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一说】
古代乐器主要有埙、缶、筑、排箫、箜篌、筝、古琴、瑟等,乐曲一般缓慢悠扬,主要是为了适合宫廷生活或宗教的需要。到汉朝和唐朝以后,中国通过西域和国外的交流频繁,西方主要是伊斯兰教世界和印度的音乐和乐器大量流入,汉唐时中国强大,心胸宽广,善于吸收其他文化,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中国音乐采纳,并被中国人改良发展,逐渐将中国原来的乐器排挤出乐坛。《周礼·春官》中根据制造乐器的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也是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之一。
金音主要指用金属铜、铁等制成的乐器,比如编钟、特钟、铜锣、铜鼓、铙、钹等。
石音主要指用石头和玉制成的乐器,如磬(包括编磬、特磬)、玉笛等。
土音指瓦器、陶器制成的乐器,如埙属土类乐器,用陶土烧成,形状像鸡蛋,有六孔。
革音指皮革,用兽皮畜皮制成的乐器,如鼓类,常用的有军鼓、战鼓等。
丝音包括古琴、古瑟、琵琶、琴瑟、筝、二胡等,指用丝做弦的乐器,现代弦乐已有一部分用金属弦代替。
木音包括板、木鱼、梆子、柷(古乐器木制像方匣子)、敔(古乐器,奏乐将终击敔,使演奏停止)等,指用木材制成的乐器,以红木为最优,红木类又可分为紫檀木、花梨木、酸枝木、乌木、鸡翅木等。
匏音包括笙、竽、葫芦笙、葫芦丝等,匏是葫芦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匏瓜”。据《本草纲目》记载:“葫芦是匏和瓠的总称,首尾大小如一的叫瓠,无柄圆大形扁的叫匏,匏短柄大腹的叫壶,有长柄的叫悬壶(古时候葫芦也可写作壶卢)。”成熟的葫芦已木质化,可做容器和乐器。此类乐器利用匏的自然形状做音斗。
竹音指用竹制的乐器,以紫竹、香妃竹最佳,如管、萧、笛、龠(古代乐器形状像笛)、篪等。
而现代所说的“江南丝竹”中丝竹就是丝音和竹音的简称,指的是丝弦或竹管制的乐器。
┉┉ ∞ ∞ ┉┉┉┉ ∞ ∞ ┉┉┉
【八音的其它说法】
八音也指民间器乐乐种。
如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八音会,所用乐器有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大镲、小镲、大锣、云锣等;
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使用的乐器共有 8件,它们是:横箫(笛子)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
南宁市邕宁壮族八音则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组成。
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源于潮州音乐,因使用8 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彝族八音所用乐器有二胡、环箫(无膜笛)各一对,以及牛角胡、五鍟(小锣)、鼓、钹等;
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所用乐器有二胡、横箫(笛)各一对和五鍟、锣、鼓、钹等。
《佛学常见词汇》 佛所持特有的八种声音,即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歇音。
┉┉ ∞ ∞ ┉┉┉┉ ∞ ∞ ┉┉┉
金音之【钟】篇
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金属撞击器。通常作为一种军事或宗教建筑的附设器具,用于报时或召集人群、发布消息等。宫廷所用的钟都刻有铭文,以祈求天神保佑。而作为乐器它始于商代盛于春秋战国。
中国“钟”的起源何时,现存史籍记载不一。《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孙伯岐生鼓,是始为钟”。《吕氏春秋·仲夏纪》说:“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管子·五型篇》:“昔者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还有传说是尧舜时一位名叫垂的人所创,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钟是起源于铜铃等等。最初的钟并非用金属制作而是陶制的,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一件新时代时期陶钟,高约9厘米,径5厘米,共鸣体为圆筒形,顶端为圆柱形短柄。而夏禹时期就出现了青铜制的钟。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中国就有了不同形制的钟,从殷墟出土的乐器中,已能见到用青铜铸成的造型古朴的几种钟。到了周代,钟居于八音之首的金类乐器。铜钟在古代一直是宗庙或宫廷举行典礼和宴会时所用的乐器,历代都用于雅乐。1976年2月,在秦始皇封土西北约100米处出土一件错金银钮钟,青铜制作,钟纽一侧刻有“乐府”二字,表明在秦朝就已建立了乐府机构。秦乐府钟工艺精巧细致,声音清脆悦耳,音高为C。而秦汉以后由于受战争的影响,铸钟工匠及乐工散亡,铸钟技术在这段时间里曾多次失传。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到了南北朝时,由于受到印度圆口钟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形如瓦罐的圆形钟。从此,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在保留“钟”的最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圆形钟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器具的象征。这类钟,佛寺、钟楼使用最多,成为了体现君主、神灵、崇高伟大的圣器。这一主题的出现,为后来中国制造圆形钟技术的飞跃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钟在隋唐时期仍有应用。宋代文献记载已有双音节钟出现,表明了这一时期铸钟技术的发达。明清以后,圆形钟及钟的铸造技术达到了最高阶段。圆形钟出现在社会各阶层的娱乐领域及神圣场所,以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原觉生寺)永乐大钟为代表的各种明清两代古钟是体现这一历史时期的实物例证。
古代的钟分为特钟和编钟:
特钟又称为鎛钟,单独挂在木架上,每架只有一枚。鎛钟的鎛的意思:“尃”意为“展示花样”。“金”与“尃”联合起来表示“铸刻有花纹图案的钟”。而一般的铜钟器身外表光滑,没有任何纹样。
鎛钟为青铜制,始见于殷末,盛行于东周。其特点是环钮、平口、椭圆形或合瓦形器身,是一种古代大型单体打击乐器,形制如编钟,只是口缘平,器形巨大,有钮、可特悬(单独悬挂的意思)在钟悬上,故又称“特钟”。它相对编钟言,后者特点为编悬,前者特点为特悬。编悬十六钟共簨,特悬者镊钟一簨。
楚惠王赠给曾侯乙的镈钟,钲间部分有铭文,记载了楚惠王熊章为曾侯乙作宗彝这件事。
编钟出现于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因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被称为“歌钟”。它是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制钟架,用木棰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自宋以后,迄止清代,其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
编钟由多枚大小不同的钟挂在同一木架上组成。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其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三枚或五枚发展为八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当时编钟经常用于宫庭宴会,被称为“钟鼓之乐”。至春秋中晚期,又增为九枚一组或十三枚一组。春秋中晚期编钟多为九件一组,在西周钟的基础上增铸了低音徵音和商音。战国时期编钟,除仍有九件一组者外,又出现十三件、十四件的组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编钟是迄今发现最庞大的编钟,共六十四件。
曾侯乙编钟有一个凄美的故事,曾侯乙是地处楚国境内北部的曾国皇宫的一名乐师,他对音乐要求非常严格。后来铜碌山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天然铜,质地纯净,重达万斤。曾侯乙很早就想制造一件伟大乐器,于是派人连夜赶到楚境,将铜运回。运铜途中遭到楚国的三次截击,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运回到曾国。编钟铸成后,曾侯乙大宴群臣,编钟奏响震耀古今,场景之恢宏可谓空前绝后。秦王闻听编钟之事后,派乐府总管亲往观摩,乐府总管深知秦王之意,领命前往。这时楚王秘密派了一名高手前去盗钟,以阻止曾国把编钟贡献给秦国。秦乐府总管到曾国后,晓以利害、动之以情地对曾侯乙游说:秦强大无比,且雄霸中原之心坚决,楚国尚不敢开罪,何况这小小的曾国。只要献上编钟,秦王大悦,就能保全你曾国清平康乐。曾侯乙虽是个刚正贤雅之人,但为了举国百姓的生死,不得不委曲求全,答应将编钟献于秦王。 当夜曾侯乙遣去众人,独自留于乐宫之内,对着编钟挥泪作别,然后离去。整套编钟被运送到大秦后,秦国庆祝胜利,杀猪宰牛犒劳军士,并在秦百万大军围观下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声乐歌舞表演,当压轴戏编钟演奏时,秦王大惊,因为编钟可以发出世上最纯粹的音乐,这音乐竟能净化秦国士兵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人间的美好,军士们的兵器纷纷落下……秦王开始把编钟当成烫手的山芋,于是秘密派人射死曾侯乙,以编钟是曾侯乙毕生的心血,尊重曾侯乙为由,命编钟陪葬曾侯乙。
┉┉ ∞ ∞ ┉┉┉┉ ∞ ∞ ┉┉┉
金音之【铜鼓】篇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多由青铜铸成,鼓身和鼓面饰有各种精致的图案和花纹。“铜鼓”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出征交趾,得骆越铜鼓,铸为马。”制作铜鼓的以百越中的骆越为多,即是黎族与壮族。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它为民族首领贵族所独占,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重器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是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物。铜鼓形状像圆鼓,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以下几种:太阳纹是铜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饰纹,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滇系的太阳纹光芒呈长的锐角,而粤系的太阳纹光芒则细长如针。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四只、五只、六只不等。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个方向旋转。最有趣味的是叠蛙,也称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达三四层的。鹭鸟纹:鸟头有大的羽冠,作飞翔状,姿态优美。此外,还有舞蹈纹、竞渡纹等。
铜鼓多在欢乐和喜庆的场面中出现,但过去在苗族和瑶族的丧葬活动中敲击铜鼓却是必不可少的宗教仪式。生活在我国广西北部山区的瑶族同胞至今在送葬之前还几天几夜连续不断地敲击铜鼓:铜鼓声音宏亮、深沉,鼓声可以把死人离开人间的不幸消息传到很远的村寨,以便他的亲友赶来参加葬礼。敲击铜鼓亦可召唤鬼神前来护祐死者的灵魂,使他平安到达另一个世界。 敲击铜鼓伴随歌舞,常常与祈年禳灾等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历代诗人墨客对南方少数民族敲击铜鼓,载歌载舞赛神的情景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描绘。如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河渎神》中咏道:“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帐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五代词人孙光宪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板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诗词中有明媚旖旎的南国春光,又有在大好春色中,少数民族敲击铜鼓,伴随阵阵鼓声和粗犷的歌声,舞蹈赛神的热烈场面。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俗信妖巫,击铜鼓以祈祷”和“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宗教祭祀活动在西南边远山区,尤其是长江两岸及两广一带特别盛行。我国古代诗人一再把铜鼓赛江神的奇异民族风情载入他们的诗篇,唐朝诗人许浑在《送南客归有怀》中吟道: “绿水暖青菇,湘潭万里春。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是全世界珍藏古铜鼓最多的国家之一,各级文物机构共收藏了世界各种类型、各个时代的古代铜鼓1300多件。在这些古铜鼓之中,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掘和收藏得最多,约500多面,故广西在国际上又被誉为“古铜鼓之乡”。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珍藏最大古铜鼓的国家。在广西博物馆存放着一面“铜鼓之王”,这面有云雷纹铜鼓的鼓面直径为165厘米,高67.5厘米,重达300多公斤。另外,全世界最古老的铜鼓也出在我国。据考察,云南的“万家坝铜鼓”,是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它距今已有2600多年。
在水城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关于铜鼓的爱情故事。从前,在水城有一对布依族青年男女,小伙叫银哥,姑娘叫金娘。两人情投意合,深深相爱。秋天,河水猛涨,阻隔二人相会。一对恋人在思念中煎熬。犀牛富于同情心,接连三年背银哥、金娘过河相见。到准备成婚时,犀牛听仙家说,二人无缘结合,乃不再出现。二人无法相见,相约殉情。当银哥、金娘跳进滚滚河水时,突然金光闪动,二人好端端站在犀牛背上,犀牛将二人背往大海……银哥阿爸和金娘阿妈思念儿女心切,历尽艰辛,向各村寨讨来碎铜,找皇帝要得封号。铸成一公一母两个铜鼓。六月初六,铜鼓敲响,银哥和金娘即站在犀牛背上回来。 另外还有关于铜鼓岭名字由来的传说,铜鼓岭是文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低海拔热带雨林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有史料记载,东汉的伏波大将军在此留下了铜战鼓,被后人发掘出来,由此得名。 《琼州府志》记载:古时“诸獠铸大铜鼓置酒招同类。若仇仇相攻,击鼓诸獠云集,后瘗鼓,于乡人挖得,因以名山方舆志。”这是说古人在岭上挖得诸獠的铜鼓,便以此给山命名。《府志》又载:“鼓为马伏波征交趾所铸。”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1962年游览铜鼓岭后作《咏铜鼓岭》诗云:“俯看风吹岭上云,椰浆山果信清芬;伏波去后遗铜鼓,犹对沧溟警寇氛。”诗中的“伏波去后遗铜鼓”句曾作注:汉朝马援(字伏波)大将军征交址时路过该岭,遗下铜鼓,后人挖地得铜鼓,故名铜鼓岭。这是说挖得的铜鼓是汉代马援留下的。两种说法都是“挖得铜鼓”故名之。
┉┉ ∞ ∞ ┉┉┉┉ ∞ ∞ ┉┉┉
金音之【铜锣】篇
古代锣曾称为“金”,并用于战争,两军交战,常以锣来指挥,有鸣“金”收兵之说。《旧唐书·音乐志》(卷29)在“铜拔”条目中曰:“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自西戌及南蛮。”这条记载中所说的铜盘是关于“锣”的最早记载。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公元六世纪前期,后魏就开始有了铜锣出现,当时称“打沙锣”。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锣可能是由西北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传入。宋代,锣在民间音乐形式“鼓板”中被应用。到了元代,除民间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水平。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锣在明、清的昆曲伴奏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锣被广泛的应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吹打乐当中。 一般的锣都是铜制的,因此锣又有“响器”之称。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前列朱旗数十面,铜锣鼙鼓十数面。” 锣又称“中国锣”,简单的可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大类。 中国的大锣西传欧洲,在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开始将大锣用于管弦乐作品中,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中国乐器。20世纪以来,锣已广泛用于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民间娱乐和节庆活动中,参加各种乐队的演奏。此外,它还是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
