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器的5大特点+鉴赏学习
1、一般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现代化制作的痕迹明显。民国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窑厂均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加工程序,从采料、练泥、制坯、晾晒、成型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取流水作业,因此制作出来的坯体整齐划一,厚薄均匀,旋削切割精准,干净利索,胎土细润,少有铁星。
2、窑炉通常均已采用名种类型的遂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3、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
4、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
民国时生产瓷器厂家众多,内中应特别注意“江西瓷业公司”。它的前身是明清御厂窑,有深厚的工艺技术基础,因此烧造的瓷器均有相当高的水准,民间戏称其为:“蒋介石官窑”。
[img]http://attach2.scimg.cn/month_1401/29/4b8d92ec465b5ad46181f07ffbcd6c3d_orig.jpg[/img]
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
行家论道时下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瓷正成为古瓷藏家的一个热点,而且似乎“热”得惊人。究竟怎样判断真实浅绛彩的艺术品位和经济价值?怎样区分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以及名家和一般普品的区别如何,知道的人并不多。尤其令笔者忧心的是,一大批浅绛彩瓷赝品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收藏市场。作为一名浅绛彩和新粉彩的藏家及爱好者,很想就此与同好们聊上几句。
(一)
何谓浅绛彩瓷?“浅绛”原指元代文人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画,以淡赭石渲染而成的山水画。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国画术语,是指晚清流行的一种以淡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其瓷上纹饰与纸绢上之浅绛画近似的—种制品。不过其题材已不再局限于山水,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鸟、走兽之类。究竟最早浅绛彩瓷出于何时、何人,目前尚无确考。但陶瓷界比较认可的说法为其开山鼻祖是程门。现收藏于安徽省黟县文馆所的一件白瓷花耳扁壶被认为是年代最早的浅绛彩瓷器物。扁壶腹两面均绘有浅绛山水人物图,落款是程门与其子程荣,作于咸丰五年(1855年)。浅绛彩以其深厚的文人绘画风格和清新淡雅的画面一反传统色彩鲜丽、浓重的特征,深受当时上自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一时间无论是用器还是陈设瓷上都流行浅绛彩,但在各种器物中,瓷板画上的浅绛彩最具特色亦最为精美。景德镇由此诞生了一批专画浅绛彩的名家,包括后来成为“珠山八友”的王琦等人,都涉足过浅绛彩。浅绛彩瓷历时70余年,直到民国初年逐步衰落,据江西赵荣华先生考证,最后一件浅绛彩作品为古欢斋主潘陶宇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所作的《松寿图》。但从笔者收藏的实物来看,最晚的一幅作品应是当时被誉为“仿古彩”大师段罫发的一件绘浅绛彩《五老图》人物提梁壶,作于1926年。浅绛画虽然只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盛极一时,但它打破了官窑的束缚,打破了清规戒律,解放了画家的创作思路,并开辟了在瓷品上出现题诗、落款、纪年等风气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
至今很多收藏者仍分不清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之区别。有位瓷板画收藏爱好者请笔者去观赏其入藏的一块程意亭画花鸟的“浅绛”作品,当笔者告知这不叫浅绛彩是新粉彩时,他顿时眼睛睁得很大,诘问我“‘珠山八友’的作品不是浅绛彩?”其实,严格来说,“珠山八友”的代表作不是浅绛彩,而是民国新粉彩。
入民国后至抗日战争之前,社会相对安定,景德镇民舀彩绘业有所发展,彩绘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局面。其时的绘瓷行业除景德镇“红店”(一种专绘粉彩,专门代客加工绘画瓷器的工场)之外,还聚集著许多行外的艺人,如晚清时在杭州绘制扇子的江西婺源人汪晓棠,以及捏面艺人、江西新建人王琦,四川籍的石刻名手周小松等,这些著名艺人,包括后来的“珠山八友”当初都曾涉足过浅绛彩,但上世纪二十年代后瓷上所绘中国画“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见色彩浓墨深重的新粉彩而不再见到风靡一时的浅绛彩了。
