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在人类社会传承发展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庭的组成,后代的传承皆源于此。在中国古代,婚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演变,并且逐渐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婚姻礼仪制度,简单说来便是古代婚姻中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不属于"六礼"之中的"催妆之礼"亦深受古代人们的重视,成为婚姻礼仪中的重要环节。
"催妆之礼"是古代迎亲礼仪中的环节,"催"指的是前来迎亲的新郎,"妆"指的是在闺房之中梳妆备嫁的新娘。催妆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后经秦汉、魏晋不断传播,至北朝时已经在全社会普及,唐朝时催妆之礼逐渐开拓出新天地,甚至在诗文化上一度精彩纷呈。此后,催妆之礼发展成熟,后代各朝皆沿袭此礼。催妆在古代结婚仪式之中有着礼仪规范,更在喜庆欢乐的婚礼中蕴含深刻意义。
催妆之礼的起源
催妆之礼是伴随古代迎亲礼而产生的,而早在周代时就已经有迎亲之礼。昔日,周文王迎娶莘国大姒时,便在婚礼当日亲自到渭河之畔迎接,此事亦记载于《诗经·大明》之中,述为"文定厥祥,亲迎于渭"的记述。早在周代,古代婚礼便已经形成礼仪制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六礼"便已是《周礼》中的成文礼仪。迎亲礼仪作为婚礼的最后一个礼仪环节,那催妆是怎样产生的呢?
催妆之礼的产生还得从古代民间的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掠夺婚谈起。掠夺婚至今在一些民族地区的婚俗中依然可以见到,它原形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是当时婚俗中以强行掠夺的方式来达到成婚目的的一种手段。后来逐渐演变为婚礼中一种假掠夺,仅仅保留以前的形式,亦是古代迎亲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的原因之一。为保证婚姻的正常顺利,避免"被掠夺",前来迎亲的人便要催促新娘快点儿完成梳妆,顺利出嫁,防止突生变故。
古代礼仪制度皆源于最初的民间习俗,民间的催妆习俗亦伴随着婚姻礼仪的形成,逐渐被古代社会上阶层的士官贵族接受,并逐渐传播开来。至北朝时期,才在古代中国社会普及。这与当时北朝鲜卑政权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成为社会的主要趋势,而汉族的婚姻礼仪同样被鲜卑各族融汇贯通,整个古代中国北部盛行胡汉合流的婚姻礼仪形式。婚姻礼仪中逐渐渗入胡风之习,尤其是催妆之礼,更为北朝人欢迎。
据《酉阳杂俎·贬误篇》记载,北朝时期的婚礼中,必须用青布慢为屋,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新妇。夫家百余人换车,俱呼曰:"新妇子催出来"。其声不绝,登车乃止。便是"催妆"之礼。由此,催妆习俗成为北朝婚制礼仪中男方迎亲的重要前奏"百余人或十数人俱呼",气氛热闹,毫无汉族文化的含蓄雅致,却增添北方民族看似鄙俗粗野,实则豪放不羁的风情。
至唐朝,同样带有鲜卑血脉的唐人承袭北朝婚俗,催妆之风更甚从前,甚至加以革新,以诗歌的形式赋予"催妆之礼"别开生面的艺术气息,变生活中粗俗的呼喝之辞为艺术的"催妆诗"。因此,清朝的诗人袁枚曾在在《随园诗话》中写到:"北齐婚礼,设青庐,夫家领百余人,挟车子,呼新妇,催出来。唐因之,有催妆诗。"至唐朝,婚礼中的催妆才真正成熟完善,并在宋元明清的婚嫁礼俗中流传千年,至今,人们的婚礼中亦多见"催妆之礼"的遗风。
催妆的礼仪规范
自北朝开始,热闹而又真切的催妆之礼便深受古人欢迎,唐朝更发展出以诗催妆,文艺而雅致。催妆虽不在婚俗"六礼"之中,其融入依然要符合婚姻礼仪,不能打破以成明文规定的"六礼",并形成逐渐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
