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女真的前世今生
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被朝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这种任命原本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一般来说只是对被羁縻部落内部继承的官方认证,所谓“俾仍旧俗,各统其属”。这就好像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婚姻登记处只是帮着发个证书,不能帮你做决定一样。
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就是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的这次接班表面看起来并没有问题。不过实际上里面还是大有文章的。朝廷对女真诸部的经营原则是“以夷制夷”。最好的状态是你们之间掐得你死我活,但都要求朝廷出来主持公道。至于到底公不公道,那就看个人感受了。
此刻努儿哈赤的感觉肯定是不公道。他之所以能够继位,是因为之前建州右卫反叛朝廷,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塔克世本来是代表朝廷前去劝降。结果人还在城里,辽东总兵李成梁下面的兵,与带路的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就不顾二人的死活杀了进来。导致努尔哈赤的父祖死于乱军之中。
努尔哈赤肯定不能追责李成梁,除非他想背一个反叛朝廷的罪名。于是就强烈要求杀尼堪外兰抵命。然而明朝方面却并不愿意这么做,毕竟尼堪外兰是在为朝廷效命平叛。被努尔哈赤逼问得急了,甚至有边将放出话来,如果努尔哈赤再不依不饶的话,就扶植尼堪外兰成为新的建州之主。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见明朝非但没有杀尼堪外兰抵命,还风传要扶植他,建州女真这边真有不少看不惯努尔哈赤的人,跑去说要效忠新主的。不过眼红的多是努尔哈赤的同龄的亲族子弟,有政治头脑的建城主们多是观望或者站队努尔哈赤。
朝廷这次不惩戒尼堪外兰,不代表真的会扶他上位。努尔哈赤是名正言顺的建州左卫指挥使,这位置传到他手上都快200年了。可别小看血统,当年成吉思汗和扎木合先后称汗,要不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曾经统一蒙古诸部做过大汗,两个人谁更有机会统一草原还真不好说。也先够强吧,就因为不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到头来依然落得个惨淡收场。
倒不是说有了血统就有了一切,只不过打破旧秩序需要时机和过程。朝廷治边的要求是别生乱,新势力除非有压倒性优势,才可能顺势被朝廷认可。否则的话,天时总归是在旧势力一边的。
于私来说,凡事脱不出个理字,这也是为什么打仗一定要师出有名。父祖之仇不共戴天,女真人讲究有仇必报,努尔哈赤报父仇理由到哪说都占理。两相一比较,换我也押宝努尔哈赤。
尼堪外兰可以不杀,但努尔哈赤那边总得有个说法。这个倒也有个承袭已久的规矩叫作“赔命价”。女真人的习俗是“杀人偿马牛三十”。在现代人看来,杀人用钱抵,那不就是“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此一时,彼一时还真不能这么理解。
用钱抵命在当时算是个重大进步,不然就是你杀我,我杀你,冤冤相报何时了。说到底,那个时代人命没那么金贵。
按照这个女真标准,身为辽东最高军政长官的李成梁,补偿了努尔哈赤三十匹马三十道敕书。要是分开来看,三十匹马是赔他父亲的命,三十道敕书是赔他祖父觉昌安的命。觉昌安不光是建州左卫的酋长,还是朝廷任命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只用三十匹马来抵命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敕书通俗点讲就是“委任状”,这东西在边疆地区属于硬通货。每一个接受朝廷任命的部落首领都得有敕书认证身份。同时敕书还代表着贸易权。大明跟历代王朝一样,用封贡贸易来控制四夷。只有那些接受朝廷任命的部落首领们,才有资格进京朝贡,包括按照相对应的配额获取赏赐及进行贸易。
三十道敕书就是三十份贸易配额,李成梁认为这个补偿不低了。其实努尔哈赤这个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官职,也是补偿的一部分。因为这个位置原本是属于他的祖父觉昌安,而他的父亲只是觉昌安的第四子,按正常继位顺序是轮不到努尔哈赤的。这也是为什么努尔哈赤上位后,建州子弟多有不服的原因。
其实那些支持努尔哈赤的城主,也有类似心理。你尼堪外兰原本和我们一样,都是建州三卫治下的城主,凭什么就想着攀上李成梁的大树,骑到我们头上。
人死不能复生,识时务者为俊杰,虽说父祖之仇不共戴天,努尔哈赤亦只能暂时把对明朝的不满压在心底。以家传的十三副铠甲为资本起兵向尼堪外兰复仇。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哪是十三副铠甲给的底气。真要说起来,那不光代表明朝态度,更能带来实际利益的三十道敕书起得作用要关键得多。
很多人都说努尔哈赤能成功,李成梁帮助最大,这话还真没说错。他的这些举动代表着朝廷,等于给了努尔哈赤“天时”,有了“天时”就能“人和”,能让那些聪明人知道该往哪站队。
三年后屡战屡败的尼堪外兰被迫避入辽东,寻求明朝的保护。
既然尼堪外兰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努尔哈赤也表示愿意效忠朝廷,甚至视李成梁为父甘受驱使,那尼堪外兰成为弃子就成为必然了。于是这个旧势力挑战者被交了出去,用他的人头平息了一场动乱。
只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攻杀尼堪外兰只是一个起点。30年后努尔哈赤竟然能够统一女真诸部建立“后金”政权(公元1616年),11后拿下朝鲜。又过了17年,坐在紫禁城龙椅上的就变成了努尔哈赤的孙子,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则吊死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
中国文化用天干地支纪年,以六十年为一轮回。如果以努尔哈赤起兵复仇为清朝兴起的起点,崇祯吊死煤山为明亡的象征,倒是正好合了一甲子之数。回头看,当年成吉思汗从起兵开始统一蒙古诸部,到攻灭金国入主中原,也是花了五、六十年时间。
说起来努尔哈赤和成吉思汗两个人的经历还真有点相似。努尔哈赤跟羁縻女真地区的明朝有血仇,起兵反明时发了名为“七大恨”的讨伐檄文,七大恨的第一条就是父祖无端被明军所杀之事。
成吉思汗同样跟羁縻蒙古地区的金朝有血仇。蒙古诸部最早是由成吉思汗曾祖父合不勒汗统一的。合不勒汗的继任者,他的堂弟俺巴孩汗就是被当时的金熙宗钉死在木驴上的。后来成吉思汗在讨伐金国的直接理由,就是为俺巴孩汗报仇。
成吉思汗的祖先统一过蒙古诸部,努尔哈赤的祖先倒没那么辉煌,但也不是入不了史书的无名之辈。理一理建州女真的来历,甚至能跟宋徽宗、宋钦宗、明成祖朱棣,包括建立李氏朝鲜的李成桂都扯上关系。
