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litary Reaper 孤独的割麦女
--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科尔律治(S. T. Coleridge)、骚赛(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the Lake Poets)诗人。主要作品有长诗《漫游》(The Excursion),《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序曲》(Prelude)等。 曾获“桂冠诗人”称号。华兹华斯写了许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的诗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来源文笔朴素清新, 自然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
华兹华斯长期住在乡村、湖畔,其诗作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民村姑、少男少女闻名于世。他重视想象力,善于把平凡的日常生活勾勒得富于奇妙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他注意吸取民间诗歌的艺术特色,采用民间生动、淳朴的口语。这使他的诗独辟蹊径,呈现出朴素清新、天然成趣的境界,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人们称他为“自然诗人”。他的诗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常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观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BEHOLD her, single in the field, 看,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
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请你站住.或者俏悄走过!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
O 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 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unt 还从未有过夜莺百啭,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唱出过如此迷人的歌,
Of travel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在沙漠中的绿荫间
Among Arabian sands: 抚慰过疲惫的旅客;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还从未有过杜鹃迎春,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声声啼得如此震动灵魂,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在遥远的赫布利底群岛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打破过大海的寂寥。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她唱什么,谁能告诉我?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忧伤的音符不断流涌,
For old, unhappy, far-off things, 是把遥远的不聿诉说?
And battles long ago: 是把古代的战争吟咏?
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也许她的歌比较卑谦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欢
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只是唱自然的哀伤苦痛——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 昨天经受过,明天又将重逢?
Whate'er the theme, the Maiden sang 姑娘唱什么,我猜不着,
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 她的歌如流水永无尽头;
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只见她一边唱一边干活,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 弯腰挥镰,操劳不休……
I listen'd, motionless and still; 我凝神不动,听她歌唱,
And, as I mounted up the hill, 然后,当我登上了山岗,
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尽管歌声早已不能听到,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 它却仍在我心头缭绕。
重点词句注释
1) behold: 古代诗歌用法,相当于今日的look,古英语诗歌的hark相当于今日的listen;但意思上则更加古雅。
2) yon=yonder, over there
3) lass少女,也是多用于古代诗歌,对应的是lad(少年)
4) melancholy strain,这里strain相当于tone,说明歌唱的曲调是忧伤的
5) Vale profound .Vale=valley,古代诗歌用法, profound, 悠长的山谷
6) chaunt, 即chant, 歌唱
7) welcome notes. pleasing and pleasant songs
8) shady haunt, dark and horrible places
9) Arabian sands. Arabian deserts
10) thrilling歌声的感染力
11) Hebrides: 苏格兰最北部的一片群岛
12) plaintive numbers: 倾诉的歌声,numbers-歌声,旋律
13) humble Lay 朴素平常的小调
14)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15) sickle 英国农村常用的大割镰
一、诵读提示:这首诗的标题,英文是“The Solitary Reaper”,中文有多种译法,“孤独的割麦女”(飞白译)“孤独的刈女”“孤独的收割者”等等,从中可以窥见诗难翻译之一斑。全诗八行一节,共四节,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华兹华斯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诗人在这里选用了自由流畅的叙述诗体和质朴自然的语言,其丰富的想象、跳跃的意象、变换的句式、自然律动的情绪,给诗作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二、写作背景:
华兹华斯生于英格兰西北部湖区一律师家庭,八岁时离家求学,爱好大自然和诗歌。1787年进剑桥大学。1790年暑期徒步游历法国、瑞士、意大利。 1791年毕业后徒步漫游了威尔士。他曾多次到苏格兰各地游历,广泛接触大自然和乡村风土民情。这首诗据说就是他游历时的收获;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诗人读了朋友哈金森的一则日记后写的。哈金森在日记中写道,在一次远足中,他偶然看到一位苏格兰高地农家女在麦田里一面劳作,一面唱歌。歌声悠扬哀婉,凄切动人。这些材料经过诗人点化,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三、赏析点评:
第一节,以祈使句式开头,突出视觉和听觉。注意很多抒发情感的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都大量使用祈使句句式。第一节里面用了很多表示 孤独的词语来形容割麦女,其实也是在反映诗人自己的孤独,恰似在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咏水仙》)里,诗人一处场也是一句“我像云一样,孤独的漂泊”。用例如lonely, wander, cloud,solitary, highland,alone, melancholy等词语表达一种孤独感。“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这句和Christina Rossetti的“If thou wilt, remember/ If thou wilt, forget.”以及中国诗人徐志摩的“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表达手法相似。都给读者一个取舍,一个割舍不下的取舍。我们当然更愿意stop here。
