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有局限罢了……
最喜欢看的就是《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血字的研究》最初一段
真真是百看不厌……
楼主留言:
福尔摩斯的没一个故事我都好喜欢呐
《最推理》貌似是郭敬明主编的?所以我一直对这本东西敬谢不敏- -
☆★ | ☆★ | |
《人骨拼图》作者:杰夫里·迪弗 看完这个故事的第一感想就是:有时候做一个安乐椅侦探也是一种无奈啊~ 这部四百多页的小说拿起来还是挺有质感的——相当的厚= =但是虽然这样,故事倒是相当的吸引人——起码没让我不耐烦看完。 这部小说的名字有点阴森,让人觉得毛骨悚然,以至于让我的同学觉得我心理变态= =相比之下,里面的故事却并没有特别让人毛骨悚然的情节【除却那些在一定意义上是有些变态的杀人方法,和凶手那病态的收藏癖】。整个故事都相当紧凑,环环相扣。 同时因为主角本身是做鉴证的,所以还能顺便学习一些专业名词和术语。 《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者:柯南•阿瑟•道尔 这本是镇楼用的。 作为推理迷们的案头必备,这本推理巨著的经典、精彩之处自然不需要我多加赘言了,单凭其历经百年而不衰就足以证明其魅力。 在那个科技尚且不发达的年代,任何的阴谋都无法依靠高科技完成,相对应的,在那个年代,任何的侦探都无法借助高科技破案,唯一能依赖的,只有缜密的逻辑,一步一步地还原出案件的真相。这样的背景下,造就了推理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侦探——歇洛克•福尔摩斯。 柯南道尔怎么都想不到,这一个为了消遣的而创作出的故事,竟成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推理巨著。扑朔迷离的案件,一环扣一环的情节,缜密的推理,生动的人物,这一切的完美融合,成就了一部百年不衰的经典。很明显,比起柯南道尔的本职,他更适合一个小说家的工作;比起他所钟爱的历史文学创作,推理小说无疑更能使他的才华大放异彩。 《丝之屋》 作者:安东尼·赫洛维兹 详细版:http://m.paipai.fm/r5940190 作为柯南道尔委员会唯一认证的福尔摩斯续集,在历经百年之后,我们再一次有幸走进19世纪的伦敦,那个被烟雾笼罩,掩盖着无数罪恶的城市,再一次跟随福尔摩斯的脚步,去进行新一轮的冒险。 虽然与原著相比,在人物方面还是稍有瑕疵,但因为作者换人了,倒也是可以理解。 故事以一个不起眼的案件开始,并由此引出了19世纪英国贵族光鲜外表下,让人不齿的罪恶和不堪。相比之下,制造出无数罪恶,深藏于故事幕后的莫里亚蒂教授却显得盗亦有道。 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安东尼给我们展现的是作为当时最强帝国光辉背后最不堪的丑恶。也许,这里反映的不只是19世纪的伦敦,也是21世纪的众多繁华的大都市:在华丽的背后,是无尽的罪恶。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又是一本推理经典。在阿加莎众多的作品中,Lz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一本以及《无人生还》。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是十三名嫌疑人,其中十二个亲自参与了犯罪的实施,剩下的一个是案件的同谋。这看上去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可是身中十二刀的死者,那些不符合常理的刀伤,互相包庇的嫌疑人们,也唯有这样一个解释才是合情合理。 而最终,在波洛给出的两个结论中,列车的董事先生和来自希腊的大夫一致选择了第一个结论:一个已经消失在雪夜中的复仇者。 波洛和他的朋友们选择了放走真凶,似乎不符合法律的准则。