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每4人中就有1例,心血管病已成为疾病死亡第一大原因
提及癌症、艾滋、渐冻症、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五大「绝症」( WHO 列为世界五大疑难杂症),没有根治手段、治愈率低下,人们总能很容易联想到死亡。
但是,真正的疾病死亡绝对「巨头」,却不是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
近期,《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发布,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病断层第一,在农村、城市死因占比分别高达 48.00% 和 45.86%。
——每 5 例死亡中,就有至少 2 人死于心血管病。
图源:《报告》 本文特邀《报告》编委会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总干事及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干部病区副主任赵雪燕教授,解读、评论最新数据所呈现的心血管疾病防诊治现状和发展趋势。
3.3 亿现患病人,危险因素高度流行
《报告》每年都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更新,为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持。王增武教授介绍,《报告》的主要目标就是了解疾病负担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
心血管病患病率正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 3.3 亿,其中脑卒中 1300 万,冠心病 1139 万,心力衰竭 890 万,高血压 2.45 亿。追溯患病率居高不下的根本,「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群层面危险因素的改善,对于减少心血管病死亡的贡献最大。」
图源:根据《报告》数据整理 以上数据展现了在我国居民生活中「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和吸烟等与 CVD 密切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流行」的重要现实。
王增武:「零级预防」成本低、效益高
从全球经验来看,「零级预防」低成本、高效益。在一级预防之前,通过政策指导、健康宣教做出人群干预,预防整个社会发生危险因素的流行,提高整个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水平,是应该倡导的方向。
赵雪燕:生活方式管理依然存在两方面问题
生活方式管理是实现「零级预防」的主体。通过各渠道宣传,公众已经开始关注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良好睡眠这些手段的有效性,但依然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最常见的是「了解却做不到」、「做了却不能坚持」,另一种是「管理了但并不合理」。
第二种情况导致现在生活方式管理的「不合理」现象越来越常见,例如有些人知道要运动但没有经过评估而受伤,把健康饮食简单理解为少吃而导致营养失衡。这就是生活方式管理的个体化不够,或是老百姓能够获取生活方式管理知识和服务的途径还不够合理。
人群层面的危险因素流行,直接影响着心血管病的有效控制。「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巨大,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 CVD 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疾病负担下降拐点尚未出现。」
报告显示:高血压患病率 27.5%;≥ 35 岁血脂异常率约为 34%;成人糖尿病患病率 11.2%;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 10.8%;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2010~2012 年由 6.6% 增至 15.4%……
赵雪燕:「关口前移」已提到重要地位
此前更多的资源和注意力都集中在二级预防,即得病后的治疗。近几年,不管是世界范围还是国内,「关口前移」的理念都被提到了极重要的地位,也就是重视一级预防——在有危险因素的时候,就措施控制整个事件链的进展。
心血管防控,要让大家知道心血管病可防可控,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宣教、医疗层面的技术理念、患者层面的健康意识,三者合力缺一不可。大众对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病需要长期规范管理的认识,这一点最为基础和重要,并将惠及广大人群。
王增武:预防是贯穿疾病全程的任务
已经具备危险因素的情况下,积极干预的获益依然是巨大的。
甚至不幸得了病之后,预防依然重要:患者积极寻求规范治疗,医疗系统进一步完善救治手段和措施,例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至少能够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挽救患者和整个家庭。
负担仍呈上升趋势:1 年住院 1290 万人次,总费用 1652 亿
2020 年,中国医院心脑血管病患者出院总数为 2428 万人次,占同期出院总人次数(包括所有住院病种)的 15% 左右,住院总费用 2709.01 亿元;其中,心血管病患者 1289.94 万人次,占 7.8%,总费用 1652.22 亿元。
图源:《报告》 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是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扣除物价的影响,自 2004 年以来,住院总费用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24.65%、16.81% 和 12.79%。次均住院费用为 14638.22 元、9824.93 元、 20397.61 元。患者达 2.45 亿的高血压,次均住院费用也达到 6235.41 元。
