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敬畏 最勇敢的男人,不是对皇帝的王冠、教皇的权杖或者头顶的深邃星空以及内心的道德都无所畏惧,而是心存一点敬畏。 无聊打开空间,看到好友里有一枚更新,名为《未来我们靠什么去和能力超强的年轻人竞争》,前面表明了忧患,后面提出了对策。做为快被拍在沙滩上的“前浪”,我承认我忧郁了。 某老头开头说“我对目前的中国感到绝望,但对中国的未来无限的期望,那是由于有那么多的让我眼前一亮,让我深感佩服的年轻人。 中国人有很多陋习,例如自大,例如凡事只求个大概的处事方法,但有一个普遍的优点,对下一代人的教育万分重视。 也许有很多是填鸭式的低级教育方式,但至少教育本质是好的。” 回想自己接受的教育,不能说最好,但至少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已经尽可能的好了。而比自己小的一些孩子,生在了更加多姿多彩的时代,这便注定了他们需要承受更多的多姿多彩。 做为孩子,没谁喜欢无休止的补课学习,没人喜欢书山题海;即使给我戴最好的美瞳,也无法弥补因为偷偷上网而涨出的近视度数,何况很多不近视的TM为了臭美还戴美瞳。 于是,老头很忧郁的表示“我遇到很多只有十五六岁的优秀年轻人。他们能流利的说好几门外语,我只会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他们可以从5米的跳台翻几个漂亮的筋斗入水,我只会秤砣水。他们可以随手弹奏动听的乐曲,我只会干吼“社会主义好”。他们可以编写优美的代码,我需要查工具手册。他们洞晓大众的流行趋势,我永远只穿一个牌子的牛仔裤。 和这些优秀的年轻人相比,我不仅仅输在技能上,还输在了年龄上。我有一天总会老去,有一天我的精力总会耗尽,拿什么和这些年轻人竞争呢?” 关于年龄,古人说“四十而不惑”,我一直很喜欢不惑这个词,通达透彻;但一想到如果哪天自己真的会到不惑之年,还能晓风霁月的说“更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吗? 近几年的感觉,自己对于很多事情,想到的如果不立刻去做,便很快忘记,再也想不起来;对于身边的人事,总得在脑子里转几个来回去思量,最后也想不明白。 所谓年少不知愁,大概在于年轻的时候,很少去顾忌别人的想法,只要一门心思的向着一个目标,便意气峥嵘,独得一片风景。那个时候,当然是不羡慕旁人的。 现在想想,最美好的时光,就是从少年到青年或者从青年到中间的转型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低调的改变,如履薄冰因为承担不起犯错的代价。 人生是一种过程,谁都有年少青春,而现在孩子的精雕细琢也许从某一层面上优于老一辈的泥巴院落,但如果不时时去透视历史,最后的结局还是越长大越不安吧。 而后某老头分析了五点优势:学习上、处事上、对待机遇上、毅力上及时间成本上。 思考一直是美好的东西,事前可以思考,事中可以思考,事后爷可以思考。 但竞争则仁者见仁,我大概是个养生主义者。 总觉得腰缠万贯也不能向天再借五百年,倒不如面朝大海,寻一处春暖花开。 可这年头,要整个海滨别墅那绝对是天价,再算上装修家具代步车马神马的,神啊~能买起一个卫生间的有木有? 于是,浮云当道,神马都是浮云。 面朝大海没了指望,春暖花开也很遥远。歌里的由那片笑声想起的那些花儿,早就不知道哪去了~ 皆因生活无常,所以长大的孩子们在竞争前要学会调侃,可调侃过了头便成了蛋疼当道的宅女宅男。 一代又一代,一代接一代;以为对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锦绣胸怀万里河山逐渐变成了字面上的意思。 何其有幸,又何其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