大锣发音较低,因面较大故称大锣。它是铜制的,直径约30厘米,扁平圆体,有边,边孔较小,系以绳。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持木槌击奏,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常用到它,分为低音大锣,朝鲜族大锣和迎亲大锣(九锤迎亲锣),其中低音大锣是京戏中所使用的大锣,又分苏锣与奉锣。苏锣又称光锣、低音锣,因发苏音(深厚而悠长的低音),故称之。奉锣又称高音京锣,因始造于旧奉天省而名,东北一带称大锣;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小锣身为一圆型弧面,多用铜制结构,其四周 以本身边框固定;锣棰为一木棰。锣身大小有多种规格,小型锣在演奏时用左手提锣身,右手拿棰击锣;大型锣则须悬挂于锣架上演奏。掌锣是最小的一种锣,锣面平坦无脐,形状像个盘子,可以放在手掌中敲击,掌锣根据不同尺寸与使用方法,还分为“春锣”、“手锣”、“口堂儿”与“镟子”等。前四种锣边系绳,置于左掌中,右手持木尺击奏;云锣是可以演奏出旋律的一种乐器。据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的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等。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传统云锣多由十面小锣组成。锣面无脐,边缘被垂直于锣面的锣沿所固定,锣边钻有小孔,用绳系于装着木格的特制木架上,因最上方的一面小锣(名“高工锣”)不常用,故民间又称“九音锣”。
宋代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中,一 货郎身挂数件乐器,其中有一件为十面云锣,可知早在宋代民间已有云锣流传和使用了。六百多年前的元代,云锣不仅在民间流行,并且在宫廷宴乐中使用,当时称为云墩,《元史·礼乐志》“宴乐之器"中有:"云墩,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这也是见于文献的最早记载。元代云锣还用于宗教音乐中,如在山西芮县永乐镇的永乐宫元代壁画《奏乐图》和三清殿斗拱间的装饰画中,均画有演奏云锣的图像,宫中壁画反映的是道教生活,表明云锣早期已用于道教音乐。元代的史籍和壁画看来,就有十、十三和十四音云锣。清代前期,云锣曾发展到二十四音, 《扬州画舫录》记载着在福建地区曾流行过十四音云锣。据《清史稿》载,云锣在清代宫廷音乐中已广泛用于御前仪仗乐、丹陛大乐、中和清乐、导引乐、铙歌及铙歌清乐、凯歌、庆神欢乐、赐宴乐等。清代曾有《云锣谱》传世,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收藏,梅先生在《太真外传》一出戏中用过云锣。《云锣谱》后由梅先生赠予好友宋先生。该《谱》详尽地介绍了云锣的音律和每面云锣的规格尺寸。《元史·礼乐志》记载:“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但从山西永乐官的元壁画看来,元代每架云锣所用的小锣,还不限于十三个,也有用十个,和十四个的。明清以来,长期普遍流行的一种云锣,全付由十个小锣组成。但偶然也有例外,如清初曾有过全付用二十四个的云锣,较后在福建又曾有过全付十四个的云锣。《清史稿》记载,云锣用于御前仪仗之乐、祀先蚕乐章、丹陛大乐、中和清乐、导引乐、铙歌及挠歌清乐、凯歌、庆神欢乐、赐宴乐、蒙古乐、班禅之乐(称为苍清)。
堂锣是一种汉族击奏体鸣乐器。指京剧等戏剧伴奏中常用的大锣,为有脐锣,比筛锣小。
还有一个金铜锣吓走贪知县的传说故事,说的是清道光年间,赣中大地的新昌县有个叫金大锤的工匠。他不仅铸的锣响亮清脆,就是敲锣,也手法超群,可以敲打出激越之声、欢快之声、喜庆之声、悲戚之声……众人称赞他为“金铜锣”。这天,已是午夜时分,金大锤并无半点睡意。透过店内昏暗的烛光,呆呆望定悬挂的一面面大者如斗笠,小者似碗口,多数为草帽般大小的铜锣,他紧蹙眉头满脸愁容,不知如何为好。令他犯愁的事是,新任新昌知县的史亦耀第二天要来走马上任。为震慑百姓,炫耀官威,史知县进城时,发话要“金铜锣”鸣锣开道,民众夹道欢迎。说到史知县,赣中二十几个县的百姓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个贪得无厌的县官,每到一处做官,就巧立名目大肆搜括民脂民膏,真是“为官一任,祸害一方”。当地有句民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死也要’来当官。”第二天一早,两个衙役来到锣店,不由分说气势汹汹地押着金大锤就走。早饭后,血红的太阳冉冉升起。史知县身穿官袍,头戴七品官帽,两手抄在身后,神气十足地踱着方步过来。二十几位衙役也穿戴整齐,腰挎短刀,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样子。出发前,金大锤双手捂住腹部,满面痛苦状来到正要坐进官轿的史知县前,央求道:“禀报知县大人,我肚子痛得厉害,这敲锣找别人吧!”史知县瞪圆了眼睛回头恶狠狠地盯了金大锤一眼,冷冷说道:“不行,我就要你金铜锣鸣锣开道。”说完,跨过轿杠,稳稳坐了进去。无法推脱,金大锤只得提着一面大锣上前,两个各手执一面“避”、“肃静”牌匾的衙役紧随,史知县的官轿居中,其他衙役随后。随着一声吆喝:“起轿——鸣锣——”队伍开始行进。金大锤牙关紧咬,额上青筋直露,挽起衣袖执槌对准锣中心奋力一击,“哐——”铜锣发出洪亮清脆一响。锣声响彻云霄,在高低错落的屋宇上空飘荡。就在第一记锣声还未散尽,铜锣还在晃动之时,蓦然,金大锤叉开手掌紧贴锣面用力一按,“咔嚓”,锣面竟裂出一条长缝。再敲第二下时,铜锣却发出嘶哑变音的裂帛之声,听着令人撕心裂肺。史知县眉头一皱,喊声“停轿!”传唤领班来问:“怎么回事?”领班回话:“禀报大人,这是金大锤使坏,故意用猛力将锣震裂了。”听此一说,史知县非但不生气,反而大为夸赞:“好样的,有金铜锣的气势!”令领班重新换来一面新铜锣,并让他试着重重敲打了几下。队伍继续前行。这时,只见金大锤往锣上轻轻那么一敲,怪了,此锣竟突然哑然失声。击在锣面上,仿佛在敲打生铁一般,声音异常刺耳。史知县这回来了火,等官轿停住,大步跨过来,“啪啪”煽了金大锤几记耳光,骂道:“兔崽子,你竟敢给本官捣鬼,你吃了豹子胆啦!”史知县还不罢休,又令领班取来第三面铜锣,铁青着脸对金大锤厉声说道:“你再捣鬼,看本官怎么收拾你!”队伍快近城门。金大锤有气无力地敲打着铜锣,半天一下,半天一下。端坐轿内的史知县觉得金大锤好像又在胡弄自己,忍不住撩起轿帘打量,只见两旁看热闹的民众正在掩嘴暗笑。他感到奇怪,吩咐领班传唤一名乡民过来,厉声问:“你告诉本官,你们在笑什么?”这名乡民如实禀告:“大人,这是当地出殡送葬的锣声。”“什么!什么!”史知县闻听,恼羞成怒,脸气青了,鼻子也气歪了,大喊:“停轿!”还不等官轿停稳,大步奔过来,气急败坏地从身旁衙役的腰间抽出刀来,要砍杀金一锤。众人一拥而上,一个个磨拳擦掌怒目而视。史知县面对愤怒的人群,怕引发事端,这才骂骂咧咧坐进官轿,垂头丧气进了新昌县城。史知县来到新昌主政后,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百姓更是饥寒交迫,如置身水深火热之中。一年后,太平天国的起义军进入赣中,各地的农民起义也风起云涌。史知县吓破了胆,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他叫家人把搜括到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全部装箱待运,只要一有起义军逼近的消息,就赶紧向安全地带逃跑。这天深夜,史知县正在熟睡之中,突然,“哐哐哐!”震耳欲聋的锣声骤然轰响,如千军万马进发,似万钧雷霆炸响。史知县从睡梦中惊醒,仔细谛听了一会儿,觉得这锣声不是喧哗取闹之意,好像是紧急出击的号令。他心中一惊:“莫非起义军的队伍来了!”黑暗中慌慌张张喊醒家眷,正要传唤衙役来装运财物细软,踉踉跄跄来到厢房,掌灯一看,咳,胆小如鼠的衙役们早已逃之夭夭。此时锣声是越敲越急,越敲越响,激越的锣声中似乎夹杂阵阵喊杀声,吓得史知县脸色煞白,胆战心寒。望着大箱小箱无法带走的金银财宝,心中有如刀刺般疼痛,喟叹道:唉,生死关头还是保命要紧,狠狠心,赶紧走吧!一记锣声震天响,万千锣响动地来。激越的锣声震醒了沉寂的县城。人们在朦胧中不知外头发生了何事。有胆大好奇的悄悄打开屋门来观望,当看到夜色中史知县一家人在仓皇逃蹿时,不由得惊喜地大声嚷叫:“‘死也要’滚蛋啦!‘死也要’滚蛋啦!”这敲锣者不是别人,正是金大锤夜半在后山岗上,用一个木架悬挂八面铜锣,用惊天动地的锣声吓跑了史知县。
┉┉ ∞ ∞ ┉┉┉┉ ∞ ∞ ┉┉┉
金音之【铙钹】篇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钹为铜质圆形的乐器,中心鼓起,两片相击作声。初流行西域,南北朝时传至内地。钹源于西亚,最早在埃及、叙利亚,以后在波斯、罗马等古国都有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而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钹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是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表现力强。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和文娱、宣传活动中。6世纪初期,铜钹在北魏民间已很流行,并很早就在梵乐中使用。钹在隋代九部乐中,已用于天竺、西凉、龟兹、安国和康国五乐中。到了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尤其在燕乐中,还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已绘有敲击铜钹的人像。明、清之际,钹是昆曲等地方戏剧中的伴奏乐器。
镲是一种汉族打击乐器,即小钹。或称镲子、铰子等。汉族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因为镲是无固定音高乐器,所以 总的来说小镲声音最高其次是中镲,大镲的声音是最低的。 严格来说钹和镲并不完全一样的,二者形状相似,一般镲体较小,故民间称小钹为镲。 钹和镲都是一对,互相敲击。钹音色较暗,镲音色较亮。
铙又称钲和执钟,是古代汉族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铙在使用时口朝天,柄置干座上,敲击其侧,声音雄浑空阔,悠扬久远。它不仅用于祭祀还用于军事,击铙于祭坛,则可通过朝天大口,上达苍穹,呼应天地,以祈神明保佑,国泰民安;击铙于山顶,可号召军队,指挥军阵,振奋军心,威慑敌人。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大铙形体巨大,湖南曾出土一件商代晚期大铙,通高103.5厘米,重两百多公斤。倒梯形,铙身为大兽面纹,体下置一柄。响铜制,钵形,铙体大而薄,铙面呈弧形,边缘翘起,中心突起的平顶帽较小。铙面直径50厘米~70厘米,帽径8厘米~8.5厘米,帽高6厘米~8厘米。铙顶中心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奏时两手各持一面,将铙顶所系绸布缠于手指或用手掌握住帽突,两铙相击而发音,音色低沉洪亮,音量大而余音长。永城大铙,又名“落子”、“荷叶吊板”,因伴奏乐器为大铙镲而得名,属徒歌形说唱曲种。清朝光绪年间,大铙在鲁西南一带初具雏形,后流入永城,才得以发展而定型。
发展到后来铙演化为铜制圆形,常和钹配合演奏。如铙歌(军中乐歌;泛指军歌);铙挽(铙歌和挽歌)。形制与钹相似: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如:铙钹(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铜钵)。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请铸大钱》:“又如大小钲铙,与鼓相配而鸣者,为岁首戏乐之具。从前惟富户乃有之,近则中小户亦多有之。”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妇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组合的铙,这是至今发现铙组合的最高数字,是为宫廷使用的乐器。《宋史·仪卫志》和《辽史·乐志》载,北宋和辽时,铙曾用于皇帝仪仗中的鼓吹乐里。当时佛教所用铜钹称为铙,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世俗谓之铙,其名虽与四金之铙同,其实异”。(宋代《乐书》所载“铜铙”条同此)。浮屠,梵文佛陀之译名。这种铙不是《周礼》所载金铙或西周以来植鸣的大型铜铙或编铙。明、清两代,铙已用于地方戏曲伴奏,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昆曲伴奏曾用大铙。
┉┉ ∞ ∞ ┉┉┉┉ ∞ ∞ ┉┉┉
石音之【磬】篇
磬是中国历史上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为“八音”中的“石”音。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磬早先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从“黄帝使伶伦造磬”以来,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孔,悬挂敲击,其造型因酷似古人在宗庙、宗族大典时虔诚的鞠躬之礼,故有“磬折”之说。
磬的历史悠久,据先秦文献《尚书·益稷》记载:“戛击鸣球”,“击石拊石”。这“鸣球”与“拊石”,即是磬在远古时期的称呼。磬的名称,见于《世本·作篇》,传说为尧、舜时人无句所作。或传:“磬,叔所造。”可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尧或舜做部落联盟酋长时,磬已在使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尧命夔击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兽”,描绘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会的乐舞生活场景。20世纪70年代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击之声音悦耳。经测定,此磬距今约4000年,属于夏代的遗存,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商代时磬已广泛流传,制作精美,为王室宫廷乐队所用。“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磬、铜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特磬”等许多类型。每一种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它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磬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离磬”即编磬之分。
单个特磬,作为氏族“鸣以聚众”的信号乐器。
编磬则是在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既和且平,依我磬声”金石之声,煌煌乎位列圣殿,灿灿哉史载《尚书》。“编磬”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还有一种叫做“方响”的乐器,它是“磬”的一种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长方形的铁板排列而成。方响又称方晌、铜磬为古代汉族打击乐器,用于宫廷燕乐。出现于南北朝梁代(502-557)。。《旧唐书·音乐志》:“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板),倚于架上以代钟磬。”又据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葛溪铁片梨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唐牛殳《方响歌》:“长短参差十六片,敲击宫商无不遍”。可知唐代方响由“圆上方下”、大小不一的十六块铁片组成。方响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铁板、铜片或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宋代,方响渐少使用。现仅上海今虞琴社合奏古乐时偶尔使用,濒于失传。
清代,特磬和编磬在宫廷音乐中用途颇广。特磬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时演奏的乐器。特磬有音高不同的12枚,都单独悬挂在木制磬架上,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是“黄钟”,最小的为“应钟”,在一年的12个月里,每个月各奏一个调的乐曲,如正月用太簇,……,十一月用黄钟,十二月用大吕等,演奏时,只需换上相应调的特磬,合奏时,在每一乐句的末尾各击特磬一下,起加强节奏的作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制作的特磬(现为北京天坛收藏),采用新疆和田碧玉,形状曲折。
