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被 暮夏° 执行合并操作(2013-12-28)
—
我们要承认,不仅职场,看起来整个世界早已成为外向者的天下。“性格外向”、“开朗乐观”已是对每个应聘者的基本要求。事实上,美国40%的商业权力掌握在性格偏内向的人手里。
“内向”的潜在竞争力:
内向型领导者追求深度,谨慎细心。与他人交流更热衷于有意义的谈话而非无谓的闲聊。他们极少说不靠谱的话,会仔细思考对方的发言后做出回应,因此能在一片嘈杂喧嚣的会议中保持清醒。事实上最沉默的往往掌握着决策权。
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单独工作更有成效。而那无疑是内向者喜欢的方式。头脑风暴并非产生“好主意”的唯一方式,独立思考有时可能更见效。
性格内向的领导者更善于倾听和领导主动型员工,他们扮演的多是调节者而非外向领导者常扮演的决策者。内向型领导者从来“忙而不乱”,秘诀就在于有备而来。因此总能保持沉稳持重。这种气质也为他们争取到团队的信任。
外向型领导者开朗自信、勇于进取的个性一旦过度会带来麻烦。而内向型领导者的警觉性无疑更高,决策时也会考虑更多,并更慎重地做出决定。
“内向”的潜在竞争力:
内向型领导者追求深度,谨慎细心。与他人交流更热衷于有意义的谈话而非无谓的闲聊。他们极少说不靠谱的话,会仔细思考对方的发言后做出回应,因此能在一片嘈杂喧嚣的会议中保持清醒。事实上最沉默的往往掌握着决策权。
心理学家做过研究,单独工作更有成效。而那无疑是内向者喜欢的方式。头脑风暴并非产生“好主意”的唯一方式,独立思考有时可能更见效。
性格内向的领导者更善于倾听和领导主动型员工,他们扮演的多是调节者而非外向领导者常扮演的决策者。内向型领导者从来“忙而不乱”,秘诀就在于有备而来。因此总能保持沉稳持重。这种气质也为他们争取到团队的信任。
外向型领导者开朗自信、勇于进取的个性一旦过度会带来麻烦。而内向型领导者的警觉性无疑更高,决策时也会考虑更多,并更慎重地做出决定。
[ 此帖被暮夏°在2013-12-28 14:3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