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来过南京
因为历史上的六朝古都;
因为各个知名的学府;
因为民国时期的著名建筑;
因为南京大屠杀的祭奠;
因为秦淮河的传说;
或者,因为各个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的小吃或者网红的美食;
喵喵想说,不,其实你还可以因为信仰
信仰与虔诚的共同作用,
让大才子杜牧做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
而这诗中的地方说的就是南京(笔者个人观点),
从古迹
到后期修缮
到消散如云烟的寺庙,
我们来一次浅谈:
一、鸡鸣古寺
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香火最旺的佛寺之一。 ·寺中环境十分幽雅,香火缭绕,左为施食台,台前为弥勒殿,其上是大雄宝殿和观音楼。 寺的东北边有一口胭脂井,相传陈叔宝与其妃张丽华、孔贵嫔曾藏入井中,因为这段往事,很多游客慕名前来。 通往鸡鸣寺前道路两旁的樱花尤其出名,每到清明时节,一片樱海,十分美丽。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城区,交通便利,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鸡鸣寺历史可追溯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二、栖霞古寺
摄山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处的栖霞山上,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栖霞寺不仅规模宏大,殿宇气派非凡,是南京风景最佳处,而且还因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声名显赫,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栖霞寺风占地面积40多亩,共有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勤务,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主要景点: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为南唐遗物,是长江以南最古石塔之一,是我国最大的舍利塔。石塔八角五级,高约十五米。基座围以勾线造石栏杆,为近代发掘五代原物复原。基座地面雕刻海水及龙凤鱼虾等图形,现仅残存一部分。塔身下须弥座各面浮雕释迦八相。历经千年风雨,虽有部分石檐毁坠,仍巍然屹立,成为金陵佛气极盛的见证。大佛阁又称三圣殿,供无量寿佛,为南齐时弋开凿。佛像坐身高十点八米,连座高十三点三米,观音势至菩萨左右立侍,高十一米。佛像的衣褶风格,颇似大同云冈石佛。原为舍利塔旁的两尊接引佛,高三米多,秀美典雅,与洛阳龙门石佛相似,亦为中国佛教艺术黄金时代的绝世珍品。千佛岩有“江南云岗”之称,是中国唯一的南朝石窟。无量殿无量殿为千佛岩最早最大的佛龛。无量寿佛居中,两侧分侍观音势至,造像身段匀称,线条流畅。三佛衣褶作风与云冈石窟酷似,而开凿年代比云冈石窟还早十七年。造像精致古朴,可与大同龙门比美,其价值在于保存了南朝佛像的原韵,在江南尤其罕见。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三、毗卢寺
毗卢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汉府街,始建于1522—1566年,因庙中供养毗卢遮那佛,初名毗卢庵,金陵名刹之一,民国时期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会、中华佛学研究会、中国宗教联谊会、首都中医院皆设于此。
毗卢寺乃“金光明道场”,秉金光明精神,庄严国土,弘宣圣教,于金陵佛都独具特色。毗卢寺曾成立中国中医院,成为中国佛教研究和中医学研究的中心,对中国佛、医及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是中国佛教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性道场。
四、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金陵梵刹志》将其与大报恩寺、天界寺并列为大刹。灵谷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又称无梁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公塔。灵谷寺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
五、宏觉寺
塔高25米,七级八面,正中有拱形假塔门,四隐四现;门顶两侧各有小窗。塔顶铁刹和各层腰檐均已损坏,但塔身仍旧完好。 登临塔上,南郊风光一览无余。 位于牛首山东峰,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74年),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后毁,现塔身是明初重建。宏觉寺塔是南京现存最雄伟的砖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古塔,也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最大的一座砖塔。
