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科普中国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热、最湿、最闷的一段时间。所谓“伏”,既有伏邪、暑邪的意思,也有“趴伏”家中,少出门、躲暑湿的意味。本周就要迎来今年的三伏天了,家长们一直在问我:能不能、该不该带宝宝去医院贴三伏贴?
哪些宝宝适合三伏贴?哪些宝宝不宜贴?
“小孩到底能不能用三伏贴?”最近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这个问题无法斩钉截铁地给出确切答案。因为一不知宝宝体质,二不知宝宝身体状况。比如最近有没有生病、有没有积食?中医保健如果不谈辨证,要取得好效果是很难的。所以,判断宝宝是否能用三伏贴的大前提是一看体质,二看身体状况。
三伏贴适合体质明显虚寒的孩子;抵抗力差、反复感冒生病的孩子;患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的孩子。
那身体健康的宝宝能不能用三伏贴?
可以但没必要。若家长抱着不贴白不贴、多多益善的心态,反而有可能打破宝宝身体原本的平衡。而且,大热天带宝宝去医院,室内空调冷、人又多,室外伏邪肆虐,反倒容易造成身体不适。
三伏贴不适用于2岁以下的孩子;正在生病或明显积食的孩子;有“热气上火”表现的孩子,包括虚火、积热等热证;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孩子;对三伏贴过敏的孩子;有皮疹、皮损的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三伏贴过敏,包括:皮肤敏感、对三伏贴组成里的中药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生姜等)过敏、对药贴胶布本身过敏等。还要注意,有的宝宝虽然是明显的虚寒体质、易感体质,应该很适合三伏贴,但是遇到发烧感冒,此时就不建议用三伏贴。
一定要在三伏天的“正日子”那天去贴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必须先了解,三伏贴遵循的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保健原理。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充足的季节。人在三伏、长夏时节,又有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的特点。因此这个阶段温补阳气最为高效。
“阳气足则百病除”。宝宝在夏天若能补足阳气,抵抗力也会随之提升。到了阳气敛藏、以阴寒为主的冬天,就能少生病。
很多家长认为,三伏贴应当选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头天去贴,只有在那几日去贴,阳气才最足、效果最好。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太准确的,如果是对证的药物敷贴,即使不在三伏天的第一天去贴,也能起到好的效果。
夏季天地间的阳气源源不绝,拘泥于特定的某一天去医院“扎堆”敷贴,没有必要。更不必为了赶日子,故意隐瞒或忽略孩子的不适,对身体造成伤害。
我总是说,功夫在平时,只要认真学习中医育儿、应季养护,就会知道,夏季补养阳气的方法,远不止三伏贴一种,效果也不见得比三伏贴差。艾灸、泡脚、应季食疗方,晴朗无风时出门散步、微微发汗,或者找个向阳的房间,舒舒服服地晒晒后背,都是不错的补阳选择。
三伏贴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多?
对中医保健一知半解的家长,往往会对三伏贴抱有“立竿见影”的期待。一旦效果不符合预期,就觉得它没什么用,贴得不合适还会让宝宝皮肤发红、发热甚至起泡等“副作用”很多的样子。
首先要说明的是,用了三伏贴后皮肤有些发红、发热的反应,大都是正常的,是身体往外透发邪毒的表现。不过,和大人不同,宝宝未必能忍受这种异样感,会忍不住用手触碰抓挠,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如果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停止三伏贴药,不要擅自涂抹药膏,管住宝宝的小手不去抓挠,待其自然痊愈。如果起了水泡、皮肤反应比较严重,还是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处理比较稳妥。
其次,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三伏贴不是万能贴,也不是包治百病、神乎其神。儿科中医保健讲究温和、平稳,比起治病,更提倡整体、平衡的保健态度。比如,宝宝患了慢性鼻窦炎,可以通过三伏贴提高宝宝免疫力,使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增强,生病机会减少,这样鼻窦炎症状就会慢慢减轻。
如果家长寄希望于三伏贴能立竿见影治好病,没有将鼻窦炎的中医调理、养护在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甚至用错误的方法养育宝宝,三伏贴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效的。
三伏贴前后注意指南
如果确定宝宝当下的状况适合敷贴,还有一些细则需要了解:
1、2020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至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至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至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
每次敷贴,间隔天数应为10天左右。如果宝宝体质比较差,可在医生指导下,贴完末伏贴后的10天,再贴一次伏后贴加强。
2、敷贴前后注意事项
贴前:检查宝宝身体,确认没有不适合敷贴的情况。比如是否生病发热,是否有较严重的积食,是否有“热气上火”,是否有皮疹、创口等。
贴时:贴剂并非贴得越久越好,儿童通常1小时以内即可。年龄较小的(3~6岁)敷贴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贴时注意宝宝情况,发现有不适,立即取下贴药。
贴后:24小时内注意不要吹空调,不要直吹风扇;贴后4~6小时内不要洗澡;贴后3天建议清淡饮食,不要吃滋腻高糖、寒凉生冷,以及海鲜、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发物”;贴药期间及过后2~3天,注意控制宝宝情绪,不要过于兴奋、跑跳、晚睡。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小时候姨妈家就有这个讲究,到了哪个时候,全家人都会贴这个,现在终于知道有什么作用啦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热、最湿、最闷的一段时间。所谓“伏”,既有伏邪、暑邪的意思,也有“趴伏”家中,少出门、躲暑湿的意味。本周就要迎来今年的三伏天了,家长们一直在问我:能不能、该不该带宝宝去医院贴三伏贴?
