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布料
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10根的粗麻布印痕。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20~30根的细葛布和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40~50根的绢。
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
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
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
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
先秦时没有棉花,所谓"布衣"是指用麻布裁制的衣服。夏天穿的细麻布叫葛,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实丝绵,充填新绵的叫襺,充填旧絮的叫袍。穷人填不起丝绵,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缊袍。袍因是内衣,所以只能居家穿着,但不能作为礼服,外出时只能衬在正服里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时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间)
南朝的纺织业也有进展。江南一带的蚕丝业很发达。以前说过,盖州的织锦业早有盛名,刘裕灭后秦,把关中的织锦户迁到江南。到南朝后期,南方的织锦业也发达起来。富人都竞穿绣裙,著绣履,以示豪富。不过,这时江南的丝织业还是比不上北方。《颜氏家训》说,河北妇女织、锦绣、罗绮之工,优於江南,即是明证。江南的麻织业一向发达,南朝时生产继续发展。宋初官布一匹值一千多钱,元嘉时降低到五百多钱,到南齐永明年间,入官好布也只值到一百多钱。直到这时南方人的衣料仍以麻布为主,连低级一些的官僚、地主也尚穿麻布衣服。南北朝时,我国的广大地区还没有棉织业。前面介绍农业生产时曾谈到,棉花是自国外传入的,我国原无棉花。南北朝时期,在新疆地区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才开始普遍起来。大致到唐代以后,内地才逐渐推广。不过,这时已有棉花输入或白新疆流入内地。南齐和萧梁时,外国使者曾向南朝送来棉花,但这只是作为礼品或贡品。据说,陈朝时姚察的门生曾送他“南布”一端,一般南布都理解为棉布,估计姚察门生所献的这一端棉布当也是进口品或自新疆流入的,不会是内地所产。
隋唐(581~907)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
宋辽夏金元(947~1368)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他常见面料有纱、锦、缕、毅、绢。
纺织品是宋代跨地域流通贸易的典型商品之一。绢帛等丝织品又在纺织品中占最大比重。宋代的丝织业生产基本形成了京东河北、四川、江浙这三大地域鼎足而立的格局,但三地的产品各有特色。京东、河北的丝织业历史悠久,在宋代,其生产的特点是产量多、技术精、质量高。时人谓:“青齐之国,沃野千里,麻桑之富,衣被天下” 。苏辙亦有诗赞曰:“君看齐鲁间,桑柘皆沃若。春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余粮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前述居于天下第一之列的“东绢”、单州的薄缣等就是京东路的代表名品。河北的绢特别精致细密,时称“精绢”,据说无正反面之分,定州“刻丝”是其名牌。四川的成都府路、梓州路是唐宋时崛起丝织业基地,以锦擅名天下,其特色是纤丽豪华。两浙路和江南东西路的丝织业在宋代得到了长足发展,名品辈出,尤以产量大著称,但总体的质量水平似乎稍逊于前两个地区,如属于当地名牌的越罗,“婺州红边贡罗、东阳花罗,皆不减东北,但丝缕中细,不可与无极、临棣等比也”。由于两浙丝织品质量较差,就连金兵在向宋廷勒索赔款时都不肯要,而退掉改成河北货。
丝织品的销售方向主要是城市消费、政府需求和海外市场。仅就城市消费而言,宋代一般城市中都有专门出售布帛的彩帛铺,如汴京南通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潘楼街也是“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集中的所在 。在临安,陈家彩帛铺、市西坊北钮家彩帛铺、清河坊顾家彩帛铺等都是有名的绢帛店铺 。城市的各类商业行会当中,绢帛行铺通常都居于财力雄厚者之列。由于丝织品在国内市场上的消费对象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城市,而生产多半分散在乡村,所以丝织品的流通也像粮食等农副产品一样呈现出了“求心”运动的态势;同时,由于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丝织业生产基地,所以丝织品的流通又是呈“辐射”状展开的。“衣被天下”这句话,是宋代人称誉某个地方纺织业发达的常用语,这说明凡是纺织业发达的地方,其产品总是天女散花般远销各地。如京东、河北的丝织品除向汴京等城镇市场集中外,还大量通过密州板桥镇等口岸销往南方诸路及海外市场。