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意大利人重新发掘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献是从对古罗马法典的研究开始的。早在12世纪时期以意大利波伦那大学的一批学者为首,就开始了古罗马法典的研究。这是顺应当时意大利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贸易交往日益频繁这一趋势的需要而产生的。
从11、12世纪起,西欧的世俗城市兴起,适应世俗社会的需要,世俗教育逐渐发达起来,过去的教育大多由教会控制,把培养传教士置于教育工作首位,现在社会的需要多样化,一些传授实用技能的学校纷纷诞生,意大利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
意大利教育的世俗性能日益加强,许多方面走在西欧各地的前列。为了解决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以及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法学、医学、文法及修辞等教育迅速发达起来,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不再占据重要地位。
对于古罗马法的研究日趋重视,而学生们在学习和研究罗马法的过程中,还需学习拉丁文文法和修辞,以便为法庭的辩论服务。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意识潜移默化渗入到诗歌、文学、艺术乃至建筑等诸文化领域。
政治思想领域自然也无例外,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本主义”政治思想家,最著名的当数马基雅维里和康帕内拉两人。
马基雅维里少年仕途得志,29岁时任佛罗伦萨共和国国务秘书,负责外交和军事。1512年,美第奇家族复辟,共和国瓦解,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生涯结束。此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著书立说,写了《君主论》、《李维史论》(又称《罗马史论》)、《佛罗伦萨史》、《战争的艺术》和喜剧《曼陀罗华》。
《君主论》是其政治思想的代表作,这是对意大利历史与现状及其自己的政治实践的理论总结。他主张君主应兼具狮子和狐狸的本领,既凶猛又狡猾,既使人害怕,又善变多谋。马基雅维里是世上第一个公然宣称应该把道德观念从政治中摒弃出去的政治家。
民族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他的政治理想。他认为强有力的君主共和制度是最好的政体。他批判“君权神授”的观念,反对教皇和教会干预世俗政治,这在当时是一大进步。
《君主论》在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正经历急剧的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初步发展起来,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下层人民处境悲惨,促使一部分人本主义思想家产生了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意大利的代表人物是康帕内拉。
托马索·康帕内拉(1568—1639),出身贫苦农家,15岁成为多明我会修士,因批评正统神学理论,遭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并因参加反西班牙的斗争而身陷囹圄25年,他的代表作《太阳城》便是在监狱中完成的。
《太阳城》一书采用对话形式,揭露和批判当时意大利社会的黑暗,构想了一个理想国—“太阳城”。在太阳城中,实行公有制、义务劳动制,工作不分贵贱,每天劳动4小时,其余时间从事学术、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实行按“需”分配,衣食住诸方面实行“平均”,吃公共食堂,穿同样的衣服,三个月重新分配一次住房。
政治制度是政教合一的共和制,“公民大会议”选举官员和监督政府。《太阳城》还设计了许多错误的构想。例如:主张废除家庭、实行公妻制、实行人祭制度等,但是,他毕竟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观念。
康帕内拉《太阳城》一书的出现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英国的莫尔的《乌托邦》要迟将近一百年。但仍然不失为是一本伟大的著作。
文艺复兴运动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
只有一些显贵人物与富裕家庭才有可能建造雄伟的建筑,资助艺术家或购置珍贵的艺术品。但是,这场运动的影响波及整个社会。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风气、风尚、生活方式、个人行为举止。
一般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经历着急剧的变革,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开始形成,但又未能完全摆脱基督教与封建贵族传统的束缚。与中世纪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已是一种崭新的生活,尤其是世俗城市生活反映出一种新的风貌。
富裕的城市工商业者在城市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刺激了人们对现世享乐的追求,他们勤奋劳动并不是为了灵魂的得救和来世的幸福,而是为了现世的利益和享乐。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居民中,来世、天堂等观念日益淡漠,而对现世美好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其中谈到住房要坚固、美观、舒适,食物要味美、富于营养,但生活费用要合理分配。
教育被看作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全家人人要受教育,但主张用权威而不是用压制来管教人。这本书还极力赞美乡村生活,鼓励富裕市民在乡间造别墅。富人造别墅成为时尚。
婚姻家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早婚早育以便生育更多劳动力的观念,已为男子个人成功奋斗和晚婚观念所取代。
城市生活的活跃,社会交往愈来愈频繁,要求一切有修养的人遵守社交准则,使自己成为一个在社交界讨人喜欢的人物。当时流行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力求把人培养成一个全才,具有高雅文明的谈吐、整洁漂亮的外表等。
有人编写了专门论述社交礼节的手册。在人本主义思想鼓励下,竭力追求个性的发展,大大激发了人们努力向上,发挥个人才能,追求现世的人的幸福。但是,也充分显露了人们自私自利的心理,追名逐利,不放过一切享受的机会。
因此,一些人痛斥人的“堕落”,惊呼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对现世利益的追逐对荣誉的过份的追求,促成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膨胀,有的史书记载:当时,在意大利“有多少人如不能以丰功伟绩流芳百世,就力图以恶德丑行遗臭万年啊?”
