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市裕华路鳞次栉比的高楼间,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威严凝重的古建筑群,这里就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 “直隶总督”一职,在百年前可以说是一国的咽喉要职了,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今天津 、河北大部与河南、 山东小部)的军民政务。李鸿章、曾国藩、袁世凯都曾下车于此,此把交椅非一般人做得的。 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大规模扩建,历经康熙至宣统诸朝,堪称清王朝的历史缩影。总督署坐北朝南,有大门、仪门、大堂等,共有建筑105间。有清一代,这里一直是直隶省的军政枢纽,直到1912年清朝寿终正寝,才宣告废止。 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总督署的格局是“前衙后寝”。从建筑遗存上看,大堂和二堂正厅上方悬挂匾托,而官邸和上房正厅门上只可悬挂门帘。总督署的大堂、二堂建筑庄严肃穆,悬挂的牌匾必须由皇帝御赐,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匾额的质量。 “恪恭首牧”的匾额是雍正皇帝御笔,用以褒奖赞誉克勤克俭的直隶总督唐执玉。大堂虽为正堂,但总督平时并不在这里办公,只是一个举行隆重贺典和重大政务的场所。如今看来,大堂的体量和县衙却也是差不多的,堂上的空间算不上宽敞。当年李鸿章和袁世凯坐镇于此的时候,建筑的气势当是与今日不同的。 虽然颇具传奇色彩,真正看到时却觉得这里似乎有些意外的低矮。整个建筑房舍都由青砖建成,黑柱彩廊,并没有特别奢华的装饰,显得威严凝重。 走进这里其实是走进了多段历史。那么多历史名人曾经在这里走过,呆过,住过,那份原本缥缈的敬畏感也随之变得实在、确切起来。 带着时间风尘的地方,藏着多少历史的风云际会,眼前的建筑简朴却又韵味十足。行走其间,清清爽爽,外观上没有过多的奢华,历经岁月之后,看起来分外舒服。 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取深思熟虑补其不足之意。这里是总督接见外地官员和僚属,复审民事案件,举行一般礼仪活动的场所。 参观遗址,其实是给了人们一个探寻古人思想和踪迹的机会,所谓“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当人们抚今追昔,与先人隔空对话,便是心意共鸣了。 三堂又称官邸,已经进入到总督的内宅了,外人不得擅入。这里虽然办公,但因为是在自己家里,所以布置的半官半民,只有办公用具和木床和简单的家具,并没有仙鹤麒麟职衔牌之类的东西。 作为直隶省的军政枢纽机关,历任总督在这里处理过无数次的政务,有兴农治水、查吏安民的政绩,也有贪赃枉法、镇压农民起义、出卖主权尊严的劣举。中国近代史的风云,在这里风多变幻。人们总说,往事如烟,然而有时候,往事并不如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