宋哲宗时,范锷奏称:在板桥镇,“本镇自来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乃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商客般运见钱、丝、绵、绫、绢,往来交易买卖,极为繁盛。……板桥有西北数路商贾之交易,其丝、绵、缣、帛又蕃商所欲之货,此南北所以交驰而奔辏者” 。李觏的诗:“江湖限南鄙,秋令到还稀。节换空看历,人闲未趁衣。齐纨方得意,厦燕莫言归” 。 秦观的诗:“裔土桑柘稀,蚕月不纺绩。吴绡与鲁缟,取具舟罔船客” 。都分别说明京东路出产的“齐纨”、“鲁缟”在江湖、广西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畅销货。四川的丝织品也是行销四面八方。“蜀之丝枲织文之富,衣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水道岷江,不绝于万里之外。” 吕大防的《锦官楼记》亦云:“负于陆,则经青泥、大散、羊肠九曲之坂;航于川,则冒瞿塘、滟氵预沉舟不测之险。日输月积,以衣被天下”。除了经陆路向北到秦陇、由水路沿长江东下之外,四川与南方广西钦州之间的锦、香贸易也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商路。“富商自蜀贩锦至钦,自钦易香至蜀,岁一往返,每博易动数千缗” 。
麻布的商品化生产总体上不如丝织品,但市场上流通的麻布也不少。福建的麻布一直畅销江浙地区,“今越人衣葛,出自闽贾”。浙东的麻布也大量销往浙西,“强口布以麻为之,出于剡,机织殊粗,而商人贩妇往往竞取以与吴人为市”。四川盛产的麻布则大量通过政府购买销往西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的麻纺织业经过北宋的开发,到南宋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麻布商品生产基地,“广西触处富有苎麻,触处善织布。柳布、象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
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他仿效中原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
元代黄道婆在制棉工具和制造方法上作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她的故乡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明清(1368~1911)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皂隶穿青色布衣,市井富民商人虽然能穿绫罗绸缎,但是只许用青色或黑色,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万历以后禁令松弛,艳衣丽服才遍及黎庶。
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10根的粗麻布印痕。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20~30根的细葛布和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40~50根的绢。
商周(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
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
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
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
男女的帽,更引人注目,精致的用薄如蝉翼的轻纱,贵重的用黄金珠玉;形状有的如覆杯上耸。鞋,多用小鹿皮制作,或用丝缕、细草编成;冬天皮衣极重白狐裘,价值千金。女子爱用毛皮镶在袖口衣缘作出锋,还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质锦绣手套,无不异常美观。
先秦时没有棉花,所谓"布衣"是指用麻布裁制的衣服。夏天穿的细麻布叫葛,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实丝绵,充填新绵的叫襺,充填旧絮的叫袍。穷人填不起丝绵,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缊袍。袍因是内衣,所以只能居家穿着,但不能作为礼服,外出时只能衬在正服里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时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
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间)
南朝的纺织业也有进展。江南一带的蚕丝业很发达。以前说过,盖州的织锦业早有盛名,刘裕灭后秦,把关中的织锦户迁到江南。到南朝后期,南方的织锦业也发达起来。富人都竞穿绣裙,著绣履,以示豪富。不过,这时江南的丝织业还是比不上北方。《颜氏家训》说,河北妇女织、锦绣、罗绮之工,优於江南,即是明证。江南的麻织业一向发达,南朝时生产继续发展。宋初官布一匹值一千多钱,元嘉时降低到五百多钱,到南齐永明年间,入官好布也只值到一百多钱。直到这时南方人的衣料仍以麻布为主,连低级一些的官僚、地主也尚穿麻布衣服。南北朝时,我国的广大地区还没有棉织业。前面介绍农业生产时曾谈到,棉花是自国外传入的,我国原无棉花。南北朝时期,在新疆地区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才开始普遍起来。大致到唐代以后,内地才逐渐推广。不过,这时已有棉花输入或白新疆流入内地。南齐和萧梁时,外国使者曾向南朝送来棉花,但这只是作为礼品或贡品。据说,陈朝时姚察的门生曾送他“南布”一端,一般南布都理解为棉布,估计姚察门生所献的这一端棉布当也是进口品或自新疆流入的,不会是内地所产。
