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若梨花白。 执行提前操作(2013-09-22)
—
fly[]关于高清电影的科普[fly ttachment=11292919] 一般来说,正规的压制组压制的电影,都采用0day命名方式,即:英文名称+版本说明+年份+片源+分辨率+视频编码+音频格式-压制小组 例如文件名是:Payback.Straight.Up.DC.1999.BluRay.720p.x264.AC3-CMCT。 解读如下: 英文名称:Payback Straight Up 版本说明:DC(即导演剪辑版) 发行年份:1999 电影片源:BluRay 分辨率:720P 视频编码:x264(H264) 音频格式:AC3 压制小组:CMCT 这种命名方式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文件名称直接判断该电影资源的质量如何,下面是详细说明: 电影版本的说明: PROPER:完美版,先前发行的电影质量较差,而这个认为是较好的 REPACK:重新制作发布,之前的版本就要回收 LIMITED:指在美国有限上映的片子,在少于500家电影院放映 DUPE:与别的组织Release有重复 IMAX:巨幕版,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 UNRATE:未分级版 R-RATE:有删节版 SE:DVD特别版 DC:导演剪辑版 WITH EXTRAS:带花絮 RERIP:同样电影重新RIP SUBBED:有硬字幕 电影片源的介绍: 1、CAM(熗版) CAM通常是用数码摄像机从电影院盗录。有时会使用小三角架,但大多数时候不可能使用,所以摄像机会抖动。因此我们看到画面通常偏暗人物常常会失真,下方的 字幕时常会出现倾斜。 由于声音是从摄像机自带的话筒录制,所以经常会录到观众的笑声等声音。因为这些因素,图象和声音质量通常都很差。 2、TS(准熗版) TS是TELESYNC的缩写。TS与CAM版的标准是相同的。但它使用的是外置音源(一般是影院座椅上为听力不好的人设的耳机孔)这个音源不能保证是好的音源,因为受到很多背景噪音的干扰。TS是在空的影院或是用专业摄像机在投影室录制,所以图象质量可能比CAM好。但画面的起伏很大。论坛上常出现的有一般TS版和经过修复清晰TS版 3、TC(胶片版) TC是TELECINE的缩写。TC使用电视电影机从胶片直接数字拷贝。画面质量还不错,但亮度不足,有些昏暗。很多时候制作TC使用的音源来自TS,因此音质很差,但画面质量远好过TS。如果不是太讲究的话TC版还是不错的选择。 4、DVDSCR(预售版) SCR是SCREENER的缩写。DVDSCR预览版的或者是测试版的DVD,非正式出版的版本。从预览版 DVD 中获取,通过mpeg-4技术进行高质量压缩的视频格式。能比DVDRip早发布,但画质稍差。(经常有一些不在黑边里在屏幕下方滚动的消息,包含版权和反盗版电话号码 ,会影响观看。)如果没有严格的划分它的画质应与TC版差不多。 5、R5、R6版 R5、R6就是DVD区域码,R5是俄罗斯5区版的DVD,因为配音为俄语,所以需要去寻找英语音轨,R5版本就是一种合成版本(俄5区DVD视频+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英语音轨),R5版本的画质一般都不错,音频部分由于音轨的来源不同,效果有好有差。有的R5影片是带有原声英语的,为了表示区别,一般把带有原声的影片标为[R5],把合成音频的标为[R5.LINE]。 关于DVD区域码,现在世界被划分为六个区域。 美国归属第一区域,中国大陆属于第六区域,详细如下: 1区:美国、加拿大 (也就是下面的DVDRip)2区:西欧、日本、南非3区:东南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4区:澳大利亚、西班牙语拉丁美洲5区:俄罗斯、东欧、非洲6区:中国大陆 6.DVDRIP(正式的DVD版) DVDRIP是从最终版的DVD转制。质量应该是最好的。将DVD的视频、音频、字幕剥离出来,再经过压缩或者其他处理,然后重新合成成多媒体文件。一般来说,DVDrip由影音文件(后缀为avi)和字幕文件组成。 7、HDTVHDTV 是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高清晰度电视”的意思,画质次于BD,对于那些未发行蓝光的电影(比如很多老电影),有HDTV版是很好的收藏选择,不过很多HDTV源都有台标,这也让很多收藏者很纠结。 8、BD(蓝光原盘) BD是Blue Disk的简称,翻译成中文是“蓝光影碟”的意思。就是从蓝光影碟转录的视频和音频,画面清晰度很高,电影收藏必备版本。通常文件名中注明“Bluray”的都是片源是BD。