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元,通高28.4cm,口径17.1cm。清宫旧藏。
炉为圆形,双冲耳,鼓腹,三圆柱形足,造型似青铜鼎,朴实庄重,炉内置铜镀金胆。
炉腹上部以一道镀金弦纹线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部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纹12朵;线下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纹6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
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图案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为主题纹饰,其特点是缠枝莲花朵舒展饱满,枝叶肥厚,并衬以小花苞。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绿、绛黄等几种颜色更为耀眼夺目,似用进口珐琅釉料烧造。此炉是元代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元末明初,高71cm,口径36.3cm,底径23.1cm,
尊为后改器,由颈、腹、足三部分组成,颈两侧有掐丝珐琅镀金双兽耳,肩部凸起三兽首衔珐琅环,下承三铜镀金翼兽足。
此尊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珐琅花卉纹。腹部依次以紫、白、黄、红、白、黄色6朵缠枝莲大花构成主题图案,颈、口沿与肩部分饰缠枝莲和垂云纹,颈下与足上部均饰葡萄纹和蕉叶纹各一周。圈足内正中凸起镀金双龙,环抱阳文“大明景泰年制”楷书三行款。
此尊腹部、颈部及底足处釉色明显不同。腹部釉色鲜艳明快,尤其是墨绿色及紫色晶莹亮泽,为明以后各朝所不见。而颈及足部的釉色灰暗干涩,且装饰图案的风格也与腹部不同。由此可断定,此尊是在元代珐琅罐的基础上后配颈、耳、环、足等改制而成,底款亦为后刻。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元末明初,高36.8cm,口径10.7cm,足径12.9cm。
瓶为后改器,盘口,束颈,颈两侧饰镀金龙形双耳,垂腹,双圈足。通体以蓝釉为地,饰掐丝花卉纹。颈部为绿釉蕉叶茶花纹,颈下凸起莲瓣一周。腹部正中出弦纹1道将腹部纹饰界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饰缠枝莲6朵,下部为石榴、山茶花等各色花卉。足墙饰菊花等纹。底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四字双行款。
此瓶珐琅釉色丰富,透明度强,尤其是晶莹的绿釉宛如翠玉。细观瓶体,花卉纹结构颇显异常,颈下部加套凸起的一周莲瓣纹装饰,其釉色同整体晶莹亮泽的釉料有别,上腹与颈衔接处口径不合而采取了外加套的办法,腹部的弦纹也是为契合上腹与下腹而加,可见此瓶之颈、上腹、下腹3部分原是由几件元代旧器的局部拼接而成。颈部两侧嵌饰的镀金飞龙双耳既可遮掩拼接的痕迹,又使整器光辉夺目。瓶底款识应为改器时加刻。
【掐丝珐琅勾莲纹双耳三足炉】
掐丝珐琅勾莲纹双耳三足炉,元末明初,通高20.5cm,口径15.3cm。
炉为后改器,仿古鼎式,双冲耳,三柱足。炉口沿下一周草绿色釉地上饰缠枝白色小花,腹以下施宝蓝色釉为地,腹部饰紫、黄、深紫、白、红、黄各色勾莲6朵,三足及炉底均饰缠枝花卉纹。炉内、口沿及双耳镀金。无款识。
此器釉色丰富纯正,有红、白、黄、草绿、紫、翠绿、宝蓝等7种,其中绿釉如翡翠,蓝釉如宝石,具有鲜明的元代珐琅釉色泽特征。此炉造型
端庄厚重,三足及器里为后配,系元末明初的仿古佳作。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元,高23.5cm,口径7.5cm,足径9cm。清宫旧藏。
瓶盘口,细颈,丰肩,铜镀金錾花足。通体浅蓝色珐琅地,瓶腹掐丝填红、白、紫、黄色珐琅缠枝莲纹。花朵硕大,枝叶肥厚,伸展自如。其珐琅质地细腻洁净,表面异常光亮,具有水晶般的透明效果。
此瓶的珐琅质地和以缠枝莲花纹装饰的特点,在目前所见具确切纪年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中尚未有所见,应为元代之作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
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唯其铜胆、象耳和圈足为后配。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元,通高28.4cm,口径17.1cm。清宫旧藏。