宏觉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镇祖堂山,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初名“佛窟寺”,后称“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皇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宏觉寺背依牛首山,面对云台山,左右群山环抱,地理位置绝佳。山南麓就是目前江南地区最大的地下宫殿--南唐二陵。
宏觉寺是金陵名刹,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司空徐度所建,原名为佛窟寺,明正统年间(1436-1449)改名,为明代南京的八大国寺之一。
六、定林寺
南京江宁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寺中的定林寺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的倾斜度是5.3度,比斜度为4度 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还要“斜”,至今仍为世界第一斜塔。如今每天都有众多游人、香客来这座千年古刹游览。根据史籍记载:佛陀后,涅槃有两颗佛牙舍利留存世间,一颗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一颗传入当时的乌苌国,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五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游于阗,把佛牙带到南齐首都建康(南京)上定林寺佛牙阁里,广受四方佛徒朝拜,这颗佛牙便供养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 南宋孝宗乾道时 (1164~1173) , 高僧善鉴将“上定林寺”匾额移至方山,重建定林禅寺,与南京钟山上定林寺在子午线上南北正对,同时建定林寺塔,此塔已有800余年历史,专供佛像,不能上人。 定林山庄是为纪念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王安石而新建的一组仿古建筑群,前身为“定林寺”,历史悠久,几度兴衰。是一座由曲廊围合的三进殿堂式庭园建筑。山庄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精巧,玲珑雅致。定林山庄是为纪念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王安石而新建的一组仿古建筑群,是一座由曲廊围合的三进殿堂式庭园建筑。山庄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精巧,玲珑雅致。它的设计者是陵园的高级工程师徐德炳。
七、龙泉禅寺
龙泉禅寺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将军山与断臂崖合抱处的山谷中,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原为鹤林玄素禅师说法处,因寺内有龙泉而得名。明初重建,改称通善寺。清嘉庆年间重修,复称龙泉寺。
寺院依山而筑,前后三进,寺额“龙泉禅寺”为赵朴初题写。寺前有古腊梅一株,为当年鹤林玄素禅师亲手栽种。寺门左侧为龙泉,泉水由龙嘴中汩汩流出;泉畔有“龙泉”碑,为民国元老邹鲁30年代在此隐居时题刻。寺右侧断臂崖下有观音洞,内奉石刻观音坐像,像下有邹鲁《龙泉杂诗》石诗碑。
八、玄奘寺
玄奘寺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走进九华山、玄奘寺,宛如进入了城市山林,绿树成荫,梵音佛影,环境幽雅,意境深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华山景区以“九华丹青”的景点,入选南京新四十景之一,集中南京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特点
南京玄奘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九华山公园内,北临玄武湖,东接太平门,西邻台城。九华山又名覆舟山,山形狭长,顶呈平行,《寰宇记》记载:周围三里,高三十丈,东接青溪,北临真武湖,状如覆舟,因以为名。后因山南山麓建有小九华寺,遂亦名小九华山,简称九华山。东晋在覆舟山南建起了中国第一座皇家建筑——北郊坛,辟有药圃,种植芍药供宫廷用药。宋文帝刘义隆于元嘉年间,将药园垒、西池、北郊坛合并,辟为乐游苑,成为六朝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
九、泰山寺
清同治五年(1855)僧德缘重新募建,当时只有中殿和后殿,没有前殿。清光绪五年(1879),浦口防军提督黄士林命人从山脚到庙门口铺有132级台阶。1952年泰山庙悉遭破坏。
1986年6月,浦口区政府将该庙移交给南京市佛教协会。市佛教协会先后拨专款10多万元,从山门至庙堂进行全面修缮,并将泰山庙改名为“泰山寺”,专派尼师隆月师太主持庙务。1996年新建藏经楼,1999年重建山门和新建山西边围墙,同年底东廊房、内院墙开工建设。于此举办物资交流会,每年一次,一直延续至今。
十、鹫峰寺
