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讲利益,可是很多人活了一辈子,却一直都活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在解说历史的过程中,对于上述这句话,感触确实十分深刻,因为今日为敌、明日为友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张绣和曹操,在第一次宛城之战中,张绣先是主动投降了曹操,但曹操因为兴奋过头,非常不礼貌地侵犯了张绣的婶婶,还偷摸着收买、拉拢张绣的手下悍将胡车儿,张绣因此“恼羞成怒”地突发性造反了,一举要了曹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将典韦的性命,把曹操弄得狼狈不堪。按理说,这两人是不是结下死仇了?但事实上,这俩人又重归于好了,还结为了儿女亲家,亲昵得不要不要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当然,凡事都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像这种激情反转的事情背后往往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人性逻辑纠缠的。那么,张绣和曹操这对冤家为什么会突然之间握手言和呢?其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人性心理呢?我们又该在这样的事情中反思到什么东西呢? 张绣再次归降曹操的过程 公元197年,曹操第一次攻取宛城,因为过程太过于顺利,他有点飘飘然了。在宛城,充分发扬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精神,很不礼貌地把张绣的婶婶给推倒了。 这事让张绣,尤其是他背后的人性管理大师贾诩,敏锐地嗅到了一股浓浓的危险气息。咱们作为“新员工”,还是带着资本和人马入伙的新员工,老板不是要热情、友善地给我们欢迎仪式吗?不是要平易近人地对我们寄予厚望、与我们展望未来吗?咋就这么不顾形象地推倒了我的家眷、收买我的部将了呢?这说明曹老板是在得瑟地给我们下马威,是压根不把我们当回事,或者就是想简单粗暴地在内部消灭掉我们这支部队。 这种情况下,忍受、等待和解释、配合,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唯有让曹操老板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让他不敢再轻视我们。所以,张绣在贾诩的指点下,突然发起了兵变,让曹操付出了前面提到的惨重代价。 有时候,人,的确是不吃点苦头就长不大。人教人、人劝人,往往口水都说干,但然并卵,但是事教人,却经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经此一事,曹操终于觉得自己浪得有点过头了,但为时已晚。 但江湖男女,吃瘪就吃瘪了,大不了卷土重来嘛。按照曹操的性子,逃出生天的他一定会重整旗鼓来找张绣报仇的。我睡你婶婶是我的不对,但是你要了我儿子和爱将的性命,必须要给我个说法! 可是,老天却没有给曹操报仇雪恨的机会,因为著名的搅屎棍袁术又开始搞事了,他称帝了。袁术称帝这件事,所有人都可以一笑了之,但是曹操不行,因为他正在推行一个大项目,名叫“挟天子以令诸侯”。你曹操打着汉家天子的旗号到处发号施令,现在遇到袁术这种大逆不道的人和事了,你能躲吗?你敢躲吗?权力的背后其实也是责任,征讨袁术是曹操责无旁贷的事情。 可就在曹操到处胖揍袁术的同时,张绣也深知曹操不会对自己善罢甘休,所以利用这个有利时机不断地骚扰、恶心曹操,南阳北部章陵等县均被张绣趁势夺走了。 曹操命令曹洪领兵去征讨张绣,但不好意思,两线作战其实挺伤身体的,曹操集团当时那小身子骨支撑不了,曹洪很快就被张绣给打回来了。张绣甚至不断进逼,直接威胁到了许昌。 好在曹操运气还不错,袁术不是什么很难缠的对手,到了公元197年11月,他就基本上把袁术给揍趴下了,然后立马抽出时间来收拾张绣。凭借曹老板过人的军事才能,很快就打下了刘表部将邓济把守的湖阳、舞阴,重新拿回了南阳北部。 然后,曹老板奉行了“有事没事,回家过年”的传统,回许昌过了个年。刚过完年,即198年3月,曹老板又再度起兵攻打了张绣。