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在苏菲收到的第一封神秘信件中,问的唯一一句话。
我是谁?请允许我假设没有看到这本书,我可以很明确的自我介绍说:朋友都叫我小x,女,正准备着过二十一岁的生日,家庭住址在眉山,现在是大二的一名医学生,优点是……兴趣爱好有……但是是不是所有叫小x的人都是我?如果我没出生在眉山,而在西昌、浙江或者别的什么地方的话,那现在的我就不是我了吗?那我又是谁呢?又或者死后我又是谁,谁又是我呢?为什么别人就不能是我……这些我都不能知到。看过这本书后,我觉得我是生活在兔毛深处的人。为什么我要这样说,请我们随着《苏菲的世界》继续往下走。
世界上生命从何而来的?如果它本身就存在于世界上,那世界又是从何而来的?《苏菲的世界》中,历史早从两千多年前就展开了此问题,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这样比喻说,宇宙就像是从魔术师帽子里拉出来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而所谓的哲学家比常人多的只是总尝试从安稳的毛皮深处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现在的我觉得很多问题都理所当然,虽然无意识,但我知道这就是兔在毛深处生活得久了的安稳,我们已习惯没有自己思考的认识,自然也很少有人来否定我们的这种认识。《苏菲的世界》正像是大众中少数的持有否定声音的人,它从历史循序渐近发展的哲学中不断的把思考植入读者的思想中,整个旅程都是带着思考的旅程。
比如泥土与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活的青蛙?水中如何会有鱼?女人的子宫居然能生出婴儿?这些问题从宗教的解释慢慢由自然派的哲学家泰利斯、安纳克西曼德、安纳西梅尼斯、帕梅尼德斯、赫拉克里特斯、恩培豆可里斯、德谟克里特斯等朝科学推理的方向推进,再成为后来的科学。
《苏菲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是神秘、新奇而深奥的。故事中的习德是谁,哲学中的习德又是谁?她是生活在另一个地方的苏菲吗,还是生活在与少校同一个时空,像苏菲和艾伯特相似存在的另一个人。如果你也对习德是谁而感兴趣,不妨走进这本书的旅程去看一看。哲学的发展最终归综于它的起源:你是谁?正如希腊神殿上刻着的那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苏菲的世界》让我们了解哲学,但最多的还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