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明朝有关的不少影视剧里面,经常会出现两京十三省这样的称呼,比如《大明王朝》里面,嘉靖就经常这么说,他算是对明朝的疆土进行一番概括,用两京十三省来代指整个明朝。
自打从元朝开始,中国行政区就变成了行省制度,各个地方以省为主体单位,这种行政区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不过不同时期的省份划分是不一样的。十分钟了解明朝的“两京十三省”,都是指哪些地方?
“两京”是指哪些地方?
南直隶与北直隶(南京和北京)
首先两京是大明王朝的统治核心,分别是南直隶与北直隶。其实这两个地方并不是单纯指现在的南京与北京,而是南京与北京包括周边的部分地区,总得被称为是南北直隶。
南直隶
明朝最初在南京建都,朱元璋就在这里修筑都城,他为了要营建自己的都城,还把周边的不少地方,都划到了直隶里面,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区,也是与其他省份一样,都是属于中央六部管辖,由于处在核心地带,南直隶的疆域还是比较大的,它就好比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还包括上海那部分,不仅仅是南方的行政区,还包含了不少的北方的不少领土。
而北直隶是后来才设置的,在朱棣夺取政权之后,自己并不希望一直在南京定都,他就把都城放到了北京,也仿照南京的制度,在北京也设置了一个北直隶。
北直隶
这里以北京为主,把周边的不少地区都划到这里,北直隶就包括像河北,天津这些地方,还有山东,河南的一部分,北直隶此后是明朝的北部中枢,由于明朝后来的敌人主要是蒙古,女真这些外族,北直隶也可以说是前线的军事,政治中心。南北直隶与正常的省份还是比较相似的,可南京北京都是不一样的地方,明朝的两大都城,待遇自然就是不一样。
除了明的两京之外,剩下的十三省,也可以说是布政司,这些明朝地方的主要行政单位,朱元璋起兵之后,也顺利夺取了国内大部分的地方,明朝渐渐就成为了大一统的国家。
“十三省”包括哪些地方?
主要是包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西七卫。
这些省份里面,有很多都是与现代省份非常相似的,行政区下辖的疆土范围也有些非常相似,这么看的话,明朝的国土已经与当今中国的疆域是非常接近了,不过明朝还没有正式对青海,新疆,西藏这些地方采取更有效的控制。
这些地方都是一级的行政区,可有一点是需要指出,明朝的时候是避讳之前的行省,元朝的时候正式定下了行省的制度,也采用这类的称呼,而明朝是取代了元朝,不可能什么都沿袭之前的制度,明朝是不会在官方层面上称呼行省的,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称为承宣布政使司。
在行省之下,底下是州县这类的二三级行政区,与其他的省份不太一样,关西七卫是特殊的机构,这是在嘉峪关西部,明朝所设置的一些羁縻卫所,这些地方都是由蒙古的贵族来掌管的,它们也是明朝为了要牵制北方草原的不少敌人,可明朝对于这个地方没有实行太严密的管控,因此它与中央的关系是比较特殊的。
在嘉靖时期,明朝就渐渐失去了对这里的控制,关西七卫一点点被其他的国家给吞并,这也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疆域大部分缩减,对于这些地方的控制,还是清朝做得更好一些,后来他们对于辽东,蒙古,新疆这些地方的掌控是更强一些。明朝在经历土木堡之变后,国力大伤,从此很少能主动对外发动什么大的攻势,之前洪武,永乐两朝的进取态势被中断。
明朝疆域——行政区的变化
明朝的疆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也曾有着一些巅峰的时刻,而明朝还曾多次进驻东南地区,比如像交趾这些地方,都是属于一些特别的行政单位,拥有的时候也会单独立为行省,却也频频失去,明朝固有的,还是原来的十三省,一直到明朝灭亡,行政区才重新发生了改变。
明朝这么大的疆域,对于行省制度的把控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能维持这么长时间,明朝确实是一些好的手段,比如行省需要分权,不能让地方的权力实在太大,那就必须要想办法限制他们的权力。
明朝就设置三司制度,三司分别掌握地方的各种权力,而明朝是恢复了之前的府兵类,改为了卫所制度,还是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诸多的军卫所,这里的士兵一直都会世袭下去,军籍就很难逃脱。地方的官员缺乏掌握军队的能力,也很难随意调动军队,调兵权与财政,人事这些都被分散,基本都掌握在了中央的手里,这也让明朝的集权能力变得更强。
在明朝的这些省份里面,东南地区的省份是非常关键的,在明朝南方已经发展起来,渐渐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明朝的赋税来源,大部分都是来自东南地区,这对他们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明朝的官僚体系里面,大部分的人也是来自这些地方的,南方的文化相对发达一些,北方连年受到了战乱的影响,朱元璋开国之后,重新开了科举,北方的士子在竞争的时候与南方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此后南方士子就占据了主动权。
后来明朝出现了不少的党派,其中很多党派都是南方省份的官员组成的,虽然明朝的首都一直都在北京,但南方对国家是非常关键的。明朝在行政区划分的时候,主要是依靠着山川河流,可有些省份,就有着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主要还是挨着南北直隶的一些省份,有不少的
自打从元朝开始,中国行政区就变成了行省制度,各个地方以省为主体单位,这种行政区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不过不同时期的省份划分是不一样的。十分钟了解明朝的“两京十三省”,都是指哪些地方?