上一章说朝鲜的事,不是提到一个铁岭卫和三万卫嘛。这两个地处沈阳之北的卫所,是唯一设置在北纬42度线以北的明军卫所。它们的得失是辽东安危的风向标,而辽东的得失又关乎帝都的安危,可以说怎么来形容它们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铁岭卫是从朝鲜撤回来的。当然从当时的情况看,朱元璋并没有真的在朝鲜铁岭设过卫所。保留这个名字有震慑李氏朝鲜的意思。如果你敢不听话,那我就让铁岭卫回它的老家去。三万卫也是这种情况,只不过它的初设地点不是在朝鲜境内,对应的是黑龙江省依兰县。
三万卫得名于元朝在此设的三个女真万户,而这三万户就是建州女真的前身。
说起三万卫大家肯定不熟,那五万户呢?估计知道的人也很少。那“五国城”呢?这个估计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了。
建州女真的祖地跟一条江和一座城有关:江是牡丹江,城是五国城。发源于长白山脉腹地的牡丹江,北流出山地后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注入松花江干流。五国城便位于牡丹江注入松花江的江口。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徽、钦二帝及数以千计的宗室被当成战利品押送回女真人的老家。五国城便是这两位皇帝的安置地,也是宋徽宗的身死地。
如果只是因为关过两个皇帝,五国城是不会出现在这本书中的。五国城更重要的身份,是充当东北渔猎区的南北分割点。为了便于识别,我们可以把五国城及其以北的女真部落称之为“北女真”,五国城以南的女真部落称之为“南女真”。
能够成为南、北女真的分割点,是因为五国城在地理上是三江平原与松花江平原的分割点。同时过了五国城,也就相当于走出了长白山脉。
东北地区有三大平原,由南向北分别是: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以及东北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合流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以平原来论,女真人的活动地区算是占了一个半,包括松嫩平原中的松花江平原部分(嫩江平原属于游牧之地),以及它北边的三江平原。
以三江平原为核心的地区,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称——北大荒。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片荒蛮之地。荒蛮有两个原因:一是纬度过高导致气候寒冷;二是三江平原实际是被长白山脉、外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几大山脉围就的一个盆地。几条大河的水淤在里面,使得其大部分土地的自然地貌呈现为沼泽地。
一直到上世纪50-70年代,这一地区方在现代机械及育种技术的助力下,排干多余积水才变成了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并赢得了“北大仓”的美名。
对于女真人以及其它成长于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来说,覆盖松花江平原和长白山脉的南女真地区,条件肯定是要好过三江平原的,最起码温度也能高点。如果说南女真地区,在气候温暖期还能搞点农业,帮着建立扶余国、高句丽、渤海国、金国等政权的话,那么北女真地区当年就真的是纯渔猎区了。
“五国城”的名字来源于辽金时期,居住于三江平原的五个女真部落,这五个部落被合称为“五国部”。五国城位于五国地区最南端的,更准确的名称是“五国头城”,背山靠水算是北女真条件最好的地方,同时也是五大部落的会盟点。
金国的核心部落“完颜部”则崛起于南女真地区,最初的都城“上京城”位于哈尔滨东南。在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之前,五国部便已经为完颜部所收服。
元朝称女真之地为“三京故国,五国故城”,这“三京故国”指的就是南女真地区,因为刚才说的这些东北政权,在南女真地区建了不少名字带“京”的政治中心。至于“五国故城”代指的就是北女真地区了。
虽然辽国把白山黑水之地的女真部大都认定为“生女真”,只有迁入辽东的才是“熟女真”,但对于以完颜部为代表的南女真来说,以五国部为代表的北女真,肯定是更“生”的女真了。把宋朝的两个皇帝放在五国城,在完颜金国看来相当于发配边疆。
完颜女真入主中原后,五国部女真因为不是核心部落,整体还是留在了原地。不过这倒是因祸得福,毕竟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些入主中原的核心部落,后来都被蒙古人清洗的差不多了,金国宗室们遭的罪并不比当年宋朝宗室的少。
被蒙古征服后,元朝同样没把五国部女真迁走,只是按自己的规矩编了五个万户,统称为“五万户”。等到纳哈出归降,朱元璋开始经营松花江流域时,五万户已经兼并重组成了围绕五国城一带定居的胡里改部、斡朵里部,以及桃温部等三个万户。
于是乎公元1387年,朱元璋开始在东北广设卫所时,“五万卫”翻牌成了“三万卫”。依托三万卫还设了个名字特别长的机构,叫作“兀者野人乞例迷女直军民府”。兀者、乞例迷都是野人女真的主要部族名,分布于三江平原。翻译过来就是管理兀者、乞例迷等野人女真的军政机构。
五国城的重要性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就算是改朝换代都不会变。后来清朝在入主中原后,仍然是依托五国城统治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地区,无非是把名字改成了“三姓五国城”,简称“三姓”城。加注了三姓,是因为清朝从三江平原迁来了三个生女真部落入驻于此。而这些没有被带入中原的三江平原生女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划分民族时,被单独列为了“赫哲族”。
说个题外话,要是比照现在的民族划分原则,五国城女真跟完颜女真估计得划成两个民族。
岳飞当年的梦想是“迎还二圣”,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红巾军起义打的是复宋的旗号,拿下五国城并驻军对于朱元璋来说极具标志性意义。如此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个点,朱元璋肯定是想直接设立明军卫所,作为帝国直属领土的北级点,就像同一时期想在朝鲜设置铁岭卫,作为帝国东极点一样。
不过五国城离辽东还是有点远,朱元璋当时派了步骑两千前去设“三万卫”。结果派出去的将领到那就上书“粮饲难置,奏请退师”,第二年初就不得不内迁至辽东(公元1388年)。这事说起来跟高丽方面对铁岭卫的激烈反应也有关系,高丽那边都大兵压境了,朱元璋觉得还是先别管野人女真的事,集中力量警戒朝鲜才是上策。
后来李氏朝鲜建立,向明朝称臣,三万卫也没迁回牡丹江口。朱元璋也想通了,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女真也好,朝鲜也罢,只要臣服都算是大明子民。三万卫和铁岭卫一起,放在辽东的最北边,同样能展现它们的标志性意义。
三万卫放在了辽东,那么贡献了这个名字的那三个女真部落有没有南下呢?在朱元璋决定在五国城设三万卫之前,这三个女真部落就已经离开了世居的五国城南下。
谁都想过好日子,过好日子就得往南走,向北纬42度靠拢。五国城这个位置在女真地界也只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最根本的问题是不靠近农耕区,很难通过互市、劫掠手段获取农耕区的丰富物资。中国历史上不管哪个朝代,迁徙都是严格受限的,不是说你想走就能走,元朝垮了可是个大机会。
