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孤独的人大抵不会恐惧,唯有等待应和的人在孤寂中找寻。
《独语》,表层是不断切换而琐碎的散文诗化的片段,意象瞬间的流动;而深层中,也许是作家寻找人生出路时内心真诚意识的强调。这看似是一个寂寞到尘埃中的故事,只能对自己发出呓语,可是在百年后的今天,他等来了多少因他的独语忽有感触的读者。
散文前半部分,何其芳以几个文学典型形象表达了对待生命的看法:维特失爱,是对于命运的迷惘和不知所措;阮籍痛哭,是在乱世中追寻出路和内心平静最终不得的沉寂;登高长啸,是为抒怀抑郁却终压抑回内心的孤寂;历史的叹息,是裹挟者和见证者不相通的悲凉……何其芳想到了什么呢?当作家身处乱世,心中有万千慷慨之情却被裹挟进历史的洪流;他不安,他寂寞,他希望可以向世界宣告一些与众不同,可是却慢慢压回了心中无可告诉者。
“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
门内渴望被读懂被理解,门外渴望去寻找去应和。绝境之中看似是没有门的,于是他们没有等到彼此的听众死在了门的两边。《独语》中看似只有一个书写叙述者,可是他倾听,他感受,他让书中的叙述者得到了穿越时空不谋而合的应和。他们没有相遇,可是何其芳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独语中倾听的应和。
波德莱尔同样寂寞,在他的世界里,至少自然会以“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应和》)。可是何其芳的笔下,阴暗昏黄的环境下,只有自己的灵魂可以给自我应和,从而游离。他不再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和“天人”之间的关系,而转向关注自我灵魂的情绪。
“你感动吗?你了解吗?”
“这是颓废吗?我为何太息?”
暧昧的语气,没有答案的疑问,但是作者已经带领我们进入了这段一个人完成的静穆对话中。
我们常说,说话是给“你”说,小说是给“他”看,日记是给“我”写。不知不觉中,《独语》中人物的身份再次变换,他成为了自己的听众,理解人性中独立强大的苦痛——坚持表达,即使和自己对话。于是我们看到了仿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手法那般,潜意识里“我”和“我”两个独立声音的彼此反驳质疑;仿佛博尔赫斯的《博尔赫斯和我》,成为自己独语的应和者。
“在窗格的左角,我发现一个我的独语的窃听者了。”对于这个意外的窃听者,我想作者是欣喜的;可是随后孤独却更像一张网网住了他:“我记起了它是我用自己的手描画成的一个昆虫的影子。”秋天至少还有阳光和昆虫,而现在,只有光影的变迁和内心无法排解的寂寥。
人生哪里有出路呢?人生又该怎么抒怀解郁悒之情呢?
当蒙太奇画面最终回到了现实,独语仿佛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唯剩光影喋喋不休的追随。但是我想何其芳是不会绝望的,他仍然等待,等待下一个秋天,等待历史洪流中沉默者指明的出路。
独语,等待百年后你的应和。
在冥想中感受生命本真的孤独痛苦,在想象中体验大起大落后关于人生的答案。即使世事动荡现世纷乱,即使他不曾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倾诉者,但是通过没有写出的答案,他也许得到了应和:
关于文学,关于自己,关于后世迷醉在他散文中的青年。
《独语》,表层是不断切换而琐碎的散文诗化的片段,意象瞬间的流动;而深层中,也许是作家寻找人生出路时内心真诚意识的强调。这看似是一个寂寞到尘埃中的故事,只能对自己发出呓语,可是在百年后的今天,他等来了多少因他的独语忽有感触的读者。
散文前半部分,何其芳以几个文学典型形象表达了对待生命的看法:维特失爱,是对于命运的迷惘和不知所措;阮籍痛哭,是在乱世中追寻出路和内心平静最终不得的沉寂;登高长啸,是为抒怀抑郁却终压抑回内心的孤寂;历史的叹息,是裹挟者和见证者不相通的悲凉……何其芳想到了什么呢?当作家身处乱世,心中有万千慷慨之情却被裹挟进历史的洪流;他不安,他寂寞,他希望可以向世界宣告一些与众不同,可是却慢慢压回了心中无可告诉者。
“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
门内渴望被读懂被理解,门外渴望去寻找去应和。绝境之中看似是没有门的,于是他们没有等到彼此的听众死在了门的两边。《独语》中看似只有一个书写叙述者,可是他倾听,他感受,他让书中的叙述者得到了穿越时空不谋而合的应和。他们没有相遇,可是何其芳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独语中倾听的应和。
波德莱尔同样寂寞,在他的世界里,至少自然会以“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合并”(《应和》)。可是何其芳的笔下,阴暗昏黄的环境下,只有自己的灵魂可以给自我应和,从而游离。他不再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和“天人”之间的关系,而转向关注自我灵魂的情绪。
“你感动吗?你了解吗?”
“这是颓废吗?我为何太息?”
暧昧的语气,没有答案的疑问,但是作者已经带领我们进入了这段一个人完成的静穆对话中。
我们常说,说话是给“你”说,小说是给“他”看,日记是给“我”写。不知不觉中,《独语》中人物的身份再次变换,他成为了自己的听众,理解人性中独立强大的苦痛——坚持表达,即使和自己对话。于是我们看到了仿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手法那般,潜意识里“我”和“我”两个独立声音的彼此反驳质疑;仿佛博尔赫斯的《博尔赫斯和我》,成为自己独语的应和者。
“在窗格的左角,我发现一个我的独语的窃听者了。”对于这个意外的窃听者,我想作者是欣喜的;可是随后孤独却更像一张网网住了他:“我记起了它是我用自己的手描画成的一个昆虫的影子。”秋天至少还有阳光和昆虫,而现在,只有光影的变迁和内心无法排解的寂寥。
人生哪里有出路呢?人生又该怎么抒怀解郁悒之情呢?
当蒙太奇画面最终回到了现实,独语仿佛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唯剩光影喋喋不休的追随。但是我想何其芳是不会绝望的,他仍然等待,等待下一个秋天,等待历史洪流中沉默者指明的出路。
独语,等待百年后你的应和。
在冥想中感受生命本真的孤独痛苦,在想象中体验大起大落后关于人生的答案。即使世事动荡现世纷乱,即使他不曾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倾诉者,但是通过没有写出的答案,他也许得到了应和:
关于文学,关于自己,关于后世迷醉在他散文中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