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一】
—
(夏锦宁)
多多,如果你有好的书籍资源那么可以分享到后花园去,不要这样把一本书拆开这么发哦~请注意职场的文章是有一定字数限制的,帖子内容长度适中。不过还是感谢你对职场的支持
(2012-01-24 20:46)
—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
《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
《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
《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
《论语》心得(四)《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五)《交友之道》
《论语》心得(六)《理想之道》
《论语》心得(七)《人生之道》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
──《于丹论语心得》序
易中天
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 2006年11月12日的下午,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服装未经设计,访谈也很自由。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好聪明的小妮子,好精彩的回答!我也立即回应:那我今天就有点儿像孔子了。我这一身灰,等于没有色彩。不过,灰色也有灰色的好处,那就是和任何色彩都能搭配,比如你们的鲜红和洁白。
观众大笑。
访谈在笑声中结束,我却有点儿意犹未尽。事实上,我要问的问题是:孔子是不是众人都需要的?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案其实就在刚才的笑谈中: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应该是灰色的。
我不知道于丹对于“色彩”和“温度”的定义,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色彩。所谓“没有色彩”,无非就是灰色。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时又是最具普适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所谓“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无非是说,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子。
实际上,真正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人们喜欢讥讽地说,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他们不知道,理论如果不是灰色的,就没有普适性;而没有普适性,也就没有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我们需要这样的孔子。
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
2006年11月13日夜于北京-厦门途中
《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
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其实论语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吗?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大家别以为说,孔夫子的《论语》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我们觉得它是高深的,它是一种高不可及的。这里面有多少奥秘吗?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说白了,我认为论语再我们今天的观点去看过去,它是一本非常朴素的,能够相关于以人伦为起点,教给每一个人在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快乐,能够熟悉现代这种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就是这么一本语录。其实论语很简单,两千五百年以前,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撰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所以在《汉书·艺文志》上有这么一段界定: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就是弟子们在提问,他回答的时候“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大家有问有答、有来有往。就是这种提问和回答之间,只言片语,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到后来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大家把这些言论集结在一起,就成了一本论语。所以今天看到的论语,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太深的逻辑性,在论语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故事、一个严谨的阐述,论语都是很简短很简短的一些言辞。
学生:老师您再多说几句行不行。您总是那么三言两语的,我们怎么作课堂笔记呀?
孔子:我本来就什么都不想说。
学生:老师,您要是什么都不说,我们记什么呀?
那么他老师怎么回答他呢?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实这就是一种教育。他老师跟他说:“你看,苍天在上,噩古已然,它说话吗?它不说话,不是照样春夏秋冬四季照样风调雨顺吗?大地上不是万物生长吗?你去看天说话。”所以其实论语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种朴素的、温暖的,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去影响他的弟子,大家都知道,孔夫子这一生号称弟子三千,其中成就七十二贤人。这些人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他们是把那种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但是不依赖那些连篇累牍、宏观的那种大的言论。我们说论语他终极的传递,是传递了一种态度。其实在论语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他教育学生的时候,讲世间道理的时候,从来没有过声色俱厉,他一定是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这种口气,其实这样一个态度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哲学观。为什么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意义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他是那些最有行动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这样一些人。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长脱胎出来的,而不是从空而降的,所以说起整个这种天地开辟造世的故事。我们可以想一想,最早的时候,中国最早的创世纪怎么来的呢,是由盘古开天辟地来得,但是这个开辟,不像西方神话讲的那种突变,比如说拿一把大斧子,啪,辟开,然后金光四射,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天地万物,这不是中国人的叙事情感。中国人习惯的叙事象《三五历纪》里面描述的那样,是一个从容和缓而值得憧憬的漫长的过程。
它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它说天地混沌如鸡子,很大在那里安安静静,盘古生其中,一共呆了多久呢,万八千岁,天地开辟,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地开了,但是它不是一个固体啪的裂开,而是两股气分开了。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就是阳气上升变成了我们蔚蓝的天空;浊气下降变成了我们脚下的土地。盘古在其中。是不是开天辟地就完了呢,其实,这种成长刚刚开始。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所以叫做一日九变,每天都在微妙的变化着,象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叫做“神于天,圣于地”。一个好的人格应该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空,让你可以有飞翔的翅膀,不妥协于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但另一方面,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要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那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那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其实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孔夫子这个圣人就像盘古一样。
所以这个故事接着讲,说后来天地还在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呢,日长一丈,他跟着天地一块长,所以长到最后的时候,如此万八千,又长了一万八千年,最后是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叫天地人是三才,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大家也熟悉西方神话,你会发现他们往往是强调一种激情、感性、神秘这样的一些印象;而中国呢是强调了一种庄严理性和一种温柔敦厚之美,这就是孔夫子这个圣人的姿态。
应该说孔夫子在后世流传的这个形象是学生们用自己的爱戴给他加上的东西,但是更多的是他一种传导出来的内心有一种饱和的力量,这就是后来孟子夫子所说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就是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他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话外音:《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的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什么叫天人合一,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了天地给我们的力量,就是一个人在自然中的和谐。现在我们正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它一定有你跟生物之间,跟动物之间你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有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这样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所以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流露出来的更多的东西是颜色上非常和缓,交给你日常的道理,但是他的内心非常的庄严,他的内心里面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呢,那就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曾经,他的学生子贡问:老是,我们跟您学了这么多,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当大官,您说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治理国家呢?
孔子说:只要三条就足矣。第一,强大的军队;第二,足够的粮食;第三,人民对国家的信仰。
这叫“子贡问政”,从政需要什么,一个国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大家一般想还不得洋洋万言啊,老师说的很简单“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论语严渊篇)。说我告诉你就三条,第一叫国家机器,必须有强大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足够的粮食,丰衣足食,第三条就是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他说有三条就够了,挺简单吧。这学生矫情,说三条不行,太多了,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我非得去一条您说去什么,老是也不急,说去兵,那咱就不要兵力了,人总得吃饭,但还得有信仰。子贡还不干,非得要再问,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这两条您再给我去一个,老师非常认真的告诉他,曰,去食。我们宁可不要粮食了,然后老是说了一句结论,叫做“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说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自古而今谁不死啊,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其实,什么是政治?政治并不一定让大家都过上一种物质文明上的发达生活,他仅仅是一个标志,真正来自于内心的那种安定和对于一种政权的认可,这些都是来源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前几天呢,我在读者文摘上看到一个说法,说评估二十一世纪我们各个国家生活好与不好,已经不简简单单是过去的一个标准,大家都知道是GDP。GDP我们国家增长一直都很快,年年都在提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GNH,是什么呢,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的富强,不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看每一个老百姓他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他在这个社会中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认同吗,他满意吗。而这个指数在中国很有意思,我们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国际的调查,当时显示我们国家的幸福指数是不太高的,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四点多,到了91年的时候再参加调查发现随着整个物质文明的提升,当时也是进行了很多改革,这个幸福指数提高了,当时到了百分之七十三左右;但是等到了96年再参加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68%了,这是一个很令人困惑的事情。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盛的时候,我们现代人有可能会遭遇更为复杂的心灵困惑。
大家肯定会有同感,今天我们的困惑是选择太多了。我们可以选择这个,可以选择那个,所以大家困顿。其实大家谁都不愿过苦日子,但是在相对的,比如说不太满意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快乐吗,我们每一个人追问内心,我们会有一种安顿吗?这一点让我们回到《论语》看一看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多么贫困呀,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但是孔夫子评价过他的一个学生,就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大家都知道,他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
他说: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
这话什么意思呢,一箪食,家里头粮食很少,不能是满仓满斗的,可能刚刚够煮饭就那么一小笸箩;一瓢饮,一个水瓢里头的水,够喝的水就完了;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陋巷,非常破烂的小地方;这一切,可能很多人说,那我们没办法选择,生活就是这样。难的不是说他生活在这种境遇中捱过来,难的是他的生活态度,叫做回也不改其乐,而别人怎么样呢,孔夫子说,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会被此困扰,在抱怨的时候,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他说贤者回也,又感叹一声这才是真正的贤德。就是在什么样的物质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其实我们想一想,在今天听到这样的言论来讲对我们的心里是挺温暖的,因为我们受的困顿太多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人会越来越不满,因为你总会看到周围还有乍富的阶层,总会有一些人让你感到心里的不平衡,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功能的,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的去发现内心。孔夫子能够交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所以在今天,恒心与定力对人来讲是什么呢,它是让我们在这么一个苍茫大千世界里面能够做成一点点事情,最后心里的那么一个依据和底线。有些奇迹其实就是在坚持中完成,有些奇迹永远不是那些最机灵和最聪明的人能做完的。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有一大群小青蛙,有一天在外面玩着玩着,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铁塔。小青蛙们就在一起忽发奇想,说我们能不能爬到塔尖上?然后大家都很受这个理想感召,说爬呀爬呀,呼朋唤友就开始爬了。爬着爬着呢,被太阳晒得气喘吁吁,就开始有人怀疑,有人质疑说我们傻不傻,咱们干吗去啊,为什么要爬啊,这谁说的啊。说着说着,有一个停下来就有三个停下来,就有五个停下来,逐渐逐渐,大家不仅停下来了而且都在嘲笑自己的想法,说真是挺傻的,干吗呀,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很奇怪呀,有一只最小的青蛙它还在爬,它的速度也不快,就一点一点的往上爬,后来大家瞠目结舌,大家都不说话了就看着它。终于看着它以缓慢的速度最终自己到达了塔尖。等到它下来以后呢,大家都敬佩的不得了,就上去问它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为什么你自己上去了,然后大家恍然大悟,这个答案大家听了也许是出乎意外的:这只小青蛙是个聋子。它当时只看到了所有人都开始行动,但当大家议论的时候它没听见,所以它以为大家都在爬,它就一个人在那儿晃晃悠悠在那爬,最后就成了一个奇迹,它爬上去了。
现在家长都在说希望孩子聪明,什么叫聪明呢?就是耳聪而目明,耳朵灵眼睛好。但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做一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许是一种选择。我们现在就是因为太聪明了,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为什么会听信他人的鼓噪呢,为什么爬着爬着对自己怀疑了呢?因为我们心里头没有一个信念,没有认为说什么样的事情我一定能做成,所以你会受到他人蛊惑,这对于儒家来讲是一个大忌。
话外音:人人都希望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于丹教授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子《论语》中孔夫子以他天地人合一的宽广胸怀告诉他的学生们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而孔子的这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这样一种儒家思想一脉相承传承下来,后来我们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人物,到了东晋的时候中国出现了田园诗派,出现了一个大诗人,就是大家都属性的陶渊明。这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陶渊明的价值不在于诗中购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能开出来了一片乐土,就是他日子过得很乐呵。他经常说,我归园田居,他本来也做过小官,当了八十三天彭泽令,后来觉得说不行,有一件小事让他觉得不快乐,他在那干着干着,有一天说上面来检查工作了,说督邮要到此,告诉他说你穿正装出场,叫做“应束带见之”,你把必须要把腰带端上,穿正装去见一见,无非象今天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见见领导,就这件事,陶渊明不干了。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所以就解佩印而去,自己把佩印一仍,我回家了。回家的时候,他自己写了《归去来兮辞》。他说过去的这种日子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话说的好,什么叫以心为形役,就是让我这个身体成了我心灵的主人,他去奴役我的心灵,也就是说我让心灵受了好多委屈,去低三下四啊,去阿谀奉承啊,为的无非是我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就让我的身体享一享福,但我让心灵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啊。所以他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知道我过去的这事做错了,但是未来还长,所以我就归去了,所以我就回到自己的田园了。
话外音:老师,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
嗯,还可以,但是最高的境界在于一个人能够安于贫贱,并且能够乐在其中。
他的学生,还是那个子贡曾经问过他,子贡说:老是啊,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何如?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逼着老是说这好啊,老师也很宽和,子曰:可也,老师说还可以,但是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老师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老师说:最高的那个境界就是一个人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没有抱怨,他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仍然不能从他的生命中被剥夺。大家想想,这是一个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在贫贱之中还能保持着把他的日子过得觉得很有尊严,有他自己的快乐。其实这说的就是象陶渊明那样的隐士。
话外音:孔夫子教导他的学生们要安贫乐道,但是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的多少似乎就成为了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意味,那么我们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为人呢?能不能有一个很简单的、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也能起作用的为人之道呢?其实,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希望有一个字就可以受用一生,这个字是什么?孔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这就是孔夫子他跟学生在交流中,学生非要苛刻的问他。子贡,老是这个子贡“刁难”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就跟我说,这一辈子,您就告诉我一个字,我就可以终身受益。问他老师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告诉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就遵守它。你说什么教育能缩成一个字,老师呢也能说出来,老师还特宽和,商量的口气说:岂恕乎,就是宽恕的恕。他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这个字就是“恕”字。然后老师又为这个“恕”字加上了八个字的解释,这八个字我一说大家人人都知道,其实这是圣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叫忠恕,什么叫宽容,就是你自个儿觉得不想干的事,你就别强迫别人干。你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就这一个经验够你活一辈子。这就是老师告诉他学生的话。所以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几个字就够你一辈子用了,所以真正圣人不会说让你去背《千字文》,记住那么多你才能活明白,记住一个字有时候就够了,就是宽容一点。所以他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而已矣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真正的道理也就是忠恕而已。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宽容有时候多不容易啊,我们这个社会上,现在有多少事情,就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在你的心头过不去。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困顿,有多少都是自我的折磨,有多少时候是一个事情过去了以后我们老在那里想,觉得这个事情深深的伤害了我,然后我就不断地在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总想着说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他呢,我每天早上醒来想的都是复仇。
其实当你一次一次玩味这个痛苦的时候你被折磨得就太深了。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两个人出去下山化缘。走着走着到了河边,这个小和尚因为刚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看着他师父,一看那有个姑娘要过河,他师父就过去问她,说姑娘你想过河呀,那你过来我把你背过去吧,就背过去了。小和尚就瞠目结舌看着,然后被过去就放下了,姑娘谢谢老和尚,他师父领着他接着走。这个小和尚也不敢问,说我师父怎么这样呢,走啊走啊走了20里地,觉得太憋得慌了,终于就问了,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他师父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这个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就是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有什么事老搁在心里放不下,所以上面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就像我们客观的生活中,你说一个人要是遭遇事业呀婚变呀,朋友背叛哪亲然离去哪,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他对你算大事还是小事,这个没有客观标准。这就像说一寸长的口子算是一个大伤还是小伤呢。如果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身上那肯定是个大伤,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药老看着;如果是一粗粗邋邋大小伙子不小心踢球碰破了,他可能从伤到伤好一直就不知道,这也是个伤口就完了所以其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邋邋大小伙子,这件事情靠我们的修炼就能做到。这就是孔夫子的意义,他告诉你你可以做得到,无非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去强加别人,自己快乐的事情自己就更多做一点。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更多地去帮助别人。
话外音:《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药拿的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
仁恕为核心,这是孔夫子儒家理论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那么他的学生樊迟曾经必恭必敬去问他说: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就淡淡地回答他,就两个字“爱人”。然后樊迟想想又问:什么叫“智”,老师又淡淡地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所以我们想想多简单,去关爱别人就死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就这么简单。
所以孔夫子解释这个仁,说夫人者,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说每个人我们自己都想让自己树立起来,你要是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安身立命,那你也去立别人,你也努力帮着别人立起来,每个人我们都想发达吧,我们自己想发达也让别人发达。你这么做了的话,叫做能近取譬。就是在你最近的地方,你眼前看见这个人,他在街上有点事,你弯弯腰举举手就帮了他了,可谓仁之方也,这就是仁义的方法,这就是仁义的秘诀。仁真正核心的就是你身边做这件事,这让我想起来我读大学的时候,在英语课文上看到过一则据说事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寓言,那里面说,有一个国王,他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什么时间做事是最重要的。然后觉得这样的三个终极问题,冥思苦想,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后来有一天他很苦闷,他就微服私访,自己就下去逛去了,走到底下很偏远的地方,结果就投宿到了一个陌生的老汉家,一敲门就说你进来吧,他就进去了。到了半夜他忽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了,然后就发现有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了进来,这个老头就像收留他一样也淡淡地说,那个人就说后面有人追我,老头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就给他藏起来了。这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就看见追兵来了,追兵就问有没有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那些人闹闹就跑了,然后那个人洗净了血迹感恩戴德地也就走了,老头关上门继续睡觉。第二天国王就惴惴不安地问他说,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老头淡淡地跟他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最重要的那个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离你最近的那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马上把这件事给做掉;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把我三个终极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个故事又做了论语的注脚。
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转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佶屈聱牙说他到底说什么呢。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
视频片头语一:
俗话说: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那么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如果我们遭遇不得意之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有什么启示呢?请收看于丹教授《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
视频片头语二: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但于丹教授认为,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真的能够开解现代人的心结吗?请收看于丹《论语》心得之二:《心灵之道》。
于丹:
今天我们说一个话题,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呢?
