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而《残疾》里的父亲,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艰难地照亮。就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长大成人。自70后起,在文学书写中,父亲形象就失踪了。而蔡崇达的书里,这个形象重新出现了。
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莫言、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或许《皮囊》真是新生的"非虚构"写作林地里,兀自展现的一片完全与众不同、可读可思、独具样貌的林木
作者简介
1982年生人,闽南人。
大隐隐于市的新生代媒体人,人称“天才达达”,韩寒口中的“写作大师”。
前《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
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
不断打破媒体行业记录,被流传甚广的《媒体从业者装逼指南》称为必备的崇拜对象。在新闻特稿写作方面有独到贡献,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被清华、北大、复旦博士生拿来做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
书评
看这本书,看看停停,断断续续,前后花了两三个星期吧。原本是想买纸质书的,因为当时刚好逛书店,但是看了前言还是封底的介绍,大概意思是请不要在高铁或飞机上阅读,这本书很容易让人哭所以会引起误会。想了想,就在派派找到了,而且是用不太用心的态度看完的。毕竟故事有些煽情,唉,太认真你就输了。
蔡崇达,知名媒体主编。在这本书里,他分不同的小节写了自己从童年到成年后遇到的不同的人和事物:阿太,母亲,父亲,家里的亲戚,邻居,同学,朋友和故乡等等。虽然作者是用比较平淡的娓娓道来的语调写的这些故事,但是字里行间是让人无法忽视的深邃厚重的情感。成熟稳重的笔法,仿佛平淡日常却又仿佛命数天定的故事,没有青少年文学的天马行空,没有网络文学的狗血跌宕,没有出世写手的大气恣意,也没有文学大家的悲天悯人,却是自己的一个调调和路数。
故事上没有太多的连贯性和波动,仿佛就是作者记忆中的一些琐事,挑出了一些来,连成一个人的一生。这样的故事,和很多其他网络文学的白描的手法不一样。其他的故事会把对话,表情和心理活动等等细致的描写出来,感觉就像是一副西方的油画,线条,色彩和明暗都很清晰。但《皮囊》里的故事,更像是西方印象派的画作,细节大多是模糊的,只有少数会被放大扭曲,整体出来的作品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意境和印象。
整本书的名字《皮囊》来自阿太的故事,阿太是外婆的母亲,一个皮韧的闽南女子,活到就是九十九岁,一生的经历却从不轻易掉泪,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她切到了手指,却没有皱一皱眉头,而那句话“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皮囊就是那个肉体,即生命。与其说这部书是探讨肉体和精神/生命和意识的重要性,更不如说是在描述不同的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或者每个生命与意识的共存和抗争。
父亲因为中风的身体很早就瘫痪了,但是就算拖着半边滞后的身体,他的精神依然是矍铄的。母亲觉得生命就是为了完成某些事情,所以她的执拗和坚韧拉扯着她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四口之家。然而母亲却也是个信奉神明的女子,曾经对迷信不屑一顾的她后来求神拜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她爱的人。长着兔唇的邻居,无疑是带着一副别人不待见的皮囊,就算他曾经理想伟大规划周密,但是也逃不过因为身体被人耻笑而最终沉寂的命运。厚朴是个极其追求生命自由的人,他从来不为生活考虑,也不去想象为生活蹉跎的日子,然而最终只能被自己的生命终结。
印象很深刻的是张美丽的故事,依然是一个狗血的故事啊哈哈哈哈。
张美丽,人如其名,是个有着一副美丽皮囊的女子。在传统的闽南地区,她和一个外来的男子私定终生。后来男子离开,她就被视为是被抛弃的破鞋,乡里民间传说的都是她用这幅美丽的身体养活自己的低俗流言。后来男子回来了,她就嫁到了远方。如果故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觉得可能是个王宝钏的故事。但是几年后,张美丽又回来了,而且据说是离婚了,她带着很多钱,在乡里开了饭店理发馆等等,却依然被传说是低俗的生意。急于证明自己的张美丽给各种乡里的公益捐钱,甚至有人拒绝她的捐款。也许就是因为这幅美丽的皮囊,不管她做什么,都会被人认为是伤风败俗。奇怪的是那个跟她离婚的男人也跟着来了,还帮她解过围。最后,在家人和她断绝关系后,张美丽说了句自己从没有做过对不起任何人的事,然后一头撞在祠堂的柱子上死了,为她下葬的只有那个外来的男子。
张美丽真正的故事,从故事里我们不得而知,也没人知晓,也许她只是个诚实辛劳的女子,开发廊因为拒绝某些男子的要求,而被传说是做某种生意。也许她只是个倔强的女子,在无辜被诬陷和诋毁的时候处处只想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努力赚钱。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张美丽这个女子的少年的幻想和冲动,还有一些理解和同情。