事实证明树挪死,人挪活。这三支南下的五国部女真最终成了建州女真的前身,250年后入主中原,为所有东北渔猎部落出了口气。
正常情况下,五国部女真想南下的话,那肯定是从黑龙江往吉林走,往松花江上游走。五国城以南的松花江沿线地区,包括哈尔滨、吉林等地在元朝被称之为“海西”地区。直接往南走,那就是进入海西地界了。
问题是海西一直是有主之地,也是女真诸部的核心区,当年完颜女真就崛起于哈尔滨一带,并定都在哈尔滨之南。后来与建州女真相争的“海西女真”,又称“扈伦四部”(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其祖地就在哈尔滨一带。哈尔滨北边有条河叫作“呼兰河”,扈伦就是呼兰,只是翻译成了不同的汉字。
扈伦部在元朝末年也从东流松花江边上的哈尔滨,南迁到了西流松花江边上的吉林,并逐步在长白山脉中扩张至与辽东相接。在脱脱不花东征,海西女真遭遇重大打击后,扈伦部方分裂形成为各自独立的“扈伦四部”。
正因为这个扈伦部的起源地是原来完颜女真的中心,很多人认为扈伦部才是真正的金国宗室后裔。甚至直接认定为是完颜宗弼,也就是跟岳飞打得难解难分的“金兀术”的后人。这事听过算过,可以确定的是有海西女真挡着,五国城女真就没办法由松花江流域南下,向北纬42度线靠拢了。
有海西女真挡着,五国城女真没办法往辽东靠拢。幸好在东北亚地区,辽东并不是唯一处在北纬42度温度线之南的农耕板块,朝鲜半岛整体也是。
之前说过,借着元末天下大乱之机,高丽王国把控制线扩张到了鸭绿江和图们江南岸。为了消化这片故元领土,高丽对留在原地和前来投奔的女真人搞了很多优惠政策。只要愿意做高丽国民,就给粮给牛给地。同时开放互市,让女真人能够交换到他们渴望的物资。
后来李成桂用“李氏朝鲜”颠覆了“王氏高丽”,也没有改变对女真的招抚政策,反而是更加重视。
这些政策都是从中原学过去的,效果也很明显。受此吸引,胡里改部、斡朵里部、桃温部这三支五国城女真,都东南方向往图们江流域靠拢。牡丹江与图们江之间还有一条发源于中国境内,从海参崴入海的绥芬河。这条河流成为了五国城女真南下图们江的跳板。
公元1403年,也就是朱棣刚登上皇卫那年。仍留着绥芬河流域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代表五国城女真前往南京朝贡。只要肯归附的部落,明朝无论蒙古女真都会根据规模大小设立羁縻卫所。绥芬河中游在渤海国时期被叫作“建州”,于是胡里改部就被改编为明朝“建州卫”。
特别之处在于按照朝鲜那边的记录,朱棣还在做燕王时就纳了阿哈出的女儿“帝三后”为妾。对于这些搞政治的人来说,娶谁不娶谁从来不是看容貌,而是要看价值。
清末民初的史学家孟森曾经点评道“明之惠于属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为最厚”。认为明朝在所有羁縻卫所中,对建州女真最好。不管朱棣有没有真的和建州女真联姻,后者的确对于明朝有特殊价值。
五国城可以说是野人女真第一城,明朝这边称阿哈出为“女直(真)野人头目阿哈出”。想招抚五国城以北的野人女真,表面看没有比阿哈出更合适的了。所以朝鲜那边的记录也称朱棣“欲使招谕野人女真”。
不过五国城女真既然已经整体离开了松花江流域,这个任务其实就已经很难完成了。后来朱棣在吉林建船厂,打造“黑水舰队”经略努尔干都司,客观上依仗的是海西女真,包括代表朱棣九巡奴儿干都司的内官亦失哈也是海西女真。以至于明朝早期,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经常会被称之为“海西江”。
搬家让五国城女真失去了帮明朝经略黑水野人女真的地理优势,却不代表没了用处。在朝鲜扩张到鸭绿江、图们江南岸的情况下,女真实际上成为了一个跨境民族。就图们江两岸的情况而言,胡里改部主要在江北的中国境内活动,而斡多里部则进入了朝鲜境内。至于一同南下的桃温部,则在南下过程中肢解,不再为中朝双方所关注。
斡多里部的首领,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爱新觉罗·孟特穆(猛哥帖木儿),还在李成桂改朝换代的前夜(公元1392年),被高丽王国加封为万户,视为朝鲜女真诸部之长。
然而这一切,却随着阿哈出受封建州卫指挥使而发生了变化。朱棣给阿哈出的任务,是让他帮着招抚野人女真。别的部落不好说,但图们江南、北的胡里改部、斡多里部肯定没问题。这两个部落的首领家族代代联姻,几乎就可以视为一个部落了。
于是乎在阿哈出的推荐之下,移居图们江北的胡里改部又得到了一个“毛怜卫”的编制;江南的斡多里部首领孟特穆也受封为“建州卫都指挥使”。基于这层渊源,后来就把他们统称为“建州女真”了。
有了这两件大功,阿哈出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获准带着自己的部众南迁至鸭绿江右岸的“猪婆江”(浑江)上游定居。这个位置位于吉林与辽宁相接之地,再往南跨一步就是辽河流域,跟明朝互市是非常方便的。
这个家不搬也不行。朝鲜方面本来还指着爱新觉罗家族帮着整合境内的女真诸部,包括继续吸引中国境内的女真南渡。现在倒好,朱棣把斡多里部也纳入了建州卫的概念里。知道的会说明朝只是请女真人回老家,不知道还以为朱棣还惦记着在朝鲜重设铁岭卫呢。
考虑到朱棣连奴儿干都司和西洋都能惦记,还真可能有这种想法。
李成桂这边不能跟明朝翻脸,但收拾建州女真还是有力量的。收拾的办法也是跟中原学的,那就是先把互市断了,同时拉拢其它野人女真攻击两卫。结果在朝鲜方面的攻击下,毛怜卫的首领把儿逊先死在了朝鲜人手中。孟特穆则不得不带着部分族人到鸭绿江流域去跟阿哈出会和,明朝方面则正式为他设了“建州左卫”。
没过几年,舍不得朝鲜基业的的孟特穆又带着人回朝鲜。结果也步了毛怜卫的后尘,在被依附朝鲜的女真部落攻杀。建州左卫残部再次回到中国境内,再不去朝鲜定居了。
孟特穆死后,他的弟弟凡察与儿子董山争夺建州左卫的控制权。明朝为了和稀泥,索性就又分出了个建州右卫给凡察。由此便有了“建州三卫”的说法。其实早一点毛怜卫的残部也逃了过来,阿合出还向明朝申请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去做毛怜卫的都指挥使。
不管是三卫还是四卫吧,当年的五国城女真在差点变成“朝鲜女真”后,终于进化成了“建州女真”。
原属斡多里部的建州左、右卫是在公元1440年,也就是明正统五年从朝鲜移居到鸭绿江右岸的。反正隔着鸭绿江,朝鲜那边再有什么想法,以后看起来也就这样了。然而此时东北亚的事情并不是三国演义,而是四国演义。除了明朝、朝鲜、女真三方以外,还有在东北草原的蒙古人呢。
这不,建州女真重聚首才两年就出大事了。这事之前交待过,代表瓦剌的也先成为了事实上的蒙古之主后,当时的蒙古大汗脱脱不花为摆脱瓦剌的控制,翻越大兴安岭,回到蒙古人的祖地东北草原发展,并且把矛头对准了跟明朝合作的女真人。
结果在蒙古本部(鞑靼)与兀良哈三部的联合攻击下,女真人损失了四万多人口,整部整部的被蒙古人掳走。数百被明朝册封为卫所官员的女真首领被杀。由于蒙古人是从西而来,遭遇损失的主要是吉林一带的海西女真,以及南迁至哈尔滨一带的野人女真。位于中朝边界的建州女真一看情形不对,躲得比较快没受到太多损失。
如果说这次蒙古东征,破坏了朱棣沿黑水延伸至努尔干都司的国防线,那么七年后的土木堡之变,就更是让明朝威信全无。那次国难中,蒙古本部的兀良哈对大明的辽东诸镇发起全面攻击,光官兵就掳去了13280口。
打那以后,建州女真对朝廷的态度就有点微妙了。本来在明朝这边看来,女真跟蒙古还是有些区别的,政策也以招抚为主。原因是明朝看到的女真人不光渔猎,经济中也有农耕成分,比跟游牧民族有共同语言。