可是当这样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恶棍侥幸地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那么这些遵从公众判决的人们,也许不过是行刑的刽子手而已。 《无人生还》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座孤岛,十个有罪的人,一个潜伏其中的判决者和施刑者,没有人能活着离开——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其实真要说起来,《无人生还》给我的震撼绝不啻于福尔摩斯。当初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仍然是意犹未尽。可以说,从来没有一本推理小说给过我这样的感觉,甚至于过了这么久以后再回想起来,依旧是回味无穷。 阿加莎深谙布局之道,随着故事一步一步的推进,一点一点的吸引着读者,就像是故事里的法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给予猎物们心理上的压迫,当最后一个猎物拿着属于她的小玩偶,将自己的头伸进绳圈的一刹那,整个故事达到高潮,却也随之戛然而止。 如果说柯南道尔以严谨的逻辑推理而享誉推理界,那么阿加莎就是以其诡谲的布局征服了广大的推理爱好者,是当之无愧的“推理小说女王”。 《角落里的老人》 作者:奥希兹女男爵 作为安乐椅侦探的另一代表作,角落老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老人不是侦探。 老人有十分杰出的推理能力,能经过别人的叙述而看清案件埋藏得最深的隐蔽。然而老人破案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他不在乎所谓的正义,甚至正邪难辨;他不在意受害者是否能讨回一个公道,甚至没有兴趣利用这一杰出的能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而最后一个案子,不再由老人之口破案,而是由“我”这个叙述者之口,道出了让所有读者都出乎意料的答案,更是让老人的形象彻底的与传统侦探割裂。 另外身为作者的奥希兹女男爵似乎很乐意与读者开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玩笑——整个故事中没有被提及的老人的名字,却隐藏在最后一案中,等待细心的读者自己发现。 《上帝的救赎》 作者:凡迪恩 这本书是很久之前看的,距今可能有几年的时间了,于是具体情节其实已经记不清了,刚才上网匆匆翻了翻,觉得算不上精彩绝伦,却也值得一看。 这部作品是属于童谣杀人事件的类型,而说起这一类型的小说,很自然的就能想这个帖子曾经提到过的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很大程度上,这本书也受到了《无人生还》的理想。 同样是童谣语言与心理的相结合,比起《无人生还》,私以为《上帝的救赎》在各个方面都是有所逊色。还有一点,是在刚才匆匆翻阅的时候才发现的,本书在叙事手法上多少与福尔摩斯多少有些雷同,第一章中,侦探万斯的表现和福尔摩斯也有相似之处,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刻意为之。 无论如何,在我看来,这本在20世纪享负盛名(至少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 =)的推理作品作为茶余饭后休闲的读物尚可消磨时间,至于是否盛名难副,就见仁见智了。 《达芬奇密码》 作者:丹·布朗 又是一本看了N年的书,情节什么的都忘得差不多了= =听说《达芬奇密码》在当年引起了宗教界的极度不满,一本书能引起这样的效果也是一种成就呐= = 再说情节吧,只能说情节方面的设定那是相当的不错,一环扣一环的相当的紧凑,记得当初看得LZ很咬牙切齿的是,这个作者大概是非常喜欢吊读者的瘾,前一章和后一章并不连接,这样的不连贯让第一次看的读者很有新鲜感。同时,故事也融入了大量的宗教知识,加上严谨的推理,使得整个故事相当的精彩。