究其主要原因,大多为浅绛彩年久易于掉色,色域较窄,而粉彩的色域远比浅绛彩宽广丰富,且不易脱落,民国瓷绘家更喜欢工笔重彩或更擅长兼工带写的画法,当人们看腻了浅绛彩之后,同时随著瓷器生产的复兴和市场商人对瓷板画的大量需求,色彩浓丽与时代相适应的粉彩取代浅绛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而“珠山八友”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了。“珠山八友”虽为以人物、花鸟、鱼藻或梅竹称著的新粉彩绘瓷名家,但其绘法都来自前代或同时代画家的纸绢之作,同时亦与浅绛彩渊源极深。“珠山八友”和浅绛绘画派的不同之处在于:浅绛是文人画家所绘的瓷器,是产生于咸丰、同治之际,由程门等一批文人画家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板上的绘画艺术,往往蕴含著深厚的思想意境和深厚的艺术魅力;而“珠山八友”则是艺匠模仿文人画家在瓷器上作中国画,在形式上偏重于色彩,追求一种明快的赏心悦目的效果,更注重瓷画的实用功能。新粉彩瓷的最大贡献,在于迎合了大众化欣赏特点,把瓷器艺术品从贵人、文人雅士特有的宫阁引入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融合的广阔市场,符合近现代经济社会的主流,因而能够受到古人的广泛关注。
(三)
目前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成为藏界的“黑马”,价格一路攀升,引起了业内外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不过,对浅绛彩、民国新粉彩收藏亦应理智对待。
一、要对浅绛彩的价值合理定位。我国古陶瓷经历的几个辉煌时期,如宋代“五大名窑”阶段、元代青花、明代永、宣、成化、清“三代”官窑器等,这几个重要阶段的瓷器,艺术水平和经济地位极高,是世人公认的,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和经济价值地位。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只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普通阶段产品之一,尽管有“珠山八友”等一批名家作品,其珍品、精品价值会达到一定价位,但绝大多数一般的浅绛彩和新粉彩作品,价位是不可能提升到超过应有价值地步的。据笔者研究初略统计,近代涉足浅绛彩和新粉彩的有名或无名大小艺人不在千人以下,且作品遗存较多,即便是一些穷乡僻壤,也可随处找上几件此类日用品。除了一些较有特色的精品和中等以上名家作品外,并不值得花大精力、大价钱去收藏。而事实上,时下许多景德镇中级以上现代瓷画艺术家的作品,收藏获益能力远比收藏一般的普通浅绛彩来得合算。
二、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制品距今时间较近,极易仿造,真赝混杂,目前据说已有专门作坊在成批制造浅绛彩与新粉彩瓷器,有的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笔者曾亲眼见到四块署汪野亭名款的山水人物瓷板,画意已达到一定水平,蛤蜊光都已去掉火气,名款是用电脑制作,惟妙惟肖,唯瓷板胎显湿腻、上手分量过重,难逃行家法眼,但此作品仍被一浙江商人以16万元买走。近日见一些新仿的浅绛彩壶、瓶、文具之类,所用题款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名头或臆造人名,加之色彩作旧,颇具迷惑力,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吃药”。
三、浅绛彩瓷与新粉彩瓷的价位问题,亦难准确定位。笔者认为,成熟的收藏家,不仅需要眼力,而且对入藏器价位定位亦应比较准确。对于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瓷器收藏,对其价格也应有一个合适的心理定位。分为“两个方面,三个等级”,即:一个是从作品艺术地位方面来考虑,另一方面是从器物的完整精美程度来考虑。第一板块为“珠山八(十)友”,加上程门、金品卿、王少维、汪晓棠、王步(青花大王,亦有新粉彩作品)、周小松与仍在世的王锡良等号称“十六大家”的作品;第二板块为张志汤、程次笠、余子明、汪友棠、王凤池、高心田、高恒生、汪章、刘希任、张沛轩、程焕之、余翰青等中等名家的精品;第三板块是鄢如珍、许尚礼、汪东荣等数百名小名家的作品。就器物而言,首推瓷板画,最好是四块以上套屏,为第一板块;第二板块是以瓶为主的各类陈设器、壶与各类文房用具,值得一提的是浅绛彩与新粉彩器物,壶类应格外予以重视,尤其是作为系列收藏。从笔者的浅绛藏品来看,许多名家都涉足过壶的绘画,有的极为精美。这类具有较高的升值浅力;最后是食用日常器皿,为第三板块。其器物质地,讲求完整、做工精细、胎质优良、细腻,尤其是应有名款、纪年为好。目前有“浮梁陶校”、“江西瓷业公司”等名款的浅绛彩和新粉彩,都是藏家首选的目标。就其绘画内容而言,大体是一人物、二山水、三花鸟;而人物中,以仕女图为上。当然,也有另类情况,一些画意好的小名家的精品,有的即便有残缺,也可果断入藏。
民国行名款瓷