鹫峰寺坐落于南京白鹭洲公园东北角,建于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为纪念唐朝名僧鹫峰而得名,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鹫峰寺在南齐时为东府城,梁为[attachment=14127691]江总宅的一部分,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宦官进保(又名祖定)择其地创建寺庙,英宗朱祁镇书赐其额“鹫峰寺”,以纪念唐名僧鹫峰大师。
昔日寺基址十亩,另有公产地五亩七分五厘,面南,进山门即金刚殿三楹,其东西各有钟、鼓楼。进而为天王殿三楹,东有伽蓝殿三楹、师殿三楹,西以画廊接轮藏殿三楹。再进为毗卢阁三楹。寺院东有禅院二十四楹、僧房九间。明礼部尚书邹于撰写《鹫峰寺碑记略》。
十一、静海寺
静海寺位于南京城西北部狮子山下,建于明代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七下西洋使海外平服,并祈望海神护佑,同时为供奉郑和从异域带回的罗汉画像、佛牙、玉玩等物品,和奇花异木的活株敕建静海寺。 它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占地约两万平方米;有大雄宝殿和天王、正佛、观音、伽蓝、轮藏、弥勒、祖师等殿宇,还有潮音阁、钟楼、井亭、华严楼、玩咸亭等建筑共80多楹。规模宏大,可谓金陵名刹。郑和晚年曾在此生活过。
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寺名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明清时号称"金陵律寺之冠"、"金陵八大寺之最 "。
静海寺是中英《南京条约》议约地,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现已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十二、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 是明永乐皇帝(朱棣)传说是为纪念其惨死的生母,兴建的一组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 ·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历时19年,耗银250万两,征调工役10多万人。 ·大报恩寺琉璃塔建于永乐十年,宣德三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更被17世纪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下辖百寺。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范围东起今晨光机器厂,西至雨花路,南达雨花台,北抵秦淮河边,周围9里13步。
十三、清凉寺
清凉寺现位于长安区上塔坡村,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曾名真寂寺、崇福寺、化度寺等,金大定二年(1162)法演法师扩建,敕封为清凉寺。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命名为兴教寺。明初称清凉寺,沿用至今。寺原有规模较大,寺内建筑屡毁屡复,佛殿为清末所建。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出自于清凉寺。
清凉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始建于南唐时期,李昪到清凉山避暑,改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高僧文益禅师居住在寺内,创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
十三、古惠济寺
惠济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又称古惠济寺,始建于南朝,初名汤泉禅院。南朝刘宋时,武帝刘裕万乘来游,南朝萧梁时,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复建其中部分,规模远不及以前。
十六、古瓦官寺
瓦官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花露北岗12号,又称古瓦官寺,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至今已经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名列中国五山十刹,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寺院。瓦官寺寺址原为官府管理陶业机构所在地,故寺名“瓦官”,南朝梁代就寺兴建瓦官阁,高二百四十尺(约合60米),高耸入云,大江环前,是当时国都建康登高远眺的绝好去处,有诗云“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阴”可以想见当时形势。六朝时期,瓦官寺几经扩建,已成为规模宏大的江南名刹。东晋末年,瓦官寺已拥有上千僧众。 [1]undefined{ }瓦官寺是除建初寺以外南京最古老的寺庙。它因顾恺之画维摩诘像而成名,留下了点睛之笔的成语;因异鸟飞临此处,才有了后来的凤凰台;因其是天台宗的祖庭,智顗大师修行地,日本、韩国人漂洋过海来寻访。明中期著名文学家王士祯写有《游瓦官寺记》。
十七、大仙寺
