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人之渺小如沧海一粟。
不管是英雄还是敌人,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姜建国、陈景圣和阚中干。
三个人的名字从来没有被人提起过,但他们的一生,却因为自己做出的每个决定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三名潜入大陆的台湾特务,决绝地踏上了自己选择的那条路,深陷泥潭,举步维艰,令人唏嘘不已。
姜建国:“我的悲惨下半生”
1936年,姜建国生于上海。
1949年他的资本家父亲抛下子女逃到台湾,原本医学院毕业的他可以成为一名手到病除,救死扶伤的医生。
然而任何时候,个人命运都跟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没有人能够心存侥幸,超脱于社会和时代的影响,成为乱世中的幸运者。
姜建国的命运也在无形之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81年,姜建国忽然收到让其继承父亲遗产的信件。
原来是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他没有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宣布和父亲脱离关系,因此成为了父亲唯一的遗产继承人。
彼时,姜建国携妻女来到香港,从一名中产医生摇身一变成为一名香港富商,在“小甜甜”龚如心的公司里做到了的中层职位。
巨额财富的从天而降,让姜建国的人生瞬间光彩耀人,命运仿佛只青睐着他。
1985年,他从大陆购买了一批蚕丝运往台湾,当时的台湾地区实行贸易壁垒政策,因此姜建国在蚕丝的外包装的袋子上贴上了“印度尼西亚”的假标签来伪装,然而为了省钱,小袋包装上的“中国制造”却没有清除干净。
就是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小错误,他的货品被台湾当局全部扣押没收。他火速赶往台湾,四处寻找朋友帮忙,当地的一个朋友给他引荐了一位沈先生。
这位神秘的沈先生非常爽快地说帮忙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他要求姜建国参加过国民党,为台湾“军情局”服务。
想想自己即将面临着倾家荡产的危险,那时候的姜建国觉得这个条件或许不算什么,于是他一声应允下来。
在这名沈先生的家中,姜建国宣誓加入中华民国中央情报局,忠于三民主义,绝不背叛。如果有背叛或不忠不义的行为,自己连带家属都要受到残酷的惩罚。
宣誓之后,他接受了台湾“军情局”为期7天的特务培训,被委任为中校处长,正式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
上级命令他携带大量反共传单潜入大陆进行散发,姜建国似乎开始慢慢意识到,是自己把自己逼入骑虎难下的窘境中,但现在,他好像是没有别的选择了。
他进入深圳后,乘火车来到了广州,一路上惊心动魄,却出乎意料的顺利。就像打游击战一样躲着人,战战兢兢地把宣传单全部散发出去了。
此后,姜建国以港商的身份返乡上海,在一次承接上海码头工程的时候他顺利取得图纸。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图纸,包含了许多机密消息。姜建国的屡次得手,让他的欲望不断膨胀,开始在任性的道路上肆意狂奔。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他的一切行踪早已进入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下。在大连军港游览的时候,他被逮捕了,一年多的间谍生涯戛然而止。在经过近两年的羁押,1988年姜建国被判处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5年。
当初那一笔“一人独占”的巨额财富,看似从天而降,实则飞来横祸,姜建国的人生从那一刻起被埋下了厄运的种子。正如人生像一条完整的链条,链条的两端连接着生与死,环环相扣。当下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和未来息息相关。
那么姜建国后来的命运又如何呢?
