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绯夏拙见】: 《哑妻若慈》不是新文了,绯夏库存了很久,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看看,新年文荒,翻出了此文,看了开头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读到尾,文章故事情节如行云流水般引人入胜。 女主方若慈是个哑巴,在方家并不得宠,因为存在缺陷所以个性温婉,如水如玉。当她是方家二小姐时遇到了落魄的私生子卫廷,芳心暗许,郎情妾意。卫廷是个好男人,他知道要想让他爱的女人幸福就必须自己先闯出一片天地,所以卫廷参了军,远赴边疆,他希望若慈能等他三年,而后风风光光的娶妻过门。无奈造化弄人,卫廷的心愿并未传达给若慈,他的不辞而别让女主若慈以为自己心意被负,于是绝了情思嫁给了母亲闺蜜之子司徒宇。 方若慈和司徒宇的婚姻本质上其实是父母之命,所以新郎司徒宇自然是不欢喜自己妻子的。此时方若慈爱的依然是那个杳无音讯的卫廷,所以新婚之夜,两人约定“只求互重,不相干涉”。但后面发生的一切却没有依着这层禁锢。卫廷凯旋而归,拜将封侯,他不明若慈为什么没有等他,所以嫉恨中他娶了方若慈的姐姐方若惜,这自然是对若慈极大的打击,但更乱的情丝却源于其丈夫司徒宇,那个本来心里独恋表妹的骄傲公子喜欢上了她,他们成了真正的夫妻,有了剪不断的牵绊,以至于后来得知卫廷并未存心负她,方若慈的心依然无法全心回归旧爱,毕竟那个傲气的男子已然是她的夫。 由于感情线索的复杂交织,方若慈夹在两个爱她的男人之间步步踟蹰,但却不会像《如果我爱上你的笑容》的女主那样让人有渣女的感觉,你只会怜惜这个可怜的沉默女子,感叹造化弄人。以至于最后,绯夏甚至YY方若慈干脆女尊好了,卫廷、司徒宇统统收纳怀中···选择神马的太困难袅··· 确实,在这两个男人间做出选择真的很困难:卫廷专情,尽管在妒意下做了疯狂的蠢事,但一心只爱方若慈,其忠犬特质在其为了救若慈而擅离边疆最后锒铛入狱时达到高潮。司徒宇虽然一直反反复复的演绎着渣男本色,但其每一次渣男行为却并不会让人咬牙切齿。娶其青梅江宛心是因为他以为方若慈爱的是卫廷,之后的种种伤害都不过是源于这份不自信。司徒宇只是一个爱上了自己妻子却不确定妻子是否也爱他的男子,他年轻,所以急躁,所以未曾想过人的感情之脆弱、覆水之难收。这样的男人称其渣或许有些不公,感情世界里谁没伤害过别人呢,有时候伤害的源头是在乎,嫉妒的本质是深爱。 读完全文,绯夏不禁想起了张爱玲的短篇《爱》,两个人的相遇相知相爱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方若慈和卫廷的缘起缘灭是由于人不和的方家大哥棒打鸳鸯,而方若慈和司徒宇的坎坎坷坷则是因为爱不逢时,如果两人早一些相遇,或许他们的爱情会更平顺一些。值得庆幸的是,本文有个破镜重圆的结尾,尽管有些人依然怅然若失,但有情人终成眷属,破镜终是成圆,退出的那一个依然还有广阔的天地继续前行,这已足矣。 最后附上张爱玲的短篇《爱》,妄以为跋。 爱 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