云磬又称“引磬”。打击乐器。外形与仰钵形坐磬相同。形体很小,磬身铜制,形似酒盅,磬口直径只有7厘米,置于一根长木柄上端,全长约35厘米。木柄旋以条纹为饰。云磬为寺院中使用的法器,也用于宗教音乐中。演奏时,左手持木柄下端。右手执细长铜棍敲击,发音清脆,在梵乐中常用以敲击节奏。
如此神圣、神奇之“磬”,取之何等石材呢?这就是《尚书·舜典》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使“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泗滨浮磬”(禹贡语)——灵璧磬石!自禹敷土,九州安定,灵璧故属徐州,在淮泗间,磬石山(又名磬云山,在灵璧县城北35公里的渔沟镇东2公里处。)北临泗水,故曰泗滨,古代山周多沼泽,洪水环绕,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有“泗滨浮磬”之称。“泗滨浮磬”说的就是现在的“灵璧磬石”,现在的“磬石山”就是一个好的证明!在宋代之前,磬石山这个地方,并没有“灵璧”这个地名称谓,所以《尚书·禹贡》中只有“泗滨浮磬”的记载。《禹贡》关于古徐州物产记述中的:蒙、羽、大野、东原、峄阳、泗滨、淮夷等诸多地名,从现在的区域划分上来看,《禹贡》也是以环徐州的地理方位来记载的。“……泗滨浮磬,淮夷玭珠……”泗滨就是现在的灵璧区域,淮夷就是现在蚌埠区域。“泗滨”之广,“浮磬”是惟一!无山何以“浮磬”?“泗滨”之广,“磬石山”是惟一!江河可以改道,山脉却难以迁移!故“泗滨磬”就是现在的“灵璧磬”!此后《词源》、《玉海注》、《文献通考》、《名物大典》等都有更详细的记载。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美誉。在礼制严明的古代,用灵璧磬石制作的乐器已成为皇权、礼治的象征。不管是在“乐声盈盈、万舞翼翼”的夏、商、周,还是在诸侯迭起的春秋战国,乃至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灵璧磬石都有她显尊的位置。辟如:安阳殷墟大墓的虎纹磬,蚌埠双墩1号春秋古墓的编磬,随州战国曾侯乙墓的编磬……等等,都有着灵璧磬石神圣的魅影。崇尚礼制的古人认为逝与生只是生命的轮回,生前所用的东西,逝后也应相同,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形。而渐渐的昔日宫廷重乐、祭祀之器,带着她神秘的色彩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因此,灵璧石磬不仅被历代帝王视为珍宝所尊崇,也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衷情颂扬。《晋书》有载,《全唐诗》有篇,《宋史》有记,《元史》有章……特别是盛唐的白居易、元稹、李勋等文人雅士不仅咏颂“泗滨磬”的清正雅致之音,同时也赞美了“金声玉振”的灵璧石磬不是其它质地的石材可替代的!乐天赋诗,以石讽政,名为《华原磬》实为灵璧磬石鸣不平。微之和咏“泗滨浮石载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借诗抒怀,以正视听。李勋的《泗滨得石磬》“……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更使灵璧磬石多了一层诗情画意。据《宋史》记载,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仁宗皇帝曾下诏徐、宿、泗、江、郑、淮、扬七州到灵璧采石制磬。如此兴师隆重的采石历来是罕见的。上行下效,此间关于灵璧磬石、灵璧石(即观赏石)的论着迭出,从文化上把灵璧磬石文化推到了又一高度。大文豪苏东坡更是数次到访灵璧,因为他的诗、文、画使灵璧磬石更熠熠生辉,更是因为他的建议,灵璧才得以正式以县建制,并在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更名“灵壁”为“灵璧”,“以县产磬石,珍之如璧,故名”。(《大明一统名胜志》南直隶凤阳府志胜卷十四载。)南宋着名的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在《灵璧磬石歌为方岩王侍郎作》中,不仅咏唱“灵璧一峰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更是爱石“如见古君子”,以石比德,“可磨斫贼剑,可倚击奸笏,可祝不老年,可比至刚德。”慷慨激昂盛咏千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世祖皇帝命大乐正赵祖荣乘传古泗滨采石制磬二百单八悬,大乐正审谤音律,《磬颂》铭之,歌功颂德。继宋元后,为了明朝的宫廷礼制用乐,中都的兴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灵璧磬石开始了,而太祖皇帝在享乐之时还没忘记他的子民的疾苦,为了社稷的安危,“惜材抚匠”“戒石”府县甬道。现在灵璧磬石山下的“洪武遗石”仿佛还在无声的诉说着当年被贡奉朝廷的荣光。“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泗滨浮磬”的美名,使“向慕风雅”的他路过灵璧成为可能,御题“玉磬庵”在当地成为佳话流传,而“天下第一石”的题封,也是代代口碑相传,逸闻趣事佳话频频,传说的由来是灵璧磬石文化的传承见证。
┉┉ ∞ ∞ ┉┉┉┉ ∞ ∞ ┉┉┉
石音之【玉笛】篇
中国人偏爱玉,特别是在古时,人们对玉看得很重,黄金有价玉无价,君子必佩玉。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玉笛凌秋韵远汀,谁家少女倚楼听”“玄宗贵妃嬉玉笛,合奏仙乐紫云回。”“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在这些典故里,玉笛很可能只是对笛子的一种形容,众所周知,从古至今竹笛一直是笛子家族的主流,古人可能曾想过用玉来做笛子,但由于当时生产工具的限制而无法完成,或者可以做出来,但由于太费事,太难而无法推广开来。但玉笛在唐诗中出现还不算早,在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传说汉代,有位皇帝——汉武帝有一天大病,找来所有的御医诊治,但怎么也没治好,武帝痛苦不堪!眼见着日见消瘦,却也无奈……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汉武帝却在昏昏熟睡中被惊醒。原来他是被刚才的梦里所见到的场景所吓惊醒的。刚才的梦里他见到了一个睁着圆目,张着大口,蓄着大胡子的“钟馗”大声吆喝抓鬼的场面:就见到钟馗应声来到两个小鬼的跟前,而两个小鬼刚才拿起所有的东西都在撕咬和摔打,他们刚把贵妃的“香囊”撕咬烂,又在摔打武帝的“玉笛”,整个把汉武帝看得大喊大叫,那简直就是“撕心裂肺”——就在那样最紧张的瞬间,“钟馗”来了……有关玉箫的故事则更有意思。萧史弄玉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品箫,引来凤凰,最后和情人跨凤而去。 北周庾信 《荡子赋》:“ 罗敷 总发, 弄玉 初笄。” 唐 李白 《凤台曲》:“曲在身不返,空馀 弄玉 名。” 清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 延平 女子题壁诗﹞序云……二八结褵,新妇获参军之配,何异莫愁南国,得嫁阿侯 ;庶几弄玉秦楼,相逢萧史 。”另有,唐代蓝采和(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品玉箫出名、成仙等等。
┉┉ ∞ ∞ ┉┉┉┉ ∞ ∞ ┉┉┉
土音之【埙】篇
埙在古代是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埙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埙同壎形声。从土。本义是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又叫“陶埙”。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其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叫做"石流星"。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这种乐器(当时是捕鸟的工具)模仿鸟叫,用来诱捕鸟兽。随着音孔的增加,进而发展成为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单纯的乐器。埙有近似人声的音色,很擅长演奏一些抒情的哀婉曲调。埙的大小、颜色、纹饰、音域各异,有的埙形状与西方的陶笛类似,但没有陶笛的哨口,因而演奏者在吹埙时要转动埙以演奏不同的音调。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六千多年前。比如浙江杭州湾河姆渡出土的圆锥型埙,西安半坡村仰绍文化遗址的无孔埙和一孔埙,还有山西万荣县,甘肃玉门火烧沟,河南辉县琉璃殷墟,河南郑州铭功路、三里岗商代遗址等处均有发现。最早的埙是一孔吹两个音,从半坡新石器时代到汉唐,埙经历了由单音孔到多音孔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能表达高雅、清丽、悲壮、深沉、凄凉之意的成熟乐器。在周代的乐器八音分类中,埙被列为土类乐器,是中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中所记载的二十九种乐器之一。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中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埙用于雅乐部,常常与篪配合演奏。古时把埙、篪两种乐器视为兄弟乐器。《诗经.小雅》中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的关于描写埙在古代宫庭盛典中的演奏情景。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埙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前些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黄河中游南岸有个叫石匠营的村子,住着一位叫邙山的小伙子,父母双亡。他勤劳朴实,聪明伶俐,心灵手巧,每天除了忙于农田的耕作之外,就喜欢吹奏一种用黄泥做成的瓶子。那旋律时而轻盈欢快,时而悲愤凄婉,既使你心旷神怡,又使你黯然落泪,引得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前来观赏。这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一个住在桃花峪名叫黄河的姑娘耳中。她翻山越岭,不辞劳苦地来到了石匠营,只见高大英俊的邙山站在老槐树下双手捧着大小如人心的土瓶子,在为村民们吹奏美妙动听的乐曲。她看到了,听到了邙山娴熟的如痴如醉的精彩吹奏。那旋律先是返璞归真的苍凉深忱、浑圆醇厚;继而又近似人声的凄苦呜咽、如泣如诉;时而起伏跌宕,热情奔放,诙谐幽默;时而又浅吟低回、缠绵悱恻。虽无百灵、夜莺般的婉转,但却使人为之动情。刹时,黄河被那悲怨愤懑、忧伤缠绵的乐声所倾倒。她回家后便寝不安枕,食不甘味。终日恍恍惚惚,心神不宁。嫂嫂问其缘由,姑娘吐露了对邙山的爱慕之情。既热情体贴,又通情达理的嫂嫂把邙山请到家里,邙山、黄河二人含情默默地相望,都有相见恨晚之意。嫂嫂心领神会,一遍遍的劝说父亲 纳邙山为门婿。哪知父亲见邙山人虽长得齐正、聪明,但衣衫褴褛,一副穷酸像,心有不快,便打发邙山走了。然而邙山却被黄河姑娘那窈窕秀丽、楚楚动人的身姿所打动,连日来昼思夜想,日渐消瘦,很快便卧床不起。虽经多方调治,也无济于事,日里总喊着黄河的名字,不久便痛苦地离开了人间。村里的人们为了表达对邙山的爱怜之情,把他的尸体埋到了五龙峰下的玉石堆旁。一天,有一石匠路过这里,发现坟头上有一块深红颜色,似土非石的宝物,在太阳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他小心翼翼地拿回家里。经过细腻的雕琢,打造成一个精致如“心”的饰物,带到集市上摆摊叫卖。再说,黄河姑娘自从邙山被父亲打发走后,不思茶饭,懒得梳洗,不多日,衣带渐宽,面容憔悴,嫂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一天,嫂嫂带黄河到集市上散心,正好从石匠的摊位前经过,黄河见到如“心”的饰物,惊奇地叫喊:“哎呀!这不就是邙山吹奏的那件乐器吗?”于是就不惜价钱地买了下来,她如获至宝的揣在怀中,带回家里。之后她便爱不释手地捧在怀里,睹物思人,眼前出现了邙山吹着优美的乐曲向她走来。黄河禁不住悲痛欲绝,落下伤心的泪水。那泪珠如泉水涌出,扑扑嗒嗒地滴在如“心”的饰物上。没想到这块红如人心的饰物竟是邙山那不死的“心”所变,被泪水浸润之后,突然裂开,并迅速地变大,大得像邙山那健壮的身躯,继而把黄河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谚语:“不见黄河心不死”。
┉┉ ∞ ∞ ┉┉┉┉ ∞ ∞ ┉┉┉
革音之【鼓】篇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古文献所谓“鼓琴瑟”,鼓是群音的首领,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必先有鼓声作为引导。《曹刿论战》中就有“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的名句。汉朝初年,守卫边疆的军队常用鼓、箫、笳等乐器合奏一种乐曲,以壮军威,叫做“鼓吹”;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者,叫做“鼓角”;出战时擂鼓呐喊,大张声威,叫做“鼓噪”。鼓,还有特殊作用:有一种铜鼓,古代人把它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部落的政权与经济势力的象征,族长或酋长像保护身家性命那样保护这种铜鼓。此外,在寺庙中,“晨钟暮鼓”,鼓还可以作为报时的工具。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同为世界上鼓的最早发源地。历史上,中国鼓传至邻国,如朝鲜、日本 ,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鼓。中原地区以中国传统鼓为主流 ,边疆少数民族的鼓既受传统鼓影响,也受外来鼓特别是阿拉伯与印度鼓的影响。中国传统的鼓多源于中原,秦汉前已有20余种。虽大小高矮不同,但几乎都是粗腰筒状。当时已用于诗、乐、舞以及劳动、祭祀、战争和庆典之中。从秦、汉到清代,中原地区原有的各种传统鼓几乎都得以保留并有所发展,而以阿拉伯和印度为主的外来鼓,虽然曾在中原长期流行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后期日渐衰落以至失传,仅在文献中留下了一些不详的记载,例如檐鼓、齐鼓、鸡娄鼓、羯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而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相传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战中曾九战九不胜,后受元女之教,造“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里,以鼓声“象雷霆”大壮军威,终于擒杀了蚩尤。在现存的文献中,关于鼓的传说很多,如《山海经·中山经》中有:“首山魁(神)也,其祠用徐……干舞,置鼓。”说明鼓是祀神“干舞”的伴奏乐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载:“……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在这则神话中记述了鼓是皮面,用鼓棰擂它,声音远传,有威震天下之功能。源于《周礼》的“六鼓四金”一词,所表达的虽是三千年前周代的鼓乐形式,但它和今日中国各民族的鼓舞,却有着一定的源流关系。按《周礼》规定:“六鼓”的鼓名与用途是: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飨,鼖鼓、鼓军事,鼛鼓、鼓役事,晋鼓、鼓金奏。“四金”是:以金绰和鼓,以金锚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
中国各民族流行的鼓主要有以下几类:
1.虎座鸟架鼓
①景颇族增疆,又称大长鼓。鼓身为一段长约3米的巨木挖空 ,双面膜以皮条拉紧 。置于两根横木上或悬于木架。两人各击一头,或坐于鼓上,或边击边舞。常用于室外大型歌舞伴奏。
②侗族大鼓贡。鼓框用整段原木挖制,长约100厘米,直径约50厘米 ,两面蒙牛皮 ,腰部稍大,两侧安大铁环。横悬于鼓楼内,仅用于节日和集众商讨大事。为圆柱筒形鼓。
2.粗腰筒形鼓
①大鼓。乐队用的大鼓膜径约 50~100 厘米,上下蒙牛皮。平常置于鼓架,双槌敲击。用于器乐合奏及舞蹈 、戏曲的伴奏 。节日庆典用大鼓膜径100厘米以上 ,由1人或数人各执双槌击奏。
②堂鼓,又称同鼓 ,清代又称杖鼓。外形与大鼓相同 ,但较小 ,鼓径一般为7、8、10寸3种规格。用于器乐合奏,戏曲、舞蹈的伴奏及独奏。
③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但较低短,又称扁鼓。发音响亮,有大小不同规格。主要用于合奏、舞蹈、杂技团和锣鼓队。
④书鼓。鼓身扁圆,鼓径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发音低而响亮 。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是北方各类说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演唱时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单签击奏。
