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电讯报》曾披露的冷战档案证实,苏联和美国一样,也为随时可能爆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周密的准备,战争计划数易其稿,直到1986年,即柏林墙倒塌前三年,还在不断完善。按照苏联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设想,苏联将先对欧洲发动大规模核打击,然后再从地面进攻德国和法国南部。
用太阳能熔化纽约
1947年,苏联国防部长会议通过了第874-301号政令。该政令强调,现有500万规模的苏联红军虽可压缩30%左右,但必须确保在“爆发全面反苏维埃战争”的头10天内恢复到1100万人规模,苏联国内及东欧地区应保留能武装70个集团军的武器。该政令充满了“变西欧为战场”的味道,它要求红军战士必须忍受“像法西斯一样凶残的敌人使用非人道武器”,以坦克、火炮和轻型战术轰炸机组成的突击集群沿易北河向西攻击前进,“只要燃料不断,弹药不完,(红军)向西的进攻绝不停止。”
实际上,该方案反映出苏联实力尚处下风的“防御性心态”,即当美国将原子弹扔到自己头上时,苏联同样要把战火烧到敌方领土上,哪怕只是美国的盟国土地。有意思的是,当时苏联轰炸机尚不具有飞到美国本土的能力,于是,一些为苏联服务的德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看来是天方夜谭的设想,将一面聚光镜送上太空,将收集到的太阳能集中输送到纽约,从而将纽约化为灰烬,苏联政府非常重视,甚至组织专门委员会加以研究。
1949年8月,苏联成功试爆了其第一颗原子弹,不久,在远程轰炸机和弹道导弹研制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这使得苏联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对美国本土实施攻击的核力量。
三周会师法国土伦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军事实力开始赶上美国。1970年苏联核洲际导弹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而以装甲突击集团为主体的苏联常规力量也对北约军队形成明显优势。这种“双优局面”使得苏联大战方案转向“积极进攻”。
1977年1月,被任命为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苏联元帅库利科夫主持新的华约总体战略编写工作,这实际上为苏联乃至华约参与第三次世界大战定下基调。根据资料显示,核心目标为“一周渡过莱茵河”的大战方案要求以驻德苏军集群与17万民主德国人民军担任中央突破,随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沿苏台德山区直插“北约突出部”——联邦德国的巴伐利亚州,3天内拿下联邦德国首都波恩和工业中心斯图加特,7天后饮马莱茵河,然后经阿登山脉与低地国家,直捣法国巴黎。与此同时,由苏联喀尔巴阡、敖德萨军区及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组成的南翼集群则强行穿越南斯拉夫国境,占领意大利,摧毁位于那不勒斯的北约南欧司令部。最终,这两支红色劲旅会师法国里昂,然后华约部队继续朝比利牛斯山方向进发,整个过程不超过3周。按照战役要求,苏联北方、波罗的海与黑海舰队将粉碎北约在丹麦海峡和土耳其海峡的封锁,切断欧洲大陆与英国之间的联系,并达成华约沿地中海一线迂回包抄北约侧翼的战役目的。
在一张与该计划有关的地图上,苏军将领还预防性地标示出华约和北约之间展开“核弹投掷竞赛”的方位。苏联确信北约一定会首先发动核打击,核突袭将集中在易北河至波兰维斯瓦河沿线地区,将波兰一分为二,以使进攻的苏德联军与维斯瓦河东岸的“第二梯队”失去联系。在地图上,苏军将领以蓝色蘑菇云代表北约核攻击目标,以红色蘑菇云代表苏军核弹的落点。按照这些标记,波兰首都华沙、捷克首都布拉格、民主德国重镇罗斯托克、莱比锡等都将被北约核弹炸平。作为报复,苏军将用320枚SS-20、SS-25核导弹摧毁北约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重要港口安特卫普、联邦德国主要城市汉堡、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慕尼黑、荷兰哈勒姆等重镇。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解密文件还反映了华约集团调遣兵力的惊人速度。以民主德国为例,17万军队可以在两小时内实施有效进攻,海军舰艇出海准备时间只需1小时,后备军事力量组织动员两天内就可以完成。从民主德国国防部的档案中发现,30万接管联邦德国的官员的身份证材料已印制成册,甚至取代联邦德国马克的货币也已印制完毕。
以古巴为基地粉碎美军援欧
