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职不该有的心态及心理障碍
[table=400,#ffffff,#4bacc6,1][tr][td][color=#4bacc6] [/color]
[color=#31859b] 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世界经理人办公伙伴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应着重克服以下四方面的心理障碍:[/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b]一、自卑畏怯心理[/b]——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他们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color]
[color=#31859b] [b]二、盲目自信心理[/b]——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color]
[color=#31859b] [b]三、患得患失心理[/b]——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准确把握。错过机遇,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常常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color]
[color=#31859b] [b]四、急功近利心理[/b]——有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抛弃所学的专业,宁可不要户口,不服从分配。这种心理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恐怕并非明智的选择。[/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b]求职不该有的几种心态[/b][/color]
[b][color=#31859b] [/color][/b]
[color=#31859b] [b] 依靠心理:[/b]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外出找工作总喜欢与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望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的毕业生一般不会被用人单位录用。[/color]
[color=#31859b] [b] 仕途心理:[/b]“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其结果大多是碰得头破血流。[/color]
[color=#31859b] [b]攀比心理:[/b]一些学生觉得在校期间成绩好、荣誉多、“官职”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好,孰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惟一标准。[/color]
[color=#31859b] [b]造假心理[/b]:假学历、假证书、假荣誉等并非是敲开就业大门的救命稻草,假的终究长不了,反而只会毁了自己的前程。[/color]
[color=#31859b] [b]羞怯心理:[/b]在求职现场丢下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color]
[color=#31859b] [b]依附心理:[/b]自己不急着找工作,整天想着攀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拿点钱“买”个职位,这样得到的工作恐怕很难长久。[/color]
[color=#31859b] [b] 乡土心理:[/b]有些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就业;另一些大学生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毕业后为与另一半留守同一战壕而死守一方,这样很难有所作为。[/color]
[color=#31859b] [b]保守心理:[/b]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长处及特色,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color]
[color=#31859b] [b]低就心理:[/b]与保守心理相反,这些人总觉得竞争激烈,自己技不如人,遂甘拜下风,不敢对自己“明码标价”,而找个“买家”草草“卖”出。对于一些单位开出的不平等协议也签订,给日后工作留下了隐患。[/color]
[color=#31859b] [b] 摆“酷”心理:[/b]有些人思想激进,处处摆“酷”,不愿出去找工作,嫌这儿工资低,那儿待遇不好,一说找工作就想自己当老板,最终,工作没找着反倒欠了一屁股的债。[/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b]那么哪些求职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呢?[/b][/color]
[b][color=#31859b] [/color][/b]
[color=#31859b] 1.向你的家人、朋友、社区成员以及职业介绍中心的员工寻求帮助。你可以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否知道你工作的地方或者其他地方有空缺的职位?”据调查,这种求职方法成功率为33%.[/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2.敲开你所感兴趣的公司或者办公室的大门。你勇敢地把自己介绍给别人,据调查,这种求职方法成功率为47%.[/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3.利用电话簿黄页。圈定你所在的城市中你感兴趣的专业或行业,然后按照清单向这些行业的各个公司询问他们是否正在招人,而这个职位又正好是你能够做并且能做得很好的。这种方法的成功率为69%.[/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4.和其他求职者结成小组,再利用电话簿黄页。接下去的工作与第3种方法相同。[/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5.有创意的求职方法。[/color]
[/td][/tr][/table]
[color=#31859b] 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世界经理人办公伙伴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行的。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应着重克服以下四方面的心理障碍:[/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b]一、自卑畏怯心理[/b]——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他们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挫折,更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color]
[color=#31859b] [b]二、盲目自信心理[/b]——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择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自己的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而在择业中受挫。[/color]
[color=#31859b] [b]三、患得患失心理[/b]——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准确把握。错过机遇,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断不断,患得患失,这山望着那山高,常常是导致许多毕业生陷入择业误区的一种心理障碍。[/color]
[color=#31859b] [b]四、急功近利心理[/b]——有些同学在择业时过分看重地位,过分看重实惠,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抛弃所学的专业,宁可不要户口,不服从分配。这种心理可能会使你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发展看恐怕并非明智的选择。[/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b]求职不该有的几种心态[/b][/color]
[b][color=#31859b] [/color][/b]
[color=#31859b] [b] 依靠心理:[/b]一些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外出找工作总喜欢与父母、同学相伴,或一帮学友共同应聘同一单位,希望日后相互照应,这种无主见的毕业生一般不会被用人单位录用。[/color]
[color=#31859b] [b] 仕途心理:[/b]“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钻,其结果大多是碰得头破血流。[/color]
[color=#31859b] [b]攀比心理:[/b]一些学生觉得在校期间成绩好、荣誉多、“官职”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好,孰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评判人才的惟一标准。[/color]
[color=#31859b] [b]造假心理[/b]:假学历、假证书、假荣誉等并非是敲开就业大门的救命稻草,假的终究长不了,反而只会毁了自己的前程。[/color]
[color=#31859b] [b]羞怯心理:[/b]在求职现场丢下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color]
[color=#31859b] [b]依附心理:[/b]自己不急着找工作,整天想着攀哪个亲戚朋友的关系,拿点钱“买”个职位,这样得到的工作恐怕很难长久。[/color]
[color=#31859b] [b] 乡土心理:[/b]有些大学生不愿出远门,只愿在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就业;另一些大学生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毕业后为与另一半留守同一战壕而死守一方,这样很难有所作为。[/color]
[color=#31859b] [b]保守心理:[/b]缺乏竞争意识,不敢迎接挑战,或抱着谦虚“美德”不放,不敢亮出自己长处及特色,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color]
[color=#31859b] [b]低就心理:[/b]与保守心理相反,这些人总觉得竞争激烈,自己技不如人,遂甘拜下风,不敢对自己“明码标价”,而找个“买家”草草“卖”出。对于一些单位开出的不平等协议也签订,给日后工作留下了隐患。[/color]
[color=#31859b] [b] 摆“酷”心理:[/b]有些人思想激进,处处摆“酷”,不愿出去找工作,嫌这儿工资低,那儿待遇不好,一说找工作就想自己当老板,最终,工作没找着反倒欠了一屁股的债。[/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b]那么哪些求职方法是值得借鉴的呢?[/b][/color]
[b][color=#31859b] [/color][/b]
[color=#31859b] 1.向你的家人、朋友、社区成员以及职业介绍中心的员工寻求帮助。你可以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否知道你工作的地方或者其他地方有空缺的职位?”据调查,这种求职方法成功率为33%.[/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2.敲开你所感兴趣的公司或者办公室的大门。你勇敢地把自己介绍给别人,据调查,这种求职方法成功率为47%.[/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3.利用电话簿黄页。圈定你所在的城市中你感兴趣的专业或行业,然后按照清单向这些行业的各个公司询问他们是否正在招人,而这个职位又正好是你能够做并且能做得很好的。这种方法的成功率为69%.[/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4.和其他求职者结成小组,再利用电话簿黄页。接下去的工作与第3种方法相同。[/color]
[color=#31859b] [/color]
[color=#31859b] 5.有创意的求职方法。[/color]
[/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