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千年前,中国就设立了专门的医官机构,并被历代沿袭。清朝时,也延续 了这一传统。太医院便是清朝设立的医官机构。太医院不仅名字承袭明朝,就连衙门的地址,也在过去明朝的旧址上。
当时太医院在整个皇宫的东面,在礼部衙门的后面向西走,正阳门内向东,位于东交民巷内。太医院在这个位置占了二百多年,一直到晚清光绪庚子年,东交民巷被划为各国驻华使馆区域,太医院才搬到地安门外的东南方向。
清朝时,太医院的内部机构,还算是比较专业的。太医院内根据专业不同,分为不同科,每个科都有专门的大夫负责。这个划分,也是延续明朝的制度。明朝时,太医院有十三科。
清朝初年,太医院仍有十一科。分别是大方脉科、小方脉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接骨科、伤寒科、咽喉科、痘科。这个划分跟明朝的区别在于,明朝太医院中多了按摩科、金镞科、祝由科。而清朝初年,太医院多了痘科。
这个区别,跟当时的现实环境有关。祝由科和按摩科的废除,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科的技能,在明朝末年就失传了。
而增设痘科,主要是为了治疗天花。清朝入关时,从皇室到民间,有许多人因为天花丧命。天花影响极大。就连康熙称帝,也跟天花有关。
因为当时传教士建议,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不死,已经有免疫力,将来称帝后,不用担心会得天花早夭。由此可见天花在当时造成的威慑力。不过,到康熙称帝后,开始采取人痘接种的办法,让人可以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因此,天花的传染,被逐渐得到控制,痘科也不在那么重要,它就被并入小方脉科中。而喉科、齿科也被合并为一科。到康熙时,太医院仅剩九科。
到嘉庆时期,又把接骨科划归上驷院的蒙古医生兼任。接骨科就从太医院裁撤。道光时期,朝廷认为,针灸虽然是流传很久的医术,但皇帝毕竟身份尊贵,不适合用这种办法治疗。所以,针灸在道光时,也被太医院永久裁撤。太医院仅剩七科。
根据《光绪会典事例》的记载,到光绪时,太医院已经被裁撤到仅剩大方脉科、小方脉科、外科(原疮疡科)、眼科、口齿科。在整个清朝,太医院其实是不断变化、裁撤的。
而在太医院内,宣统以前,级别最高的是五品官,被称为太医院院使。也就是说,太医院在清朝时,属于五品衙门。而在太医院院使下,则是左院判、右院判。它们的官阶为正六品。至于御医,则是太医院内的下属官员。
他们官阶为正七品。清朝官制从一品到九品,每一品分为正、从两个级别。在清朝时,太医院的官职,级别都不算特别高。因为他们主要是服务人员。
按照《嘉庆会典事例》记载,御医以下,又有吏目、医士、医生等职位。不过,这些职位中,除了吏目是从九品,医士、医生都属于不入流。
当然,从九品属于最末等的官职。不过,医士可以使用九品冠带。算是一种优待。不过,到宣统年间,太医院的级别曾被提到四品衙门的位置。但是,没过多久,大清就亡了。
太医院的这些官员,选拔都有标准的次序。除了皇帝钦点的御医,其余人都是从科举中挑选精通医理的人才或各省挑选来的医生。也有一些是太医院自己培养的人才,只是这些学生基本都是医官的孩子。
作为医生,他们的日常工作,自然就是看病。看病的对象,除了皇帝,还包括嫔妃、太后、宫女、太监,有时还会外派给王公大臣看病。
看病的时候,如果是皇帝、嫔妃等人,还要专门建立一个档案,对于患者信息、医生信息、用药方子等都需要详细备案。这个做法,自然是担心太医用错药误诊。
