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学院绿瓦大楼是上海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每年世界文化遗产日,根据相关要求都会向公众开放,并提供讲解导览服务。
大厦为中国式样的梁柱结构建筑,分为左、中、右三段,屋面亦分三部。宽度:中部25米;左、右两翼各20米。长度93米。其外表第一层为平台,围以栏干,其上三层为梁柱结构,屋顶盖以绿色琉璃瓦。 大厦各层面积共达8982平方米,当年造价78万元。1930年7月7日奠基开工,中间因一二八事变停工约5个月,1933年落成。
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也就是汪精卫)于1939年由浦东迁来僭居。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占领市区的租界,伪市政府亦迁往市区。抗日胜利,整个新市区又变成了蒋家王朝打内战的运兵站。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新中国成立以后,市政府在此办过行政干部学校。不久,干校停办后,在此创办了上海体育学院,大厦现为体院办公大楼。我们亲切的称之为“绿瓦大楼”。
1建筑概况
房屋名称:上海体育学院绿瓦大楼,又称为“旧上海特别市政府”、“体育学院办公楼”、“旧上海市政府新厦”。
房屋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 号,长海路399
结构类型:4 层混凝土结构(局部有地下室)
建筑面积:8982m2
房屋建造年代:1930 年7 月动工,1933 年10 月落成
房屋建设单位:旧上海特别市政府
房屋设计者:董大酉先生等人
文物登记信息:1989 年9 月25 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名义登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建设背景——“大上海计划”
“大上海计划”又称“新上海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为建造新上海市,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上海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而制定的计划,于1929 年7 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 次会议通过。该计划以江湾乡为市中心区,建筑道路、市政府大楼和其它公共设施。其间因日本侵略而被迫停工数次,1937 年淞沪会战后,该计划被迫停止实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已无财力重新启动“大上海计划”,于是仅对部分道路和建筑进行修缮。这一象征性的计划产物一直延续至1952 年,终被兼并成江湾区。
孙中山在民国11 年(1922 年)所著《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一书提出:上海“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进而提出“设世界港于上海”。民国16 年7 月成立的上海特别市政府,遵循孙中山的方针,谋求自己管辖区的发展,多次提出城市建设计划草案。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 年7 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 次会议通过了《大上海计划》,将北邻新商港、南接租界、东近黄浦江,地势平坦的江湾一带(约7000 亩合460 公顷土地)划为市中心区域。
1929 年,大上海计划陆续开始实施。当时计划修筑干道二十条,形成全市干支相连的道路系统。按照计划,当时总共将构筑11 条“中”字打头的马路,10 条“华”字马路,5 条“民”字马路,10 条“国”字马路,9条“上”字马路,13 条“海”字马路,15 条“市”字马路,12条“政”字马路和8条“府”字马路,组合起来正是“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9 个字,按孙中山先生思想中的“三民五权”、“世界大同”进行分区。分区道路分别命名为三民路(解放后更名为三门路)、五权路(解放后更名五星路,因与吴兴路谐音又更名为民星路)、世界路、大同路(未辟筑)。
但1932 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第一次淞沪战役),工程被迫中止,以后工程时进时停。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第二次淞沪战役),全部停工。除道路系统外,实际完成的主要工程有: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今上海体育学院绿瓦大楼)、上海特别市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影像楼)、上海特别市立图书馆(今同济中学图书馆)、上海市体育场(今江湾体育场)、上海市立医院(今长海医院)、国立音专(今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市广播电台及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协会飞机楼。