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频繁地攻打张绣呢?主要还是张绣让他过得太不体面了,让他损失惨重还沦为笑柄。曹操贴心要收拾张绣到了什么程度呢?荀彧的大侄子荀攸曾劝他,打仗历来都是两败俱伤的事情,目前张绣敢得瑟全靠刘表的粮草支持,咱们只有静待时机分化他们两个人,张绣就折腾不起来了。咱们如果使劲抽他们,反而会促使他们抱团取暖。这样正确的道理,曹操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一定听得进去的,但是恼羞成怒的曹操却根本听不进去。 曹操使出了洪荒之力,把张绣围在了穰城,但是却数度攻城不成 熬到了这一年的五月,曹操得到了两个消息,一是刘表救援张绣的部队正火急火燎地赶往战场;一是他北方的老大哥袁绍要到许昌去劫持汉献帝。 第一个消息其实对曹操来说,还无所谓,刘表那点救兵说不定是来给自己加餐的。关键是第二个消息,汉献帝可是曹老板的政治命根子,不容有失,而且他太了解他那位大哥了,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挡得住的。于是,惊出一身冷汗的曹操赶紧撤兵。 一直被堵在城里的张绣觉得自己扬眉吐气的机会来了,便要带兵追击。这个时候,高深莫测的贾诩站出来说话了,他让张绣不要追,追击必败无疑。 张绣心想,打仗这事我比在行,你贾诩确实有点能耐,但难不成你成了未卜先知的神仙?于是没有听取贾诩的意见,率兵追了上去,果然被早有准备的曹老板狠狠地揍了一顿。 吃了败仗的张绣感觉很尴尬,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贾老头说得对呀!于是,赶紧跟贾诩道歉。谁知道,贾诩再次语出惊人:“您也别搁这磨叽了,赶紧带兵去追曹操呀,这次必胜。” 有了前面那次尴尬的经历备注了,这次张绣不敢再有丝毫的怀疑了,二话没说就带兵追了上去,果然大胜而归。 事后,一脸懵逼的张绣虚心向贾诩讨教,为什么第一次追击必败?而第二次追击必胜呢? 贾诩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说道:“你虽然很能打,但你心里没点逼数吗?你能打得过曹操?曹操匆忙撤军,能想不到你有可能会追击他?所以撤军时,必定是由他亲自断后,你冲上去不是找打吗?但曹操在占据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撤退得这么匆忙,应该是他的家里出了什么大事,他打完你了,断想你不会再追击了,必定会后军变前军,快马加鞭赶时间。这个时候你再出其不意地追上去,焉能不胜?” 喜欢军事的朋友,总喜欢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其实像贾诩这样的书生是胜过十万兵的。人家能通过瞬息万变的一些蛛丝马迹的信息,就能预判出可以决定战场胜负的策略来,绝对好使,谁用谁知道。 曹操这次回师之后,再没心思找张绣当初“扫黄扫黑”的茬了,因为他被他那个一直在各方面都“碾压”他的老大哥袁绍找茬了。原因就是曹操这些突飞猛进,势头太猛了,严重威胁到袁绍的江湖地位和战略发展了。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要打响了的前奏。 或许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曹操才真正明白了时间和朋友的重要性。如果袁绍再多给他几年时间,他或许会更有底气去面对老大哥袁绍;如果刘表、张绣、孙策等周边的诸侯都是他的朋友,他也不会感到焦头烂额、心力交瘁。 袁绍、曹操双方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战前准备,袁绍自然是把收拾公孙瓒的扫尾工作给做了,然后把西边的黑山贼问题给处理掉了。曹操则因为兖州是四战之地,需要做的事情更多,好在曹老板冥冥之中自有天助,他也基本上肃清和排除了大部分的外部威胁。 到了公元199年,只剩刘表、张绣、孙策这三方势力是他的心头大患了,这三方势力,谁趁他跟袁绍开干的时候,再背后捅他一刀子,他都受不了。就算不直接捅他刀子,摆出军事威胁的架势,都够他喝一壶的了。他应付一个袁绍都已经捉襟见肘了,哪里还能抽出一个兵团来防御张绣这些人? 当时的曹操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怪自己当时管不住自己的裤裆,自己为啥要那么混蛋地跟张绣结下了仇呢?