第二节,诗人展开想象,运用反衬手法,一方面写出了姑娘歌声的动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听到歌声时难以言传的内心美感。荒凉的 阿拉伯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听见夜莺清脆的啼啭,这无异于一杯甘露;遥远寒冷的赫伯利岛在严冬过后一朝出现了报春的杜鹃啼声,这 又像是为岛上灌注了新的生命。但它们都不如姑娘的歌声动人心房。从侧面赞美女子歌声的悠扬,给漂泊者以慰藉和前行的动力。请比较 《咏水仙》中诗人看到欢乐的水仙时,大篇幅对水仙欢乐情形的描写。
第三节,写抒情主人公对歌词内容的猜测。不管是为过去哀伤,还是在悲悼古代战场,或是在歌唱生活无尽的忧伤,都给读者留下了充分 的想象余地。请把“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与Keats的《希腊古瓮颂》最后一节的“When old age shall this generation waster/ Thou shalt remain, in midst of other woe/ Than ours. ”相比照,表达的思想何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也可能不同,但是世世代代人类的情感是相似或者相同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阅读 百年前的诗歌的原因之一。
第四节,诗人的心灵受到了震动。歌声虽已消失,音乐长留心头。诗人在这里抒发了浓重的感情,女子的歌声使得旅途中的人忘却了疲惫 ,可以继续走向远方。请比较《咏水仙》的最后一节。在诗人百无聊赖,烦躁不安之时,那对昔日水仙美景的回忆使得他的心境转变,也 开始快乐起来。
整体上,我们可以看出此诗行文结构和《咏水仙》如出一辙,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亦是近似。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诗和莎士比亚的第29 首十四行诗相比较。那首诗也是讲自己在时运不济遭人白眼之时,想起美好的所爱之人,心境变好,如早晨的鹊鸟飞向天堂之门而高歌一 曲。所以,这些诗歌都走讲个人情感的变化,变化的动因有的是来自自然中的水仙美景,有的是高原女子的悠扬歌声,有的是娇媚的爱人 。其实从莎士比亚的第29首十四行诗,从爱情那里找到面对生活的勇气这一点,我们还可以想到Mathew Arnold的 Dover Beach,在面对人类的精神荒芜失望之时,他亦是呼吁一声“ah, love! Let us be true to one another”,从爱这里寻找力量。从这些诗歌中我们都能体验到不管是“爱”,“自然”还是代表艺术的“歌声”等,我们都能找到healing effect。今天我们总是抱怨是生活的“郁闷”的年代,我们可不可以从这些诗歌告诉我们的源泉中来寻找自我的精神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呢?
--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与科尔律治(S. T. Coleridge)、骚赛(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the Lake Poets)诗人。主要作品有长诗《漫游》(The Excursion),《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序曲》(Prelude)等。 曾获“桂冠诗人”称号。华兹华斯写了许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的诗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来源文笔朴素清新, 自然流畅,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
华兹华斯长期住在乡村、湖畔,其诗作以描写自然风光、田园景色、乡民村姑、少男少女闻名于世。他重视想象力,善于把平凡的日常生活勾勒得富于奇妙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他注意吸取民间诗歌的艺术特色,采用民间生动、淳朴的口语。这使他的诗独辟蹊径,呈现出朴素清新、天然成趣的境界,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人们称他为“自然诗人”。他的诗在描写自然风光、平民事物之中,常寓有深意,寄托着自我反观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BEHOLD her, single in the field, 看,一个孤独的高原姑娘,
Yon solitary Highland Lass! 在远远的田野间收割,
Reaping and singing by herself; 一边割一边独自歌唱,
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请你站住.或者俏悄走过!
A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 她独自把麦子割了又捆,
And sings a melancholy strain; 唱出无限悲凉的歌声,
O listen! for the Vale profound 屏息听吧!深广的谷地
Is overflowing with the sound. 已被歌声涨满而漫溢!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unt 还从未有过夜莺百啭,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唱出过如此迷人的歌,
Of travel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在沙漠中的绿荫间
Among Arabian sands: 抚慰过疲惫的旅客;
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还从未有过杜鹃迎春,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声声啼得如此震动灵魂,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在遥远的赫布利底群岛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打破过大海的寂寥。
Will no one tell me what she sings?-- 她唱什么,谁能告诉我?
Perhaps the plaintive numbers flow 忧伤的音符不断流涌,
For old, unhappy, far-off things, 是把遥远的不聿诉说?
And battles long ago: 是把古代的战争吟咏?
Or is it some more humble lay, 也许她的歌比较卑谦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只是唱今日平凡的悲欢
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只是唱自然的哀伤苦痛——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 昨天经受过,明天又将重逢?
Whate'er the theme, the Maiden sang 姑娘唱什么,我猜不着,
As if her song could have no ending; 她的歌如流水永无尽头;
I saw her singing at her work, 只见她一边唱一边干活,
And o'er the sickle bending;―― 弯腰挥镰,操劳不休……
I listen'd, motionless and still; 我凝神不动,听她歌唱,
And, as I mounted up the hill, 然后,当我登上了山岗,
The music in my heart I bore, 尽管歌声早已不能听到,
Long after it was heard no more. 它却仍在我心头缭绕。
重点词句注释
1) behold: 古代诗歌用法,相当于今日的look,古英语诗歌的hark相当于今日的listen;但意思上则更加古雅。
2) yon=yonder, over there
3) lass少女,也是多用于古代诗歌,对应的是lad(少年)
4) melancholy strain,这里strain相当于tone,说明歌唱的曲调是忧伤的
5) Vale profound .Vale=valley,古代诗歌用法, profound, 悠长的山谷
6) chaunt, 即chant, 歌唱
7) welcome notes. pleasing and pleasant songs
8) shady haunt, dark and horrible places
9) Arabian sands. Arabian deserts
10) thrilling歌声的感染力
11) Hebrides: 苏格兰最北部的一片群岛
12) plaintive numbers: 倾诉的歌声,numbers-歌声,旋律
13) humble Lay 朴素平常的小调
14) familiar matter of to-day?
