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蛛科(学名:Thomisidae),蜘蛛目的一科蜘蛛,蟹蛛科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体长数毫米,触肢端部膨大,行动时前步足习惯上扬。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或倒退,宛如螃蟹,因而得名。
主要生活于低海拔地区,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
1.形态特征
蟹蛛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宛如螃蟹。其中蟹蛛科蟹蛛属Thomisus的形态特征如下:
中型至大型蟹蛛;两性异型,雄蛛较雌蛛显著小而色暗。头胸部长宽约相当,无刚毛。头区在前、后侧眼之间有大的角状突起,眼不发达,大小相仿,前侧眼最大。前中眼间距小于侧突起,后中眼间距大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宽约与前中眼间距相等。螯肢无齿。下唇长大于宽。胸板长宽相当或长大于宽。足式:1,2,4,3或2,1,4,3。步足跗节爪有少数小齿。步足刺不发达,尤其是雄蛛第1、2足的胫节无侧刺;第1、2足的胫节和后跗节各有数对腹刺。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间突和后侧突;腹突不发达;后侧突长;间突向外后方突出,常强烈骨化。生殖球简单,无突起,插入器短,丝状或刺状。腹部宽大于长,雌蛛腹部很大,雄蛛较硬。外雌器常非常简单,不发达,无兜。插入管短,纳精囊球形,有腺体。生活在灌木丛和草地,尤其在花上。成年雄蛛爬上雌亚成蛛等待交配。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热带区。
2.生活习性
(1)行为
蟹蛛科动物不结网,常静伏花草丛中等候捕食过往的昆虫,有时举起第1对步足向左右张开。卵袋产于叶面或树干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护,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死去。澳大利亚的蟹蛛,子女会吃掉自己的母亲。小蟹蛛一旦破卵而出,就开始吸吮母蟹蛛的腿,直到母亲完全干涸。
(2)栖息地
蟹蛛主要生活于低海拔地区。
蟹蛛拥有以小搏大的精神,会捕食比自己大很多的昆虫,如蝴蝶、豆娘、蚊子、蜜蜂等。蟹蛛常在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
3.生长繁殖
蟹蛛的卵袋在卵室内,白色,长约7—8毫米,宽2.05—3毫米。每个卵袋平均有卵50粒左右,卵粒椭圆形,长0.90—1毫米,宽0.8—0.9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表面有一层粘胶状物质,干涸后呈淡黄色。雄幼蛛共蜕皮6次有7个龄期,雌幼蛛蜕皮7次有8个龄期。
4.弓蟹蛛属
弓蟹蛛属(学名:Alcimochthe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小型蟹蛛,雄蛛较雌蛛稍窄小。头胸部长大于宽,甚高,有毛;头部宽,几与头胸部宽度相等。侧眼眼丘发达,各侧的前后眼丘相连。额很宽,大于前中眼间距。螯肢无齿。雄蛛触肢胫节具腹突和后侧突,后侧突并不十分发达;生殖球简单,无突起,插入器丝状。腹部长稍大于宽,梨形,有短毛。外雌器有一骨化的兜,插入孔在兜的前方;插入管向后延伸;精囊肾形。
(2)缘弓蟹蛛
缘弓蟹蛛(学名:Alcimochthes limbatus)为蟹蛛科弓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体长3.33mm。头胸部长1.52,宽1.34;腹部长2.04,宽1.43。头胸部近乎方形,背腹较厚,因而明显高出腹部。背甲淡红橙色,但背中央略显灰黑色。头端宽,几乎与前体部宽相仿。前眼列近乎平直,仅稍显后凹;后眼列明显后凹。前侧眼大于后侧眼(0.13:0.11),后中眼稍大于后中眼(0.08:0.06)。中眼域后边大于前边(0.51:0.42),宽大于长(0.51:0.38)。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0.29:0.19),后中眼间距仅稍小于后中眼间距(0.37:0.35),前后侧眼丘发达,黄白色,后眼丘稍大,前后眼丘的基部相接触。额垂直而高(0.38),明显大于前中眼间距。背甲上密布灰黑色细毛。螯肢红橙色,边缘稍带黑色,两螯肢相对的部位有黑色短粗的毛。下唇、颚叶、触肢、步足和胸板均黄白色。
步足密布灰色短毛,并有一些细刺。爪下有由附着毛组成的毛簇。腹部椭圆形,前窄后宽,末端较尖。前三分之二部分的中央有一黑斑,黑斑在后部两侧伸展。黑斑的两侧有白斑,黑斑的后方有几条细的白色横纹。腹部前半部的背面略下陷,因而腹部的前缘似隆起的边。腹部腹面黑褐色。
②分布
日本、越南、马来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的四川等地。
5.泥蟹蛛属
泥蟹蛛属(学名:Borboropactu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头胸部较窄长,低平,头端窄。背甲表面密布白色弯曲的柔毛,贴靠在体表面。第1步足粗壮,长度显著超过其余各足,且内侧中部有隆起。腹部近乎梯形,密布柔软的棒状毛,覆盖如绒状;后端有横纹,似分节状。雄蛛触肢跗舟似屋脊状,插入器纤细而弯曲。
(2)海南泥蟹蛛
海南泥蟹蛛(学名:Borboropactus hainanus)为蟹蛛科泥蟹蛛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①雌蛛
长7.66毫米。头胸部长3.46,宽2.97;腹部4.20,宽3.58。背甲低平,红褐色。头端窄。前眼列后凹,后眼列稍后凹。侧眼在眼丘上,前侧眼丘较大,前、后侧眼丘相连。前后侧眼约等大(0.153),后中眼次之(0.128),前中眼最小(0.115)。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0.102:0.179)。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0.116:0.307)。背甲表面密布白色弯曲柔毛,毛贴靠在表面上。背甲中线自前往后有3个隆起,最后一个隆起最大。螯肢红褐色,前齿堤有6齿(第1、3、5齿较大),后齿堤有4大齿。触肢近末端处有一弯爪。下唇长大于宽,长度超过颚叶长之半。胸板平坦,椭圆形,密布黄白色细毛。第1步足粗壮而长;腿节内侧中部隆起,隆起上有3根刺,腹侧2根,背侧1根,呈三足鼎立;
胫节腹面内侧缘有5根壮刺,外侧缘有4根壮刺;后跗节腹面内侧缘和外侧缘各有3根壮刺;跗节短小。第2足腿节无壮刺;胫节和后跗节腹面的刺同第1足。第3、4步足较细弱,无粗刺。步足测量:110.70(3.25,4.76,1.90,0.79),Ⅱ 7.18(2.36,2.78,1.26,0.78),Ⅲ 7.58(2.26,2.74,1.87,0.71),Ⅳ 8.42(2.74,2.77,1.94,0.97)。足式:1,4,3,2。腹部近乎梯形,前端窄,中部有一凹陷;后端宽,后部近似横截形,有几条横纹,横纹后的腹部末端向下方成斜坡。腹部黄白色,密被柔软的棒状毛,覆盖在体表似一层绒,并稀疏地散布着一些白色或褐色长毛,毛的基半部棒状,末半部尖细成细毛。腹面在生殖沟后方的中部为一淡黄色区域,两侧有白色棒状毛。
②雄蛛
体长6.42毫米。头胸部长3.25,宽2.70;腹部长3.17,宽2.26。全体暗红褐色。体形窄长,背腹扁平。头端窄,不及头胸部宽的一半。两眼列均略后凹。侧眼位于小隆丘上。前中眼稍小(0.128),其余各眼约等大(0.153)。前眼列各眼间距约相等(0.102),后中眼间距(0.128)小于后中侧眼间距(0.281)。中眼域前边短于后边(0.358:0.409),长大于宽(0.473:0.409)。螯肢前齿堤有4个大齿;后齿堤后2个大齿,在这2齿之间有2个小齿;另外在前后两齿堤之间有数个小齿。下唇长大于宽(0.58:0.42),长度超过颚叶长度之半。背甲深红褐色,有细小的黑斑组成的斑纹白色的厚而短的棒状毛。颈沟部位下凹,放射沟不明显。未见中窝。
步足亦为红褐色,不带规则的黑斑纹。第一步足强壮,显著较其余各足发达。第一足腿节的内侧缘在节的中部处向内侧隆起,因而腿节的腹面有几个短刺,刺基各生在小突起上。胫节腹面后外侧缘4个壮刺,前内侧缘5个壮刺。后跗节腹面3对壮刺。第二步足胫节和后跗节的刺同第一足。第3、4步足无这种壮刺。足的测量:Ⅰ 9.85(腿节3.20,膝、胫节4.05,后跗节1.85,跗节0.75);Ⅱ6.38(2.04,2.39,1.32,0.63);Ⅲ5.80(1.72,2.10,1.35,0.63);Ⅳ6.44(2.26,2.10,1.45,0.63);足式:1,4,2,3。步足上密布黄橙色棒状毛。胸板平坦。腹部前缘平直,后端有5个横的皱纹,形成节状。腹部背面覆盖许多短小而粗厚的毛,并且有大的棒状毛。触肢全长2.43(腿节0.78,膝节0.29,胫节0.26,跗节1.07)。跗舟呈屋脊状,在背部为屋顶,其内外两侧面平坦,宛如两个屋面,面上密布细毛。
6.疣蟹蛛属
疣蟹蛛属(学名:Boliscu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小型蟹蛛,雄蛛约为雌蛛大小的一半。背甲少毛,无刚毛。眼丘不发达,前后侧眼分离。螯肢齿堤无齿。下唇长大于宽。步足短粗,无刚毛,膝节长近似胫节,较后跗节长。雄蛛触肢的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生殖球简单,无突起;插入器部分绕盾板两圈,插入器长。腹部有疣突。外雌器无兜,插入管长而弯曲,有膨腔。
(2)瘤疣蟹蛛
瘤疣蟹蛛(学名:Boliscus tuberculatus)是蟹蛛科疣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2.60—4.25毫米。头胸部长1.36—1.75,宽1.48—1.85;腹部长1.32—2.85,1.92—3.35。头胸部长等于或稍大于宽,隆起,最高处在后部。背甲黄褐到褐色,杂以暗褐斑纹,后部有一些小颗粒。眼小,侧眼在分离的眼丘上,眼丘小。前侧眼最大,后侧眼、前中眼和后中侧眼依次较小。中眼域长小于宽,后边小于前边。额宽为前中眼间距的1.10—1.34倍。螯肢无齿,颚叶端部相会。下唇长为宽的1.22—1.40倍,超越颚叶长度之半。胸板长为宽的1.2—1.5倍。步足黄色,腿节色深。足上有毛,无刚毛,膝节长大于后跗节,后跗节和跗节有毛丛。步足测量:Ⅰ 3.34(1.10,0.70,0.73,0.48,0.35);Ⅱ 3.39(1.13,0.70,0.73,0.73,0.48,0.35);Ⅲ 1.34(0.73,0.50,0.45,0.35);Ⅳ 2.66(0.93,0.50,0.55,0.40,0.28)。足式:2,1,4,3。腹部背面黄褐到红褐色,有黑斑和大小不等的疣。外雌器无几丁质兜,前庭宽而凹,插入孔位于前庭的后部,插入管长而向前盘曲,有膨腔,精囊似花生状。
雄蛛长1.65~1.95毫米。头胸部长0.90—1.00,宽0.95—1.05;腹部长1.10—1.20,宽1.20—1.40。额宽为前中眼间距的1.40—1.60倍。下唇长为宽的1.16—1.25倍。胸板长为宽的1.20—1.34倍。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几丁质的后侧突,无间突。生殖球简单,盾板无突起,插入器部分绕盾板两圈,插入器长,针形。步足测量:Ⅰ 2.00(0.63,0.35,0.45,0.30,0.24);Ⅱ 1.98(0.63,0.35,0.45,0.30,0.25);Ⅲ 1.34(0.43,0.25,0.25,0.23,0.18);Ⅳ 1.56(0.55,0.25,0.33,0.25,0.18)。
②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日本,缅甸,泰国,新加坡。
国内分布:我国台湾。
7.狩蛛属
狩蛛属(学名:Diaea)是蟹蛛科(Thomisidae)的一属。
(1)形态特征
中型蟹蛛,雄蛛较雌蛛瘦小。前体部长略大于宽,具长刚毛。侧眼丘发达,分离,少数基部靠近或相接。前侧眼最大,后侧眼次之,前中眼大于或等于后中眼。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宽等于或略大于前中眼间距。下唇和胸板均长大于长宽。足式:1,2,4,3。步足的刺发达。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有的有间突;后侧突有一端齿。生殖球无突起,插入器部位长。后体部卵圆形,长大于宽,有粗毛。外雌器有一柔软的中隔,中隔上有一兜;插入管长而盘曲,或短粗;纳精囊肾形或管形。
(2)栖息环境
生活于树木,灌丛和草丛中。
(3)分布范围
编辑 播报
全球已知约80种,约半数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已知2种。
(4)陷狩蛛