催妆之礼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源于古代汉族婚姻习俗中的"铺床"和"催妆",与迎亲时的催妆并非完全一样。临近佳期,新郎方要派人而非其本人前往未婚妻家中"催妆",催促女方家准备好新娘出嫁需要的嫁妆,男方家还会带上新娘所需的装扮饰品和礼品来催妆。
意在告知女方家出嫁的吉日,让新娘做好准备。而女方家在此次催妆后的婚前一日,到男方家"铺床",亦称"铺房",即女方家带着一些床上用品和其他物件去男方家布置结婚新房,洞房时房内为女方之物,有炫耀之意。
此次催妆是在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的程序完成之后,结亲双方确定了成婚日期,男方家在婚前娶女方家催妆。亦有将请期和婚前催妆同时进行。请期,俗称"提日子"、"送日头",即送完大骋以后,男方选好迎娶的日期,一备礼去女家,征得女方同意的仪式。
古代婚俗请期用雁,现代多用红纸笺写好迎娶的日期时辰,作为"请期礼书",或者口头协商定下"吉日"和"吉时"。婚前催妆与请期含义差不多,皆为告知女方出嫁吉日吉时,做好出嫁准备,因此有将两个仪式合为一。
其二是在"六礼"中最后一个环节,新郎迎亲时"催妆"。亲迎时新郎至新娘家,以诗词催请新娘梳好妆饰,早上婚车。唐人催妆以诗,谓之催妆诗。宋人喜填词,催妆,亦有以诗代词。催妆诗大多是即兴而做,女婿、傧相、贺客皆可借机逞弄文采,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随着催妆在民间的盛行,宋代的催妆逐渐演变成了送礼之名,更加显示出求娶新娘的诚意。
催妆之礼的蕴意
催妆之礼从最初的保证婚礼正常进行,逐渐在演变中有了更深的蕴意。尤其是随着催妆之礼在唐朝盛行,催妆诗给"催妆之礼"赋予更深的内涵,可谓精彩纷呈。
1.表现新娘的不舍与羞怯
新婿到女家迎娶时,出嫁女在梳妆打扮完毕后,往往有意拖延时间迟迟不出,以表对父母的不舍、出嫁前在家的娇贵以及羞怯。必须经夫家人或者新婿本人多次咏诗催妆,才肯出阁登上迎亲的婚车。其中,包含着古代女子对父母多年养育恩情的难舍,亦有对闺阁中娇惯的少女时光的依恋,这些皆会在出嫁后而改变。
唐代催妆诗的流行以及新娘出嫁前礼仪之繁缛。若新婿不作"催妆诗",则新娘可以迟迟不登上迎亲车,这完全由女方决定,它表明在婚礼仪式中,女子在未登上夫婿的婚车之前,特别是未走进夫家门槛以前,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这也是古代女子出嫁前最后一次"任性"。
2.传达婚姻的两姓之好
催妆虽不在"六礼"的规定中,却将"六礼"所要表达的男女双方重视彼此间的婚姻,以各种礼仪形式表现双方愿意结两姓之好的诚意。毕竟,古代婚姻更看重的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催妆之礼往往可以看出新郎的对婚姻的态度,有诚意的催妆更得新娘家的欢喜,亦为两个家庭的联姻结合的关系加上一道"保险"。
3.表现新婿对新娘的赞美及情意
对古代女子而言,婚礼这一天的盛装打扮,锦衣罗裙,珠翠扫额,是人生中最美的一天,心中有着对婚后生活的期盼,亦有即将面对新郎的羞怯欢喜,亦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容貌,迟迟不出,忙于梳妆。而前来催妆的新婿所作催妆之诗仿佛深知新娘内心,从不舍夸赞之词,诗中更有古代男女之间含蓄真挚的对彼此婚姻的期待之情。一诗作"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道尽新娘之美与其间绵绵情意。
4.增添喜庆的氛围
古代迎亲中,催妆千呼万唤,新妇终于露面,"引女出门外,扶上车中,举烛,整顿衣服。男家从内抱烛如出,女家烛灭。新郎骑二环三匝,绕妇车三转,车启动。"如此美好而喜庆的场面,少不了化妆师的热闹气氛。催妆诗由新婿自作,也有傧相代作,当时不仅上流社会达官贵人家流行作催妆诗。新婿作催妆,常被用来考验其才华,而诗中对娇怯新娘含蓄而热烈的揶揄,这使得催妆之礼成为宾客最为欢喜的环节。
催妆诗词的兴盛