⑤腰鼓。相传由南北朝外来鼓羯鼓演变而来。鼓身中间粗,两端细,蒙以牛皮或骡子皮 ,鼓身一侧置两个铁环 。有大小4种规格,发音清脆。常由舞者挂于腰侧,执双槌边击边舞 。用于民间秧歌或节庆、迎宾仪式中。
⑥朝鲜族小鼓草高。扁如书鼓,径长约25厘米,有柄。既是乐器,又是舞蹈道具,用时左手执柄,右手执棒击奏。常边敲边舞。
⑦朝鲜族圆鼓。形似汉族小鼓 ,直径37.5厘米 。演奏时席地而坐 ,左手击拍,右手执槌敲击鼓面与鼓边。
⑧高山族大鼓。形似汉族堂鼓,膜径24~45厘米,用于祭祀、节庆、婚礼,播种和农田驱虫等。
⑨傣族大鼓光拢。中腰稍粗而近于圆柱形,置于架上。可1人边击边舞,也可2人合击 。合奏时 ,1人在前执槌边击边舞 ,另1人在后用长篾条击奏 ,发出咚咚啪啪的音响。20世纪50年代,将体积缩小后搬上舞台,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笅笖壮族大鼓奘络。形似堂鼓,单面蒙牛皮,两侧中部设铁环。演奏时置于地上用双槌击奏。常用于节日锣鼓合奏和狮舞、龙舞的伴奏。
3.浅筒形鼓
①单皮鼓又名板鼓、环鼓。在纳西、侗、土家、蒙古、汉等民族中流传。鼓框上宽下窄,鼓面中间高四外低,单面蒙皮,置于木架上,以1或2支竹棍击奏,声音高亢激越。用于纳西族侗经音乐、土家族丝弦锣鼓、侗族吹打乐队及汉族的吹打乐和戏曲伴奏。
②点鼓,又名怀鼓。厚木边,中间高,四边渐低,两面蒙牛皮。演奏时鼓框一边立于右膝,鼓面向前,右手腕扶鼓框上端,手指执红木或竹制签子敲击,左手执板击节。用于十番鼓或昆曲清唱。
4.细腰筒形鼓
①蜂鼓。流行于广西壮、瑶、毛南等民族。邕宁、武鸣等地壮族称岳鼓,环江毛南族叫长鼓,防城瑶族叫如叨,有些地方又称横鼓、瓦鼓、腰鼓等。鼓腔以黄泥锻烧而成,两头大,一端呈球形,一端为喇叭形。中间细如蜂腰,两面蒙皮。演奏时鼓绳挂头颈横悬身前,或置于架、凳上,左手执杖击球形一端鼓面,右手拍击另一端,立奏、坐奏或边奏边舞。主要用于师公戏、师公舞的伴奏。
②朝鲜族杖鼓,又称长鼓。木制鼓身,两端粗空,中段细实。两端鼓身大小不一,发音不同。置于架上或挂于身前,右手执细长杖敲击,左手并指分击鼓的两面。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和器乐合奏。
5.座墩形鼓
象脚鼓流行于傣、佤、布朗、景颇、德昂 、 阿昌、拉祜、哈尼等民族中。形如高脚杯,上口蒙膜,悬于身侧。左手扶鼓边,并和右手交替拍去鼓面。在节日、喜庆场合边击边舞。
6.长筒形鼓
①瑶族长鼓。鼓身细长,腰细中实,双面膜,斜挂于腰侧或左手握鼓腰击奏。体积大的长鼓置于架上。用于传统节日和喜庆场合的歌舞 。
②佤族竹鼓 。长100厘米 ,用青竹制作。上口蒙皮,下端竹筒劈扎成束腰状,下部三足鼎立。立于地上用双槌敲击;或左手抱鼓,鼓面朝前,右手执槌击奏。用于歌舞。
③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 ,一端蒙以猪或羊皮 。用时左手竖抱,右手拍击朝下的鼓膜,是道情、渔鼓、竹琴等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
7.箍圈形鼓
①八角鼓。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明代已在北京流行。鼓体扁小 ,7个边框上各装一对小铜铃 ,另一边框系长穗,单面蒙蟒皮。用时以左手执鼓框,右手以指弹、挫或以指、掌拍击。用于京、津一带的单弦牌子曲。
②太平鼓。于铁圈上蒙驴皮、马皮或羊皮,形如团扇。下置一柄 ,缀以铁环或小钹,用藤条敲击鼓面,并震动铁环作响。用于满、蒙古、汉民族的民间歌舞。
③达卜。维吾尔、塔吉克 、乌孜别克等民族的手鼓。圆形木框上蒙羊皮或驴皮,框内缀若干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把鼓框,重心置于左手,击鼓面并摇动鼓身。
④萨满鼓,又称抓鼓、手鼓、单环鼓。流行于满、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圆盘形鼓面,蒙驴、马、牛、羊皮或鹿皮、狍皮,背面交错扎有皮带或铁条,上系10余枚铜钱。用时左手执皮带或铁条,右手执鼓槌,用槌头或槌身敲击。用于萨满教祭祀仪式。早时候,萨满跳神只有降妖铃,没有神鼓。那么怎么后来又多了一面神鼓呢?这就要说说萨满神鼓的来历了,传说很早以前,太上老君在花鼓山山顶的神堂里放着一面神鼓。这面神鼓一敲咚咚地响,上通天上各路神仙,下通地狱各类妖魔,如有谁在人间作乱,神鼓一敲,不管你有多深道行,多大法术,立刻化成一滩清水。有个萨满听说了这件事,寻思用这面神鼓来整治妖魔,掌握人间的事情,比他亲自上天请神仙省事多了。他想把这面神鼓借来。可神鼓在花鼓山山顶的神堂里,有一群猴子整天把守,凡人进不去。萨满决心到花鼓山探探虚实。他离开家乡一直往南走,整整翻过一百座高山,跨过一百条大河,来到了花鼓山下,往上一看,只见山顶上大猴儿小猴儿、胖猴儿瘦猴儿、瘸猴儿瞎猴儿,里三层外三层,满山遍野,把个神堂围个水泄不通,风雨不透。他正琢磨怎样才能上得去,迎面呼啦啦来了一队巡逻猴儿,一时间弄得他想藏藏不了,想躲躲不及,一看旁边有个烂泥洼子,灵机一动就跳进泥洼中,在里面滚几个个儿,扁溜溜躺着动也不动弹。猴子巡逻到跟前,一看乐了。领头儿的大猴子说:“听说人间都供泥托佛,咱也没看见过什么样儿,看这个泥人八成就是泥托佛,咱们干脆把他抬回神堂去供上。”猴子们齐声说好,这就七手八脚抬腿的抬腿,捧脑袋的捧脑袋,擎胳膊的擎胳膊,拽耳朵的拽耳朵地抬起来。萨满连气也不敢喘,任群猴儿捉弄,就像死人一样。群猴儿把萨满抬到神堂,轻手轻脚地放下,摆好位置。老猴儿得到报告,即刻传令花鼓山上行三天大祭,表示对泥托佛的敬重。他们在神位前点燃了香,供上了山上的百样仙果,老猴儿率领群猴儿一排排地跪下磕头。末尾,老猴儿从墙上摘下神鼓,一面咚咚地敲,一面唱,群猴儿跟着伸胳膊撩腿地跳起舞来。猴子们大祭三天,萨满饿了三天,眼瞅着一盘盘仙果供品,一动不敢动。可算到了第四天,老猴儿命群猴上山采药去了,只留下一个瞎猴儿、一个瘸猴儿看家。萨满见瘸猴儿上外面玩去了,瞎猴儿在一旁打盹儿,急忙拿些供果吃,吃饱了从神堂上跳下来,摘下墙上挂的神鼓,出门就向山下跑。瘸猴儿正在门口玩,一看泥托佛抱着神鼓往山下跑,就一瘸一颠地跟在后面往山下追,一边追一边喊:“不好了!泥托佛把神鼓偷跑了!”瘸猴儿、瞎猴儿这一喊,老猴儿领着群猴儿“噌”“噌”地从山上飞也似地下来了,向前紧赶萨满。眼瞅着要赶上了,萨满赶忙从怀里掏出一把木梳扔在地上。群猴儿看到木梳,这个说:“给我梳梳毛!”那个一把夺过去,说:“我还没梳呢!”这个也梳,那个也要,萨满趁这工夫跑远了。老猴儿一看,可不好了,“快追!”群猴儿又“噌”“噌”飞似地追上去了。萨满从怀里掏出一把篦子扔在地上,猴子得到篦子,又围了起来。这个说:“给我刮刮虱子。”那个说:“给我刮刮毛。”老猴儿怎么呵斥,群猴儿也不听。等挨个儿刮完了,萨满已跑到山根儿底下,过河了。老猴儿一看,完了!猴子怕水,过不去河。就这么,萨满把神鼓借回家,一直没送还。这神鼓也叫“钢圈鼓”,就是萨满跳神手里拿的那面鼓。从那以后,人们就有句传说“老君留下钢圈鼓,圣人留下降妖铃”。腰铃就是萨满跳神时腰上系的那一排铜铃。
8.锅形鼓
①纳格拉。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铁鼓。鼓身上大下小,上蒙羊皮或驴皮,大者鼓面直径27.5厘米,小者面直径20厘米。常两个一对置于地上演奏,两手执槌敲击,两鼓音高成四度。
②缸鼓,又称花盆鼓。由堂鼓演变而来 ,又称南堂鼓。鼓框木制,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形似花盆,用双槌击奏。相传南宋梁红玉曾擂缸鼓助阵。现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有时亦独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借鉴西洋定音鼓的结构特点,研制出定音花盆鼓 。
鼓的分类:
腰鼓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形式。腰鼓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两端蒙皮,鼓身有两支铁环,用带子悬挂在腰间,两手各执一木槌敲打,腰鼓无固定音高,音响清亮,既可用作伴舞乐器,也可作为舞蹈道具,表现欢快热闹的情景,是腰鼓队的主要乐器。
狼帐又名“两杖鼓”。流行于福州地区。狼杖源于古代细腰鼓类乐器,形制与朝鲜族长鼓相似。鼓身木制,全长约70厘米左右,中部细小,两端粗大而中空,两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鼓皮装于金属圆环上,由绳索穿系绷紧。用木棰敲击或用手拍击发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乐器之一,也用于闽剧伴奏。
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南宋时已有这种乐器。现代使用的渔鼓,是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时,左手坚抱渔鼓,右手拍击,是民间曲艺“道情”、“渔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乐器。
同鼓是民间流传的较大型的鼓类乐器。堂鼓之一种。广泛流行于苏南一带。同鼓的鼓身呈桶形,中间略宽,鼓高约60厘米,多用椿木、色木、桦木或杨木制作,两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径约50厘米。鼓身中部装有3个鼓环,用以穿系鼓带或作悬挂之用。演奏时,将同鼓悬空挂于木制三脚架上,以红木或其他硬质木料制作的双棰敲击。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戏曲伴奏和喜庆节日里群众性的锣鼓队。在锣鼓队行进时可系带悬挂在身上演奏。奏法有单打、双打、滚击、闷击等技巧。敲击鼓心、鼓边、鼓框,由鼓心逐渐向鼓边去奏,或由鼓边逐渐向鼓心敲击,均可取得不同的音色变化。在器乐合奏“十番鼓”、“十番锣鼓”中,同鼓与板鼓由一人兼奏,击鼓技巧尤为繁复,用轻重击、轻重滚、连滚带击或多种奏法的交互组合使用,可以演奏出风格迥异的鼓段(或称“鼓牌子”)。
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状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变而来,也称“南堂鼓”。由于形状似缸,还有“缸鼓”之名。现已广泛用于京剧等各种地方戏剧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及独奏。花盆鼓的鼓身高60厘米,鼓上面直径57厘米,鼓的下皮比上皮小一倍,直径为28.5厘米,鼓身周围绘有民族风格的金色云龙图案,形象维肖,栩栩如生。并附用特制的鼓架。鼓身多用椿、杨或柳木制作,经车旋而成。鼓皮用水牛皮或旱牛皮,但上面鼓皮以用牛的脊背皮为好。演奏花盆鼓时,以木棰敲击上面鼓皮而发音,音色低沉、雄厚,比堂鼓柔和,并可奏出不同的音调。
大堂鼓是鼓类乐器中形体较大者,多使用椿木、色木、桦木和杨木等制作鼓身,因鼓面较大,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在鼓身上下蒙以两块面积相同的牛皮而成,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大鼓发音低沉而雄厚,主要用于器乐合奏、舞蹈和戏曲伴奏,也是锣鼓队中的主要乐器。古代,大鼓多用于报时、祭祀、仪仗或军事。作为报时的大鼓又称“戒晨鼓”,常放置在城池的鼓楼之上。北京鼓楼上的大鼓制于清代,是专门作为公共报时用的。鼓面直径达1.5米,曾有“鼓王”之称。每到夜间报更时分,钟鼓楼上钟鼓齐鸣,低沉的鼓声传播全城。直到1915年钟表普遍使用后,它才成为供人们观赏的文物。在北京天坛,也藏有一面清代制造的大鼓,面径1.5米,高约2米,是过去皇帝祭天时才使用的。大鼓由两根较粗的木棰敲击发音,鼓的中心发音较低而深厚,越向边缘声音则越高而坚实。由于从中心到边缘各圈的音色不同,演奏时可利用这些变化来丰富它的表现力。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顿击、闷击、压击、摇击和滚奏等。大鼓鼓面较大,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很大。对情绪和气氛的渲染能起很大的作用。音响能与乐队融合,可加强乐队的低音。它还可以独奏或作为效果乐器使用,模仿雷声、炮声。
书鼓的鼓身呈扁圆形,两面蒙皮,鼓面直径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发音较堂鼓低,但很响亮,专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也适用于各地的曲艺演唱和鼓书伴奏。用单箭演奏,书鼓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架高90厘米左右,说唱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鼓箭击鼓表
点鼓:又称“怀鼓”。16世纪初就已流行于苏南地区。呈扁圆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质木材制作,中间微高,边缘渐低,鼓腔直径约18厘米,两面蒙以牛皮,用密排鼓钉绷紧。鼓棰用红木或竹制成,称为签子。
演奏时,奏者将鼓的一边直立在右膝上,鼓的一面朝前,右手腕部压住鼓的上方边缘,使之固定,同时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执鼓棰敲击。左手持板击节。用于“十番鼓”器乐合奏或昆曲清唱伴奏,一般是每拍敲一下,起掌握节奏作用。
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仅鼓身较低矮,故又有“扁鼓”之称。发音比堂鼓低,但很响亮。过去曾用于宗教音乐,在1723年建立的北京雍和宫里,藏有一面直径1米左右,鼓身仅高20厘米的扁鼓。如今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团和锣鼓队。
板鼓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并有“单皮”(一面蒙皮)和“班鼓”(过去戏班专用)之称,是我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乐”中,那时称为“节鼓”。板鼓构造独特,音色清脆。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便世代相衍,流传至今,广泛用于昆曲、京剧、评剧、越剧、汉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陕西梆子、山东柳子等地方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也可以独奏(如苏南吹打中的快板鼓)。它在伴奏或合奏中,常常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演唱、剧情变化,除用各种打击姿势及各种击音进行指挥外,还与拍板一起为唱腔打节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以及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板鼓是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色木、桦木、槐木、桑木、榉木或柚木等硬质木料制作,由5块较厚木板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厘米,但绝大部分是木质板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厘米。鼓皮用牛皮,张紧于整个板面直到底边为止。蒙皮的鼓膛部分又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板鼓发音的高低,取决于鼓膛的大小和蒙皮的松紧。为保持鼓皮的张力,所钉鼓钉较多,并在底部箍以铁圈。
板鼓因适用的剧种不同,而在规格上有大鼓膛、中鼓膛和小鼓膛之分。小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仅有5厘米,鼓中间高11.5厘米,鼓下口直径23.5厘米,发音高亢脆亮,主要用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伴奏以及器乐合奏,适用范围较广。大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10厘米,鼓中间高11厘米,鼓下口直径24.5厘米,发音宽亮淳厚,适于南方的十番鼓使用,可独奏出快鼓段。中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8厘米,鼓中间高11.2厘米,鼓下口直径24厘米,发音介于大、小膛板鼓之间,多用于越剧、陕北和山西的地方戏曲伴奏,并在器乐合奏中使用。
演奏板鼓时,将鼓吊于木架上,使用两根藤或竹制的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而且因使用了点箭(用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用鼓箭平击鼓面),发出的音响也不同。
排鼓是我国鼓类乐器中的新品种,解放后,我国乐器工人和音乐工作者,总结国内外鼓类乐器技术经验,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而成,造形美观,音色丰富多变,具有民族风格,已成为民族乐队中的重要乐器,广泛用于器乐合奏、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在一些歌舞厅经常看到的”架子鼓“也就是排鼓。排鼓一般由5个大小不同、发音高低有别的鼓组成一套。每个鼓的两面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两个音高不同的音,共可发出10个不同的音。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设备,调音的幅度一般可达四度或五度,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音。鼓身固定在一个特制的鼓架上,鼓架上端为U型的叉架,中间为套管制成的立柱,下端为三角架。立柱可上下伸缩,以使鼓身随着演奏者的需要升降,鼓身装在叉架上,便于翻转进行音高选择。演奏时,排鼓多摆成一字形、八字形、半圆形或弧形。鼓面可倾斜15~45度,可供立击、坐击、侧击或斜击,可以进行拍击、轮击和交叉击等。