陷狩蛛(学名:Diaea subdola ),蟹蛛科花蛛属的一种蜘蛛。本种又称日本花蛛,与Misumenops japonicus同种异名,主要分布于低中海拔山区,不结网,常见于花丛中猎捕小昆虫,为常见的种类。
①雌蛛
长3.70—7.93毫米。头胸部长大于宽,体黄色,有长毛。侧眼丘相连,侧眼远大于中眼。中眼域宽大于长(1:0.84—0.89),后边大于前边(1:0.74—0.83),下唇和胸板均长大于宽。螯肢有2个极小的齿。第1、2足的跗爪有5齿,第3、4足有3—4齿,爪簇发达。步足测量:Ⅰ 8.24(2.52,1.19,2.05,1.70,0.78);Ⅱ 8.26(2.56,1.19,2.03,1.70,0.78);Ⅲ 4.88(1.70,0.70,1.11,0.89,0.48);Ⅳ 5.00(1.85,0.63,1.11,0.86,0.52)。足式:2,1,4,3。
腹部卵圆形,长大于宽,有长毛。背面色斑有不同,从黄色、黄褐、米色到淡褐色,夹杂白色斑,偶见2或3对点斑,常有一暗色的不规则形大斑。外雌器有一圆形骨化板,板上有一中兜。插入管在初段细,在末段粗而软。纳精囊管状。
②雄蛛
长3.26—4.07毫米。头胸部及其附肢黄或黄褐色,少数的第1足腿节黑褐色。触肢胫节有腹突,后侧突和间突;腹突指状,末端较宽;间突齿状;后侧突发达,结构复杂,端部有一齿,腹缘有一列短毛。生殖球任何突起;插入器部位绕盾板一周半;插入器长,丝状,端部向背方弯曲,步足测量:Ⅰ 8.44(2.44,0.93,2.15,1.96,0.96);Ⅱ8.28(2.37,0.89,2.09,2.00,0.93);Ⅲ 4.62(1.48,0.63,1.06,0.89,0.56);Ⅳ 4.80(1.56,0.56,1.19,0.93,0.56)。足式:1,2,4,3。腹部背面黄或黄白色,有一对不明显的淡红褐色纵斑纹,有时纵斑断开,而为两对点斑。
8.微蟹蛛属
微蟹蛛属(学名:Lysiteles)为蟹蛛科的一个属。
(1)可爱微蟹蛛
可爱微蟹蛛(学名:Lysiteles amoenus)为蟹蛛科微蟹蛛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国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台中。
①形态特征
体长约2.5mm,头胸部宽大于腹部,黑褐色,腹部圆型,腹背淡褐色有4枚黑褐色斑较大,近基部有不明显的2枚黑斑,各角淡黄褐色略透明,第1-2步足腿节颜色较暗。雌蛛腹背有4枚黑色斑点,雄蛛体背全黑,第一步足腿节黑色,体型很小不容易看到但数量普遍,分布低海拔山区,栖息草丛环境
形状像蟹,也能像蟹那样横行或倒退,因而得名。体长约3毫米,触肢端部膨大,行动时前步足习惯上扬。
②生活习性
不结网,有时会举起第1对步足向左右张开。卵袋产于叶面或树干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护,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即死去。
主要生活于低海拔地区,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
(2)梅微蟹蛛
梅微蟹蛛(学名:Lysiteles maius)为蟹蛛科微蟹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尼泊尔以及中国的云南、吉林等地,主要生活于桔园以及李子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3.04—4.22毫米。头胸部长1.50,宽1.40;腹部长2.72,宽2.48。背甲暗褐色,中部色浅。前侧眼>后侧眼>前中眼>后中眼(6:5:4:3)。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8:7),后中眼间距略小于后中侧眼间距(12:12.5)。中眼域宽大于长(18.5:16),前边小于后边(15:18.5)。下唇长大于宽(11:8)。胸板长大于宽(31:26)。步足测量:Ⅰ 4.33(1.38,0.60,1.04,0.80,0.51);Ⅱ 4.59(1.45,0.63,1.10,0.88,0.53);Ⅲ 3.16(1.05,0.48,0.75,0.50,0.38);Ⅳ 3.35(1.08,0.48,0.83,0.58,0.38)。腹部褐色,中线两侧有黑褐色斑纹,但有的个体斑纹多;腹面白色,有两条黑褐色纵条纹。中兜短而位置靠前,插入管短。纳精囊球形。
雄蛛长4.08毫米。头胸部长1.68,宽1.48;腹部长2.40,宽1.80。触肢器胫节腹突末端弯钩状。插入器短,尖锥状。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吉林、云南。
国外分布:日本,尼泊尔。
(3)森林微蟹蛛
森林微蟹蛛(学名:Lysiteles silvanus)为蟹蛛科微蟹蛛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国的台湾、湖北、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长3.14—4.32毫米。头胸部背面红褐色,背甲部暗褐色,但有的标本并不如此。螯肢亦成红褐色。触肢和步足黄橙色。前侧眼最大,后侧眼和前中眼依次渐小,后中眼最小。前中眼间距稍大于前中侧眼间距(0.17:0.15),后中眼间距等于后中侧眼间距(0.27)。中眼域后边稍大于前边(0.35:0.32),宽稍大于长(0.35:0.31)。螯肢短粗,螯牙短小。在螯牙前方,自螯基前齿堤前方长出一排褐色长毛,几乎挡住螯牙。前齿堤有2小齿,位于离螯基稍远处;后齿堤在近螯基处有1小齿。下唇长大于宽。胸板淡红橙色,生稀疏的淡褐色毛。前两对步足显著长于后两对。腹部背面淡黄色,有一些黑色斑纹。腹部腹面两侧各有数条平行的黑色纵纹。外雌器如图1所示。
b.雄蛛
长3.72毫米。触肢器胫节的腹突和后侧突形状如图1示。插入器基部粗,向末端渐细,长而盘曲。
②分布范围
湖北(鹤峰)、湖南(大庸)、台湾(台中)。
9.梢蛛属—弓足梢蛛
梢蛛属(学名:Misumena),也称蜜蛛属,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弓足梢蛛(拉丁文学名:Misumena vatia),又名弓足花蛛、姬花蛛或秋麒麟蟹蛛,是分布在全北区的一种蟹蛛。
(1)形态特征
①雌蛛
长11.37—12.24毫米。头胸部长宽约相等。两眼列均仅稍后凹。各眼均小,约等大。前、后侧眼位于相连的眼丘上。前中眼间距略大于中侧眼间距(0.35:0.30),后中眼间距略小于中侧眼间距(0.45:0.42)。中眼域宽大于长(0.61:0.51),后边大于前边(0.61:0.55)。额高(0.61),白色。眼区和眼区后方的背甲两侧均白色,形成一中央宽带。颈沟可见。背甲两侧部分黄橙色。螯肢前面橙色,带有白色网纹。步足淡黄橙色,但腿节等的侧面和腹面呈黄白色。前两对步足胫节下方各有5、6对腹刺,后跗节下方各有8对腹刺。腹部圆球形,前端稍窄,后端钝圆,整个腹部黄白色。
②雄蛛
长3.09—3.34毫米。背甲黄褐色。眼区黄橙色,侧眼丘隆起明显。步足亦为黄褐色。前两对步足胫节和后跗节腹面仅有长毛。步足橙褐色,但前两对足腿节的末端有一小圈褐色,膝节到跗节的各节后半段为褐色,第3、4足基本上均呈橙褐色。腹部长椭圆形,前缘较平直,略成弧状,后端钝圆形。腹部背面黄褐色,宽度与头胸部的宽约相当,形状和色泽与雌蛛的完全相异。
(2)生活习性
弓足梢蛛会在身体最外层的细胞分泌一种黄色液体色素,以达成变色的效果,这种色素其实是犬尿氨酸及3-羟基犬尿氨酸。这种色素可以传送至较底层,从而可以见到充满白色鸟嘌呤的内腺,令弓足梢蛛变成白色。若它们在白色花朵上较长时间,这些黄色色素会被排出。由于要重新分泌色素,它们故要较长时间才能再变为黄色。一般而言,由白色转变为黄色所需时间为10-25天,相反的则只要6天。
弓足梢蛛的变色是由视觉引发的。在弓足梢蛛的眼睛上涂上颜色,便会失去了变色的能力。
(3)繁殖方式
雄性弓足梢蛛会由一朵花到另一朵花寻找雌性,往往在过程中会遇上掠食者或与其他雄性打斗而失去一条或多条腿。当发现雌性的时候,雄性会爬到雌性的头及末体到达其底部,并会将它的触肢插入来使雌性受精。
幼蛛到了秋天就可以生长达5毫米,并会在地上过冬,翌年5月它们会脱壳。
(4)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陕西、河南。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欧洲,北非,北美洲。
10.莫蟹蛛属
莫蟹蛛属(学名:Monaese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全球已知22种,大多数分布在非洲,少数在欧洲和亚洲。
(1)形态特征
本属蜘蛛身体细长,体色灰暗。头胸部长显著大于宽,两侧缘近乎平行,或前端稍宽。额前倾,螯肢粗大,前伸,与额在同一平面。腹部细长,两侧近乎平行,末端突出于纺器之后。
(2)尖莫蟹蛛
尖莫蟹蛛(学名:Monaeses aciculus)为蟹蛛科莫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7.5毫米。背甲暗黄色,有灰白色斑纹,被短粗黑毛。前眼列平直,后眼列微后凹。侧眼丘高,中眼区宽大于长。步足淡黄色,前两对特别粗长,足上多刺。腹部细长,两侧缘平行,末端尖,微上翘。背面暗黄色,生有黑毛,边缘有较深的纵向皱褶。外雌器有一前宽后窄的生殖腔,前方的壁拱起成一罩。受精囊扭曲,有一些横缢。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台湾,福建(武夷山),湖南(慈利)。
国外分布:日本,尼泊尔,越南。
(3)尾莫蟹蛛
尾莫蟹蛛(学名:Monaeses caudatus)为蟹蛛科莫蟹蛛属的动物。多生活于马尾松林下的灌木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江西宜丰。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10.0毫米。头胸部长2.00,宽1.40;腹部长7.67,宽1.60。背甲微隆起,黄褐色,被粗长毛。额几乎向前平伸,前缘稍后有一列刚毛。前、后眼列微后曲。后中眼距大于后中侧眼距。中眼区长大于宽,前中眼距约为后中眼距的一半。侧眼及其眼丘均很大,侧眼丘较高。螯肢前伸,前侧面有许多短黑毛及少数长毛。颚叶和下唇长远大于宽,腹面具黑色短刺,胸板长大于宽,被长毛。步足横行,前两对特别长且粗壮,颜色与背甲相同。步足测量:Ⅰ 8.06(2.30,0.94,2.20,1.71,0.91);Ⅱ 8.83(2.77,1.00,2.09,2.06,0.91);Ⅲ 4.43(1.57,0.57,1.12,0.63,0.54);Ⅳ 4.92(1.71,0.63,1.28,0.73,0.57)。足式:2,1,4,3。腹部特别长,纺器之后骤然变细,弯曲如一尾巴,其上密布横的皱纹。腹背暗黄色,被细毛。外雌器前方有一深凹的生殖腔,前宽后尖。纳精囊细长、弯曲,表面上有许多浅皱纹。交配管粗大、弯曲。
雄蛛长4.68—6.87毫米。背甲黄褐色,稍隆起,被稀疏长毛。额向前平伸,前缘稍后有一横列的刚毛。两眼列均稍后凹,前中眼间距约为后中眼间距的一半,后中眼间距大长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长大于宽。侧眼丘很高。螯肢粗大,前侧面有许多黑色短毛及少数长毛。颚叶及下唇均长大于宽,布有黑色短毛。胸板长大于宽,被有黑色长毛。触肢胫节有两个突起,腹突呈指状,后侧突上端略呈弧形卷曲。生殖球大而圆,插入器细长。前两对步足较后两对长而粗。步足测量:Ⅰ11.08(3.31,3.98,2.75,1.12);Ⅱ 10.25(3.15,3.61,2.47,1.02);Ⅲ 4.36(1.39,1.71,0.74,0.52);Ⅳ 5.32(2.04,1.91,0.82,0.55)。足式:1,2,4,3。腹部长而圆,纺器之后骤然变细,形似一尾巴状,其上密布横的皱纹,与雌蛛极为相似。背面黄褐色,被有细毛。腹部腹面灰黄色,两侧有点状和直线状纵纹,生殖沟前方中央有一黑褐色区。
生活在马尾松林下的灌木及草丛中。静伏时,前两对步足前伸,后两对步足向后直伸,躯体紧贴茎干。体色颇似附着场所。
②分布范围
江西(宜丰),安徽,浙江。
11.花蛛属
花蛛属(学名:Misumenop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小到中型蟹蛛,雄蛛较雌蛛小。前体部长宽约相当,略扁平,有刚毛(胸区的刚毛多数发达)。前后侧眼丘相连,侧眼远大于中眼。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宽与前中眼间距相当。螯肢无齿或仅一微齿。下唇和胸板均长大于宽。足式:1,2,4,3或2,1,4,3。爪有2—5个齿。步足的刺发达,第1、2足胫节通常无侧刺。雄蛛触肢胫节具腹突和后侧突;后侧突通常叉状。盾板无突起;插入器常短,丝状或刺状,端部常弯曲。后体部梨形,具长毛,在雌蛛长宽相当,雄蛛长大于宽。外雌器有中兜,插入孔在兜的两侧,插入管弯曲,纳精囊小,管状。生活于灌木和草丛。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
(2)分布范围
全球已知一百多种,大部分在美洲,其次在非洲,少数在欧洲和亚洲。我国已知8种。
(3)三突花蛛
三突花蛛(学名:Misumenops tricuspidatus)为蟹蛛科花蛛属的动物。