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当初一本《达芬奇密码》风靡全球,丹·布朗的名字也开始让走进推理小说迷们的视野,但其实比起《达芬奇密码》,在这之前,丹·布朗的另一本作品——《天使与魔鬼》更加的引人入胜。 说一些题外话,《天使与魔鬼》的男主也是《达》中的男主(原谅Lz这几等于无的记性是在记不住男主的名字),女主则是《达》中一开始在男主回忆出现过的女子(貌似是出现过的,如果不是,原谅Lz这丢人的记性),一个故事换一个女主,我只能说男主是在是艳福不浅呐。 回归正题,既然是同一个男主,那么理所当然的,这个故事也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一个故事,随着故事的逐步深入,一个重要人物的粉墨登场曾经让Lz十分纠结。而最后那个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结局更是让Lz觉得既为自己当初的猜测而窃喜又感到十分的遗憾。在这一点上,Lz是十分佩服丹·布朗的写作功底的。 《希腊棺材之谜》 作者:埃勒里·奎因 前几天在网上看一套央视的,名为《读书》的节目谈到这本推理小说,作者是当时与阿加莎齐名的埃勒里·奎因的作品,并且提到这本书算是他最经典、精彩的作品,恰逢当时LZ要在卓越订书,为了凑够29块免运费,于是就顺带的买了这一本。昨天拿到的书,今天用了一天时间看完,看完以后,借用《读书》中主持人的一句话——五雷轰顶啊。LZ发誓从来没有看过一本推理小说让我如此窝火……坑爹啊!我居然被那该死的凶手给骗了两次啊,哭!第一次看推理小说不是因为写的不好而是因为写得妙而窝火啊!说到底就是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人狠狠的鄙视了啊! 好吧,推理小说的乐趣在于慢慢推敲嘛,这种让读者看完以后有莫名的不爽感的故事也是很——难得的,虽然我还在为我的智商感到悲哀。根据惯例我就不剧透了,有兴趣的大可看一下,虽然个人觉得还是比不上我先前提过的阿加莎的两本作品,不过还是非常引人入胜的,LZ已经好久没有这种乖乖呆着一口气读完一本推理小说了,所以个人认为还是值得推荐哈! | ||
☆★ | ☆★ |
☆★ | ☆★ | |
《都市极品侦探》作者:我要吃小彩虹 详细版:http://m.paipai.fm/r5965531 我对这篇东西完全没有看法,连吐槽都无能为力…… 只想说一句,作者大人,借鉴神马的还是要有创意,不然会让人觉得那神马的……是吧,大家都懂得。不懂的可以点开详细版,然后……应该就都懂了= = 《死亡诊断》 作者:李蔚 详细版吐槽:http://m.paipai.fm/r5963921 一直知道国内的推理小说烂,但是也只有在看过这本书以后才深刻的了解到,原来可以有推理小说烂到这个程度。 怎么说呢,当时我还是比较认真地看完这里面的两个故事,结果就是一口血憋在胸口很内伤。而究竟这个两个故事有多烂呢?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详细版,Lz我是不想再重温了。 最后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就是:烂,可以,但是要有格调;封面那什么“一件件案件让读者拍案惊奇”的真实意思是:烂的让人拍案惊奇;还有就是,作者大人,您就先把惊悚小说和推理小说分清楚再下笔可以么? 《谋杀似水年华》 作者:蔡骏 貌似蔡骏老师是国内比较知名也是比较出色的推理作家,于是Lz鼓起勇气下载了这本,看了两章,然后,我跳到结局,然后,我把它删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是故事拖沓,文字冗赘。记得第一个受害者出现时,描写那位作为侦探的警员,也就是女主的父亲的表现时,以及描述女死者到底有多美丽,多风韵犹存……说真的,这样的所谓细节描写除了让我觉得文字冗赘以外,没有一丝作用。 《神探韩峰系列之惊天第一案》 作者:何马 详细版吐槽:http://m.paipai.fm/r5934397 貌似风评不错,但是当时撇开男主各种恶心的习惯不谈、撇开他狗血的身世背景不谈、撇开幕后黑手与那个名叫柯南的万年小学生的设定相差无几不谈,这本书最出彩的地方就只有一个以香水做出的推断,而其他,冗长的人物对白让LZ看的十分的不耐。