人的一生中遗憾的事情谁都在所难免,《论语》中有没有遗憾的事呢?也有很多人。想想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么多学生,家家都有自己烦心的事情。那么他们之间是怎么来讨论关于人生遗憾的呢?
有一个学生司马牛,他的遗憾是什么呀?
FLASH:
“唉!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
“我们家有哥仨。”
“我们家有五兄弟。”
“我们家有八个兄弟,号称八大金刚呢。”
“为什么人家都能够有那么多兄弟,为什么我就一个都没有呢?哪怕有一个也好啊。为什么啊?为什么啊?太郁闷了。”
于丹:
他的一个同学子夏就开始劝他。子夏是自称,称自已的名字商,他说我听说呀,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卫灵公篇)
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是他也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就是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当你面对一件想不通的事情的时候,你怎么样避免最大的伤害呢?就是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为什么呀,为什么呀,偏偏这倒楣事怎么就落在我头上呢?
其实化解遗憾第一个前提是先认可这个遗憾的存在,就是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接受下来。说,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排,我已经知道有这个遗憾了。那么第二个态度是什么呢?是尽可能的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补足这个遗憾。这就是子夏告诉他同学两句话,叫“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篇),敬,是指人内心的一种端庄,一种正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使大家都可以尊敬你,那么你再去做事情,尽可能让自己少一点失误。另外一点就是真正跟别人共事的时候,要恭而有礼,内心保持着一种恭敬,彬彬有礼,真正能够对人有一份尊重,如果你能做到这样,少一点过失,多一分尊重,那你能够达到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一个真正的君子,你还真正会内心忧患没有兄弟吗?
画外音: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但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没有兄弟,已经不是什么缺憾了,因为这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遗憾总是存在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生活带来的遗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于丹:
而这样的一种遗憾,其实如果我们放大的话,那可能它会被 放得很大很大。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了”。也就是说,你总看着自己人生的遗憾,你总在念叨着这个遗憾,这个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呀,甚至这个遗憾有可能会变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这个阴影在你的内心极而言之,它对你的生命质量是会有所损害的。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报刊的转载,说英国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网球名星,叫吉姆.吉尔伯特。这个女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历了一次意外,就是她跟着她的妈妈去看牙医。这本来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一般我们知道,牙病是会引发心脏病的,可能她妈妈没有检查出来有这种隐忧,所以孩子蹦蹦跳跳地去了,以为跟妈妈一会儿回家了,结果她就面临了她生命中令人惊詑的一幕,她看见她的妈妈就死在了牙科的手术椅上。
这个阴影在这孩子的心中被放大到多大?也许她没有去经历心理医生的调整,也许她这一辈子没有想过怎么去根治这个伤痛,她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所以她牙疼的时候从来不敢去看牙医,直至她成为了著名的名星,她已经拥有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她疼痛的牙齿折磨得实在受不了了,家人都安慰她,说牙医请到家来,咱们不去诊所,在家还有你的私人律师,有你的私人医生,有所有亲人陪着你,咱们就把牙治了不行吗?结果就在她海滨豪华的寓所,牙医在旁边整理手术器械的时候,一回头,看到这个人死了。还没有开始,这个人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所以当时记载这件事情的报纸,伦敦的报纸用了这样一句评价,说她是被自己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这个念头有多重呢?这就是一个人心里面暗示的力量,这就是她生命中一个至极的遗憾,这个遗憾以令人惊诧的方式放大,能够结束一个人的生命。
其实我们不见得会面临这种极端的例子,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命的缺憾。那么这个缺憾有的时候会变成我们自己的一种暗示。
大家听说过这个说法吧,说人在愤怒的时候和忧郁的时候如果用一个测量仪会看到你测出来的这个呼出的空气,它都是灰色的,它的二氧化炭会特别多,这个人会有一种抑郁,能够改变你的内分泌,这一定会影响到我们生命的质量,但是你可以怎么样去补足它呢?就是你如何用一种方式正视你内心的遗憾并且改变它。这种改变有可能也是惊人的。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如果说生活中的缺憾是不能避免的,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美好的愿望,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点化会改变你的心态,同时也就完全改变了你的生活。
于丹:
我还看到过一个寓言,他说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非常穷困的女孩子,她家里没有父亲,她跟自己的妈妈相依为命,做手工品,然后这样长到了18岁,18年来她过着太贫寒的生活,所以她从来没有自己漂亮的衣服和首饰,因此她也很自卑很自卑,这就是她生命里的缺憾。
后来在她18岁那年的圣诞节,妈妈破天荒给了她20美元,跟她说,这是你的劳动所得,你用这个给自己买个圣诞礼品吧。她简直是大喜过望,但是她还没有勇气从这个小镇上堂而皇之地走过,她捏着这个钱绕开人群,贴着墙角,走在路边上,一路上她看着所有人,都认为这些人的生活比她美好。她心中不无遗憾地想说,我是这个小镇上最抬不起头来的一个寒碜的女孩子。路上她看到了自己特别心仪的小伙子,她就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有个盛大的舞会,不知道谁是他舞会上的新娘,谁能够有这个荣耀呢?
她就这样一路嘀嘀咕咕躲着人群,来到了那个商店。一进门她就觉得自己的视线被刺痛了,她看到那个柜台上摆着一批特别漂亮的缎子做的头花、发饰,那么她呆呆地在那的时候售货员就叫她:小姑娘,你过来,你的亚麻色的头发那么漂亮,我挑一个淡绿色的头花给你戴上。她一眼看到价签,写着16美元,她先说我一定买不起,我不试了,这个时候那个售货员已经把头花给她戴上了。拿起镜子跟她说你看一眼,就在她看一眼的时候,她突然就惊呆了,她觉得这一朵头花改变了她整个人的容颜,突然之间,她变得像一个天使一样容光焕发,她从来没看到过自己这个样子。她就特别惊讶地想说,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那我买了吧。所以她就飘飘欲仙地掏出钱来说我买了。人家找给她四美元的时候,她仍然像飘着一样转身就往外飞跑,然后咣一下,撞在一个刚刚推门进来的老绅士身上,然后她隐隐约约听到那个老人叫她,她就飘飘忽忽地跑了。
一路上她就在想,我怎么会有了如此的改变,她不知不觉地就跑在了小镇最中间的大路上,她看见所有人迎向她,都是惊讶的目光,她听到人们在议论说,这个镇子上还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谁家的女孩子,我们怎么从来不认识她?就在这个时候,她又一次踫到了她暗暗喜欢的那个男孩,那个男孩也很惊讶,叫住她,说,我有没有荣幸请你做我今天晚上圣诞舞会的舞伴?这个女孩子简直心花怒放,她想了想,说我索性就奢侈一回,我手里这四块钱我回去再给自己买点东西。所以她又这样一路飘 飘 然地回到了小店。
她一进门,就看到那个老绅士微笑着站在那。这个老人跟她说,孩子,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你刚才撞到我的时候这个头花就掉下来了,我一直在等着你回来取回它。
这个故事到这就停止了。
这像是个寓言,这个妇孩子生命中的遗憾真的是被一个头花改变的吗?其实是被她自己的自信心驱除的。也许我们没有这样一个灵异的时刻,我们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有幸遇到寓言一样的机缘,但是这些东西会启迪我们的心智。
这些个故事里面其实也有很多跟孔子在《论语》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其实孔子说一个人内心的在乎与不在乎,他的悟性能够让他明白这个世界很多很多的事理,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内心的坦然与淡定是可以让他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的。
字幕: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缺憾。
于丹:
这前提是什么?就是要求一个人在心中不要把现实中很多的阴影看得过重,不要自己认同在阴影之下,就像泰戈尔还说过一句话,他说,“乌云自己遮住了太阳,但是它却怨天气不明朗。”有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心遮住了阳光,我们太在乎得与失,而在乎得失的人,在孔子的价值判断体系中被指责为鄙夫,就是一个不上台面的比较低级的人。鄙夫是什么呢?几乎意义等同于小人。
孔子曾经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篇)像这样一个小人,你能跟他共事,去谋国家大事侍奉国君吗?不能。
人没有得到无所谓,但得到以后你再拿走,这个受不了。就是说已经过不了简朴的日子。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得之更久,为了让自己不失之,就会无所不至。
其实让我们回到本初,谁的生命没有遗憾?如果你能够用一种内心的富足和饱满,能够用一种内心鲜活的力量去弥补这些遗憾,那你会成为一个坦荡、磊落而勇敢的人。孔子所提倡的境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当所有这些忧烦、迷惑或畏惧压在眼前的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厚仁达,变得更加智慧聪颖,变得更加勇敢无畏,那么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没有了吗?
所以,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而不要借助外在物质的得与失让自己拥有一份浅薄的骄傲,这就是论语里所倡导的一种人生观。
画外音:
说到勇敢,有人会说,大仁大智恐怕不容易做到,但做一个勇敢的人总不难吧?那么于丹教授在这里所说的勇敢到底指的是什么?是不是仅仅用匹夫之勇就可以使自己有能力化解生命中的遗憾?论语中对于勇敢的定义又是怎么说的呢?