三突花蛛属于蜘蛛目蟹蛛科,是不结网游猎型蜘蛛,分布广泛,为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优势蜘蛛。三突花蛛捕食范围很广,在棉株上逐枝、逐叶、逐花进行搜索寻找和捕食害虫,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雌蛛腹背斑纹变化较大,有3种基本类型:无斑型、全斑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斑纹型。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4一6毫米。体色多变,有绿、白、黄色。两眼列均后曲,前侧眼较大并靠近,余眼等大,均位于眼丘上。心脏斑心形,长宽几乎相等。前二对步足长,各步足具爪,有齿3—4个。腹部呈梨形,前宽后窄,腹背斑纹变化较大,有三种基本类型:无斑型、全斑纹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斑纹型。
b.雄蛛
体长3—5毫米。背甲红褐色,两侧各有一条深褐色带纹,头胸部
边缘呈深褐色。有2对步足的膝节、胫节、后跗节的后端为深棕色。触肢器短而小,末端近似1个小圆镜,胫节外侧有一指状突起,顶端分叉,腹侧另有1小突起,初看似3个小突起,因此而得名。
c.幼蛛
三突花蛛幼蛛一般蜕皮5次有6个龄期,亦有5个龄期(雄)、8个龄期和9个龄期(雌)。各龄期的特征:一龄:体长1.20—1.50毫米。全体黄色、透明无斑纹。二列眼均后曲,占据头部整个宽度,后眼列>前眼列,除前中眼略小外,其它6眼等大。体毛不直立,背甲处有3—4根刺。头胸部与腹部几乎等长,呈圆形。步足粗壮,爪不显。在卵袋内。二龄:体长在1.90毫米左右。体桔黄色,透明。眼丘出现。体毛和刺直立,胸板桃形,腹部扁平,背面有银白色斑块。第I、Ⅱ对步足长于第Ⅲ、Ⅳ对步足。三龄:体长1.70一2.50毫米。头胸部黄白色或浅绿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腹部长于头胸部。腹背心脏斑明显。第I、Ⅱ对步足的颜色较Ⅲ、Ⅳ对的颜色稍深。四龄:体长在2.30—3.40毫米。头胸部浅绿色或浅黄色,腹部有白、黄、浅绿色组成不规则云状斑,心脏斑有的个体不明显,有的个体呈“干”状或“三”形。五龄:体长2.90—4.30毫米。雌雄蛛已开始可以区别:雌蛛头部桔红色,腹部黄白、黄绿色,鳞状斑连接较密。腹部呈梨状,明显大于头胸部,出现各种斑纹。少数个体外雌器处已突出。雄蛛体色较雌蛛绿。背甲从侧眼向后方呈现出一对褐色环带。第I、Ⅱ对步足明显有褐色环纹。触肢末端已开始膨大呈荷苞状。六龄:雌体长3.70一6.30毫米。头胸部白色、米黄色至绿色。腹部黄白色和银白色,腹侧到腹末有斜形环带,有的个体有斑纹。生殖厣已隐约可见。
②生活习性
a.习性
三突花蛛为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优势蜘蛛。是不结网游猎性蜘蛛。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捕食范围很广,在棉株上逐枝、逐叶、逐花进行搜索寻找和捕食害虫。
b.历期
三突花蛛各发育阶段的历期是随着发生代次和温度高低不同而有差异。世代历期:在湖北省武汉市以越冬代历期为最长,完成一个世代需200天以上;第二代最短,只有77天左右;第一代为94天。温度的影响:温度对发育历期有较大影响。三突花蛛以32℃恒温条件下发育的历期为最短,完成一个世代仅需52.73天;低于此温度,历期就延长,如30℃为59.62天,25℃为84.50天,20℃为140.50,15℃为183.60天。
c.发育温区
根据数据,从理论上推算出各个发育阶段的温区范围是:卵期的发育温区为9.9566—36.0151℃之间。幼蛛各龄期发育温区大约在5—38℃之间,最适发育温区约为27—29℃。幼蛛发育的最低温度1|缶界点范围为5—9℃,以一龄幼蛛为最低,是4.9982℃,四龄幼蛛最高,为8.9996℃,幼蛛发育高温临界点范围为34—38℃,以二龄为最低,是33.9723℃,六龄为最高,为38.68℃。全幼蛛期发育的最适温度应为30℃,最低临界温度为7.10℃,高温临界温度为37.10℃。全世代发育的温度范围在7.10一38℃之间;高温临界温度为38℃;低温临界温度为7.91℃;发育速率变化的拐点为28℃。
d.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三突花蛛卵、雌性幼蛛、雄性幼蛛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0.87℃、7.37℃、7.51℃和7.97℃;有效积温分别是:109.05日度、1210.72日度、1,047.43日度和1,457.99日度。
e.寿命
在15—32℃温区内,三突花蛛成蛛的寿命随温度的上升而缩短;雌蛛的寿命长于雄蛛;交配又产卵雌蛛的寿命长于交配未产卵的个体,未交配的雌蛛寿命更短。
f.年生活史
三突花蛛在湖北省武汉市以第二代成蛛和第三代幼蛛于11月中、下旬在杂草、枯叶和冬播作物田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在该地区一年可完成2—3个世代。一般雌蛛一年可发生2代,雄蛛大多数发生3代。
g.捕食
三突花蛛在棉田内捕食范围较广。可捕食鳞翅目害虫的卵、幼虫和成虫、叶蝉、蚜虫等。根据我们室内测定(1976),对不同棉虫的日捕食量:棉铃虫卵15.30粒;棉铃虫初孵幼虫40头;棉蚜23头;棉二点叶蝉21.50头;棉小造桥虫初孵幼虫9头,斜纹夜蛾初孵幼虫8头。
(8)抗逆能力:三突花蛛耐饥力较强,但其耐饥力大小与温度、龄期和性别有关。在最适温区内耐饥力与温度呈负相关;随着龄期的增加,耐饥力增加;雌蛛的耐饥力要大于雄蛛。在30℃恒温条件下,只供水不供食,雌成蛛平均寿命为27.00天,雄成蛛16.80天,二龄幼蛛为6.40天;在25℃恒温条件下,雌成蛛30天以上,雄成蛛平均25.30天;在35℃恒温条件下,雌成.蛛平均20.80天;雄成蛛为12.80天。
③生存环境
36摄氏度时三突花蛛从放入到实验容器中起就似乎很躁动,马上开始捕食物,但真正捕到食物的时间相对较长,可见高温条件下三突花蛛的捕食欲望虽然很强烈,但捕食效率低,高温也不利于捕食。
④繁殖方式
根据室内饲养所获得成蛛,雌蛛占总蛛数的58.82%,雄蛛占41.18%。雌雄蛛比为1.43:1。从田间调查(1976—1980),雌蛛占74.16%,雄蛛只占25.84%。雌雄蛛比为2.87:1。雌蛛多于雄蛛。当雌蛛亚成蛛蜕下最后一次皮后,当天就可进行交配。在棉田内,交配多在棉叶和棉枝上进行。交配时,雄蛛伏在雌蛛背面,头腹呈相同方向。交配一次需10一30分钟。交配后的雌蛛,可残食雄蛛。产卵前期:交配后的雌蛛停一段时间就可产卵。产卵前期在15—30℃温区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为32天;20℃为24天;25℃为16天;30℃为10天。在自然情况下,第一代平均15天左右;第二代平均10天左右。产卵与护卵:雌蛛在临产前先做产卵室,在棉田内,首先以蛛丝将棉叶卷起呈一个半圆形的产卵室,然后将卵产在室内。产卵后的雌蛛即伏在卵室内的卵袋上或卵袋附近(仍在卵室内)进行看护。在护卵期间,雌蛛很少离开卵室,此时若有其它昆虫、蜘蛛或同种雄蛛接近,它均进行驱赶或捕食之。在整个护卵期间一般不取食,待幼蛛扩散营独立生活后,雌蛛才离开产卵室,去寻食。未经交配的雌蛛仍可产卵,但不能孵化,而且产的卵袋较少。产卵率:三突花蛛的雌蛛并不是每头都产卵。造成不能产卵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温度有一定影响。根据试验(1989),在20一30℃温区内,产卵率较高,以28℃恒温条件下最高,为80%;15℃恒温下只有33%。根据试验数据,得出三突花蛛雌蛛理论产卵起点温度为12.1683℃,产卵终止临界最高温度为36.0164℃,产卵率最高的理论适温度为27.9991℃。产卵袋数:三突花蛛在6种恒温条件下,每雌一生的平均袋数,以28℃时产卵袋最多,为2.75个,15℃为最低,平均只有1.4个。其6种恒温条件下的顺序是:28℃>25℃>30℃>32℃>20℃>15℃。在最适宜变温条件下平均产3个卵袋,最多4个。产卵量:三突花蛛每个卵袋含卵量平均102粒,最多可达180粒以上,最少在50粒。在最适变温条件下,单雌平均产卵量在300粒左右。但随温度不同,产卵量亦有差异:15℃恒温条件下,单雌平均产卵量为93.6粒;20℃为111.9粒;25℃为223.1粒;28℃为263.3粒;30℃为174.9粒;32℃为103.4粒,以28℃为最高。产卵袋数与产卵总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孵化率:三突花蛛孵化率的温区是13.91—35.005℃。温度由15一25℃就减少,35℃时不能孵化。幼蛛成活率:三突花蛛幼蛛发育到成蛛由于各种因素会造成幼蛛的死亡。其中温度是很重要的因素。根据试验(1989),三突花蛛幼蛛存活的最低温度为-6.04℃,最高温度为35.56℃。超出这个温区,幼蛛的成活率为0。幼蛛的死亡率与龄期有关,即死亡率随龄期的增加而逐渐缩小,以二龄期的死亡率为最高。
种群增长指数:三突花蛛种群增长指数,在不同恒温条件下以25℃时最高,为34.84。依次是:30℃>20℃>32℃>15℃。
⑤分布范围
三突花蛛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上海、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贵州、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辽宁、吉林等省份。
12.高蟹蛛属—似野高蟹蛛
高蟹蛛属(学名:Takachihoa)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似野高蟹蛛(学名:Takachihoa trunciformis),为蟹蛛科高蟹蛛属的一种蜘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1)形态特征
①雌蛛
长2.74—4.20毫米。头胸部长宽约相当;黄褐到黑褐色,两侧具暗色斑纹,具棒状毛。前侧眼大于后侧眼,前中眼较小,大于或等于后中眼。中眼域宽大于长(1:0.83—0.94),前边大于后边(1.02—1.15:1)。额小于前中眼间距(0.62—0.80:1)。螯肢长为额的4倍。下唇和胸板2长大于5宽。步足测量:Ⅰ 4.50(1.40,0.68,1.08,0.86,0.48);Ⅱ4.50(1.44,0.72,1.80,0.86,0.48);Ⅲ 2.86(0.92,0.48,0.68,0.44,0.34);Ⅰ 3.00(1.00,0.48,0.68,0.52,0.32)。腹部宽大于长或等于长,有许多壮毛。外雌器骨化很弱,中部有一兜。插入管长而柔软,纳精囊小,球形。
②雄蛛
长2.20—2.89毫米。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腹突大,斧状;后侧突端部骨化并分叉;跗舟无附着物。生殖球无突起,插入器部分绕盾板两周,丝状。步足测量:Ⅰ4.72(1.36,0.56,1.20,1.04,0.56);Ⅱ 4.64(1.40,0.56,1.16,0.96,0.56);Ⅲ2.74(0.92,0.40,0.66,0.44,0.32);Ⅳ 2.76(0.88,0.36,0.72,0.48,0.32)。第1足略长于第2足,与雌蛛不同。腹部长大于宽,有许多壮毛。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
13.绿蟹蛛属
绿蟹蛛属(学名:Oxytate)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中型到大型蟹蛛。头胸部长大于宽,活体时翠绿色。侧眼在分离的眼丘上,前侧眼最大,后中眼最小。中眼域长大于宽。额宽相当于前中眼间距的两倍以上。螯肢无齿。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间突罕见;腹突一般,后侧突窄长,末端稍弯曲。腹部十分窄长,绿色,有长毛,腹部后部有横纹,似分节状。雌蛛生殖器的插入管短,纳精囊卵圆形。
(2)平行绿蟹蛛
平行绿蟹蛛(学名:Oxytate parallela)为蟹蛛科绿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7.8—11.6毫米,全体基本上呈翠绿色(固定时间稍久转成黄色)。头胸部长略大于宽,除头端外,后部近乎圆形。眼区黄色,固定后眼丘银白色。背甲有灰白毛,无中窝。眼均有眼丘,前眼列强后凹,后眼列微后凹。侧眼大于中眼,前侧眼>后侧眼>前中眼>后中眼。前中眼距大于中侧眼距,后中眼距小于中侧眼距。中眼域长大于宽,前边大于后边,额高约为前中眼距的两倍,螯肢不发达,齿堤上无齿。下唇长大于宽。步足的末节带黄绿色。第1、2步足显著长于后两对。足式:2,1,4,3。前两对步足的胫、后跗节腹面中部凹陷,两侧有纵褶,后半部有7、8排横列的黑毛,前几列间隔较宽。产卵前的腹部膨大,甚至宽于头胸部,背面亦无任何褶纹或凹陷。整个腹部背面有一些蓝绿斑纹和红棕点,并有棕色短毛。