而那类似于安乐椅侦探式的破案方法却又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而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败笔在于男主的塑造,比起一个推理小说中神探该有的形象,这个男主更像是玄幻修仙小说中,那些外挂金手指不断的主角们的形象。 《坏道》 作者:priest 其实上面写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这本作铺垫。 第一次看到有人说这本书好看,其实LZ当时还是将信将疑,但是既然是书荒,就当是消遣时间。结果,这本书居然难得的惊艳了我。 本文主要以心理学作依托,从心理学家的角度去探析凶手的心理从而破案。不得不说,作者对这一部分处理的还是相当恰当,每一步都是有理有据,而且逻辑结构清晰,语言也足够的简洁幽默,没有太多不必要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塑造到位,角色之间的互动更是时不时让人捧腹大笑,而两条主线的相互交错使得故事不至于太过单调。虽然也许比不上外国的一些推理大家笔下的故事精彩,但是在Lz看过的众多国内的推理作品中,却也算的上市上乘之作。 美中不足的是,本文是一本耽美小说,LZ不看耽美,但是好在作者将故事重点放在了推理上,小攻小受的感情只是主线之一,两人之间感情互动也尚在LZ的承受范围内,所以不喜欢推理小说的童鞋们还是可以放胆一读的。 最后说一句,看完这本小说,LZ觉得,其实国内的推理小说其实也不是太烂的,由此,LZ终于看到国内推理小说的一丝光明了【唔,我知道我夸张了】。 《谋杀官员》系列 作者:紫金陈 风评貌似很好,但是粗略的看了下,感觉一般吧。 也许是因为这不是我喜欢的模式,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凶手,然后和侦探斗智斗勇神马的在LZ记忆中看过的真的不少,可是作者大人似乎对自己的这种写法蛮自满的。可是在LZ看来这真的是毫不新奇,而且连续三个系列貌似都是用这种手法,也显得有些单调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我也不喜欢涉及太多政治因素的小说。 但是不可否认的,本文着墨于推理和案情,并没有太多有的没的,这一点相当不错。只是LZ还是比较喜欢黄金时代的作品,所以对这一类的不怎么感冒。对于一些推理小说刚入门的读者或者喜欢社会型和人性型的,还是值得一读的小说吧。 | ||
☆★ | ☆★ |
☆★ | ☆★ | |
《大侦探福尔摩斯》 作为一个忠实的福尔摩斯迷,我对这部片子十分的怨念。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满满的基情是怎么回事?福尔摩斯那流氓一样的性格是怎么回事?不带这样毁我偶像形象的啊!!!福尔摩斯是一个正统的英国绅士啊!导演你把那个充满绅士风度的福尔摩斯还给我啊啊!! 好吧,我抓狂了。实在是因为这部片子中福尔摩斯的形象和原著相差太大,导致我真心怨念,至于案件什么的,其实我根本没有看完吧。因为看到一半我就找原著疗伤去了TAT 《神探夏洛克》 英剧。这部剧中的福尔摩斯要说绅士风度,那也许还是有的。但是,LZ发现,剧中的福尔摩斯变得比原著中更欠扁了→_→以至于华生都忍不住动手了,阿弥陀佛。 这部剧大体沿用了原著中的故事,只是将背景搬到了现代,同时也将案件稍作了改动,整体感觉那还是相当不错,而且福尔摩斯的扮演者非常英俊有木有!另外现在LZ很怨念的是,明明说今年年初要播出的第三季因为演员问题推迟到了明年,这对于LZ来说简直就是个悲剧啊TAT 《歇洛克·福尔摩斯探案记》 要说这部剧那确实是有些年纪了。1991年英国ITV首播。扮演福尔摩斯的演员杰里米·布雷特在当时被誉为史上最靠谱的福尔摩斯。LZ曾费了些功夫在网上找到了这一版,演员的演技那确实是相当不错,与原著中的福尔摩斯相当接近。这部剧基本上是按照原著,只有一些小地方加以修饰,让福尔摩斯的形象更加完美。