排鼓发音激烈、跳荡,中、低音宽厚雄伟,高音坚实有力,既保持了堂鼓的风格,又具有圆润、抒情的特点。由于具有不同音高、音色及轻重的变化,所以最适于大型民族乐队使用及鼓乐独奏,是一种色彩性的乐器。除可集群使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其音色和性能,单独抽出来用于地方戏曲和器乐合奏。它善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有丰合多彩的音响效果。
琴鼓是一种能够演奏旋律的渔鼓。它是成都民族竹管乐器业余研制组制成在四川民间曲艺“竹琴”的伴奏乐器启发下研制成功的,由16根长短不同的毛竹筒(或塑料简)构成,每根竹筒上蒙以牛皮或羊皮,通过竹制固皮圈紧固在竹筒的上口。竹筒分两排置于木质琴架上。演奏时,奏者双手各执一支竹制琴箭击奏,发出由(D~f1)16个音,音色柔润、清晰而明亮,既可用于器乐合奏或伴奏,也可用来单独演奏乐曲。
古代乐器主要有埙、缶、筑、排箫、箜篌、筝、古琴、瑟等,乐曲一般缓慢悠扬,主要是为了适合宫廷生活或宗教的需要。到汉朝和唐朝以后,中国通过西域和国外的交流频繁,西方主要是伊斯兰教世界和印度的音乐和乐器大量流入,汉唐时中国强大,心胸宽广,善于吸收其他文化,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中国音乐采纳,并被中国人改良发展,逐渐将中国原来的乐器排挤出乐坛。《周礼·春官》中根据制造乐器的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称八音,也是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之一。
金音主要指用金属铜、铁等制成的乐器,比如编钟、特钟、铜锣、铜鼓、铙、钹等。
石音主要指用石头和玉制成的乐器,如磬(包括编磬、特磬)、玉笛等。
土音指瓦器、陶器制成的乐器,如埙属土类乐器,用陶土烧成,形状像鸡蛋,有六孔。
革音指皮革,用兽皮畜皮制成的乐器,如鼓类,常用的有军鼓、战鼓等。
丝音包括古琴、古瑟、琵琶、琴瑟、筝、二胡等,指用丝做弦的乐器,现代弦乐已有一部分用金属弦代替。
木音包括板、木鱼、梆子、柷(古乐器木制像方匣子)、敔(古乐器,奏乐将终击敔,使演奏停止)等,指用木材制成的乐器,以红木为最优,红木类又可分为紫檀木、花梨木、酸枝木、乌木、鸡翅木等。
匏音包括笙、竽、葫芦笙、葫芦丝等,匏是葫芦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匏瓜”。据《本草纲目》记载:“葫芦是匏和瓠的总称,首尾大小如一的叫瓠,无柄圆大形扁的叫匏,匏短柄大腹的叫壶,有长柄的叫悬壶(古时候葫芦也可写作壶卢)。”成熟的葫芦已木质化,可做容器和乐器。此类乐器利用匏的自然形状做音斗。
竹音指用竹制的乐器,以紫竹、香妃竹最佳,如管、萧、笛、龠(古代乐器形状像笛)、篪等。
而现代所说的“江南丝竹”中丝竹就是丝音和竹音的简称,指的是丝弦或竹管制的乐器。
┉┉ ∞ ∞ ┉┉┉┉ ∞ ∞ ┉┉┉
【八音的其它说法】
八音也指民间器乐乐种。
如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八音会,所用乐器有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大镲、小镲、大锣、云锣等;
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使用的乐器共有 8件,它们是:横箫(笛子)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
南宁市邕宁壮族八音则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组成。
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源于潮州音乐,因使用8 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彝族八音所用乐器有二胡、环箫(无膜笛)各一对,以及牛角胡、五鍟(小锣)、鼓、钹等;
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所用乐器有二胡、横箫(笛)各一对和五鍟、锣、鼓、钹等。
《佛学常见词汇》 佛所持特有的八种声音,即极好音,柔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歇音。
┉┉ ∞ ∞ ┉┉┉┉ ∞ ∞ ┉┉┉
金音之【钟】篇
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金属撞击器。通常作为一种军事或宗教建筑的附设器具,用于报时或召集人群、发布消息等。宫廷所用的钟都刻有铭文,以祈求天神保佑。而作为乐器它始于商代盛于春秋战国。
中国“钟”的起源何时,现存史籍记载不一。《山海经·海内经》说:“炎帝之孙伯岐生鼓,是始为钟”。《吕氏春秋·仲夏纪》说:“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管子·五型篇》:“昔者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赤钟重心;三曰黄钟洒光;四曰景钟昧其明;五曰黑钟隐其常”。还有传说是尧舜时一位名叫垂的人所创,当然也有学者认为钟是起源于铜铃等等。最初的钟并非用金属制作而是陶制的,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一件新时代时期陶钟,高约9厘米,径5厘米,共鸣体为圆筒形,顶端为圆柱形短柄。而夏禹时期就出现了青铜制的钟。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的商代,中国就有了不同形制的钟,从殷墟出土的乐器中,已能见到用青铜铸成的造型古朴的几种钟。到了周代,钟居于八音之首的金类乐器。铜钟在古代一直是宗庙或宫廷举行典礼和宴会时所用的乐器,历代都用于雅乐。1976年2月,在秦始皇封土西北约100米处出土一件错金银钮钟,青铜制作,钟纽一侧刻有“乐府”二字,表明在秦朝就已建立了乐府机构。秦乐府钟工艺精巧细致,声音清脆悦耳,音高为C。而秦汉以后由于受战争的影响,铸钟工匠及乐工散亡,铸钟技术在这段时间里曾多次失传。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到了南北朝时,由于受到印度圆口钟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形如瓦罐的圆形钟。从此,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在保留“钟”的最原始意义的基础上,圆形钟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神圣器具的象征。这类钟,佛寺、钟楼使用最多,成为了体现君主、神灵、崇高伟大的圣器。这一主题的出现,为后来中国制造圆形钟技术的飞跃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钟在隋唐时期仍有应用。宋代文献记载已有双音节钟出现,表明了这一时期铸钟技术的发达。明清以后,圆形钟及钟的铸造技术达到了最高阶段。圆形钟出现在社会各阶层的娱乐领域及神圣场所,以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原觉生寺)永乐大钟为代表的各种明清两代古钟是体现这一历史时期的实物例证。
古代的钟分为特钟和编钟:
特钟又称为鎛钟,单独挂在木架上,每架只有一枚。鎛钟的鎛的意思:“尃”意为“展示花样”。“金”与“尃”联合起来表示“铸刻有花纹图案的钟”。而一般的铜钟器身外表光滑,没有任何纹样。
鎛钟为青铜制,始见于殷末,盛行于东周。其特点是环钮、平口、椭圆形或合瓦形器身,是一种古代大型单体打击乐器,形制如编钟,只是口缘平,器形巨大,有钮、可特悬(单独悬挂的意思)在钟悬上,故又称“特钟”。它相对编钟言,后者特点为编悬,前者特点为特悬。编悬十六钟共簨,特悬者镊钟一簨。
楚惠王赠给曾侯乙的镈钟,钲间部分有铭文,记载了楚惠王熊章为曾侯乙作宗彝这件事。
编钟出现于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因能奏出歌唱一样的旋律,所以被称为“歌钟”。它是依钟的大小不同而有次序地悬挂在木制钟架,用木棰敲击发音,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自宋以后,迄止清代,其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
编钟由多枚大小不同的钟挂在同一木架上组成。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其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的影响。
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三枚或五枚发展为八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当时编钟经常用于宫庭宴会,被称为“钟鼓之乐”。至春秋中晚期,又增为九枚一组或十三枚一组。春秋中晚期编钟多为九件一组,在西周钟的基础上增铸了低音徵音和商音。战国时期编钟,除仍有九件一组者外,又出现十三件、十四件的组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编钟是迄今发现最庞大的编钟,共六十四件。
曾侯乙编钟有一个凄美的故事,曾侯乙是地处楚国境内北部的曾国皇宫的一名乐师,他对音乐要求非常严格。后来铜碌山发现了一块巨大的天然铜,质地纯净,重达万斤。曾侯乙很早就想制造一件伟大乐器,于是派人连夜赶到楚境,将铜运回。运铜途中遭到楚国的三次截击,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地运回到曾国。编钟铸成后,曾侯乙大宴群臣,编钟奏响震耀古今,场景之恢宏可谓空前绝后。秦王闻听编钟之事后,派乐府总管亲往观摩,乐府总管深知秦王之意,领命前往。这时楚王秘密派了一名高手前去盗钟,以阻止曾国把编钟贡献给秦国。秦乐府总管到曾国后,晓以利害、动之以情地对曾侯乙游说:秦强大无比,且雄霸中原之心坚决,楚国尚不敢开罪,何况这小小的曾国。只要献上编钟,秦王大悦,就能保全你曾国清平康乐。曾侯乙虽是个刚正贤雅之人,但为了举国百姓的生死,不得不委曲求全,答应将编钟献于秦王。 当夜曾侯乙遣去众人,独自留于乐宫之内,对着编钟挥泪作别,然后离去。整套编钟被运送到大秦后,秦国庆祝胜利,杀猪宰牛犒劳军士,并在秦百万大军围观下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声乐歌舞表演,当压轴戏编钟演奏时,秦王大惊,因为编钟可以发出世上最纯粹的音乐,这音乐竟能净化秦国士兵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人间的美好,军士们的兵器纷纷落下……秦王开始把编钟当成烫手的山芋,于是秘密派人射死曾侯乙,以编钟是曾侯乙毕生的心血,尊重曾侯乙为由,命编钟陪葬曾侯乙。
┉┉ ∞ ∞ ┉┉┉┉ ∞ ∞ ┉┉┉
金音之【铜鼓】篇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多由青铜铸成,鼓身和鼓面饰有各种精致的图案和花纹。“铜鼓”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出征交趾,得骆越铜鼓,铸为马。”制作铜鼓的以百越中的骆越为多,即是黎族与壮族。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以后又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它为民族首领贵族所独占,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重器或礼器,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是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物。铜鼓形状像圆鼓,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大体上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铜鼓的装饰花纹,常见以下几种:太阳纹是铜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饰纹,它有两种表现形式,滇系的太阳纹光芒呈长的锐角,而粤系的太阳纹光芒则细长如针。蛙纹是最富特色的一种装饰,均作立体浮雕状,有四只、五只、六只不等。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个方向旋转。最有趣味的是叠蛙,也称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达三四层的。鹭鸟纹:鸟头有大的羽冠,作飞翔状,姿态优美。此外,还有舞蹈纹、竞渡纹等。
铜鼓多在欢乐和喜庆的场面中出现,但过去在苗族和瑶族的丧葬活动中敲击铜鼓却是必不可少的宗教仪式。生活在我国广西北部山区的瑶族同胞至今在送葬之前还几天几夜连续不断地敲击铜鼓:铜鼓声音宏亮、深沉,鼓声可以把死人离开人间的不幸消息传到很远的村寨,以便他的亲友赶来参加葬礼。敲击铜鼓亦可召唤鬼神前来护祐死者的灵魂,使他平安到达另一个世界。 敲击铜鼓伴随歌舞,常常与祈年禳灾等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历代诗人墨客对南方少数民族敲击铜鼓,载歌载舞赛神的情景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描绘。如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河渎神》中咏道:“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帐妆薄。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五代词人孙光宪在一首《菩萨蛮》中写道:“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板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诗词中有明媚旖旎的南国春光,又有在大好春色中,少数民族敲击铜鼓,伴随阵阵鼓声和粗犷的歌声,舞蹈赛神的热烈场面。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俗信妖巫,击铜鼓以祈祷”和“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宗教祭祀活动在西南边远山区,尤其是长江两岸及两广一带特别盛行。我国古代诗人一再把铜鼓赛江神的奇异民族风情载入他们的诗篇,唐朝诗人许浑在《送南客归有怀》中吟道: “绿水暖青菇,湘潭万里春。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是全世界珍藏古铜鼓最多的国家之一,各级文物机构共收藏了世界各种类型、各个时代的古代铜鼓1300多件。在这些古铜鼓之中,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掘和收藏得最多,约500多面,故广西在国际上又被誉为“古铜鼓之乡”。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珍藏最大古铜鼓的国家。在广西博物馆存放着一面“铜鼓之王”,这面有云雷纹铜鼓的鼓面直径为165厘米,高67.5厘米,重达300多公斤。另外,全世界最古老的铜鼓也出在我国。据考察,云南的“万家坝铜鼓”,是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它距今已有2600多年。
在水城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关于铜鼓的爱情故事。从前,在水城有一对布依族青年男女,小伙叫银哥,姑娘叫金娘。两人情投意合,深深相爱。秋天,河水猛涨,阻隔二人相会。一对恋人在思念中煎熬。犀牛富于同情心,接连三年背银哥、金娘过河相见。到准备成婚时,犀牛听仙家说,二人无缘结合,乃不再出现。二人无法相见,相约殉情。当银哥、金娘跳进滚滚河水时,突然金光闪动,二人好端端站在犀牛背上,犀牛将二人背往大海……银哥阿爸和金娘阿妈思念儿女心切,历尽艰辛,向各村寨讨来碎铜,找皇帝要得封号。铸成一公一母两个铜鼓。六月初六,铜鼓敲响,银哥和金娘即站在犀牛背上回来。 另外还有关于铜鼓岭名字由来的传说,铜鼓岭是文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低海拔热带雨林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有史料记载,东汉的伏波大将军在此留下了铜战鼓,被后人发掘出来,由此得名。 《琼州府志》记载:古时“诸獠铸大铜鼓置酒招同类。若仇仇相攻,击鼓诸獠云集,后瘗鼓,于乡人挖得,因以名山方舆志。”这是说古人在岭上挖得诸獠的铜鼓,便以此给山命名。《府志》又载:“鼓为马伏波征交趾所铸。”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1962年游览铜鼓岭后作《咏铜鼓岭》诗云:“俯看风吹岭上云,椰浆山果信清芬;伏波去后遗铜鼓,犹对沧溟警寇氛。”诗中的“伏波去后遗铜鼓”句曾作注:汉朝马援(字伏波)大将军征交址时路过该岭,遗下铜鼓,后人挖地得铜鼓,故名铜鼓岭。这是说挖得的铜鼓是汉代马援留下的。两种说法都是“挖得铜鼓”故名之。
┉┉ ∞ ∞ ┉┉┉┉ ∞ ∞ ┉┉┉
金音之【铜锣】篇
