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信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相对的平等才是人们努力的目标。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看起来很容易实现,但正因为人们心里还有着官本位思想,觉得从政就高人一等,就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各种特殊待遇,我们看到的,各种领域难寻净土,在这样的环境中,平等只是理想,就和GC主义一样,咳。。
不是有新闻曝光有开着宝马住廉租房的人么,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是存在的。不过,路路,你曾祖母家的情况,先和村委会的或居委会负责这块的人沟通下,不行的话可以向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反映下,可能有的地方是叫劳动局吧,问一下,申请低保的条件。最低生活保障和儿子有什么关系,照他这么解释,只有没子女的才能拿低保?那干脆叫孤独老人保障金好了。。。
K,我感觉“发展中的问题”这个短语是个万能短语,官场小说里常常出现,咳,貌似跑题了。医院的药价贵死都没得商量,还想着法的让人拍片子,医院对医疗器械的依赖程度让人很无语的。
在药店我也有看到保健品。。。LED屏上还打广告呢,我就不相信人来人往的,那些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就看不到?这些问题我们只能是提出来,至于如何解决,手还伸不到那解决的领域。。。
私以为一些涉及到人们生命健康利益的组织单位还是该标榜它的公益性的,逐利本身是没有什么错的,但是,要在不触犯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制度其实是利益权衡的产物,公共利益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该被首先考虑,否则,我们的生存环境就太值得担忧了。
市场的手,应当有所选择地伸出。利益是动力的同时,也要限制其无视更重要利益的无限制蔓延。
=========
道德对人的约束是内心的强制,但是,制度在设计之初就该考虑公共利益。而不能任由个体的私利蔓延,这也是对权利的限制,让利益来顺应制
只要有一个人还在思考,再死气的世界也有活路,如同诺亚方舟般保存的生命般延续下去。
有的医生会维持一个平衡,患者既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却也不会立即就好,以药养医。药品披着各种马甲,高调出场,吃药品回扣的现象其实还是有的,虽然现在仍在治理中。有利益的地方,就有人铤而走险。。。
通读了小夕的回复,小夕对药品管理领域的看法比较集中。(*^__^*) 药店越来越多地引入其他商品竞争的模式,很多保健类商品、药品的广告充斥于如今的广告领域,给我们的选择带来了些许困扰,商业化让药店的专业性渐渐失色,最明显的是药店的工作人员以导购的姿态面对我们,还有那些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专家并不是那么地让人信任,那么,我们该相信谁以及如何相信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思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