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人莫名其妙因为某个我认为并不恰当的汉字表述而发生了讨论。小伙伴都认为这是因为每个人理解产生的误会,但是我却觉得也不是一个事啊。
对,就是主题中的那个“绯”字:在微博的某个影楼,发表了一组所谓古风之精华的风花雪月,其中以花作为灵感的主题名字为《花,绯羽》,然后样片中却是满地的洁白羽毛。于是“绯”,这个字,在我看来,是不恰当的。绯,帛赤色也。它指的是深红色,红色。后引伸为绯桃,红色的桃花,古时候桃花的寓意里又带了些男女之间的暧昧,于是绯闻这一词,最早指的该是桃色新闻。所以,无论是样片中的满地白色羽毛或者是主题文案阐述中所说的“洁白羽毛”都与“绯”是不符合的。于是我提出了我的异议,然后得到的答复,更给了我种无厘头的感觉:“绯红才是红色的意思,同时绯还有梦幻,女性化的解读,比如词组,绯闻。”先不说关于绯闻这一词的由来的探究,光是“绯闻”能和“梦幻,女性化的解读”挂钩,实在是太“新颖”的说法了。
这真的是人与人之间不同差异引起的误会吗?我不禁开始思考,是否是我才疏学浅并没有学习到“绯”这个字的女性化的理解,于是我翻遍了我能想到的词典,并未找到任何一点与之挂钩的解释。又如果按照朋友们说的,“绯”代表桃花啊,红色啊,这些是女性化理解啊,如果真是这样,这岂不是桃花给人的联想吗,那为什么这个主题名字不是《花,绯》,偏偏要加个羽,变成绯羽呢?再退回去看看影楼给的回复,不难看出影楼的意思是绯羽是梦幻的羽毛,而这恰恰证明了“绯”这个字用的不好。还不如用“霏”,变成霏羽,虽然听上去略为怪异,但倒是符合了主题思想。
最后这一事件,倒是我这个提出异议的人的不是了。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无力解释,可能推敲字眼已经变成了找茬的另一种称呼了吧。再想到现在对于“风花雪月”这四个字的分外推崇,某种意义上倒是解释了这个“绯羽”很“合适”的原因。“风花雪月”这四个字在千万年的演化中已经变得奇奇怪怪,它最早其实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缩略形式,讲的是四时的自然美景。到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虽然千万个人,就有千万个风花雪月的理解,可是让我难受的是,下面清一色的“风花雪月,就是我想跟你谈个恋爱。”的评论。还有人记得它最早的含义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句话,我是很喜欢的,并不是因为我也是推崇“风花雪月”的一员,而是因为我喜欢它后面接着的话: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所以我对“风花雪月”实际上并未特别看重,我喜欢的是那句“人间好时节”。回头再看看那个风花雪月作为灵感来源的主题,难怪在我看来都只是“风花雪月”华丽的元素拼凑出来的“美丽”。
接着,我开始思考,这样的东西实际上并不算少,这些打着古风名义下的“风花雪月”们真的能和古风、国风挂钩吗?说到这,又会有人质疑了,不是说要传承吗?如果我们只是怀古,而不创新,这些东西还是会和之前一样变成“复古风”的?这些“风花雪月”就是二次创作啊。
我不否认,这些“风花雪月”很漂亮,但是这些二次创作合格吗?在我看来,这个“古风”已经是失去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只留下了那些不能称之为特色的特色,比如拖地外披,交领穿法的上衣,长长的广袖。有了这些就是古风吗?再套用个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不禁推敲的名字,然后,对外宣称这就是古风主题了。这样的作品未免太失诚意了吧。
还有很多人还会问我,漂亮不就好了,喜欢就拍,不喜欢就不拍,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然而,写出主题灵感的是影楼自己,称呼其是年度大作的也是影楼自己,这些话却又是不能仔细看的。真的仔细去看了这些漂亮话的我,还真的就看到了满满的敷衍。正如喜欢汉服的好友在不停地科普魏晋制和魏晋风的区别,得到的答复大多都是漂亮就好,好看就好,喜欢就买不喜欢就不买,哪要那么计较。我想我应该是明白好友内心的无奈,她希望最早或者最被人熟知的是魏晋制汉服,是魏晋时代人们的审美,是历史上真正的魏晋风度。
我可以容忍,那句“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就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是,对于“绯”那么强词夺理的解释,我实在是无法再套用这句话。而我也更希望,古风真正的魅力,会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展现出它所承载着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