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沿传至今,中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不过无论是在过去要惦记着柴米油盐的年代,还是物质大大丰富的现在,寓意着家庭团圆的小小月饼见证着时代、观念的变迁。月饼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忆,让人们多了对生活的品味。 一个月饼切16份 月饼变化最巨大的莫过于最近这三十年,而对月饼变化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那一辈人。
说到月饼在这几十年从制作、生产、营销和市场等一系列的变化,老资格的月饼师傅就最有发言权了。郑明坤,广州酒家企业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的月饼生产高级技师,13岁开始做月饼,从做人徒弟到为人师傅,40多年里亲身经历了月饼的变化,生活的变化。郑师傅说,月饼的发展和经济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特别在那个副食品实行计划供给制的年代,原材料的供应限制了月饼口味的选择: “最初做饼的时候,搓制是用人手的,包也是用人手来包的,甚至放蛋黄也是用人手的。我们做小孩的时候,面粉就只有标面,另外一个就是精面,用的是土制的花生油,甚至菜油、豆油,糖没有像现在分得那么细,碳化的、硫化的优质糖。以前经济困难,莲子比较缺,市民找原材料充饥也难,当时莲蓉是比较名贵的。以前的品种比较单一的,就只有莲蓉和豆沙,月饼做出来也硬梆梆,没有光泽的。”
如果要选出哪种月饼最能体现当今的时代,那就非冰皮月饼莫属了,它开创了月饼的“冰河”。在广州更有企业依靠冰皮月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东海堂就是这个的企业,东海堂(饼屋)食品有限公司是一间中港合作企业,成立于1995年,专注生产高级面包、西饼、蛋糕、中式饼类多种食品系列,该公司出品的冰皮月饼,突破的技术,制造出玲珑剔透的外观,配以入口溶化的新口味,迅即成为时尚新产品,打破传统月饼的观念,引进新思维。传统月饼系列多年来深入民心,品种繁多,自用或送礼皆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