2001年8月,刑满释放的姜建国怀着复杂的心情赶回香港,他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妻女,等来的却不是想象中的饱含热泪的眼睛和多遍的问候。到了香港,别说是家人,自己的房产业早被妻子变卖,带着女儿远走他乡,杳无音信。
姜建国独自站在香港的街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十五年的时光和自由,而是整个人生。他已经找不到任何过去生活过的物件,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找到那个让他牵肠挂肚的女儿。
2002年,姜建国来到台湾,台军情局却仅仅只是轻描淡写的承认了他的身份,却不愿意给予任何补偿。回到香港,姜建国只能靠政府救济金和自己拾荒勉强维持生活。
如今他要做的只有等待,等待一个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的结局……
图 | 姜建国
陈景圣:“三个女人离我而去”
1940年,陈景圣生于一个家境优越的家庭,父亲是国民党外交部的官员,他住着花园楼房,享受着天之骄子般令人艳羡的人生。
然而,当他目睹自己的母亲被革命小将打得遍体鳞伤,因为莫须有的由头受尽折磨,给陈景圣的心中蒙上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改革开放后他来到香港投奔亲戚,但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他只能从头再来,在一个上海菜馆里做煮面师傅。
巨大的身份转变,对陈景圣来说,犹如上边是灯红酒绿,下边是断壁残垣,中间是巨大的鸿沟。
餐厅的同事陈启凯捕捉到他低落的情绪,借机接近他,并向他表明自己是台湾国民党某少校的儿子的身份,将陈景圣引荐给了台湾“军情局”特工的小林,小林说需要一些帮助台湾做工作的人士,而陈景圣的家庭出身完美地契合了他们的要求。
过去的陈景圣一直过得不如意,很压抑,因为出身的关系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此时的他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人生的转机,抓住了眼前的机会就可以把幼年时的生活条件夺回来。为了尽快结束眼前的落魄,陈景圣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图 | 陈景圣
1981年,经过简单的特务训练之后,陈景圣返回了上海。
他通过聊天、旁敲侧击的探听希望得到有价值的情报,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甘心的他决定铤而走险,来到了过去工作过的地方,试图像陈启凯策反他那样,去策反他原来的同事和上司。
策反之路充满了各种未知,天有不测风云,在他试图策反表哥后,刚一出门就被抓捕,结束了他9个月的短暂的间谍生涯,被判刑13年。
被捕后的一个月,陈景圣的妻子因无法接受自己的丈夫是特务的事实而服毒自杀,其母亲也在两年后痛苦病逝,而自己的亲生女儿在日后渐渐得知了父亲的身份后,也一直回避着陈景圣。
不幸的是,女儿后来也被诊断出白血病,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只叫过他一声“爸”。
这个简单的字眼,充满了无尽的心酸。
陈景圣女儿的遗愿是安葬在祖母的身边,他亲自捧着女儿的骨灰来到了母亲安息的墓园,此时的他情绪激动,难以自持,涕泪沾襟。
图 | 陈景圣向媒体控诉台当局过河拆桥
陈景圣一直认为他家的大别墅和千亩水田被没收,是他苦难的开始。但事实上真正的苦难开始于他背叛人民,从选择成为台湾间谍的那一刻起,命运的转轮将他推向不幸的彼岸。
“人生的悲剧没有漏掉一个”,少年丧父,中南丧妻,晚年丧女,一切不再有滋味,于陈景圣来说,他所面对的变故,已经流不出一滴眼泪,有的只有麻木和冰冷。
当出狱后的他来到台湾“军情局”报到表明身份要求赔偿时,等来的却仅仅只有身份的承认,闭口不谈赔偿事宜。
陈景圣犹如一颗弃子,他只是别人编织的巨大阴谋下小小的一环,他的遭遇没有人再提及。唯有自己,苟活在这个世界上,度过凄凉的晚年才是陈景圣最后的归宿。
阚中干:“把心爱的人带上死路”
1936年,阚中干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中。
少年时,恰逢蒋介石逃往台湾,大陆局势动荡让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年仅11岁的他被送往台湾,投奔在国民政府任职的舅舅。
1952年,阚中干的舅舅病逝,舅母改嫁,噩耗引发的家变,让他从寄人篱下的客人变成举目无亲的孤儿,开始了一个人艰难谋生。
他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做一份体面的工作。
历经磨难的阚中干,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台湾“中情局”,他接受了两年的“特训”,学习了跟踪与反跟踪、炸药制造、秘密通讯等各种间谍手段,阚中干热血沸腾地接受着这些训练。
1957年,阚中干正式宣誓加入了“国防部情报局”,上级承诺潜入大陆执行任务回来后必定飞黄腾达。阚中干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刺杀中共高级党政要员,爆破摧毁重要军事目标的危险任务。
怀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士情怀,阚中干离开台湾前往香港,被安排到一家商店打工,用最普通的身份潜伏下来开展工作,为潜入大陆做充分的准备。
此时,踌躇满志的他遇到了小珍,一个彻底改变他一生的女人。
面对着小珍,阚中干深情戳心,情到深处难以自拔,但特工身份需要的是冷酷而不是儿女私情,强烈的矛盾和慌乱占据了他的心扉。
数周后,他突然收到一封小珍的来信,建立起来的冷酷防线却轰然倒塌,很快和小珍陷入热恋中,让在孤寂中成长的阚中干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小珍对他来说,就是他的生命和灵魂,须臾不可离焉。
图 | 阚中干
当肩负的使命、前途和刻骨铭心、无法割舍的恋人相矛盾的时候,阚中干心生一计,他想带小珍一起提前进入大陆,戴罪立功。小珍在身边可以掩护他的工作,成功的话上级也会认可他们的感情。小珍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
