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里体会到的什么样人生【转】
大概是性格缘故,我总喜欢深入了解一个领域,一次旅行,一段故事,摄影也好,旅行也好,读书也好,甚至看《鬼吹灯》小说,我都要翻历史书,查西域小国的历史并一一考证。 以前看汉武大帝电视剧时,我会翻开《汉书》去对照,哪些是真实的历史,哪些是虚构。
[img]http://www.3lian.com/d/file/201509/29/1d9c53507201f308b45a14343060525c.jpg[/img]
说实话,我挺喜欢这样较真的性格,也喜欢和较真的朋友交朋友。因为无关对错,你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前几天,从摄影群里来自苏州贯一兄那就学到了很多,看得出这也是一个较真的人。
每个人快乐和成就感的来源不同,有人是因为一个笑话,一个喜剧电影,一段音乐,貌似我更喜欢“好雨知时节”,或者“夜半梅花开,知是故人来”那种感觉。每天接触很多影友,有初学者,也有痴迷者,其实无论是初学还是痴迷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喜欢上一个领域,愿意花多少精力和时间深入下去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天赋有早晚,但体验过程是一样。
[img]http://www.3lian.com/d/file/201509/29/9c732096ac8a02d7f609556219e23bcb.jpg[/img]
我大学刚喜欢上摄影时,都是器材党过来的,刚工作那几年烧过的镜头不少于二十个。可能很多男性和我一样的感受,刚开始爱上摄影是因为他可以装得很艺术,可以装得很有品味,可以装得与众不同,就和买了一个宋代字画一样挂在家里,不管看懂看不懂,总之,会衬托自己很有文化的样子,显得与众不同。
但这样的装模装样,最多也就三两年,就撑不下去了。三两年之后,基本现象是会有两极分化,大概一部分人金盆洗手,不干了,因为没法沉下来深度爱上一个领域,满足感过后,就另找新鲜感去了,大概这也是人性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人坚持下来的,才算说真的爱上了摄影本身。我们都是从装模装样,到喜欢,到爱上,都需要很多年,这中间会离开很多人。
[img]http://www.3lian.com/d/file/201509/29/46a077080485ca151442455fdfc8b9aa.jpg[/img]
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中少部分是万分之一的天才,大部分是那些拍了许多年,不断在深入拍一个领域的人,拍久了,其实早已不是摄影本身,而是成了一个研究者,一个传播者,分享者,看照片的人不仅看到的是照片,读到的是故事。更多的其实是求知,你可以从摄影作品了解一个领域,成为一个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
不仅仅是摄影,你听许巍的音乐,从早期的流行音乐,到民谣,再到最近几年出的歌曲,你发现他在改变,歌词越来越深度,音乐风格也在变,变得更让人不仅仅在听歌,更多的是感受,感受在路上的感受,为什么旅行,为什么寻寻觅觅.......我特别喜欢在敦煌大漠上听许巍那首《悠远的天空》开头清脆的驼铃声,这声音,不身临其境感受过,是不会写出的。
我一直给身边的影友说,别轻易去评论别人的作品。能评论只是技术,技术之外的东西没法评论,只能探讨交流。不谈摄影,再说音乐,就算一个歌曲,得到了那个心境,才能理解作者的感受,或者只是接近而已。
较真的心态有时不太好,会让生活很多麻烦。但较真心态可能会充实的很,积累久了,心态能平和下来也就好了。
现在大概是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压力太大,工作之余,很少有人愿意再去看看书,研究一下一个业余爱好里的学问。拿了相机很多人希望马上速成,可以让自己成就感爆棚找到快乐。其实这很可惜,真的深入进去某一个领域,不断了解一个领域求知的过程也很开心,不亚于看一个喜剧电影,比电影更好的是成就感。这个成就感是真的,不是虚的,人都有虚荣心,但自信支撑的不是虚荣,是自尊心才对。
求知可以让人很自信,有成就感,对,成就感,这是自信的源泉。 装模装样只能一时,你行还是不行,短暂骗骗可以,我觉得现在流行什么“逼格”啊之类的,可能都是虚幻,自欺欺人,或是此地无银。 无关利益的,不会计较,还可以表面自我陶醉一番。 关系利益的,较真起来,假的就是假的,一捅就破了。说的再直接一点,你行不行,说几句话,看看照片什么都知道了,只是捅破不捅破的问题罢了。
所以无论做什么,能深度研究做一件事,其实本身就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只有深度下去,你才会有深度的朋友,人与人是有气场吸引的。
我是很花心的人,这个花心的意思就是感兴趣的东西很多,但真的愿意深度下去也不算多,只是会沉迷一阵子某件事。 但古人又说:人无癖不可与交, 以其无深情也。所以大概我也只能算是薄情的人,想想自己也挺惭愧的。
我挺喜欢人无癖不可与交这句话的,也喜欢有癖好的朋友。起码这些人都是对你生命体验过程有益的,都是丰富你生命的人。人生很短,有几个可以让你看到更多,认知更多的本身就是一件天大的财富了吧。