然而种地归种地,但不代表一定要自己种地。由于彼此间竞争激烈,想做大做强的女真部落倾向于到农耕区劫掠人口种地,自己丁壮则用渔猎模式保持战斗力。清朝初期不让八旗兵种地、经商、务工便是这个道理。
由于建州女真与朝鲜地理关系密切,越境到朝鲜弄点人口可以说是常态。因为这事,朝鲜多次上书朝廷告状,甚至以解救被掳人口为名,越境攻打过建州女真。比如公元1433年,朝鲜就出动了一万五千人攻打建州卫,俘虏了248人。
打之前朝鲜方面会上书力数建州的罪状,打之后还会把俘虏中的明朝百姓送回辽东。这种情况下,明朝方面也就眼睁眼闭,认为只是远夷相争,不去插手。对建州女真这边则是让他们搬得离鸭绿江远点,别再惹事。
朝鲜那边不卖东西给建州女真了,没关系,大明这边有。为此明朝在现在辽宁抚顺的“抚顺关”专门为建州女真开放马市。
然而边疆的事就这样,永远不可能只靠招抚的手段就能安定。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国威受损,辽东边防被蒙古军攻击得岌岌可危。建州女真见状心理就有点微妙变化了,辽东也成为了他们的劫掠对象。
这种做法就把建州女真推到了大明和朝鲜共同的对立面。收拾不了蒙古,还收拾不了你吗?公元1467年,明成化三年,明宪宗朱见深下令辽东边军与朝鲜军联合作战,入山围剿建州女真,史称“成化犁庭”。在这次让建州女真遭遇重创的战役中,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建州左卫第二代掌门人董山、建州卫的首领李满柱(阿哈出的孙子)都被擒杀。
打完以后该安抚还是要安抚,并不会就此撤销建州三卫的编制。建州女真在成化犁庭后太平了将近百年,一直到庚戌之变前都没啥大问题。到了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又出事了。建州右卫首领王杲袭劫抚顺关,打破了过往的平静。
这件事有说是王杲是不堪明朝欺凌起兵的;有说王杲奸诈反复的。怎么说只在你站谁的立场。其实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个时间点会出事了。
在建州女真出来搞事情之前,出了一件大事——1550年的庚戌之变。代表蒙古右翼的蒙古俺答汗攻到北京城下示威抢掠。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次,后来又来过。当真是把北京城当公共厕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攻打长城的事,那更是年年都有。
大明再次威信扫地,建州女真这边的心态又开始变化了。被蒙古右翼牵制着,朝廷哪还有精力和财力去解决女真之患。结果之后十几年间,反倒让王杲前后攻杀了不少辽东的将官,甚至包括辽东副总兵。
北边有蒙古、女真犯边,东南有倭寇之乱不绝,此刻的大明用风雨飘摇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危机四伏的原因前面说过,直接原因在于嘉靖这个人特别固执,无论蒙古还是日本的“通贡”请求通通拒绝。买不到,那就只有抢了。
危机一直延续到“大明王朝1566”。事情直到公元1567年,隆庆正式取代嘉庆做了大明的皇帝才出现转机。这一年,正式开始使用“隆庆”作为年号的新皇帝下令解除海禁,允许开展海上贸易。也正是在这一年,李成梁升任辽东副总兵。三年后升任辽东总兵,成为辽东军政第一长官。
说起李成梁来,跟努尔哈赤还真有化解不开的渊源。努尔哈赤的祖先是先到朝鲜,再内迁回来的。李成梁的高祖也是从朝鲜内附的。因为这个原因,后世还有怀疑他是朝鲜人的。其实不是的,李成梁家族当年是作为元朝的世袭军官,驻守在图们江之南的元朝领土,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驻扎于铁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成梁的高祖李英,是在朱元璋时期内迁到辽东的,因功授予的军职正是“铁岭卫指挥佥事”。内迁铁岭卫并不代表完全放弃恢复元朝在朝鲜半岛的国防线,否则也没有必要保留这个让朝鲜方面膈应的名字。用从朝鲜回来的李成梁家族世守铁岭卫,同样有这种威慑作用
不管李氏家族是什么民族出身,都是世代为大明戍守在辽东的最北线,不让蒙古、女真越过北纬42度这条生死线。真要论起谁是地头蛇,李氏家族比建州女真内迁的时间还早点呢。
想功成名就光有地利、人和还不行,还得有天时。不得不说李成梁的运气很不错。他升辽东副总兵的时候,朝廷跟倭寇和解了;升辽东总兵的第二年,“俺答封贡”又谈成了。俺答代表的是蒙古右翼,跟他和解意味着大明的北方国防压力少了一半。同时意味着,大明的国防重心开始向东北战区倾斜。
打仗就是打钱,隆庆开关一方面减少了针对蒙古右翼和倭寇的军费,另一方面又通过海上贸易大幅增加了财政收入。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让身为东北战区总指挥的李成梁,手上有了比前人更充足的经费解决问题。
打仗是在刀口上舔血,没钱谁会去卖命。在明朝上阵杀的敌是可以直接换钱换官的。换成钱的话,一颗蒙古士兵的人头在成化年间的价格白银50两,一颗女真战士的人头可以换银30两。后来女真威胁越来越大,人头的价格也涨到了和蒙古一样。
这些钱不是只给明军。并不是所有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都跟朝廷对着干的。像努尔哈赤家族所在的建州左卫,就一边被迫跟着右卫一起犯边,一边又暗自向朝廷表忠心。与建州女真相邻的海西女真,也同样的是种情况。如果朝廷赏钱到位的话,这些还想着跟大明做生意的部族,并不介意反戈一击。
很可惜,嘉靖朝的财政状况是出了名的烂,嘉靖不光固执,在位时间还长(当了45年皇帝),一切就只能等他驾崩了才有转机。
关于开放海禁对明朝的国运影响究竟有多大,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解读。现在从大势来说,你应该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到,李成梁正站在风口上。
公元1573年,李成梁在多次击败蒙古左翼之后,将兵锋指向了屡屡进犯抚顺关的建州右卫,用了两年时间擒杀王杲。之后王杲的儿子阿台一直想为父报仇,十年后也被李成梁剿灭。正是在那次战争中,努尔哈赤的父祖被误杀。
值得一提的是,剿灭王杲的战争刚开启,时年15岁的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就成为了明军俘虏(公元1574年)。李成梁一方面想分化建州左、右卫;另一方面也确实觉得两兄弟看着人才难得,所以留在身边做了扈从。甚至有说法,李成梁与努尔哈赤情同父子。
从政治角度说,李成梁的这种做法相当于为大明培养在建州女真的代理人。你还真不能说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既然你不能完全消灭对手,那不如扶植一个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代理人。
早在春秋时期,各国就经常收留那些落难的王子,以炒冷灶的方式下注。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就曾如此操作,先后送了晋惠公、晋文公回国继位。正因为李成梁有将努尔哈赤当代理人的意思培养,后来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才有机会子承祖业,有机会在不受明朝干预的情况下统一女真。
当然,只要是投资都会有风险,政治投资同样如此。秦穆公一手扶植起来的两位晋国君主,后来都跟秦国兵戎相见了,努儿哈赤更是成为了大明的掘墓人。