“两京”是指哪些地方?
南直隶与北直隶(南京和北京)
首先两京是大明王朝的统治核心,分别是南直隶与北直隶。其实这两个地方并不是单纯指现在的南京与北京,而是南京与北京包括周边的部分地区,总得被称为是南北直隶。
南直隶
明朝最初在南京建都,朱元璋就在这里修筑都城,他为了要营建自己的都城,还把周边的不少地方,都划到了直隶里面,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区,也是与其他省份一样,都是属于中央六部管辖,由于处在核心地带,南直隶的疆域还是比较大的,它就好比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还包括上海那部分,不仅仅是南方的行政区,还包含了不少的北方的不少领土。
而北直隶是后来才设置的,在朱棣夺取政权之后,自己并不希望一直在南京定都,他就把都城放到了北京,也仿照南京的制度,在北京也设置了一个北直隶。
北直隶
这里以北京为主,把周边的不少地区都划到这里,北直隶就包括像河北,天津这些地方,还有山东,河南的一部分,北直隶此后是明朝的北部中枢,由于明朝后来的敌人主要是蒙古,女真这些外族,北直隶也可以说是前线的军事,政治中心。南北直隶与正常的省份还是比较相似的,可南京北京都是不一样的地方,明朝的两大都城,待遇自然就是不一样。
除了明的两京之外,剩下的十三省,也可以说是布政司,这些明朝地方的主要行政单位,朱元璋起兵之后,也顺利夺取了国内大部分的地方,明朝渐渐就成为了大一统的国家。
“十三省”包括哪些地方?
主要是包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再加上一个特殊的关西七卫。
这些省份里面,有很多都是与现代省份非常相似的,行政区下辖的疆土范围也有些非常相似,这么看的话,明朝的国土已经与当今中国的疆域是非常接近了,不过明朝还没有正式对青海,新疆,西藏这些地方采取更有效的控制。
这些地方都是一级的行政区,可有一点是需要指出,明朝的时候是避讳之前的行省,元朝的时候正式定下了行省的制度,也采用这类的称呼,而明朝是取代了元朝,不可能什么都沿袭之前的制度,明朝是不会在官方层面上称呼行省的,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称为承宣布政使司。
在行省之下,底下是州县这类的二三级行政区,与其他的省份不太一样,关西七卫是特殊的机构,这是在嘉峪关西部,明朝所设置的一些羁縻卫所,这些地方都是由蒙古的贵族来掌管的,它们也是明朝为了要牵制北方草原的不少敌人,可明朝对于这个地方没有实行太严密的管控,因此它与中央的关系是比较特殊的。
在嘉靖时期,明朝就渐渐失去了对这里的控制,关西七卫一点点被其他的国家给吞并,这也导致明朝中后期的疆域大部分缩减,对于这些地方的控制,还是清朝做得更好一些,后来他们对于辽东,蒙古,新疆这些地方的掌控是更强一些。明朝在经历土木堡之变后,国力大伤,从此很少能主动对外发动什么大的攻势,之前洪武,永乐两朝的进取态势被中断。
明朝疆域——行政区的变化
明朝的疆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也曾有着一些巅峰的时刻,而明朝还曾多次进驻东南地区,比如像交趾这些地方,都是属于一些特别的行政单位,拥有的时候也会单独立为行省,却也频频失去,明朝固有的,还是原来的十三省,一直到明朝灭亡,行政区才重新发生了改变。
明朝这么大的疆域,对于行省制度的把控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能维持这么长时间,明朝确实是一些好的手段,比如行省需要分权,不能让地方的权力实在太大,那就必须要想办法限制他们的权力。
明朝就设置三司制度,三司分别掌握地方的各种权力,而明朝是恢复了之前的府兵类,改为了卫所制度,还是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诸多的军卫所,这里的士兵一直都会世袭下去,军籍就很难逃脱。地方的官员缺乏掌握军队的能力,也很难随意调动军队,调兵权与财政,人事这些都被分散,基本都掌握在了中央的手里,这也让明朝的集权能力变得更强。
在明朝的这些省份里面,东南地区的省份是非常关键的,在明朝南方已经发展起来,渐渐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明朝的赋税来源,大部分都是来自东南地区,这对他们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明朝的官僚体系里面,大部分的人也是来自这些地方的,南方的文化相对发达一些,北方连年受到了战乱的影响,朱元璋开国之后,重新开了科举,北方的士子在竞争的时候与南方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此后南方士子就占据了主动权。
后来明朝出现了不少的党派,其中很多党派都是南方省份的官员组成的,虽然明朝的首都一直都在北京,但南方对国家是非常关键的。明朝在行政区划分的时候,主要是依靠着山川河流,可有些省份,就有着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主要还是挨着南北直隶的一些省份,有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