如果有像我一样的福尔摩斯迷,可以去找找看哦~ 《数字追凶》 美剧都是喜欢一季一季地拖着做,如果收视好,估计能出个一二十季。 这部剧出了六季,从一开始的精彩到后来索然无味。 要说运用数学的知识来查案那还是比较新鲜的,记忆中就只有这一部剧了,所以最初的几季那确实是相当的吸引我。但是整部剧都是一个模式,案发,算数,破案,一直沿用了六季以后,就算是再喜欢这部剧的观众也不得不审美疲劳了。 而且吧我一直觉得,美国出品的电视剧也好,电影也罢,都透着一股浓浓的美式英雄主义。在这部剧中表现为男主的性格。一个数学天才,恃才傲物什么的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某些时候,他单纯只是冲动的行为让LZ感到十分的不耐烦。在某些时候,他就想是一个孩子,只遵照自己的想法,而忽视了外界条件和与他共事的人。而且他给LZ一种过于依赖数学的感觉,对于一些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的意见显得不屑一顾。而男主角的这些缺点在后期还越来越严重。说真的,私以为作为一个侦探,还是要冷静淡定一些的好。 《CSI》 一部非常火的美剧经典,目前是十二季。 本剧以几个侦探专家为主角,用现代的科学刑侦手法在凶案现场寻找蛛丝马迹从而找出真凶。 虽然貌似真的很受欢迎,但是我对这部剧的印象真的不深,而且12年的十二季我也没来得及看。说到底,我还是比较喜欢如同福尔摩斯那种着重逻辑推理型的故事。对于这种借助于现代高科技的桥段实在不怎么感冒。 | ||
☆★ | ☆★ |
☆★ | ☆★ | |
《密室I》 打着推理盛宴旗号上演的电影,不可否认Lz对此是有过期待的,但最后的结果,说不上多失望,但也说不上多满意。总结一句就是悬疑有余,推理不足的感觉。 《密室II》 如果说《密室I》还能算个差强人意,那么《密室II》就是让人直接大跌眼镜。电影营造紧张气氛的手法过于生硬,让人觉得整部电影不过是在故弄玄虚。唯一能让LZ感到意外的只有最后那个女的自白。 《法证先锋I、II、III》 港剧,不知道有多少童鞋看过。只能说三部《法政》,那真心是一部比一部烂。因为播出已久,先不说法I当初是否有给过LZ惊艳的感觉,也不说法II剧情如何,单说法III给LZ的感觉:《法政》已经从最初的推理片变成科学刑侦学的科普教育片。大概是想效仿csi,但是LZ实在受不了每一集都要介绍一次仪器的使用以及各种专业名词。另外,故弄玄虚的意味也太过浓烈。其中一集,明明死者脚下没有椅子之类的东西可以让她上吊自尽,这种连行外人都能一眼看出端倪的事实,英明神武的主角愣是用了半集到一集(具体用了多长时间已经忘了,原谅我╮(╯﹏╰)╭)要将它上升到“凶手精心布局”的高度,亏LZ当时还以为是死者自杀,再用了什么手法要嫁祸到别人身上以达到报复的目的,结果……其实LZ很想说一句,这样都算布局的话,那要阿加莎这种深谙布局之道的大神级作者情何以堪呐。 《方谬神探》 貌似也是港剧……这部剧的年代就更是久远了。以一个有精神分裂(虽然设定没有明确说出一点,但在LZ看来那就是赤果果的精神分裂啊)的二世祖为侦探的故事。这之中那些案件是没什么好说的,LZ曾去回顾了一次,里面最精彩的案件貌似是copy金田一的。 《神探狄仁杰》 没有怎么详细看过,对案件不作评论,单提出来是因为之前在看《百家讲坛》关于狄仁杰的讲座,所以有感于狄大人的功绩而已= = 《包青天》 年代更加久远了,小时候看的,现在忘了差不多了,最记忆深刻的就是,展昭大人好帅呐(花痴中) 《少年包青天》 也是有三部,但是之前的LZ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就说说第三部。精彩说不上,推理神马的就算了,抄袭的案件也不少,但是三个主要男性角色之间的互动蛮搞笑的,好基友啊好基友。而最值得吐槽的就是每次破个案子都有个人弹出来规定时间,然后是三天又三天的宽限,效率啊~ 《谈情说案》 这个片子提起来,LZ就有一种抓狂的冲动= =首先,整部片子从人物到案件,几乎没有看到多少原创性,连男主的实验室几乎都是照搬日剧《神探伽利略》的,这种连口水渍都没抹干净的片子,负责人还坚持说不是抄袭。好吧,那的确不是抄袭,是借鉴,而且文化人的事那算是偷么?