于丹:
我们知道,孔子有一个大弟子,就是特别率性勇敢的子路,他对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别在乎。因为他老师曾经还调侃过,说过一句话,说这个世界要是有一天道不行我的道理真推行不了的话,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天,我就带着子路。子路特别高兴,他说老师到那个时候就想带我一个人。结果老师后面还有一句解释,说就是因为子路这个人除了勇敢别的什么都没有,我也就把他带在我身边吧。所以子路呢,是很勇敢,但是呢他勇敢又缺点内涵。他偏偏有这么一天,找老师问勇敢的事去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说老师你说,君子 应该不应该崇尚勇敢?老师就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界定。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
老师告诉他说,君子崇尚勇敢这没错,但是君子的勇敢是有约制的,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只有一个字,就是“义”。一个君子只要有了这个义字当先的勇敢,他才是一种仁义之勇,如果没有这个字的话,他会以勇去犯乱,因为勇敢可能会搅动起来大乱,而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一个小人身上,就更麻烦了,如果他心中没有义字的话,那他就会直接成了小偷、劫匪。就为盗了。我们想想今天,真正小偷劫匪你不能说他不勇敢,他穿门打户,甚至可能越货杀人,你说他不勇敢吗?也就是说,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那么道义是什么呢?君子之勇真正崇尚的是什么呢?就是这种内心的制约,所以《论语》中还有这样著名的一句话。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篇)
内心有所约制,而在社会上还经常有过失的人我见得不多,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要经常对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问,问问我今天有什么事做得好,做得不好,看看周围的人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肖则内自省。反省一下我可不可能这样。这就是约制,也就是说,我们刚才说人生有遗憾,人的行为也有遗憾,但是你做错了以后,如果你自己这样去纠正的话,这就是一种真正的儒者所倡导的勇敢。这种勇敢就是君子之勇。
关于君子之勇,后来苏轼在《留侯论》中曾经有这样的论述: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哉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解释了真正的豪杰志士心灵之勇是何等境界,这种过人之节能够忍受人情有所不能忍者的人,这是一种胸怀,所以什么人是勇敢的?像韩信那样,可以受胯下之辱的人,最后他可以为刘邦决胜千里之外,他不会像一般的人,所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一瞬间就绷不住了,这样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也就是说,你自己真知道你是谁的话,这种勇敢有时候表现为气度,有的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约制下内心的自信和镇定。
这就是一种力量。
所以苏轼在论述的这种勇敢中,他说,真正的大勇是那种突然面临一件事,所谓泰山崩于前而不瞬,卒然临之你不要惊恐,你能够每临大事有静气,去先面对这个格局。而无故加之不怒,这可不容易。我们想想,生活里面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是一个道 德君子,我们努力不去冒犯别人,但你时不常就被别人冒犯了,你经常无缘无故地就遭受了一个事情的伤害,你能做到不怒吗?
其实当我们遭致这种意外的甚至无聊的伤害时候,你可能有两种态度。
一个人可能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顿暴打,然后他可能星期二就开始给各个朋友打电话,他要复述这件事,他跟十个人以上复述这件事,每复述一次他可能又挨了一回打,到星期三的时候,他已经郁闷地说,我不上班了,这事太郁闷了。所以要找派出所,去给我通缉这个人,然后再找朋友,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到星期四,就情绪更抑郁,开始跟家人吵架了,你说我为什么挨这顿打?这一个星期有可能就这样过去了。其实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每天还在继续挨打。当然你也可以一件事情发生了,你可以把这个伤害缩到最小,那就是让它尽快过得去,找一个更为积极的事情,去抵消负面的意义。这样做的话会腾出你更有用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时间,和一种更美好的心情,让你去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是因为你的内心有美好的东西,所以你看到外在的世界,才能气定神闲。
画外音:
于丹教授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虽然我们凭借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凭借我们勇敢的心灵去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于丹教授认为,一个人外在的表现与他内心的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于丹:
大家知道宋代的笔记小文中记载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著名的苏东坡他有个好朋友叫佛印,他经常跟佛印在一起两个人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受他欺负
FLASH:
苏东坡:你睁眼好好看看我,你觉得我坐在这儿像什么呀?
佛 印:我看你坐在那儿就像尊佛。
苏东坡:哈哈。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吗?你坐在那儿就像一堆牛糞。哈哈。。。。。。
于丹:
占了便宜以后就很高兴。回了家以后,就跟他那个旷世才女的妹妹苏小妹说,“佛印今天又吃亏了。我们俩打坐,在那参禅,我就问他,说你看看我像个什么呀?佛印呢就老老实实地说,我看你就像尊佛。”他说,“我就大笑着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我看你坐在那就像摊牛糞。”他说完了以后他妹妹就冷笑。苏小妹说,“哥哥,就你这个悟性,你还参禅啦?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就是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要是说看你像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糞,你回头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其实这个故事可以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大家想想,一样的生活,对吧?大千世界,相差无几,为什么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整天指责抱怨,指责抱怨的人生活就真的那么差吗?其实就像同样的一瓶酒放在那,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唉呀,这么好的酒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心态不同。就在于你看见了什么。而这种看见,是一种由德,由仁,而生发出来的旷达的勇气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这种心灵的勇敢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更加重要。这样的一种心态,在《论语》中被表述为:
画外音: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
于丹:
其实这是孔子习惯的一种句式。就是把君子跟小人他的表现两者这么来参照。
所谓“君子泰而不骄”,就是一个人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但是他没有一种骄矜之气。那小人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张扬,一个人表现出来处处骄傲,甚至处处攻击,他少了一种气定神闲。关于这种骄傲,我们要分清一个人一生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小人之骄骄傲 和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 之骄骄傲的是内心风骨。
一个有风骨的骄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张扬的,这就是所谓“泰而不骄”。那么这样一种笃定的生命力量,其实在东方文化中一直是被倡导的。我曾经看到过铃木大拙在他的书中记载了一个日本江户时期的故事。大家知道日本参禅过程中提倡的是茶禅一体,人喝茶,茶道本身就是参悟的过程。那么他写道,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茶师,他跟随着他一个显赫的主人,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里办事,舍不得离开他这么多天,说你跟我去吧,每天好给我泡茶。那个时候是一个浪人、武士很纷乱的时候,所以这个茶师就很害怕,他说你看我又没有武艺,咱们路上遇到点事可怎么办?他主人说没关系,你打扮成武士的样子,你挎一把剑不就完了嗎?你跟着我走吧。那茶师呢就哆哆嗦嗦地换上了武士的衣服跟着主人走了。
等到了京城主人去办事了,茶师自己在外面溜达,一出门,就真碰上了一个浪人。浪人上去就挑衅,说你也是武士啊?那咱俩比比剑吧。这茶师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我就是个茶师,我不懂武功。这个浪人就得寸进尺,说你既不是一个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严,那我就更应该跟你比,你就更应该死在我的剑下了。茶师一想,也是啊。就跟他讲,你看我主人给我的事还没办完,你容我几小时时间,今天下午我跟你还约在这个池塘边见。那个浪人想想就答应了,说那你一定来。
这个茶师就走了,他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馆,去了一看,所有学剑的人在门前都排着大队。他来不及等,分开人群就冲进去,直接到大武师的面前跟他说,求你教给我一种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武馆的主人当时就惊诧了,他说来我这儿所有的人都是为了求生,你是第一个求死的,你是为什么?
他说我是个茶匠,我就只会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这么个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决斗了,我想死得有尊严一点。
武馆的主人说,你是这么著名的一个茶师,那好吧,你再为我泡一遍茶。
茶师想了想,很伤感,说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后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从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炉上烧开,很从容地把茶叶放在里面,洗茶、滤茶、然后一点一点地把茶倒出来,捧给这个武馆的主人。
这主人就这么一直看着他这个过程,看完了以后他喝了一口茶,他说: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这个时刻,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不必死了。
茶师说:哦?你要教给我什么吗?
他说:我不教你,你只记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对那个浪人,我就告诉你这一句。
这茶师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见那个浪人已经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嚣张,当时就拔出剑来,说:你回来了,那我们来开始比武吧。
茶师就老在想着那句话,说我心泡茶的心面对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对方,然后从容地把自己头上的帽子取下来,端端正正放在旁边,然后解开身上宽松的外衣,一点一点叠好,压在帽子下。他还笑笑地看着对方,拿出绑带把自己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紧,再拿出绑带把裤腿也扎紧,他从头到脚,一点一点地在装束自己,一直气定神闲。对面这个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给吓得内心心虚起来。
等到这个茶师全都装束停当,最后一个举动就是拔出他的剑来,欻,就挥向了半空,然后棒喝一声,停在了那里。因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该怎么用了。
他停在那以后,这个浪人噗通就给他跪下了,说我求你饶命,你是我这一辈子见过最有武功的人。
画外音:
于丹教授通过这个小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付,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有一颗从容镇静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所以毫无武功的茶师凭借内心的定力能够战胜嚣张的日本浪人。
于丹:
其实在这里是什么样的武功致胜呢?这就是那种心灵的勇敢,是那种从容、笃定,是一种气势。所以武功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武功无非是一种技巧,而武功这样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知识系统,所有这些东西的得到,都是可以由你自己一种真诚去感悟,你都可以把它化入生命,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的心很敞亮,你有一种仁厚,你有一种坦率,你有一种心灵的勇敢,那么外在你遇到的人都是机缘,每个人都愿意把美好的东西告诉你,但是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包括称有教无类的孔子,他也不见得见到不可教之材一定追着赶着告诉你道理。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
就是这个人可以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相反,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那也不好,如果你见到一个没悟性,或者这人太差,你追着赶着跟他说话,那对不起,你话多了。所以他说,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个聪明的人他不会错过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会对牛弹琴,追着不可教之才多话,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对的。这也就是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之人,当自己是一种对对世界,有敞亮的心怀,那么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它都是要教育你的,所有的东西都会是弥补你这种遗憾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其实《论语》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人生动态的系统,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截取任何一个横断面,我们不可以僵死的去理解,所有古典、圣贤思想的精华无非要化入我们每一个生命,当它在你的血液中流动起来的时候,你那种欢欣的态度本身就是我们今人对于古典最高的致敬。
结束语:
《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类的心最本性的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进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需面对的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明天请继续收看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
视频片头语一:
《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内心最本性的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请听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视频片头语二: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生活里,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
于丹:
在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
《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是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
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说:“或曰:以德抱怨何如?”(论语.宪问篇) 以德抱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 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 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别人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愦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一听觉得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啊,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 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是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正直、用你的率直,用你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这个地球 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浪费,应该说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是停止了吗?有的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
FLASH :
“老师,如果一个特别仁义的人掉进井里去了,你会跟着跳下去吗?”
“为什么要跟着跳井呢?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脑子想想的。”
于丹:
曾经有学生宰我去问他的老师,说:“老师啊,仁者,虽告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你看,给他老师出的难题。
说问你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特别仁义的人,现在有人跑来跟他说,有一个仁者在井里,他掉井里了,你跟着去吗?这叫井有仁焉。井里头有一个更贤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吗?
那么这怎么办呢?老师问他: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篇)这话说得好。孔夫子说,那干嘛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地就跳到井里去?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君子也许不能避免很多的伤害,他可以被人欺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了。不能被自己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这是孔夫子所不耻的。他并没有拘泥地说仁者在井里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他很不解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 这在今天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画外音: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费尽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
于丹:
什么样是好呢?孔坏分子老在强调“过犹不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有机地渗透在他举的很多例子中。
你说你去做工作,面对你的领导,那我们每一个下属面对领导肯定应该是忠诚的,也应该是有热爱的,大家私交好,公职好,把事情做好。这没有错。
另外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家对朋友都应该是将心比心的,甚至有人说是可以两肋插刀的,那么,这些个关系里面,不管是对领导 ,还是对待我们的朋友,有我们的分寸吗?
孔夫子曾经跟他的学生探讨过。最后由他的学生子游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子由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
什么意思?就是过于密集。他说你跟你的领导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与你朋友的过从要是过密的话,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其实这是什么呢?《论语》里面无所不在有哲学。这其实就是哲学的关系。
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说有一群豪猪,就是野猪啊,身上长刺的那种野猪,大家挤在一起过冬,它们老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以什么样的距离最好,离得稍微远一点,冬天就冷,互相借不着热气,大家就往一起凑凑。结果一旦凑近了,彼此的刺都扎着对方了。就又开始远离。但是再远的话大家又觉得寒冷,又想借助别人的温暖,就再凑,凑着凑着又受伤了,然后再拉远,多少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我们 看一看,原来 的大杂院现在都改成了单元楼,已经没有了这院里头一家包饺子十家全挨排儿去送,没有这样的事了。没有大家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在一起的情形了,经常是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人都认不全,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
其实今天的社会,随着整个物质的发达,人际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多了。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怎么样呢?我们所依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更重了。因为你觉得周围人际普遍冷漠,所以对你的好朋友,你就会觉得他应该对我多好一点,我对他多好啊,我应该跟他要过从再密一点,他们家有什么私事,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可以跟他们去调停啊。其实我们今天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听听子由的这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这就是豪猪的剌必然要伤及他人。
子贡曾经问过他老师, 说“什么叫好朋友啊?”老师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这就是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不可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所以,好朋友也有度,不要什么样的事大包大揽,说包在我的身上,我给你一个幸福的未来,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人这样许诺。
画外音:
《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父母和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于丹:
我曾经看到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非爱行为”,什么叫“非爱行为”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这种非爱性掠夺。
这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有人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我今天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需要对我如何如何。父母对孩子经常说,你看看,我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不好了,我人也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就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念书呢。所有的这些,其实通通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父母的书,一个英国的心理学的女博士写的一本书。她在开头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她说:“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所有的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她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就越成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
无认父母对孩子还是多年的夫妻,一旦没有了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会到论语中说的,到了“数”这个阶段,一切过于密集,密集得彼此已经都不独立了,这就潜藏着隐患。这就离疏远甚至离崩溃都不远了。
其实《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什么呢?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得越多越好呢?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吗?