雄蛛长7.4毫米。体形和色泽似雌体。前侧眼最大,后中眼最小,前中眼与后侧眼大小相仿。触肢红棕色。步足膝节及胫节、后跗节、跗节的一部分呈红色。腹部窄长,后端1/3有4条横线,而把整个腹部分成5节。
生活在水边核桃树叶上或草丛中。在6月底前后产卵。卵囊前方部位有一丝拉住叶的两边,使叶稍卷起。母蛛伏在卵囊上保护。卵囊白色,椭圆形,18毫米×7毫米。每卵囊中含卵约105个。7月上旬孵出幼蛛,幼蛛长1.48—1.77毫米。淡绿色,体上有黑毛,腹部较短宽。
②分布范围
分布于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北京、山东、陕西、河北等地,一般生活于水边核桃树叶上或草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
(3)条纹绿蟹蛛
条纹绿蟹蛛(学名:Oxytate striatipes)为蟹蛛科绿蟹蛛属的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长9.26—11.48毫米。头胸部长3.40—3.96,宽2.81—3.63;腹部长6.30—7.14,宽2.22—3.00。头胸部长大于宽,长宽之比为1.06—1.22:1,扁平少毛。活体翠绿色,固定后全体黄色。头窄,具刚毛。前侧眼最大,后侧眼次之,后中眼与前中眼较小。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长为宽1.28—1.38倍,前边约等于后边。额宽为前中眼间距的1.89—2.71倍。
螯肢无齿,左右颚叶的端部在体中轴相汇合。下唇长为宽的1.32—2.00倍。胸板长为宽的1.18~1.30倍。步足跗节爪下有毛簇。步足测量:Ⅰ 13.11(4.07,1.85,3.63,2.37,1.91);Ⅱ 13.18(4.15,1.85,3.40,2.59,1.19);Ⅲ 8.37(2.70,1.11,2.00,1.67,0.89);Ⅳ 8.44(2.96,0.96,2.00,1.63,0.89)。足式:2,1,4,3。腹部非常长,长为宽的2.10—3.18倍,后端似分节状。外雌器有一对兜,插入孔有几丁质覆盖,插入管短,纳精囊小,呈卵圆形。
b.雄蛛
长6.96—10.59毫米。头胸部长2.89—4.07,宽2.74—3.78;腹部长4.44—6.67,宽1.33—2.00。额宽为前中眼间距的2.06—2.44倍。下唇长为宽的1.42—2.63倍。胸板长为宽的1.07—1.18倍。触肢胫节的腹突拇指状;后侧突很大,末端骨化程度高,弯曲成弧状,弯曲部分的形状像火烈鸟的头的侧影;无间突。生殖球简单,插入器部分短,插入器短而呈刺状。步足测量:Ⅰ 13.59(4.00,1.70,3.63,2.85,1.41);Ⅱ 13.58(4.15,1.70,3.56,2.89,1.28);Ⅲ 8.51(2.70,1.15,2.07,1.78,0.81);Ⅲ 8.51(2.70,1.15,2.07,1.78,0.81);Ⅳ 8.88(2.96,1.07,2.11,1.78,0.96)。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辽宁,吉林,山东,河南,陕西,江西,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
14.瘤蟹蛛属
瘤蟹蛛属(学名:Phrynarachne)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全球29种。我国已知2种。
(1)形态特征
大型蟹蛛,雄蛛仅雌蛛的三分之一大小。前体部长宽约相当,有瘤突。眼小,大小近似。雄蛛触肢胫节较发达。腹部具大小不等瘤突多个。外雌器简单,有一横骨化板,纳精囊肾形。
(2)黄山瘤蟹蛛
黄山瘤蟹蛛(学名:Phrynarachne huangshanensis)为蟹蛛科瘤蟹蛛属的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9毫米。头胸部长4.2,宽4,2,腹部长5.5,宽6。头胸部长宽相等。背甲褐色。前眼列较短,强后凹,前侧眼略大于前中眼;后眼列较长,微后凹,后中眼小于前中眼;为8眼中最小者,后侧眼与前眼大小相仿;前,后侧眼分别着生在小丘上;中眼域宽大于长(0.68:0.51),后边大于前边(0.68:0.57)。头胸部背面中央有宽阔的淡黄白色纵带,由胸部后缘直达眼区前缘,纵带后半部中央有褐色块状斑,其边缘不整齐。胸部乳白色,并生有小刺毛一根。胸板盾形,黑褐色,并有黄白边缘,前端较宽,后端纤细,其上有大量小形的黄白色瘤突,各瘤突上着生黑毛一根。下唇长明显大于宽。螯肢褐色,基节粗壮,螯牙柔弱,螯肢沟不明显,后齿堤具一小齿,并密被白色毛丛。触肢褐色,胫、跗两节背面生有多数黑色刺毛。第1、2对步足黑褐色,第2对步足腿节以下各节尚夹杂有黄白色块斑。这两对步足较粗壮,腿、胫和后跗节各节上均具有多数瘤突,各胫节腹面具刺3对,后跗节腹面各具4对。第3、4对步足色泽较淡,腿节基端黄白色,远端黄褐色,并各有一黑褐色轮纹,胫节和跗节夹杂有黄白色块斑。各足跗节末端具2爪和毛簇。
腹部背面黑褐色,具多数大形瘤状突起,中央部有一纵走的白色短条斑,其前端两侧有黑褐色豆状瘤突一对,后端两侧又有桔黄色圆形瘤突一对。腹背后端中央有醒目的桔黄色丘状瘤突两对,前一对较大,各瘤突上着生少数黑色短柔毛。腹部腹面黄白色,两侧黑褐色,中央部有黑褐色叶状斑。纺器周围有白色轮嵴环绕,前纺器较大,紧接。外雌器中央有一横片状结构,内部受精囊膨大并有皱褶。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安徽(黄山)。
(3)乳突瘤蟹蛛
乳突瘤蟹蛛(学名:Phrynarachne mammillata)为蟹蛛科瘤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体长12.24mm。头胸部长4.20,宽4.45;腹部长7.05,宽8.40。背甲红褐色,额部中央、中线的中段、颈沟和放射纹的部位黑褐色。背甲上有许多瘤状突起。背甲中部高,有一对乳状突起,自背甲中部向四周倾斜。两眼列均后凹。眼丘不明显。前侧眼大于后侧眼(0.23:0.16),前中眼大于后中眼(0.16:0.13)。后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0.42:0.13),后中眼间距等于中侧眼间距(0.48:0.48)。中眼域后边稍大于前边(0.70:0.68),宽大于长(0.70:0.58)。额略大于前中眼间距(0.45:0.42)。螯肢前齿堤有2齿,后齿堤1齿。下唇长大于宽。下唇、颚叶和胸板均黑褐色。第1、2足的腿节较粗壮(第1足腿节的前侧面有瘤突),背面有极小的刺;胫节和后跗多刺。步足呈深浅不等的褐色。前两对步足的基、转和腿节的腹面有明显的黄白斑。后两对步足仅在转节和腿节的腹面有极小的黄白斑。各足的跗节基端的背面有一小点黄白斑。腹部背面的体表不像头胸部和步足那样坚实,但亦有许多瘤状突起。
②分布
分布于贵州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
15.锯足蛛属
锯足蛛属(学名:Runcinia)也称踞足蛛属,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中型蟹蛛;两性异形,雄蛛腹部无明显斑纹,较雌蛛瘦小得多。头胸部长宽相当,扁平,具短毛;头区具短刚毛。在前、后侧眼之间有隆起。眼小,前侧眼>后侧眼>前中眼>后中眼。前中眼间距小于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大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高小于前中眼间距。螯肢无齿。下唇和胸板长大于宽。足式:1,2,4,3。第1足长度超过第4足长度的2倍。步足的刺不发达,第1、2足胫节无侧刺,跗节的爪只有2—3个齿。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腹突非常小,后侧突长,端部骨化。生殖球无突起,盾板圆,插入器丝状或刺状,并不长。腹部很长,尾端横截或伸展于纺器之后,具短毛。外雌器有一中兜。插入管短,纳精囊卵形或球形。生活在灌木丛和草丛中。
(2)分布范围
分布仅限于东南亚、大洋洲和非洲。
(3)尖腹锯足蛛
尖腹锯足蛛(学名:Runcinia acuminata),属于蟹蛛科锯足蛛属的一种蜘蛛。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6.30—8.44毫米。头胸黼平,有短毛,长大于宽,淡黄褐色或米色,在两侧有褐色纵纹,中部微呈白色,但无明显的白斑。头区白色,头和额部有短粗刚毛。眼小,在前、后侧眼之间有隆起。中眼域宽大于长(1:0.51—0.57),后边大于前边(1:0.53—0.58)。额宽小于前中眼间距(0.76—0.97:1)。下唇黄褐色,胸板灰色,均长大于宽。第1、2足黄白色,腿节腹面有点斑。第3、4足全黄色。第1、2足胫节腹面有5对以上的刺,后跗节腹面约有8对刺。跗节爪有2—3齿。步足测量:Ⅰ 10.07(3.11,1.33,2,37,2.37,0.89);Ⅱ 9.15(2.81,1.26,2.15,2.00,0.93);Ⅲ 3.88(1.20,0.70,0.91,0.59,0.48);Ⅳ 4.72(1.63,0.66,1.15,0.75,0.53)。足式:1,2,4,3。腹部长远大于宽,有短毛,米色,沿边缘褶有褐色条纹,并有显著的黄绿色或淡绿褐色斑纹,在中部有一对点斑。腹部末端钝锥形,延伸于纺器之外。外雌器小,中部有一兜。插入器小,纳精囊卵形。
雄蛛长3.04—4.15毫米。头胸部淡黄褐色,暗色纵纹不如雌蛛的明显。头区白色。螯肢、颚叶、下唇和胸板黄色。第1、2足淡黄褐色,胫节末端有一点环,第3、4足全体黄色。第1、2足胫节腹面仅2对刺,后跗节腹面仅3或4对刺。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腹突小,后侧突发达,略呈锥形。生殖球简单,插入器部位起自盾板的近半部,插入器丝状,末端自腹面可见。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湖北。
国外分布:日本,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4)白条锯足蛛
白条锯足蛛(学名:Runcinia albostriata)为蟹蛛科锯足蛛属的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5-7毫米。背甲橙黄色,前缘有一条带棱角的白隆线,两侧形成两个直角形突起。头胸部中央有一条白色纵线,后端平直。两眼列均后曲,前眼列在头部前面的垂直面上,前中眼小于前侧眼,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后眼列位于隆线后方的水平面上,后侧眼稍大于后中眼,后中眼间距大于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区梯形,前侧眼最大。胸板黄白色,前缘稍凹入。第I步足胫节腹面的前缘有4-6根刺,后缘有3-5根刺。后跗节前缘有7-9根刺,后缘有6-9根刺;第Ⅱ步足胫节腹面的前缘有3根刺,后缘有3-4根刺,后缘有5-7根蒯。腹部长圆形,后端较宽,两侧有一些与侧缘大致平行的白色条纹。
b.雄蛛
体长3.50毫米左右。头胸部较圆,两侧缘的小刺明显,两侧有2个宽的褐色纵带。步足腿节背中线上有数个小刺。腹部背面两侧缘有黑褐色网纹,中间有一对凹坑,并有黑褐色斑点,后端有1对横线状黑褐色斑纹,腹背刺较长。
②生活习性
一般栖息于草丛、稻田以及果园中。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山东、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泰国。
16.三门蟹蛛属—郑氏三门蟹蛛
三门蟹蛛属(学名:Sanmenia)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郑氏三门蟹蛛(学名:Sanmenia zheng)是蟹蛛科三门蟹蛛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雌蛛长3.04—4.67毫米。头胸部长1.48—1.78,宽1.56—1.78;腹部长1.70—2.96,宽1.78—3.00。头胸部长宽约相当,淡黄褐色到灰褐色,有一些褐色或黑褐色斑纹,毛稀少。头端窄,具刚毛。后眼列后凹。前侧眼大于或等于后侧眼,后中眼次之,前中眼最小。中眼域长宽相当,后边大于前边。螯肢具毛丛,前齿堤3齿,后齿堤2齿。下唇宽大于长。第1、2足的腿节淡黄褐色,其它部分褐色;第3、4足黄色。第1、2步足腹面有5对刺,后跗节腹面有4对刺。步足测量:Ⅰ 6.78(2.15,0.89,1.85,1.41,0.48);Ⅱ 6.75(2.15,0.89,1.85,1.38,0.48);Ⅲ 3.62(1.20,0.63,0.83,0.58,0.38);Ⅳ 4.11(1.35,0.60,1.03,0.75,0.38)。足式:1,2,4,3。腹部黄褐色,前部有一对暗斑,中部和后部有一些横斑纹。外雌器小,插入孔位于前部,透过体表可见内部的长插入管,纳精囊圆形。