自唐朝催妆之礼中催妆诗的盛行,催妆之诗亦精彩纷呈,在辉煌的唐诗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抹亮色。受唐代的影响,宋代词文化的兴盛亦处处可见催妆之影。婚礼的盛大场面以及新娘的待嫁情形是催妆诗中主要的表现题材。唐代诗人陆畅曾在云安公主成婚时奉诏作催妆诗一首,"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将皇室公主婚礼的盛况及流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有"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以神采之笔将"北府迎"、"南郡来"、"连蒂杏"、"合欢杯"、"神仙曲"、"秦娥女",诸多辞令与美景合为一体,情景交融。"争引"两字,把亲迎队伍的急切心情表达得维妙维肖。
因"催妆"引起的趣事也不少。比如宋朝徽宗宣和年间,在毗陵即今江苏常州市,有位姓成的省官,貌丑且多痣,元配妻子已逝去,只得再娶,迎亲当日,岳母惊其丑陋,大呼:"我女如菩萨,乃嫁一麻胡!"并命其作"催妆诗"以检验他是否有才能。这位姓成的新郎立马提笔成诗一首:"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朱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全场宾客啼笑不已。
对于唐宋文人,催妆诗不仅是描述婚礼中催妆的风景,亦逐渐成为他们隐喻情感的表达。诸如宋代张耒在《和苏适春雪八首》中写道"不死松篁劳借问,未开桃李与催妆。已饶艳女纤腰舞,偏犯贫儒百结裳。"。此中的"催妆"描写的不是婚礼之中的环节,而是诗人情感的隐喻。
催妆之礼的遗风
从唐宋至明清,催催妆之礼在民间以及士官贵族之中都十分流行,亦被人们重视。民国时期催妆之礼仍然传承,在江浙一带依旧盛行迎亲时作催妆诗。然后,后来饱含文化风情的"催妆",几乎成了男家向女家分送礼品的代名词,使之成为婚姻"商品化"的一种映证。
民国期间的云南等地,男方的"亲迎"队伍前来"催妆",女方却是"循例闭门不纳",于是男家将"或三元,或五元"的"门包"递给守着新娘闺房的人满足她们的要求之后,才将门开放"。浙江的杭州民间,在新娘被"催请"已经出阁登车之后,那些"茶酒司"的人,"念催妆诗词,求利市钱,酒毕,始放彩车起步"。
至今,催妆的婚礼环节亦普遍存在,无论南方北方,皆是如此。但不再像唐宋时期那样,作催妆诗,而是直接以"红包"作为催妆的手段。
结语
古代的催妆之礼,从先秦时期,到北朝胡汉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唐朝成熟并兴盛,既符合婚姻礼仪的规范,亦增添喜庆氛围,催妆诗更是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古人催妆以诗,"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充溢情意乐趣。催妆之礼,在繁缛的婚姻礼仪中独显其生动真切,有新娘的娇羞美颜,更有新郎的才华情意。
参考资料:《婚嫁风俗综述》
"催妆之礼"是古代迎亲礼仪中的环节,"催"指的是前来迎亲的新郎,"妆"指的是在闺房之中梳妆备嫁的新娘。催妆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后经秦汉、魏晋不断传播,至北朝时已经在全社会普及,唐朝时催妆之礼逐渐开拓出新天地,甚至在诗文化上一度精彩纷呈。此后,催妆之礼发展成熟,后代各朝皆沿袭此礼。催妆在古代结婚仪式之中有着礼仪规范,更在喜庆欢乐的婚礼中蕴含深刻意义。
催妆之礼的起源
催妆之礼是伴随古代迎亲礼而产生的,而早在周代时就已经有迎亲之礼。昔日,周文王迎娶莘国大姒时,便在婚礼当日亲自到渭河之畔迎接,此事亦记载于《诗经·大明》之中,述为"文定厥祥,亲迎于渭"的记述。早在周代,古代婚礼便已经形成礼仪制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六礼"便已是《周礼》中的成文礼仪。迎亲礼仪作为婚礼的最后一个礼仪环节,那催妆是怎样产生的呢?