1958年,两人一起踏上了香港开往大陆的特别列车,三天后,他们乘火车抵达了上海,与自己阔别了整整二十年的父母兄妹相聚。
然而,幸福却总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阚中干不曾想到的是进入大陆仅五天就在上海被捕。受过特殊训练的他,原本以为可以轻松蒙混过关,却在大陆的国安人员的问话中,一点点被击垮,他才知道自己的一切行为早已在对方的掌控之下。
如坠深渊的他深知,按照党国的要求需要“舍生取义”,但想到此时也正在受连累的小珍,阚中干心生不忍,他没办法像壮士一样直面死亡。
在生与死之间的几经徘徊中,阚中干选择了生,坦白了所有犯下的罪行,被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22年,而小珍则被判处5年,两人均被关押至上海提篮桥监狱,之后他又被转押到青海监狱劳动改造。
当44岁的阚中干刑满出狱的时候,除了一张没有接收单位根本不能落户的“袋装户口”外,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对小珍不变的情感。
1984年,阚中干终于打听到了小珍的下落,乘上了去找寻她的列车,几经周折,却发现小珍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时隔30年后的再相遇,一切恍如隔世,却已经难以挽回。因为一面高墙,曾经炽热的感情最终走到了尽头。而阚中干的人生,如飞蛾扑火,成为了时代和阴谋的牺牲品。
退休后的阚中干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当他向台湾当局讨要说法时,却只在十年后才收到寥寥数语的回信,自己的一生就如这几行字一样被潦草打发了。
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如过眼云烟一样,而姜建国、陈景圣、阚中干三个人都如茫茫云海中的一粒微尘,不知方向,随风漂移。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他们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下一路前行,最终汇向了一条河流。
他们的“牺牲”,对于大局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他们的一生,却被戏剧性的改写了。他们就是这样一个个被特殊身份改写了命运的人,在茫茫人海中,无人问津,怀揣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隐没得悄无声息……
不管是英雄还是敌人,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姜建国、陈景圣和阚中干。
三个人的名字从来没有被人提起过,但他们的一生,却因为自己做出的每个决定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三名潜入大陆的台湾特务,决绝地踏上了自己选择的那条路,深陷泥潭,举步维艰,令人唏嘘不已。
姜建国:“我的悲惨下半生”
1936年,姜建国生于上海。
1949年他的资本家父亲抛下子女逃到台湾,原本医学院毕业的他可以成为一名手到病除,救死扶伤的医生。
然而任何时候,个人命运都跟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没有人能够心存侥幸,超脱于社会和时代的影响,成为乱世中的幸运者。
姜建国的命运也在无形之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81年,姜建国忽然收到让其继承父亲遗产的信件。
原来是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他没有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宣布和父亲脱离关系,因此成为了父亲唯一的遗产继承人。
彼时,姜建国携妻女来到香港,从一名中产医生摇身一变成为一名香港富商,在“小甜甜”龚如心的公司里做到了的中层职位。
巨额财富的从天而降,让姜建国的人生瞬间光彩耀人,命运仿佛只青睐着他。
1985年,他从大陆购买了一批蚕丝运往台湾,当时的台湾地区实行贸易壁垒政策,因此姜建国在蚕丝的外包装的袋子上贴上了“印度尼西亚”的假标签来伪装,然而为了省钱,小袋包装上的“中国制造”却没有清除干净。
就是因为这个不起眼的小错误,他的货品被台湾当局全部扣押没收。他火速赶往台湾,四处寻找朋友帮忙,当地的一个朋友给他引荐了一位沈先生。
这位神秘的沈先生非常爽快地说帮忙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他要求姜建国参加过国民党,为台湾“军情局”服务。
想想自己即将面临着倾家荡产的危险,那时候的姜建国觉得这个条件或许不算什么,于是他一声应允下来。
在这名沈先生的家中,姜建国宣誓加入中华民国中央情报局,忠于三民主义,绝不背叛。如果有背叛或不忠不义的行为,自己连带家属都要受到残酷的惩罚。
宣誓之后,他接受了台湾“军情局”为期7天的特务培训,被委任为中校处长,正式开始了他的间谍生涯。
上级命令他携带大量反共传单潜入大陆进行散发,姜建国似乎开始慢慢意识到,是自己把自己逼入骑虎难下的窘境中,但现在,他好像是没有别的选择了。
他进入深圳后,乘火车来到了广州,一路上惊心动魄,却出乎意料的顺利。就像打游击战一样躲着人,战战兢兢地把宣传单全部散发出去了。
此后,姜建国以港商的身份返乡上海,在一次承接上海码头工程的时候他顺利取得图纸。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图纸,包含了许多机密消息。姜建国的屡次得手,让他的欲望不断膨胀,开始在任性的道路上肆意狂奔。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他的一切行踪早已进入国家安全局的监控下。在大连军港游览的时候,他被逮捕了,一年多的间谍生涯戛然而止。在经过近两年的羁押,1988年姜建国被判处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5年。
当初那一笔“一人独占”的巨额财富,看似从天而降,实则飞来横祸,姜建国的人生从那一刻起被埋下了厄运的种子。正如人生像一条完整的链条,链条的两端连接着生与死,环环相扣。当下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和未来息息相关。
那么姜建国后来的命运又如何呢?
