[/color]
[color=#669900] 至于“虎豹骑”部队后来的去向,正史中也没有记载,笔者推测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编入了曹操或其子曹丕的守卫部队也就是“近卫军”,其二,可能在三分天下大势已定后,战争次数减少,而规模等级扩大,“虎豹骑”发挥威力的机会不多,而其花费又巨大,可能慢慢的就撤销或被别的部队合并了。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b][color=#ff0000][size=3]较客观的观点[/size][/color][/b]
[/color]
[color=#0000ff] 1. 虎豹骑是什么军队?
[/color]
[color=#669900] 由出土的豹骑司马印可知虎豹骑疑似为虎、豹骑。
[/color]
[color=#669900] 从吴蜀皆有的隶属中军的虎骑,宿卫虎骑来对照,以及史料里记载的虎、豹骑为宿卫(三国志曹休传:“使领虎豹骑宿卫”)可以确定为曹操的相府亲兵(后来演化成曹魏的中军)的一部分。但是此后魏晋兵制皆不不见虎、豹骑的说法,可见虎、豹骑作为正式军制,可能存在的时间很短。作为虎豹骑的后两任统帅,曹休和曹真,在领虎、豹骑后都在曹操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建制后拜为中领军(曹操任丞相后设的亲军主官,后来变成曹魏的中(禁)军主官),这应该不是巧合。曹休和曹真之后,曹氏子弟就不再出现任虎、豹骑的指挥官的说法,而是武卫将军等正式的禁军官职,然后再升中领军。可见虎、豹骑可能已经在建安二十一年后改名编入虎卫营,上骑等正式的中军编制当中。
[/color]
[color=#669900] [color=#0000ff]2. 虎豹骑的建立与发展[/color]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 魏武白手起家,虽然实际是曹家军,但不得不以汉的名义。其亲军制度在建安四年就任汉丞相时确立过一次,到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时又确立一次。尽管虎、豹骑从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建安十年南皮之战,但是可以估计,其成立也与曹操建安四年的设领军(中领军)这样的丞相亲兵官职有关。不过建安四年曹操任丞相不久就面临官渡大战,自身安危都难以顾及,恐怕无暇在制度上完善宿卫亲军,因此虎、豹骑的成立是在估计在官渡大战之后。曹操此时威震华夏,势力急遽扩张,此时建立一只亲兵应该顺理成章。
[/color]
[color=#669900] 虎、豹骑的建制是在官渡之战后到曹操征南皮的五年间,可能是在官渡之战后两三年之后建立的。曹操“难其帅”,到选定曹纯为帅,当中必然有不少时间是亲领的,曹纯死后,曹操又亲领过一段时间。但是曹操的直属骑兵必定不是此时才建立的。白马之战中,曹操亲自指挥骑兵冲锋,以不满六百骑(可能有夸张,但是不会太夸张)大破袁绍数千骑,斩其骑将,虽然有用计的成分,但可见他对自己骑兵的能力非常自信(魏武军策令说,是时(官渡之战)士卒[精]练,不与今时等也),认为足以以一击十。其实曹军骑兵一直非常活跃。曹仁就是骑将出身的,擅驰能射,征陶谦以骑为先锋。征张绣以议郎督骑,整军败张绣。官渡之战他统帅骑兵两度战胜袁绍南下的游军。曹丕典论说,他6岁骑马,8岁就可以骑射,此后便能左右开弓,射无虚发。可见当时贵族子弟弓马娴熟者并不罕见。裴注三国志引魏书说虎、豹骑或从百人将当中替补,这个百人未必是骑兵军,而一样可能是步兵军中弓马出色的将领。这也进一步说明虎豹骑的嚣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军中精锐,而且身份极为特殊(曹军即使数万人,百人将这个级别也不低了),因此才难觅统帅。威望够的要独当一面,不能统帅这些数量不多的骑兵。威望差的又不足以制衡。
[/color]
[color=#669900] 按东汉官制,议郎本是600石文职,以议郎督骑的怪异现象过汉魏间曹军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曹仁以议郎督骑,另一次就是曹纯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显然这是东汉末年连年争战时的权宜之计。不过曹操建安四年进丞相位后官职升高,又经官渡大战实力大为增强,手下将领也水涨船高,升为裨将军,偏将军的甚多,从600石的议郎领虎豹骑来看,此时虎豹骑的规模并不大。豹骑司马印也说明了,统帅的品级也就是军司马,比千石这样的等级。比六百石也只高一级。而三国军制,一军不过5000人(于禁七军大约三万余人),领军将领的品级应该在将军一级,比议郎军司马都高得多(当中还有都尉校尉中郎将等品级)。加上虎、豹骑地位特出,领之者的品级比一般军制应该只高不低,因此至少此时的规模,不可能很大。可能千余人(军下又分部,部的统帅为校尉,比较小的部可以由军司马领,典韦为曹操宿卫亲军之时,以都尉领数百亲兵,再以功升校尉,因此估计军司马领军大概就是这个数),这一千人,应该是曹操转战多年收集的四方精锐老兵,不可能是单单从某一部分中抽调出来了。其骨干,可能就是建安五年二月白马之战,那只以不满六百之数击破数倍袁绍骑兵的劲旅。按时间推算或者吕布的旧部会有一些,但主要是从此前曹仁长期统帅的骑兵中选拔最合理。
[/color]
[color=#669900] //////////////////////////////////////////////////////////////////////////////////////////////////////////////////////////////////////////////////
[/color]
[color=#669900] 引用:
网上看见整理的曹魏军武将升职表,不同于一般东汉军制。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它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 —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color][color=#669900] /////////////////////////////////////////////////////////////////////////////////////////////////////////////////////////////////////////////////
[/color]
[color=#669900] 但是建安十六年关中大战之后,虎豹骑由曹休指挥,上一级便到了骑都尉。由曹真指挥,不但能独立作战(讨灵丘贼),而且因战功直升偏将军,这当然有曹氏宗亲特意提拔的味道,也说明虎、豹骑人数也大为扩张。不过此时的虎、豹骑,不可能再是成立之初的那只集天下精锐,甚至从百人将当中补充的了。
[/color]
[color=#0000ff] 3. 虎豹骑的战功
[/color]
[color=#669900] 三国骑兵其实主要是辅助兵种,少有用来冲锋陷阵。吕布为袁术攻打张燕亲自冲锋陷阵,实际应该肉痛的很。他手下高顺带领的陷阵营七百甲士作为先锋精锐,却是步兵。乐进以步兵乌巢斩淳于琼,南皮之战先登斩严敬,全是攻坚硬战,危险大,积功也快,表现自然抢眼。
[/color]
[color=#669900] 虎豹骑在成立之初并无大的表现。建安十年南皮之战是围攻战,先锋为乐进。袁谭败走被虎、豹骑追斩。
[/color]
[color=#669900] 而后北征三郡,先锋为张辽,功第一,大破敌军后虎豹骑追获匈奴单于。期间对比曹魏名将,增岜易封甚多,曹纯此时虽然积功为三百户亭侯,却没多少英勇战绩的表现。联想起此后曹氏子弟三级跳一样的升迁经历,只能说此时的虎、豹骑并没有多少恶战。
[/color]
[color=#669900] [/color][color=#669900] 长阪追击刘备,曹纯参与其中,但是精骑五千,是曹操亲自指挥的,曹纯此时跟随其中。五千骑应该是全部曹操亲军骑兵的数量,或者此时的虎豹骑尚没有五千之数。但是关西大战,曹操纵虎骑夹击关西兵。时曹操炫耀过精骑五千人,或者以此说此时虎、豹骑已经有5000人。但5000骑似乎不应该以曹休骑都尉或以下官职就可以领,存疑。官渡之战,领五六千骑的文丑至少是将军以上的官位了(职位不应该低于张郃,中郎将)。
[/color]
[color=#669900] [color=#0000ff] 4. 结论[/color]
[/color]
[color=#669900] 综合以上,我猜测虎、豹骑为曹操直属骑兵当中的骑兵宿卫,到关中大战为止尚随曹操出生入死,但是此后性质主要对内卫戍而非对外征伐,所以所用皆亲随子弟,战功也不多见,更不会作为作战主要力量消耗使用(关中大战这种力量接近的死战除外)。最初人数为千余,其人数到曹休时应该还不到二千,曹真时或者有数千之众。这是根据官职升迁推测。最后,它应该并入魏的中军和禁军。其存在时间应该在建安五年后到建安二十一年,可能不到十五年。
[/color]
[color=#669900] ——转自《龙的天空》 [/color]
[color=#669900][color=#ff0000][size=4][b]虎豹骑[/b][/size][/color]
[/color]
[color=#669900] 关于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部队,《三国演义》[1]里几乎没有提及,倒是《三国志》里有所记载。然而受漫画《龙狼传》的影响,虎豹骑疑被过分神话了。下面是两种不同的观点,请大家自行分析: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color=#ff0000][size=3][b]神话般的虎豹骑[/b][/size][/color]
[/color][color=#669900] 可能是这支部队太重要了,曹操对它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以至于这样一支重要的部队,记载竟然比青州军还少。不过我们依然能从《三国志》中的只字片语中一窥虎豹骑这支神秘部队的战斗力。
[/color]
[color=#669900] 首先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纯、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
[/color]
[color=#669900] 《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color]
[color=#669900] 其精锐可见一斑。
[/color]
[color=#669900]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虎豹骑的战绩吧。
[/color]
[color=#669900] 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接着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之战中击破刘备;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大破以马超为首的关西军团;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
[/color]
