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杀将自古就是兵家大忌,即便不通兵法的人,稍加思索,也能明白其中的肯綮。大战在即,将士们最需要鼓舞士气,而临阵杀将,则动摇了军心。历史上因此而惨败的,比比皆是。
然而,安史之乱甫一开始,唐玄宗便犯了此忌,杀得还不是普通的将军,而是当时大唐帝国军界的台柱子,号称“帝国双璧”的高仙芝与封常清。
高封两将非常能打,均成名于西域,前后担任安西节度使。二人在西域战绩辉煌,远征大、小勃律、竭师国、石国,可谓横扫西域,罕逢对手。在大唐军界,二人也成为仅次于安禄山与哥舒翰两大巨头的三四号人物。
开始之乱爆发后,面对唐玄宗,封常清将胸脯拍得震天响,说要“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大喜,对他委以重任。封常清与高仙芝作为第一拨与第二拨反击力量投入了战场。
但是,安禄山造反蓄谋已久,而且十大藩镇他独掌其三,手下军队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其他藩镇。这次起兵,更是遴选了其中十五万精锐,其战斗力相当可怕。
而高封两人带领的队伍却是临时招募的市井之徒,与凶悍的边军相比,这些人简直是螳臂当车,而且封常清六万、高仙芝五万,在数量上也远远不及叛军。所以,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役。
果不其然,封常清在武牢关与叛军刚一相遇,便一触即溃,但名将就是名将,即便是乌合之众,封常清也组织起五次反击,有效迟滞了叛军的进攻。然而,实力终究相差悬殊,封常清放弃了败走洛阳,与进军到陕郡的高仙芝汇合。
昔日的战友相会,封常清感慨万千,对高仙芝说:“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陕不可守,不如引兵先据潼关以据之。”(《资治通鉴》)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其一,安禄山兵锋太盛,不可硬拼;其二,陕郡无险可守,应当放弃;其三;潼关无兵,一旦失手长安危险,我们应该防守潼关。对于老搭档、老战友,高仙芝非常信任,而且封常清所说也确实合理,于是二话不说,便率领大军退守潼关。
事实证明,他们的行动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刚一入关,叛军便尾随而至,看到他们有所准备,才悻悻离去。
同时,封常清一连三道奏表,向玄宗阐述了叛军强大的实力,以及敌我对阵形势,并亲自前往长安面圣。但是,玄宗此时正在气头上:你封常清当时怎么对我说的?丢了东都不说,还怂恿高仙芝撤退!不但奏表一封不看,还命令封常清返回前线,以白衣在军中戴罪立功。
此时,玄宗派去的监军宦官边令诚也起了坏作用,他为了逃避丢失国土的责任,对玄宗进了谗言:大军避敌锋芒,他说是畏战不前;退保潼关是战略撤退,他说是狼狈逃窜;来不及请示,他说是抗旨不尊。更为无耻的是,边令诚多次向高仙芝索贿不成,竟诬陷高仙芝克扣军粮。玄宗盛怒之下,下旨将高仙芝与封常清赐死。
从军事上来说,高封两人的决策是无可挑剔的,潼关对长安来说太重要了,后来玄宗也是这样执行的。那么玄宗为何还要犯兵家大忌,临阵杀将呢?仅凭边令诚的谗言吗?
我认为决不是,应该还有两方面原因:
01首先,战役的结果与玄宗的期望值相差太大。当初,不论是宰相杨国忠,还是大将封常清,都将牛皮吹上了天,这才短短几天,又说贼锋不可挡,你们跟天子闹着玩呢!当初派你们二人去,是与叛军决战的,结果封常清一触即溃,五战五败,高仙芝更可恶,望风而逃,朕的东都洛阳与五百里大好河山就这么没了?