2001年8月,刑满释放的姜建国怀着复杂的心情赶回香港,他急切地想见到自己的妻女,等来的却不是想象中的饱含热泪的眼睛和多遍的问候。到了香港,别说是家人,自己的房产业早被妻子变卖,带着女儿远走他乡,杳无音信。
姜建国独自站在香港的街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十五年的时光和自由,而是整个人生。他已经找不到任何过去生活过的物件,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在有生之年找到那个让他牵肠挂肚的女儿。
2002年,姜建国来到台湾,台军情局却仅仅只是轻描淡写的承认了他的身份,却不愿意给予任何补偿。回到香港,姜建国只能靠政府救济金和自己拾荒勉强维持生活。
如今他要做的只有等待,等待一个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的结局……
图 | 姜建国
陈景圣:“三个女人离我而去”
1940年,陈景圣生于一个家境优越的家庭,父亲是国民党外交部的官员,他住着花园楼房,享受着天之骄子般令人艳羡的人生。
然而,当他目睹自己的母亲被革命小将打得遍体鳞伤,因为莫须有的由头受尽折磨,给陈景圣的心中蒙上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改革开放后他来到香港投奔亲戚,但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他只能从头再来,在一个上海菜馆里做煮面师傅。
巨大的身份转变,对陈景圣来说,犹如上边是灯红酒绿,下边是断壁残垣,中间是巨大的鸿沟。
餐厅的同事陈启凯捕捉到他低落的情绪,借机接近他,并向他表明自己是台湾国民党某少校的儿子的身份,将陈景圣引荐给了台湾“军情局”特工的小林,小林说需要一些帮助台湾做工作的人士,而陈景圣的家庭出身完美地契合了他们的要求。
过去的陈景圣一直过得不如意,很压抑,因为出身的关系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此时的他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人生的转机,抓住了眼前的机会就可以把幼年时的生活条件夺回来。为了尽快结束眼前的落魄,陈景圣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图 | 陈景圣
1981年,经过简单的特务训练之后,陈景圣返回了上海。
他通过聊天、旁敲侧击的探听希望得到有价值的情报,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不甘心的他决定铤而走险,来到了过去工作过的地方,试图像陈启凯策反他那样,去策反他原来的同事和上司。
策反之路充满了各种未知,天有不测风云,在他试图策反表哥后,刚一出门就被抓捕,结束了他9个月的短暂的间谍生涯,被判刑13年。
被捕后的一个月,陈景圣的妻子因无法接受自己的丈夫是特务的事实而服毒自杀,其母亲也在两年后痛苦病逝,而自己的亲生女儿在日后渐渐得知了父亲的身份后,也一直回避着陈景圣。
不幸的是,女儿后来也被诊断出白血病,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只叫过他一声“爸”。
这个简单的字眼,充满了无尽的心酸。
陈景圣女儿的遗愿是安葬在祖母的身边,他亲自捧着女儿的骨灰来到了母亲安息的墓园,此时的他情绪激动,难以自持,涕泪沾襟。
图 | 陈景圣向媒体控诉台当局过河拆桥
陈景圣一直认为他家的大别墅和千亩水田被没收,是他苦难的开始。但事实上真正的苦难开始于他背叛人民,从选择成为台湾间谍的那一刻起,命运的转轮将他推向不幸的彼岸。
“人生的悲剧没有漏掉一个”,少年丧父,中南丧妻,晚年丧女,一切不再有滋味,于陈景圣来说,他所面对的变故,已经流不出一滴眼泪,有的只有麻木和冰冷。
当出狱后的他来到台湾“军情局”报到表明身份要求赔偿时,等来的却仅仅只有身份的承认,闭口不谈赔偿事宜。
陈景圣犹如一颗弃子,他只是别人编织的巨大阴谋下小小的一环,他的遭遇没有人再提及。唯有自己,苟活在这个世界上,度过凄凉的晚年才是陈景圣最后的归宿。
阚中干:“把心爱的人带上死路”
1936年,阚中干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中。
少年时,恰逢蒋介石逃往台湾,大陆局势动荡让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年仅11岁的他被送往台湾,投奔在国民政府任职的舅舅。