王增武:负担仍在上升,有三大原因
首先,发病率、复发率高,住院次数高,花费就持续走高。第二,在物价升高的加成下,治疗手段进步在带来更好疗效的同时,也带来了医疗消耗品单价的提升。
但更重要的因素,我认为还是因为预防工作还不尽如人意,因而心梗、脑梗等事件发生仍上升,加之患病人群基数增加,就造成了现在看到的极大负担。因此,我们需要控制好危险因素,守好预防的阵地,预防的概念更要正确推广。
赵雪燕:不能轻视的人口老龄化影响
人口老龄化也是负担持续上升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必须要应对的问题。老龄本身就意味着更高的发病风险,更大的治疗和康复难度。
国内老龄人口基数日益增加,老年人照护、用药、治疗手段与年轻人有所区别,合并症多对多学科协同要求高、事件风险高、致残率高,都需要针对性的改进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医疗之外,人群层面的老龄化,会对心血管疾病负担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国家、社会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探索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
经济负担以外,死亡是疾病负担最为直接的体现。
急性心梗死亡一直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的工作重点,从数据上看也确有成效。根据《2022 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以下简称《质控概述》),2021 年发病 12h 内再灌注治疗率为 83.4%,90min 内进行直接 PCI 的比例为 47.7%, 30min 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为 35.9%。
图源:《报告》 但即便这些数据都有了很大提升,完全合理治疗率仅为 8.7%。
王增武:施行质量控制,是为了让治疗都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临床质量控制基本点是标准化的操作和流程,让诊疗能达到当前的最佳治疗结果、临床预后和医保花费。质控要求不同地域、层级医院的诊治向符合标准的层次水平靠近,不仅能让医生个人提高操作水平有章可依,更有利于推进各地区医疗不均衡性的改善。
施行质控希望通过给出一个标准,让患者在好不容易得以治疗时,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
拐点没来,但变化正在产生
诚然,从造成死亡的总量来看,心血管病还是疾病中毋庸置疑的头号杀手。2005 至 2020 年的 15 年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 309 万增至 458 万。但不可忽视的是,各项措施在与严峻的危险因素流行的对抗中,仍在悄然取得成效。
2020 年,年龄标化死亡率从 15 年前的 286.85/10 万降至 245.39/10 万,心血管病过早死亡率负担下降达到了 19.27%。
王增武:整体未达预期目标,但积极影响已有所显现
「过早死亡」就是在未达到平均预期寿命前即死亡。从统计学角度看,只要的更多患者未在预期寿命前死亡,就会降低这一指标。尽管整体负担还在上升,但过早死亡的改善,一定程度显示了防控措施对于心血管病发病、病情进展,在产生积极影响。
赵雪燕:过早死亡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进步
生活方式管理、疾病早诊早治等医疗措施以外,全人群平均寿命也在持续提高,都是促进过早死亡改善的因素,这一数字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医疗手段和预防保健的进步。
回到数据本身,心血管诊疗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具有较好的可及性。根据《质控概述》,2042 家三级医院和 3309 家二级医院中,96.8% 有心内科,20.4% 有心外科,26.3% 有血管外科,18.5% 有小儿心外科,60.8% 有冠心病监护病房,36.5% 有心力衰竭监护病房。
在技术可及性上,58.5% 的医院配备有导管室,70.9% 配备有冠脉 CT,20.8% 能够开展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11.3% 能够开展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具备手术能力的医院数量和手术规模上升,心血管病跨省异地就医呈下降趋势。
图源:《质控概述》 「临床医生看待疾病,不仅要聚焦专业的『点』,也要重视领域的『面』。」王增武教授这样理解报告对于临床医生的价值。
报告更多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呈现,目的不仅仅是看看花了多少钱,更可以从评价研究中,了解当前防控措施所带来的真实效益。
王增武:知道现在也知道过去,从而指导未来
从政策层面,会看到预防为主、重视危险因素管理、加强疾病救治上发力的重要性;从公众角度,大众可以对照看到我的健康行为是做贡献了还是拖后腿了,要继续保持还是要及时调整了;从临床医生角度,除了参考专科情况、了解自身问题,还得以横向了解整个心血管病领域的现状、了解防诊治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报告》希望达到知己知彼、知道现在也知道过去,从而指导未来的目的。
「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通常更重视理解疾病的生物学问题,但报告从宏观层面对疾病的呈现,能帮助我们理解政策措施的因由,理解心血管病防控方,更好地适应和配合。」王增武教授站在临床医生的角度做出总结。
「我们很难在一个专业科室里,就把预防、临床救治,到康复阶段都囊括、做好,但应该有『心血管病全流程,每一点都不能放松』的理念。各级措施并不是一步一步分开,而是在疾病的各节点都交互存在、同时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