其实李成梁也不只是把宝押在努尔哈赤一人身上,给明军做带路党的尼堪外兰同样是。然而谁能当上这个代理人,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本事。李成梁也好,朝廷也罢,都是在顺水推舟罢了。后来建州女真变得尾大不掉,还真不是李成梁继任者的个人能力问题。
至于说根本原因,你可以说天时不在,也可以说风口没了。
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被朝廷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这种任命原本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一般来说只是对被羁縻部落内部继承的官方认证,所谓“俾仍旧俗,各统其属”。这就好像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婚姻登记处只是帮着发个证书,不能帮你做决定一样。
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就是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的这次接班表面看起来并没有问题。不过实际上里面还是大有文章的。朝廷对女真诸部的经营原则是“以夷制夷”。最好的状态是你们之间掐得你死我活,但都要求朝廷出来主持公道。至于到底公不公道,那就看个人感受了。
此刻努儿哈赤的感觉肯定是不公道。他之所以能够继位,是因为之前建州右卫反叛朝廷,自己的祖父和父亲塔克世本来是代表朝廷前去劝降。结果人还在城里,辽东总兵李成梁下面的兵,与带路的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就不顾二人的死活杀了进来。导致努尔哈赤的父祖死于乱军之中。
努尔哈赤肯定不能追责李成梁,除非他想背一个反叛朝廷的罪名。于是就强烈要求杀尼堪外兰抵命。然而明朝方面却并不愿意这么做,毕竟尼堪外兰是在为朝廷效命平叛。被努尔哈赤逼问得急了,甚至有边将放出话来,如果努尔哈赤再不依不饶的话,就扶植尼堪外兰成为新的建州之主。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见明朝非但没有杀尼堪外兰抵命,还风传要扶植他,建州女真这边真有不少看不惯努尔哈赤的人,跑去说要效忠新主的。不过眼红的多是努尔哈赤的同龄的亲族子弟,有政治头脑的建城主们多是观望或者站队努尔哈赤。
朝廷这次不惩戒尼堪外兰,不代表真的会扶他上位。努尔哈赤是名正言顺的建州左卫指挥使,这位置传到他手上都快200年了。可别小看血统,当年成吉思汗和扎木合先后称汗,要不是成吉思汗的曾祖父曾经统一蒙古诸部做过大汗,两个人谁更有机会统一草原还真不好说。也先够强吧,就因为不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到头来依然落得个惨淡收场。
倒不是说有了血统就有了一切,只不过打破旧秩序需要时机和过程。朝廷治边的要求是别生乱,新势力除非有压倒性优势,才可能顺势被朝廷认可。否则的话,天时总归是在旧势力一边的。
于私来说,凡事脱不出个理字,这也是为什么打仗一定要师出有名。父祖之仇不共戴天,女真人讲究有仇必报,努尔哈赤报父仇理由到哪说都占理。两相一比较,换我也押宝努尔哈赤。
尼堪外兰可以不杀,但努尔哈赤那边总得有个说法。这个倒也有个承袭已久的规矩叫作“赔命价”。女真人的习俗是“杀人偿马牛三十”。在现代人看来,杀人用钱抵,那不就是“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此一时,彼一时还真不能这么理解。
用钱抵命在当时算是个重大进步,不然就是你杀我,我杀你,冤冤相报何时了。说到底,那个时代人命没那么金贵。
按照这个女真标准,身为辽东最高军政长官的李成梁,补偿了努尔哈赤三十匹马三十道敕书。要是分开来看,三十匹马是赔他父亲的命,三十道敕书是赔他祖父觉昌安的命。觉昌安不光是建州左卫的酋长,还是朝廷任命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只用三十匹马来抵命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敕书通俗点讲就是“委任状”,这东西在边疆地区属于硬通货。每一个接受朝廷任命的部落首领都得有敕书认证身份。同时敕书还代表着贸易权。大明跟历代王朝一样,用封贡贸易来控制四夷。只有那些接受朝廷任命的部落首领们,才有资格进京朝贡,包括按照相对应的配额获取赏赐及进行贸易。
三十道敕书就是三十份贸易配额,李成梁认为这个补偿不低了。其实努尔哈赤这个建州左卫都指挥使的官职,也是补偿的一部分。因为这个位置原本是属于他的祖父觉昌安,而他的父亲只是觉昌安的第四子,按正常继位顺序是轮不到努尔哈赤的。这也是为什么努尔哈赤上位后,建州子弟多有不服的原因。
其实那些支持努尔哈赤的城主,也有类似心理。你尼堪外兰原本和我们一样,都是建州三卫治下的城主,凭什么就想着攀上李成梁的大树,骑到我们头上。
人死不能复生,识时务者为俊杰,虽说父祖之仇不共戴天,努尔哈赤亦只能暂时把对明朝的不满压在心底。以家传的十三副铠甲为资本起兵向尼堪外兰复仇。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哪是十三副铠甲给的底气。真要说起来,那不光代表明朝态度,更能带来实际利益的三十道敕书起得作用要关键得多。
很多人都说努尔哈赤能成功,李成梁帮助最大,这话还真没说错。他的这些举动代表着朝廷,等于给了努尔哈赤“天时”,有了“天时”就能“人和”,能让那些聪明人知道该往哪站队。
三年后屡战屡败的尼堪外兰被迫避入辽东,寻求明朝的保护。
既然尼堪外兰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努尔哈赤也表示愿意效忠朝廷,甚至视李成梁为父甘受驱使,那尼堪外兰成为弃子就成为必然了。于是这个旧势力挑战者被交了出去,用他的人头平息了一场动乱。
只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攻杀尼堪外兰只是一个起点。30年后努尔哈赤竟然能够统一女真诸部建立“后金”政权(公元1616年),11后拿下朝鲜。又过了17年,坐在紫禁城龙椅上的就变成了努尔哈赤的孙子,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则吊死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
中国文化用天干地支纪年,以六十年为一轮回。如果以努尔哈赤起兵复仇为清朝兴起的起点,崇祯吊死煤山为明亡的象征,倒是正好合了一甲子之数。回头看,当年成吉思汗从起兵开始统一蒙古诸部,到攻灭金国入主中原,也是花了五、六十年时间。
说起来努尔哈赤和成吉思汗两个人的经历还真有点相似。努尔哈赤跟羁縻女真地区的明朝有血仇,起兵反明时发了名为“七大恨”的讨伐檄文,七大恨的第一条就是父祖无端被明军所杀之事。
成吉思汗同样跟羁縻蒙古地区的金朝有血仇。蒙古诸部最早是由成吉思汗曾祖父合不勒汗统一的。合不勒汗的继任者,他的堂弟俺巴孩汗就是被当时的金熙宗钉死在木驴上的。后来成吉思汗在讨伐金国的直接理由,就是为俺巴孩汗报仇。
成吉思汗的祖先统一过蒙古诸部,努尔哈赤的祖先倒没那么辉煌,但也不是入不了史书的无名之辈。理一理建州女真的来历,甚至能跟宋徽宗、宋钦宗、明成祖朱棣,包括建立李氏朝鲜的李成桂都扯上关系。