玄宗英明一世,老了却经受了这么大的打击,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将气撒在了高封二人身上。
02其次,东都沦陷,五百里国土不战而丢,政治上影响太大。从军事上考量,高封二人这样做无可厚非。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机稍纵即逝,不急请示就行动也有情可原。然而,玄宗一生虽然经历丰富,但从没上过战场,对军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缺乏直观的认识。
他仅看到了东都沦陷,五百里国土不战而丢的事实,这样的结果,将在朝堂之上与万民之间造成极不好的影响,动摇了举国上下打击安禄山的决心,所以才认为高封二人罪大恶极。
总之,奏表一封不看,对敌情不认真研究,而连杀二位对叛军已经熟悉的名将,是玄宗晚年昏庸的突出表现;是自毁长城的糊涂之举;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荒唐做法。之后,玄宗只能寄希望于已经倒在病榻之上的哥舒翰,造成了更大的失败。
当边令诚得意洋洋的带着敕书来到潼关,宣判了高封二人的死刑后,封常清毫无惧色,甘心受罚,只是将最后一份奏表交给了边令诚,请他转呈陛下。面对克扣军粮的罪名,全军将士为高仙芝大呼冤枉。然而,命数使然,两位将军同日毙命。
高仙芝与封常清两位名将磊落的风骨与高尚的节操可俯仰于天地;他们的作为,无愧于军人的荣誉。
然而,安史之乱甫一开始,唐玄宗便犯了此忌,杀得还不是普通的将军,而是当时大唐帝国军界的台柱子,号称“帝国双璧”的高仙芝与封常清。
高封两将非常能打,均成名于西域,前后担任安西节度使。二人在西域战绩辉煌,远征大、小勃律、竭师国、石国,可谓横扫西域,罕逢对手。在大唐军界,二人也成为仅次于安禄山与哥舒翰两大巨头的三四号人物。
开始之乱爆发后,面对唐玄宗,封常清将胸脯拍得震天响,说要“挑马棰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玄宗大喜,对他委以重任。封常清与高仙芝作为第一拨与第二拨反击力量投入了战场。
但是,安禄山造反蓄谋已久,而且十大藩镇他独掌其三,手下军队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超其他藩镇。这次起兵,更是遴选了其中十五万精锐,其战斗力相当可怕。
而高封两人带领的队伍却是临时招募的市井之徒,与凶悍的边军相比,这些人简直是螳臂当车,而且封常清六万、高仙芝五万,在数量上也远远不及叛军。所以,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役。
果不其然,封常清在武牢关与叛军刚一相遇,便一触即溃,但名将就是名将,即便是乌合之众,封常清也组织起五次反击,有效迟滞了叛军的进攻。然而,实力终究相差悬殊,封常清放弃了败走洛阳,与进军到陕郡的高仙芝汇合。
昔日的战友相会,封常清感慨万千,对高仙芝说:“常清连日血战,贼锋不可当。且潼关无兵,若贼豕突入关,则长安危矣。陕不可守,不如引兵先据潼关以据之。”(《资治通鉴》)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其一,安禄山兵锋太盛,不可硬拼;其二,陕郡无险可守,应当放弃;其三;潼关无兵,一旦失手长安危险,我们应该防守潼关。对于老搭档、老战友,高仙芝非常信任,而且封常清所说也确实合理,于是二话不说,便率领大军退守潼关。
事实证明,他们的行动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刚一入关,叛军便尾随而至,看到他们有所准备,才悻悻离去。
同时,封常清一连三道奏表,向玄宗阐述了叛军强大的实力,以及敌我对阵形势,并亲自前往长安面圣。但是,玄宗此时正在气头上:你封常清当时怎么对我说的?丢了东都不说,还怂恿高仙芝撤退!不但奏表一封不看,还命令封常清返回前线,以白衣在军中戴罪立功。
此时,玄宗派去的监军宦官边令诚也起了坏作用,他为了逃避丢失国土的责任,对玄宗进了谗言:大军避敌锋芒,他说是畏战不前;退保潼关是战略撤退,他说是狼狈逃窜;来不及请示,他说是抗旨不尊。更为无耻的是,边令诚多次向高仙芝索贿不成,竟诬陷高仙芝克扣军粮。玄宗盛怒之下,下旨将高仙芝与封常清赐死。
从军事上来说,高封两人的决策是无可挑剔的,潼关对长安来说太重要了,后来玄宗也是这样执行的。那么玄宗为何还要犯兵家大忌,临阵杀将呢?仅凭边令诚的谗言吗?
我认为决不是,应该还有两方面原因:
01首先,战役的结果与玄宗的期望值相差太大。当初,不论是宰相杨国忠,还是大将封常清,都将牛皮吹上了天,这才短短几天,又说贼锋不可挡,你们跟天子闹着玩呢!当初派你们二人去,是与叛军决战的,结果封常清一触即溃,五战五败,高仙芝更可恶,望风而逃,朕的东都洛阳与五百里大好河山就这么没了?
玄宗英明一世,老了却经受了这么大的打击,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将气撒在了高封二人身上。
02其次,东都沦陷,五百里国土不战而丢,政治上影响太大。从军事上考量,高封二人这样做无可厚非。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机稍纵即逝,不急请示就行动也有情可原。然而,玄宗一生虽然经历丰富,但从没上过战场,对军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缺乏直观的认识。
他仅看到了东都沦陷,五百里国土不战而丢的事实,这样的结果,将在朝堂之上与万民之间造成极不好的影响,动摇了举国上下打击安禄山的决心,所以才认为高封二人罪大恶极。
总之,奏表一封不看,对敌情不认真研究,而连杀二位对叛军已经熟悉的名将,是玄宗晚年昏庸的突出表现;是自毁长城的糊涂之举;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荒唐做法。之后,玄宗只能寄希望于已经倒在病榻之上的哥舒翰,造成了更大的失败。
当边令诚得意洋洋的带着敕书来到潼关,宣判了高封二人的死刑后,封常清毫无惧色,甘心受罚,只是将最后一份奏表交给了边令诚,请他转呈陛下。面对克扣军粮的罪名,全军将士为高仙芝大呼冤枉。然而,命数使然,两位将军同日毙命。
高仙芝与封常清两位名将磊落的风骨与高尚的节操可俯仰于天地;他们的作为,无愧于军人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