不过,如果是真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太医最多是受到责罚,极少会处死。比如为同治、光绪驾崩前为他们诊断的太医,虽然皇帝去世,但他们受到的处罚只是革职,但仍带罪当差。如果是宫女、太监,在诊断时,就没有专门的个人档案,太医需要担负的责任就没那么重了。
当时太医院在整个皇宫的东面,在礼部衙门的后面向西走,正阳门内向东,位于东交民巷内。太医院在这个位置占了二百多年,一直到晚清光绪庚子年,东交民巷被划为各国驻华使馆区域,太医院才搬到地安门外的东南方向。
清朝时,太医院的内部机构,还算是比较专业的。太医院内根据专业不同,分为不同科,每个科都有专门的大夫负责。这个划分,也是延续明朝的制度。明朝时,太医院有十三科。
清朝初年,太医院仍有十一科。分别是大方脉科、小方脉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接骨科、伤寒科、咽喉科、痘科。这个划分跟明朝的区别在于,明朝太医院中多了按摩科、金镞科、祝由科。而清朝初年,太医院多了痘科。
这个区别,跟当时的现实环境有关。祝由科和按摩科的废除,主要是因为这两个科的技能,在明朝末年就失传了。
而增设痘科,主要是为了治疗天花。清朝入关时,从皇室到民间,有许多人因为天花丧命。天花影响极大。就连康熙称帝,也跟天花有关。
因为当时传教士建议,康熙小时候得过天花不死,已经有免疫力,将来称帝后,不用担心会得天花早夭。由此可见天花在当时造成的威慑力。不过,到康熙称帝后,开始采取人痘接种的办法,让人可以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因此,天花的传染,被逐渐得到控制,痘科也不在那么重要,它就被并入小方脉科中。而喉科、齿科也被合并为一科。到康熙时,太医院仅剩九科。
到嘉庆时期,又把接骨科划归上驷院的蒙古医生兼任。接骨科就从太医院裁撤。道光时期,朝廷认为,针灸虽然是流传很久的医术,但皇帝毕竟身份尊贵,不适合用这种办法治疗。所以,针灸在道光时,也被太医院永久裁撤。太医院仅剩七科。
根据《光绪会典事例》的记载,到光绪时,太医院已经被裁撤到仅剩大方脉科、小方脉科、外科(原疮疡科)、眼科、口齿科。在整个清朝,太医院其实是不断变化、裁撤的。
而在太医院内,宣统以前,级别最高的是五品官,被称为太医院院使。也就是说,太医院在清朝时,属于五品衙门。而在太医院院使下,则是左院判、右院判。它们的官阶为正六品。至于御医,则是太医院内的下属官员。
他们官阶为正七品。清朝官制从一品到九品,每一品分为正、从两个级别。在清朝时,太医院的官职,级别都不算特别高。因为他们主要是服务人员。
按照《嘉庆会典事例》记载,御医以下,又有吏目、医士、医生等职位。不过,这些职位中,除了吏目是从九品,医士、医生都属于不入流。
当然,从九品属于最末等的官职。不过,医士可以使用九品冠带。算是一种优待。不过,到宣统年间,太医院的级别曾被提到四品衙门的位置。但是,没过多久,大清就亡了。
太医院的这些官员,选拔都有标准的次序。除了皇帝钦点的御医,其余人都是从科举中挑选精通医理的人才或各省挑选来的医生。也有一些是太医院自己培养的人才,只是这些学生基本都是医官的孩子。
作为医生,他们的日常工作,自然就是看病。看病的对象,除了皇帝,还包括嫔妃、太后、宫女、太监,有时还会外派给王公大臣看病。
看病的时候,如果是皇帝、嫔妃等人,还要专门建立一个档案,对于患者信息、医生信息、用药方子等都需要详细备案。这个做法,自然是担心太医用错药误诊。
不过,如果是真的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太医最多是受到责罚,极少会处死。比如为同治、光绪驾崩前为他们诊断的太医,虽然皇帝去世,但他们受到的处罚只是革职,但仍带罪当差。如果是宫女、太监,在诊断时,就没有专门的个人档案,太医需要担负的责任就没那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