古代锣曾称为“金”,并用于战争,两军交战,常以锣来指挥,有鸣“金”收兵之说。《旧唐书·音乐志》(卷29)在“铜拔”条目中曰:“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自西戌及南蛮。”这条记载中所说的铜盘是关于“锣”的最早记载。据唐杜佑《通典》记载:公元六世纪前期,后魏就开始有了铜锣出现,当时称“打沙锣”。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锣可能是由西北少数民族或外国人传入。宋代,锣在民间音乐形式“鼓板”中被应用。到了元代,除民间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水平。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锣在明、清的昆曲伴奏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锣被广泛的应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吹打乐当中。 一般的锣都是铜制的,因此锣又有“响器”之称。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前列朱旗数十面,铜锣鼙鼓十数面。” 锣又称“中国锣”,简单的可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大类。 中国的大锣西传欧洲,在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开始将大锣用于管弦乐作品中,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中国乐器。20世纪以来,锣已广泛用于地方戏曲、民间音乐、民间娱乐和节庆活动中,参加各种乐队的演奏。此外,它还是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
大锣发音较低,因面较大故称大锣。它是铜制的,直径约30厘米,扁平圆体,有边,边孔较小,系以绳。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持木槌击奏,在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常用到它,分为低音大锣,朝鲜族大锣和迎亲大锣(九锤迎亲锣),其中低音大锣是京戏中所使用的大锣,又分苏锣与奉锣。苏锣又称光锣、低音锣,因发苏音(深厚而悠长的低音),故称之。奉锣又称高音京锣,因始造于旧奉天省而名,东北一带称大锣;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小锣身为一圆型弧面,多用铜制结构,其四周 以本身边框固定;锣棰为一木棰。锣身大小有多种规格,小型锣在演奏时用左手提锣身,右手拿棰击锣;大型锣则须悬挂于锣架上演奏。掌锣是最小的一种锣,锣面平坦无脐,形状像个盘子,可以放在手掌中敲击,掌锣根据不同尺寸与使用方法,还分为“春锣”、“手锣”、“口堂儿”与“镟子”等。前四种锣边系绳,置于左掌中,右手持木尺击奏;云锣是可以演奏出旋律的一种乐器。据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的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等。
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藏族称丁冬、丁当。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流行于内蒙古、云南、西藏和汉族广大地区。传统云锣多由十面小锣组成。锣面无脐,边缘被垂直于锣面的锣沿所固定,锣边钻有小孔,用绳系于装着木格的特制木架上,因最上方的一面小锣(名“高工锣”)不常用,故民间又称“九音锣”。
宋代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中,一 货郎身挂数件乐器,其中有一件为十面云锣,可知早在宋代民间已有云锣流传和使用了。六百多年前的元代,云锣不仅在民间流行,并且在宫廷宴乐中使用,当时称为云墩,《元史·礼乐志》“宴乐之器"中有:"云墩,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这也是见于文献的最早记载。元代云锣还用于宗教音乐中,如在山西芮县永乐镇的永乐宫元代壁画《奏乐图》和三清殿斗拱间的装饰画中,均画有演奏云锣的图像,宫中壁画反映的是道教生活,表明云锣早期已用于道教音乐。元代的史籍和壁画看来,就有十、十三和十四音云锣。清代前期,云锣曾发展到二十四音, 《扬州画舫录》记载着在福建地区曾流行过十四音云锣。据《清史稿》载,云锣在清代宫廷音乐中已广泛用于御前仪仗乐、丹陛大乐、中和清乐、导引乐、铙歌及铙歌清乐、凯歌、庆神欢乐、赐宴乐等。清代曾有《云锣谱》传世,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收藏,梅先生在《太真外传》一出戏中用过云锣。《云锣谱》后由梅先生赠予好友宋先生。该《谱》详尽地介绍了云锣的音律和每面云锣的规格尺寸。《元史·礼乐志》记载:“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但从山西永乐官的元壁画看来,元代每架云锣所用的小锣,还不限于十三个,也有用十个,和十四个的。明清以来,长期普遍流行的一种云锣,全付由十个小锣组成。但偶然也有例外,如清初曾有过全付用二十四个的云锣,较后在福建又曾有过全付十四个的云锣。《清史稿》记载,云锣用于御前仪仗之乐、祀先蚕乐章、丹陛大乐、中和清乐、导引乐、铙歌及挠歌清乐、凯歌、庆神欢乐、赐宴乐、蒙古乐、班禅之乐(称为苍清)。
堂锣是一种汉族击奏体鸣乐器。指京剧等戏剧伴奏中常用的大锣,为有脐锣,比筛锣小。
还有一个金铜锣吓走贪知县的传说故事,说的是清道光年间,赣中大地的新昌县有个叫金大锤的工匠。他不仅铸的锣响亮清脆,就是敲锣,也手法超群,可以敲打出激越之声、欢快之声、喜庆之声、悲戚之声……众人称赞他为“金铜锣”。这天,已是午夜时分,金大锤并无半点睡意。透过店内昏暗的烛光,呆呆望定悬挂的一面面大者如斗笠,小者似碗口,多数为草帽般大小的铜锣,他紧蹙眉头满脸愁容,不知如何为好。令他犯愁的事是,新任新昌知县的史亦耀第二天要来走马上任。为震慑百姓,炫耀官威,史知县进城时,发话要“金铜锣”鸣锣开道,民众夹道欢迎。说到史知县,赣中二十几个县的百姓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个贪得无厌的县官,每到一处做官,就巧立名目大肆搜括民脂民膏,真是“为官一任,祸害一方”。当地有句民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死也要’来当官。”第二天一早,两个衙役来到锣店,不由分说气势汹汹地押着金大锤就走。早饭后,血红的太阳冉冉升起。史知县身穿官袍,头戴七品官帽,两手抄在身后,神气十足地踱着方步过来。二十几位衙役也穿戴整齐,腰挎短刀,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样子。出发前,金大锤双手捂住腹部,满面痛苦状来到正要坐进官轿的史知县前,央求道:“禀报知县大人,我肚子痛得厉害,这敲锣找别人吧!”史知县瞪圆了眼睛回头恶狠狠地盯了金大锤一眼,冷冷说道:“不行,我就要你金铜锣鸣锣开道。”说完,跨过轿杠,稳稳坐了进去。无法推脱,金大锤只得提着一面大锣上前,两个各手执一面“避”、“肃静”牌匾的衙役紧随,史知县的官轿居中,其他衙役随后。随着一声吆喝:“起轿——鸣锣——”队伍开始行进。金大锤牙关紧咬,额上青筋直露,挽起衣袖执槌对准锣中心奋力一击,“哐——”铜锣发出洪亮清脆一响。锣声响彻云霄,在高低错落的屋宇上空飘荡。就在第一记锣声还未散尽,铜锣还在晃动之时,蓦然,金大锤叉开手掌紧贴锣面用力一按,“咔嚓”,锣面竟裂出一条长缝。再敲第二下时,铜锣却发出嘶哑变音的裂帛之声,听着令人撕心裂肺。史知县眉头一皱,喊声“停轿!”传唤领班来问:“怎么回事?”领班回话:“禀报大人,这是金大锤使坏,故意用猛力将锣震裂了。”听此一说,史知县非但不生气,反而大为夸赞:“好样的,有金铜锣的气势!”令领班重新换来一面新铜锣,并让他试着重重敲打了几下。队伍继续前行。这时,只见金大锤往锣上轻轻那么一敲,怪了,此锣竟突然哑然失声。击在锣面上,仿佛在敲打生铁一般,声音异常刺耳。史知县这回来了火,等官轿停住,大步跨过来,“啪啪”煽了金大锤几记耳光,骂道:“兔崽子,你竟敢给本官捣鬼,你吃了豹子胆啦!”史知县还不罢休,又令领班取来第三面铜锣,铁青着脸对金大锤厉声说道:“你再捣鬼,看本官怎么收拾你!”队伍快近城门。金大锤有气无力地敲打着铜锣,半天一下,半天一下。端坐轿内的史知县觉得金大锤好像又在胡弄自己,忍不住撩起轿帘打量,只见两旁看热闹的民众正在掩嘴暗笑。他感到奇怪,吩咐领班传唤一名乡民过来,厉声问:“你告诉本官,你们在笑什么?”这名乡民如实禀告:“大人,这是当地出殡送葬的锣声。”“什么!什么!”史知县闻听,恼羞成怒,脸气青了,鼻子也气歪了,大喊:“停轿!”还不等官轿停稳,大步奔过来,气急败坏地从身旁衙役的腰间抽出刀来,要砍杀金一锤。众人一拥而上,一个个磨拳擦掌怒目而视。史知县面对愤怒的人群,怕引发事端,这才骂骂咧咧坐进官轿,垂头丧气进了新昌县城。史知县来到新昌主政后,横征暴敛巧取豪夺。百姓更是饥寒交迫,如置身水深火热之中。一年后,太平天国的起义军进入赣中,各地的农民起义也风起云涌。史知县吓破了胆,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他叫家人把搜括到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全部装箱待运,只要一有起义军逼近的消息,就赶紧向安全地带逃跑。这天深夜,史知县正在熟睡之中,突然,“哐哐哐!”震耳欲聋的锣声骤然轰响,如千军万马进发,似万钧雷霆炸响。史知县从睡梦中惊醒,仔细谛听了一会儿,觉得这锣声不是喧哗取闹之意,好像是紧急出击的号令。他心中一惊:“莫非起义军的队伍来了!”黑暗中慌慌张张喊醒家眷,正要传唤衙役来装运财物细软,踉踉跄跄来到厢房,掌灯一看,咳,胆小如鼠的衙役们早已逃之夭夭。此时锣声是越敲越急,越敲越响,激越的锣声中似乎夹杂阵阵喊杀声,吓得史知县脸色煞白,胆战心寒。望着大箱小箱无法带走的金银财宝,心中有如刀刺般疼痛,喟叹道:唉,生死关头还是保命要紧,狠狠心,赶紧走吧!一记锣声震天响,万千锣响动地来。激越的锣声震醒了沉寂的县城。人们在朦胧中不知外头发生了何事。有胆大好奇的悄悄打开屋门来观望,当看到夜色中史知县一家人在仓皇逃蹿时,不由得惊喜地大声嚷叫:“‘死也要’滚蛋啦!‘死也要’滚蛋啦!”这敲锣者不是别人,正是金大锤夜半在后山岗上,用一个木架悬挂八面铜锣,用惊天动地的锣声吓跑了史知县。
┉┉ ∞ ∞ ┉┉┉┉ ∞ ∞ ┉┉┉
金音之【铙钹】篇
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钹为铜质圆形的乐器,中心鼓起,两片相击作声。初流行西域,南北朝时传至内地。钹源于西亚,最早在埃及、叙利亚,以后在波斯、罗马等古国都有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而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钹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是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表现力强。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和文娱、宣传活动中。6世纪初期,铜钹在北魏民间已很流行,并很早就在梵乐中使用。钹在隋代九部乐中,已用于天竺、西凉、龟兹、安国和康国五乐中。到了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尤其在燕乐中,还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已绘有敲击铜钹的人像。明、清之际,钹是昆曲等地方戏剧中的伴奏乐器。
镲是一种汉族打击乐器,即小钹。或称镲子、铰子等。汉族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因为镲是无固定音高乐器,所以 总的来说小镲声音最高其次是中镲,大镲的声音是最低的。 严格来说钹和镲并不完全一样的,二者形状相似,一般镲体较小,故民间称小钹为镲。 钹和镲都是一对,互相敲击。钹音色较暗,镲音色较亮。
铙又称钲和执钟,是古代汉族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铙在使用时口朝天,柄置干座上,敲击其侧,声音雄浑空阔,悠扬久远。它不仅用于祭祀还用于军事,击铙于祭坛,则可通过朝天大口,上达苍穹,呼应天地,以祈神明保佑,国泰民安;击铙于山顶,可号召军队,指挥军阵,振奋军心,威慑敌人。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大铙形体巨大,湖南曾出土一件商代晚期大铙,通高103.5厘米,重两百多公斤。倒梯形,铙身为大兽面纹,体下置一柄。响铜制,钵形,铙体大而薄,铙面呈弧形,边缘翘起,中心突起的平顶帽较小。铙面直径50厘米~70厘米,帽径8厘米~8.5厘米,帽高6厘米~8厘米。铙顶中心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奏时两手各持一面,将铙顶所系绸布缠于手指或用手掌握住帽突,两铙相击而发音,音色低沉洪亮,音量大而余音长。永城大铙,又名“落子”、“荷叶吊板”,因伴奏乐器为大铙镲而得名,属徒歌形说唱曲种。清朝光绪年间,大铙在鲁西南一带初具雏形,后流入永城,才得以发展而定型。
发展到后来铙演化为铜制圆形,常和钹配合演奏。如铙歌(军中乐歌;泛指军歌);铙挽(铙歌和挽歌)。形制与钹相似:唯中间隆起部分较小。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如:铙钹(一种打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铜钵)。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请铸大钱》:“又如大小钲铙,与鼓相配而鸣者,为岁首戏乐之具。从前惟富户乃有之,近则中小户亦多有之。”商周的铙不单用于军旅,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妇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组合的铙,这是至今发现铙组合的最高数字,是为宫廷使用的乐器。《宋史·仪卫志》和《辽史·乐志》载,北宋和辽时,铙曾用于皇帝仪仗中的鼓吹乐里。当时佛教所用铜钹称为铙,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世俗谓之铙,其名虽与四金之铙同,其实异”。(宋代《乐书》所载“铜铙”条同此)。浮屠,梵文佛陀之译名。这种铙不是《周礼》所载金铙或西周以来植鸣的大型铜铙或编铙。明、清两代,铙已用于地方戏曲伴奏,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昆曲伴奏曾用大铙。
┉┉ ∞ ∞ ┉┉┉┉ ∞ ∞ ┉┉┉
石音之【磬】篇
磬是中国历史上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为“八音”中的“石”音。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磬早先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用于历代帝王、上层统治者的殿堂宴享、宗宙祭祀、朝聘礼仪活动中的乐队演奏,成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礼器”。唐宋以后新乐兴起,磬仅用于祭祀仪式的雅乐乐队。从“黄帝使伶伦造磬”以来,取片状石材,制成曲尺形,上钻磨一孔,悬挂敲击,其造型因酷似古人在宗庙、宗族大典时虔诚的鞠躬之礼,故有“磬折”之说。
磬的历史悠久,据先秦文献《尚书·益稷》记载:“戛击鸣球”,“击石拊石”。这“鸣球”与“拊石”,即是磬在远古时期的称呼。磬的名称,见于《世本·作篇》,传说为尧、舜时人无句所作。或传:“磬,叔所造。”可见,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尧或舜做部落联盟酋长时,磬已在使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载:尧命夔击磬“以象上帝”、“以致舞百兽”,描绘出一幅古老的原始社会的乐舞生活场景。20世纪70年代在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了一件大石磬,长60厘米,上部有一穿孔,击之声音悦耳。经测定,此磬距今约4000年,属于夏代的遗存,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磬的实物。商代时磬已广泛流传,制作精美,为王室宫廷乐队所用。“磬”的种类很多,有“玉磬、铁磬、铜磬、编磬、笙磬、颂磬、歌磬、特磬”等许多类型。每一种磬,大致都是用一枚到十六枚的石片或铁片组合而成的。它是由于利用石片或铁片的长短厚薄的差异,而发出不同的音律。
磬有单个特磬与按律吕依次编排的“离磬”即编磬之分。
单个特磬,作为氏族“鸣以聚众”的信号乐器。
编磬则是在宗庙祭祀、宗族盛宴等大典时与编钟一起合奏,“既和且平,依我磬声”金石之声,煌煌乎位列圣殿,灿灿哉史载《尚书》。“编磬”是用十六枚石片(石磬),按照十二种音律的次序,横列成上下两排而组成的。还有一种叫做“方响”的乐器,它是“磬”的一种代用品;它是用十六枚长方形的铁板排列而成。方响又称方晌、铜磬为古代汉族打击乐器,用于宫廷燕乐。出现于南北朝梁代(502-557)。。《旧唐书·音乐志》:“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板),倚于架上以代钟磬。”又据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葛溪铁片梨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唐牛殳《方响歌》:“长短参差十六片,敲击宫商无不遍”。可知唐代方响由“圆上方下”、大小不一的十六块铁片组成。方响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铁板、铜片或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宋代,方响渐少使用。现仅上海今虞琴社合奏古乐时偶尔使用,濒于失传。