15) sickle 英国农村常用的大割镰
一、诵读提示:这首诗的标题,英文是“The Solitary Reaper”,中文有多种译法,“孤独的割麦女”(飞白译)“孤独的刈女”“孤独的收割者”等等,从中可以窥见诗难翻译之一斑。全诗八行一节,共四节,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华兹华斯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诗人在这里选用了自由流畅的叙述诗体和质朴自然的语言,其丰富的想象、跳跃的意象、变换的句式、自然律动的情绪,给诗作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二、写作背景:
华兹华斯生于英格兰西北部湖区一律师家庭,八岁时离家求学,爱好大自然和诗歌。1787年进剑桥大学。1790年暑期徒步游历法国、瑞士、意大利。 1791年毕业后徒步漫游了威尔士。他曾多次到苏格兰各地游历,广泛接触大自然和乡村风土民情。这首诗据说就是他游历时的收获;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诗人读了朋友哈金森的一则日记后写的。哈金森在日记中写道,在一次远足中,他偶然看到一位苏格兰高地农家女在麦田里一面劳作,一面唱歌。歌声悠扬哀婉,凄切动人。这些材料经过诗人点化,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三、赏析点评:
第一节,以祈使句式开头,突出视觉和听觉。注意很多抒发情感的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都大量使用祈使句句式。第一节里面用了很多表示 孤独的词语来形容割麦女,其实也是在反映诗人自己的孤独,恰似在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咏水仙》)里,诗人一处场也是一句“我像云一样,孤独的漂泊”。用例如lonely, wander, cloud,solitary, highland,alone, melancholy等词语表达一种孤独感。“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这句和Christina Rossetti的“If thou wilt, remember/ If thou wilt, forget.”以及中国诗人徐志摩的“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表达手法相似。都给读者一个取舍,一个割舍不下的取舍。我们当然更愿意stop here。
第二节,诗人展开想象,运用反衬手法,一方面写出了姑娘歌声的动听,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听到歌声时难以言传的内心美感。荒凉的 阿拉伯沙漠里疲乏的旅人突然听见夜莺清脆的啼啭,这无异于一杯甘露;遥远寒冷的赫伯利岛在严冬过后一朝出现了报春的杜鹃啼声,这 又像是为岛上灌注了新的生命。但它们都不如姑娘的歌声动人心房。从侧面赞美女子歌声的悠扬,给漂泊者以慰藉和前行的动力。请比较 《咏水仙》中诗人看到欢乐的水仙时,大篇幅对水仙欢乐情形的描写。
第三节,写抒情主人公对歌词内容的猜测。不管是为过去哀伤,还是在悲悼古代战场,或是在歌唱生活无尽的忧伤,都给读者留下了充分 的想象余地。请把“Some natural sorrow, loss, or pain,/ That has been, and may be again?”与Keats的《希腊古瓮颂》最后一节的“When old age shall this generation waster/ Thou shalt remain, in midst of other woe/ Than ours. ”相比照,表达的思想何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也可能不同,但是世世代代人类的情感是相似或者相同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阅读 百年前的诗歌的原因之一。
第四节,诗人的心灵受到了震动。歌声虽已消失,音乐长留心头。诗人在这里抒发了浓重的感情,女子的歌声使得旅途中的人忘却了疲惫 ,可以继续走向远方。请比较《咏水仙》的最后一节。在诗人百无聊赖,烦躁不安之时,那对昔日水仙美景的回忆使得他的心境转变,也 开始快乐起来。
整体上,我们可以看出此诗行文结构和《咏水仙》如出一辙,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亦是近似。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诗和莎士比亚的第29 首十四行诗相比较。那首诗也是讲自己在时运不济遭人白眼之时,想起美好的所爱之人,心境变好,如早晨的鹊鸟飞向天堂之门而高歌一 曲。所以,这些诗歌都走讲个人情感的变化,变化的动因有的是来自自然中的水仙美景,有的是高原女子的悠扬歌声,有的是娇媚的爱人 。其实从莎士比亚的第29首十四行诗,从爱情那里找到面对生活的勇气这一点,我们还可以想到Mathew Arnold的 Dover Beach,在面对人类的精神荒芜失望之时,他亦是呼吁一声“ah, love! Let us be true to one another”,从爱这里寻找力量。从这些诗歌中我们都能体验到不管是“爱”,“自然”还是代表艺术的“歌声”等,我们都能找到healing effect。今天我们总是抱怨是生活的“郁闷”的年代,我们可不可以从这些诗歌告诉我们的源泉中来寻找自我的精神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呢?
[ 此贴被展雯在2010-04-11 16:5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