上一章说朝鲜的事,不是提到一个铁岭卫和三万卫嘛。这两个地处沈阳之北的卫所,是唯一设置在北纬42度线以北的明军卫所。它们的得失是辽东安危的风向标,而辽东的得失又关乎帝都的安危,可以说怎么来形容它们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铁岭卫是从朝鲜撤回来的。当然从当时的情况看,朱元璋并没有真的在朝鲜铁岭设过卫所。保留这个名字有震慑李氏朝鲜的意思。如果你敢不听话,那我就让铁岭卫回它的老家去。三万卫也是这种情况,只不过它的初设地点不是在朝鲜境内,对应的是黑龙江省依兰县。
三万卫得名于元朝在此设的三个女真万户,而这三万户就是建州女真的前身。
说起三万卫大家肯定不熟,那五万户呢?估计知道的人也很少。那“五国城”呢?这个估计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了。
建州女真的祖地跟一条江和一座城有关:江是牡丹江,城是五国城。发源于长白山脉腹地的牡丹江,北流出山地后在黑龙江省依兰县注入松花江干流。五国城便位于牡丹江注入松花江的江口。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徽、钦二帝及数以千计的宗室被当成战利品押送回女真人的老家。五国城便是这两位皇帝的安置地,也是宋徽宗的身死地。
如果只是因为关过两个皇帝,五国城是不会出现在这本书中的。五国城更重要的身份,是充当东北渔猎区的南北分割点。为了便于识别,我们可以把五国城及其以北的女真部落称之为“北女真”,五国城以南的女真部落称之为“南女真”。
能够成为南、北女真的分割点,是因为五国城在地理上是三江平原与松花江平原的分割点。同时过了五国城,也就相当于走出了长白山脉。
东北地区有三大平原,由南向北分别是: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以及东北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合流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以平原来论,女真人的活动地区算是占了一个半,包括松嫩平原中的松花江平原部分(嫩江平原属于游牧之地),以及它北边的三江平原。
以三江平原为核心的地区,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称——北大荒。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是片荒蛮之地。荒蛮有两个原因:一是纬度过高导致气候寒冷;二是三江平原实际是被长白山脉、外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几大山脉围就的一个盆地。几条大河的水淤在里面,使得其大部分土地的自然地貌呈现为沼泽地。
一直到上世纪50-70年代,这一地区方在现代机械及育种技术的助力下,排干多余积水才变成了中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并赢得了“北大仓”的美名。
对于女真人以及其它成长于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来说,覆盖松花江平原和长白山脉的南女真地区,条件肯定是要好过三江平原的,最起码温度也能高点。如果说南女真地区,在气候温暖期还能搞点农业,帮着建立扶余国、高句丽、渤海国、金国等政权的话,那么北女真地区当年就真的是纯渔猎区了。
“五国城”的名字来源于辽金时期,居住于三江平原的五个女真部落,这五个部落被合称为“五国部”。五国城位于五国地区最南端的,更准确的名称是“五国头城”,背山靠水算是北女真条件最好的地方,同时也是五大部落的会盟点。
金国的核心部落“完颜部”则崛起于南女真地区,最初的都城“上京城”位于哈尔滨东南。在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之前,五国部便已经为完颜部所收服。
元朝称女真之地为“三京故国,五国故城”,这“三京故国”指的就是南女真地区,因为刚才说的这些东北政权,在南女真地区建了不少名字带“京”的政治中心。至于“五国故城”代指的就是北女真地区了。
虽然辽国把白山黑水之地的女真部大都认定为“生女真”,只有迁入辽东的才是“熟女真”,但对于以完颜部为代表的南女真来说,以五国部为代表的北女真,肯定是更“生”的女真了。把宋朝的两个皇帝放在五国城,在完颜金国看来相当于发配边疆。
完颜女真入主中原后,五国部女真因为不是核心部落,整体还是留在了原地。不过这倒是因祸得福,毕竟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些入主中原的核心部落,后来都被蒙古人清洗的差不多了,金国宗室们遭的罪并不比当年宋朝宗室的少。
被蒙古征服后,元朝同样没把五国部女真迁走,只是按自己的规矩编了五个万户,统称为“五万户”。等到纳哈出归降,朱元璋开始经营松花江流域时,五万户已经兼并重组成了围绕五国城一带定居的胡里改部、斡朵里部,以及桃温部等三个万户。
于是乎公元1387年,朱元璋开始在东北广设卫所时,“五万卫”翻牌成了“三万卫”。依托三万卫还设了个名字特别长的机构,叫作“兀者野人乞例迷女直军民府”。兀者、乞例迷都是野人女真的主要部族名,分布于三江平原。翻译过来就是管理兀者、乞例迷等野人女真的军政机构。
五国城的重要性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就算是改朝换代都不会变。后来清朝在入主中原后,仍然是依托五国城统治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地区,无非是把名字改成了“三姓五国城”,简称“三姓”城。加注了三姓,是因为清朝从三江平原迁来了三个生女真部落入驻于此。而这些没有被带入中原的三江平原生女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划分民族时,被单独列为了“赫哲族”。
说个题外话,要是比照现在的民族划分原则,五国城女真跟完颜女真估计得划成两个民族。
岳飞当年的梦想是“迎还二圣”,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红巾军起义打的是复宋的旗号,拿下五国城并驻军对于朱元璋来说极具标志性意义。如此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个点,朱元璋肯定是想直接设立明军卫所,作为帝国直属领土的北级点,就像同一时期想在朝鲜设置铁岭卫,作为帝国东极点一样。
不过五国城离辽东还是有点远,朱元璋当时派了步骑两千前去设“三万卫”。结果派出去的将领到那就上书“粮饲难置,奏请退师”,第二年初就不得不内迁至辽东(公元1388年)。这事说起来跟高丽方面对铁岭卫的激烈反应也有关系,高丽那边都大兵压境了,朱元璋觉得还是先别管野人女真的事,集中力量警戒朝鲜才是上策。
后来李氏朝鲜建立,向明朝称臣,三万卫也没迁回牡丹江口。朱元璋也想通了,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女真也好,朝鲜也罢,只要臣服都算是大明子民。三万卫和铁岭卫一起,放在辽东的最北边,同样能展现它们的标志性意义。
三万卫放在了辽东,那么贡献了这个名字的那三个女真部落有没有南下呢?在朱元璋决定在五国城设三万卫之前,这三个女真部落就已经离开了世居的五国城南下。
谁都想过好日子,过好日子就得往南走,向北纬42度靠拢。五国城这个位置在女真地界也只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最根本的问题是不靠近农耕区,很难通过互市、劫掠手段获取农耕区的丰富物资。中国历史上不管哪个朝代,迁徙都是严格受限的,不是说你想走就能走,元朝垮了可是个大机会。