于丹: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放在我们这个体系中去看,你就会懂得,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这就是一个前提,先告诉你在其位,谋其政,把你自己应该做的那个岗,先做好了,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所以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不缺少锦上添花,但我们缺少雪中送炭。有很多人为别人操心。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你的本职对你的这个岗来讲,对你这个链条来讲,这个环节永远是雪中送炭,所以有很多话,你站在积极的立场上去解读,就能得出积极的价值,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位,什么是政,怎么做才好。
而在其位要怎么谋其政呢?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里仁篇)
这是一个多么坦荡、磊落的态度,君子临天下,做任何一件事,没有薄厚亲疏自已心里定的那些个标准,只有一个标准在前,就是一个字,“义”。
什么叫做义之于比?就用义做为比照,做为法则。无适也,无莫也,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就是按照你的标准去做事。
画外音:
处世之道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将“过犹不及”。但是于丹教授认为,为人处世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把握我们自己言谈举止之中的度。 我们每天都要说话,我们每天都要做事,论语中对于言行的适度,又有些什么样的劝导呢?
于丹:
我们以前曾经多次说过,孔夫子一向不鼓励那些巧言令色的人,特别能说,夸夸其谈,孔夫子说:“鲜以仁。”这种人有仁义心肠的少,找不着真正的仁者。他鼓励的是什么呢?他一定要积极地去做事,做事要敏锐,要做到,要有效,但是说话要小心。一定要慎于言,不要去说自已做不到的事。在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孔夫子为什么提出慎言。慎于言,说话也要小心,这也是一个分寸。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祸从口出,没那么严重的话,也起码有人说叫言多必失。 说话多了的话,总有不得当处,这一点,在你为人处事中,就要小心。
FLASH:
“老师,我要去做官了,您说,我得注意什么?”
“你呀,带着耳朵闭上嘴,少说话,少抱怨,做事多用脑子少后悔,你这官也就做稳当了。”
于丹:
他有个学生,孔子的学生子张。子张学干禄,什么是干禄呢,就是做官,到社会上,担当点社会上的职务,去请教老师,说我得怎么样啊?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篇)
我们慢慢来看很有意思。多见阙殆,说你多听。你先少说多听,带着耳朵去,先别带着嘴,你多听了,听多了,你心中的疑问就少了。你听听别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力行那叫直接经验,但听别人走的弯路,他经因的坎坷,那是间接经验,说你多听点间接经验。你心里头疑问就越来越少了。你就算是听完了以后,也要慎言其余,你明白了这些,其它 的还是少说,尽量少说,则寡尤。
怨天尤人,尤也是一种抱怨指责。他说如果你多听,自己少说话,这就会让你少了很多抱怨,再有一条,叫多见阙殆。光是想,思而不学则怠,人不就迷惑了吗?你见得多了,这种迷惑就少了,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你还见识太少,如果是井底之蛙,就看见圆圆的一小片天,那你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而天空呢?所认你就出去看看,多看,看得越多心中的迷惑越少,然后你做事要慎行其余,仍然要小心,这个小心在论语中被概括,叫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那种小心翼翼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像站在深渊旁边,要像走在薄冰之上一样小心翼翼,这叫慎行其余。就是多思、多想、多看、多见,但是落实到语言层面和行为层面上三思后行。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则寡悔。让你自己的心少一点后悔。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一旦后悔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所以他告诉 这个学生,说现在你还没做官呢,我告诉你出去多闻、多见、慎言、慎行,能做到 这些吗?做完以后呢,“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一个人如果在他说话里面少了很多的指责、抱怨,在他行为中少了很多的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禄在其中,他就能成功了。 就这么简单。
我们想想这段话多实用啊,这告诉我们的不就是在指导我们今天的事吗?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言寡尤,行寡悔,能做到这六个字不容易啊。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子,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特别任性,跟家人经常 摔摔打打。有一天他爸爸就想要给他找一个办法,就把这个孩子拉在了他们家的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你以后每跟家里人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你看看你发多少次脾气。”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他就嚷嚷一通,梆,自己敲一颗钉子,他就嚷嚷一通,梆,敲一颗钉子。然后一天下来,自己一看,说“唉呀,一堆钉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就按他父亲所说的做了。没有过多久,篱笆上就钉满了钉子,孩子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这一天说了多少个错话?跟大家发了多少火?”那怎么克制呢?父亲说,“你克制,你就一天争取不发脾气,你要能做到一整天没发一次脾气,那你把原来敲的钉子可以拔下来一根。”然后这孩子本来已经密密麻麻的发脾气钉了那么多钉子,后来一想,发一次就钉一根,这得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就学会了克制。不断地克制,觉得真难。但他想把钉子拔光,就克制 克制,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终于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觉得我已经学会了克制了。我可以不发脾气了。所以他就真正是发自内心非常欣喜地去找他爸爸。他说爸爸你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那么他爸爸跟他来到了篱笆旁边,爸爸又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孩子,你看一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父亲说,篱笆上的钉子虽然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心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
18 《处世之道》 (讲稿)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寓言呢?其实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解读论语的寓言。什么叫做言寡尤,行寡悔?就是我们在做事之前你想想,钉子敲下去再拔掉,篱笆已经不会平复,你怎么样能够在此刻的这种隐忍中,去消弥你以后的伤害。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在做当下一件事,哪怕是凭冲动做的一件事,都先想一想,再往远会怎么样呢?所以这就是他跟学生子贡说的,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们还是悄悄地多做一点事,不要把很多空话说在头里吧!
画外音:
说话得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更重要的一点。但于丹教授认为,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要懂礼节,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叫做礼节呢?
于丹:
孔夫子的礼节往往是不一定要别人看得到的,他就那样做了。比如说他路过当官的人面前,穿丧服的人面前,还有盲人面前,不管这是一个年龄多大的人,年纪多轻的人,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一定要过,他就一定要小步快跑着跑过去。也就是说,他面对这些人都有着他的一种尊敬。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些是有官位,你需要表示尊敬,但有些像身上有孝和盲人,这属于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什么?叫弱势群体。人家或者是家里有事,或者是自己不健全,面对弱势群体,你要抱有对于官员一样的尊敬。你不要在他们身边叨扰太久。不要惊扰了他的伤痛,你要悄悄地过去。这就是一种礼仪了。孔夫子是能这么做的。
所以论语上面还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常)大伙在一块喝酒,喝酒的时候多高兴啊,百无禁忌,热热闹闹,人都进进出出,孔夫子偏偏做到 所有扶手杖的人,什么人?老人。只有扶手杖的人都出去以后,他自己才出去。只要还有老人没出去,他就要在后面。他决不和老人抢行。这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些最小最小的礼节。所以我觉得论语记载的也挺 可爱的。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圣人这点事还用记吗?这还不是应该的?谁都懂的道理,这是夸圣人吗?为什么还把这点事给记下来呢?其实所谓圣贤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
FLASH:
“老师,我想成为一个君子,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你就好好修炼你自己就行了”
“啊?我修炼我自己就能对社会有贡献啊?怎么可能?”
“你把自己修炼好,自然就可以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了”
于丹:
这就是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当然他有不同学生问君子,老师不同的时候给不同的答案。这一次他对子路说:很简单,四个字,叫“修己以敬”。修炼自己,怀着这么一种恬静的心,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敬。子路就听傻了,说就这四个字就当君子啦?然后就追问:“曰:如斯而已乎?”子路特别不屑。就这样就行了啊?老师又多补充了一点,叫“修己以安人”。这话说得好。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自私啊,是为了可以安顿别人。也就是说,我自己好了以后,推己及人,我有能量帮别人。这行了吧?子路觉得还不行。子路又说,“如斯而已乎?”这就够了啊?这回老师就要正式跟他理论理论。老师觉得这还不够?你还想干 嘛?所以老师跟他说:“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篇)就是说尧舜在这件事情上还没做好呢,说你能够修炼自己,调养内心,让你的道德情操,可以去安抚天下百姓,去帮助别人,就这件事,连尧和舜还发愁呢!“病之乎”,还在这件事上发愁不知道怎么办呢,你觉得这还不够吗?
画外音: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于丹:
回过头来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论语》中充满了这些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身边一样的小故事呢?他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说,让自己修炼好,是对社会、家国负责的第一前提。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的态度。
这就是“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止。”(论语.述而篇)
他说当我发奋图强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那当我自己看到有大欢乐的时候,当我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忘记忧伤和忧愁,那么就在这样一种发奋图强创造大快乐大幸福的过程中,我并不知道生命已经垂垂老矣。其实这就是中国士阶层的一个写照。
所以儒家学派说到底是一种见道者,也就是说,他们所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是一种担当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一种社会担当,但是这个前提又是素朴的,是始自于脚下的,也就是说一切由修身养性开始,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去普照世界,辐射他人,让周边从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这,我想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它同样是我们一种人格的大欢乐所在,因为他人的欢乐,世界的欢乐, 与我们自己修身养性的智慧可以融二为一。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
画外音: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和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界定,请收看于丹《论语》心得之 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四)《君子之道》
序言:【画外音】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君子和小人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与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不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孔子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
【画外音】老师,什么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当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恐惧、惧怕,这一切压来的时候,我们记得老百姓的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自己知道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他说就这么个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学生子贡就笑了,说夫子自道尔,您说的这三个标准就是你自己啊,也只有你这样的人,真正身体力行了,所以可以把这样的感受说出来。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其实孔子给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没有说你要追缅古圣先贤,你要流芳后世,他所说的就在现世,就在此际就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
《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
《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
《论语》心得(四)《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五)《交友之道》
《论语》心得(六)《理想之道》
《论语》心得(七)《人生之道》
灰色的孔子与多彩的世界
──《于丹论语心得》序
易中天
于丹白衣白裙,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 2006年11月12日的下午,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服装未经设计,访谈也很自由。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好聪明的小妮子,好精彩的回答!我也立即回应:那我今天就有点儿像孔子了。我这一身灰,等于没有色彩。不过,灰色也有灰色的好处,那就是和任何色彩都能搭配,比如你们的鲜红和洁白。
观众大笑。
访谈在笑声中结束,我却有点儿意犹未尽。事实上,我要问的问题是:孔子是不是众人都需要的?如果是,那么,他应该是什么样的?
答案其实就在刚才的笑谈中:一个大家都需要的孔子应该是灰色的。
我不知道于丹对于“色彩”和“温度”的定义,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没有色彩。所谓“没有色彩”,无非就是灰色。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但同时又是最具普适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所谓“需要一位灰色的孔子”,无非是说,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位最具普适性的孔子。
实际上,真正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时一地或一人。它们总是具有普遍的意义,也应该具有普遍的意义。人们喜欢讥讽地说,生命之树常青,而理论往往是灰色的。他们不知道,理论如果不是灰色的,就没有普适性;而没有普适性,也就没有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孔子是灰色的。或者说,我们愿意把他看作是灰色的。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因此,灰色的孔子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灰色提升着品位,而多彩保证了活力。这也就是和谐。
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链接是广泛的,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主题却是单纯的,单纯到没有色彩,没有性别,没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我们需要这样的孔子。
我们欢迎这样的孔子。
2006年11月13日夜于北京-厦门途中
《论语》心得(一)《天地人之道》
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其实论语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吗?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大家别以为说,孔夫子的《论语》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我们觉得它是高深的,它是一种高不可及的。这里面有多少奥秘吗?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说白了,我认为论语再我们今天的观点去看过去,它是一本非常朴素的,能够相关于以人伦为起点,教给每一个人在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快乐,能够熟悉现代这种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就是这么一本语录。其实论语很简单,两千五百年以前,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撰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所以在《汉书·艺文志》上有这么一段界定: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就是弟子们在提问,他回答的时候“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大家有问有答、有来有往。就是这种提问和回答之间,只言片语,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到后来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大家把这些言论集结在一起,就成了一本论语。所以今天看到的论语,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太深的逻辑性,在论语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故事、一个严谨的阐述,论语都是很简短很简短的一些言辞。
学生:老师您再多说几句行不行。您总是那么三言两语的,我们怎么作课堂笔记呀?
孔子:我本来就什么都不想说。
学生:老师,您要是什么都不说,我们记什么呀?