[color=#669900] 据《后汉书》曹操的军队最高指挥机关叫“霸府”,军队分三部分:中央军(姑且这么说,不是国民党的)、地方军、屯田军。地方军是州郡的守军,屯田军是边防军。中央军分内外两军,外军实际上是驻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挥的,中军称武卫营,是京城及皇宫的禁卫军,是曹操的直属部队,通常10万左右。中军的中军就是虎豹骑,是最核心的精锐,一部分保卫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宫,统领多由曹操亲属统领,称领军将军,曹仁、曹纯都当过虎豹骑的领军将军。例如《魏书九 夏侯曹传第九》说曹纯“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其他资料也很多,这个虎豹骑的确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曹操最强的军队。
[/color]
[color=#669900]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是有这么一支精锐骑兵的,称其为“虎豹骑”是因为他的战斗力极强,作战时像虎豹一样勇猛。虽然史书记载不多,《三国志》只在《武帝纪》和《诸夏侯曹传》有过记载。说他是曹操的精锐部队是有依据的,据《三国志》裴松之注记载,《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可以看出,这支部队的成员皆是百里挑一,夸张一点来说,在普通部队中可以担任将领的人在“虎豹骑”中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想象一下他的战斗力之强是三国部队中顶尖的。
[/color]
[color=#669900] “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据《三国志》中记载的仅有曹真、曹休和曹纯。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将领来担任虎豹骑的统帅,可见其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锐,也可以算是曹操的“王牌军”。
[/color]
[color=#669900] 虽然关于“虎豹骑”参加战斗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仅有的一些材料看到虎豹骑的战绩。首先是在建安九年,与袁谭的南皮之战中,曹纯“督虎豹骑从围南皮”,“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袁谭死于曹纯所率领的“虎豹骑”之手。其二,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又是曹纯率领“虎豹骑”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其三,在建安十三年时,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也就是说,长坂坡之战中长途奔袭打败刘备的也是“虎豹骑”。其四,建安十六年,曹操与马超作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击破西凉马超军团的还是“虎豹骑”。有人说,在建安二十三年,曹洪、曹休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时,也是率“虎豹骑”出击的,虽然曹休统率“虎豹骑”,但史料中的记载看不出这一仗中曹休以“虎豹骑”进攻,但我推测可能性很大。
[/color]
[color=#669900] 从“虎豹骑”的战绩我们可以看出,几乎每一场战役,曹操都是在最关键时刻投入“虎豹骑”,而且这支部队参与的战斗几乎都是硬仗。例如,南皮之战其实打得是很艰苦的,曹操曾经想放弃,是曹纯坚持急攻,方以“虎豹骑”取胜,可见这支部队的攻坚能力。另外,北征乌桓和追击刘备于长坂时,这支部队是经过了长途奔袭后的攻击,追击刘备是“一昼夜行三百里”,可见他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之强不是一般部队能比的,就连擅长马战的西凉马超的军队也被其所败。所以我认为,这支部队是曹操当之无愧的“王牌军”。
[/color]
[color=#669900] 还有一件事可以证明“虎豹骑”的重要性,就是在部队的统率曹纯死后,要选新统领时,曹操却说:“纯之比,何可复得!吾独不中督邪?”于是不再选统率,而亲自当了虎豹骑的统领,可见曹操对“虎豹骑”部队的指挥权是很在意的,因为这是他的精锐之部队。
[/color]
[color=#669900] “虎豹骑”部队的数量,史料中没有记载,但因其是精锐部队,选拔困难,而且三国时期骑兵是很昂贵的兵种,组建这样的精锐骑兵,其花费应该更为可观,因此数量不会很多,不然曹操也不会在使用他时这么谨慎。但估计其数量是要多与典韦的“虎卫军”的,因为他可以单独作为一支部队在战场上作战,因此笔者推测应该上万,但不会超过二、三万,否则也就不会称之为精锐了。
[/color]
[color=#669900] 至于“虎豹骑”部队后来的去向,正史中也没有记载,笔者推测有两种可能,其一是编入了曹操或其子曹丕的守卫部队也就是“近卫军”,其二,可能在三分天下大势已定后,战争次数减少,而规模等级扩大,“虎豹骑”发挥威力的机会不多,而其花费又巨大,可能慢慢的就撤销或被别的部队合并了。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b][color=#ff0000][size=3]较客观的观点[/size][/color][/b]
[/color]
[color=#0000ff] 1. 虎豹骑是什么军队?