这下完犊子了,自己这些年熗林弹雨里闯出来的一片基业高低是保不住了。 远在冀州的袁绍对他这个曾经的跟班老弟的困境也洞若观火,在下狠手要揍曹操之前,杀人诛心,派人去招降张绣,并结好张绣的幕后策划大师贾诩。 就在形势要给曹操宣判死刑的时候,一直藏得很深的贾诩终于站出来了,他阻止了意欲接受袁绍招安的张绣,并当着张绣和袁绍使者的面说:“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啥意思?说袁绍跟弟弟袁术都处不好(这能怪袁绍吗?所以文人的嘴,咋说咋有理),怎么会对我们好?这其实已经是很不礼貌的言语了,但一向沉默寡言的贾诩这次为什么要一反常态来表这个态,而且还是当着张绣和袁绍使者的面,还是喧宾夺主地抢了张绣的表决权?记住,人家是毒士,人家就是要这件事情做绝,要让张绣没有退路。 袁绍的使者气冲冲地走了,张绣顿时被吓哭了:“贾老师,您这是啥操作呀?你得罪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干啥?还把我一起带上!” 贾诩终于跟张绣透底了,把他这么多年布的一个大局说了出来,说道:“莫慌!莫急!此时此刻,恰恰是你投降曹操的最好时机!” 张绣说:“我投降曹操干啥,他迟早要完犊子了。再说,这两年,我跟他一直打得头破血流,有着深仇大恨呢!” 贾诩内心叹息道,真是个傻孩子,到现在还不明白。继续解释道:“曹操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你,咱们投靠曹操是雪中送炭,投靠袁绍只是锦上添花,你觉得你能在袁绍手下得到重用吗?但是,现在曹操敢不重用我们吗?你怕啥,曹操虽然势力弱了点,但是他身后挂的可是汉室正统这块金字招牌,咱们是要做官还是要做匪?别在意你和曹操那点摩擦和磕磕碰碰,曹操既有求于你,又要拿你当收买人心的名片,你根本不用担心他会找你茬,绝对会给你开出让人眼红的待遇。” 就这样,公元199年11月,张绣率众归顺曹操。 张绣归顺时,曹操感动得都快要哭了,人在绝望之中,谁给他带来一丝生还得曙光,那绝对比亲人还亲。曹操拉着贾诩的手说:“老贾啊,使我名扬天下的人就是你呀!”话不多说,都在心里。而张绣被封为扬武将军,还在接风宴上当场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闺女,用真诚的行动与张绣前嫌尽释。就差没直接说:“张绣兄弟,以前是我不对,是我太飘了,太不是东西了,老想着做你叔父,做了你老板,现在我清醒过来了,我只想和你做一辈子好兄弟,做一辈子儿女亲家。” 历史,有时候真的就是一幕幕黑色幽默剧。但不管怎么说,张绣就这样归顺了曹操,后来还在官渡之战为曹操立了战功。 张绣二次归降曹操的逻辑分析 先说说上述的几个人吧! 袁绍在本文之中友情客串了一下,还是一如既往地演技在线,这就是水平担当。对于曹操这个小老弟,什么时候该拉一把,什么时候该打一下,袁绍心里一直是门儿清的。严格意义上来说,袁绍在行事时机上的选择和把控一直都是超高水准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已经快要起势了,再不压就压不住了。曹操担心的人和事,他也都了然于胸,这是真正的知己知彼。但是,这位大神一辈子机关算尽,最后还是败给了运气和寿命,让人不胜唏嘘。 张绣在这件事当中一直都是一个“工具人”,但也算是一个很合格的“工具人”了。因为张绣这个人自身战力有一定的保障,还有一定实力,这种人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代表。这种人最怕的其实不是不思进取,而是虚妄的骄傲与偏见,谁都不服就扶墙,墙都不扶了就只服自己,那迟早会沦为炮灰。张绣很多时候虽然琢磨不透一些很高深的事情,但是他能听得进去贾诩的话,能充分信任和支持贾诩去做一些战略上的谋划。这其实也很难能可贵的。 曹操是明面上的主演,这位大神为什么那么招人喜欢呢?因为他的行为举止不落窠臼,总是能给人带来一些意外、惊喜和惊吓。泡妞泡到让自己如此狼狈、焦虑的,曹操在历史上应该是能够上得了Top榜的。很多人说曹操水平和能力比袁绍高几个档次,其实还真不是这样的,曹操在人格上更有人间烟火气而已。打个比方,袁绍是出道即巅峰的武林高手,曹操是一路跌跌撞撞、屡得奇遇才修炼成的高手,大家会更喜欢谁呢?每次读到这段历史时,都忍不住要调侃孟德同志几句,不如此,汉末那段历史真的太阴冷沉重了。 贾诩在这件事情之中,戏份最少,但他却是当之无愧的策划加编剧。很多人十分诧异,贾诩为什么会被人称为“毒士”?