那么他老师怎么回答他呢?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实这就是一种教育。他老师跟他说:“你看,苍天在上,噩古已然,它说话吗?它不说话,不是照样春夏秋冬四季照样风调雨顺吗?大地上不是万物生长吗?你去看天说话。”所以其实论语的态度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种朴素的、温暖的,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去影响他的弟子,大家都知道,孔夫子这一生号称弟子三千,其中成就七十二贤人。这些人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他们是把那种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但是不依赖那些连篇累牍、宏观的那种大的言论。我们说论语他终极的传递,是传递了一种态度。其实在论语中,我们会发现,孔夫子他教育学生的时候,讲世间道理的时候,从来没有过声色俱厉,他一定是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这种口气,其实这样一个态度不是代表他个人,而是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哲学观。为什么我们说孔夫子是圣人,圣人的意义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他是那些最有行动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这样一些人。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生长脱胎出来的,而不是从空而降的,所以说起整个这种天地开辟造世的故事。我们可以想一想,最早的时候,中国最早的创世纪怎么来的呢,是由盘古开天辟地来得,但是这个开辟,不像西方神话讲的那种突变,比如说拿一把大斧子,啪,辟开,然后金光四射,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天地万物,这不是中国人的叙事情感。中国人习惯的叙事象《三五历纪》里面描述的那样,是一个从容和缓而值得憧憬的漫长的过程。
它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它说天地混沌如鸡子,很大在那里安安静静,盘古生其中,一共呆了多久呢,万八千岁,天地开辟,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地开了,但是它不是一个固体啪的裂开,而是两股气分开了。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就是阳气上升变成了我们蔚蓝的天空;浊气下降变成了我们脚下的土地。盘古在其中。是不是开天辟地就完了呢,其实,这种成长刚刚开始。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所以叫做一日九变,每天都在微妙的变化着,象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叫做“神于天,圣于地”。一个好的人格应该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空,让你可以有飞翔的翅膀,不妥协于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但另一方面,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要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那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理想主义者;如果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那是务实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其实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孔夫子这个圣人就像盘古一样。
所以这个故事接着讲,说后来天地还在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呢,日长一丈,他跟着天地一块长,所以长到最后的时候,如此万八千,又长了一万八千年,最后是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叫天地人是三才,人的意义跟天和地是一样的。大家也熟悉西方神话,你会发现他们往往是强调一种激情、感性、神秘这样的一些印象;而中国呢是强调了一种庄严理性和一种温柔敦厚之美,这就是孔夫子这个圣人的姿态。
应该说孔夫子在后世流传的这个形象是学生们用自己的爱戴给他加上的东西,但是更多的是他一种传导出来的内心有一种饱和的力量,这就是后来孟子夫子所说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就是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他才能够如此的强大。
话外音:《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的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国人,什么叫天人合一,我们永远也不要忘记了天地给我们的力量,就是一个人在自然中的和谐。现在我们正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它一定有你跟生物之间,跟动物之间你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有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这样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所以孔夫子在论语里面流露出来的更多的东西是颜色上非常和缓,交给你日常的道理,但是他的内心非常的庄严,他的内心里面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呢,那就是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曾经,他的学生子贡问:老是,我们跟您学了这么多,就是为了以后能够当大官,您说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治理国家呢?
孔子说:只要三条就足矣。第一,强大的军队;第二,足够的粮食;第三,人民对国家的信仰。
这叫“子贡问政”,从政需要什么,一个国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大家一般想还不得洋洋万言啊,老师说的很简单“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论语严渊篇)。说我告诉你就三条,第一叫国家机器,必须有强大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足够的粮食,丰衣足食,第三条就是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他说有三条就够了,挺简单吧。这学生矫情,说三条不行,太多了,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如果我非得去一条您说去什么,老是也不急,说去兵,那咱就不要兵力了,人总得吃饭,但还得有信仰。子贡还不干,非得要再问,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这两条您再给我去一个,老师非常认真的告诉他,曰,去食。我们宁可不要粮食了,然后老是说了一句结论,叫做“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说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自古而今谁不死啊,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其实,什么是政治?政治并不一定让大家都过上一种物质文明上的发达生活,他仅仅是一个标志,真正来自于内心的那种安定和对于一种政权的认可,这些都是来源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矣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前几天呢,我在读者文摘上看到一个说法,说评估二十一世纪我们各个国家生活好与不好,已经不简简单单是过去的一个标准,大家都知道是GDP。GDP我们国家增长一直都很快,年年都在提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GNH,是什么呢,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的富强,不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看每一个老百姓他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他在这个社会中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认同吗,他满意吗。而这个指数在中国很有意思,我们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国际的调查,当时显示我们国家的幸福指数是不太高的,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四点多,到了91年的时候再参加调查发现随着整个物质文明的提升,当时也是进行了很多改革,这个幸福指数提高了,当时到了百分之七十三左右;但是等到了96年再参加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68%了,这是一个很令人困惑的事情。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盛的时候,我们现代人有可能会遭遇更为复杂的心灵困惑。
大家肯定会有同感,今天我们的困惑是选择太多了。我们可以选择这个,可以选择那个,所以大家困顿。其实大家谁都不愿过苦日子,但是在相对的,比如说不太满意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快乐吗,我们每一个人追问内心,我们会有一种安顿吗?这一点让我们回到《论语》看一看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多么贫困呀,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但是孔夫子评价过他的一个学生,就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大家都知道,他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
他说: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
这话什么意思呢,一箪食,家里头粮食很少,不能是满仓满斗的,可能刚刚够煮饭就那么一小笸箩;一瓢饮,一个水瓢里头的水,够喝的水就完了;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陋巷,非常破烂的小地方;这一切,可能很多人说,那我们没办法选择,生活就是这样。难的不是说他生活在这种境遇中捱过来,难的是他的生活态度,叫做回也不改其乐,而别人怎么样呢,孔夫子说,人不堪其忧,所有人都会被此困扰,在抱怨的时候,而颜回从来不改变他那种乐观的态度,所以他说贤者回也,又感叹一声这才是真正的贤德。就是在什么样的物质环境下都不改变心境的那种坦然和安宁。其实我们想一想,在今天听到这样的言论来讲对我们的心里是挺温暖的,因为我们受的困顿太多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人会越来越不满,因为你总会看到周围还有乍富的阶层,总会有一些人让你感到心里的不平衡,这是因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是有两种功能的,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外是向内无限深刻的去发现内心。孔夫子能够交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所以在今天,恒心与定力对人来讲是什么呢,它是让我们在这么一个苍茫大千世界里面能够做成一点点事情,最后心里的那么一个依据和底线。有些奇迹其实就是在坚持中完成,有些奇迹永远不是那些最机灵和最聪明的人能做完的。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有一大群小青蛙,有一天在外面玩着玩着,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铁塔。小青蛙们就在一起忽发奇想,说我们能不能爬到塔尖上?然后大家都很受这个理想感召,说爬呀爬呀,呼朋唤友就开始爬了。爬着爬着呢,被太阳晒得气喘吁吁,就开始有人怀疑,有人质疑说我们傻不傻,咱们干吗去啊,为什么要爬啊,这谁说的啊。说着说着,有一个停下来就有三个停下来,就有五个停下来,逐渐逐渐,大家不仅停下来了而且都在嘲笑自己的想法,说真是挺傻的,干吗呀,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很奇怪呀,有一只最小的青蛙它还在爬,它的速度也不快,就一点一点的往上爬,后来大家瞠目结舌,大家都不说话了就看着它。终于看着它以缓慢的速度最终自己到达了塔尖。等到它下来以后呢,大家都敬佩的不得了,就上去问它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为什么你自己上去了,然后大家恍然大悟,这个答案大家听了也许是出乎意外的:这只小青蛙是个聋子。它当时只看到了所有人都开始行动,但当大家议论的时候它没听见,所以它以为大家都在爬,它就一个人在那儿晃晃悠悠在那爬,最后就成了一个奇迹,它爬上去了。
现在家长都在说希望孩子聪明,什么叫聪明呢?就是耳聪而目明,耳朵灵眼睛好。但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做一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许是一种选择。我们现在就是因为太聪明了,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为什么会听信他人的鼓噪呢,为什么爬着爬着对自己怀疑了呢?因为我们心里头没有一个信念,没有认为说什么样的事情我一定能做成,所以你会受到他人蛊惑,这对于儒家来讲是一个大忌。
话外音:人人都希望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于丹教授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子《论语》中孔夫子以他天地人合一的宽广胸怀告诉他的学生们应该如何去寻找生活中的快乐,而孔子的这种儒家思想传承下来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文人诗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么这样一种儒家思想一脉相承传承下来,后来我们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人物,到了东晋的时候中国出现了田园诗派,出现了一个大诗人,就是大家都属性的陶渊明。这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呢,陶渊明的价值不在于诗中购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能开出来了一片乐土,就是他日子过得很乐呵。他经常说,我归园田居,他本来也做过小官,当了八十三天彭泽令,后来觉得说不行,有一件小事让他觉得不快乐,他在那干着干着,有一天说上面来检查工作了,说督邮要到此,告诉他说你穿正装出场,叫做“应束带见之”,你把必须要把腰带端上,穿正装去见一见,无非象今天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见见领导,就这件事,陶渊明不干了。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所以就解佩印而去,自己把佩印一仍,我回家了。回家的时候,他自己写了《归去来兮辞》。他说过去的这种日子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话说的好,什么叫以心为形役,就是让我这个身体成了我心灵的主人,他去奴役我的心灵,也就是说我让心灵受了好多委屈,去低三下四啊,去阿谀奉承啊,为的无非是我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就让我的身体享一享福,但我让心灵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啊。所以他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知道我过去的这事做错了,但是未来还长,所以我就归去了,所以我就回到自己的田园了。
话外音:老师,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
嗯,还可以,但是最高的境界在于一个人能够安于贫贱,并且能够乐在其中。
他的学生,还是那个子贡曾经问过他,子贡说:老是啊,贫而不谄,富而不骄,何如?如果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骄傲,您说这怎么样啊?逼着老是说这好啊,老师也很宽和,子曰:可也,老师说还可以,但是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老师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老师说:最高的那个境界就是一个人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没有抱怨,他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仍然不能从他的生命中被剥夺。大家想想,这是一个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在贫贱之中还能保持着把他的日子过得觉得很有尊严,有他自己的快乐。其实这说的就是象陶渊明那样的隐士。
话外音:孔夫子教导他的学生们要安贫乐道,但是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每个人都在努力发展着自己的事业,收入的多少似乎就成为了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安贫乐道在现代人眼中颇有些不思进取的意味,那么我们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为人呢?能不能有一个很简单的、在我们现代社会中也能起作用的为人之道呢?其实,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学生就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希望有一个字就可以受用一生,这个字是什么?孔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这就是孔夫子他跟学生在交流中,学生非要苛刻的问他。子贡,老是这个子贡“刁难”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就跟我说,这一辈子,您就告诉我一个字,我就可以终身受益。问他老师说: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您告诉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就遵守它。你说什么教育能缩成一个字,老师呢也能说出来,老师还特宽和,商量的口气说:岂恕乎,就是宽恕的恕。他说,如果有这么个字,那这个字就是“恕”字。然后老师又为这个“恕”字加上了八个字的解释,这八个字我一说大家人人都知道,其实这是圣人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叫忠恕,什么叫宽容,就是你自个儿觉得不想干的事,你就别强迫别人干。你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就这一个经验够你活一辈子。这就是老师告诉他学生的话。所以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有时候学几个字就够你一辈子用了,所以真正圣人不会说让你去背《千字文》,记住那么多你才能活明白,记住一个字有时候就够了,就是宽容一点。所以他的学生曾子也曾经说过:夫而已矣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说我老师这一辈子,真正的道理也就是忠恕而已。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宽容有时候多不容易啊,我们这个社会上,现在有多少事情,就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在你的心头过不去。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困顿,有多少都是自我的折磨,有多少时候是一个事情过去了以后我们老在那里想,觉得这个事情深深的伤害了我,然后我就不断地在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总想着说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他呢,我每天早上醒来想的都是复仇。
其实当你一次一次玩味这个痛苦的时候你被折磨得就太深了。佛家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一个小和尚一个老和尚,两个人出去下山化缘。走着走着到了河边,这个小和尚因为刚入道,什么事情都必恭必敬看着他师父,一看那有个姑娘要过河,他师父就过去问她,说姑娘你想过河呀,那你过来我把你背过去吧,就背过去了。小和尚就瞠目结舌看着,然后被过去就放下了,姑娘谢谢老和尚,他师父领着他接着走。这个小和尚也不敢问,说我师父怎么这样呢,走啊走啊走了20里地,觉得太憋得慌了,终于就问了,说师父啊我们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着那个姑娘过河呢。他师父就淡淡地告诉他:你看我把她背过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背了她20里地还没放下。这个道理其实和孔夫子教给大家的一样,就是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有什么事老搁在心里放不下,所以上面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就像我们客观的生活中,你说一个人要是遭遇事业呀婚变呀,朋友背叛哪亲然离去哪,这些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他对你算大事还是小事,这个没有客观标准。这就像说一寸长的口子算是一个大伤还是小伤呢。如果在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身上那肯定是个大伤,她能邪乎一星期,她老疼老上药老看着;如果是一粗粗邋邋大小伙子不小心踢球碰破了,他可能从伤到伤好一直就不知道,这也是个伤口就完了所以其实我们的内心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邋邋大小伙子,这件事情靠我们的修炼就能做到。这就是孔夫子的意义,他告诉你你可以做得到,无非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去强加别人,自己快乐的事情自己就更多做一点。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更多地去帮助别人。
话外音:《论语》告诉我们,为人不仅药拿的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我们常说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实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内心充满幸福感。
仁恕为核心,这是孔夫子儒家理论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字,就是“仁”。那么他的学生樊迟曾经必恭必敬去问他说:老师,什么叫仁,老师就淡淡地回答他,就两个字“爱人”。然后樊迟想想又问:什么叫“智”,老师又淡淡地说“知人”,了解别人就叫智慧。所以我们想想多简单,去关爱别人就死仁慈,去了解别人就是智慧,就这么简单。
所以孔夫子解释这个仁,说夫人者,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说每个人我们自己都想让自己树立起来,你要是想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安身立命,那你也去立别人,你也努力帮着别人立起来,每个人我们都想发达吧,我们自己想发达也让别人发达。你这么做了的话,叫做能近取譬。就是在你最近的地方,你眼前看见这个人,他在街上有点事,你弯弯腰举举手就帮了他了,可谓仁之方也,这就是仁义的方法,这就是仁义的秘诀。仁真正核心的就是你身边做这件事,这让我想起来我读大学的时候,在英语课文上看到过一则据说事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寓言,那里面说,有一个国王,他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就是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是最重要的,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什么时间做事是最重要的。然后觉得这样的三个终极问题,冥思苦想,举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后来有一天他很苦闷,他就微服私访,自己就下去逛去了,走到底下很偏远的地方,结果就投宿到了一个陌生的老汉家,一敲门就说你进来吧,他就进去了。到了半夜他忽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了,然后就发现有一个浑身是血的人闯了进来,这个老头就像收留他一样也淡淡地说,那个人就说后面有人追我,老头说那你就在我这儿避一避,就给他藏起来了。这国王吓得不敢睡,一会儿就看见追兵来了,追兵就问有没有一个人跑过来,老头说不知道,我家里没有别人,后来那些人闹闹就跑了,然后那个人洗净了血迹感恩戴德地也就走了,老头关上门继续睡觉。第二天国王就惴惴不安地问他说,你就不怕惹上杀身之祸,你为什么敢收留那个人,而且你就那么放他走了,你怎么不问他是谁呢?老头淡淡地跟他说,这个世界上其实最重要的那个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离你最近的那个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马上把这件事给做掉;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把我三个终极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个故事又做了论语的注脚。
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生活的历练总结出来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转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佶屈聱牙说他到底说什么呢。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他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论语》心得(二)《心灵之道》
视频片头语一:
俗话说:人生不得意事常八九。那么如果人生有了缺憾之事,如果我们遭遇不得意之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呢?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对于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能有什么启示呢?请收看于丹教授《论语》心得之《心灵之道》。
视频片头语二: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但于丹教授认为,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真的能够开解现代人的心结吗?请收看于丹《论语》心得之二:《心灵之道》。
于丹:
今天我们说一个话题,人生百年,孰能无憾呢?