催妆之礼的产生还得从古代民间的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掠夺婚谈起。掠夺婚至今在一些民族地区的婚俗中依然可以见到,它原形成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是当时婚俗中以强行掠夺的方式来达到成婚目的的一种手段。后来逐渐演变为婚礼中一种假掠夺,仅仅保留以前的形式,亦是古代迎亲礼多在黄昏时分举行的原因之一。为保证婚姻的正常顺利,避免"被掠夺",前来迎亲的人便要催促新娘快点儿完成梳妆,顺利出嫁,防止突生变故。
古代礼仪制度皆源于最初的民间习俗,民间的催妆习俗亦伴随着婚姻礼仪的形成,逐渐被古代社会上阶层的士官贵族接受,并逐渐传播开来。至北朝时期,才在古代中国社会普及。这与当时北朝鲜卑政权极力推行"汉化"政策,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成为社会的主要趋势,而汉族的婚姻礼仪同样被鲜卑各族融汇贯通,整个古代中国北部盛行胡汉合流的婚姻礼仪形式。婚姻礼仪中逐渐渗入胡风之习,尤其是催妆之礼,更为北朝人欢迎。
据《酉阳杂俎·贬误篇》记载,北朝时期的婚礼中,必须用青布慢为屋,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新妇。夫家百余人换车,俱呼曰:"新妇子催出来"。其声不绝,登车乃止。便是"催妆"之礼。由此,催妆习俗成为北朝婚制礼仪中男方迎亲的重要前奏"百余人或十数人俱呼",气氛热闹,毫无汉族文化的含蓄雅致,却增添北方民族看似鄙俗粗野,实则豪放不羁的风情。
至唐朝,同样带有鲜卑血脉的唐人承袭北朝婚俗,催妆之风更甚从前,甚至加以革新,以诗歌的形式赋予"催妆之礼"别开生面的艺术气息,变生活中粗俗的呼喝之辞为艺术的"催妆诗"。因此,清朝的诗人袁枚曾在在《随园诗话》中写到:"北齐婚礼,设青庐,夫家领百余人,挟车子,呼新妇,催出来。唐因之,有催妆诗。"至唐朝,婚礼中的催妆才真正成熟完善,并在宋元明清的婚嫁礼俗中流传千年,至今,人们的婚礼中亦多见"催妆之礼"的遗风。
催妆的礼仪规范
自北朝开始,热闹而又真切的催妆之礼便深受古人欢迎,唐朝更发展出以诗催妆,文艺而雅致。催妆虽不在婚俗"六礼"之中,其融入依然要符合婚姻礼仪,不能打破以成明文规定的"六礼",并形成逐渐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
催妆之礼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源于古代汉族婚姻习俗中的"铺床"和"催妆",与迎亲时的催妆并非完全一样。临近佳期,新郎方要派人而非其本人前往未婚妻家中"催妆",催促女方家准备好新娘出嫁需要的嫁妆,男方家还会带上新娘所需的装扮饰品和礼品来催妆。
意在告知女方家出嫁的吉日,让新娘做好准备。而女方家在此次催妆后的婚前一日,到男方家"铺床",亦称"铺房",即女方家带着一些床上用品和其他物件去男方家布置结婚新房,洞房时房内为女方之物,有炫耀之意。
此次催妆是在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的程序完成之后,结亲双方确定了成婚日期,男方家在婚前娶女方家催妆。亦有将请期和婚前催妆同时进行。请期,俗称"提日子"、"送日头",即送完大骋以后,男方选好迎娶的日期,一备礼去女家,征得女方同意的仪式。
古代婚俗请期用雁,现代多用红纸笺写好迎娶的日期时辰,作为"请期礼书",或者口头协商定下"吉日"和"吉时"。婚前催妆与请期含义差不多,皆为告知女方出嫁吉日吉时,做好出嫁准备,因此有将两个仪式合为一。
其二是在"六礼"中最后一个环节,新郎迎亲时"催妆"。亲迎时新郎至新娘家,以诗词催请新娘梳好妆饰,早上婚车。唐人催妆以诗,谓之催妆诗。宋人喜填词,催妆,亦有以诗代词。催妆诗大多是即兴而做,女婿、傧相、贺客皆可借机逞弄文采,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随着催妆在民间的盛行,宋代的催妆逐渐演变成了送礼之名,更加显示出求娶新娘的诚意。
催妆之礼的蕴意
催妆之礼从最初的保证婚礼正常进行,逐渐在演变中有了更深的蕴意。尤其是随着催妆之礼在唐朝盛行,催妆诗给"催妆之礼"赋予更深的内涵,可谓精彩纷呈。
1.表现新娘的不舍与羞怯
新婿到女家迎娶时,出嫁女在梳妆打扮完毕后,往往有意拖延时间迟迟不出,以表对父母的不舍、出嫁前在家的娇贵以及羞怯。必须经夫家人或者新婿本人多次咏诗催妆,才肯出阁登上迎亲的婚车。其中,包含着古代女子对父母多年养育恩情的难舍,亦有对闺阁中娇惯的少女时光的依恋,这些皆会在出嫁后而改变。