除了道路系统及公共建筑外,大上海计划还囊括了交通运输(修建港口和铁路)、全市重新分区规划(规划设置工业区及住宅区等)等。而市政府权力机关所在地是旧上海市中心区的主区,绿瓦大楼(旧上海特别市立政府大楼)则是中心区的核心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倍受当局的重视。
3建筑落成始末
绿瓦大楼设计者为董大酉先生及其团队。董大酉先生(1899~1973),为浙江杭州人。民国11 年(1922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即去美国留学。先后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民国17 年回国,民国18 年与美国同学菲利普合办建筑师事务所。同年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被推选为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1929年,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启动“大上海计划”,特聘请董大酉先生担任“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顾问及主任建筑师,负责主“大上海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期间董大酉先生负责设计的作品众多,主要有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博物馆、旧上海市立图书馆、旧上海市政府五局办公楼、旧上海市运动场、旧上海市立医院及卫生试验所、旧上海飞机楼、旧上海无名英雄墓等。上述建筑在1933 年~1937 年间建成,均“保存中国固有建筑之建筑形式”,又“参与现代之需要”。改革开放后,这些建筑因其继承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浸透了中国觉醒历程的血与泪,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及杨浦区政府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
市政府的建设是件大事,因为市政府不仅是一个政权的标致,也是一个民族指挥中枢的所在。为了建好市政府大厦,既定设计原则为“市政府为该区域之表率,建筑须实用、美观并重,将联络一处,成一庄严伟大之府第。其外观须保存中国固有建筑之形式,参以现代需要,使不失为新中国建筑物之代表”。随即,市政当局曾悬赏奖金3000 元,向海内外征集建筑方案。在主任建筑师董大酉先生的主持下,赵深和孙熙明合作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荣获方案征集活动一等奖。考虑到每个设计方案都各有所长,董大酉先生等人也充分吸收其他获奖设计方案的长处,拟订出6 种设计图样,再由获奖的应征者共同审查,最终确定了市政府新厦的建筑方案。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民国19 年,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建设工程招标,以朱月亭为代表的朱森记营造厂以合理的标底、丰富的经验击败另外10 家营造厂中标承建。1931 年7 月7 日,市政府大楼(即绿瓦大楼)举行奠基仪式,工程进展顺利。1932 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市政府大楼施工被迫中断,工地建筑材料被日军掠夺一空,朱森记营造厂损失掺重。朱月亭明知亏蚀严重,在爱国热情的燃烧下仍然坚持将工程完成。
1933 年10 月10 日,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落成,大楼北侧孙中山先生铜像也同时安装完成。大楼落成当日是辛亥革命22 周年纪念日,航空署派多架飞机鱼跃式穿过大楼上空。在时任市长吴铁城先生的带领下,中外十余万来宾齐聚一堂,共同庆贺新厦竣工。新厦的落成振奋了民族的信心,给中华民族的苏醒带来了光明。
4建筑使用历史
1934 年:新厦建成后,民国二十三年元旦(1934 年元旦),市长吴铁城先生率领市政府及所属各局迁入市政府新厦,引起国内外各大媒体关注。大楼正面(南立面)中心彩色斗拱屋檐下(正门上方)悬挂“上海市政府”牌匾,牌匾现已摘除。
1935 年:2 月,旧上海市政府倡议举办“集团结婚”,得到了饱受繁文缛节和经济压力之苦的年轻人的呼应。1935 年4 月3 日,首届集团结婚在市政府大厦前举行,大礼堂内外花团锦簇,礼堂门首挂着横幅“上海市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典礼”,吴铁城和吴醒亚先生分别向新人颁发结婚证书及纪念品。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江湾地区首当其冲,成为中日军队第一线的交战区。市政府大楼在日军的轰炸下火光冲天,大楼的屋顶被炸得千疮百孔,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被炸得七零八落,钢筋水泥铸成的骨架被炸成断壁残垣,楼北侧广场上的孙中山铜像甚至被日军硬生生地拆下运走。上海沦陷后,大楼先是被日军占领,后又成为汪伪政府办公之地,受尽凌辱。