人的一生中遗憾的事情谁都在所难免,《论语》中有没有遗憾的事呢?也有很多人。想想孔夫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么多学生,家家都有自己烦心的事情。那么他们之间是怎么来讨论关于人生遗憾的呢?
有一个学生司马牛,他的遗憾是什么呀?
FLASH:
“唉!我家只有我一个儿子。”
“我们家有哥仨。”
“我们家有五兄弟。”
“我们家有八个兄弟,号称八大金刚呢。”
“为什么人家都能够有那么多兄弟,为什么我就一个都没有呢?哪怕有一个也好啊。为什么啊?为什么啊?太郁闷了。”
于丹:
他的一个同学子夏就开始劝他。子夏是自称,称自已的名字商,他说我听说呀,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卫灵公篇)
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是他也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就是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当你面对一件想不通的事情的时候,你怎么样避免最大的伤害呢?就是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为什么呀,为什么呀,偏偏这倒楣事怎么就落在我头上呢?
其实化解遗憾第一个前提是先认可这个遗憾的存在,就是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接受下来。说,好了,这就是一种安排,我已经知道有这个遗憾了。那么第二个态度是什么呢?是尽可能的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补足这个遗憾。这就是子夏告诉他同学两句话,叫“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论语.颜渊篇),敬,是指人内心的一种端庄,一种正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使大家都可以尊敬你,那么你再去做事情,尽可能让自己少一点失误。另外一点就是真正跟别人共事的时候,要恭而有礼,内心保持着一种恭敬,彬彬有礼,真正能够对人有一份尊重,如果你能做到这样,少一点过失,多一分尊重,那你能够达到的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所以一个真正的君子,你还真正会内心忧患没有兄弟吗?
画外音:
于丹教授告诉我们,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但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没有兄弟,已经不是什么缺憾了,因为这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遗憾总是存在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生活带来的遗憾,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于丹:
而这样的一种遗憾,其实如果我们放大的话,那可能它会被 放得很大很大。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如果你因为失去月亮而哭泣,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了”。也就是说,你总看着自己人生的遗憾,你总在念叨着这个遗憾,这个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呀,甚至这个遗憾有可能会变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这个阴影在你的内心极而言之,它对你的生命质量是会有所损害的。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报刊的转载,说英国曾经有一个著名的网球名星,叫吉姆.吉尔伯特。这个女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历了一次意外,就是她跟着她的妈妈去看牙医。这本来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是一般我们知道,牙病是会引发心脏病的,可能她妈妈没有检查出来有这种隐忧,所以孩子蹦蹦跳跳地去了,以为跟妈妈一会儿回家了,结果她就面临了她生命中令人惊詑的一幕,她看见她的妈妈就死在了牙科的手术椅上。
这个阴影在这孩子的心中被放大到多大?也许她没有去经历心理医生的调整,也许她这一辈子没有想过怎么去根治这个伤痛,她能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所以她牙疼的时候从来不敢去看牙医,直至她成为了著名的名星,她已经拥有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她被她疼痛的牙齿折磨得实在受不了了,家人都安慰她,说牙医请到家来,咱们不去诊所,在家还有你的私人律师,有你的私人医生,有所有亲人陪着你,咱们就把牙治了不行吗?结果就在她海滨豪华的寓所,牙医在旁边整理手术器械的时候,一回头,看到这个人死了。还没有开始,这个人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所以当时记载这件事情的报纸,伦敦的报纸用了这样一句评价,说她是被自己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这个念头有多重呢?这就是一个人心里面暗示的力量,这就是她生命中一个至极的遗憾,这个遗憾以令人惊诧的方式放大,能够结束一个人的生命。
其实我们不见得会面临这种极端的例子,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生命的缺憾。那么这个缺憾有的时候会变成我们自己的一种暗示。
大家听说过这个说法吧,说人在愤怒的时候和忧郁的时候如果用一个测量仪会看到你测出来的这个呼出的空气,它都是灰色的,它的二氧化炭会特别多,这个人会有一种抑郁,能够改变你的内分泌,这一定会影响到我们生命的质量,但是你可以怎么样去补足它呢?就是你如何用一种方式正视你内心的遗憾并且改变它。这种改变有可能也是惊人的。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如果说生活中的缺憾是不能避免的,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美好的愿望,也许一个不经意的点化会改变你的心态,同时也就完全改变了你的生活。
于丹:
我还看到过一个寓言,他说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非常穷困的女孩子,她家里没有父亲,她跟自己的妈妈相依为命,做手工品,然后这样长到了18岁,18年来她过着太贫寒的生活,所以她从来没有自己漂亮的衣服和首饰,因此她也很自卑很自卑,这就是她生命里的缺憾。
后来在她18岁那年的圣诞节,妈妈破天荒给了她20美元,跟她说,这是你的劳动所得,你用这个给自己买个圣诞礼品吧。她简直是大喜过望,但是她还没有勇气从这个小镇上堂而皇之地走过,她捏着这个钱绕开人群,贴着墙角,走在路边上,一路上她看着所有人,都认为这些人的生活比她美好。她心中不无遗憾地想说,我是这个小镇上最抬不起头来的一个寒碜的女孩子。路上她看到了自己特别心仪的小伙子,她就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有个盛大的舞会,不知道谁是他舞会上的新娘,谁能够有这个荣耀呢?
她就这样一路嘀嘀咕咕躲着人群,来到了那个商店。一进门她就觉得自己的视线被刺痛了,她看到那个柜台上摆着一批特别漂亮的缎子做的头花、发饰,那么她呆呆地在那的时候售货员就叫她:小姑娘,你过来,你的亚麻色的头发那么漂亮,我挑一个淡绿色的头花给你戴上。她一眼看到价签,写着16美元,她先说我一定买不起,我不试了,这个时候那个售货员已经把头花给她戴上了。拿起镜子跟她说你看一眼,就在她看一眼的时候,她突然就惊呆了,她觉得这一朵头花改变了她整个人的容颜,突然之间,她变得像一个天使一样容光焕发,她从来没看到过自己这个样子。她就特别惊讶地想说,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那我买了吧。所以她就飘飘欲仙地掏出钱来说我买了。人家找给她四美元的时候,她仍然像飘着一样转身就往外飞跑,然后咣一下,撞在一个刚刚推门进来的老绅士身上,然后她隐隐约约听到那个老人叫她,她就飘飘忽忽地跑了。
一路上她就在想,我怎么会有了如此的改变,她不知不觉地就跑在了小镇最中间的大路上,她看见所有人迎向她,都是惊讶的目光,她听到人们在议论说,这个镇子上还有这么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谁家的女孩子,我们怎么从来不认识她?就在这个时候,她又一次踫到了她暗暗喜欢的那个男孩,那个男孩也很惊讶,叫住她,说,我有没有荣幸请你做我今天晚上圣诞舞会的舞伴?这个女孩子简直心花怒放,她想了想,说我索性就奢侈一回,我手里这四块钱我回去再给自己买点东西。所以她又这样一路飘 飘 然地回到了小店。
她一进门,就看到那个老绅士微笑着站在那。这个老人跟她说,孩子,我就知道你会回来的,你刚才撞到我的时候这个头花就掉下来了,我一直在等着你回来取回它。
这个故事到这就停止了。
这像是个寓言,这个妇孩子生命中的遗憾真的是被一个头花改变的吗?其实是被她自己的自信心驱除的。也许我们没有这样一个灵异的时刻,我们不是所有的生命都有幸遇到寓言一样的机缘,但是这些东西会启迪我们的心智。
这些个故事里面其实也有很多跟孔子在《论语》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其实孔子说一个人内心的在乎与不在乎,他的悟性能够让他明白这个世界很多很多的事理,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内心的坦然与淡定是可以让他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遗憾的。
字幕: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缺憾。
于丹:
这前提是什么?就是要求一个人在心中不要把现实中很多的阴影看得过重,不要自己认同在阴影之下,就像泰戈尔还说过一句话,他说,“乌云自己遮住了太阳,但是它却怨天气不明朗。”有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心遮住了阳光,我们太在乎得与失,而在乎得失的人,在孔子的价值判断体系中被指责为鄙夫,就是一个不上台面的比较低级的人。鄙夫是什么呢?几乎意义等同于小人。
孔子曾经说:“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篇)像这样一个小人,你能跟他共事,去谋国家大事侍奉国君吗?不能。
人没有得到无所谓,但得到以后你再拿走,这个受不了。就是说已经过不了简朴的日子。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得之更久,为了让自己不失之,就会无所不至。
其实让我们回到本初,谁的生命没有遗憾?如果你能够用一种内心的富足和饱满,能够用一种内心鲜活的力量去弥补这些遗憾,那你会成为一个坦荡、磊落而勇敢的人。孔子所提倡的境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说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当所有这些忧烦、迷惑或畏惧压在眼前的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宽厚仁达,变得更加智慧聪颖,变得更加勇敢无畏,那么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没有了吗?
所以,做一个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而不要借助外在物质的得与失让自己拥有一份浅薄的骄傲,这就是论语里所倡导的一种人生观。
画外音:
说到勇敢,有人会说,大仁大智恐怕不容易做到,但做一个勇敢的人总不难吧?那么于丹教授在这里所说的勇敢到底指的是什么?是不是仅仅用匹夫之勇就可以使自己有能力化解生命中的遗憾?论语中对于勇敢的定义又是怎么说的呢?
于丹:
我们知道,孔子有一个大弟子,就是特别率性勇敢的子路,他对于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别在乎。因为他老师曾经还调侃过,说过一句话,说这个世界要是有一天道不行我的道理真推行不了的话,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天,我就带着子路。子路特别高兴,他说老师到那个时候就想带我一个人。结果老师后面还有一句解释,说就是因为子路这个人除了勇敢别的什么都没有,我也就把他带在我身边吧。所以子路呢,是很勇敢,但是呢他勇敢又缺点内涵。他偏偏有这么一天,找老师问勇敢的事去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说老师你说,君子 应该不应该崇尚勇敢?老师就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界定。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
老师告诉他说,君子崇尚勇敢这没错,但是君子的勇敢是有约制的,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只有一个字,就是“义”。一个君子只要有了这个义字当先的勇敢,他才是一种仁义之勇,如果没有这个字的话,他会以勇去犯乱,因为勇敢可能会搅动起来大乱,而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一个小人身上,就更麻烦了,如果他心中没有义字的话,那他就会直接成了小偷、劫匪。就为盗了。我们想想今天,真正小偷劫匪你不能说他不勇敢,他穿门打户,甚至可能越货杀人,你说他不勇敢吗?也就是说,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那么道义是什么呢?君子之勇真正崇尚的是什么呢?就是这种内心的制约,所以《论语》中还有这样著名的一句话。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篇)
内心有所约制,而在社会上还经常有过失的人我见得不多,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要经常对自己有日三省乎己的反躬自问,问问我今天有什么事做得好,做得不好,看看周围的人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肖则内自省。反省一下我可不可能这样。这就是约制,也就是说,我们刚才说人生有遗憾,人的行为也有遗憾,但是你做错了以后,如果你自己这样去纠正的话,这就是一种真正的儒者所倡导的勇敢。这种勇敢就是君子之勇。
关于君子之勇,后来苏轼在《留侯论》中曾经有这样的论述: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哉也。”
这是什么意思呢?他解释了真正的豪杰志士心灵之勇是何等境界,这种过人之节能够忍受人情有所不能忍者的人,这是一种胸怀,所以什么人是勇敢的?像韩信那样,可以受胯下之辱的人,最后他可以为刘邦决胜千里之外,他不会像一般的人,所谓匹夫见辱,拔剑而起,一瞬间就绷不住了,这样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也就是说,你自己真知道你是谁的话,这种勇敢有时候表现为气度,有的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约制下内心的自信和镇定。
这就是一种力量。
所以苏轼在论述的这种勇敢中,他说,真正的大勇是那种突然面临一件事,所谓泰山崩于前而不瞬,卒然临之你不要惊恐,你能够每临大事有静气,去先面对这个格局。而无故加之不怒,这可不容易。我们想想,生活里面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是一个道 德君子,我们努力不去冒犯别人,但你时不常就被别人冒犯了,你经常无缘无故地就遭受了一个事情的伤害,你能做到不怒吗?