清代,特磬和编磬在宫廷音乐中用途颇广。特磬是皇帝祭天地、祭祖、祭孔时演奏的乐器。特磬有音高不同的12枚,都单独悬挂在木制磬架上,它们大小不一,最大的是“黄钟”,最小的为“应钟”,在一年的12个月里,每个月各奏一个调的乐曲,如正月用太簇,……,十一月用黄钟,十二月用大吕等,演奏时,只需换上相应调的特磬,合奏时,在每一乐句的末尾各击特磬一下,起加强节奏的作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制作的特磬(现为北京天坛收藏),采用新疆和田碧玉,形状曲折。
云磬又称“引磬”。打击乐器。外形与仰钵形坐磬相同。形体很小,磬身铜制,形似酒盅,磬口直径只有7厘米,置于一根长木柄上端,全长约35厘米。木柄旋以条纹为饰。云磬为寺院中使用的法器,也用于宗教音乐中。演奏时,左手持木柄下端。右手执细长铜棍敲击,发音清脆,在梵乐中常用以敲击节奏。
如此神圣、神奇之“磬”,取之何等石材呢?这就是《尚书·舜典》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使“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的“泗滨浮磬”(禹贡语)——灵璧磬石!自禹敷土,九州安定,灵璧故属徐州,在淮泗间,磬石山(又名磬云山,在灵璧县城北35公里的渔沟镇东2公里处。)北临泗水,故曰泗滨,古代山周多沼泽,洪水环绕,磬石山如浮水面,故有“泗滨浮磬”之称。“泗滨浮磬”说的就是现在的“灵璧磬石”,现在的“磬石山”就是一个好的证明!在宋代之前,磬石山这个地方,并没有“灵璧”这个地名称谓,所以《尚书·禹贡》中只有“泗滨浮磬”的记载。《禹贡》关于古徐州物产记述中的:蒙、羽、大野、东原、峄阳、泗滨、淮夷等诸多地名,从现在的区域划分上来看,《禹贡》也是以环徐州的地理方位来记载的。“……泗滨浮磬,淮夷玭珠……”泗滨就是现在的灵璧区域,淮夷就是现在蚌埠区域。“泗滨”之广,“浮磬”是惟一!无山何以“浮磬”?“泗滨”之广,“磬石山”是惟一!江河可以改道,山脉却难以迁移!故“泗滨磬”就是现在的“灵璧磬”!此后《词源》、《玉海注》、《文献通考》、《名物大典》等都有更详细的记载。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美誉。在礼制严明的古代,用灵璧磬石制作的乐器已成为皇权、礼治的象征。不管是在“乐声盈盈、万舞翼翼”的夏、商、周,还是在诸侯迭起的春秋战国,乃至汉、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灵璧磬石都有她显尊的位置。辟如:安阳殷墟大墓的虎纹磬,蚌埠双墩1号春秋古墓的编磬,随州战国曾侯乙墓的编磬……等等,都有着灵璧磬石神圣的魅影。崇尚礼制的古人认为逝与生只是生命的轮回,生前所用的东西,逝后也应相同,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形。而渐渐的昔日宫廷重乐、祭祀之器,带着她神秘的色彩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因此,灵璧石磬不仅被历代帝王视为珍宝所尊崇,也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衷情颂扬。《晋书》有载,《全唐诗》有篇,《宋史》有记,《元史》有章……特别是盛唐的白居易、元稹、李勋等文人雅士不仅咏颂“泗滨磬”的清正雅致之音,同时也赞美了“金声玉振”的灵璧石磬不是其它质地的石材可替代的!乐天赋诗,以石讽政,名为《华原磬》实为灵璧磬石鸣不平。微之和咏“泗滨浮石载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借诗抒怀,以正视听。李勋的《泗滨得石磬》“……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更使灵璧磬石多了一层诗情画意。据《宋史》记载,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仁宗皇帝曾下诏徐、宿、泗、江、郑、淮、扬七州到灵璧采石制磬。如此兴师隆重的采石历来是罕见的。上行下效,此间关于灵璧磬石、灵璧石(即观赏石)的论着迭出,从文化上把灵璧磬石文化推到了又一高度。大文豪苏东坡更是数次到访灵璧,因为他的诗、文、画使灵璧磬石更熠熠生辉,更是因为他的建议,灵璧才得以正式以县建制,并在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更名“灵壁”为“灵璧”,“以县产磬石,珍之如璧,故名”。(《大明一统名胜志》南直隶凤阳府志胜卷十四载。)南宋着名的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在《灵璧磬石歌为方岩王侍郎作》中,不仅咏唱“灵璧一峰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更是爱石“如见古君子”,以石比德,“可磨斫贼剑,可倚击奸笏,可祝不老年,可比至刚德。”慷慨激昂盛咏千年。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世祖皇帝命大乐正赵祖荣乘传古泗滨采石制磬二百单八悬,大乐正审谤音律,《磬颂》铭之,歌功颂德。继宋元后,为了明朝的宫廷礼制用乐,中都的兴建,又一次大规模的开发灵璧磬石开始了,而太祖皇帝在享乐之时还没忘记他的子民的疾苦,为了社稷的安危,“惜材抚匠”“戒石”府县甬道。现在灵璧磬石山下的“洪武遗石”仿佛还在无声的诉说着当年被贡奉朝廷的荣光。“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泗滨浮磬”的美名,使“向慕风雅”的他路过灵璧成为可能,御题“玉磬庵”在当地成为佳话流传,而“天下第一石”的题封,也是代代口碑相传,逸闻趣事佳话频频,传说的由来是灵璧磬石文化的传承见证。
┉┉ ∞ ∞ ┉┉┉┉ ∞ ∞ ┉┉┉
石音之【玉笛】篇
中国人偏爱玉,特别是在古时,人们对玉看得很重,黄金有价玉无价,君子必佩玉。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玉笛凌秋韵远汀,谁家少女倚楼听”“玄宗贵妃嬉玉笛,合奏仙乐紫云回。”“敦煌女伎持玉笛,凌空驾云飞天去。”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在这些典故里,玉笛很可能只是对笛子的一种形容,众所周知,从古至今竹笛一直是笛子家族的主流,古人可能曾想过用玉来做笛子,但由于当时生产工具的限制而无法完成,或者可以做出来,但由于太费事,太难而无法推广开来。但玉笛在唐诗中出现还不算早,在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传说汉代,有位皇帝——汉武帝有一天大病,找来所有的御医诊治,但怎么也没治好,武帝痛苦不堪!眼见着日见消瘦,却也无奈……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汉武帝却在昏昏熟睡中被惊醒。原来他是被刚才的梦里所见到的场景所吓惊醒的。刚才的梦里他见到了一个睁着圆目,张着大口,蓄着大胡子的“钟馗”大声吆喝抓鬼的场面:就见到钟馗应声来到两个小鬼的跟前,而两个小鬼刚才拿起所有的东西都在撕咬和摔打,他们刚把贵妃的“香囊”撕咬烂,又在摔打武帝的“玉笛”,整个把汉武帝看得大喊大叫,那简直就是“撕心裂肺”——就在那样最紧张的瞬间,“钟馗”来了……有关玉箫的故事则更有意思。萧史弄玉的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品箫,引来凤凰,最后和情人跨凤而去。 北周庾信 《荡子赋》:“ 罗敷 总发, 弄玉 初笄。” 唐 李白 《凤台曲》:“曲在身不返,空馀 弄玉 名。” 清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 延平 女子题壁诗﹞序云……二八结褵,新妇获参军之配,何异莫愁南国,得嫁阿侯 ;庶几弄玉秦楼,相逢萧史 。”另有,唐代蓝采和(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品玉箫出名、成仙等等。
┉┉ ∞ ∞ ┉┉┉┉ ∞ ∞ ┉┉┉
土音之【埙】篇
埙在古代是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埙起源于汉族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埙同壎形声。从土。本义是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又叫“陶埙”。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数也。中虚上锐,火之形也。埙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后成声。故大者声合黄钟大吕,小者声合太簇夹钟,要皆中声之和而已。其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叫做"石流星"。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目前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这种乐器(当时是捕鸟的工具)模仿鸟叫,用来诱捕鸟兽。随着音孔的增加,进而发展成为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单纯的乐器。埙有近似人声的音色,很擅长演奏一些抒情的哀婉曲调。埙的大小、颜色、纹饰、音域各异,有的埙形状与西方的陶笛类似,但没有陶笛的哨口,因而演奏者在吹埙时要转动埙以演奏不同的音调。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在六千多年前。比如浙江杭州湾河姆渡出土的圆锥型埙,西安半坡村仰绍文化遗址的无孔埙和一孔埙,还有山西万荣县,甘肃玉门火烧沟,河南辉县琉璃殷墟,河南郑州铭功路、三里岗商代遗址等处均有发现。最早的埙是一孔吹两个音,从半坡新石器时代到汉唐,埙经历了由单音孔到多音孔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能表达高雅、清丽、悲壮、深沉、凄凉之意的成熟乐器。在周代的乐器八音分类中,埙被列为土类乐器,是中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中所记载的二十九种乐器之一。埙无定制,它的外形、大小和音域多种多样。中国古代音乐有雅乐、颂乐之分,当埙作为乐器进入宫廷乐队以后,也根据这两种音乐的需要,而有了雅埙、颂埙之分。雅埙形体较大,状如鹅蛋,音响浑厚低沉;颂埙形体较小,状如鸡蛋,发音高于雅埙。埙用于雅乐部,常常与篪配合演奏。古时把埙、篪两种乐器视为兄弟乐器。《诗经.小雅》中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的关于描写埙在古代宫庭盛典中的演奏情景。
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埙经历了漫长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前些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出土的父系社会晚期至奴隶社会初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黄河中游南岸有个叫石匠营的村子,住着一位叫邙山的小伙子,父母双亡。他勤劳朴实,聪明伶俐,心灵手巧,每天除了忙于农田的耕作之外,就喜欢吹奏一种用黄泥做成的瓶子。那旋律时而轻盈欢快,时而悲愤凄婉,既使你心旷神怡,又使你黯然落泪,引得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前来观赏。这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一个住在桃花峪名叫黄河的姑娘耳中。她翻山越岭,不辞劳苦地来到了石匠营,只见高大英俊的邙山站在老槐树下双手捧着大小如人心的土瓶子,在为村民们吹奏美妙动听的乐曲。她看到了,听到了邙山娴熟的如痴如醉的精彩吹奏。那旋律先是返璞归真的苍凉深忱、浑圆醇厚;继而又近似人声的凄苦呜咽、如泣如诉;时而起伏跌宕,热情奔放,诙谐幽默;时而又浅吟低回、缠绵悱恻。虽无百灵、夜莺般的婉转,但却使人为之动情。刹时,黄河被那悲怨愤懑、忧伤缠绵的乐声所倾倒。她回家后便寝不安枕,食不甘味。终日恍恍惚惚,心神不宁。嫂嫂问其缘由,姑娘吐露了对邙山的爱慕之情。既热情体贴,又通情达理的嫂嫂把邙山请到家里,邙山、黄河二人含情默默地相望,都有相见恨晚之意。嫂嫂心领神会,一遍遍的劝说父亲 纳邙山为门婿。哪知父亲见邙山人虽长得齐正、聪明,但衣衫褴褛,一副穷酸像,心有不快,便打发邙山走了。然而邙山却被黄河姑娘那窈窕秀丽、楚楚动人的身姿所打动,连日来昼思夜想,日渐消瘦,很快便卧床不起。虽经多方调治,也无济于事,日里总喊着黄河的名字,不久便痛苦地离开了人间。村里的人们为了表达对邙山的爱怜之情,把他的尸体埋到了五龙峰下的玉石堆旁。一天,有一石匠路过这里,发现坟头上有一块深红颜色,似土非石的宝物,在太阳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他小心翼翼地拿回家里。经过细腻的雕琢,打造成一个精致如“心”的饰物,带到集市上摆摊叫卖。再说,黄河姑娘自从邙山被父亲打发走后,不思茶饭,懒得梳洗,不多日,衣带渐宽,面容憔悴,嫂嫂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这一天,嫂嫂带黄河到集市上散心,正好从石匠的摊位前经过,黄河见到如“心”的饰物,惊奇地叫喊:“哎呀!这不就是邙山吹奏的那件乐器吗?”于是就不惜价钱地买了下来,她如获至宝的揣在怀中,带回家里。之后她便爱不释手地捧在怀里,睹物思人,眼前出现了邙山吹着优美的乐曲向她走来。黄河禁不住悲痛欲绝,落下伤心的泪水。那泪珠如泉水涌出,扑扑嗒嗒地滴在如“心”的饰物上。没想到这块红如人心的饰物竟是邙山那不死的“心”所变,被泪水浸润之后,突然裂开,并迅速地变大,大得像邙山那健壮的身躯,继而把黄河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一个家喻户晓的谚语:“不见黄河心不死”。
┉┉ ∞ ∞ ┉┉┉┉ ∞ ∞ ┉┉┉
革音之【鼓】篇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古文献所谓“鼓琴瑟”,鼓是群音的首领,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必先有鼓声作为引导。《曹刿论战》中就有“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的名句。汉朝初年,守卫边疆的军队常用鼓、箫、笳等乐器合奏一种乐曲,以壮军威,叫做“鼓吹”;军中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号施令者,叫做“鼓角”;出战时擂鼓呐喊,大张声威,叫做“鼓噪”。鼓,还有特殊作用:有一种铜鼓,古代人把它作为一个地区或一个部落的政权与经济势力的象征,族长或酋长像保护身家性命那样保护这种铜鼓。此外,在寺庙中,“晨钟暮鼓”,鼓还可以作为报时的工具。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中国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同为世界上鼓的最早发源地。历史上,中国鼓传至邻国,如朝鲜、日本 ,同时也吸收了许多外来鼓。中原地区以中国传统鼓为主流 ,边疆少数民族的鼓既受传统鼓影响,也受外来鼓特别是阿拉伯与印度鼓的影响。中国传统的鼓多源于中原,秦汉前已有20余种。虽大小高矮不同,但几乎都是粗腰筒状。当时已用于诗、乐、舞以及劳动、祭祀、战争和庆典之中。从秦、汉到清代,中原地区原有的各种传统鼓几乎都得以保留并有所发展,而以阿拉伯和印度为主的外来鼓,虽然曾在中原长期流行并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后期日渐衰落以至失传,仅在文献中留下了一些不详的记载,例如檐鼓、齐鼓、鸡娄鼓、羯鼓、答腊鼓、都昙鼓、毛员鼓等。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出土的陶鼓证明了,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有了陶鼓的制造。陶鼓又称土鼓,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在我国以瓦为框制造陶鼓的传统,沿袭了很久。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而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鼗鼓(即“拨浪鼓”)是从西北边远地区传入中原,腰鼓是由西域传入我国,在唐代广为流行,唐代的腰鼓除了木质材料以外,也有以陶瓷作为鼓材的。
相传黄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战中曾九战九不胜,后受元女之教,造“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里,以鼓声“象雷霆”大壮军威,终于擒杀了蚩尤。在现存的文献中,关于鼓的传说很多,如《山海经·中山经》中有:“首山魁(神)也,其祠用徐……干舞,置鼓。”说明鼓是祀神“干舞”的伴奏乐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载:“……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在这则神话中记述了鼓是皮面,用鼓棰擂它,声音远传,有威震天下之功能。源于《周礼》的“六鼓四金”一词,所表达的虽是三千年前周代的鼓乐形式,但它和今日中国各民族的鼓舞,却有着一定的源流关系。按《周礼》规定:“六鼓”的鼓名与用途是: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飨,鼖鼓、鼓军事,鼛鼓、鼓役事,晋鼓、鼓金奏。“四金”是:以金绰和鼓,以金锚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
中国各民族流行的鼓主要有以下几类:
1.虎座鸟架鼓
①景颇族增疆,又称大长鼓。鼓身为一段长约3米的巨木挖空 ,双面膜以皮条拉紧 。置于两根横木上或悬于木架。两人各击一头,或坐于鼓上,或边击边舞。常用于室外大型歌舞伴奏。