民国年间,有许多瓷器底部书写“江西某某记制”“江西某某瓷庄督造”等款式,书写这些字款的瓷器以彩瓷类居多。这种字款不是官窑“纪年款”,也不属于民窑“私家款”和“堂名款”,而是那段时期带有资本主义商办性质的“行名款”。
我国瓷业从宋代有官窑器后被分为两大类,即官窑类和民窑类。在官窑器上直接书写纪年款开始于明永乐,直到清宣统而止。民窑器上书写私家款兴起于明代天顺。民窑款延续到光绪中期逐渐减少并被新产生的资本商办窑厂代替。
清光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资本入侵,迫使清王朝签定了许多允许他们在我国沿海、沿江港口通商和在内地投资办厂的条约。此时,国内改良派提出的一系列维新主张,民族工业已经开始崛起,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官办企业、商督官办企业、民族资产阶级应运而生。景德镇瓷业同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向以朝廷拨款生产的官窑厂开始吸纳民营资本,变为官督商办企业(如江西瓷业公司),原先自产自销的民窑厂大多被兴起的窑货商行取代,成为新的资本家的附属加工厂。
窑货行(旧社会民间通称)是以独立资本或合股资本运行的商业性质行业,以销售陶瓷产品为主。在营运中,为树立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各自确立了自己的行名,并要求窑厂在制造时不再书写或印上工匠的私家款,而是书写或印上自己的行名款。我们发现,民国之间瓷器中,凡有“行名款”的器物都比书写“私家款”和没款的器物质量要.
这件是清雍正珐琅彩的瓷器,从正面角度拍摄,宝光看不出。但是,从底部角度拍摄,宝光就呈现出来[img]http://bbscache1.artron.net/forum/201406/18/143316lgvgg4ga9t9661wc.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8/143316a5baya6yy5y37y53.jpg[/img]这几件是亚光釉的东西。所以,宝光显示不出来[img]http://bbscache1.artron.net/forum/day_070225/20070225_3e7eec7a4217bc0b0ff7dizThtpmcbl5.jpg[/img][img]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day_070225/20070225_246a53a0550b93967832ySwHVMu2pXeV.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day_070225/20070225_dd71cd0e09d88d9b8a7ceVUI6njLN3f4.jpg[/img]这件是明宣德瓷器照片,照片上宝光拍摄的比较清楚。[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day_071025/20071025_dd35f8a36cdfb0dc6c7aAs9Zdq9htMDz.jpg[/img]这二个瓷器是元青花,照片上宝光就拍摄出来了。[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day_071025/20071025_990820c7b7d14eb047b9EwoxoWiVTiXy.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511/10/203806cn5aj44ph7zx7p5v.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511/10/203735wp7m9nxzu9cj5ppb.jpg[/img]
[table=100%][tr][td]这件是宋官窑,同样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201406/16/105934sh75oposuk0wd5uk.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6/105934mkz2jue5zzm5kb37.jpg[/img]这件是宋钧窑,也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1.artron.net/forum/201406/16/105222bjpgpaa0iz2pwrcy.jpg[/img]这件是宋代汝窑,也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201406/16/104253212qcqt1nrlb6ij1.jpg[/img]这件是宋代定窑,就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6/103535ba45cm2gmz77zppp.jpg[/img]这件是宋代哥窑,就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6/102908aaalqika2z91kgcg.jpg[/img]这二件是清雍正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和仿哥釉塑贴三羊瓶。就看不到宝光。[img]http://bbscache1.artron.net/forum/201406/18/151849n0zf2pophmozgmzw.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8/151849pbwyegc654o5ypye.jpg[/img][img]http://bbscache2.artron.net/forum/201406/18/152014tp63efiga62fgc36.jpg[/img][/td][/tr][/table]