其实当我们遭致这种意外的甚至无聊的伤害时候,你可能有两种态度。
一个人可能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顿暴打,然后他可能星期二就开始给各个朋友打电话,他要复述这件事,他跟十个人以上复述这件事,每复述一次他可能又挨了一回打,到星期三的时候,他已经郁闷地说,我不上班了,这事太郁闷了。所以要找派出所,去给我通缉这个人,然后再找朋友,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到星期四,就情绪更抑郁,开始跟家人吵架了,你说我为什么挨这顿打?这一个星期有可能就这样过去了。其实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每天还在继续挨打。当然你也可以一件事情发生了,你可以把这个伤害缩到最小,那就是让它尽快过得去,找一个更为积极的事情,去抵消负面的意义。这样做的话会腾出你更有用的生命,更有价值的时间,和一种更美好的心情,让你去做更多的事情。也就是说,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心灵的勇敢。是因为你的内心有美好的东西,所以你看到外在的世界,才能气定神闲。
画外音:
于丹教授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虽然我们凭借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社会,但我们能凭借我们勇敢的心灵去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于丹教授认为,一个人外在的表现与他内心的世界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于丹:
大家知道宋代的笔记小文中记载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著名的苏东坡他有个好朋友叫佛印,他经常跟佛印在一起两个人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受他欺负
FLASH:
苏东坡:你睁眼好好看看我,你觉得我坐在这儿像什么呀?
佛 印:我看你坐在那儿就像尊佛。
苏东坡:哈哈。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吗?你坐在那儿就像一堆牛糞。哈哈。。。。。。
于丹:
占了便宜以后就很高兴。回了家以后,就跟他那个旷世才女的妹妹苏小妹说,“佛印今天又吃亏了。我们俩打坐,在那参禅,我就问他,说你看看我像个什么呀?佛印呢就老老实实地说,我看你就像尊佛。”他说,“我就大笑着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我看你坐在那就像摊牛糞。”他说完了以后他妹妹就冷笑。苏小妹说,“哥哥,就你这个悟性,你还参禅啦?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就是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要是说看你像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糞,你回头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其实这个故事可以适用于我们每个人。大家想想,一样的生活,对吧?大千世界,相差无几,为什么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整天指责抱怨,指责抱怨的人生活就真的那么差吗?其实就像同样的一瓶酒放在那,半瓶子酒,悲观主义者说,唉呀,这么好的酒就剩半瓶了。乐观主义者说,这么好的酒还有半瓶呢。表述不同,心态不同。就在于你看见了什么。而这种看见,是一种由德,由仁,而生发出来的旷达的勇气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这种心灵的勇敢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更加重要。这样的一种心态,在《论语》中被表述为:
画外音: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篇)
于丹:
其实这是孔子习惯的一种句式。就是把君子跟小人他的表现两者这么来参照。
所谓“君子泰而不骄”,就是一个人心有大志,心有定力,有心灵的勇敢,他可以泰然自若,但是他没有一种骄矜之气。那小人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张扬,一个人表现出来处处骄傲,甚至处处攻击,他少了一种气定神闲。关于这种骄傲,我们要分清一个人一生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小人之骄骄傲 和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 之骄骄傲的是内心风骨。
一个有风骨的骄傲,在外在一定不是张扬的,这就是所谓“泰而不骄”。那么这样一种笃定的生命力量,其实在东方文化中一直是被倡导的。我曾经看到过铃木大拙在他的书中记载了一个日本江户时期的故事。大家知道日本参禅过程中提倡的是茶禅一体,人喝茶,茶道本身就是参悟的过程。那么他写道,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茶师,他跟随着他一个显赫的主人,有一天主人要去京城里办事,舍不得离开他这么多天,说你跟我去吧,每天好给我泡茶。那个时候是一个浪人、武士很纷乱的时候,所以这个茶师就很害怕,他说你看我又没有武艺,咱们路上遇到点事可怎么办?他主人说没关系,你打扮成武士的样子,你挎一把剑不就完了嗎?你跟着我走吧。那茶师呢就哆哆嗦嗦地换上了武士的衣服跟着主人走了。
等到了京城主人去办事了,茶师自己在外面溜达,一出门,就真碰上了一个浪人。浪人上去就挑衅,说你也是武士啊?那咱俩比比剑吧。这茶师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我就是个茶师,我不懂武功。这个浪人就得寸进尺,说你既不是一个武士,你穿着武士的衣服,你就有辱尊严,那我就更应该跟你比,你就更应该死在我的剑下了。茶师一想,也是啊。就跟他讲,你看我主人给我的事还没办完,你容我几小时时间,今天下午我跟你还约在这个池塘边见。那个浪人想想就答应了,说那你一定来。
这个茶师就走了,他直奔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大武馆,去了一看,所有学剑的人在门前都排着大队。他来不及等,分开人群就冲进去,直接到大武师的面前跟他说,求你教给我一种作为武士最体面的死法。武馆的主人当时就惊诧了,他说来我这儿所有的人都是为了求生,你是第一个求死的,你是为什么?
他说我是个茶匠,我就只会泡茶,但是我今天遇到了这么个情形,我不能不跟人家决斗了,我想死得有尊严一点。
武馆的主人说,你是这么著名的一个茶师,那好吧,你再为我泡一遍茶。
茶师想了想,很伤感,说这可能是我在世界上泡的最后一遍茶了。所以他就做得很用心,他很从容地看着山泉水在小炉上烧开,很从容地把茶叶放在里面,洗茶、滤茶、然后一点一点地把茶倒出来,捧给这个武馆的主人。
这主人就这么一直看着他这个过程,看完了以后他喝了一口茶,他说:这是我一生中能喝到的最好的茶,但是在这个时刻,我可以告诉你,你已经不必死了。
茶师说:哦?你要教给我什么吗?
他说:我不教你,你只记住,你用泡茶的心去面对那个浪人,我就告诉你这一句。
这茶师就回去了。回去他看见那个浪人已经在那等他了。浪人很嚣张,当时就拔出剑来,说:你回来了,那我们来开始比武吧。
茶师就老在想着那句话,说我心泡茶的心面对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对方,然后从容地把自己头上的帽子取下来,端端正正放在旁边,然后解开身上宽松的外衣,一点一点叠好,压在帽子下。他还笑笑地看着对方,拿出绑带把自己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紧,再拿出绑带把裤腿也扎紧,他从头到脚,一点一点地在装束自己,一直气定神闲。对面这个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给吓得内心心虚起来。
等到这个茶师全都装束停当,最后一个举动就是拔出他的剑来,欻,就挥向了半空,然后棒喝一声,停在了那里。因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该怎么用了。
他停在那以后,这个浪人噗通就给他跪下了,说我求你饶命,你是我这一辈子见过最有武功的人。
画外音:
于丹教授通过这个小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面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我们往往感到无力应付,其实只要我们自己有一颗从容镇静的内心,有一种心灵的勇敢,我们就可以变得坚强,就可以表现出勇敢,所以毫无武功的茶师凭借内心的定力能够战胜嚣张的日本浪人。
于丹:
其实在这里是什么样的武功致胜呢?这就是那种心灵的勇敢,是那种从容、笃定,是一种气势。所以武功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武功无非是一种技巧,而武功这样的东西,包括我们的知识系统,所有这些东西的得到,都是可以由你自己一种真诚去感悟,你都可以把它化入生命,就看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的心很敞亮,你有一种仁厚,你有一种坦率,你有一种心灵的勇敢,那么外在你遇到的人都是机缘,每个人都愿意把美好的东西告诉你,但是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包括称有教无类的孔子,他也不见得见到不可教之材一定追着赶着告诉你道理。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方,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
就是这个人可以讲道理,但是你没去跟他讲,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相反,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那也不好,如果你见到一个没悟性,或者这人太差,你追着赶着跟他说话,那对不起,你话多了。所以他说,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一个聪明的人他不会错过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会对牛弹琴,追着不可教之才多话,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对的。这也就是说,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之人,当自己是一种对对世界,有敞亮的心怀,那么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它都是要教育你的,所有的东西都会是弥补你这种遗憾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
其实《论语》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人生动态的系统,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截取任何一个横断面,我们不可以僵死的去理解,所有古典、圣贤思想的精华无非要化入我们每一个生命,当它在你的血液中流动起来的时候,你那种欢欣的态度本身就是我们今人对于古典最高的致敬。
结束语:
《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类的心最本性的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进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需面对的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明天请继续收看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论语》心得(三)《处世之道》
视频片头语一:
《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内心最本性的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请听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
视频片头语二: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那么,在现代生活里,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
于丹:
在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
《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的分寸。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是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其实有很多事情应该是有尺度的,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
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说:“或曰:以德抱怨何如?”(论语.宪问篇) 以德抱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 说生活里头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别人那么好。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没想到呢,孔子反 问了他一句:“子曰:何以报德?”孔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报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报别人的恩德呢?当别人对你好时,他又该怎么做呢?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愦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其实这个道理我们一听觉得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啊,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对另外的不道 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是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的幸福,所以“以德抱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正直、用你的率直,用你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这个地球 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浪费,应该说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是停止了吗?有的时候会越演越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浪费呢?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
FLASH :
“老师,如果一个特别仁义的人掉进井里去了,你会跟着跳下去吗?”
“为什么要跟着跳井呢?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脑子想想的。”
于丹:
曾经有学生宰我去问他的老师,说:“老师啊,仁者,虽告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你看,给他老师出的难题。
说问你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特别仁义的人,现在有人跑来跟他说,有一个仁者在井里,他掉井里了,你跟着去吗?这叫井有仁焉。井里头有一个更贤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吗?
那么这怎么办呢?老师问他:
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篇)这话说得好。孔夫子说,那干嘛要这么做呢?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地就跳到井里去?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君子也许不能避免很多的伤害,他可以被人欺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了。不能被自己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这是孔夫子所不耻的。他并没有拘泥地说仁者在井里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他很不解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 这在今天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画外音: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费尽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
于丹:
什么样是好呢?孔坏分子老在强调“过犹不及”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说有机地渗透在他举的很多例子中。
你说你去做工作,面对你的领导,那我们每一个下属面对领导肯定应该是忠诚的,也应该是有热爱的,大家私交好,公职好,把事情做好。这没有错。
另外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家对朋友都应该是将心比心的,甚至有人说是可以两肋插刀的,那么,这些个关系里面,不管是对领导 ,还是对待我们的朋友,有我们的分寸吗?
孔夫子曾经跟他的学生探讨过。最后由他的学生子游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子由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
什么意思?就是过于密集。他说你跟你的领导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与你朋友的过从要是过密的话,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其实这是什么呢?《论语》里面无所不在有哲学。这其实就是哲学的关系。
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说有一群豪猪,就是野猪啊,身上长刺的那种野猪,大家挤在一起过冬,它们老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以什么样的距离最好,离得稍微远一点,冬天就冷,互相借不着热气,大家就往一起凑凑。结果一旦凑近了,彼此的刺都扎着对方了。就又开始远离。但是再远的话大家又觉得寒冷,又想借助别人的温暖,就再凑,凑着凑着又受伤了,然后再拉远,多少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我们 看一看,原来 的大杂院现在都改成了单元楼,已经没有了这院里头一家包饺子十家全挨排儿去送,没有这样的事了。没有大家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在一起的情形了,经常是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人都认不全,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
其实今天的社会,随着整个物质的发达,人际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多了。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怎么样呢?我们所依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更重了。因为你觉得周围人际普遍冷漠,所以对你的好朋友,你就会觉得他应该对我多好一点,我对他多好啊,我应该跟他要过从再密一点,他们家有什么私事,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可以跟他们去调停啊。其实我们今天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听听子由的这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这就是豪猪的剌必然要伤及他人。
子贡曾经问过他老师, 说“什么叫好朋友啊?”老师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这就是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地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不可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所以,好朋友也有度,不要什么样的事大包大揽,说包在我的身上,我给你一个幸福的未来,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人这样许诺。
画外音:
《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父母和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于丹:
我曾经看到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非爱行为”,什么叫“非爱行为”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这种非爱性掠夺。
这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有人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我今天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需要对我如何如何。父母对孩子经常说,你看看,我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不好了,我人也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就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念书呢。所有的这些,其实通通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父母的书,一个英国的心理学的女博士写的一本书。她在开头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她说:“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所有的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她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就越成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
无认父母对孩子还是多年的夫妻,一旦没有了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会到论语中说的,到了“数”这个阶段,一切过于密集,密集得彼此已经都不独立了,这就潜藏着隐患。这就离疏远甚至离崩溃都不远了。
其实《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什么呢?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什么?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那么对待工作是不是应该越热情越好呢?无论是份内的工作还是份外工作,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做得越多越好呢?对待工作,也有分寸需要把握吗?