事实证明树挪死,人挪活。这三支南下的五国部女真最终成了建州女真的前身,250年后入主中原,为所有东北渔猎部落出了口气。
正常情况下,五国部女真想南下的话,那肯定是从黑龙江往吉林走,往松花江上游走。五国城以南的松花江沿线地区,包括哈尔滨、吉林等地在元朝被称之为“海西”地区。直接往南走,那就是进入海西地界了。
问题是海西一直是有主之地,也是女真诸部的核心区,当年完颜女真就崛起于哈尔滨一带,并定都在哈尔滨之南。后来与建州女真相争的“海西女真”,又称“扈伦四部”(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其祖地就在哈尔滨一带。哈尔滨北边有条河叫作“呼兰河”,扈伦就是呼兰,只是翻译成了不同的汉字。
扈伦部在元朝末年也从东流松花江边上的哈尔滨,南迁到了西流松花江边上的吉林,并逐步在长白山脉中扩张至与辽东相接。在脱脱不花东征,海西女真遭遇重大打击后,扈伦部方分裂形成为各自独立的“扈伦四部”。
正因为这个扈伦部的起源地是原来完颜女真的中心,很多人认为扈伦部才是真正的金国宗室后裔。甚至直接认定为是完颜宗弼,也就是跟岳飞打得难解难分的“金兀术”的后人。这事听过算过,可以确定的是有海西女真挡着,五国城女真就没办法由松花江流域南下,向北纬42度线靠拢了。
有海西女真挡着,五国城女真没办法往辽东靠拢。幸好在东北亚地区,辽东并不是唯一处在北纬42度温度线之南的农耕板块,朝鲜半岛整体也是。
之前说过,借着元末天下大乱之机,高丽王国把控制线扩张到了鸭绿江和图们江南岸。为了消化这片故元领土,高丽对留在原地和前来投奔的女真人搞了很多优惠政策。只要愿意做高丽国民,就给粮给牛给地。同时开放互市,让女真人能够交换到他们渴望的物资。
后来李成桂用“李氏朝鲜”颠覆了“王氏高丽”,也没有改变对女真的招抚政策,反而是更加重视。
这些政策都是从中原学过去的,效果也很明显。受此吸引,胡里改部、斡朵里部、桃温部这三支五国城女真,都东南方向往图们江流域靠拢。牡丹江与图们江之间还有一条发源于中国境内,从海参崴入海的绥芬河。这条河流成为了五国城女真南下图们江的跳板。
公元1403年,也就是朱棣刚登上皇卫那年。仍留着绥芬河流域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代表五国城女真前往南京朝贡。只要肯归附的部落,明朝无论蒙古女真都会根据规模大小设立羁縻卫所。绥芬河中游在渤海国时期被叫作“建州”,于是胡里改部就被改编为明朝“建州卫”。
特别之处在于按照朝鲜那边的记录,朱棣还在做燕王时就纳了阿哈出的女儿“帝三后”为妾。对于这些搞政治的人来说,娶谁不娶谁从来不是看容貌,而是要看价值。
清末民初的史学家孟森曾经点评道“明之惠于属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为最厚”。认为明朝在所有羁縻卫所中,对建州女真最好。不管朱棣有没有真的和建州女真联姻,后者的确对于明朝有特殊价值。
五国城可以说是野人女真第一城,明朝这边称阿哈出为“女直(真)野人头目阿哈出”。想招抚五国城以北的野人女真,表面看没有比阿哈出更合适的了。所以朝鲜那边的记录也称朱棣“欲使招谕野人女真”。
不过五国城女真既然已经整体离开了松花江流域,这个任务其实就已经很难完成了。后来朱棣在吉林建船厂,打造“黑水舰队”经略努尔干都司,客观上依仗的是海西女真,包括代表朱棣九巡奴儿干都司的内官亦失哈也是海西女真。以至于明朝早期,松花江-黑龙江下游经常会被称之为“海西江”。
搬家让五国城女真失去了帮明朝经略黑水野人女真的地理优势,却不代表没了用处。在朝鲜扩张到鸭绿江、图们江南岸的情况下,女真实际上成为了一个跨境民族。就图们江两岸的情况而言,胡里改部主要在江北的中国境内活动,而斡多里部则进入了朝鲜境内。至于一同南下的桃温部,则在南下过程中肢解,不再为中朝双方所关注。
斡多里部的首领,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爱新觉罗·孟特穆(猛哥帖木儿),还在李成桂改朝换代的前夜(公元1392年),被高丽王国加封为万户,视为朝鲜女真诸部之长。
然而这一切,却随着阿哈出受封建州卫指挥使而发生了变化。朱棣给阿哈出的任务,是让他帮着招抚野人女真。别的部落不好说,但图们江南、北的胡里改部、斡多里部肯定没问题。这两个部落的首领家族代代联姻,几乎就可以视为一个部落了。
于是乎在阿哈出的推荐之下,移居图们江北的胡里改部又得到了一个“毛怜卫”的编制;江南的斡多里部首领孟特穆也受封为“建州卫都指挥使”。基于这层渊源,后来就把他们统称为“建州女真”了。
有了这两件大功,阿哈出在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获准带着自己的部众南迁至鸭绿江右岸的“猪婆江”(浑江)上游定居。这个位置位于吉林与辽宁相接之地,再往南跨一步就是辽河流域,跟明朝互市是非常方便的。
这个家不搬也不行。朝鲜方面本来还指着爱新觉罗家族帮着整合境内的女真诸部,包括继续吸引中国境内的女真南渡。现在倒好,朱棣把斡多里部也纳入了建州卫的概念里。知道的会说明朝只是请女真人回老家,不知道还以为朱棣还惦记着在朝鲜重设铁岭卫呢。
考虑到朱棣连奴儿干都司和西洋都能惦记,还真可能有这种想法。
李成桂这边不能跟明朝翻脸,但收拾建州女真还是有力量的。收拾的办法也是跟中原学的,那就是先把互市断了,同时拉拢其它野人女真攻击两卫。结果在朝鲜方面的攻击下,毛怜卫的首领把儿逊先死在了朝鲜人手中。孟特穆则不得不带着部分族人到鸭绿江流域去跟阿哈出会和,明朝方面则正式为他设了“建州左卫”。
没过几年,舍不得朝鲜基业的的孟特穆又带着人回朝鲜。结果也步了毛怜卫的后尘,在被依附朝鲜的女真部落攻杀。建州左卫残部再次回到中国境内,再不去朝鲜定居了。
孟特穆死后,他的弟弟凡察与儿子董山争夺建州左卫的控制权。明朝为了和稀泥,索性就又分出了个建州右卫给凡察。由此便有了“建州三卫”的说法。其实早一点毛怜卫的残部也逃了过来,阿合出还向明朝申请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去做毛怜卫的都指挥使。
不管是三卫还是四卫吧,当年的五国城女真在差点变成“朝鲜女真”后,终于进化成了“建州女真”。
原属斡多里部的建州左、右卫是在公元1440年,也就是明正统五年从朝鲜移居到鸭绿江右岸的。反正隔着鸭绿江,朝鲜那边再有什么想法,以后看起来也就这样了。然而此时东北亚的事情并不是三国演义,而是四国演义。除了明朝、朝鲜、女真三方以外,还有在东北草原的蒙古人呢。
这不,建州女真重聚首才两年就出大事了。这事之前交待过,代表瓦剌的也先成为了事实上的蒙古之主后,当时的蒙古大汗脱脱不花为摆脱瓦剌的控制,翻越大兴安岭,回到蒙古人的祖地东北草原发展,并且把矛头对准了跟明朝合作的女真人。
结果在蒙古本部(鞑靼)与兀良哈三部的联合攻击下,女真人损失了四万多人口,整部整部的被蒙古人掳走。数百被明朝册封为卫所官员的女真首领被杀。由于蒙古人是从西而来,遭遇损失的主要是吉林一带的海西女真,以及南迁至哈尔滨一带的野人女真。位于中朝边界的建州女真一看情形不对,躲得比较快没受到太多损失。
如果说这次蒙古东征,破坏了朱棣沿黑水延伸至努尔干都司的国防线,那么七年后的土木堡之变,就更是让明朝威信全无。那次国难中,蒙古本部的兀良哈对大明的辽东诸镇发起全面攻击,光官兵就掳去了13280口。
打那以后,建州女真对朝廷的态度就有点微妙了。本来在明朝这边看来,女真跟蒙古还是有些区别的,政策也以招抚为主。原因是明朝看到的女真人不光渔猎,经济中也有农耕成分,比跟游牧民族有共同语言。
然而种地归种地,但不代表一定要自己种地。由于彼此间竞争激烈,想做大做强的女真部落倾向于到农耕区劫掠人口种地,自己丁壮则用渔猎模式保持战斗力。清朝初期不让八旗兵种地、经商、务工便是这个道理。
