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说的词是书荒,最常有的感叹是好文越来越少。常常在想,为什么好文就越来越少?难道作者们不知道什么叫做长进吗?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不过是被抛弃的一群而已。
“我们”这个群体,大多书龄有些长,眼光有些高,最常干的事是扫文,最爱干的事是吐槽。总想着,自己看了几年的书都长进了,怎么这些作者写了几年的书还退步了?经常还会开个帖细数一番那些名不副实的作者,那些巅峰过后变平庸的作者。
也许,不是作者不长进,只是长进没有点击重要。
初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是一大群,也许都是粉红萝莉绵软正太,共同特点叫做人傻钱多。不但敢消费,而且爱消费,什么都能看,什么都爱看,因为什么都新奇么,要是碰上个刚好满足各种YY欲的文那是必定要捧得大红大紫不许任何人玷污的。基数大,爱消费,加起来就等于点击多,换算一下就等于钱多。任何一个想从写文中赚点小钱的作者都不会放过,谁也不会跟钱有仇么,职业写手更不用说。更何况,这钱多的同时赞誉也多,名利双收,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这个群体,不可能永远都是初入市场的菜鸟,看的书多了,经的事多了,就会很高兴很自豪的发现自己成长了,成熟了,自然而然眼光高了,要求多了,但同时更谨慎的了,不是心头好,不会坚持点击看完,更不会付钱去看,码字去赞。而且眼界更开阔,事情更繁多,沉浸在小说世界的越来越少。人少,眼光高。若我也是一个想码点字赚点钱或者赢点赞誉的作者,我也不会脑抽筋的抛弃前者选择后者的。
所以说,“我们”,是被作者抛弃的一群。
不过谁让大多数的“我们”先抛弃了作者呢。
……………………………………………………………………………………………………
每个群体都有那么一两个异类一两个傻叉,比如依然留下的“我们”,比如依然坚持用心写作的“他们”,总有那么一些作者,还在挣扎着,坚持着,没有完全被市场左右。正因为有这些人,所以“我们”还有文可看,真是何其幸运,也何其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