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派小说
猴岛论坛
用户登录
注册账号
登录后才能发帖
0
写作素材
徐文静:留青竹刻女传人
[人文通史]
徐文静:留青竹刻女传人
刷新数据
阅读:
187
回复:
1
回复楼主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收藏本帖
口十心
(派派文编)
楼主
2018-12-04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ღ
『 徐文静:留青竹刻女传人』
导读:徐氏留青竹刻后继有人,生于竹刻“名匠世家“的徐文静,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竹刻艺术的魅力;期望她能够越走越好,将留青竹刻发扬光大。
竹刻名家徐秉方与女儿徐文静
徐文静,是常州徐氏竹刻的第三代传人。人如其名,文静娟秀,可一聊起竹刻,便会语速加快,渐而忘情陶醉。
徐文静的祖父徐素白是民国时期名闻海上的竹刻大家,父亲徐秉方是国内当代留青竹刻的名家,也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也许是艺术细胞的天然遗传,不知不觉中,文静便沉迷于玩竹弄刀之中,同龄女孩子喜欢的逛街聊天莺来燕往,都打扰不了文静的沉静。工作之余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缠绵在小小竹片的一花一叶上 了。21岁那年,感觉八小时之外不够刻竹,自作主张,辞职回家。连做父亲的都急了:你这丫头,一门心思在家刻竹,连对象都不找啊!便又重新去工作,然后, 恋爱、结婚、生女,等生活稍稍安定后,她再次辞职,埋头竹刻艺术,一边相夫教女,料理家务。她说:我的时间实在不够。
留青竹刻 徐文静作品
留青是竹刻艺术的一种技法,即留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花纹,铲去花纹以外的青皮,露出皮下的竹肌为底,随时间流逝,竹皮依然色泽淡雅,而竹肌 则渐次变深,由浅黄而深黄直至红紫。留青就是利用竹皮、竹肌色泽的不同变化而雕刻山水花鸟人物,突显浓淡晕褪的层次之妙。这对作者的雕刻技艺、人文修养及 审美情趣的要求都比较高。在父亲的指点下,徐文静先攻书法,再习花鸟。竹刻技艺进步飞速。别以为,刻字容易,一件书法作品,既要保留书法作品本身的起承转 合、笔锋墨意及整体的气韵,又要体现独到的刀味,文静从小就受过书法基础训练,加上不断地读画册、研刀功,晨昏不舍,多年方有心得。2003年,她和父 亲、妹妹徐春静合作的竹刻《道德经》,400余片竹简,5000余字,历时一年半告成。展出时,许多藏家一时惊艳。她刻的范曾的《莽神州赋》,洗练爽利, 枯笔飞白恰到好处。其父徐秉方也暗暗称许:“功夫超过我了。”
近年,许文静着力攻刻花鸟。她笑称自己十足“宅女”,每天清晨6点即起,一边洗涮,一边眼瞟昨晚刻的作品,比量好坏或不足之处存于心。然后,烧 好早饭,侍候好女儿上学,老公上班,便埋头刻竹,小小竹片此刻就是整个世界,其他一概屏息退后。往往等停下手,回过神,腰已直不出,腿已站不起。每每精心 刻出一件作品,自己已爱不释手,哪舍得出手。父亲和妹妹来家时,也总是聚在一起研讨竹刻,母亲做好了饭菜,叫他们来吃,往往叫到发火。外面的市场、评职 称、办展览等重要事情,也无暇关注,专心致志于刻竹。她刻的菊花,枝叶婆娑,花瓣飞舞,朝你的眼前开放出来,灼灼有生命。她刀下的鸟儿,或啼鸣或飞翔或憩 歇,皆羽毛纤软,神态灵动,栩栩如生。她刻的各式飞虫,如螳螂、蜜蜂、天牛等,细腿劲挺、触须颤颤、薄翼震颤若嗡嗡有声。所以虽然文静深居简出,收藏者仍 慕名而来。祖父徐素白上世纪50年代曾刻《荷塘清趣》名作,上世纪70年代,其父徐秉方应王世襄之邀,复刻一件,现藏于香港艺术馆。一台湾友人又邀徐文静 也刻制一件,结果其水准被认为不亚于祖、父辈。
从1999年开始,她的作品曾先后连续三届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银、铜奖,那时徐文静还不到30岁。会展当时,就有藏家要求高价购 藏。初出茅庐,即获慧眼青睐,让文静小有成就感。此后,她的许多作品被收入各种竹刻艺术画册。近年,她作为徐氏留青竹刻的第三代传人,为竹刻收藏界瞩目。 常常有人前来求购,却不能及时拿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更让她苦恼的是,每一件作品,短则数月,长则经年,件件呕心沥血,不忍出手,“就像和自己的孩子分别一 样。”她说,“竹刻艺术讲究虚实之美,自己却是一个直接简单的人。除了料理家庭,就只会竹刻。”
接下来,她要开始攻研山水,还要争取刻出祖父、父亲们没有刻过的东西。让留青竹刻这一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与时俱进,焕发自己这个时代的艺术神韵。
分享
倒序阅读
只看楼主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发消息
举报
使用道具
加好友
引用
茗日暮影
(派派版主)
沙发
2018-12-05
已审核
技艺的传承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