雄蛛长3.18毫米。头胸部长1.56,宽1.48;腹部长1.68,宽1.41。头胸部黄褐色,有暗褐斑;腹部长大于宽,淡米色,在中部有一对黑斑,腹部淡米色。触肢胫节有指状的腹突,后侧突很宽,上生有粗短的毛。生殖球长大于宽,简单,引导器大,插入器长,丝状。步足测量:Ⅰ 6.45(1.91,0.75,1.81,1.43,0.55);Ⅱ 6.42(1.94,0.73,1.81,1.40,0.54);Ⅲ 3.31(1.04,0.50,0.80,0.61,0.36);Ⅳ 3.69(1.18,0.49,0.95,0.70,0.37)。足式同雌蛛。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浙江(三门)。
国外分布:日本。
17.蟹蛛属
蟹蛛属(学名:Thomisus)是蟹蛛的属,共超过100种,几乎全世界都有分布,较大的例外是南美洲。
雌性蟹蛛体长约4至10 mm长,雄性2至7 mm。许多颜色鲜艳的花丛中,可以看到他们正在等待猎物。
(1)形态特征
中型至大型蟹蛛;两性异型,雄蛛较雌蛛显小而色暗。头胸部长宽约相当,无刚毛。头区在前、后侧眼之间有大的角状突起,眼不发达,大小相仿,前侧眼最大。前中眼间距小于侧突起,后中眼间距大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宽约与前中眼间距相等。螯肢无齿。下唇长大于宽。胸板长宽相当或长大于宽。足式:1,2,4,3或2,1,4,3。步足跗节爪有少数小齿。步足刺不发达,尤其是雄蛛第1、2足的胫节无侧刺;第1、2足的胫节和后跗节各有数对腹刺。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间突和后侧突;腹突不发达;后侧突长;间突向外后方突出,常强烈骨化。生殖球简单,无突起,插入器短,丝状或刺状。腹部宽大于长,雌蛛腹部很大,雄蛛较硬。外雌器常非常简单,不发达,无兜。插入管短,纳精囊球形,有腺体。生活在灌木丛和草地,尤其在花上。成年雄蛛爬上雌亚成蛛等待交配。
(2)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热带区。
虽然蟹蛛属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有发现,但大多数都在热带和温暖地区。南美洲很少有发现,只有在秘鲁发现 guadahyrensis。
(3)角红蟹蛛
角红蟹蛛(学名:Thomisus labefactus)为蟹蛛科蟹蛛属的动物。多见于灌木丛以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6.00-6.80毫米。头胸部黄橙色,略带光泽。头部前端两侧各有一尖三角形棱角,两棱角之间为一条红棕色隆线,此线纹后方紧接1条白色横纹。额部有1块倒三角形的红棕斑,斑中夹杂一些白色斑点。前眼列在头部垂直面上,强后曲;后眼列在水平面上,微后曲,各眼均等大,约小于前列眼。第I、Ⅱ步足的胫节腹侧有2或3对短刺,后跗节有5-6对短刺。腹部宽广,略呈三角形,多为粉白色,后两侧略向上隆起,在隆起部位有红棕色斑点。
b.雄蛛
体长2.50毫米左右。全体紫红色,体表有许多小圆丘,丘上各有1根刺状毛。第I、Ⅱ步足胫节、跗节和后跗节有深色斑节,腹部略高于胸部,中部有5个明显的凹坑。
②物种危害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果树。
③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 朝鲜,日本。
国内分布 河北、新疆、甘肃、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四川、云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区。
(4)满蟹蛛
满蟹蛛(学名:Thomisus onustus)为蟹蛛科蟹蛛属的动物。常见于草丛以及农田。
①形态特征
满蟹蛛体型中小,但是看起来却极为肥硕。它们头部小,大致呈椭圆形,略带菱角;颚很大,有毒。最为奇特的是它们那大腹便便的样子——腹部与头部比起来要大上几倍,基本呈金字塔形,正面看又像是菱形。前腿最为粗、长,越往后的腿越短、细。它们的体色多种多样,粉色、黄色、褐色及乳白色都可见到,且略带斑点和条纹。由于腹部过大,导致其移动时十分笨拙。它们横向移动,十分像螃蟹,故称“蟹蛛”。
②生活习性
这种蜘蛛本身对人类不构成威胁,毒液毒性不大,因为它们太小了。这种蜘蛛在任何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可以见到。它们常出没于矮小的植物上,比如花、叶、茎等。它们的食性较广,像是蚂蚁、苍蝇、蜜蜂等小型昆虫都是它们的食物。由于它们多吃害虫,所以对人类有益。它们通常长期呆在一个地点狩猎,寿命也较长,最长可以达到100年。
③繁殖方式
如同大部分蜘蛛一样,雄性比雌性小许多。交配前,雄性会先捕获一只昆虫作为礼物送给雌性,然后慢慢接近,把精子传递给它,最后迅速逃跑。也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跑掉,就被雌性作为了盘中餐。
④分布范围
这种蜘蛛遍及世界各地,在国内的大部分地区也都有分布。
分布于古北区以及中国的吉林、内蒙古、甘肃、新疆、河北、山西、河南、四川、湖北、浙江、广东等地,
18.峭腹蛛属
峭腹蛛属(学名:Tmaru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全球约190种,我国已知13种。
(1)形态特征
中型蟹蛛,雄蛛较窄小。前体部长大于宽,最高处在头端,具刚毛,侧缘弧形。额宽。侧眼丘发达,侧眼甚大于中眼,中眼域长宽约相当。螯肢无齿。下唇长大于宽,步足长有刚毛。雄蛛触肢胫节具腹突和后侧突,通常有间突和端突;生殖球简单,无任何突起,插入器常短粗。后体部长大于宽,梨形,后端有时超出纺器之后。外雌器常有一中兜,插入孔无覆盖,插入管短粗。纳精囊小,球形、卵形或肾形。
(2)东方峭腹蛛
东方峭腹蛛(学名:Tmarus orientalis ),是蟹蛛科峭腹蛛属的一种蜘蛛。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长5.60—6.00毫米。头胸部近乎长方形,褐色,夹杂白色斑纹,有对称排列的长刺状毛。前侧眼>后侧眼>后中眼>前中眼。前眼列平直,后眼列微后凹。前、后眼丘的基部相连。前中眼大于前中侧眼距,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距。中眼域宽略大于长,后边显著大于前边。额甚长,斜坡状。前两对步足显著长于后两对。胸板长椭圆形,生有长毛,毛基有褐色斑。腹部长,后部宽,后端突出,在此突下方的腹部后缘垂直,腹部后端高。腹部背面黄白色,有褐色斑点,并在背甲中线两侧有3对左右对称的褐色横线。外雌器有一圆孔。外雌器后方有一黄色纵带。
b.雄蛛
长3.90—4.80毫米。头胸部长度仅略大于宽度,背中部色较淡,两侧色较深。腹部窄长,后端仅略宽,两侧缘基本上平直,宽度约为头胸部宽的4/5。后部的高度与前部相仿,后缘也不垂直,而是向后方倾斜。以上都与雌蛛的外形有所区别。腹部背面灰白色,有长刺,刺基有棕斑。
②栖息环境
生境:灌木丛。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
国外分布:朝鲜。
(3)裂突峭腹蛛
裂突峭腹蛛(学名:Tmarus rimosus)为蟹蛛科峭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5.40—6.30毫米。背甲暗褐色,有斑点。从前面观前眼列适度后凹。后眼列后凹。前侧眼>后侧眼>后中眼>前中眼。眼黑色。前中眼间距为1.6个眼径,前中侧眼间距稍大于中眼径。后中眼间距1.8个眼径,与侧眼间隔为2.7个中眼径。中眼域长稍大于宽(0.39:0.37),后边大于前边(0.37:0.29)。额高为前中眼径的3倍,有7根长刚毛。螯肢黄白色,有斑点,无齿。下唇和颚叶黄白色。胸板黄褐色,有深灰色斑点,长大于宽,在第2步足基节间最宽,后端不插入第4足基节间。步足黄褐色,散生小的黑斑。足式:2,1,4,3。腹部深灰色,背面中央有纵带,有3个“八”字形白纹。腹部腹面白色,有灰褐色纵带。外雌器上沟大。肛丘不显著。
雄蛛长3.50—4.30毫米。体较雌蛛瘦小,色似雌蛛。前中眼间隔1.3个眼径,与侧眼间隔不到一个眼径。后中眼间距1.5个后中眼径,与侧眼间隔2.3个后中眼径。触肢胫节有3个突起:腹侧的一个钩状;外侧的一个薄片状,其外缘分叉;背方的一个鸟喙状。
静止时前两对足向前直伸。6—8月出现成蛛。
②分布范围
朝鲜、日本以及中国的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朝鲜。
19.花蟹蛛属
花蟹蛛属(学名:Xysticus)是蟹蛛科中的一个属。花蟹蛛属与革蟹蛛属(Coriarachne)的蜘蛛均为棕至红棕色,在树及野草上常见。虽然与狩蛛属(Diaea)相似,但它们一般有较短而强壮的脚及带有花纹的腹部。行动缓慢,喜在流通量大的高空捕捉任何经过的节肢动物。
拉丁文学名来自古希腊语 xyst,指刮擦者。
(1)形态特征
花蟹蛛属(Xysticus)和羽蛛属(Ozyptila)很近似,过去由于把有匙状毛或棒状毛的种类均归入羽蛛属而造成分类上的混乱,即把某些花蟹蛛误定为羽蛛属的种类。其实,在蟹蛛科中的革蟹蛛(Coriarachne)、锯足蛛(Runcinia)、卷蟹蛛(Thomisops)和花蟹蛛(Xysticus)等属中很多种类的身体上及足上都有匙状毛。Turnbull等(1965)和Dondale等(1978)都提到在花蟹蛛属中有相当一部分种类体被匙状毛或棒状毛。所以,不能单凭匙状毛的有无区分两个属。羽蛛和花蟹蛛大体上可区别如下:羽蛛的个体较小,体较扁,头胸部梨形,前端很窄,近乎圆形,中眼域长大于宽,步足短,第1足腿节前侧面膨大,第1足胫节腹面两对刺,外雌器前方有中兜。花蟹蛛个体较大,体厚实,头胸部前端较宽,中眼域通常宽大于长,步足粗长,强壮,第1足腿节前侧面不膨大,第1足腿节腹面具两对以上(通常4—5对)的刺,外雌器元中兜。 中型蟹蛛,雄蛛较雌蛛小而色暗。前体部长宽约相当,不扁平。头宽,具强刚毛;胸部有短刚毛。前、后侧眼的眼丘相接。中眼域通常宽大于长。额与前中眼间距之比为1:0.5—1.0。螯肢无齿。下唇和胸板均宽大于长。足有发达的刺,毛丛和爪簇不十分发达。足式为1,2,4,3或2,1,4,3。雄蛛触肢有不同类型,通常具腹突和后侧突,某些种组(Species—group)具间突。盾板在原始的种组无突起,在衍生的种组有2—3个突起。在其间可看到一些过渡类型,如有一小突(chink),一脊或一个突起。雌蛛的后体部长宽相当,雄蛛的后体部长大于宽,不扁平,常有明显的斑纹。外雌器骨化程度高,无兜,常具中隔。插入管短,纳精囊大,球状或肾形。
(2)生活习性
生活于低矮植物上、石下或落叶层中。
(3)分布范围
花蟹蛛属几乎分布在世界各地,除了南美洲。总计约有360种被描述,欧洲约有71种。
(4)鞍形花蟹蛛
鞍形花蟹蛛(学名:Xysticus ephippiatus)为蟹蛛科花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成蛛中雌蛛体长7-8mm,体褐色或浅黄褐色,头胸背面两侧有黑褐色纵纹;中央浅褐色,并有一条浅褐色线。头胸部前缘有数根黑刺。第一、二对步足比后两对均长,且粗大,色泽较深,有深褐色斑点。雄蛛体长4-5mm,头胸、腹部呈黑褐色,第一、二对步足的腿节、膝节均呈黑褐色,其它各节浅黄色,与雌蛛有明显差别。卵为椭圆形,卵长0.9-1.0mm,1龄若蛛体长1.1-1.2mm,体浅黄色,步足白色,眼红褐色。6-7龄若蛛体长为3.9-6.8mm,体深褐色或黑褐色,其它色泽与形态基本与成虫相同。
②生活习性
在辽宁地区一年一世代。以成蛛、亚成蛛和若蛛在柞树根部洞穴越冬。越冬成蛛在翌年5月中旬开始交配和产卵,雌蛛在交配后17-21天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寿命为25-114天。雌成蛛寿命可达9个月以上。从4月至10月为成蛛活动时期,6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活动盛期。
③分布范围
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河南、吉林、内蒙古、辽宁、新疆、甘肃、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西藏等地,主要栖息于草丛、灌木丛、茶园以及农田常见种。
④物种危害
鞍形花蟹蛛在5月至10月均能危害1-2龄小蚕。一头鞍形花蟹蛛每天最多能吃1龄柞蚕4头,平均吃1.7头。在发生盛期每100M2平均发现该蛛65头。
主要生活于低海拔地区,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
1.形态特征
蟹蛛多数种类头胸部和腹部短宽,步足向左右伸展,能横行,宛如螃蟹。其中蟹蛛科蟹蛛属Thomisus的形态特征如下:
中型至大型蟹蛛;两性异型,雄蛛较雌蛛显著小而色暗。头胸部长宽约相当,无刚毛。头区在前、后侧眼之间有大的角状突起,眼不发达,大小相仿,前侧眼最大。前中眼间距小于侧突起,后中眼间距大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宽约与前中眼间距相等。螯肢无齿。下唇长大于宽。胸板长宽相当或长大于宽。足式:1,2,4,3或2,1,4,3。步足跗节爪有少数小齿。步足刺不发达,尤其是雄蛛第1、2足的胫节无侧刺;第1、2足的胫节和后跗节各有数对腹刺。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间突和后侧突;腹突不发达;后侧突长;间突向外后方突出,常强烈骨化。生殖球简单,无突起,插入器短,丝状或刺状。腹部宽大于长,雌蛛腹部很大,雄蛛较硬。外雌器常非常简单,不发达,无兜。插入管短,纳精囊球形,有腺体。生活在灌木丛和草地,尤其在花上。成年雄蛛爬上雌亚成蛛等待交配。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热带区。