大仙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南京市唯一的一座前殿供佛、后殿奉仙的寺庙。大仙寺是一个佛道结合的寺庙,寺庙中最可爱又最可敬的仙家,大家都称:三位老太爷。相传明代时南京大石山有黄大仙显灵,众人募资建大仙庙,大仙庙是道教庙宇。后大仙庙屡建屡毁,2007年更名为“大仙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同时保留道观。2009年重建并对外开放。因此成为南京地区独具特色的庙宇: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后面大仙殿供奉三位老太爷:黄大仙,张大仙,王大仙。
十八、佛顶寺
佛顶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东峰南面,是舍利护持僧团的弘法道场。佛顶寺占地面积2373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04.6平方米。佛顶寺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五个区域。
整体建筑群依山造势,抬头望去,气势宏伟的主殿建筑映在眼前,高近10米的墙壁上刻画着佛祖说法图的石刻,两边尖耸的四角屋顶直矗群山,一对牛角屹立屋顶好不气派,佛顶寺建筑群沿袭禅宗寺院的伽蓝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
每个檐角下都悬挂有一只黄铜制作的风铃,据唐代史料记载房檐下悬挂风铃本是辨别风向之用,后用于塔庙建筑,有“风铃悬于塔庙,世世得好声音”之说。不管从什么角度看,也不管什么时候来,佛顶寺总会让人在不经意间发现惊喜,雨中的佛顶寺,一定要来看一下。殿堂前有七步莲花,传说释迦牟尼一出生就独立行走了七步,每一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
舍利藏宫位于整体建筑位于地下44米处的一个独立空间,为保护舍利的安全,去往舍利藏宫需先过安检,而且需要借助望远镜进行观看。
十九、兜率寺
兜率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狮子岭景区内,鼎盛时期,寺有常住僧侣四十余人。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何以“兜率”命名?原来“兜率”二字出自佛经“兜率天”,“兜率”乃佛家梵语,变作“兜术”、“兜率陀”、“都吏多”等,义译为知足、喜足、妙足、上足等,谓“受乐知足而生喜是心也”。“兜率天”分内院、外院,外院为天众所居,内院为弥勒菩萨之净士,寺以“兜率”命名,体现了创建者喜得狮子岭宝地,仿佛置身于“兜率天”超尘脱俗,心满意足,又据《普翟经》云,“其兜率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舌六十里,菩萨常坐此为诸天人敷演经典”。由此观之,寺以“兜寺”命名亦可窥创建者拟以“传经布道、敷演经典”为宗旨之初衷。
本文著作权归 @苑猫猫的脚步 所有
因为历史上的六朝古都;
因为各个知名的学府;
因为民国时期的著名建筑;
因为南京大屠杀的祭奠;
因为秦淮河的传说;
或者,因为各个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的小吃或者网红的美食;
喵喵想说,不,其实你还可以因为信仰
信仰与虔诚的共同作用,
让大才子杜牧做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感叹,
而这诗中的地方说的就是南京(笔者个人观点),
从古迹
到后期修缮
到消散如云烟的寺庙,
我们来一次浅谈:
一、鸡鸣古寺
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香火最旺的佛寺之一。 ·寺中环境十分幽雅,香火缭绕,左为施食台,台前为弥勒殿,其上是大雄宝殿和观音楼。 寺的东北边有一口胭脂井,相传陈叔宝与其妃张丽华、孔贵嫔曾藏入井中,因为这段往事,很多游客慕名前来。 通往鸡鸣寺前道路两旁的樱花尤其出名,每到清明时节,一片樱海,十分美丽。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城区,交通便利,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鸡鸣寺历史可追溯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二、栖霞古寺
摄山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处的栖霞山上,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栖霞寺不仅规模宏大,殿宇气派非凡,是南京风景最佳处,而且还因其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而声名显赫,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栖霞寺风占地面积40多亩,共有毗卢殿藏经楼三进院勤务,依山势层层上升,格局严整美观。主要景点:舍利塔栖霞寺舍利塔为南唐遗物,是长江以南最古石塔之一,是我国最大的舍利塔。石塔八角五级,高约十五米。基座围以勾线造石栏杆,为近代发掘五代原物复原。基座地面雕刻海水及龙凤鱼虾等图形,现仅残存一部分。塔身下须弥座各面浮雕释迦八相。历经千年风雨,虽有部分石檐毁坠,仍巍然屹立,成为金陵佛气极盛的见证。大佛阁又称三圣殿,供无量寿佛,为南齐时弋开凿。佛像坐身高十点八米,连座高十三点三米,观音势至菩萨左右立侍,高十一米。佛像的衣褶风格,颇似大同云冈石佛。原为舍利塔旁的两尊接引佛,高三米多,秀美典雅,与洛阳龙门石佛相似,亦为中国佛教艺术黄金时代的绝世珍品。千佛岩有“江南云岗”之称,是中国唯一的南朝石窟。无量殿无量殿为千佛岩最早最大的佛龛。无量寿佛居中,两侧分侍观音势至,造像身段匀称,线条流畅。三佛衣褶作风与云冈石窟酷似,而开凿年代比云冈石窟还早十七年。造像精致古朴,可与大同龙门比美,其价值在于保存了南朝佛像的原韵,在江南尤其罕见。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三、毗卢寺