哪些宝宝适合三伏贴?哪些宝宝不宜贴?
“小孩到底能不能用三伏贴?”最近常有家长这样问我。
这个问题无法斩钉截铁地给出确切答案。因为一不知宝宝体质,二不知宝宝身体状况。比如最近有没有生病、有没有积食?中医保健如果不谈辨证,要取得好效果是很难的。所以,判断宝宝是否能用三伏贴的大前提是一看体质,二看身体状况。
三伏贴适合体质明显虚寒的孩子;抵抗力差、反复感冒生病的孩子;患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的孩子。
那身体健康的宝宝能不能用三伏贴?
可以但没必要。若家长抱着不贴白不贴、多多益善的心态,反而有可能打破宝宝身体原本的平衡。而且,大热天带宝宝去医院,室内空调冷、人又多,室外伏邪肆虐,反倒容易造成身体不适。
三伏贴不适用于2岁以下的孩子;正在生病或明显积食的孩子;有“热气上火”表现的孩子,包括虚火、积热等热证;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的孩子;对三伏贴过敏的孩子;有皮疹、皮损的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三伏贴过敏,包括:皮肤敏感、对三伏贴组成里的中药材(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麝香、麻黄、肉桂、小茴香、生姜等)过敏、对药贴胶布本身过敏等。还要注意,有的宝宝虽然是明显的虚寒体质、易感体质,应该很适合三伏贴,但是遇到发烧感冒,此时就不建议用三伏贴。
一定要在三伏天的“正日子”那天去贴吗?
回答这个问题前,必须先了解,三伏贴遵循的是中医“冬病夏治”的保健原理。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充足的季节。人在三伏、长夏时节,又有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的特点。因此这个阶段温补阳气最为高效。
“阳气足则百病除”。宝宝在夏天若能补足阳气,抵抗力也会随之提升。到了阳气敛藏、以阴寒为主的冬天,就能少生病。
很多家长认为,三伏贴应当选初伏、中伏和末伏的头天去贴,只有在那几日去贴,阳气才最足、效果最好。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太准确的,如果是对证的药物敷贴,即使不在三伏天的第一天去贴,也能起到好的效果。
夏季天地间的阳气源源不绝,拘泥于特定的某一天去医院“扎堆”敷贴,没有必要。更不必为了赶日子,故意隐瞒或忽略孩子的不适,对身体造成伤害。
我总是说,功夫在平时,只要认真学习中医育儿、应季养护,就会知道,夏季补养阳气的方法,远不止三伏贴一种,效果也不见得比三伏贴差。艾灸、泡脚、应季食疗方,晴朗无风时出门散步、微微发汗,或者找个向阳的房间,舒舒服服地晒晒后背,都是不错的补阳选择。
三伏贴效果不明显、副作用多?
对中医保健一知半解的家长,往往会对三伏贴抱有“立竿见影”的期待。一旦效果不符合预期,就觉得它没什么用,贴得不合适还会让宝宝皮肤发红、发热甚至起泡等“副作用”很多的样子。
首先要说明的是,用了三伏贴后皮肤有些发红、发热的反应,大都是正常的,是身体往外透发邪毒的表现。不过,和大人不同,宝宝未必能忍受这种异样感,会忍不住用手触碰抓挠,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如果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停止三伏贴药,不要擅自涂抹药膏,管住宝宝的小手不去抓挠,待其自然痊愈。如果起了水泡、皮肤反应比较严重,还是带宝宝去医院就医处理比较稳妥。
其次,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三伏贴不是万能贴,也不是包治百病、神乎其神。儿科中医保健讲究温和、平稳,比起治病,更提倡整体、平衡的保健态度。比如,宝宝患了慢性鼻窦炎,可以通过三伏贴提高宝宝免疫力,使身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增强,生病机会减少,这样鼻窦炎症状就会慢慢减轻。
如果家长寄希望于三伏贴能立竿见影治好病,没有将鼻窦炎的中医调理、养护在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甚至用错误的方法养育宝宝,三伏贴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效的。
三伏贴前后注意指南
如果确定宝宝当下的状况适合敷贴,还有一些细则需要了解:
1、2020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六)至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中伏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至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末伏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至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
每次敷贴,间隔天数应为10天左右。如果宝宝体质比较差,可在医生指导下,贴完末伏贴后的10天,再贴一次伏后贴加强。
2、敷贴前后注意事项
贴前:检查宝宝身体,确认没有不适合敷贴的情况。比如是否生病发热,是否有较严重的积食,是否有“热气上火”,是否有皮疹、创口等。
贴时:贴剂并非贴得越久越好,儿童通常1小时以内即可。年龄较小的(3~6岁)敷贴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贴时注意宝宝情况,发现有不适,立即取下贴药。
贴后:24小时内注意不要吹空调,不要直吹风扇;贴后4~6小时内不要洗澡;贴后3天建议清淡饮食,不要吃滋腻高糖、寒凉生冷,以及海鲜、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发物”;贴药期间及过后2~3天,注意控制宝宝情绪,不要过于兴奋、跑跳、晚睡。
资料来源:许尤佳育儿堂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许尤佳进行科学性把关。
小时候姨妈家就有这个讲究,到了哪个时候,全家人都会贴这个,现在终于知道有什么作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