库利科夫元帅牵头制定的大战方案,还吸收了一战时德军“总体战”思想,除关注欧洲大陆战局外,还专门为阻止美国跨大西洋增援西欧设计了详细计划。1978年9月,苏联货轮秘密将47架米格-23战斗机运到古巴,部署在离美国仅咫尺之遥的圣安东尼奥空军基地。这一度在美国政坛上造成重大震动,许多美国议员认为这些飞机违反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苏美签署的协议,因为米格-23的性能明显超过伊尔-28轰炸机,而后者是双方协议所禁止部署在古巴的。
事实上,这些米格战机确实是苏联安插在美国门口的“特洛伊木马”。苏联认定欧战爆发后,美军有能力在7天内沿着西班牙、法国海岸登陆5-6个师的增援部队,14天内输送一个军的人员和装备,一旦美军站住脚,华约的地面进攻将面临难以为继的危险。而能关闭这扇“时间窗口”的关键是苏联如何有效利用战略支点古巴及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苏联海空军部队。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披露,至少在1989年华约崩溃前,苏联都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古巴,但这只意味着苏联希望把古巴用在最后的世界大战中。苏联虽然没能将核弹头运进古巴,但苏联提供给古巴军队的米格战斗机、W级潜艇和科尼级护卫舰都具备投掷核弹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苏联远程轰炸航空兵和前线歼击、强击航空兵以新部署的图-22M、苏-24、米格-27等对地攻击机为核心,编排了完整的阻遏美军登陆欧洲的作战预案。一旦开战,苏联空军的米格-21/23等飞机将在战争打响后1个小时内深入西欧腹地300-400公里,突击北约一线有生目标以及美国驻欧第7集团军指挥部、补给中心等目标,而图-22M轰炸机、苏-24攻击机等组成的远程打击力量则从苏联的极地基地起飞,在密集电子干扰掩护下导航至预定地点,随后分散攻击目标。它们将活跃在东起冰岛、西至阿森松岛纵深达1200公里之间的大西洋区域,利用超音速导弹摧毁美国运输舰队及为其护航的航母战斗群。作为配合,苏联海军的213艘核潜艇将成为“大西洋底的狼群”,借助卫星和长波电台的导航,对遭受苏联轰炸机洗劫后的美国舰队实施“最后的熗决”,届时能够登上欧洲大陆的恐怕只有美国船只的残骸了。
根据布鲁塞尔北约新闻处的历史学家彼得·卢尼亚克研究证实,华约直到1986年(即柏林墙倒塌前三年)还在不断完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但自从1985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轰动一时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全面否定“核战争可以打而且能打赢”的观点,并呼吁华约与北约合力共建“欧洲安全大厦”后,苏联的核大战计划便被打入冷宫,所谓的“修改完善”也成为例行公事。
本文摘自:《环球时报》
用太阳能熔化纽约
1947年,苏联国防部长会议通过了第874-301号政令。该政令强调,现有500万规模的苏联红军虽可压缩30%左右,但必须确保在“爆发全面反苏维埃战争”的头10天内恢复到1100万人规模,苏联国内及东欧地区应保留能武装70个集团军的武器。该政令充满了“变西欧为战场”的味道,它要求红军战士必须忍受“像法西斯一样凶残的敌人使用非人道武器”,以坦克、火炮和轻型战术轰炸机组成的突击集群沿易北河向西攻击前进,“只要燃料不断,弹药不完,(红军)向西的进攻绝不停止。”
实际上,该方案反映出苏联实力尚处下风的“防御性心态”,即当美国将原子弹扔到自己头上时,苏联同样要把战火烧到敌方领土上,哪怕只是美国的盟国土地。有意思的是,当时苏联轰炸机尚不具有飞到美国本土的能力,于是,一些为苏联服务的德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看来是天方夜谭的设想,将一面聚光镜送上太空,将收集到的太阳能集中输送到纽约,从而将纽约化为灰烬,苏联政府非常重视,甚至组织专门委员会加以研究。
1949年8月,苏联成功试爆了其第一颗原子弹,不久,在远程轰炸机和弹道导弹研制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这使得苏联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对美国本土实施攻击的核力量。
三周会师法国土伦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军事实力开始赶上美国。1970年苏联核洲际导弹数量首次超过美国,而以装甲突击集团为主体的苏联常规力量也对北约军队形成明显优势。这种“双优局面”使得苏联大战方案转向“积极进攻”。