2、窑炉通常均已采用名种类型的遂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3、釉料均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下可见汽泡排列非常均匀,且大小也相一至。
4、各种彩料通常采用科学配制而不是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
民国时生产瓷器厂家众多,内中应特别注意“江西瓷业公司”。它的前身是明清御厂窑,有深厚的工艺技术基础,因此烧造的瓷器均有相当高的水准,民间戏称其为:“蒋介石官窑”。
[img]http://attach2.scimg.cn/month_1401/29/4b8d92ec465b5ad46181f07ffbcd6c3d_orig.jpg[/img]
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
行家论道时下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瓷正成为古瓷藏家的一个热点,而且似乎“热”得惊人。究竟怎样判断真实浅绛彩的艺术品位和经济价值?怎样区分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以及名家和一般普品的区别如何,知道的人并不多。尤其令笔者忧心的是,一大批浅绛彩瓷赝品正在源源不断地涌入收藏市场。作为一名浅绛彩和新粉彩的藏家及爱好者,很想就此与同好们聊上几句。
(一)
何谓浅绛彩瓷?“浅绛”原指元代文人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画,以淡赭石渲染而成的山水画。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国画术语,是指晚清流行的一种以淡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其瓷上纹饰与纸绢上之浅绛画近似的—种制品。不过其题材已不再局限于山水,除山水外,尚有人物、花鸟、走兽之类。究竟最早浅绛彩瓷出于何时、何人,目前尚无确考。但陶瓷界比较认可的说法为其开山鼻祖是程门。现收藏于安徽省黟县文馆所的一件白瓷花耳扁壶被认为是年代最早的浅绛彩瓷器物。扁壶腹两面均绘有浅绛山水人物图,落款是程门与其子程荣,作于咸丰五年(1855年)。浅绛彩以其深厚的文人绘画风格和清新淡雅的画面一反传统色彩鲜丽、浓重的特征,深受当时上自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一时间无论是用器还是陈设瓷上都流行浅绛彩,但在各种器物中,瓷板画上的浅绛彩最具特色亦最为精美。景德镇由此诞生了一批专画浅绛彩的名家,包括后来成为“珠山八友”的王琦等人,都涉足过浅绛彩。浅绛彩瓷历时70余年,直到民国初年逐步衰落,据江西赵荣华先生考证,最后一件浅绛彩作品为古欢斋主潘陶宇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所作的《松寿图》。但从笔者收藏的实物来看,最晚的一幅作品应是当时被誉为“仿古彩”大师段罫发的一件绘浅绛彩《五老图》人物提梁壶,作于1926年。浅绛画虽然只在清代晚期至民国初年盛极一时,但它打破了官窑的束缚,打破了清规戒律,解放了画家的创作思路,并开辟了在瓷品上出现题诗、落款、纪年等风气之先河,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
至今很多收藏者仍分不清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之区别。有位瓷板画收藏爱好者请笔者去观赏其入藏的一块程意亭画花鸟的“浅绛”作品,当笔者告知这不叫浅绛彩是新粉彩时,他顿时眼睛睁得很大,诘问我“‘珠山八友’的作品不是浅绛彩?”其实,严格来说,“珠山八友”的代表作不是浅绛彩,而是民国新粉彩。
入民国后至抗日战争之前,社会相对安定,景德镇民舀彩绘业有所发展,彩绘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局面。其时的绘瓷行业除景德镇“红店”(一种专绘粉彩,专门代客加工绘画瓷器的工场)之外,还聚集著许多行外的艺人,如晚清时在杭州绘制扇子的江西婺源人汪晓棠,以及捏面艺人、江西新建人王琦,四川籍的石刻名手周小松等,这些著名艺人,包括后来的“珠山八友”当初都曾涉足过浅绛彩,但上世纪二十年代后瓷上所绘中国画“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见色彩浓墨深重的新粉彩而不再见到风靡一时的浅绛彩了。