毗卢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汉府街,始建于1522—1566年,因庙中供养毗卢遮那佛,初名毗卢庵,金陵名刹之一,民国时期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中国佛教会、中华佛学研究会、中国宗教联谊会、首都中医院皆设于此。
毗卢寺乃“金光明道场”,秉金光明精神,庄严国土,弘宣圣教,于金陵佛都独具特色。毗卢寺曾成立中国中医院,成为中国佛教研究和中医学研究的中心,对中国佛、医及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是中国佛教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性道场。
四、灵谷寺
灵谷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东南坡下,中山陵以东约1.5千米处,始建于天监十三年(514年),是南朝梁武帝为纪念著名僧人宝志禅师而兴建的“开善精舍”,初名开善寺。明朝时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金陵梵刹志》将其与大报恩寺、天界寺并列为大刹。灵谷寺内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又称无梁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公塔。灵谷寺玄奘纪念堂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像前的玄奘法师顶骨纪念塔中有玄奘顶骨舍利。
五、宏觉寺
塔高25米,七级八面,正中有拱形假塔门,四隐四现;门顶两侧各有小窗。塔顶铁刹和各层腰檐均已损坏,但塔身仍旧完好。 登临塔上,南郊风光一览无余。 位于牛首山东峰,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74年),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后毁,现塔身是明初重建。宏觉寺塔是南京现存最雄伟的砖制仿木结构楼阁式古塔,也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最大的一座砖塔。
宏觉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镇祖堂山,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初名“佛窟寺”,后称“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皇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宏觉寺背依牛首山,面对云台山,左右群山环抱,地理位置绝佳。山南麓就是目前江南地区最大的地下宫殿--南唐二陵。
宏觉寺是金陵名刹,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司空徐度所建,原名为佛窟寺,明正统年间(1436-1449)改名,为明代南京的八大国寺之一。
六、定林寺
南京江宁方山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寺中的定林寺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的倾斜度是5.3度,比斜度为4度 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还要“斜”,至今仍为世界第一斜塔。如今每天都有众多游人、香客来这座千年古刹游览。根据史籍记载:佛陀后,涅槃有两颗佛牙舍利留存世间,一颗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一颗传入当时的乌苌国,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五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游于阗,把佛牙带到南齐首都建康(南京)上定林寺佛牙阁里,广受四方佛徒朝拜,这颗佛牙便供养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 南宋孝宗乾道时 (1164~1173) , 高僧善鉴将“上定林寺”匾额移至方山,重建定林禅寺,与南京钟山上定林寺在子午线上南北正对,同时建定林寺塔,此塔已有800余年历史,专供佛像,不能上人。 定林山庄是为纪念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王安石而新建的一组仿古建筑群,前身为“定林寺”,历史悠久,几度兴衰。是一座由曲廊围合的三进殿堂式庭园建筑。山庄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精巧,玲珑雅致。定林山庄是为纪念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王安石而新建的一组仿古建筑群,是一座由曲廊围合的三进殿堂式庭园建筑。山庄占地面积不大,但布局精巧,玲珑雅致。它的设计者是陵园的高级工程师徐德炳。