不过有些注明是“BRRip”,这说明该资源是二次重编码得到的,就是利用BDrip的得到的720P、1080P资源转制的,而不是直接用蓝光原盘压制的。 9.HR-HDTV(半高清 ) HR-HDTV是用DivX/XviD/x264等MPEG4压缩技术对HDTV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然后将视频、音频部分封装成一个.avi或.mkv文件。 人人影视经常制作HR-HDTV的资源,不过这类资源无法明确片源,而且字幕是硬字幕,不利于收藏。它的优势就是体积小,清晰度还不错。 10.WEB-DL WEB-DL个人认为是web download的意思,是指直接Rip自视频源。WEB-DL的来源是iTunes在线商店,较之Oday的录制版信号源也更清晰,相比HDTV,无水印,无台标logo,无插播广告,所以无任何剪切较完整。(国内也有不少WEB-DL的资源,这些视频源来自于迅雷数字商城、优酷电影等网站。 关于高清电影的说明: 通常来说,以HDTV、HDDVD以及BluRay为片源的分辨率在720P以上的非RMVB等资源为高清资源,以DVD为片源、或miniSD格式,以及所有的RMVB资源为非高清资源。 关于分辨率:估计很多人看到720P的资源就觉得这是高清,实际上分辨率并不决定是不是高清,片源才是关键。一般来说,压制组是不会把DVD、CAM、TS版的制作成成1280x720的分辨率的,不过现在无节操的网站太多,各种DVDScr-720P、HDTS-720P、HDCAM-720P,用标题来误导对高清了解不够的人。所以,下载资源之前,看好片源是什么很重要,其次再去关心分辨率吧~ 关于码率:有的BD-720P资源体积才1G,而有的就3G,还有的甚至8G,区别到底是什么?其实,根本原因在电影时长和码率。码率越高,体积越大。移动视频的视频码率在1500kbps左右,一部90分钟的移动视频电影体积1.5G左右,而CMCT、CnSCG等压制的720P电影体积在3G左右,视频码率大概是3000kbps。CHD、HDW、Wiki等高清压制组压制的720P,码率很高,因此体积较大,高码率版本收藏的价值更大一些。 解释下rmvb为什么要淘汰了? 毕竟电脑屏幕还没大到电视那么大吧,有的片动辄5。6G吃不消 屏幕小,分不出多出来的分辨率。 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我想大部分人选择RMVB,都是因为它体积小,觉得MKV视频都很大,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常见的RMVB电影体积小的原因是视频、音频码率小,也就是说视频的数据量要少,这是以牺牲画质、音效为代价的。 MKV,是一种视频封装格式,就是一种容器,它的视频一般都是x264编码,这种编码格式的好处就是在同样的体积下,可以获得比RMVB更好的画质,可是为什么常见的MKV视频都很大呢? 因为那些MKV视频的参数都很高,比如视频码率很大,音频用了无损的次世代音轨(光音轨就4G左右),这样的视频观赏、收藏价值极高 ! 也就是说,用MKV和x264可以把视频做的很小,和RMVB一样,只不过这种行为太浪费了,为了更好的画质,所以把MKV和高清一般联系在一起~ 如果你只追求画质,那么选择高码率、高参数的BD-1080P、720P,比如HDW、CHD压制的;要是你的网络不够好,硬盘不够大,那你可以选择低码率的视频,比如CMCT压制的,3G左右;你要是觉得3G都太大了,那就选择人人影视的半高清视频吧,1.5G左右;要是还不能接受,别担心,还有TLF的MiniSD作品,一个700MB左右,画质尚可~ 总的来说,RMVB会被淘汰是因为: 1.MKV等格式所采用的视频编码格式要优于RMVB的编码格式,同样的画质下,x264编码的视频体积更小 。2.MKV、TS、AVi等格式的视频,可以封装多个音轨、多个字幕,并可以随意切换音轨、字幕,十分方便,而RMVB不能!RMVB的字幕是嵌在图像中的… …3.数据存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现在1TB的移动硬盘也就400多RMB,所以存储高清资源很随意~ 4.显示器的进步:一般大屏电脑的分辨率都是1344x768,这个分辨率大于常见的视频分辨率720P(1280x720),所以就有人会追求1080P的视频。而且现在1080P的高清电视机也很常见了,你愿意用一个1080P的高清电视机去播放一个1G的RMVB视频么? 5.MKV是为高清而生的,它适应了现在以及未来视频压制技术的发展;而RMVB则早已是明日黄花了。。。 沙发为如何外挂字幕教程,包教包会哦,O(∩_∩)O |
[ 此帖被七曜°在2013-09-22 17:1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