你通过摄影也可以了解一个人,执着的人肯定情深,对朋友,对周围人,对一草一木,这样的人是可靠的。我总在想,喜欢深度看世界,或者痴迷看世界的人,起码可能不是薄情的人了。
[img]http://www.3lian.com/d/file/201509/29/1d9c53507201f308b45a14343060525c.jpg[/img]
说实话,我挺喜欢这样较真的性格,也喜欢和较真的朋友交朋友。因为无关对错,你可以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前几天,从摄影群里来自苏州贯一兄那就学到了很多,看得出这也是一个较真的人。
每个人快乐和成就感的来源不同,有人是因为一个笑话,一个喜剧电影,一段音乐,貌似我更喜欢“好雨知时节”,或者“夜半梅花开,知是故人来”那种感觉。每天接触很多影友,有初学者,也有痴迷者,其实无论是初学还是痴迷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喜欢上一个领域,愿意花多少精力和时间深入下去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天赋有早晚,但体验过程是一样。
[img]http://www.3lian.com/d/file/201509/29/9c732096ac8a02d7f609556219e23bcb.jpg[/img]
我大学刚喜欢上摄影时,都是器材党过来的,刚工作那几年烧过的镜头不少于二十个。可能很多男性和我一样的感受,刚开始爱上摄影是因为他可以装得很艺术,可以装得很有品味,可以装得与众不同,就和买了一个宋代字画一样挂在家里,不管看懂看不懂,总之,会衬托自己很有文化的样子,显得与众不同。
但这样的装模装样,最多也就三两年,就撑不下去了。三两年之后,基本现象是会有两极分化,大概一部分人金盆洗手,不干了,因为没法沉下来深度爱上一个领域,满足感过后,就另找新鲜感去了,大概这也是人性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人坚持下来的,才算说真的爱上了摄影本身。我们都是从装模装样,到喜欢,到爱上,都需要很多年,这中间会离开很多人。
[img]http://www.3lian.com/d/file/201509/29/46a077080485ca151442455fdfc8b9aa.jpg[/img]
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中少部分是万分之一的天才,大部分是那些拍了许多年,不断在深入拍一个领域的人,拍久了,其实早已不是摄影本身,而是成了一个研究者,一个传播者,分享者,看照片的人不仅看到的是照片,读到的是故事。更多的其实是求知,你可以从摄影作品了解一个领域,成为一个传播文化知识的载体。
不仅仅是摄影,你听许巍的音乐,从早期的流行音乐,到民谣,再到最近几年出的歌曲,你发现他在改变,歌词越来越深度,音乐风格也在变,变得更让人不仅仅在听歌,更多的是感受,感受在路上的感受,为什么旅行,为什么寻寻觅觅.......我特别喜欢在敦煌大漠上听许巍那首《悠远的天空》开头清脆的驼铃声,这声音,不身临其境感受过,是不会写出的。
我一直给身边的影友说,别轻易去评论别人的作品。能评论只是技术,技术之外的东西没法评论,只能探讨交流。不谈摄影,再说音乐,就算一个歌曲,得到了那个心境,才能理解作者的感受,或者只是接近而已。
较真的心态有时不太好,会让生活很多麻烦。但较真心态可能会充实的很,积累久了,心态能平和下来也就好了。
现在大概是我们这一代80后,90后压力太大,工作之余,很少有人愿意再去看看书,研究一下一个业余爱好里的学问。拿了相机很多人希望马上速成,可以让自己成就感爆棚找到快乐。其实这很可惜,真的深入进去某一个领域,不断了解一个领域求知的过程也很开心,不亚于看一个喜剧电影,比电影更好的是成就感。这个成就感是真的,不是虚的,人都有虚荣心,但自信支撑的不是虚荣,是自尊心才对。
求知可以让人很自信,有成就感,对,成就感,这是自信的源泉。 装模装样只能一时,你行还是不行,短暂骗骗可以,我觉得现在流行什么“逼格”啊之类的,可能都是虚幻,自欺欺人,或是此地无银。 无关利益的,不会计较,还可以表面自我陶醉一番。 关系利益的,较真起来,假的就是假的,一捅就破了。说的再直接一点,你行不行,说几句话,看看照片什么都知道了,只是捅破不捅破的问题罢了。
所以无论做什么,能深度研究做一件事,其实本身就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只有深度下去,你才会有深度的朋友,人与人是有气场吸引的。
我是很花心的人,这个花心的意思就是感兴趣的东西很多,但真的愿意深度下去也不算多,只是会沉迷一阵子某件事。 但古人又说:人无癖不可与交, 以其无深情也。所以大概我也只能算是薄情的人,想想自己也挺惭愧的。
我挺喜欢人无癖不可与交这句话的,也喜欢有癖好的朋友。起码这些人都是对你生命体验过程有益的,都是丰富你生命的人。人生很短,有几个可以让你看到更多,认知更多的本身就是一件天大的财富了吧。
你通过摄影也可以了解一个人,执着的人肯定情深,对朋友,对周围人,对一草一木,这样的人是可靠的。我总在想,喜欢深度看世界,或者痴迷看世界的人,起码可能不是薄情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