2.生活习性
(1)行为
蟹蛛科动物不结网,常静伏花草丛中等候捕食过往的昆虫,有时举起第1对步足向左右张开。卵袋产于叶面或树干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护,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死去。澳大利亚的蟹蛛,子女会吃掉自己的母亲。小蟹蛛一旦破卵而出,就开始吸吮母蟹蛛的腿,直到母亲完全干涸。
(2)栖息地
蟹蛛主要生活于低海拔地区。
蟹蛛拥有以小搏大的精神,会捕食比自己大很多的昆虫,如蝴蝶、豆娘、蚊子、蜜蜂等。蟹蛛常在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
3.生长繁殖
蟹蛛的卵袋在卵室内,白色,长约7—8毫米,宽2.05—3毫米。每个卵袋平均有卵50粒左右,卵粒椭圆形,长0.90—1毫米,宽0.8—0.9毫米。初产时为乳白色,表面有一层粘胶状物质,干涸后呈淡黄色。雄幼蛛共蜕皮6次有7个龄期,雌幼蛛蜕皮7次有8个龄期。
4.弓蟹蛛属
弓蟹蛛属(学名:Alcimochthe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小型蟹蛛,雄蛛较雌蛛稍窄小。头胸部长大于宽,甚高,有毛;头部宽,几与头胸部宽度相等。侧眼眼丘发达,各侧的前后眼丘相连。额很宽,大于前中眼间距。螯肢无齿。雄蛛触肢胫节具腹突和后侧突,后侧突并不十分发达;生殖球简单,无突起,插入器丝状。腹部长稍大于宽,梨形,有短毛。外雌器有一骨化的兜,插入孔在兜的前方;插入管向后延伸;精囊肾形。
(2)缘弓蟹蛛
缘弓蟹蛛(学名:Alcimochthes limbatus)为蟹蛛科弓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体长3.33mm。头胸部长1.52,宽1.34;腹部长2.04,宽1.43。头胸部近乎方形,背腹较厚,因而明显高出腹部。背甲淡红橙色,但背中央略显灰黑色。头端宽,几乎与前体部宽相仿。前眼列近乎平直,仅稍显后凹;后眼列明显后凹。前侧眼大于后侧眼(0.13:0.11),后中眼稍大于后中眼(0.08:0.06)。中眼域后边大于前边(0.51:0.42),宽大于长(0.51:0.38)。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0.29:0.19),后中眼间距仅稍小于后中眼间距(0.37:0.35),前后侧眼丘发达,黄白色,后眼丘稍大,前后眼丘的基部相接触。额垂直而高(0.38),明显大于前中眼间距。背甲上密布灰黑色细毛。螯肢红橙色,边缘稍带黑色,两螯肢相对的部位有黑色短粗的毛。下唇、颚叶、触肢、步足和胸板均黄白色。
步足密布灰色短毛,并有一些细刺。爪下有由附着毛组成的毛簇。腹部椭圆形,前窄后宽,末端较尖。前三分之二部分的中央有一黑斑,黑斑在后部两侧伸展。黑斑的两侧有白斑,黑斑的后方有几条细的白色横纹。腹部前半部的背面略下陷,因而腹部的前缘似隆起的边。腹部腹面黑褐色。
②分布
日本、越南、马来半岛、台湾岛以及中国的四川等地。
5.泥蟹蛛属
泥蟹蛛属(学名:Borboropactu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头胸部较窄长,低平,头端窄。背甲表面密布白色弯曲的柔毛,贴靠在体表面。第1步足粗壮,长度显著超过其余各足,且内侧中部有隆起。腹部近乎梯形,密布柔软的棒状毛,覆盖如绒状;后端有横纹,似分节状。雄蛛触肢跗舟似屋脊状,插入器纤细而弯曲。
(2)海南泥蟹蛛
海南泥蟹蛛(学名:Borboropactus hainanus)为蟹蛛科泥蟹蛛属的动物。在中国,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
①雌蛛
长7.66毫米。头胸部长3.46,宽2.97;腹部4.20,宽3.58。背甲低平,红褐色。头端窄。前眼列后凹,后眼列稍后凹。侧眼在眼丘上,前侧眼丘较大,前、后侧眼丘相连。前后侧眼约等大(0.153),后中眼次之(0.128),前中眼最小(0.115)。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0.102:0.179)。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0.116:0.307)。背甲表面密布白色弯曲柔毛,毛贴靠在表面上。背甲中线自前往后有3个隆起,最后一个隆起最大。螯肢红褐色,前齿堤有6齿(第1、3、5齿较大),后齿堤有4大齿。触肢近末端处有一弯爪。下唇长大于宽,长度超过颚叶长之半。胸板平坦,椭圆形,密布黄白色细毛。第1步足粗壮而长;腿节内侧中部隆起,隆起上有3根刺,腹侧2根,背侧1根,呈三足鼎立;
胫节腹面内侧缘有5根壮刺,外侧缘有4根壮刺;后跗节腹面内侧缘和外侧缘各有3根壮刺;跗节短小。第2足腿节无壮刺;胫节和后跗节腹面的刺同第1足。第3、4步足较细弱,无粗刺。步足测量:110.70(3.25,4.76,1.90,0.79),Ⅱ 7.18(2.36,2.78,1.26,0.78),Ⅲ 7.58(2.26,2.74,1.87,0.71),Ⅳ 8.42(2.74,2.77,1.94,0.97)。足式:1,4,3,2。腹部近乎梯形,前端窄,中部有一凹陷;后端宽,后部近似横截形,有几条横纹,横纹后的腹部末端向下方成斜坡。腹部黄白色,密被柔软的棒状毛,覆盖在体表似一层绒,并稀疏地散布着一些白色或褐色长毛,毛的基半部棒状,末半部尖细成细毛。腹面在生殖沟后方的中部为一淡黄色区域,两侧有白色棒状毛。
②雄蛛
体长6.42毫米。头胸部长3.25,宽2.70;腹部长3.17,宽2.26。全体暗红褐色。体形窄长,背腹扁平。头端窄,不及头胸部宽的一半。两眼列均略后凹。侧眼位于小隆丘上。前中眼稍小(0.128),其余各眼约等大(0.153)。前眼列各眼间距约相等(0.102),后中眼间距(0.128)小于后中侧眼间距(0.281)。中眼域前边短于后边(0.358:0.409),长大于宽(0.473:0.409)。螯肢前齿堤有4个大齿;后齿堤后2个大齿,在这2齿之间有2个小齿;另外在前后两齿堤之间有数个小齿。下唇长大于宽(0.58:0.42),长度超过颚叶长度之半。背甲深红褐色,有细小的黑斑组成的斑纹白色的厚而短的棒状毛。颈沟部位下凹,放射沟不明显。未见中窝。
步足亦为红褐色,不带规则的黑斑纹。第一步足强壮,显著较其余各足发达。第一足腿节的内侧缘在节的中部处向内侧隆起,因而腿节的腹面有几个短刺,刺基各生在小突起上。胫节腹面后外侧缘4个壮刺,前内侧缘5个壮刺。后跗节腹面3对壮刺。第二步足胫节和后跗节的刺同第一足。第3、4步足无这种壮刺。足的测量:Ⅰ 9.85(腿节3.20,膝、胫节4.05,后跗节1.85,跗节0.75);Ⅱ6.38(2.04,2.39,1.32,0.63);Ⅲ5.80(1.72,2.10,1.35,0.63);Ⅳ6.44(2.26,2.10,1.45,0.63);足式:1,4,2,3。步足上密布黄橙色棒状毛。胸板平坦。腹部前缘平直,后端有5个横的皱纹,形成节状。腹部背面覆盖许多短小而粗厚的毛,并且有大的棒状毛。触肢全长2.43(腿节0.78,膝节0.29,胫节0.26,跗节1.07)。跗舟呈屋脊状,在背部为屋顶,其内外两侧面平坦,宛如两个屋面,面上密布细毛。
6.疣蟹蛛属
疣蟹蛛属(学名:Boliscu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小型蟹蛛,雄蛛约为雌蛛大小的一半。背甲少毛,无刚毛。眼丘不发达,前后侧眼分离。螯肢齿堤无齿。下唇长大于宽。步足短粗,无刚毛,膝节长近似胫节,较后跗节长。雄蛛触肢的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生殖球简单,无突起;插入器部分绕盾板两圈,插入器长。腹部有疣突。外雌器无兜,插入管长而弯曲,有膨腔。
(2)瘤疣蟹蛛
瘤疣蟹蛛(学名:Boliscus tuberculatus)是蟹蛛科疣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2.60—4.25毫米。头胸部长1.36—1.75,宽1.48—1.85;腹部长1.32—2.85,1.92—3.35。头胸部长等于或稍大于宽,隆起,最高处在后部。背甲黄褐到褐色,杂以暗褐斑纹,后部有一些小颗粒。眼小,侧眼在分离的眼丘上,眼丘小。前侧眼最大,后侧眼、前中眼和后中侧眼依次较小。中眼域长小于宽,后边小于前边。额宽为前中眼间距的1.10—1.34倍。螯肢无齿,颚叶端部相会。下唇长为宽的1.22—1.40倍,超越颚叶长度之半。胸板长为宽的1.2—1.5倍。步足黄色,腿节色深。足上有毛,无刚毛,膝节长大于后跗节,后跗节和跗节有毛丛。步足测量:Ⅰ 3.34(1.10,0.70,0.73,0.48,0.35);Ⅱ 3.39(1.13,0.70,0.73,0.73,0.48,0.35);Ⅲ 1.34(0.73,0.50,0.45,0.35);Ⅳ 2.66(0.93,0.50,0.55,0.40,0.28)。足式:2,1,4,3。腹部背面黄褐到红褐色,有黑斑和大小不等的疣。外雌器无几丁质兜,前庭宽而凹,插入孔位于前庭的后部,插入管长而向前盘曲,有膨腔,精囊似花生状。
雄蛛长1.65~1.95毫米。头胸部长0.90—1.00,宽0.95—1.05;腹部长1.10—1.20,宽1.20—1.40。额宽为前中眼间距的1.40—1.60倍。下唇长为宽的1.16—1.25倍。胸板长为宽的1.20—1.34倍。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几丁质的后侧突,无间突。生殖球简单,盾板无突起,插入器部分绕盾板两圈,插入器长,针形。步足测量:Ⅰ 2.00(0.63,0.35,0.45,0.30,0.24);Ⅱ 1.98(0.63,0.35,0.45,0.30,0.25);Ⅲ 1.34(0.43,0.25,0.25,0.23,0.18);Ⅳ 1.56(0.55,0.25,0.33,0.25,0.18)。
②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日本,缅甸,泰国,新加坡。
国内分布:我国台湾。
7.狩蛛属
狩蛛属(学名:Diaea)是蟹蛛科(Thomisidae)的一属。
(1)形态特征
中型蟹蛛,雄蛛较雌蛛瘦小。前体部长略大于宽,具长刚毛。侧眼丘发达,分离,少数基部靠近或相接。前侧眼最大,后侧眼次之,前中眼大于或等于后中眼。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宽等于或略大于前中眼间距。下唇和胸板均长大于长宽。足式:1,2,4,3。步足的刺发达。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有的有间突;后侧突有一端齿。生殖球无突起,插入器部位长。后体部卵圆形,长大于宽,有粗毛。外雌器有一柔软的中隔,中隔上有一兜;插入管长而盘曲,或短粗;纳精囊肾形或管形。
(2)栖息环境
生活于树木,灌丛和草丛中。
(3)分布范围
编辑 播报
全球已知约80种,约半数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已知2种。
(4)陷狩蛛
陷狩蛛(学名:Diaea subdola ),蟹蛛科花蛛属的一种蜘蛛。本种又称日本花蛛,与Misumenops japonicus同种异名,主要分布于低中海拔山区,不结网,常见于花丛中猎捕小昆虫,为常见的种类。
①雌蛛
长3.70—7.93毫米。头胸部长大于宽,体黄色,有长毛。侧眼丘相连,侧眼远大于中眼。中眼域宽大于长(1:0.84—0.89),后边大于前边(1:0.74—0.83),下唇和胸板均长大于宽。螯肢有2个极小的齿。第1、2足的跗爪有5齿,第3、4足有3—4齿,爪簇发达。步足测量:Ⅰ 8.24(2.52,1.19,2.05,1.70,0.78);Ⅱ 8.26(2.56,1.19,2.03,1.70,0.78);Ⅲ 4.88(1.70,0.70,1.11,0.89,0.48);Ⅳ 5.00(1.85,0.63,1.11,0.86,0.52)。足式:2,1,4,3。
腹部卵圆形,长大于宽,有长毛。背面色斑有不同,从黄色、黄褐、米色到淡褐色,夹杂白色斑,偶见2或3对点斑,常有一暗色的不规则形大斑。外雌器有一圆形骨化板,板上有一中兜。插入管在初段细,在末段粗而软。纳精囊管状。
②雄蛛
长3.26—4.07毫米。头胸部及其附肢黄或黄褐色,少数的第1足腿节黑褐色。触肢胫节有腹突,后侧突和间突;腹突指状,末端较宽;间突齿状;后侧突发达,结构复杂,端部有一齿,腹缘有一列短毛。生殖球任何突起;插入器部位绕盾板一周半;插入器长,丝状,端部向背方弯曲,步足测量:Ⅰ 8.44(2.44,0.93,2.15,1.96,0.96);Ⅱ8.28(2.37,0.89,2.09,2.00,0.93);Ⅲ 4.62(1.48,0.63,1.06,0.89,0.56);Ⅳ 4.80(1.56,0.56,1.19,0.93,0.56)。足式:1,2,4,3。腹部背面黄或黄白色,有一对不明显的淡红褐色纵斑纹,有时纵斑断开,而为两对点斑。