隋唐(581~907)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
宋辽夏金元(947~1368)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他常见面料有纱、锦、缕、毅、绢。
纺织品是宋代跨地域流通贸易的典型商品之一。绢帛等丝织品又在纺织品中占最大比重。宋代的丝织业生产基本形成了京东河北、四川、江浙这三大地域鼎足而立的格局,但三地的产品各有特色。京东、河北的丝织业历史悠久,在宋代,其生产的特点是产量多、技术精、质量高。时人谓:“青齐之国,沃野千里,麻桑之富,衣被天下” 。苏辙亦有诗赞曰:“君看齐鲁间,桑柘皆沃若。春秋载万箱,蚕老簇千箔。余粮及狗彘,衣被遍城郭” 。前述居于天下第一之列的“东绢”、单州的薄缣等就是京东路的代表名品。河北的绢特别精致细密,时称“精绢”,据说无正反面之分,定州“刻丝”是其名牌。四川的成都府路、梓州路是唐宋时崛起丝织业基地,以锦擅名天下,其特色是纤丽豪华。两浙路和江南东西路的丝织业在宋代得到了长足发展,名品辈出,尤以产量大著称,但总体的质量水平似乎稍逊于前两个地区,如属于当地名牌的越罗,“婺州红边贡罗、东阳花罗,皆不减东北,但丝缕中细,不可与无极、临棣等比也”。由于两浙丝织品质量较差,就连金兵在向宋廷勒索赔款时都不肯要,而退掉改成河北货。
丝织品的销售方向主要是城市消费、政府需求和海外市场。仅就城市消费而言,宋代一般城市中都有专门出售布帛的彩帛铺,如汴京南通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潘楼街也是“真珠匹帛香药铺席”集中的所在 。在临安,陈家彩帛铺、市西坊北钮家彩帛铺、清河坊顾家彩帛铺等都是有名的绢帛店铺 。城市的各类商业行会当中,绢帛行铺通常都居于财力雄厚者之列。由于丝织品在国内市场上的消费对象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城市,而生产多半分散在乡村,所以丝织品的流通也像粮食等农副产品一样呈现出了“求心”运动的态势;同时,由于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丝织业生产基地,所以丝织品的流通又是呈“辐射”状展开的。“衣被天下”这句话,是宋代人称誉某个地方纺织业发达的常用语,这说明凡是纺织业发达的地方,其产品总是天女散花般远销各地。如京东、河北的丝织品除向汴京等城镇市场集中外,还大量通过密州板桥镇等口岸销往南方诸路及海外市场。宋哲宗时,范锷奏称:在板桥镇,“本镇自来广南、福建、淮、浙商旅,乘海船贩到香药诸杂税物,乃至京东、河北、河东等路商客般运见钱、丝、绵、绫、绢,往来交易买卖,极为繁盛。……板桥有西北数路商贾之交易,其丝、绵、缣、帛又蕃商所欲之货,此南北所以交驰而奔辏者” 。李觏的诗:“江湖限南鄙,秋令到还稀。节换空看历,人闲未趁衣。齐纨方得意,厦燕莫言归” 。 秦观的诗:“裔土桑柘稀,蚕月不纺绩。吴绡与鲁缟,取具舟罔船客” 。都分别说明京东路出产的“齐纨”、“鲁缟”在江湖、广西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畅销货。四川的丝织品也是行销四面八方。“蜀之丝枲织文之富,衣被于天下,而贡输商旅之往来者,陆辇秦凤,水道岷江,不绝于万里之外。” 吕大防的《锦官楼记》亦云:“负于陆,则经青泥、大散、羊肠九曲之坂;航于川,则冒瞿塘、滟氵预沉舟不测之险。日输月积,以衣被天下”。除了经陆路向北到秦陇、由水路沿长江东下之外,四川与南方广西钦州之间的锦、香贸易也形成了一条热闹的商路。“富商自蜀贩锦至钦,自钦易香至蜀,岁一往返,每博易动数千缗” 。
麻布的商品化生产总体上不如丝织品,但市场上流通的麻布也不少。福建的麻布一直畅销江浙地区,“今越人衣葛,出自闽贾”。浙东的麻布也大量销往浙西,“强口布以麻为之,出于剡,机织殊粗,而商人贩妇往往竞取以与吴人为市”。四川盛产的麻布则大量通过政府购买销往西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西的麻纺织业经过北宋的开发,到南宋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兴麻布商品生产基地,“广西触处富有苎麻,触处善织布。柳布、象布,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者也”。
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他仿效中原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
元代黄道婆在制棉工具和制造方法上作出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她的故乡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明清(1368~1911)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皂隶穿青色布衣,市井富民商人虽然能穿绫罗绸缎,但是只许用青色或黑色,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万历以后禁令松弛,艳衣丽服才遍及黎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