然后聊一聊自己看这些故事时候的不太舒服的地方吧。我大概在看到关于香港阿小,文展和厚朴的故事的时候。故事走向和闰土有些隐约的相似。阿小父母在香港打拼,他从小就是个少爷哥儿,被整个乡里的人崇拜。后来去了香港,家道中落,他只是以安装防盗门为生。文展是个天才少年,九岁开始就记录世界历史,给自己做人生规划,相比起来,作者自己总有些自惭形愧。但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和他对世界的不清醒认识,还有他的兔唇吧,最后文展的人生是失败的。他把世界历史的记录烧了,没有成家,去了一个小镇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厚朴是个活的很恣意的人,他抽烟喝酒唱歌组乐队,过的是叛逆而自由的生活,这是作者不能想象的。但最后厚朴被高干女友抛弃,怀疑自己得了病,最后自杀而死。三个少年,都是作者小时候崇拜的对象,最后都跌落神坛。也许让我不喜欢的是作者措辞间隐约的预感,仿佛就是在说:少年得志又如何?特别是想到作者成功人生经历(如果没记错,书后有提到作者是中国最年轻的编辑之一,大三就被破格聘为某知名杂志主编。)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描写有些酸。这纯粹是个人感觉,可能另一个人看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作者本人也算少年得志,但是恰恰是这样,会让人觉得他笔下的失意人生更容易成为比较。而且,个人是不太喜欢be的结局。
看完这些故事,我很难不将这本书和鲁迅的故事做一些比较。都是从童年开始写的故事,都是写的成长期间身边的人和事,到了成年之后都是淡淡的惆怅和没落。但是鲁迅的童年是幸福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充满着各种童趣,想起那些过年过节时因为忙碌家务活而冻得通红的妇女们的手,不禁觉得虽然日子是艰辛的,但又是充满趣味和幸福的。但蔡崇达的童年却是从负担开始的,闽南农村的条件也苦,但是不管是阿太、父母还是姐姐,都觉得人生是要完成一些事情的,所以使得整个基调更低沉一些。
其实我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本书。个人其实不很喜欢沉重的话题和故事,之前看宫崎骏的《再见萤火虫》,把我伤到了现在,所以看小说也不是很喜欢be的,以此类推,这本书可能会让人看了不舒服,可能会让人看了很感慨,但它是会留在你脑海里很久的一本书。
《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张美丽》《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火车伊要开往叨位》等14篇作品。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而《残疾》里的父亲,他离家、归来,他病了,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艰难地照亮。就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长大成人。自70后起,在文学书写中,父亲形象就失踪了。而蔡崇达的书里,这个形象重新出现了。
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莫言、白岩松、阿来、阎连科等评价为当下写作中的一个惊喜。或许《皮囊》真是新生的"非虚构"写作林地里,兀自展现的一片完全与众不同、可读可思、独具样貌的林木
作者简介
1982年生人,闽南人。
大隐隐于市的新生代媒体人,人称“天才达达”,韩寒口中的“写作大师”。
前《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
曾任职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24岁担任《周末画报》新闻版主编;27岁任《GQ》中国版报道总监,为全球17个国家版本的《GQ》最年轻的报道总监。
不断打破媒体行业记录,被流传甚广的《媒体从业者装逼指南》称为必备的崇拜对象。在新闻特稿写作方面有独到贡献,作品多次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亚洲出版协会特别报道大奖,被清华、北大、复旦博士生拿来做毕业论文研究对象。
——————————————————————————————————
书评
看这本书,看看停停,断断续续,前后花了两三个星期吧。原本是想买纸质书的,因为当时刚好逛书店,但是看了前言还是封底的介绍,大概意思是请不要在高铁或飞机上阅读,这本书很容易让人哭所以会引起误会。想了想,就在派派找到了,而且是用不太用心的态度看完的。毕竟故事有些煽情,唉,太认真你就输了。
蔡崇达,知名媒体主编。在这本书里,他分不同的小节写了自己从童年到成年后遇到的不同的人和事物:阿太,母亲,父亲,家里的亲戚,邻居,同学,朋友和故乡等等。虽然作者是用比较平淡的娓娓道来的语调写的这些故事,但是字里行间是让人无法忽视的深邃厚重的情感。成熟稳重的笔法,仿佛平淡日常却又仿佛命数天定的故事,没有青少年文学的天马行空,没有网络文学的狗血跌宕,没有出世写手的大气恣意,也没有文学大家的悲天悯人,却是自己的一个调调和路数。
故事上没有太多的连贯性和波动,仿佛就是作者记忆中的一些琐事,挑出了一些来,连成一个人的一生。这样的故事,和很多其他网络文学的白描的手法不一样。其他的故事会把对话,表情和心理活动等等细致的描写出来,感觉就像是一副西方的油画,线条,色彩和明暗都很清晰。但《皮囊》里的故事,更像是西方印象派的画作,细节大多是模糊的,只有少数会被放大扭曲,整体出来的作品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意境和印象。