8.微蟹蛛属
微蟹蛛属(学名:Lysiteles)为蟹蛛科的一个属。
(1)可爱微蟹蛛
可爱微蟹蛛(学名:Lysiteles amoenus)为蟹蛛科微蟹蛛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国台湾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台中。
①形态特征
体长约2.5mm,头胸部宽大于腹部,黑褐色,腹部圆型,腹背淡褐色有4枚黑褐色斑较大,近基部有不明显的2枚黑斑,各角淡黄褐色略透明,第1-2步足腿节颜色较暗。雌蛛腹背有4枚黑色斑点,雄蛛体背全黑,第一步足腿节黑色,体型很小不容易看到但数量普遍,分布低海拔山区,栖息草丛环境
形状像蟹,也能像蟹那样横行或倒退,因而得名。体长约3毫米,触肢端部膨大,行动时前步足习惯上扬。
②生活习性
不结网,有时会举起第1对步足向左右张开。卵袋产于叶面或树干上,雌蛛常伏在卵袋上守护,但通常在幼蛛孵出前即死去。
主要生活于低海拔地区,花草丛或豆田中,或在靠近豆田的棉田、麦田中捕食害虫。
(2)梅微蟹蛛
梅微蟹蛛(学名:Lysiteles maius)为蟹蛛科微蟹蛛属的动物。分布于日本、尼泊尔以及中国的云南、吉林等地,主要生活于桔园以及李子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3.04—4.22毫米。头胸部长1.50,宽1.40;腹部长2.72,宽2.48。背甲暗褐色,中部色浅。前侧眼>后侧眼>前中眼>后中眼(6:5:4:3)。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8:7),后中眼间距略小于后中侧眼间距(12:12.5)。中眼域宽大于长(18.5:16),前边小于后边(15:18.5)。下唇长大于宽(11:8)。胸板长大于宽(31:26)。步足测量:Ⅰ 4.33(1.38,0.60,1.04,0.80,0.51);Ⅱ 4.59(1.45,0.63,1.10,0.88,0.53);Ⅲ 3.16(1.05,0.48,0.75,0.50,0.38);Ⅳ 3.35(1.08,0.48,0.83,0.58,0.38)。腹部褐色,中线两侧有黑褐色斑纹,但有的个体斑纹多;腹面白色,有两条黑褐色纵条纹。中兜短而位置靠前,插入管短。纳精囊球形。
雄蛛长4.08毫米。头胸部长1.68,宽1.48;腹部长2.40,宽1.80。触肢器胫节腹突末端弯钩状。插入器短,尖锥状。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吉林、云南。
国外分布:日本,尼泊尔。
(3)森林微蟹蛛
森林微蟹蛛(学名:Lysiteles silvanus)为蟹蛛科微蟹蛛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国的台湾、湖北、湖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长3.14—4.32毫米。头胸部背面红褐色,背甲部暗褐色,但有的标本并不如此。螯肢亦成红褐色。触肢和步足黄橙色。前侧眼最大,后侧眼和前中眼依次渐小,后中眼最小。前中眼间距稍大于前中侧眼间距(0.17:0.15),后中眼间距等于后中侧眼间距(0.27)。中眼域后边稍大于前边(0.35:0.32),宽稍大于长(0.35:0.31)。螯肢短粗,螯牙短小。在螯牙前方,自螯基前齿堤前方长出一排褐色长毛,几乎挡住螯牙。前齿堤有2小齿,位于离螯基稍远处;后齿堤在近螯基处有1小齿。下唇长大于宽。胸板淡红橙色,生稀疏的淡褐色毛。前两对步足显著长于后两对。腹部背面淡黄色,有一些黑色斑纹。腹部腹面两侧各有数条平行的黑色纵纹。外雌器如图1所示。
b.雄蛛
长3.72毫米。触肢器胫节的腹突和后侧突形状如图1示。插入器基部粗,向末端渐细,长而盘曲。
②分布范围
湖北(鹤峰)、湖南(大庸)、台湾(台中)。
9.梢蛛属—弓足梢蛛
梢蛛属(学名:Misumena),也称蜜蛛属,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弓足梢蛛(拉丁文学名:Misumena vatia),又名弓足花蛛、姬花蛛或秋麒麟蟹蛛,是分布在全北区的一种蟹蛛。
(1)形态特征
①雌蛛
长11.37—12.24毫米。头胸部长宽约相等。两眼列均仅稍后凹。各眼均小,约等大。前、后侧眼位于相连的眼丘上。前中眼间距略大于中侧眼间距(0.35:0.30),后中眼间距略小于中侧眼间距(0.45:0.42)。中眼域宽大于长(0.61:0.51),后边大于前边(0.61:0.55)。额高(0.61),白色。眼区和眼区后方的背甲两侧均白色,形成一中央宽带。颈沟可见。背甲两侧部分黄橙色。螯肢前面橙色,带有白色网纹。步足淡黄橙色,但腿节等的侧面和腹面呈黄白色。前两对步足胫节下方各有5、6对腹刺,后跗节下方各有8对腹刺。腹部圆球形,前端稍窄,后端钝圆,整个腹部黄白色。
②雄蛛
长3.09—3.34毫米。背甲黄褐色。眼区黄橙色,侧眼丘隆起明显。步足亦为黄褐色。前两对步足胫节和后跗节腹面仅有长毛。步足橙褐色,但前两对足腿节的末端有一小圈褐色,膝节到跗节的各节后半段为褐色,第3、4足基本上均呈橙褐色。腹部长椭圆形,前缘较平直,略成弧状,后端钝圆形。腹部背面黄褐色,宽度与头胸部的宽约相当,形状和色泽与雌蛛的完全相异。
(2)生活习性
弓足梢蛛会在身体最外层的细胞分泌一种黄色液体色素,以达成变色的效果,这种色素其实是犬尿氨酸及3-羟基犬尿氨酸。这种色素可以传送至较底层,从而可以见到充满白色鸟嘌呤的内腺,令弓足梢蛛变成白色。若它们在白色花朵上较长时间,这些黄色色素会被排出。由于要重新分泌色素,它们故要较长时间才能再变为黄色。一般而言,由白色转变为黄色所需时间为10-25天,相反的则只要6天。
弓足梢蛛的变色是由视觉引发的。在弓足梢蛛的眼睛上涂上颜色,便会失去了变色的能力。
(3)繁殖方式
雄性弓足梢蛛会由一朵花到另一朵花寻找雌性,往往在过程中会遇上掠食者或与其他雄性打斗而失去一条或多条腿。当发现雌性的时候,雄性会爬到雌性的头及末体到达其底部,并会将它的触肢插入来使雌性受精。
幼蛛到了秋天就可以生长达5毫米,并会在地上过冬,翌年5月它们会脱壳。
(4)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陕西、河南。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欧洲,北非,北美洲。
10.莫蟹蛛属
莫蟹蛛属(学名:Monaese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全球已知22种,大多数分布在非洲,少数在欧洲和亚洲。
(1)形态特征
本属蜘蛛身体细长,体色灰暗。头胸部长显著大于宽,两侧缘近乎平行,或前端稍宽。额前倾,螯肢粗大,前伸,与额在同一平面。腹部细长,两侧近乎平行,末端突出于纺器之后。
(2)尖莫蟹蛛
尖莫蟹蛛(学名:Monaeses aciculus)为蟹蛛科莫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7.5毫米。背甲暗黄色,有灰白色斑纹,被短粗黑毛。前眼列平直,后眼列微后凹。侧眼丘高,中眼区宽大于长。步足淡黄色,前两对特别粗长,足上多刺。腹部细长,两侧缘平行,末端尖,微上翘。背面暗黄色,生有黑毛,边缘有较深的纵向皱褶。外雌器有一前宽后窄的生殖腔,前方的壁拱起成一罩。受精囊扭曲,有一些横缢。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台湾,福建(武夷山),湖南(慈利)。
国外分布:日本,尼泊尔,越南。
(3)尾莫蟹蛛
尾莫蟹蛛(学名:Monaeses caudatus)为蟹蛛科莫蟹蛛属的动物。多生活于马尾松林下的灌木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江西宜丰。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10.0毫米。头胸部长2.00,宽1.40;腹部长7.67,宽1.60。背甲微隆起,黄褐色,被粗长毛。额几乎向前平伸,前缘稍后有一列刚毛。前、后眼列微后曲。后中眼距大于后中侧眼距。中眼区长大于宽,前中眼距约为后中眼距的一半。侧眼及其眼丘均很大,侧眼丘较高。螯肢前伸,前侧面有许多短黑毛及少数长毛。颚叶和下唇长远大于宽,腹面具黑色短刺,胸板长大于宽,被长毛。步足横行,前两对特别长且粗壮,颜色与背甲相同。步足测量:Ⅰ 8.06(2.30,0.94,2.20,1.71,0.91);Ⅱ 8.83(2.77,1.00,2.09,2.06,0.91);Ⅲ 4.43(1.57,0.57,1.12,0.63,0.54);Ⅳ 4.92(1.71,0.63,1.28,0.73,0.57)。足式:2,1,4,3。腹部特别长,纺器之后骤然变细,弯曲如一尾巴,其上密布横的皱纹。腹背暗黄色,被细毛。外雌器前方有一深凹的生殖腔,前宽后尖。纳精囊细长、弯曲,表面上有许多浅皱纹。交配管粗大、弯曲。
雄蛛长4.68—6.87毫米。背甲黄褐色,稍隆起,被稀疏长毛。额向前平伸,前缘稍后有一横列的刚毛。两眼列均稍后凹,前中眼间距约为后中眼间距的一半,后中眼间距大长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长大于宽。侧眼丘很高。螯肢粗大,前侧面有许多黑色短毛及少数长毛。颚叶及下唇均长大于宽,布有黑色短毛。胸板长大于宽,被有黑色长毛。触肢胫节有两个突起,腹突呈指状,后侧突上端略呈弧形卷曲。生殖球大而圆,插入器细长。前两对步足较后两对长而粗。步足测量:Ⅰ11.08(3.31,3.98,2.75,1.12);Ⅱ 10.25(3.15,3.61,2.47,1.02);Ⅲ 4.36(1.39,1.71,0.74,0.52);Ⅳ 5.32(2.04,1.91,0.82,0.55)。足式:1,2,4,3。腹部长而圆,纺器之后骤然变细,形似一尾巴状,其上密布横的皱纹,与雌蛛极为相似。背面黄褐色,被有细毛。腹部腹面灰黄色,两侧有点状和直线状纵纹,生殖沟前方中央有一黑褐色区。
生活在马尾松林下的灌木及草丛中。静伏时,前两对步足前伸,后两对步足向后直伸,躯体紧贴茎干。体色颇似附着场所。
②分布范围
江西(宜丰),安徽,浙江。
11.花蛛属
花蛛属(学名:Misumenop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小到中型蟹蛛,雄蛛较雌蛛小。前体部长宽约相当,略扁平,有刚毛(胸区的刚毛多数发达)。前后侧眼丘相连,侧眼远大于中眼。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宽与前中眼间距相当。螯肢无齿或仅一微齿。下唇和胸板均长大于宽。足式:1,2,4,3或2,1,4,3。爪有2—5个齿。步足的刺发达,第1、2足胫节通常无侧刺。雄蛛触肢胫节具腹突和后侧突;后侧突通常叉状。盾板无突起;插入器常短,丝状或刺状,端部常弯曲。后体部梨形,具长毛,在雌蛛长宽相当,雄蛛长大于宽。外雌器有中兜,插入孔在兜的两侧,插入管弯曲,纳精囊小,管状。生活于灌木和草丛。分布于全球的温带和热带。
(2)分布范围
全球已知一百多种,大部分在美洲,其次在非洲,少数在欧洲和亚洲。我国已知8种。
(3)三突花蛛
三突花蛛(学名:Misumenops tricuspidatus)为蟹蛛科花蛛属的动物。
三突花蛛属于蜘蛛目蟹蛛科,是不结网游猎型蜘蛛,分布广泛,为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优势蜘蛛。三突花蛛捕食范围很广,在棉株上逐枝、逐叶、逐花进行搜索寻找和捕食害虫,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雌蛛腹背斑纹变化较大,有3种基本类型:无斑型、全斑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斑纹型。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4一6毫米。体色多变,有绿、白、黄色。两眼列均后曲,前侧眼较大并靠近,余眼等大,均位于眼丘上。心脏斑心形,长宽几乎相等。前二对步足长,各步足具爪,有齿3—4个。腹部呈梨形,前宽后窄,腹背斑纹变化较大,有三种基本类型:无斑型、全斑纹型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斑纹型。
b.雄蛛
体长3—5毫米。背甲红褐色,两侧各有一条深褐色带纹,头胸部
边缘呈深褐色。有2对步足的膝节、胫节、后跗节的后端为深棕色。触肢器短而小,末端近似1个小圆镜,胫节外侧有一指状突起,顶端分叉,腹侧另有1小突起,初看似3个小突起,因此而得名。
c.幼蛛