有此疑惑的朋友基本上没有读懂贾诩这个人。这个人可怕之处在于他没有什么情怀和节操,他是典型的利字当头、唯利是图且不择手段的人,关键是他还特么忒聪明。他要算计别人,一算一个准,别人要想算计他,他根本不给机会。他其实很早就相中曹操这个老板了,但是聪明如他的是不会去当舔狗的,他要想方设法去水到渠成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西北军、段煨、张绣、刘表、袁绍等人,要么是他的跳板,要么是他的背景,只有曹操才是他的目标。 下面就把贾诩的大致策划逻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咱把贾诩比喻成一个求职者吧。贾诩是西北读书人出身,家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要想进入国际头部公司的核心阶层其实难度还是很大的,但这就是贾诩的职业目标,而且他的目标也很纯粹,功成名就就行了,其他的什么职业操守、济世情怀都没兴趣瞎扯。 他最初在董卓的西北公司就职,表现得很佛系,因为他知道这不是一个适合他的平台,韬光养晦对自己有好处。后来西北公司果然在一系列狗血剧情的推动下,面临解散了。 但如果西北公司彻底解散了,他也就彻底失去栖身之地,又得从头再来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不乐意,所以给李傕等西北军大佬献上了“驱狼逐虎”的毒计,谁受益谁遭殃他也不管,他只要这个平台。 所以后来西北军东归洛阳,他逮到机会就跑到自己老乡段煨的公司里去了,这实际上就是借住。但是他不想被段煨套牢,不惜把自己家人留在段煨那里当“人质”,美其名曰自己相信段煨会好好照顾她们的,实际上就是借此打消段煨那种“不能为我所用就得死”的心理。 他跑到张绣公司做幕后策划人,并不是他看中了张绣身上有什么潜力。而是张绣公司是一个新公司,张绣这个老板又比较重视和信任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轻易获得话语权,能轻松扩散自己的工作价值,这样他的江湖地位和名声也就慢慢出来了。 他先是劝说张绣公司和刘表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帮助张绣公司站稳脚跟。然后,逮到机会,就连同张绣公司一起接受曹操集团的并购。 按理说,这一切也算比较圆满了。可是和自己目标老板的初次会面,曹老板那些得意忘形的行为让贾诩心里很不踏实。我虽然辛辛苦苦成为了这个大公司的员工了,但是老板根本不鸟我,都不正眼瞧我,还变着法子羞辱我们,这以后注定没好日子过。 游戏不是这么玩的,这种效果不是我想要的。怎么办?重新洗牌,再玩一次呗!你不是看不起我们吗?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后,你还看得起我们不?我们要证明是自己不是别人轻易可以得到的人,这样我们才有议价的能力。我跟你打,打得你觉得越吃力,我在你心目中的分量就越重。张绣和曹操打了一年多,主要的战略目的就在这。 到最后,一切都快水到渠成了,贾诩其实就在坐等曹操派人来招降他们了。谁知道,嗅觉敏锐的袁绍居然也派人来插一杠子,所以一直老成持重的贾诩才会那么急,抢在张绣前面就把那条路给彻底堵死了。 最终,贾诩算是得偿所愿了,他在曹操公司里拿到了所有他想拿到的一切。 总的来说,贾诩贾大师的总体策划逻辑大致可以用这样的话来总结:先把水搅浑了,然后才好摸鱼;先把自己的斤两亮出来,然后才好谈价钱;欲擒故纵也好,放长线钓大鱼也罢,他贾诩就是想站着要到他想要的东西。 题外音: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贾诩很酷、很拽,所以很崇拜他,想仿效他,奉劝大家要慎重、理性,一是大家的脑子不一定有他那么好使,二是请大家不要忽视那些为了让贾诩站着实现目的而无法选择地跪着甚至躺着的人。 一点点总结 其实这件事、这些人身上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和大家聊一聊的,但是不管是文字还是语言,其实都只是给有缘人准备的,所以多说无益,能真诚地点到为止就差不多,简单地总结几点以供大家参考吧! 第一、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其实很有必要把一些情绪、情感、恩怨与利益区分开来。