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洋仔旅游日记」
历史上的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
“巴丹吉林”是蒙古语的译音,“巴丹”是由“巴岱”演变而来,原意究竟是人名还是地名已无从考察。传说古代曾有一名叫巴岱的人在此居住;“吉林”的意义也有两说:一说,它是由藏语“哲让”演变而来,意为地狱,另一说指它是数词六十的意思,表示这片沙漠中湖泊众多。
横穿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被称为“聚宝盆”,而奇峰、呜沙、湖泊、神泉、寺庙更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到此的游人一定不能错过。
富庶的 “聚宝盆”。巴丹吉林沙漠中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与大量的硅、铝、铁、钙等矿物资源使巴丹吉林沙漠不再是什么“不毛之地”、“死亡之海”,而是富庶的“聚宝盆”,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
“漠北江南” 好风光。这片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俗称海子,有113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淡水湖12个。海子多为咸水,不能饮用,但是可供植物生长。在湖泊周围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
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曼德拉苏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内分布着4234幅数千年前的古代画,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这里的岩画不仅雕刻技术精湛,图案形象逼真,而且生动写实,却又古朴粗犷,时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和元、明、清各代。它记载了当时的经济文体、生活情景和自然环境、社会风貌。因此被称为“美术界的活化石”。
世界鸣沙王国。受风力作用,这里的沙丘呈现沧海巨浪以及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中心地带的沙山皆 可随风而鸣,是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千米,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
沙漠腹地唯一的寺庙 。残阳暮色中,沙山环抱着一座孤零零的喇嘛庙,庙后有一湖,碧波如镜,湖中有庙影,水动则庙动。这就是巴丹吉林庙。巴丹吉林庙,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唯一的寺庙。始建于同治年间。据当地人介绍,这个庙为玛尼活佛所建。“当初兴建这个寺庙时,所有的一砖一石一瓦一木,都是用骆驼从沙漠外运进来的”,他们对此充满了崇敬。虽然历经百年风沙,但由于深处大漠,人迹罕至,寺庙一直保持原貌,更是给人感觉其神秘孤独。
历史上的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北部,雅布赖山以西、北大山以北、弱水以东、拐子湖以南。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世界第四大沙漠,其中西北部还有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没有人类的足迹。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
“巴丹吉林”是蒙古语的译音,“巴丹”是由“巴岱”演变而来,原意究竟是人名还是地名已无从考察。传说古代曾有一名叫巴岱的人在此居住;“吉林”的意义也有两说:一说,它是由藏语“哲让”演变而来,意为地狱,另一说指它是数词六十的意思,表示这片沙漠中湖泊众多。
横穿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被称为“聚宝盆”,而奇峰、呜沙、湖泊、神泉、寺庙更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到此的游人一定不能错过。
富庶的 “聚宝盆”。巴丹吉林沙漠中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与大量的硅、铝、铁、钙等矿物资源使巴丹吉林沙漠不再是什么“不毛之地”、“死亡之海”,而是富庶的“聚宝盆”,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
“漠北江南” 好风光。这片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俗称海子,有113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淡水湖12个。海子多为咸水,不能饮用,但是可供植物生长。在湖泊周围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
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曼德拉苏木西南14公里的曼德拉山中,在18平方公里内分布着4234幅数千年前的古代画,是世界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这里的岩画不仅雕刻技术精湛,图案形象逼真,而且生动写实,却又古朴粗犷,时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和元、明、清各代。它记载了当时的经济文体、生活情景和自然环境、社会风貌。因此被称为“美术界的活化石”。
世界鸣沙王国。受风力作用,这里的沙丘呈现沧海巨浪以及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中心地带的沙山皆 可随风而鸣,是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千米,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
沙漠腹地唯一的寺庙 。残阳暮色中,沙山环抱着一座孤零零的喇嘛庙,庙后有一湖,碧波如镜,湖中有庙影,水动则庙动。这就是巴丹吉林庙。巴丹吉林庙,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唯一的寺庙。始建于同治年间。据当地人介绍,这个庙为玛尼活佛所建。“当初兴建这个寺庙时,所有的一砖一石一瓦一木,都是用骆驼从沙漠外运进来的”,他们对此充满了崇敬。虽然历经百年风沙,但由于深处大漠,人迹罕至,寺庙一直保持原貌,更是给人感觉其神秘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