七、龙泉禅寺
龙泉禅寺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将军山与断臂崖合抱处的山谷中,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原为鹤林玄素禅师说法处,因寺内有龙泉而得名。明初重建,改称通善寺。清嘉庆年间重修,复称龙泉寺。
寺院依山而筑,前后三进,寺额“龙泉禅寺”为赵朴初题写。寺前有古腊梅一株,为当年鹤林玄素禅师亲手栽种。寺门左侧为龙泉,泉水由龙嘴中汩汩流出;泉畔有“龙泉”碑,为民国元老邹鲁30年代在此隐居时题刻。寺右侧断臂崖下有观音洞,内奉石刻观音坐像,像下有邹鲁《龙泉杂诗》石诗碑。
八、玄奘寺
玄奘寺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走进九华山、玄奘寺,宛如进入了城市山林,绿树成荫,梵音佛影,环境幽雅,意境深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华山景区以“九华丹青”的景点,入选南京新四十景之一,集中南京六朝文化、明代文化、民国文化特点
南京玄奘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九华山公园内,北临玄武湖,东接太平门,西邻台城。九华山又名覆舟山,山形狭长,顶呈平行,《寰宇记》记载:周围三里,高三十丈,东接青溪,北临真武湖,状如覆舟,因以为名。后因山南山麓建有小九华寺,遂亦名小九华山,简称九华山。东晋在覆舟山南建起了中国第一座皇家建筑——北郊坛,辟有药圃,种植芍药供宫廷用药。宋文帝刘义隆于元嘉年间,将药园垒、西池、北郊坛合并,辟为乐游苑,成为六朝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
九、泰山寺
清同治五年(1855)僧德缘重新募建,当时只有中殿和后殿,没有前殿。清光绪五年(1879),浦口防军提督黄士林命人从山脚到庙门口铺有132级台阶。1952年泰山庙悉遭破坏。
1986年6月,浦口区政府将该庙移交给南京市佛教协会。市佛教协会先后拨专款10多万元,从山门至庙堂进行全面修缮,并将泰山庙改名为“泰山寺”,专派尼师隆月师太主持庙务。1996年新建藏经楼,1999年重建山门和新建山西边围墙,同年底东廊房、内院墙开工建设。于此举办物资交流会,每年一次,一直延续至今。
十、鹫峰寺
鹫峰寺坐落于南京白鹭洲公园东北角,建于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为纪念唐朝名僧鹫峰而得名,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鹫峰寺在南齐时为东府城,梁为[attachment=14127691]江总宅的一部分,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宦官进保(又名祖定)择其地创建寺庙,英宗朱祁镇书赐其额“鹫峰寺”,以纪念唐名僧鹫峰大师。
昔日寺基址十亩,另有公产地五亩七分五厘,面南,进山门即金刚殿三楹,其东西各有钟、鼓楼。进而为天王殿三楹,东有伽蓝殿三楹、师殿三楹,西以画廊接轮藏殿三楹。再进为毗卢阁三楹。寺院东有禅院二十四楹、僧房九间。明礼部尚书邹于撰写《鹫峰寺碑记略》。
十一、静海寺
静海寺位于南京城西北部狮子山下,建于明代永乐初年。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七下西洋使海外平服,并祈望海神护佑,同时为供奉郑和从异域带回的罗汉画像、佛牙、玉玩等物品,和奇花异木的活株敕建静海寺。 它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占地约两万平方米;有大雄宝殿和天王、正佛、观音、伽蓝、轮藏、弥勒、祖师等殿宇,还有潮音阁、钟楼、井亭、华严楼、玩咸亭等建筑共80多楹。规模宏大,可谓金陵名刹。郑和晚年曾在此生活过。
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寺名取四海平静,天下太平之意,明清时号称"金陵律寺之冠"、"金陵八大寺之最 "。
静海寺是中英《南京条约》议约地,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现已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十二、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 是明永乐皇帝(朱棣)传说是为纪念其惨死的生母,兴建的一组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 ·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历时19年,耗银250万两,征调工役10多万人。 ·大报恩寺琉璃塔建于永乐十年,宣德三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更被17世纪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下辖百寺。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范围东起今晨光机器厂,西至雨花路,南达雨花台,北抵秦淮河边,周围9里13步。
十三、清凉寺