于丹: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放在我们这个体系中去看,你就会懂得,也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分,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这就是一个前提,先告诉你在其位,谋其政,把你自己应该做的那个岗,先做好了,先不要操心别人的事,所以其实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不缺少锦上添花,但我们缺少雪中送炭。有很多人为别人操心。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你的本职对你的这个岗来讲,对你这个链条来讲,这个环节永远是雪中送炭,所以有很多话,你站在积极的立场上去解读,就能得出积极的价值,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位,什么是政,怎么做才好。
而在其位要怎么谋其政呢?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论语.里仁篇)
这是一个多么坦荡、磊落的态度,君子临天下,做任何一件事,没有薄厚亲疏自已心里定的那些个标准,只有一个标准在前,就是一个字,“义”。
什么叫做义之于比?就用义做为比照,做为法则。无适也,无莫也,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这些东西都不重要。就是按照你的标准去做事。
画外音:
处世之道的首要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否则将“过犹不及”。但是于丹教授认为,为人处世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把握我们自己言谈举止之中的度。 我们每天都要说话,我们每天都要做事,论语中对于言行的适度,又有些什么样的劝导呢?
于丹:
我们以前曾经多次说过,孔夫子一向不鼓励那些巧言令色的人,特别能说,夸夸其谈,孔夫子说:“鲜以仁。”这种人有仁义心肠的少,找不着真正的仁者。他鼓励的是什么呢?他一定要积极地去做事,做事要敏锐,要做到,要有效,但是说话要小心。一定要慎于言,不要去说自已做不到的事。在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孔夫子为什么提出慎言。慎于言,说话也要小心,这也是一个分寸。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叫祸从口出,没那么严重的话,也起码有人说叫言多必失。 说话多了的话,总有不得当处,这一点,在你为人处事中,就要小心。
FLASH:
“老师,我要去做官了,您说,我得注意什么?”
“你呀,带着耳朵闭上嘴,少说话,少抱怨,做事多用脑子少后悔,你这官也就做稳当了。”
于丹:
他有个学生,孔子的学生子张。子张学干禄,什么是干禄呢,就是做官,到社会上,担当点社会上的职务,去请教老师,说我得怎么样啊?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篇)
我们慢慢来看很有意思。多见阙殆,说你多听。你先少说多听,带着耳朵去,先别带着嘴,你多听了,听多了,你心中的疑问就少了。你听听别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说,一个人身体力行那叫直接经验,但听别人走的弯路,他经因的坎坷,那是间接经验,说你多听点间接经验。你心里头疑问就越来越少了。你就算是听完了以后,也要慎言其余,你明白了这些,其它 的还是少说,尽量少说,则寡尤。
怨天尤人,尤也是一种抱怨指责。他说如果你多听,自己少说话,这就会让你少了很多抱怨,再有一条,叫多见阙殆。光是想,思而不学则怠,人不就迷惑了吗?你见得多了,这种迷惑就少了,迷惑多是因为眼界不够大,你还见识太少,如果是井底之蛙,就看见圆圆的一小片天,那你怎么能知道什么叫海阔而天空呢?所认你就出去看看,多看,看得越多心中的迷惑越少,然后你做事要慎行其余,仍然要小心,这个小心在论语中被概括,叫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人那种小心翼翼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像站在深渊旁边,要像走在薄冰之上一样小心翼翼,这叫慎行其余。就是多思、多想、多看、多见,但是落实到语言层面和行为层面上三思后行。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则寡悔。让你自己的心少一点后悔。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人一旦后悔的时候,一切皆成定局。所以他告诉 这个学生,说现在你还没做官呢,我告诉你出去多闻、多见、慎言、慎行,能做到 这些吗?做完以后呢,“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一个人如果在他说话里面少了很多的指责、抱怨,在他行为中少了很多的让自己后悔的经验,这个人出去做官做事,禄在其中,他就能成功了。 就这么简单。
我们想想这段话多实用啊,这告诉我们的不就是在指导我们今天的事吗?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言寡尤,行寡悔,能做到这六个字不容易啊。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子,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特别任性,跟家人经常 摔摔打打。有一天他爸爸就想要给他找一个办法,就把这个孩子拉在了他们家的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这样,你以后每跟家里人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你看看你发多少次脾气。”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他就嚷嚷一通,梆,自己敲一颗钉子,他就嚷嚷一通,梆,敲一颗钉子。然后一天下来,自己一看,说“唉呀,一堆钉子。”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就按他父亲所说的做了。没有过多久,篱笆上就钉满了钉子,孩子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这一天说了多少个错话?跟大家发了多少火?”那怎么克制呢?父亲说,“你克制,你就一天争取不发脾气,你要能做到一整天没发一次脾气,那你把原来敲的钉子可以拔下来一根。”然后这孩子本来已经密密麻麻的发脾气钉了那么多钉子,后来一想,发一次就钉一根,这得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就学会了克制。不断地克制,觉得真难。但他想把钉子拔光,就克制 克制,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终于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觉得我已经学会了克制了。我可以不发脾气了。所以他就真正是发自内心非常欣喜地去找他爸爸。他说爸爸你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那么他爸爸跟他来到了篱笆旁边,爸爸又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孩子,你看一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父亲说,篱笆上的钉子虽然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心打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
18 《处世之道》 (讲稿)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寓言呢?其实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解读论语的寓言。什么叫做言寡尤,行寡悔?就是我们在做事之前你想想,钉子敲下去再拔掉,篱笆已经不会平复,你怎么样能够在此刻的这种隐忍中,去消弥你以后的伤害。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在做当下一件事,哪怕是凭冲动做的一件事,都先想一想,再往远会怎么样呢?所以这就是他跟学生子贡说的,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们还是悄悄地多做一点事,不要把很多空话说在头里吧!
画外音:
说话得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事更重要的一点。但于丹教授认为,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要懂礼节,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叫做礼节呢?
于丹:
孔夫子的礼节往往是不一定要别人看得到的,他就那样做了。比如说他路过当官的人面前,穿丧服的人面前,还有盲人面前,不管这是一个年龄多大的人,年纪多轻的人,他也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一定要过,他就一定要小步快跑着跑过去。也就是说,他面对这些人都有着他的一种尊敬。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些是有官位,你需要表示尊敬,但有些像身上有孝和盲人,这属于什么?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什么?叫弱势群体。人家或者是家里有事,或者是自己不健全,面对弱势群体,你要抱有对于官员一样的尊敬。你不要在他们身边叨扰太久。不要惊扰了他的伤痛,你要悄悄地过去。这就是一种礼仪了。孔夫子是能这么做的。
所以论语上面还记载:“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常)大伙在一块喝酒,喝酒的时候多高兴啊,百无禁忌,热热闹闹,人都进进出出,孔夫子偏偏做到 所有扶手杖的人,什么人?老人。只有扶手杖的人都出去以后,他自己才出去。只要还有老人没出去,他就要在后面。他决不和老人抢行。这是什么?其实这是一些最小最小的礼节。所以我觉得论语记载的也挺 可爱的。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圣人这点事还用记吗?这还不是应该的?谁都懂的道理,这是夸圣人吗?为什么还把这点事给记下来呢?其实所谓圣贤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
FLASH:
“老师,我想成为一个君子,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你就好好修炼你自己就行了”
“啊?我修炼我自己就能对社会有贡献啊?怎么可能?”
“你把自己修炼好,自然就可以帮助别人,有益于社会了”
于丹:
这就是子路问什么是君子。当然他有不同学生问君子,老师不同的时候给不同的答案。这一次他对子路说:很简单,四个字,叫“修己以敬”。修炼自己,怀着这么一种恬静的心,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敬。子路就听傻了,说就这四个字就当君子啦?然后就追问:“曰:如斯而已乎?”子路特别不屑。就这样就行了啊?老师又多补充了一点,叫“修己以安人”。这话说得好。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自私啊,是为了可以安顿别人。也就是说,我自己好了以后,推己及人,我有能量帮别人。这行了吧?子路觉得还不行。子路又说,“如斯而已乎?”这就够了啊?这回老师就要正式跟他理论理论。老师觉得这还不够?你还想干 嘛?所以老师跟他说:“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篇)就是说尧舜在这件事情上还没做好呢,说你能够修炼自己,调养内心,让你的道德情操,可以去安抚天下百姓,去帮助别人,就这件事,连尧和舜还发愁呢!“病之乎”,还在这件事上发愁不知道怎么办呢,你觉得这还不够吗?
画外音: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处世艰难,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于丹:
回过头来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论语》中充满了这些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身边一样的小故事呢?他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也就是说,让自己修炼好,是对社会、家国负责的第一前提。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的态度。
这就是“子曰: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止。”(论语.述而篇)
他说当我发奋图强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那当我自己看到有大欢乐的时候,当我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忘记忧伤和忧愁,那么就在这样一种发奋图强创造大快乐大幸福的过程中,我并不知道生命已经垂垂老矣。其实这就是中国士阶层的一个写照。
所以儒家学派说到底是一种见道者,也就是说,他们所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是一种担当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一种社会担当,但是这个前提又是素朴的,是始自于脚下的,也就是说一切由修身养性开始,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去普照世界,辐射他人,让周边从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这,我想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它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它同样是我们一种人格的大欢乐所在,因为他人的欢乐,世界的欢乐, 与我们自己修身养性的智慧可以融二为一。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
画外音: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和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的界定,请收看于丹《论语》心得之 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四)《君子之道》
序言:【画外音】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君子和小人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为君子?何为小人?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与小人?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定?……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我们今天就说说《论语》中的君子之道。
【画外音】“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字,即便是今天人民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我们怎样才能做一名君子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将为我们讲授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其实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首先一个标准,君子都是那些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才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人。也就是说,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大家知道人格和风格永远都是相关的,当我们说一个人在风格上表现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那么一副与世不争与人恭敬的气度,这种风格的力量一定来自于人格。孔子有一个学生司马牛曾经问老师:
【画外音】老师,什么叫君子呀?
君子就是心中没有担忧,没有恐惧。
没有担忧没有恐惧就是君子了,这也太简单了....
学生很不以为然,一下子没听明白,觉得这么简单就又追问了一句说: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这就能叫君子啦?老师还是淡淡地跟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也就是说,我们老百姓的语言系统说,半夜敲门心不惊。一个人夜里面睡得踏实,这就叫内省不疚。一个人内心反省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所作的一切的时候没有愧疚,这就可以做到不担忧不恐惧。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谈过这个问题,孔子一上来先很谦虚,他说我们今天来说说君子,说君子道者三,做一个君子有三点是要做到的,然后他很客气的先谦虚了一下说我无能焉,我反正是做不到,是哪三点呢?叫做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每天行于世间百态之中,真正要做到内心的坦然,要做到一种仁义的大胸怀,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忧伤、忧思、忧恐、担忧,全都没有。这一切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你内心的仁厚,由于你宽和,所以你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由于你心怀大志所以你可以不纠缠于这个世界给你小的得失;第二点就是要做到智者不惑,其实我们看汉字的构成很有意思,这个“惑”字,迷惑的惑啊,是上面一个或者的或,下面一个心字底,对吧。其实或者,数学上叫或然率,什么意思啊,就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此为或者。那么当世界面临众多的抉择,你可以这样走,也可以那样走的时候,就要看你这个心字底托得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你心中有判断,有定力,你明确你就不至于被世界上诸多的选择压垮,对于我们当下的人来讲,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也是孔子所谓的过犹不及。在过去有人说区区半个世纪之前,每一个人从职业上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从婚姻上一生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居住上一生就是一个大杂院的邻居,但是在今天选择太多,视野广阔,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迷惑。怎么办呢,我们不能去左右外在的世界,我们能够让自己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这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智者;那么第三点就是勇者不惧,当这个世界上有了太多的畏惧、恐惧、惧怕,这一切压来的时候,我们记得老百姓的一个说法,叫做“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自己的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自己知道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不再害怕了。所以孔夫子说,我认为一个真君子就是要做到内心的仁、智、勇,所以就少了世界上很多的忧、惑、惧。他说就这么个道理我做不到。他的学生子贡就笑了,说夫子自道尔,您说的这三个标准就是你自己啊,也只有你这样的人,真正身体力行了,所以可以把这样的感受说出来。其实这就是他所说的君子。其实孔子给我们做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没有说你要追缅古圣先贤,你要流芳后世,他所说的就在现世,就在此际就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