1940 年:日本侵略者将大楼东侧门楣上的石雕切割下来,作为战利品运回日本,成为所谓和平塔基座的一块基石——建塔者的险恶用心不言而喻:以被占国家的苦难和屈辱,恶意彰显日本帝国主义的皇权和军威。时至今日,位于日本宫崎县的那个所谓的和平塔仍然屹立,大楼东侧门楣上的卷草纹饰石头依然清晰可见,它已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的罪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经的“大上海计划”早已鲜被提及,“绿瓦大楼”也如同一个被搁置的旧梦饱尝荒芜。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绿瓦大楼归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使用。
1956年:1956 年7 月,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学院迁址江湾,饱经风霜的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开始被体院师生亲切地唤作“绿瓦大楼”,而体院学生则自称“绿瓦学子”,绿瓦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学、训练、住宿的功能,从此成为了上海体育学院的象征。
现今:自1956 年至今,绿瓦大楼一直归上海体育学院使用,目前大楼主要用做学院行政办公场所。
5建筑修缮历史
绿瓦大楼已使用80 余年,历经战火及岁月的洗礼,曾多次进行修缮,但房屋修缮资料及记录未有效保留下来。根据残存记录及历史资料,大楼历史上主要维修工作如下:
1937 年:第二次淞沪会战(八一三战役)时,绿瓦大楼遭受战火摧残,损毁严重。大楼先是被日军占领,后又成为伪政府办公之地,此次维修无记录。
1952 年:大楼归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使用,由当时华东建筑工程部(84 年称为上海建工局)承担维修工作,修缮内容为卫生设备及照明系统等。
1955 年:大楼进行大修,主要包括南坡屋面防水处理、更换损坏的琉璃瓦、屋架损伤修复、外墙面及拱桥局部修复等。
1966 年:即将遭遇十年动乱,所谓“破四旧运动”,把大楼仿古装饰破除,如戲角及画梁等。
1984 年:由国家体育委员会拨款50 万元对大楼进行全面大修,此次维修从奠基石中取到24 张图纸,修理期间又得到当年中国建筑杂志专辑,因此有较完整的资料。维修内容如下:
①屋顶原闪光琉璃瓦破碎多达20%,考虑到原琉璃瓦经受冷热易碎,修缮时采用宜兴建陶厂兰绿瓦替换破碎琉璃瓦;②上下水管无法继续使用,全部换新并原样铺设;③室外及门厅彩绘破损,依原样复原,局部无法描绘按大楼图案风格绘制;④屋面板及混凝土屋架局部钢筋锈胀、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沿用以前维修方式采用修补法;⑤钢窗(铸铁窗)大部分完好,但可拆卸铜质零件被偷窃,此次补齐并重新油漆钢窗;⑥外走廊及室内地坪开裂或表面起毛、起灰,重做细石钢筋混凝土地坪;⑦地下室积水深达1m 多,墙壁凿毛重新粉刷水泥砂浆,下踏步渗水用混凝土捣固加砌;⑧为满足使用需求,室内局部格局略作调整;⑨室外地坪局部积水,采用200#混凝土局部垫高约12cm。
2002 年:大楼进行全面维修,主要包括修复屋架和地下室锈胀构件,更换屋面损坏的琉璃瓦,维修屋面渗水及外墙开裂部位等。
2013 年:校方委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对房屋进行房屋质量勘察,主要建议维修地下室及屋面锈胀构件,修复室外柱彩漆开裂、维修外墙窗角裂缝等。具体维修工作未实施。
大厦为中国式样的梁柱结构建筑,分为左、中、右三段,屋面亦分三部。宽度:中部25米;左、右两翼各20米。长度93米。其外表第一层为平台,围以栏干,其上三层为梁柱结构,屋顶盖以绿色琉璃瓦。 大厦各层面积共达8982平方米,当年造价78万元。1930年7月7日奠基开工,中间因一二八事变停工约5个月,1933年落成。
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也就是汪精卫)于1939年由浦东迁来僭居。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占领市区的租界,伪市政府亦迁往市区。抗日胜利,整个新市区又变成了蒋家王朝打内战的运兵站。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新中国成立以后,市政府在此办过行政干部学校。不久,干校停办后,在此创办了上海体育学院,大厦现为体院办公大楼。我们亲切的称之为“绿瓦大楼”。
1建筑概况
房屋名称:上海体育学院绿瓦大楼,又称为“旧上海特别市政府”、“体育学院办公楼”、“旧上海市政府新厦”。
房屋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 号,长海路399
结构类型:4 层混凝土结构(局部有地下室)
建筑面积:8982m2
房屋建造年代:1930 年7 月动工,1933 年10 月落成
房屋建设单位:旧上海特别市政府
房屋设计者:董大酉先生等人
文物登记信息:1989 年9 月25 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名义登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建设背景——“大上海计划”
“大上海计划”又称“新上海计划”,是南京国民政府为建造新上海市,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上海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而制定的计划,于1929 年7 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 次会议通过。该计划以江湾乡为市中心区,建筑道路、市政府大楼和其它公共设施。其间因日本侵略而被迫停工数次,1937 年淞沪会战后,该计划被迫停止实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已无财力重新启动“大上海计划”,于是仅对部分道路和建筑进行修缮。这一象征性的计划产物一直延续至1952 年,终被兼并成江湾区。