1952年,阚中干的舅舅病逝,舅母改嫁,噩耗引发的家变,让他从寄人篱下的客人变成举目无亲的孤儿,开始了一个人艰难谋生。
他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做一份体面的工作。
历经磨难的阚中干,误打误撞地进入了台湾“中情局”,他接受了两年的“特训”,学习了跟踪与反跟踪、炸药制造、秘密通讯等各种间谍手段,阚中干热血沸腾地接受着这些训练。
1957年,阚中干正式宣誓加入了“国防部情报局”,上级承诺潜入大陆执行任务回来后必定飞黄腾达。阚中干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刺杀中共高级党政要员,爆破摧毁重要军事目标的危险任务。
怀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士情怀,阚中干离开台湾前往香港,被安排到一家商店打工,用最普通的身份潜伏下来开展工作,为潜入大陆做充分的准备。
此时,踌躇满志的他遇到了小珍,一个彻底改变他一生的女人。
面对着小珍,阚中干深情戳心,情到深处难以自拔,但特工身份需要的是冷酷而不是儿女私情,强烈的矛盾和慌乱占据了他的心扉。
数周后,他突然收到一封小珍的来信,建立起来的冷酷防线却轰然倒塌,很快和小珍陷入热恋中,让在孤寂中成长的阚中干感受到了人和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小珍对他来说,就是他的生命和灵魂,须臾不可离焉。
图 | 阚中干
当肩负的使命、前途和刻骨铭心、无法割舍的恋人相矛盾的时候,阚中干心生一计,他想带小珍一起提前进入大陆,戴罪立功。小珍在身边可以掩护他的工作,成功的话上级也会认可他们的感情。小珍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下来。
1958年,两人一起踏上了香港开往大陆的特别列车,三天后,他们乘火车抵达了上海,与自己阔别了整整二十年的父母兄妹相聚。
然而,幸福却总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阚中干不曾想到的是进入大陆仅五天就在上海被捕。受过特殊训练的他,原本以为可以轻松蒙混过关,却在大陆的国安人员的问话中,一点点被击垮,他才知道自己的一切行为早已在对方的掌控之下。
如坠深渊的他深知,按照党国的要求需要“舍生取义”,但想到此时也正在受连累的小珍,阚中干心生不忍,他没办法像壮士一样直面死亡。
在生与死之间的几经徘徊中,阚中干选择了生,坦白了所有犯下的罪行,被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22年,而小珍则被判处5年,两人均被关押至上海提篮桥监狱,之后他又被转押到青海监狱劳动改造。
当44岁的阚中干刑满出狱的时候,除了一张没有接收单位根本不能落户的“袋装户口”外,他唯一拥有的就是对小珍不变的情感。
1984年,阚中干终于打听到了小珍的下落,乘上了去找寻她的列车,几经周折,却发现小珍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时隔30年后的再相遇,一切恍如隔世,却已经难以挽回。因为一面高墙,曾经炽热的感情最终走到了尽头。而阚中干的人生,如飞蛾扑火,成为了时代和阴谋的牺牲品。
退休后的阚中干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当他向台湾当局讨要说法时,却只在十年后才收到寥寥数语的回信,自己的一生就如这几行字一样被潦草打发了。
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如过眼云烟一样,而姜建国、陈景圣、阚中干三个人都如茫茫云海中的一粒微尘,不知方向,随风漂移。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他们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下一路前行,最终汇向了一条河流。
他们的“牺牲”,对于大局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他们的一生,却被戏剧性的改写了。他们就是这样一个个被特殊身份改写了命运的人,在茫茫人海中,无人问津,怀揣着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隐没得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