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这个国家肇始于中国西汉时期,历史上是由东北的少数民族扶余人建立的,其疆域一般在辽河以东、吉林和朝鲜北部。
在历史上高句丽一直是奉行制衡策略,表面上向中原王朝臣服,其实经常暗中勾结中原的反对势力。在隋朝建国时,高句丽的疆域扩张到了最大,到达极盛时期。
这两个国家同时崛起,相互也就怀着一些敌意。在隋文帝灭陈朝之后,开皇十八年就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但因为准备不足,被迫撤军。
隋炀帝即位之后,相比父亲他的野心更加膨胀《隋书》记载:
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
但他并没有急着攻打高句丽,而是吸取了隋文帝东征失败的教训,这即位后的七年里,他大力推进大运河建设,将补给基地推进到了涿郡(今北京),扩充军队,使得府兵人数多达113万之众。
百万大军,首次出征
隋炀帝将113万人分为左右两部,共24军,各军将领都直接对隋炀帝负责,不受任何人节制。24军一次出发,每日一军,各隔40里,阵线前后达到了960华里,阵容浩大,同时也说明了隋炀帝对于自己的绝对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实力碾压高句丽。
但是军队一出征就暴露出了问题。
首先,并没有采取保密措施,一般来说战争中应尽量隐藏自己的真实作战意图,战争越突然,留给敌军准备的时间就越短,己方取胜的机会就越大。可隋炀帝天下公告,自然就给了高句丽准备的机会。
其次进军迟缓,隋军此行离补给基地甚远,只有快速进攻,才能取胜,但隋炀帝为炫耀军威,刻意为之。
再次是指挥混乱。隋炀帝虽为挂名出战,但实是居于后方遥控军队,各军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自然各自为战,不懂配合,优势力量被极大地化解。
最终当然是在高句丽的充分准备之下,隋军惨败。
二次出征,因内乱而退
大业九年,隋炀帝决定再次东征高句丽。虽然群臣多有反对,但隋炀帝决意如此。不过隋炀帝仍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做了一些新的举措。
首先,将补给基地继续推进到了辽东古城,正对辽东新城,补给线路缩短;其次,放权给诸位将领,不再统一节制;第三,招募精锐部队,进一步扩充兵力。
唯一缺点就是隋军缺乏优秀的统帅将领如贺若弼、韩擒虎等优秀将领在政治清洗中都死的死,退的退,在总体战略上并没有多少新意。
隋军出征的重点仍是辽东城,隋军出动了飞楼、冲车、云梯的等各种器械,攻城近月,又拿出了“鱼梁道”等新武器,辽东城形势急转直下,就在破城指日可待之时,突然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杨玄感造反了。
杨玄感为楚国公杨素之子,在黎阳郡负责向涿郡前线督运粮草。杨玄感造反所在之黎阳正是隋朝的腹心之地,叛乱同时还切断了征辽前线的粮草供应。
同时隋军出征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因为暗中勾结杨玄感,也因为害怕而叛逃了高句丽,这等同于将隋军的大量军事机密全部告诉了高句丽。隋炀帝没办法,只得命令诸军退回辽西。
第二次东征,就在即将取得胜利的重要关头,就这样前功尽弃了。
江河日下,东征计划破灭
第二次东征失败之后,隋军南撤至中原地区,集中力量扑灭了杨玄感的造反。但此时天下已经烽火遍地,隋军主力已经陷入剿杀义军的泥潭之中。
但是隋炀帝仍然不愿意承认自已与万民做对的事实,大业十年不顾群臣的强烈反对,下诏天下兵马征伐高句丽,前往涿郡集合。
终于,隋炀帝在涿郡见到了他不愿意见到的事实——军队数量锐减。即使是到达涿郡的士兵也有许多有厌战情绪,不时出逃。隋炀帝即便杀掉逃兵,也阻挡不住像野火一样蔓延的厌战情绪。
就在隋朝水军攻入朝鲜半岛,直逼平壤时,高句丽王遣使投降。原来经过两次大战,高句丽虽然勉强未败,但毕竟国力弱小,也已经支撑不住了。
隋炀帝一面思考着国家内部的农民起义,一面面对着敌国的投降使者,正是骑虎难下之际,也没有必要置高句丽于死地了。于是隋炀帝下诏退兵,第三次东征高句丽,就这样结束了。
三次东征,耗时四年,征发人力四五百万,高句丽之征终于画上了句号,但是并没有达到稳定东北局势,消灭高句丽的目的,反而因此加剧了国内的矛盾,诱发了农民战争。