尽管文艺复兴运动也有其消极影响的一面,但是,就整体而言,这毕竟是一场伟大的进步的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就在于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
人类经历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人类思想的大解放从意大利地区开始,迅速扩展到整个西欧地区。
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首先扩及到与意大利毗邻的德意志地区,人本主义思想在德意志一些大学中传播开来,大学成为德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德国著名的人本主义者有伊拉斯谟、胡登、丢勒等。
16世纪初,文艺复兴波及到法国。此时,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附于王室和贵族,因而,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深受王室一部分贵族的影响,人本主义思想主要流行于贵族知识分子中间。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有拉伯雷、蒙田、波丹等。
西班牙地区的文艺复兴运动迟至16世纪初才开始,西班牙天主教势力强大,人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受到了限制;西班牙最早实行对外殖民扩张,精力都倾注于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忽视和淡漠文化与艺术事业。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世纪初开始,西班牙也出现了人本主义运动,著名的人本主义者有塞万提斯、维加等。
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得比欧洲大陆国家晚,但持续时间长,运动的高潮约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此时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促使了文艺复兴的繁荣。英国文艺复兴的成就主要在文学与哲学方面,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莫尔、培根等。
文艺复兴运动从16世纪开始也波及到波兰、捷克等地区。在波兰出现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捷克有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人本主义思潮从意大利扩展到整个西欧,贯穿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始终。
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人本主义为武器,对封建教会和神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世俗享受,反对禁欲苦行,在西欧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这明明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发动的一场伟大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人本主义者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把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实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伟大变革,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新文化体系,既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文化准备。
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中人们只是从表面的表现形式上去认识它,把它说成仅仅是一种复兴希腊罗马光辉的古代文化的运动。
意大利的乔治奥·瓦萨里(1511—1574)在他写的《艺苑名人传》中首先使用Renovatio一词,这是古拉丁文,意思是“再生”或“复兴”。瓦萨里在这儿是想说明,当时意大利正在“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光辉艺术。
1860年瑞士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他写的《复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使用了一个法文词Renaissance,意思也是“再生”、“复兴”,但是他这里不仅仅是指古典文化的再生,也含有意大利民族精神的更新与丰富的意思。
布克哈特把“文艺复兴”时期视作欧洲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以后史学界把这一个大写的法文字作为一个专门名词,用于表述欧洲发生的这一场进步运动:文艺复兴运动。
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对这场运动的深远历史意义,必然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转侵删。
意大利人重新发掘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献是从对古罗马法典的研究开始的。早在12世纪时期以意大利波伦那大学的一批学者为首,就开始了古罗马法典的研究。这是顺应当时意大利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贸易交往日益频繁这一趋势的需要而产生的。
从11、12世纪起,西欧的世俗城市兴起,适应世俗社会的需要,世俗教育逐渐发达起来,过去的教育大多由教会控制,把培养传教士置于教育工作首位,现在社会的需要多样化,一些传授实用技能的学校纷纷诞生,意大利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
意大利教育的世俗性能日益加强,许多方面走在西欧各地的前列。为了解决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实际需要以及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法学、医学、文法及修辞等教育迅速发达起来,神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不再占据重要地位。
对于古罗马法的研究日趋重视,而学生们在学习和研究罗马法的过程中,还需学习拉丁文文法和修辞,以便为法庭的辩论服务。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这种“人本主义”思想意识潜移默化渗入到诗歌、文学、艺术乃至建筑等诸文化领域。
政治思想领域自然也无例外,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人本主义”政治思想家,最著名的当数马基雅维里和康帕内拉两人。
马基雅维里少年仕途得志,29岁时任佛罗伦萨共和国国务秘书,负责外交和军事。1512年,美第奇家族复辟,共和国瓦解,马基雅维里的政治生涯结束。此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著书立说,写了《君主论》、《李维史论》(又称《罗马史论》)、《佛罗伦萨史》、《战争的艺术》和喜剧《曼陀罗华》。
《君主论》是其政治思想的代表作,这是对意大利历史与现状及其自己的政治实践的理论总结。他主张君主应兼具狮子和狐狸的本领,既凶猛又狡猾,既使人害怕,又善变多谋。马基雅维里是世上第一个公然宣称应该把道德观念从政治中摒弃出去的政治家。
民族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是他的政治理想。他认为强有力的君主共和制度是最好的政体。他批判“君权神授”的观念,反对教皇和教会干预世俗政治,这在当时是一大进步。
《君主论》在政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正经历急剧的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初步发展起来,早期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下层人民处境悲惨,促使一部分人本主义思想家产生了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意大利的代表人物是康帕内拉。
托马索·康帕内拉(1568—1639),出身贫苦农家,15岁成为多明我会修士,因批评正统神学理论,遭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并因参加反西班牙的斗争而身陷囹圄25年,他的代表作《太阳城》便是在监狱中完成的。