究其主要原因,大多为浅绛彩年久易于掉色,色域较窄,而粉彩的色域远比浅绛彩宽广丰富,且不易脱落,民国瓷绘家更喜欢工笔重彩或更擅长兼工带写的画法,当人们看腻了浅绛彩之后,同时随著瓷器生产的复兴和市场商人对瓷板画的大量需求,色彩浓丽与时代相适应的粉彩取代浅绛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而“珠山八友”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了。“珠山八友”虽为以人物、花鸟、鱼藻或梅竹称著的新粉彩绘瓷名家,但其绘法都来自前代或同时代画家的纸绢之作,同时亦与浅绛彩渊源极深。“珠山八友”和浅绛绘画派的不同之处在于:浅绛是文人画家所绘的瓷器,是产生于咸丰、同治之际,由程门等一批文人画家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板上的绘画艺术,往往蕴含著深厚的思想意境和深厚的艺术魅力;而“珠山八友”则是艺匠模仿文人画家在瓷器上作中国画,在形式上偏重于色彩,追求一种明快的赏心悦目的效果,更注重瓷画的实用功能。新粉彩瓷的最大贡献,在于迎合了大众化欣赏特点,把瓷器艺术品从贵人、文人雅士特有的宫阁引入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融合的广阔市场,符合近现代经济社会的主流,因而能够受到古人的广泛关注。
(三)
目前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成为藏界的“黑马”,价格一路攀升,引起了业内外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不过,对浅绛彩、民国新粉彩收藏亦应理智对待。
一、要对浅绛彩的价值合理定位。我国古陶瓷经历的几个辉煌时期,如宋代“五大名窑”阶段、元代青花、明代永、宣、成化、清“三代”官窑器等,这几个重要阶段的瓷器,艺术水平和经济地位极高,是世人公认的,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和经济价值地位。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只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普通阶段产品之一,尽管有“珠山八友”等一批名家作品,其珍品、精品价值会达到一定价位,但绝大多数一般的浅绛彩和新粉彩作品,价位是不可能提升到超过应有价值地步的。据笔者研究初略统计,近代涉足浅绛彩和新粉彩的有名或无名大小艺人不在千人以下,且作品遗存较多,即便是一些穷乡僻壤,也可随处找上几件此类日用品。除了一些较有特色的精品和中等以上名家作品外,并不值得花大精力、大价钱去收藏。而事实上,时下许多景德镇中级以上现代瓷画艺术家的作品,收藏获益能力远比收藏一般的普通浅绛彩来得合算。
二、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制品距今时间较近,极易仿造,真赝混杂,目前据说已有专门作坊在成批制造浅绛彩与新粉彩瓷器,有的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笔者曾亲眼见到四块署汪野亭名款的山水人物瓷板,画意已达到一定水平,蛤蜊光都已去掉火气,名款是用电脑制作,惟妙惟肖,唯瓷板胎显湿腻、上手分量过重,难逃行家法眼,但此作品仍被一浙江商人以16万元买走。近日见一些新仿的浅绛彩壶、瓶、文具之类,所用题款均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名头或臆造人名,加之色彩作旧,颇具迷惑力,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吃药”。
三、浅绛彩瓷与新粉彩瓷的价位问题,亦难准确定位。笔者认为,成熟的收藏家,不仅需要眼力,而且对入藏器价位定位亦应比较准确。对于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瓷器收藏,对其价格也应有一个合适的心理定位。分为“两个方面,三个等级”,即:一个是从作品艺术地位方面来考虑,另一方面是从器物的完整精美程度来考虑。第一板块为“珠山八(十)友”,加上程门、金品卿、王少维、汪晓棠、王步(青花大王,亦有新粉彩作品)、周小松与仍在世的王锡良等号称“十六大家”的作品;第二板块为张志汤、程次笠、余子明、汪友棠、王凤池、高心田、高恒生、汪章、刘希任、张沛轩、程焕之、余翰青等中等名家的精品;第三板块是鄢如珍、许尚礼、汪东荣等数百名小名家的作品。就器物而言,首推瓷板画,最好是四块以上套屏,为第一板块;第二板块是以瓶为主的各类陈设器、壶与各类文房用具,值得一提的是浅绛彩与新粉彩器物,壶类应格外予以重视,尤其是作为系列收藏。从笔者的浅绛藏品来看,许多名家都涉足过壶的绘画,有的极为精美。这类具有较高的升值浅力;最后是食用日常器皿,为第三板块。其器物质地,讲求完整、做工精细、胎质优良、细腻,尤其是应有名款、纪年为好。目前有“浮梁陶校”、“江西瓷业公司”等名款的浅绛彩和新粉彩,都是藏家首选的目标。就其绘画内容而言,大体是一人物、二山水、三花鸟;而人物中,以仕女图为上。当然,也有另类情况,一些画意好的小名家的精品,有的即便有残缺,也可果断入藏。
民国行名款瓷
民国年间,有许多瓷器底部书写“江西某某记制”“江西某某瓷庄督造”等款式,书写这些字款的瓷器以彩瓷类居多。这种字款不是官窑“纪年款”,也不属于民窑“私家款”和“堂名款”,而是那段时期带有资本主义商办性质的“行名款”。
我国瓷业从宋代有官窑器后被分为两大类,即官窑类和民窑类。在官窑器上直接书写纪年款开始于明永乐,直到清宣统而止。民窑器上书写私家款兴起于明代天顺。民窑款延续到光绪中期逐渐减少并被新产生的资本商办窑厂代替。