整本书的名字《皮囊》来自阿太的故事,阿太是外婆的母亲,一个皮韧的闽南女子,活到就是九十九岁,一生的经历却从不轻易掉泪,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她切到了手指,却没有皱一皱眉头,而那句话“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皮囊就是那个肉体,即生命。与其说这部书是探讨肉体和精神/生命和意识的重要性,更不如说是在描述不同的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关系,或者每个生命与意识的共存和抗争。
父亲因为中风的身体很早就瘫痪了,但是就算拖着半边滞后的身体,他的精神依然是矍铄的。母亲觉得生命就是为了完成某些事情,所以她的执拗和坚韧拉扯着她的身体,撑起了一个四口之家。然而母亲却也是个信奉神明的女子,曾经对迷信不屑一顾的她后来求神拜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她爱的人。长着兔唇的邻居,无疑是带着一副别人不待见的皮囊,就算他曾经理想伟大规划周密,但是也逃不过因为身体被人耻笑而最终沉寂的命运。厚朴是个极其追求生命自由的人,他从来不为生活考虑,也不去想象为生活蹉跎的日子,然而最终只能被自己的生命终结。
印象很深刻的是张美丽的故事,依然是一个狗血的故事啊哈哈哈哈。
张美丽,人如其名,是个有着一副美丽皮囊的女子。在传统的闽南地区,她和一个外来的男子私定终生。后来男子离开,她就被视为是被抛弃的破鞋,乡里民间传说的都是她用这幅美丽的身体养活自己的低俗流言。后来男子回来了,她就嫁到了远方。如果故事到这里,很多人就会觉得可能是个王宝钏的故事。但是几年后,张美丽又回来了,而且据说是离婚了,她带着很多钱,在乡里开了饭店理发馆等等,却依然被传说是低俗的生意。急于证明自己的张美丽给各种乡里的公益捐钱,甚至有人拒绝她的捐款。也许就是因为这幅美丽的皮囊,不管她做什么,都会被人认为是伤风败俗。奇怪的是那个跟她离婚的男人也跟着来了,还帮她解过围。最后,在家人和她断绝关系后,张美丽说了句自己从没有做过对不起任何人的事,然后一头撞在祠堂的柱子上死了,为她下葬的只有那个外来的男子。
张美丽真正的故事,从故事里我们不得而知,也没人知晓,也许她只是个诚实辛劳的女子,开发廊因为拒绝某些男子的要求,而被传说是做某种生意。也许她只是个倔强的女子,在无辜被诬陷和诋毁的时候处处只想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努力赚钱。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张美丽这个女子的少年的幻想和冲动,还有一些理解和同情。
然后聊一聊自己看这些故事时候的不太舒服的地方吧。我大概在看到关于香港阿小,文展和厚朴的故事的时候。故事走向和闰土有些隐约的相似。阿小父母在香港打拼,他从小就是个少爷哥儿,被整个乡里的人崇拜。后来去了香港,家道中落,他只是以安装防盗门为生。文展是个天才少年,九岁开始就记录世界历史,给自己做人生规划,相比起来,作者自己总有些自惭形愧。但是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和他对世界的不清醒认识,还有他的兔唇吧,最后文展的人生是失败的。他把世界历史的记录烧了,没有成家,去了一个小镇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厚朴是个活的很恣意的人,他抽烟喝酒唱歌组乐队,过的是叛逆而自由的生活,这是作者不能想象的。但最后厚朴被高干女友抛弃,怀疑自己得了病,最后自杀而死。三个少年,都是作者小时候崇拜的对象,最后都跌落神坛。也许让我不喜欢的是作者措辞间隐约的预感,仿佛就是在说:少年得志又如何?特别是想到作者成功人生经历(如果没记错,书后有提到作者是中国最年轻的编辑之一,大三就被破格聘为某知名杂志主编。)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描写有些酸。这纯粹是个人感觉,可能另一个人看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但那句话是怎么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作者本人也算少年得志,但是恰恰是这样,会让人觉得他笔下的失意人生更容易成为比较。而且,个人是不太喜欢be的结局。
看完这些故事,我很难不将这本书和鲁迅的故事做一些比较。都是从童年开始写的故事,都是写的成长期间身边的人和事,到了成年之后都是淡淡的惆怅和没落。但是鲁迅的童年是幸福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充满着各种童趣,想起那些过年过节时因为忙碌家务活而冻得通红的妇女们的手,不禁觉得虽然日子是艰辛的,但又是充满趣味和幸福的。但蔡崇达的童年却是从负担开始的,闽南农村的条件也苦,但是不管是阿太、父母还是姐姐,都觉得人生是要完成一些事情的,所以使得整个基调更低沉一些。
其实我说不上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本书。个人其实不很喜欢沉重的话题和故事,之前看宫崎骏的《再见萤火虫》,把我伤到了现在,所以看小说也不是很喜欢be的,以此类推,这本书可能会让人看了不舒服,可能会让人看了很感慨,但它是会留在你脑海里很久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