《太阳城》一书采用对话形式,揭露和批判当时意大利社会的黑暗,构想了一个理想国—“太阳城”。在太阳城中,实行公有制、义务劳动制,工作不分贵贱,每天劳动4小时,其余时间从事学术、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实行按“需”分配,衣食住诸方面实行“平均”,吃公共食堂,穿同样的衣服,三个月重新分配一次住房。
政治制度是政教合一的共和制,“公民大会议”选举官员和监督政府。《太阳城》还设计了许多错误的构想。例如:主张废除家庭、实行公妻制、实行人祭制度等,但是,他毕竟提出了一种新的政治观念。
康帕内拉《太阳城》一书的出现比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英国的莫尔的《乌托邦》要迟将近一百年。但仍然不失为是一本伟大的著作。
文艺复兴运动并不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
只有一些显贵人物与富裕家庭才有可能建造雄伟的建筑,资助艺术家或购置珍贵的艺术品。但是,这场运动的影响波及整个社会。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风气、风尚、生活方式、个人行为举止。
一般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经历着急剧的变革,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开始形成,但又未能完全摆脱基督教与封建贵族传统的束缚。与中世纪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已是一种崭新的生活,尤其是世俗城市生活反映出一种新的风貌。
富裕的城市工商业者在城市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刺激了人们对现世享乐的追求,他们勤奋劳动并不是为了灵魂的得救和来世的幸福,而是为了现世的利益和享乐。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居民中,来世、天堂等观念日益淡漠,而对现世美好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其中谈到住房要坚固、美观、舒适,食物要味美、富于营养,但生活费用要合理分配。
教育被看作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全家人人要受教育,但主张用权威而不是用压制来管教人。这本书还极力赞美乡村生活,鼓励富裕市民在乡间造别墅。富人造别墅成为时尚。
婚姻家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早婚早育以便生育更多劳动力的观念,已为男子个人成功奋斗和晚婚观念所取代。
城市生活的活跃,社会交往愈来愈频繁,要求一切有修养的人遵守社交准则,使自己成为一个在社交界讨人喜欢的人物。当时流行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力求把人培养成一个全才,具有高雅文明的谈吐、整洁漂亮的外表等。
有人编写了专门论述社交礼节的手册。在人本主义思想鼓励下,竭力追求个性的发展,大大激发了人们努力向上,发挥个人才能,追求现世的人的幸福。但是,也充分显露了人们自私自利的心理,追名逐利,不放过一切享受的机会。
因此,一些人痛斥人的“堕落”,惊呼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对现世利益的追逐对荣誉的过份的追求,促成了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膨胀,有的史书记载:当时,在意大利“有多少人如不能以丰功伟绩流芳百世,就力图以恶德丑行遗臭万年啊?”
尽管文艺复兴运动也有其消极影响的一面,但是,就整体而言,这毕竟是一场伟大的进步的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就在于中世纪“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
人类经历了一次思想大解放。人类思想的大解放从意大利地区开始,迅速扩展到整个西欧地区。
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首先扩及到与意大利毗邻的德意志地区,人本主义思想在德意志一些大学中传播开来,大学成为德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德国著名的人本主义者有伊拉斯谟、胡登、丢勒等。
16世纪初,文艺复兴波及到法国。此时,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附于王室和贵族,因而,法国的文艺复兴运动深受王室一部分贵族的影响,人本主义思想主要流行于贵族知识分子中间。
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有拉伯雷、蒙田、波丹等。
西班牙地区的文艺复兴运动迟至16世纪初才开始,西班牙天主教势力强大,人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受到了限制;西班牙最早实行对外殖民扩张,精力都倾注于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忽视和淡漠文化与艺术事业。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6世纪初开始,西班牙也出现了人本主义运动,著名的人本主义者有塞万提斯、维加等。
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得比欧洲大陆国家晚,但持续时间长,运动的高潮约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此时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民族意识的增强,促使了文艺复兴的繁荣。英国文艺复兴的成就主要在文学与哲学方面,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莫尔、培根等。
文艺复兴运动从16世纪开始也波及到波兰、捷克等地区。在波兰出现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在捷克有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人本主义思潮从意大利扩展到整个西欧,贯穿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始终。
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人本主义为武器,对封建教会和神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世俗享受,反对禁欲苦行,在西欧掀起了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西欧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这明明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基督教神学发动的一场伟大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人本主义者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桎梏,把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等从神学中解放了出来,实现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伟大变革,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新文化体系,既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文化准备。
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中人们只是从表面的表现形式上去认识它,把它说成仅仅是一种复兴希腊罗马光辉的古代文化的运动。
意大利的乔治奥·瓦萨里(1511—1574)在他写的《艺苑名人传》中首先使用Renovatio一词,这是古拉丁文,意思是“再生”或“复兴”。瓦萨里在这儿是想说明,当时意大利正在“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光辉艺术。
1860年瑞士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他写的《复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使用了一个法文词Renaissance,意思也是“再生”、“复兴”,但是他这里不仅仅是指古典文化的再生,也含有意大利民族精神的更新与丰富的意思。
布克哈特把“文艺复兴”时期视作欧洲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以后史学界把这一个大写的法文字作为一个专门名词,用于表述欧洲发生的这一场进步运动:文艺复兴运动。
随着历史的演进,人们对这场运动的深远历史意义,必然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转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