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XXXXX |
● 算读书笔记吗?也算吧。 在端午节之前,我花了三天时间,一天设计,两天执行,把自己的日常计划做了出来。 但做的很粗糙,所以在回去的时候,我就在想,在火车上一定要看完bulletjournal,然后做一份自己的note,之前也做过,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给放弃了。而现在又开始建起来了。 我先是把书通读了一遍,书中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为何要这样做,更多的是去思考,好像没一种笔记的方式,更多的都是思考,而我最常用的就是抄写,比如抄写书中的句子,而不是写上自己的看法?为什么,因为自己写不出那样优美的句子,但记笔记更重要的是自己看完之后的感受,而不是像小学生一样抄写好词好句呀。还有记录每日做了哪些事情的时候,从来不去反思,这件事情有必要做吗?为什么要做?如果不做会怎么样?有没有替代的方式?这些看似很冗长的思考,其实都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为什么要把它想得那么复杂呢? bulletjournal的第二章方法这部分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并且在搭建笔记框架的时候也反复跳到第二章去看,一直在反复提问自己,这对我有帮助吗?单单在确定标题的时候,就要问自己,我会收获什么?这有什么目的,会给生活增添什么价值?自己在一边设定标题的时候,一边在审视自己,你的时间,要花在这上面吗? bulletjournal有四个基础集子,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在一起使用。分别是索引、未来记录、月度记录、每日记录。之前的计划,是按那种最传统的方式叠加的,先计划年度,再到季度,再月度,在每日,确实计划的挺好的,也执行了一年,第二年就各种原因,没有去实施,自己也没有去思考,为什么没有去实施,有没有去复盘,好像就是简单的统计汇总,好,这个月有什么做的好,下个月保持,有什么没做到的,下个月要加强?很官方的套话,对自己,能有用多久呢? bulletjournal里面用的语言也很简洁,适合自己做to do list ,之前用app也做过to do list ,但种种原因,还没自己用写的坚持的久,也可能是个人习惯,毕竟我想脱离电子屏幕。 笔记只是一种方法,更多的是,自己在里面填了什么内容,有多少是自己的思考。 借由这个笔记,好好规划自己的工作生活吧。 FROM:阿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