最终隋炀帝终于为自己的错误决策吞下了苦果。
参考资料:《隋书》
在历史上高句丽一直是奉行制衡策略,表面上向中原王朝臣服,其实经常暗中勾结中原的反对势力。在隋朝建国时,高句丽的疆域扩张到了最大,到达极盛时期。
这两个国家同时崛起,相互也就怀着一些敌意。在隋文帝灭陈朝之后,开皇十八年就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但因为准备不足,被迫撤军。
隋炀帝即位之后,相比父亲他的野心更加膨胀《隋书》记载:
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
但他并没有急着攻打高句丽,而是吸取了隋文帝东征失败的教训,这即位后的七年里,他大力推进大运河建设,将补给基地推进到了涿郡(今北京),扩充军队,使得府兵人数多达113万之众。
百万大军,首次出征
隋炀帝将113万人分为左右两部,共24军,各军将领都直接对隋炀帝负责,不受任何人节制。24军一次出发,每日一军,各隔40里,阵线前后达到了960华里,阵容浩大,同时也说明了隋炀帝对于自己的绝对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实力碾压高句丽。
但是军队一出征就暴露出了问题。
首先,并没有采取保密措施,一般来说战争中应尽量隐藏自己的真实作战意图,战争越突然,留给敌军准备的时间就越短,己方取胜的机会就越大。可隋炀帝天下公告,自然就给了高句丽准备的机会。
其次进军迟缓,隋军此行离补给基地甚远,只有快速进攻,才能取胜,但隋炀帝为炫耀军威,刻意为之。
再次是指挥混乱。隋炀帝虽为挂名出战,但实是居于后方遥控军队,各军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自然各自为战,不懂配合,优势力量被极大地化解。
最终当然是在高句丽的充分准备之下,隋军惨败。
二次出征,因内乱而退
大业九年,隋炀帝决定再次东征高句丽。虽然群臣多有反对,但隋炀帝决意如此。不过隋炀帝仍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做了一些新的举措。
首先,将补给基地继续推进到了辽东古城,正对辽东新城,补给线路缩短;其次,放权给诸位将领,不再统一节制;第三,招募精锐部队,进一步扩充兵力。
唯一缺点就是隋军缺乏优秀的统帅将领如贺若弼、韩擒虎等优秀将领在政治清洗中都死的死,退的退,在总体战略上并没有多少新意。
隋军出征的重点仍是辽东城,隋军出动了飞楼、冲车、云梯的等各种器械,攻城近月,又拿出了“鱼梁道”等新武器,辽东城形势急转直下,就在破城指日可待之时,突然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杨玄感造反了。
杨玄感为楚国公杨素之子,在黎阳郡负责向涿郡前线督运粮草。杨玄感造反所在之黎阳正是隋朝的腹心之地,叛乱同时还切断了征辽前线的粮草供应。
同时隋军出征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因为暗中勾结杨玄感,也因为害怕而叛逃了高句丽,这等同于将隋军的大量军事机密全部告诉了高句丽。隋炀帝没办法,只得命令诸军退回辽西。
第二次东征,就在即将取得胜利的重要关头,就这样前功尽弃了。
江河日下,东征计划破灭
第二次东征失败之后,隋军南撤至中原地区,集中力量扑灭了杨玄感的造反。但此时天下已经烽火遍地,隋军主力已经陷入剿杀义军的泥潭之中。
但是隋炀帝仍然不愿意承认自已与万民做对的事实,大业十年不顾群臣的强烈反对,下诏天下兵马征伐高句丽,前往涿郡集合。
终于,隋炀帝在涿郡见到了他不愿意见到的事实——军队数量锐减。即使是到达涿郡的士兵也有许多有厌战情绪,不时出逃。隋炀帝即便杀掉逃兵,也阻挡不住像野火一样蔓延的厌战情绪。
就在隋朝水军攻入朝鲜半岛,直逼平壤时,高句丽王遣使投降。原来经过两次大战,高句丽虽然勉强未败,但毕竟国力弱小,也已经支撑不住了。
隋炀帝一面思考着国家内部的农民起义,一面面对着敌国的投降使者,正是骑虎难下之际,也没有必要置高句丽于死地了。于是隋炀帝下诏退兵,第三次东征高句丽,就这样结束了。
三次东征,耗时四年,征发人力四五百万,高句丽之征终于画上了句号,但是并没有达到稳定东北局势,消灭高句丽的目的,反而因此加剧了国内的矛盾,诱发了农民战争。
最终隋炀帝终于为自己的错误决策吞下了苦果。
参考资料:《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