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歌苓
内容:
扶桑,一个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女子;
克里斯,一个同时代的白人少年。
他们在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相遇相识,发生了恋情。
因为扶桑是个20岁的中国妓女,而克里斯是个家境殷实的白人少年,这爱情不仅凄迷,而且成了命运的挑战。
性格即命运,因为扶桑怪异的性格,也使得她在大起大落的命运波折中挣扎起来。从被卖为妓女,到被人轮奸,到与自己的丈夫失之交臂,这一切仿佛都无法在扶桑的内心印上烙印。她从从容容地听从本能的体认,以三寸金莲走过一个又一个灾难。扶桑的性格在作者如此刻画下,有了非同一般的现代意义。
推荐理由:
最近大家都在看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对于久未呈现佳品的张导,这次正是有了强大的严歌苓原作剧本,才使空洞的美丽画面有了灵魂与力量。
严歌苓一直是我喜欢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中总是反映出社会变更中不同人群的复杂人性,总是充满矛盾,又能碰撞出绝妙的火花。
《扶桑》是严歌苓获奖作品之一,讲述了中国妓女扶桑,在一个世纪前的美国旧金山,与白人贵族少年的凄美爱情。扶桑在20岁时被拐卖到旧金山,并与已经成了江洋大盗的“丈夫”相遇,彼此不知情。最终“丈夫”为了维护“妓女”的尊严,甘心为警方所俘,俩人在死刑场上举行了婚礼。
开始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她的名字——扶桑,心中有种东方的神秘感。
扶桑之名最早见于《楚辞.离骚》;“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汉代王逸为《楚辞》作注释,曰:“扶桑,日所扶木也。”《说文解字》云:“扶桑神木,日所出。”看来,他们承袭一些古老的传说,把扶桑当作神话中与太阳所出地有关的树名,是一棵日出其间的东方大树。这样,便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扶桑树上悬着数个太阳或数只太阳鸟。此后,日出扶桑又被引伸为东方扶桑,不再与太阳联系在一起,只看作是东方的一棵神树。但由于扶桑与东方联系在一起,经过后人一再引伸,就使扶桑成了一个难以捉摸的名词而众说纷纭。
扶桑也是一种名花,在华南栽培很为普遍。花期长,几乎终年不绝,花大色艳,开花量多,管理简便,也可供药用。
读完整个故事,我对“扶桑”有了更深的理解,她来自东方,宽仁待人,抚育苍生,同时对生存的要求很低,即使遭遇不公、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豁达之心和独有的美丽……
白人贵少年惊讶于她的美丽,却不能完全理解她;
她的丈夫后来认得她,却一再错过与她相认……
但我却慢慢读懂了她,读懂了她心底的那份坚持和等待
她愚昧,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她,其实是不在乎
她笨拙,不会吸引有钱的客人,其实是不期待
她明白,自己还是那个中国南方渔村的有夫之妇
在危难时刻站起的南京城中的妓女
在美国受歧视却认命又反抗的华工和华妓
同样,令中国人沉重又崇敬
我们以复杂的心情认识我们的复杂并思考现在和未来的继续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