由于建州女真与朝鲜地理关系密切,越境到朝鲜弄点人口可以说是常态。因为这事,朝鲜多次上书朝廷告状,甚至以解救被掳人口为名,越境攻打过建州女真。比如公元1433年,朝鲜就出动了一万五千人攻打建州卫,俘虏了248人。
打之前朝鲜方面会上书力数建州的罪状,打之后还会把俘虏中的明朝百姓送回辽东。这种情况下,明朝方面也就眼睁眼闭,认为只是远夷相争,不去插手。对建州女真这边则是让他们搬得离鸭绿江远点,别再惹事。
朝鲜那边不卖东西给建州女真了,没关系,大明这边有。为此明朝在现在辽宁抚顺的“抚顺关”专门为建州女真开放马市。
然而边疆的事就这样,永远不可能只靠招抚的手段就能安定。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国威受损,辽东边防被蒙古军攻击得岌岌可危。建州女真见状心理就有点微妙变化了,辽东也成为了他们的劫掠对象。
这种做法就把建州女真推到了大明和朝鲜共同的对立面。收拾不了蒙古,还收拾不了你吗?公元1467年,明成化三年,明宪宗朱见深下令辽东边军与朝鲜军联合作战,入山围剿建州女真,史称“成化犁庭”。在这次让建州女真遭遇重创的战役中,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建州左卫第二代掌门人董山、建州卫的首领李满柱(阿哈出的孙子)都被擒杀。
打完以后该安抚还是要安抚,并不会就此撤销建州三卫的编制。建州女真在成化犁庭后太平了将近百年,一直到庚戌之变前都没啥大问题。到了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又出事了。建州右卫首领王杲袭劫抚顺关,打破了过往的平静。
这件事有说是王杲是不堪明朝欺凌起兵的;有说王杲奸诈反复的。怎么说只在你站谁的立场。其实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个时间点会出事了。
在建州女真出来搞事情之前,出了一件大事——1550年的庚戌之变。代表蒙古右翼的蒙古俺答汗攻到北京城下示威抢掠。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次,后来又来过。当真是把北京城当公共厕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攻打长城的事,那更是年年都有。
大明再次威信扫地,建州女真这边的心态又开始变化了。被蒙古右翼牵制着,朝廷哪还有精力和财力去解决女真之患。结果之后十几年间,反倒让王杲前后攻杀了不少辽东的将官,甚至包括辽东副总兵。
北边有蒙古、女真犯边,东南有倭寇之乱不绝,此刻的大明用风雨飘摇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危机四伏的原因前面说过,直接原因在于嘉靖这个人特别固执,无论蒙古还是日本的“通贡”请求通通拒绝。买不到,那就只有抢了。
危机一直延续到“大明王朝1566”。事情直到公元1567年,隆庆正式取代嘉庆做了大明的皇帝才出现转机。这一年,正式开始使用“隆庆”作为年号的新皇帝下令解除海禁,允许开展海上贸易。也正是在这一年,李成梁升任辽东副总兵。三年后升任辽东总兵,成为辽东军政第一长官。
说起李成梁来,跟努尔哈赤还真有化解不开的渊源。努尔哈赤的祖先是先到朝鲜,再内迁回来的。李成梁的高祖也是从朝鲜内附的。因为这个原因,后世还有怀疑他是朝鲜人的。其实不是的,李成梁家族当年是作为元朝的世袭军官,驻守在图们江之南的元朝领土,而且很有可能就是驻扎于铁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成梁的高祖李英,是在朱元璋时期内迁到辽东的,因功授予的军职正是“铁岭卫指挥佥事”。内迁铁岭卫并不代表完全放弃恢复元朝在朝鲜半岛的国防线,否则也没有必要保留这个让朝鲜方面膈应的名字。用从朝鲜回来的李成梁家族世守铁岭卫,同样有这种威慑作用
不管李氏家族是什么民族出身,都是世代为大明戍守在辽东的最北线,不让蒙古、女真越过北纬42度这条生死线。真要论起谁是地头蛇,李氏家族比建州女真内迁的时间还早点呢。
想功成名就光有地利、人和还不行,还得有天时。不得不说李成梁的运气很不错。他升辽东副总兵的时候,朝廷跟倭寇和解了;升辽东总兵的第二年,“俺答封贡”又谈成了。俺答代表的是蒙古右翼,跟他和解意味着大明的北方国防压力少了一半。同时意味着,大明的国防重心开始向东北战区倾斜。
打仗就是打钱,隆庆开关一方面减少了针对蒙古右翼和倭寇的军费,另一方面又通过海上贸易大幅增加了财政收入。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就让身为东北战区总指挥的李成梁,手上有了比前人更充足的经费解决问题。
打仗是在刀口上舔血,没钱谁会去卖命。在明朝上阵杀的敌是可以直接换钱换官的。换成钱的话,一颗蒙古士兵的人头在成化年间的价格白银50两,一颗女真战士的人头可以换银30两。后来女真威胁越来越大,人头的价格也涨到了和蒙古一样。
这些钱不是只给明军。并不是所有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都跟朝廷对着干的。像努尔哈赤家族所在的建州左卫,就一边被迫跟着右卫一起犯边,一边又暗自向朝廷表忠心。与建州女真相邻的海西女真,也同样的是种情况。如果朝廷赏钱到位的话,这些还想着跟大明做生意的部族,并不介意反戈一击。
很可惜,嘉靖朝的财政状况是出了名的烂,嘉靖不光固执,在位时间还长(当了45年皇帝),一切就只能等他驾崩了才有转机。
关于开放海禁对明朝的国运影响究竟有多大,后面会有专门的章节解读。现在从大势来说,你应该已经很明显的感觉到,李成梁正站在风口上。
公元1573年,李成梁在多次击败蒙古左翼之后,将兵锋指向了屡屡进犯抚顺关的建州右卫,用了两年时间擒杀王杲。之后王杲的儿子阿台一直想为父报仇,十年后也被李成梁剿灭。正是在那次战争中,努尔哈赤的父祖被误杀。
值得一提的是,剿灭王杲的战争刚开启,时年15岁的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就成为了明军俘虏(公元1574年)。李成梁一方面想分化建州左、右卫;另一方面也确实觉得两兄弟看着人才难得,所以留在身边做了扈从。甚至有说法,李成梁与努尔哈赤情同父子。
从政治角度说,李成梁的这种做法相当于为大明培养在建州女真的代理人。你还真不能说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既然你不能完全消灭对手,那不如扶植一个跟自己关系亲密的代理人。
早在春秋时期,各国就经常收留那些落难的王子,以炒冷灶的方式下注。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就曾如此操作,先后送了晋惠公、晋文公回国继位。正因为李成梁有将努尔哈赤当代理人的意思培养,后来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才有机会子承祖业,有机会在不受明朝干预的情况下统一女真。
当然,只要是投资都会有风险,政治投资同样如此。秦穆公一手扶植起来的两位晋国君主,后来都跟秦国兵戎相见了,努儿哈赤更是成为了大明的掘墓人。
其实李成梁也不只是把宝押在努尔哈赤一人身上,给明军做带路党的尼堪外兰同样是。然而谁能当上这个代理人,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本事。李成梁也好,朝廷也罢,都是在顺水推舟罢了。后来建州女真变得尾大不掉,还真不是李成梁继任者的个人能力问题。
至于说根本原因,你可以说天时不在,也可以说风口没了。
[ 此帖被丽丽7410在2023-08-15 13:17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