孙中山在民国11 年(1922 年)所著《建国方略之实业计划》一书提出:上海“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进而提出“设世界港于上海”。民国16 年7 月成立的上海特别市政府,遵循孙中山的方针,谋求自己管辖区的发展,多次提出城市建设计划草案。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建国大纲》,1929 年7 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 次会议通过了《大上海计划》,将北邻新商港、南接租界、东近黄浦江,地势平坦的江湾一带(约7000 亩合460 公顷土地)划为市中心区域。
1929 年,大上海计划陆续开始实施。当时计划修筑干道二十条,形成全市干支相连的道路系统。按照计划,当时总共将构筑11 条“中”字打头的马路,10 条“华”字马路,5 条“民”字马路,10 条“国”字马路,9条“上”字马路,13 条“海”字马路,15 条“市”字马路,12条“政”字马路和8条“府”字马路,组合起来正是“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9 个字,按孙中山先生思想中的“三民五权”、“世界大同”进行分区。分区道路分别命名为三民路(解放后更名为三门路)、五权路(解放后更名五星路,因与吴兴路谐音又更名为民星路)、世界路、大同路(未辟筑)。
但1932 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第一次淞沪战役),工程被迫中止,以后工程时进时停。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第二次淞沪战役),全部停工。除道路系统外,实际完成的主要工程有: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今上海体育学院绿瓦大楼)、上海特别市博物馆(今长海医院影像楼)、上海特别市立图书馆(今同济中学图书馆)、上海市体育场(今江湾体育场)、上海市立医院(今长海医院)、国立音专(今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上海市广播电台及材料研究所、中国航空协会飞机楼。
除了道路系统及公共建筑外,大上海计划还囊括了交通运输(修建港口和铁路)、全市重新分区规划(规划设置工业区及住宅区等)等。而市政府权力机关所在地是旧上海市中心区的主区,绿瓦大楼(旧上海特别市立政府大楼)则是中心区的核心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倍受当局的重视。
3建筑落成始末
绿瓦大楼设计者为董大酉先生及其团队。董大酉先生(1899~1973),为浙江杭州人。民国11 年(1922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即去美国留学。先后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民国17 年回国,民国18 年与美国同学菲利普合办建筑师事务所。同年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被推选为中国建筑师学会会长。1929年,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启动“大上海计划”,特聘请董大酉先生担任“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顾问及主任建筑师,负责主“大上海计划”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期间董大酉先生负责设计的作品众多,主要有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旧上海博物馆、旧上海市立图书馆、旧上海市政府五局办公楼、旧上海市运动场、旧上海市立医院及卫生试验所、旧上海飞机楼、旧上海无名英雄墓等。上述建筑在1933 年~1937 年间建成,均“保存中国固有建筑之建筑形式”,又“参与现代之需要”。改革开放后,这些建筑因其继承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浸透了中国觉醒历程的血与泪,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及杨浦区政府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
市政府的建设是件大事,因为市政府不仅是一个政权的标致,也是一个民族指挥中枢的所在。为了建好市政府大厦,既定设计原则为“市政府为该区域之表率,建筑须实用、美观并重,将联络一处,成一庄严伟大之府第。其外观须保存中国固有建筑之形式,参以现代需要,使不失为新中国建筑物之代表”。随即,市政当局曾悬赏奖金3000 元,向海内外征集建筑方案。在主任建筑师董大酉先生的主持下,赵深和孙熙明合作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荣获方案征集活动一等奖。考虑到每个设计方案都各有所长,董大酉先生等人也充分吸收其他获奖设计方案的长处,拟订出6 种设计图样,再由获奖的应征者共同审查,最终确定了市政府新厦的建筑方案。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民国19 年,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建设工程招标,以朱月亭为代表的朱森记营造厂以合理的标底、丰富的经验击败另外10 家营造厂中标承建。1931 年7 月7 日,市政府大楼(即绿瓦大楼)举行奠基仪式,工程进展顺利。1932 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市政府大楼施工被迫中断,工地建筑材料被日军掠夺一空,朱森记营造厂损失掺重。朱月亭明知亏蚀严重,在爱国热情的燃烧下仍然坚持将工程完成。