②侗族大鼓贡。鼓框用整段原木挖制,长约100厘米,直径约50厘米 ,两面蒙牛皮 ,腰部稍大,两侧安大铁环。横悬于鼓楼内,仅用于节日和集众商讨大事。为圆柱筒形鼓。
2.粗腰筒形鼓
①大鼓。乐队用的大鼓膜径约 50~100 厘米,上下蒙牛皮。平常置于鼓架,双槌敲击。用于器乐合奏及舞蹈 、戏曲的伴奏 。节日庆典用大鼓膜径100厘米以上 ,由1人或数人各执双槌击奏。
②堂鼓,又称同鼓 ,清代又称杖鼓。外形与大鼓相同 ,但较小 ,鼓径一般为7、8、10寸3种规格。用于器乐合奏,戏曲、舞蹈的伴奏及独奏。
③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但较低短,又称扁鼓。发音响亮,有大小不同规格。主要用于合奏、舞蹈、杂技团和锣鼓队。
④书鼓。鼓身扁圆,鼓径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发音低而响亮 。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是北方各类说唱音乐的重要伴奏乐器,演唱时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单签击奏。
⑤腰鼓。相传由南北朝外来鼓羯鼓演变而来。鼓身中间粗,两端细,蒙以牛皮或骡子皮 ,鼓身一侧置两个铁环 。有大小4种规格,发音清脆。常由舞者挂于腰侧,执双槌边击边舞 。用于民间秧歌或节庆、迎宾仪式中。
⑥朝鲜族小鼓草高。扁如书鼓,径长约25厘米,有柄。既是乐器,又是舞蹈道具,用时左手执柄,右手执棒击奏。常边敲边舞。
⑦朝鲜族圆鼓。形似汉族小鼓 ,直径37.5厘米 。演奏时席地而坐 ,左手击拍,右手执槌敲击鼓面与鼓边。
⑧高山族大鼓。形似汉族堂鼓,膜径24~45厘米,用于祭祀、节庆、婚礼,播种和农田驱虫等。
⑨傣族大鼓光拢。中腰稍粗而近于圆柱形,置于架上。可1人边击边舞,也可2人合击 。合奏时 ,1人在前执槌边击边舞 ,另1人在后用长篾条击奏 ,发出咚咚啪啪的音响。20世纪50年代,将体积缩小后搬上舞台,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笅笖壮族大鼓奘络。形似堂鼓,单面蒙牛皮,两侧中部设铁环。演奏时置于地上用双槌击奏。常用于节日锣鼓合奏和狮舞、龙舞的伴奏。
3.浅筒形鼓
①单皮鼓又名板鼓、环鼓。在纳西、侗、土家、蒙古、汉等民族中流传。鼓框上宽下窄,鼓面中间高四外低,单面蒙皮,置于木架上,以1或2支竹棍击奏,声音高亢激越。用于纳西族侗经音乐、土家族丝弦锣鼓、侗族吹打乐队及汉族的吹打乐和戏曲伴奏。
②点鼓,又名怀鼓。厚木边,中间高,四边渐低,两面蒙牛皮。演奏时鼓框一边立于右膝,鼓面向前,右手腕扶鼓框上端,手指执红木或竹制签子敲击,左手执板击节。用于十番鼓或昆曲清唱。
4.细腰筒形鼓
①蜂鼓。流行于广西壮、瑶、毛南等民族。邕宁、武鸣等地壮族称岳鼓,环江毛南族叫长鼓,防城瑶族叫如叨,有些地方又称横鼓、瓦鼓、腰鼓等。鼓腔以黄泥锻烧而成,两头大,一端呈球形,一端为喇叭形。中间细如蜂腰,两面蒙皮。演奏时鼓绳挂头颈横悬身前,或置于架、凳上,左手执杖击球形一端鼓面,右手拍击另一端,立奏、坐奏或边奏边舞。主要用于师公戏、师公舞的伴奏。
②朝鲜族杖鼓,又称长鼓。木制鼓身,两端粗空,中段细实。两端鼓身大小不一,发音不同。置于架上或挂于身前,右手执细长杖敲击,左手并指分击鼓的两面。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和器乐合奏。
5.座墩形鼓
象脚鼓流行于傣、佤、布朗、景颇、德昂 、 阿昌、拉祜、哈尼等民族中。形如高脚杯,上口蒙膜,悬于身侧。左手扶鼓边,并和右手交替拍去鼓面。在节日、喜庆场合边击边舞。
6.长筒形鼓
①瑶族长鼓。鼓身细长,腰细中实,双面膜,斜挂于腰侧或左手握鼓腰击奏。体积大的长鼓置于架上。用于传统节日和喜庆场合的歌舞 。
②佤族竹鼓 。长100厘米 ,用青竹制作。上口蒙皮,下端竹筒劈扎成束腰状,下部三足鼎立。立于地上用双槌敲击;或左手抱鼓,鼓面朝前,右手执槌击奏。用于歌舞。
③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 ,一端蒙以猪或羊皮 。用时左手竖抱,右手拍击朝下的鼓膜,是道情、渔鼓、竹琴等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
7.箍圈形鼓
①八角鼓。因鼓框为八角形而得名,明代已在北京流行。鼓体扁小 ,7个边框上各装一对小铜铃 ,另一边框系长穗,单面蒙蟒皮。用时以左手执鼓框,右手以指弹、挫或以指、掌拍击。用于京、津一带的单弦牌子曲。
②太平鼓。于铁圈上蒙驴皮、马皮或羊皮,形如团扇。下置一柄 ,缀以铁环或小钹,用藤条敲击鼓面,并震动铁环作响。用于满、蒙古、汉民族的民间歌舞。
③达卜。维吾尔、塔吉克 、乌孜别克等民族的手鼓。圆形木框上蒙羊皮或驴皮,框内缀若干小铁环。演奏时两手把鼓框,重心置于左手,击鼓面并摇动鼓身。
④萨满鼓,又称抓鼓、手鼓、单环鼓。流行于满、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圆盘形鼓面,蒙驴、马、牛、羊皮或鹿皮、狍皮,背面交错扎有皮带或铁条,上系10余枚铜钱。用时左手执皮带或铁条,右手执鼓槌,用槌头或槌身敲击。用于萨满教祭祀仪式。早时候,萨满跳神只有降妖铃,没有神鼓。那么怎么后来又多了一面神鼓呢?这就要说说萨满神鼓的来历了,传说很早以前,太上老君在花鼓山山顶的神堂里放着一面神鼓。这面神鼓一敲咚咚地响,上通天上各路神仙,下通地狱各类妖魔,如有谁在人间作乱,神鼓一敲,不管你有多深道行,多大法术,立刻化成一滩清水。有个萨满听说了这件事,寻思用这面神鼓来整治妖魔,掌握人间的事情,比他亲自上天请神仙省事多了。他想把这面神鼓借来。可神鼓在花鼓山山顶的神堂里,有一群猴子整天把守,凡人进不去。萨满决心到花鼓山探探虚实。他离开家乡一直往南走,整整翻过一百座高山,跨过一百条大河,来到了花鼓山下,往上一看,只见山顶上大猴儿小猴儿、胖猴儿瘦猴儿、瘸猴儿瞎猴儿,里三层外三层,满山遍野,把个神堂围个水泄不通,风雨不透。他正琢磨怎样才能上得去,迎面呼啦啦来了一队巡逻猴儿,一时间弄得他想藏藏不了,想躲躲不及,一看旁边有个烂泥洼子,灵机一动就跳进泥洼中,在里面滚几个个儿,扁溜溜躺着动也不动弹。猴子巡逻到跟前,一看乐了。领头儿的大猴子说:“听说人间都供泥托佛,咱也没看见过什么样儿,看这个泥人八成就是泥托佛,咱们干脆把他抬回神堂去供上。”猴子们齐声说好,这就七手八脚抬腿的抬腿,捧脑袋的捧脑袋,擎胳膊的擎胳膊,拽耳朵的拽耳朵地抬起来。萨满连气也不敢喘,任群猴儿捉弄,就像死人一样。群猴儿把萨满抬到神堂,轻手轻脚地放下,摆好位置。老猴儿得到报告,即刻传令花鼓山上行三天大祭,表示对泥托佛的敬重。他们在神位前点燃了香,供上了山上的百样仙果,老猴儿率领群猴儿一排排地跪下磕头。末尾,老猴儿从墙上摘下神鼓,一面咚咚地敲,一面唱,群猴儿跟着伸胳膊撩腿地跳起舞来。猴子们大祭三天,萨满饿了三天,眼瞅着一盘盘仙果供品,一动不敢动。可算到了第四天,老猴儿命群猴上山采药去了,只留下一个瞎猴儿、一个瘸猴儿看家。萨满见瘸猴儿上外面玩去了,瞎猴儿在一旁打盹儿,急忙拿些供果吃,吃饱了从神堂上跳下来,摘下墙上挂的神鼓,出门就向山下跑。瘸猴儿正在门口玩,一看泥托佛抱着神鼓往山下跑,就一瘸一颠地跟在后面往山下追,一边追一边喊:“不好了!泥托佛把神鼓偷跑了!”瘸猴儿、瞎猴儿这一喊,老猴儿领着群猴儿“噌”“噌”地从山上飞也似地下来了,向前紧赶萨满。眼瞅着要赶上了,萨满赶忙从怀里掏出一把木梳扔在地上。群猴儿看到木梳,这个说:“给我梳梳毛!”那个一把夺过去,说:“我还没梳呢!”这个也梳,那个也要,萨满趁这工夫跑远了。老猴儿一看,可不好了,“快追!”群猴儿又“噌”“噌”飞似地追上去了。萨满从怀里掏出一把篦子扔在地上,猴子得到篦子,又围了起来。这个说:“给我刮刮虱子。”那个说:“给我刮刮毛。”老猴儿怎么呵斥,群猴儿也不听。等挨个儿刮完了,萨满已跑到山根儿底下,过河了。老猴儿一看,完了!猴子怕水,过不去河。就这么,萨满把神鼓借回家,一直没送还。这神鼓也叫“钢圈鼓”,就是萨满跳神手里拿的那面鼓。从那以后,人们就有句传说“老君留下钢圈鼓,圣人留下降妖铃”。腰铃就是萨满跳神时腰上系的那一排铜铃。
8.锅形鼓
①纳格拉。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铁鼓。鼓身上大下小,上蒙羊皮或驴皮,大者鼓面直径27.5厘米,小者面直径20厘米。常两个一对置于地上演奏,两手执槌敲击,两鼓音高成四度。
②缸鼓,又称花盆鼓。由堂鼓演变而来 ,又称南堂鼓。鼓框木制,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形似花盆,用双槌击奏。相传南宋梁红玉曾擂缸鼓助阵。现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和戏曲伴奏。有时亦独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借鉴西洋定音鼓的结构特点,研制出定音花盆鼓 。
鼓的分类:
腰鼓相传由羯鼓演变而来,公元四世纪开始流行,唐代腰鼓因演奏中的作用不同,称为“正鼓”或“和鼓”。明代以来,“凤阳花鼓”、“花鼓灯”和淮北“花鼓戏”中多用到腰鼓,并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形式。腰鼓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两端蒙皮,鼓身有两支铁环,用带子悬挂在腰间,两手各执一木槌敲打,腰鼓无固定音高,音响清亮,既可用作伴舞乐器,也可作为舞蹈道具,表现欢快热闹的情景,是腰鼓队的主要乐器。
狼帐又名“两杖鼓”。流行于福州地区。狼杖源于古代细腰鼓类乐器,形制与朝鲜族长鼓相似。鼓身木制,全长约70厘米左右,中部细小,两端粗大而中空,两面蒙牛皮或蟒皮,鼓面直径30厘米左右,鼓皮装于金属圆环上,由绳索穿系绷紧。用木棰敲击或用手拍击发音,是“福州十番”的主要乐器之一,也用于闽剧伴奏。
渔鼓又称“竹琴”或“道筒”,南宋时已有这种乐器。现代使用的渔鼓,是在长65~100厘米、直径13厘米左右的竹筒上,一端蒙以猪皮或羊皮而成,演奏时,左手坚抱渔鼓,右手拍击,是民间曲艺“道情”、“渔鼓”和“竹琴”的主要伴奏乐器。
同鼓是民间流传的较大型的鼓类乐器。堂鼓之一种。广泛流行于苏南一带。同鼓的鼓身呈桶形,中间略宽,鼓高约60厘米,多用椿木、色木、桦木或杨木制作,两面蒙以牛皮,鼓面直径约50厘米。鼓身中部装有3个鼓环,用以穿系鼓带或作悬挂之用。演奏时,将同鼓悬空挂于木制三脚架上,以红木或其他硬质木料制作的双棰敲击。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戏曲伴奏和喜庆节日里群众性的锣鼓队。在锣鼓队行进时可系带悬挂在身上演奏。奏法有单打、双打、滚击、闷击等技巧。敲击鼓心、鼓边、鼓框,由鼓心逐渐向鼓边去奏,或由鼓边逐渐向鼓心敲击,均可取得不同的音色变化。在器乐合奏“十番鼓”、“十番锣鼓”中,同鼓与板鼓由一人兼奏,击鼓技巧尤为繁复,用轻重击、轻重滚、连滚带击或多种奏法的交互组合使用,可以演奏出风格迥异的鼓段(或称“鼓牌子”)。
花盆鼓因鼓面大、鼓底小、状如花盆而得名。由堂鼓演变而来,也称“南堂鼓”。由于形状似缸,还有“缸鼓”之名。现已广泛用于京剧等各种地方戏剧和歌舞伴奏、器乐合奏及独奏。花盆鼓的鼓身高60厘米,鼓上面直径57厘米,鼓的下皮比上皮小一倍,直径为28.5厘米,鼓身周围绘有民族风格的金色云龙图案,形象维肖,栩栩如生。并附用特制的鼓架。鼓身多用椿、杨或柳木制作,经车旋而成。鼓皮用水牛皮或旱牛皮,但上面鼓皮以用牛的脊背皮为好。演奏花盆鼓时,以木棰敲击上面鼓皮而发音,音色低沉、雄厚,比堂鼓柔和,并可奏出不同的音调。
大堂鼓是鼓类乐器中形体较大者,多使用椿木、色木、桦木和杨木等制作鼓身,因鼓面较大,鼓皮多使用水牛皮。在鼓身上下蒙以两块面积相同的牛皮而成,平常置于木架上用两个鼓捶演奏。大鼓发音低沉而雄厚,主要用于器乐合奏、舞蹈和戏曲伴奏,也是锣鼓队中的主要乐器。古代,大鼓多用于报时、祭祀、仪仗或军事。作为报时的大鼓又称“戒晨鼓”,常放置在城池的鼓楼之上。北京鼓楼上的大鼓制于清代,是专门作为公共报时用的。鼓面直径达1.5米,曾有“鼓王”之称。每到夜间报更时分,钟鼓楼上钟鼓齐鸣,低沉的鼓声传播全城。直到1915年钟表普遍使用后,它才成为供人们观赏的文物。在北京天坛,也藏有一面清代制造的大鼓,面径1.5米,高约2米,是过去皇帝祭天时才使用的。大鼓由两根较粗的木棰敲击发音,鼓的中心发音较低而深厚,越向边缘声音则越高而坚实。由于从中心到边缘各圈的音色不同,演奏时可利用这些变化来丰富它的表现力。演奏方法有单击、双击、顿击、闷击、压击、摇击和滚奏等。大鼓鼓面较大,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很大。对情绪和气氛的渲染能起很大的作用。音响能与乐队融合,可加强乐队的低音。它还可以独奏或作为效果乐器使用,模仿雷声、炮声。
书鼓的鼓身呈扁圆形,两面蒙皮,鼓面直径22厘米,鼓身高8.5厘米,发音较堂鼓低,但很响亮,专用于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也适用于各地的曲艺演唱和鼓书伴奏。用单箭演奏,书鼓置于竹制鼓架的编绳上,架高90厘米左右,说唱演员左手执书板或梨花片,右手执鼓箭击鼓表
点鼓:又称“怀鼓”。16世纪初就已流行于苏南地区。呈扁圆形,鼓框用色木等硬质木材制作,中间微高,边缘渐低,鼓腔直径约18厘米,两面蒙以牛皮,用密排鼓钉绷紧。鼓棰用红木或竹制成,称为签子。
演奏时,奏者将鼓的一边直立在右膝上,鼓的一面朝前,右手腕部压住鼓的上方边缘,使之固定,同时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执鼓棰敲击。左手持板击节。用于“十番鼓”器乐合奏或昆曲清唱伴奏,一般是每拍敲一下,起掌握节奏作用。
战鼓外形与大鼓相似,仅鼓身较低矮,故又有“扁鼓”之称。发音比堂鼓低,但很响亮。过去曾用于宗教音乐,在1723年建立的北京雍和宫里,藏有一面直径1米左右,鼓身仅高20厘米的扁鼓。如今主要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团和锣鼓队。
板鼓常与拍板由一人兼奏而得名,并有“单皮”(一面蒙皮)和“班鼓”(过去戏班专用)之称,是我国戏曲乐队中的指挥乐器。早在唐代(618~907)就已用于“清乐”中,那时称为“节鼓”。板鼓构造独特,音色清脆。随着明、清戏曲艺术的发展。便世代相衍,流传至今,广泛用于昆曲、京剧、评剧、越剧、汉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陕西梆子、山东柳子等地方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也可以独奏(如苏南吹打中的快板鼓)。它在伴奏或合奏中,常常居于指挥和领奏地位。在京剧音乐中,凡人物出场、角色演唱、剧情变化,除用各种打击姿势及各种击音进行指挥外,还与拍板一起为唱腔打节奏,给锣鼓演奏增加花点,以及烘托舞台气氛和人物形象。板鼓是形体矮小的单面鼓,鼓身用色木、桦木、槐木、桑木、榉木或柚木等硬质木料制作,由5块较厚木板拼合而成,鼓身直径25厘米,但绝大部分是木质板面,中间振动发音的鼓面仅有5~10厘米,鼓膛呈八字形,鼓边高9.5厘米。鼓皮用牛皮,张紧于整个板面直到底边为止。蒙皮的鼓膛部分又叫“鼓光”,是敲击发音部位。板鼓发音的高低,取决于鼓膛的大小和蒙皮的松紧。为保持鼓皮的张力,所钉鼓钉较多,并在底部箍以铁圈。
板鼓因适用的剧种不同,而在规格上有大鼓膛、中鼓膛和小鼓膛之分。小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仅有5厘米,鼓中间高11.5厘米,鼓下口直径23.5厘米,发音高亢脆亮,主要用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伴奏以及器乐合奏,适用范围较广。大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10厘米,鼓中间高11厘米,鼓下口直径24.5厘米,发音宽亮淳厚,适于南方的十番鼓使用,可独奏出快鼓段。中膛板鼓,中间的鼓膛直径8厘米,鼓中间高11.2厘米,鼓下口直径24厘米,发音介于大、小膛板鼓之间,多用于越剧、陕北和山西的地方戏曲伴奏,并在器乐合奏中使用。
演奏板鼓时,将鼓吊于木架上,使用两根藤或竹制的鼓箭敲击,不仅鼓心、鼓边发音高低有别,而且因使用了点箭(用鼓箭点击鼓面)或满箭(用鼓箭平击鼓面),发出的音响也不同。
排鼓是我国鼓类乐器中的新品种,解放后,我国乐器工人和音乐工作者,总结国内外鼓类乐器技术经验,根据民间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而成,造形美观,音色丰富多变,具有民族风格,已成为民族乐队中的重要乐器,广泛用于器乐合奏、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在一些歌舞厅经常看到的”架子鼓“也就是排鼓。排鼓一般由5个大小不同、发音高低有别的鼓组成一套。每个鼓的两面外径相同而内径不一,可发出两个音高不同的音,共可发出10个不同的音。鼓的两面都装有调音设备,调音的幅度一般可达四度或五度,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音。鼓身固定在一个特制的鼓架上,鼓架上端为U型的叉架,中间为套管制成的立柱,下端为三角架。立柱可上下伸缩,以使鼓身随着演奏者的需要升降,鼓身装在叉架上,便于翻转进行音高选择。演奏时,排鼓多摆成一字形、八字形、半圆形或弧形。鼓面可倾斜15~45度,可供立击、坐击、侧击或斜击,可以进行拍击、轮击和交叉击等。
排鼓发音激烈、跳荡,中、低音宽厚雄伟,高音坚实有力,既保持了堂鼓的风格,又具有圆润、抒情的特点。由于具有不同音高、音色及轻重的变化,所以最适于大型民族乐队使用及鼓乐独奏,是一种色彩性的乐器。除可集群使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其音色和性能,单独抽出来用于地方戏曲和器乐合奏。它善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有丰合多彩的音响效果。
琴鼓是一种能够演奏旋律的渔鼓。它是成都民族竹管乐器业余研制组制成在四川民间曲艺“竹琴”的伴奏乐器启发下研制成功的,由16根长短不同的毛竹筒(或塑料简)构成,每根竹筒上蒙以牛皮或羊皮,通过竹制固皮圈紧固在竹筒的上口。竹筒分两排置于木质琴架上。演奏时,奏者双手各执一支竹制琴箭击奏,发出由(D~f1)16个音,音色柔润、清晰而明亮,既可用于器乐合奏或伴奏,也可用来单独演奏乐曲。
[ 此帖被pototo在2016-09-26 23:35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