[/color]
[color=#669900] 由出土的豹骑司马印可知虎豹骑疑似为虎、豹骑。
[/color]
[color=#669900] 从吴蜀皆有的隶属中军的虎骑,宿卫虎骑来对照,以及史料里记载的虎、豹骑为宿卫(三国志曹休传:“使领虎豹骑宿卫”)可以确定为曹操的相府亲兵(后来演化成曹魏的中军)的一部分。但是此后魏晋兵制皆不不见虎、豹骑的说法,可见虎、豹骑作为正式军制,可能存在的时间很短。作为虎豹骑的后两任统帅,曹休和曹真,在领虎、豹骑后都在曹操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建制后拜为中领军(曹操任丞相后设的亲军主官,后来变成曹魏的中(禁)军主官),这应该不是巧合。曹休和曹真之后,曹氏子弟就不再出现任虎、豹骑的指挥官的说法,而是武卫将军等正式的禁军官职,然后再升中领军。可见虎、豹骑可能已经在建安二十一年后改名编入虎卫营,上骑等正式的中军编制当中。
[/color]
[color=#669900] [color=#0000ff]2. 虎豹骑的建立与发展[/color]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 魏武白手起家,虽然实际是曹家军,但不得不以汉的名义。其亲军制度在建安四年就任汉丞相时确立过一次,到建安二十一年进魏王时又确立一次。尽管虎、豹骑从文献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建安十年南皮之战,但是可以估计,其成立也与曹操建安四年的设领军(中领军)这样的丞相亲兵官职有关。不过建安四年曹操任丞相不久就面临官渡大战,自身安危都难以顾及,恐怕无暇在制度上完善宿卫亲军,因此虎、豹骑的成立是在估计在官渡大战之后。曹操此时威震华夏,势力急遽扩张,此时建立一只亲兵应该顺理成章。
[/color]
[color=#669900] 虎、豹骑的建制是在官渡之战后到曹操征南皮的五年间,可能是在官渡之战后两三年之后建立的。曹操“难其帅”,到选定曹纯为帅,当中必然有不少时间是亲领的,曹纯死后,曹操又亲领过一段时间。但是曹操的直属骑兵必定不是此时才建立的。白马之战中,曹操亲自指挥骑兵冲锋,以不满六百骑(可能有夸张,但是不会太夸张)大破袁绍数千骑,斩其骑将,虽然有用计的成分,但可见他对自己骑兵的能力非常自信(魏武军策令说,是时(官渡之战)士卒[精]练,不与今时等也),认为足以以一击十。其实曹军骑兵一直非常活跃。曹仁就是骑将出身的,擅驰能射,征陶谦以骑为先锋。征张绣以议郎督骑,整军败张绣。官渡之战他统帅骑兵两度战胜袁绍南下的游军。曹丕典论说,他6岁骑马,8岁就可以骑射,此后便能左右开弓,射无虚发。可见当时贵族子弟弓马娴熟者并不罕见。裴注三国志引魏书说虎、豹骑或从百人将当中替补,这个百人未必是骑兵军,而一样可能是步兵军中弓马出色的将领。这也进一步说明虎豹骑的嚣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军中精锐,而且身份极为特殊(曹军即使数万人,百人将这个级别也不低了),因此才难觅统帅。威望够的要独当一面,不能统帅这些数量不多的骑兵。威望差的又不足以制衡。
[/color]
[color=#669900] 按东汉官制,议郎本是600石文职,以议郎督骑的怪异现象过汉魏间曹军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曹仁以议郎督骑,另一次就是曹纯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显然这是东汉末年连年争战时的权宜之计。不过曹操建安四年进丞相位后官职升高,又经官渡大战实力大为增强,手下将领也水涨船高,升为裨将军,偏将军的甚多,从600石的议郎领虎豹骑来看,此时虎豹骑的规模并不大。豹骑司马印也说明了,统帅的品级也就是军司马,比千石这样的等级。比六百石也只高一级。而三国军制,一军不过5000人(于禁七军大约三万余人),领军将领的品级应该在将军一级,比议郎军司马都高得多(当中还有都尉校尉中郎将等品级)。加上虎、豹骑地位特出,领之者的品级比一般军制应该只高不低,因此至少此时的规模,不可能很大。可能千余人(军下又分部,部的统帅为校尉,比较小的部可以由军司马领,典韦为曹操宿卫亲军之时,以都尉领数百亲兵,再以功升校尉,因此估计军司马领军大概就是这个数),这一千人,应该是曹操转战多年收集的四方精锐老兵,不可能是单单从某一部分中抽调出来了。其骨干,可能就是建安五年二月白马之战,那只以不满六百之数击破数倍袁绍骑兵的劲旅。按时间推算或者吕布的旧部会有一些,但主要是从此前曹仁长期统帅的骑兵中选拔最合理。