炉为圆形,双冲耳,鼓腹,三圆柱形足,造型似青铜鼎,朴实庄重,炉内置铜镀金胆。
炉腹上部以一道镀金弦纹线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部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纹12朵;线下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纹6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
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图案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为主题纹饰,其特点是缠枝莲花朵舒展饱满,枝叶肥厚,并衬以小花苞。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绿、绛黄等几种颜色更为耀眼夺目,似用进口珐琅釉料烧造。此炉是元代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三环尊,元末明初,高71cm,口径36.3cm,底径23.1cm,
尊为后改器,由颈、腹、足三部分组成,颈两侧有掐丝珐琅镀金双兽耳,肩部凸起三兽首衔珐琅环,下承三铜镀金翼兽足。
此尊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饰掐丝珐琅花卉纹。腹部依次以紫、白、黄、红、白、黄色6朵缠枝莲大花构成主题图案,颈、口沿与肩部分饰缠枝莲和垂云纹,颈下与足上部均饰葡萄纹和蕉叶纹各一周。圈足内正中凸起镀金双龙,环抱阳文“大明景泰年制”楷书三行款。
此尊腹部、颈部及底足处釉色明显不同。腹部釉色鲜艳明快,尤其是墨绿色及紫色晶莹亮泽,为明以后各朝所不见。而颈及足部的釉色灰暗干涩,且装饰图案的风格也与腹部不同。由此可断定,此尊是在元代珐琅罐的基础上后配颈、耳、环、足等改制而成,底款亦为后刻。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元末明初,高36.8cm,口径10.7cm,足径12.9cm。
瓶为后改器,盘口,束颈,颈两侧饰镀金龙形双耳,垂腹,双圈足。通体以蓝釉为地,饰掐丝花卉纹。颈部为绿釉蕉叶茶花纹,颈下凸起莲瓣一周。腹部正中出弦纹1道将腹部纹饰界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饰缠枝莲6朵,下部为石榴、山茶花等各色花卉。足墙饰菊花等纹。底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四字双行款。
此瓶珐琅釉色丰富,透明度强,尤其是晶莹的绿釉宛如翠玉。细观瓶体,花卉纹结构颇显异常,颈下部加套凸起的一周莲瓣纹装饰,其釉色同整体晶莹亮泽的釉料有别,上腹与颈衔接处口径不合而采取了外加套的办法,腹部的弦纹也是为契合上腹与下腹而加,可见此瓶之颈、上腹、下腹3部分原是由几件元代旧器的局部拼接而成。颈部两侧嵌饰的镀金飞龙双耳既可遮掩拼接的痕迹,又使整器光辉夺目。瓶底款识应为改器时加刻。
【掐丝珐琅勾莲纹双耳三足炉】
掐丝珐琅勾莲纹双耳三足炉,元末明初,通高20.5cm,口径15.3cm。
炉为后改器,仿古鼎式,双冲耳,三柱足。炉口沿下一周草绿色釉地上饰缠枝白色小花,腹以下施宝蓝色釉为地,腹部饰紫、黄、深紫、白、红、黄各色勾莲6朵,三足及炉底均饰缠枝花卉纹。炉内、口沿及双耳镀金。无款识。
此器釉色丰富纯正,有红、白、黄、草绿、紫、翠绿、宝蓝等7种,其中绿釉如翡翠,蓝釉如宝石,具有鲜明的元代珐琅釉色泽特征。此炉造型
端庄厚重,三足及器里为后配,系元末明初的仿古佳作。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藏草瓶,元,高23.5cm,口径7.5cm,足径9cm。清宫旧藏。
瓶盘口,细颈,丰肩,铜镀金錾花足。通体浅蓝色珐琅地,瓶腹掐丝填红、白、紫、黄色珐琅缠枝莲纹。花朵硕大,枝叶肥厚,伸展自如。其珐琅质地细腻洁净,表面异常光亮,具有水晶般的透明效果。
此瓶的珐琅质地和以缠枝莲花纹装饰的特点,在目前所见具确切纪年款识的掐丝珐琅器中尚未有所见,应为元代之作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元,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
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唯其铜胆、象耳和圈足为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