清光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资本入侵,迫使清王朝签定了许多允许他们在我国沿海、沿江港口通商和在内地投资办厂的条约。此时,国内改良派提出的一系列维新主张,民族工业已经开始崛起,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官办企业、商督官办企业、民族资产阶级应运而生。景德镇瓷业同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向以朝廷拨款生产的官窑厂开始吸纳民营资本,变为官督商办企业(如江西瓷业公司),原先自产自销的民窑厂大多被兴起的窑货商行取代,成为新的资本家的附属加工厂。
窑货行(旧社会民间通称)是以独立资本或合股资本运行的商业性质行业,以销售陶瓷产品为主。在营运中,为树立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各自确立了自己的行名,并要求窑厂在制造时不再书写或印上工匠的私家款,而是书写或印上自己的行名款。我们发现,民国之间瓷器中,凡有“行名款”的器物都比书写“私家款”和没款的器物质量要.
这件是清雍正珐琅彩的瓷器,从正面角度拍摄,宝光看不出。但是,从底部角度拍摄,宝光就呈现出来[img]http://bbscache1.artron.net/forum/201406/18/143316lgvgg4ga9t9661wc.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8/143316a5baya6yy5y37y53.jpg[/img]这几件是亚光釉的东西。所以,宝光显示不出来[img]http://bbscache1.artron.net/forum/day_070225/20070225_3e7eec7a4217bc0b0ff7dizThtpmcbl5.jpg[/img][img]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day_070225/20070225_246a53a0550b93967832ySwHVMu2pXeV.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day_070225/20070225_dd71cd0e09d88d9b8a7ceVUI6njLN3f4.jpg[/img]这件是明宣德瓷器照片,照片上宝光拍摄的比较清楚。[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day_071025/20071025_dd35f8a36cdfb0dc6c7aAs9Zdq9htMDz.jpg[/img]这二个瓷器是元青花,照片上宝光就拍摄出来了。[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day_071025/20071025_990820c7b7d14eb047b9EwoxoWiVTiXy.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511/10/203806cn5aj44ph7zx7p5v.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511/10/203735wp7m9nxzu9cj5ppb.jpg[/img]
[table=100%][tr][td]这件是宋官窑,同样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201406/16/105934sh75oposuk0wd5uk.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6/105934mkz2jue5zzm5kb37.jpg[/img]这件是宋钧窑,也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1.artron.net/forum/201406/16/105222bjpgpaa0iz2pwrcy.jpg[/img]这件是宋代汝窑,也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3.artron.net/forum/201406/16/104253212qcqt1nrlb6ij1.jpg[/img]这件是宋代定窑,就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6/103535ba45cm2gmz77zppp.jpg[/img]这件是宋代哥窑,就看不见宝光[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6/102908aaalqika2z91kgcg.jpg[/img]这二件是清雍正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和仿哥釉塑贴三羊瓶。就看不到宝光。[img]http://bbscache1.artron.net/forum/201406/18/151849n0zf2pophmozgmzw.jpg[/img][img]http://bbscache.artron.net/forum/201406/18/151849pbwyegc654o5ypye.jpg[/img][img]http://bbscache2.artron.net/forum/201406/18/152014tp63efiga62fgc36.jpg[/img][/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