1933 年10 月10 日,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厦落成,大楼北侧孙中山先生铜像也同时安装完成。大楼落成当日是辛亥革命22 周年纪念日,航空署派多架飞机鱼跃式穿过大楼上空。在时任市长吴铁城先生的带领下,中外十余万来宾齐聚一堂,共同庆贺新厦竣工。新厦的落成振奋了民族的信心,给中华民族的苏醒带来了光明。
4建筑使用历史
1934 年:新厦建成后,民国二十三年元旦(1934 年元旦),市长吴铁城先生率领市政府及所属各局迁入市政府新厦,引起国内外各大媒体关注。大楼正面(南立面)中心彩色斗拱屋檐下(正门上方)悬挂“上海市政府”牌匾,牌匾现已摘除。
1935 年:2 月,旧上海市政府倡议举办“集团结婚”,得到了饱受繁文缛节和经济压力之苦的年轻人的呼应。1935 年4 月3 日,首届集团结婚在市政府大厦前举行,大礼堂内外花团锦簇,礼堂门首挂着横幅“上海市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典礼”,吴铁城和吴醒亚先生分别向新人颁发结婚证书及纪念品。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大规模进攻上海,江湾地区首当其冲,成为中日军队第一线的交战区。市政府大楼在日军的轰炸下火光冲天,大楼的屋顶被炸得千疮百孔,流光溢彩的琉璃瓦被炸得七零八落,钢筋水泥铸成的骨架被炸成断壁残垣,楼北侧广场上的孙中山铜像甚至被日军硬生生地拆下运走。上海沦陷后,大楼先是被日军占领,后又成为汪伪政府办公之地,受尽凌辱。
1940 年:日本侵略者将大楼东侧门楣上的石雕切割下来,作为战利品运回日本,成为所谓和平塔基座的一块基石——建塔者的险恶用心不言而喻:以被占国家的苦难和屈辱,恶意彰显日本帝国主义的皇权和军威。时至今日,位于日本宫崎县的那个所谓的和平塔仍然屹立,大楼东侧门楣上的卷草纹饰石头依然清晰可见,它已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的罪证。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经的“大上海计划”早已鲜被提及,“绿瓦大楼”也如同一个被搁置的旧梦饱尝荒芜。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绿瓦大楼归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使用。
1956年:1956 年7 月,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学院迁址江湾,饱经风霜的旧上海市政府大楼开始被体院师生亲切地唤作“绿瓦大楼”,而体院学生则自称“绿瓦学子”,绿瓦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学、训练、住宿的功能,从此成为了上海体育学院的象征。
现今:自1956 年至今,绿瓦大楼一直归上海体育学院使用,目前大楼主要用做学院行政办公场所。
5建筑修缮历史
绿瓦大楼已使用80 余年,历经战火及岁月的洗礼,曾多次进行修缮,但房屋修缮资料及记录未有效保留下来。根据残存记录及历史资料,大楼历史上主要维修工作如下:
1937 年:第二次淞沪会战(八一三战役)时,绿瓦大楼遭受战火摧残,损毁严重。大楼先是被日军占领,后又成为伪政府办公之地,此次维修无记录。
1952 年:大楼归上海市行政干部学校使用,由当时华东建筑工程部(84 年称为上海建工局)承担维修工作,修缮内容为卫生设备及照明系统等。
1955 年:大楼进行大修,主要包括南坡屋面防水处理、更换损坏的琉璃瓦、屋架损伤修复、外墙面及拱桥局部修复等。
1966 年:即将遭遇十年动乱,所谓“破四旧运动”,把大楼仿古装饰破除,如戲角及画梁等。
1984 年:由国家体育委员会拨款50 万元对大楼进行全面大修,此次维修从奠基石中取到24 张图纸,修理期间又得到当年中国建筑杂志专辑,因此有较完整的资料。维修内容如下:
①屋顶原闪光琉璃瓦破碎多达20%,考虑到原琉璃瓦经受冷热易碎,修缮时采用宜兴建陶厂兰绿瓦替换破碎琉璃瓦;②上下水管无法继续使用,全部换新并原样铺设;③室外及门厅彩绘破损,依原样复原,局部无法描绘按大楼图案风格绘制;④屋面板及混凝土屋架局部钢筋锈胀、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沿用以前维修方式采用修补法;⑤钢窗(铸铁窗)大部分完好,但可拆卸铜质零件被偷窃,此次补齐并重新油漆钢窗;⑥外走廊及室内地坪开裂或表面起毛、起灰,重做细石钢筋混凝土地坪;⑦地下室积水深达1m 多,墙壁凿毛重新粉刷水泥砂浆,下踏步渗水用混凝土捣固加砌;⑧为满足使用需求,室内局部格局略作调整;⑨室外地坪局部积水,采用200#混凝土局部垫高约12cm。
2002 年:大楼进行全面维修,主要包括修复屋架和地下室锈胀构件,更换屋面损坏的琉璃瓦,维修屋面渗水及外墙开裂部位等。
2013 年:校方委托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对房屋进行房屋质量勘察,主要建议维修地下室及屋面锈胀构件,修复室外柱彩漆开裂、维修外墙窗角裂缝等。具体维修工作未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