1977年1月,被任命为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苏联元帅库利科夫主持新的华约总体战略编写工作,这实际上为苏联乃至华约参与第三次世界大战定下基调。根据资料显示,核心目标为“一周渡过莱茵河”的大战方案要求以驻德苏军集群与17万民主德国人民军担任中央突破,随后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军沿苏台德山区直插“北约突出部”——联邦德国的巴伐利亚州,3天内拿下联邦德国首都波恩和工业中心斯图加特,7天后饮马莱茵河,然后经阿登山脉与低地国家,直捣法国巴黎。与此同时,由苏联喀尔巴阡、敖德萨军区及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组成的南翼集群则强行穿越南斯拉夫国境,占领意大利,摧毁位于那不勒斯的北约南欧司令部。最终,这两支红色劲旅会师法国里昂,然后华约部队继续朝比利牛斯山方向进发,整个过程不超过3周。按照战役要求,苏联北方、波罗的海与黑海舰队将粉碎北约在丹麦海峡和土耳其海峡的封锁,切断欧洲大陆与英国之间的联系,并达成华约沿地中海一线迂回包抄北约侧翼的战役目的。
在一张与该计划有关的地图上,苏军将领还预防性地标示出华约和北约之间展开“核弹投掷竞赛”的方位。苏联确信北约一定会首先发动核打击,核突袭将集中在易北河至波兰维斯瓦河沿线地区,将波兰一分为二,以使进攻的苏德联军与维斯瓦河东岸的“第二梯队”失去联系。在地图上,苏军将领以蓝色蘑菇云代表北约核攻击目标,以红色蘑菇云代表苏军核弹的落点。按照这些标记,波兰首都华沙、捷克首都布拉格、民主德国重镇罗斯托克、莱比锡等都将被北约核弹炸平。作为报复,苏军将用320枚SS-20、SS-25核导弹摧毁北约总部所在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重要港口安特卫普、联邦德国主要城市汉堡、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慕尼黑、荷兰哈勒姆等重镇。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解密文件还反映了华约集团调遣兵力的惊人速度。以民主德国为例,17万军队可以在两小时内实施有效进攻,海军舰艇出海准备时间只需1小时,后备军事力量组织动员两天内就可以完成。从民主德国国防部的档案中发现,30万接管联邦德国的官员的身份证材料已印制成册,甚至取代联邦德国马克的货币也已印制完毕。
以古巴为基地粉碎美军援欧
库利科夫元帅牵头制定的大战方案,还吸收了一战时德军“总体战”思想,除关注欧洲大陆战局外,还专门为阻止美国跨大西洋增援西欧设计了详细计划。1978年9月,苏联货轮秘密将47架米格-23战斗机运到古巴,部署在离美国仅咫尺之遥的圣安东尼奥空军基地。这一度在美国政坛上造成重大震动,许多美国议员认为这些飞机违反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苏美签署的协议,因为米格-23的性能明显超过伊尔-28轰炸机,而后者是双方协议所禁止部署在古巴的。
事实上,这些米格战机确实是苏联安插在美国门口的“特洛伊木马”。苏联认定欧战爆发后,美军有能力在7天内沿着西班牙、法国海岸登陆5-6个师的增援部队,14天内输送一个军的人员和装备,一旦美军站住脚,华约的地面进攻将面临难以为继的危险。而能关闭这扇“时间窗口”的关键是苏联如何有效利用战略支点古巴及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苏联海空军部队。据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披露,至少在1989年华约崩溃前,苏联都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古巴,但这只意味着苏联希望把古巴用在最后的世界大战中。苏联虽然没能将核弹头运进古巴,但苏联提供给古巴军队的米格战斗机、W级潜艇和科尼级护卫舰都具备投掷核弹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苏联远程轰炸航空兵和前线歼击、强击航空兵以新部署的图-22M、苏-24、米格-27等对地攻击机为核心,编排了完整的阻遏美军登陆欧洲的作战预案。一旦开战,苏联空军的米格-21/23等飞机将在战争打响后1个小时内深入西欧腹地300-400公里,突击北约一线有生目标以及美国驻欧第7集团军指挥部、补给中心等目标,而图-22M轰炸机、苏-24攻击机等组成的远程打击力量则从苏联的极地基地起飞,在密集电子干扰掩护下导航至预定地点,随后分散攻击目标。它们将活跃在东起冰岛、西至阿森松岛纵深达1200公里之间的大西洋区域,利用超音速导弹摧毁美国运输舰队及为其护航的航母战斗群。作为配合,苏联海军的213艘核潜艇将成为“大西洋底的狼群”,借助卫星和长波电台的导航,对遭受苏联轰炸机洗劫后的美国舰队实施“最后的熗决”,届时能够登上欧洲大陆的恐怕只有美国船只的残骸了。
根据布鲁塞尔北约新闻处的历史学家彼得·卢尼亚克研究证实,华约直到1986年(即柏林墙倒塌前三年)还在不断完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但自从1985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轰动一时的《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全面否定“核战争可以打而且能打赢”的观点,并呼吁华约与北约合力共建“欧洲安全大厦”后,苏联的核大战计划便被打入冷宫,所谓的“修改完善”也成为例行公事。
本文摘自:《环球时报》
[ 此帖被周澤楷在2017-08-02 23:5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