唐代催妆诗的流行以及新娘出嫁前礼仪之繁缛。若新婿不作"催妆诗",则新娘可以迟迟不登上迎亲车,这完全由女方决定,它表明在婚礼仪式中,女子在未登上夫婿的婚车之前,特别是未走进夫家门槛以前,有着较大的自由度,这也是古代女子出嫁前最后一次"任性"。
2.传达婚姻的两姓之好
催妆虽不在"六礼"的规定中,却将"六礼"所要表达的男女双方重视彼此间的婚姻,以各种礼仪形式表现双方愿意结两姓之好的诚意。毕竟,古代婚姻更看重的是两个家族的结合。催妆之礼往往可以看出新郎的对婚姻的态度,有诚意的催妆更得新娘家的欢喜,亦为两个家庭的联姻结合的关系加上一道"保险"。
3.表现新婿对新娘的赞美及情意
对古代女子而言,婚礼这一天的盛装打扮,锦衣罗裙,珠翠扫额,是人生中最美的一天,心中有着对婚后生活的期盼,亦有即将面对新郎的羞怯欢喜,亦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容貌,迟迟不出,忙于梳妆。而前来催妆的新婿所作催妆之诗仿佛深知新娘内心,从不舍夸赞之词,诗中更有古代男女之间含蓄真挚的对彼此婚姻的期待之情。一诗作"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道尽新娘之美与其间绵绵情意。
4.增添喜庆的氛围
古代迎亲中,催妆千呼万唤,新妇终于露面,"引女出门外,扶上车中,举烛,整顿衣服。男家从内抱烛如出,女家烛灭。新郎骑二环三匝,绕妇车三转,车启动。"如此美好而喜庆的场面,少不了化妆师的热闹气氛。催妆诗由新婿自作,也有傧相代作,当时不仅上流社会达官贵人家流行作催妆诗。新婿作催妆,常被用来考验其才华,而诗中对娇怯新娘含蓄而热烈的揶揄,这使得催妆之礼成为宾客最为欢喜的环节。
催妆诗词的兴盛
自唐朝催妆之礼中催妆诗的盛行,催妆之诗亦精彩纷呈,在辉煌的唐诗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抹亮色。受唐代的影响,宋代词文化的兴盛亦处处可见催妆之影。婚礼的盛大场面以及新娘的待嫁情形是催妆诗中主要的表现题材。唐代诗人陆畅曾在云安公主成婚时奉诏作催妆诗一首,"云安公主贵,出嫁五侯家。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将皇室公主婚礼的盛况及流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有"北府迎尘南郡来,莫将芳意更迟回。虽言天上光阴别,且被人间更漏催。烟树迥垂连蒂杏,彩童交捧合欢杯。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以神采之笔将"北府迎"、"南郡来"、"连蒂杏"、"合欢杯"、"神仙曲"、"秦娥女",诸多辞令与美景合为一体,情景交融。"争引"两字,把亲迎队伍的急切心情表达得维妙维肖。
因"催妆"引起的趣事也不少。比如宋朝徽宗宣和年间,在毗陵即今江苏常州市,有位姓成的省官,貌丑且多痣,元配妻子已逝去,只得再娶,迎亲当日,岳母惊其丑陋,大呼:"我女如菩萨,乃嫁一麻胡!"并命其作"催妆诗"以检验他是否有才能。这位姓成的新郎立马提笔成诗一首:"一床两好世间无,好女如何得好夫。高卷朱帘明点烛,试教菩萨看麻胡。"全场宾客啼笑不已。
对于唐宋文人,催妆诗不仅是描述婚礼中催妆的风景,亦逐渐成为他们隐喻情感的表达。诸如宋代张耒在《和苏适春雪八首》中写道"不死松篁劳借问,未开桃李与催妆。已饶艳女纤腰舞,偏犯贫儒百结裳。"。此中的"催妆"描写的不是婚礼之中的环节,而是诗人情感的隐喻。
催妆之礼的遗风
从唐宋至明清,催催妆之礼在民间以及士官贵族之中都十分流行,亦被人们重视。民国时期催妆之礼仍然传承,在江浙一带依旧盛行迎亲时作催妆诗。然后,后来饱含文化风情的"催妆",几乎成了男家向女家分送礼品的代名词,使之成为婚姻"商品化"的一种映证。
民国期间的云南等地,男方的"亲迎"队伍前来"催妆",女方却是"循例闭门不纳",于是男家将"或三元,或五元"的"门包"递给守着新娘闺房的人满足她们的要求之后,才将门开放"。浙江的杭州民间,在新娘被"催请"已经出阁登车之后,那些"茶酒司"的人,"念催妆诗词,求利市钱,酒毕,始放彩车起步"。
至今,催妆的婚礼环节亦普遍存在,无论南方北方,皆是如此。但不再像唐宋时期那样,作催妆诗,而是直接以"红包"作为催妆的手段。
结语
古代的催妆之礼,从先秦时期,到北朝胡汉文化的融合发展,与唐朝成熟并兴盛,既符合婚姻礼仪的规范,亦增添喜庆氛围,催妆诗更是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古人催妆以诗,"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充溢情意乐趣。催妆之礼,在繁缛的婚姻礼仪中独显其生动真切,有新娘的娇羞美颜,更有新郎的才华情意。
参考资料:《婚嫁风俗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