清凉寺现位于长安区上塔坡村,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曾名真寂寺、崇福寺、化度寺等,金大定二年(1162)法演法师扩建,敕封为清凉寺。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命名为兴教寺。明初称清凉寺,沿用至今。寺原有规模较大,寺内建筑屡毁屡复,佛殿为清末所建。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出自于清凉寺。
清凉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始建于南唐时期,李昪到清凉山避暑,改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高僧文益禅师居住在寺内,创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
十三、古惠济寺
惠济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又称古惠济寺,始建于南朝,初名汤泉禅院。南朝刘宋时,武帝刘裕万乘来游,南朝萧梁时,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复建其中部分,规模远不及以前。
十六、古瓦官寺
瓦官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花露北岗12号,又称古瓦官寺,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至今已经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名列中国五山十刹,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寺院。瓦官寺寺址原为官府管理陶业机构所在地,故寺名“瓦官”,南朝梁代就寺兴建瓦官阁,高二百四十尺(约合60米),高耸入云,大江环前,是当时国都建康登高远眺的绝好去处,有诗云“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阴”可以想见当时形势。六朝时期,瓦官寺几经扩建,已成为规模宏大的江南名刹。东晋末年,瓦官寺已拥有上千僧众。 [1]undefined{ }瓦官寺是除建初寺以外南京最古老的寺庙。它因顾恺之画维摩诘像而成名,留下了点睛之笔的成语;因异鸟飞临此处,才有了后来的凤凰台;因其是天台宗的祖庭,智顗大师修行地,日本、韩国人漂洋过海来寻访。明中期著名文学家王士祯写有《游瓦官寺记》。
十七、大仙寺
大仙寺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南京市唯一的一座前殿供佛、后殿奉仙的寺庙。大仙寺是一个佛道结合的寺庙,寺庙中最可爱又最可敬的仙家,大家都称:三位老太爷。相传明代时南京大石山有黄大仙显灵,众人募资建大仙庙,大仙庙是道教庙宇。后大仙庙屡建屡毁,2007年更名为“大仙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同时保留道观。2009年重建并对外开放。因此成为南京地区独具特色的庙宇: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后面大仙殿供奉三位老太爷:黄大仙,张大仙,王大仙。
十八、佛顶寺
佛顶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东峰南面,是舍利护持僧团的弘法道场。佛顶寺占地面积23731.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04.6平方米。佛顶寺按功能划分为礼佛、弘法、斋堂、僧寮、茶苑五个区域。
整体建筑群依山造势,抬头望去,气势宏伟的主殿建筑映在眼前,高近10米的墙壁上刻画着佛祖说法图的石刻,两边尖耸的四角屋顶直矗群山,一对牛角屹立屋顶好不气派,佛顶寺建筑群沿袭禅宗寺院的伽蓝七堂之制,秉承唐代建筑风格。
每个檐角下都悬挂有一只黄铜制作的风铃,据唐代史料记载房檐下悬挂风铃本是辨别风向之用,后用于塔庙建筑,有“风铃悬于塔庙,世世得好声音”之说。不管从什么角度看,也不管什么时候来,佛顶寺总会让人在不经意间发现惊喜,雨中的佛顶寺,一定要来看一下。殿堂前有七步莲花,传说释迦牟尼一出生就独立行走了七步,每一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
舍利藏宫位于整体建筑位于地下44米处的一个独立空间,为保护舍利的安全,去往舍利藏宫需先过安检,而且需要借助望远镜进行观看。
十九、兜率寺
兜率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狮子岭景区内,鼎盛时期,寺有常住僧侣四十余人。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寺何以“兜率”命名?原来“兜率”二字出自佛经“兜率天”,“兜率”乃佛家梵语,变作“兜术”、“兜率陀”、“都吏多”等,义译为知足、喜足、妙足、上足等,谓“受乐知足而生喜是心也”。“兜率天”分内院、外院,外院为天众所居,内院为弥勒菩萨之净士,寺以“兜率”命名,体现了创建者喜得狮子岭宝地,仿佛置身于“兜率天”超尘脱俗,心满意足,又据《普翟经》云,“其兜率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舌六十里,菩萨常坐此为诸天人敷演经典”。由此观之,寺以“兜寺”命名亦可窥创建者拟以“传经布道、敷演经典”为宗旨之初衷。
本文著作权归 @苑猫猫的脚步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