[/color]
[color=#669900] //////////////////////////////////////////////////////////////////////////////////////////////////////////////////////////////////////////////////
[/color]
[color=#669900] 引用:
网上看见整理的曹魏军武将升职表,不同于一般东汉军制。
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都尉(骑都尉)—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它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征、四镇、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 —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color][color=#669900] /////////////////////////////////////////////////////////////////////////////////////////////////////////////////////////////////////////////////
[/color]
[color=#669900] 但是建安十六年关中大战之后,虎豹骑由曹休指挥,上一级便到了骑都尉。由曹真指挥,不但能独立作战(讨灵丘贼),而且因战功直升偏将军,这当然有曹氏宗亲特意提拔的味道,也说明虎、豹骑人数也大为扩张。不过此时的虎、豹骑,不可能再是成立之初的那只集天下精锐,甚至从百人将当中补充的了。
[/color]
[color=#0000ff] 3. 虎豹骑的战功
[/color]
[color=#669900] 三国骑兵其实主要是辅助兵种,少有用来冲锋陷阵。吕布为袁术攻打张燕亲自冲锋陷阵,实际应该肉痛的很。他手下高顺带领的陷阵营七百甲士作为先锋精锐,却是步兵。乐进以步兵乌巢斩淳于琼,南皮之战先登斩严敬,全是攻坚硬战,危险大,积功也快,表现自然抢眼。
[/color]
[color=#669900] 虎豹骑在成立之初并无大的表现。建安十年南皮之战是围攻战,先锋为乐进。袁谭败走被虎、豹骑追斩。
[/color]
[color=#669900] 而后北征三郡,先锋为张辽,功第一,大破敌军后虎豹骑追获匈奴单于。期间对比曹魏名将,增岜易封甚多,曹纯此时虽然积功为三百户亭侯,却没多少英勇战绩的表现。联想起此后曹氏子弟三级跳一样的升迁经历,只能说此时的虎、豹骑并没有多少恶战。
[/color]
[color=#669900] [/color][color=#669900] 长阪追击刘备,曹纯参与其中,但是精骑五千,是曹操亲自指挥的,曹纯此时跟随其中。五千骑应该是全部曹操亲军骑兵的数量,或者此时的虎豹骑尚没有五千之数。但是关西大战,曹操纵虎骑夹击关西兵。时曹操炫耀过精骑五千人,或者以此说此时虎、豹骑已经有5000人。但5000骑似乎不应该以曹休骑都尉或以下官职就可以领,存疑。官渡之战,领五六千骑的文丑至少是将军以上的官位了(职位不应该低于张郃,中郎将)。
[/color]
[color=#669900] [color=#0000ff] 4. 结论[/color]
[/color]
[color=#669900] 综合以上,我猜测虎、豹骑为曹操直属骑兵当中的骑兵宿卫,到关中大战为止尚随曹操出生入死,但是此后性质主要对内卫戍而非对外征伐,所以所用皆亲随子弟,战功也不多见,更不会作为作战主要力量消耗使用(关中大战这种力量接近的死战除外)。最初人数为千余,其人数到曹休时应该还不到二千,曹真时或者有数千之众。这是根据官职升迁推测。最后,它应该并入魏的中军和禁军。其存在时间应该在建安五年后到建安二十一年,可能不到十五年。
[/color]
[color=#669900] ——转自《龙的天空》 [/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