别把这些东西混为一谈,搞得自己很多时候云里雾里,然后稀里糊涂就掉坑里了。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得生存环境和层次都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精准诉求也会有差别。当我们的基本诉求没有被满足之前,尽量要少去讲情怀和情感,而是要务实一点去追求能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和利益。但是,当我们到了一定的层次,就不要把自己活成唯利是图的样子了,因为你的层次不一样了,需求也会变,利益或许已经不是你最迫切的需求了。 成年人,不要用小孩子的思维去丈量生活和现实,但同时如果一个成年人不管什么状态,都彻底把小孩子的童真给丢了,那也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比如曹操和袁绍,其实很多时候曹操就更像一个小孩子,而袁绍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算计得滴水不漏的成年人,但结果如何呢? 第二、我们一定要牢记,一个人越是能量巨大、能力出众,越要有悲悯之心,越要节操情怀。其实把贾诩视为一个普通人,他的所作所为是毫无争议的,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但是,贾诩不是一个普通人,他绝顶聪明、洞察一切,这种人若是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话,他对整个社会生态和他周围的人都容易在无形之中造成巨大的伤害。 我们常说贾诩不如荀彧,他比荀彧差在哪里?其实就差在格局、情怀、人格上。聪明到一定程度,要学会把它转化为智慧,不然它终究只能是小聪明;智慧到了一定程度,要学会将其转化为格局,因为没有相应的格局,你的智慧发挥不了什么大作用;格局到了一定境界,你要学会将其转化为德行,没有德行,你再聪明、再成功,终究不过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罢了。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能力越大,越要懂得约束自己、修正自己,因为你的破坏力增加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比如一个公司里,某个员工偶尔胡闹一下,其实问题不大,但是你让厂长胡闹几下试试? 第三、要正确地看待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张绣和曹操之间是不是有极深的仇恨呢?结果两人惺惺相惜地成为了儿女亲家;袁绍和曹操之间是不是有深厚的友情呢?结果两人反目成仇地成为了生死对头。其实这种关系反差之所以让人感觉很正常,主要就是它的环境不一样,它是发生在政治环境之中,政治环境是不需要考虑太多道德、情感因素的。 还是来举例说明吧!比如到KTV里消费,有没有必要去劝那些陪酒女郎改邪归正呢?其实这都是要分情况的。人家可能是走投无路才靠这个维持生计的,你去扮演什么道德君子?但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年纪小不懂事或者受到什么刺激而偏激地一时误入歧途,那该劝还是要劝一下。 总而言之,除非逼不得已,尽量别把自己活成一个太麻木冷血的人了。但也尽量不要呆着某种情绪和认知里出不来了。比如谁给你一点小恩小惠,他就成了你心目中的活菩萨了,说啥都好使,把你卖了你也愿意;比如谁曾经和你有过一点小摩擦,他就成了你心目之中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了,做啥都是错,把肝掏出来给你吃你都嫌苦。 最后,就是希望大家能逐渐地学会辩证地、灵活地、深刻地看问题吧,尽量在事物的多因素之间找到平衡点吧,事物的表象有时候真不重要,它的合理性才更重要。本文中的张绣、贾诩、曹操、袁绍,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选择“利字当头”的逻辑,谁又能说他们错得离谱?谁又能说他们高尚纯洁?我们只能在当时的环境中,去讨论辨析谁的行为更合理、更有生命力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