但在这部剧中,LZ至少看到了《Mr.Brain》、《神探奇奈》以及上述所说的《神探伽利略》这三部片子的影子。借鉴也好、抄袭也罢,要是剧情紧凑好看,或者能比上述的三部片子更上一层楼也没有什么,问题是这样博取所长的结果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而让我最怨念的角色当属林峯,因为整部片子的架构与《伽利略》实在相似,因此LZ不自觉的便将林峯与福山雅治作对比。两厢对比之下LZ当真是无语凝咽。想当初《燃烧》中,福山雅治的回眸一笑让LZ平生第一次对着真人花痴(之前花痴的是诸如柯南、基德、福尔摩斯一类虚拟人物),结果这位professor king直接让LZ把曾经被惊艳过的林峯在《少年四大名捕》中白衣翩翩的帅哥形象抹了个一干二净。而到最后一件案子,编剧大概是震撼于《伽利略》最后的紧张,于是也来了个类似的模式,不同的是人家汤川学运用的是质数、素数,涉及到一个LZ至今没有弄清名字的数列以及和电脑比速度;咱们的professor king却在回答香港何时回归之类的智障问题(当然,LZ承认最后他在写数学式子的时候LZ也没看懂,不过只有这一点是不是太不够瞧了喂!),还要营造出很紧张很紧迫的样子,LZ当真是一口血憋在胸口很内伤。其次,以前的港片推理不行咱们还能看看男主女主的感情之路,毕竟也算是主线之一。但是这一部,连感情这条线都没有处理好。男主女主莫名其妙的在一起,又莫名其妙的分手,再莫名其妙的和好。尤其是最后,男主追到澳大利亚求女主原谅,女主表示自己曾为男主割脉自杀一段让LZ如坠雾里。女主自杀这么大的事情,前面完全没有铺垫,最后这么提出来实在是突兀的可以,而最让人扶额的是女主在剧里的性格该是活泼开朗,绝不像是会为情自杀的那种懦弱的人,最后这么一下,根本就不符合女主的形象塑造。而女主本来死活不肯原谅男主,结果就因为男主在颁奖礼上说了几句话,居然就能来个Happy ending,这和那些脑残小说中的脑残女主有什么两样啊!!!! 《古灵精探》 还是港剧啦,第一部其实还好,虽然案子也说不上多精彩。但是第二部,尤其是结局,就直接奔玄幻之路去了喂! 《无敌县令》 也是年代久远的一部片子,其实也不算推理,只能说是悬疑吧。值得一提的是,苏有朋在这部片子中特别帅,尤其是他把尚方宝剑收起来,回头一喝“斩”的那一刹,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英气。 《心战》 曾经很期待,悬疑是够足了,但略嫌沉闷吧。 《迷离档案》 张家辉、张可颐主演,看惯港剧的童鞋看到这样的组合就该知道这片子有多旧了。但是比起现在的港剧,这部片子的推理味道还是蛮浓的,而且也比现在精彩多了。 《栋笃神探》 黄子华主演。不知道这里有多少童鞋了解黄子华。在香港的众多艺人中,他算是其貌不扬,但确实很有才华,是Lz非常喜欢的一个艺人,也是TVB收视率的保证,当年一部《男亲女爱》创下50点收视,直至《大长今》播出才打破了这一TVB神话,至今仍无一港剧能在收视率上与之媲美。而黄子华真正为人熟悉的原因不是电视剧也不是电影(话说他的电影票房那是和电视剧收视率成反比的= =),而是“栋笃笑”,也就是脱口秀。相比于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这位香港“栋笃笑”鼻祖在各个方面都要更胜一筹。尤其在针砭时政方面那真是嬉笑怒骂一针见血,不愧是学哲学的。 而在《栋笃神探》中,黄子华也将他的幽默发挥的淋漓尽致。而且案件相对于其他同类型港剧而言也是有新意的,尤其是第一件案件,在04年耽美还未成风的时候,该剧便已经涉及了同性恋这在当时还让人比较忌讳的情节。至于其他案件也相对新颖,加上Lz对确实很欣赏黄子华,所以这部剧我算是非常满意的。 《仁心解码》 如果说Lz是以为黄子华而喜欢《栋笃神探》,那么这一部就真的是因为他的剧情。 男主是精神科医生,以心理学解决案件。这在TVB好像还是首部,案件都比较新颖。主角通过对嫌犯、对病人、对受害者的心理、成长环境等进行详尽的分析最终破案。应该说这部剧逻辑紧凑,悬念的涉及也得当,没有故弄玄虚的感觉,演员演技精湛,算是港台同类型剧集中的上乘之作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