三突花蛛幼蛛一般蜕皮5次有6个龄期,亦有5个龄期(雄)、8个龄期和9个龄期(雌)。各龄期的特征:一龄:体长1.20—1.50毫米。全体黄色、透明无斑纹。二列眼均后曲,占据头部整个宽度,后眼列>前眼列,除前中眼略小外,其它6眼等大。体毛不直立,背甲处有3—4根刺。头胸部与腹部几乎等长,呈圆形。步足粗壮,爪不显。在卵袋内。二龄:体长在1.90毫米左右。体桔黄色,透明。眼丘出现。体毛和刺直立,胸板桃形,腹部扁平,背面有银白色斑块。第I、Ⅱ对步足长于第Ⅲ、Ⅳ对步足。三龄:体长1.70一2.50毫米。头胸部黄白色或浅绿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腹部长于头胸部。腹背心脏斑明显。第I、Ⅱ对步足的颜色较Ⅲ、Ⅳ对的颜色稍深。四龄:体长在2.30—3.40毫米。头胸部浅绿色或浅黄色,腹部有白、黄、浅绿色组成不规则云状斑,心脏斑有的个体不明显,有的个体呈“干”状或“三”形。五龄:体长2.90—4.30毫米。雌雄蛛已开始可以区别:雌蛛头部桔红色,腹部黄白、黄绿色,鳞状斑连接较密。腹部呈梨状,明显大于头胸部,出现各种斑纹。少数个体外雌器处已突出。雄蛛体色较雌蛛绿。背甲从侧眼向后方呈现出一对褐色环带。第I、Ⅱ对步足明显有褐色环纹。触肢末端已开始膨大呈荷苞状。六龄:雌体长3.70一6.30毫米。头胸部白色、米黄色至绿色。腹部黄白色和银白色,腹侧到腹末有斜形环带,有的个体有斑纹。生殖厣已隐约可见。
②生活习性
a.习性
三突花蛛为中国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优势蜘蛛。是不结网游猎性蜘蛛。体色随环境而有变化。捕食范围很广,在棉株上逐枝、逐叶、逐花进行搜索寻找和捕食害虫。
b.历期
三突花蛛各发育阶段的历期是随着发生代次和温度高低不同而有差异。世代历期:在湖北省武汉市以越冬代历期为最长,完成一个世代需200天以上;第二代最短,只有77天左右;第一代为94天。温度的影响:温度对发育历期有较大影响。三突花蛛以32℃恒温条件下发育的历期为最短,完成一个世代仅需52.73天;低于此温度,历期就延长,如30℃为59.62天,25℃为84.50天,20℃为140.50,15℃为183.60天。
c.发育温区
根据数据,从理论上推算出各个发育阶段的温区范围是:卵期的发育温区为9.9566—36.0151℃之间。幼蛛各龄期发育温区大约在5—38℃之间,最适发育温区约为27—29℃。幼蛛发育的最低温度1|缶界点范围为5—9℃,以一龄幼蛛为最低,是4.9982℃,四龄幼蛛最高,为8.9996℃,幼蛛发育高温临界点范围为34—38℃,以二龄为最低,是33.9723℃,六龄为最高,为38.68℃。全幼蛛期发育的最适温度应为30℃,最低临界温度为7.10℃,高温临界温度为37.10℃。全世代发育的温度范围在7.10一38℃之间;高温临界温度为38℃;低温临界温度为7.91℃;发育速率变化的拐点为28℃。
d.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三突花蛛卵、雌性幼蛛、雄性幼蛛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是:10.87℃、7.37℃、7.51℃和7.97℃;有效积温分别是:109.05日度、1210.72日度、1,047.43日度和1,457.99日度。
e.寿命
在15—32℃温区内,三突花蛛成蛛的寿命随温度的上升而缩短;雌蛛的寿命长于雄蛛;交配又产卵雌蛛的寿命长于交配未产卵的个体,未交配的雌蛛寿命更短。
f.年生活史
三突花蛛在湖北省武汉市以第二代成蛛和第三代幼蛛于11月中、下旬在杂草、枯叶和冬播作物田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在该地区一年可完成2—3个世代。一般雌蛛一年可发生2代,雄蛛大多数发生3代。
g.捕食
三突花蛛在棉田内捕食范围较广。可捕食鳞翅目害虫的卵、幼虫和成虫、叶蝉、蚜虫等。根据我们室内测定(1976),对不同棉虫的日捕食量:棉铃虫卵15.30粒;棉铃虫初孵幼虫40头;棉蚜23头;棉二点叶蝉21.50头;棉小造桥虫初孵幼虫9头,斜纹夜蛾初孵幼虫8头。
(8)抗逆能力:三突花蛛耐饥力较强,但其耐饥力大小与温度、龄期和性别有关。在最适温区内耐饥力与温度呈负相关;随着龄期的增加,耐饥力增加;雌蛛的耐饥力要大于雄蛛。在30℃恒温条件下,只供水不供食,雌成蛛平均寿命为27.00天,雄成蛛16.80天,二龄幼蛛为6.40天;在25℃恒温条件下,雌成蛛30天以上,雄成蛛平均25.30天;在35℃恒温条件下,雌成.蛛平均20.80天;雄成蛛为12.80天。
③生存环境
36摄氏度时三突花蛛从放入到实验容器中起就似乎很躁动,马上开始捕食物,但真正捕到食物的时间相对较长,可见高温条件下三突花蛛的捕食欲望虽然很强烈,但捕食效率低,高温也不利于捕食。
④繁殖方式
根据室内饲养所获得成蛛,雌蛛占总蛛数的58.82%,雄蛛占41.18%。雌雄蛛比为1.43:1。从田间调查(1976—1980),雌蛛占74.16%,雄蛛只占25.84%。雌雄蛛比为2.87:1。雌蛛多于雄蛛。当雌蛛亚成蛛蜕下最后一次皮后,当天就可进行交配。在棉田内,交配多在棉叶和棉枝上进行。交配时,雄蛛伏在雌蛛背面,头腹呈相同方向。交配一次需10一30分钟。交配后的雌蛛,可残食雄蛛。产卵前期:交配后的雌蛛停一段时间就可产卵。产卵前期在15—30℃温区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为32天;20℃为24天;25℃为16天;30℃为10天。在自然情况下,第一代平均15天左右;第二代平均10天左右。产卵与护卵:雌蛛在临产前先做产卵室,在棉田内,首先以蛛丝将棉叶卷起呈一个半圆形的产卵室,然后将卵产在室内。产卵后的雌蛛即伏在卵室内的卵袋上或卵袋附近(仍在卵室内)进行看护。在护卵期间,雌蛛很少离开卵室,此时若有其它昆虫、蜘蛛或同种雄蛛接近,它均进行驱赶或捕食之。在整个护卵期间一般不取食,待幼蛛扩散营独立生活后,雌蛛才离开产卵室,去寻食。未经交配的雌蛛仍可产卵,但不能孵化,而且产的卵袋较少。产卵率:三突花蛛的雌蛛并不是每头都产卵。造成不能产卵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温度有一定影响。根据试验(1989),在20一30℃温区内,产卵率较高,以28℃恒温条件下最高,为80%;15℃恒温下只有33%。根据试验数据,得出三突花蛛雌蛛理论产卵起点温度为12.1683℃,产卵终止临界最高温度为36.0164℃,产卵率最高的理论适温度为27.9991℃。产卵袋数:三突花蛛在6种恒温条件下,每雌一生的平均袋数,以28℃时产卵袋最多,为2.75个,15℃为最低,平均只有1.4个。其6种恒温条件下的顺序是:28℃>25℃>30℃>32℃>20℃>15℃。在最适宜变温条件下平均产3个卵袋,最多4个。产卵量:三突花蛛每个卵袋含卵量平均102粒,最多可达180粒以上,最少在50粒。在最适变温条件下,单雌平均产卵量在300粒左右。但随温度不同,产卵量亦有差异:15℃恒温条件下,单雌平均产卵量为93.6粒;20℃为111.9粒;25℃为223.1粒;28℃为263.3粒;30℃为174.9粒;32℃为103.4粒,以28℃为最高。产卵袋数与产卵总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孵化率:三突花蛛孵化率的温区是13.91—35.005℃。温度由15一25℃就减少,35℃时不能孵化。幼蛛成活率:三突花蛛幼蛛发育到成蛛由于各种因素会造成幼蛛的死亡。其中温度是很重要的因素。根据试验(1989),三突花蛛幼蛛存活的最低温度为-6.04℃,最高温度为35.56℃。超出这个温区,幼蛛的成活率为0。幼蛛的死亡率与龄期有关,即死亡率随龄期的增加而逐渐缩小,以二龄期的死亡率为最高。
种群增长指数:三突花蛛种群增长指数,在不同恒温条件下以25℃时最高,为34.84。依次是:30℃>20℃>32℃>15℃。
⑤分布范围
三突花蛛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上海、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贵州、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辽宁、吉林等省份。
12.高蟹蛛属—似野高蟹蛛
高蟹蛛属(学名:Takachihoa)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似野高蟹蛛(学名:Takachihoa trunciformis),为蟹蛛科高蟹蛛属的一种蜘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1)形态特征
①雌蛛
长2.74—4.20毫米。头胸部长宽约相当;黄褐到黑褐色,两侧具暗色斑纹,具棒状毛。前侧眼大于后侧眼,前中眼较小,大于或等于后中眼。中眼域宽大于长(1:0.83—0.94),前边大于后边(1.02—1.15:1)。额小于前中眼间距(0.62—0.80:1)。螯肢长为额的4倍。下唇和胸板2长大于5宽。步足测量:Ⅰ 4.50(1.40,0.68,1.08,0.86,0.48);Ⅱ4.50(1.44,0.72,1.80,0.86,0.48);Ⅲ 2.86(0.92,0.48,0.68,0.44,0.34);Ⅰ 3.00(1.00,0.48,0.68,0.52,0.32)。腹部宽大于长或等于长,有许多壮毛。外雌器骨化很弱,中部有一兜。插入管长而柔软,纳精囊小,球形。
②雄蛛
长2.20—2.89毫米。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腹突大,斧状;后侧突端部骨化并分叉;跗舟无附着物。生殖球无突起,插入器部分绕盾板两周,丝状。步足测量:Ⅰ4.72(1.36,0.56,1.20,1.04,0.56);Ⅱ 4.64(1.40,0.56,1.16,0.96,0.56);Ⅲ2.74(0.92,0.40,0.66,0.44,0.32);Ⅳ 2.76(0.88,0.36,0.72,0.48,0.32)。第1足略长于第2足,与雌蛛不同。腹部长大于宽,有许多壮毛。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
13.绿蟹蛛属
绿蟹蛛属(学名:Oxytate)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中型到大型蟹蛛。头胸部长大于宽,活体时翠绿色。侧眼在分离的眼丘上,前侧眼最大,后中眼最小。中眼域长大于宽。额宽相当于前中眼间距的两倍以上。螯肢无齿。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间突罕见;腹突一般,后侧突窄长,末端稍弯曲。腹部十分窄长,绿色,有长毛,腹部后部有横纹,似分节状。雌蛛生殖器的插入管短,纳精囊卵圆形。
(2)平行绿蟹蛛
平行绿蟹蛛(学名:Oxytate parallela)为蟹蛛科绿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7.8—11.6毫米,全体基本上呈翠绿色(固定时间稍久转成黄色)。头胸部长略大于宽,除头端外,后部近乎圆形。眼区黄色,固定后眼丘银白色。背甲有灰白毛,无中窝。眼均有眼丘,前眼列强后凹,后眼列微后凹。侧眼大于中眼,前侧眼>后侧眼>前中眼>后中眼。前中眼距大于中侧眼距,后中眼距小于中侧眼距。中眼域长大于宽,前边大于后边,额高约为前中眼距的两倍,螯肢不发达,齿堤上无齿。下唇长大于宽。步足的末节带黄绿色。第1、2步足显著长于后两对。足式:2,1,4,3。前两对步足的胫、后跗节腹面中部凹陷,两侧有纵褶,后半部有7、8排横列的黑毛,前几列间隔较宽。产卵前的腹部膨大,甚至宽于头胸部,背面亦无任何褶纹或凹陷。整个腹部背面有一些蓝绿斑纹和红棕点,并有棕色短毛。
雄蛛长7.4毫米。体形和色泽似雌体。前侧眼最大,后中眼最小,前中眼与后侧眼大小相仿。触肢红棕色。步足膝节及胫节、后跗节、跗节的一部分呈红色。腹部窄长,后端1/3有4条横线,而把整个腹部分成5节。
生活在水边核桃树叶上或草丛中。在6月底前后产卵。卵囊前方部位有一丝拉住叶的两边,使叶稍卷起。母蛛伏在卵囊上保护。卵囊白色,椭圆形,18毫米×7毫米。每卵囊中含卵约105个。7月上旬孵出幼蛛,幼蛛长1.48—1.77毫米。淡绿色,体上有黑毛,腹部较短宽。
②分布范围
分布于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北京、山东、陕西、河北等地,一般生活于水边核桃树叶上或草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北京。
(3)条纹绿蟹蛛
条纹绿蟹蛛(学名:Oxytate striatipes)为蟹蛛科绿蟹蛛属的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长9.26—11.48毫米。头胸部长3.40—3.96,宽2.81—3.63;腹部长6.30—7.14,宽2.22—3.00。头胸部长大于宽,长宽之比为1.06—1.22:1,扁平少毛。活体翠绿色,固定后全体黄色。头窄,具刚毛。前侧眼最大,后侧眼次之,后中眼与前中眼较小。前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长为宽1.28—1.38倍,前边约等于后边。额宽为前中眼间距的1.89—2.71倍。
螯肢无齿,左右颚叶的端部在体中轴相汇合。下唇长为宽的1.32—2.00倍。胸板长为宽的1.18~1.30倍。步足跗节爪下有毛簇。步足测量:Ⅰ 13.11(4.07,1.85,3.63,2.37,1.91);Ⅱ 13.18(4.15,1.85,3.40,2.59,1.19);Ⅲ 8.37(2.70,1.11,2.00,1.67,0.89);Ⅳ 8.44(2.96,0.96,2.00,1.63,0.89)。足式:2,1,4,3。腹部非常长,长为宽的2.10—3.18倍,后端似分节状。外雌器有一对兜,插入孔有几丁质覆盖,插入管短,纳精囊小,呈卵圆形。
b.雄蛛
长6.96—10.59毫米。头胸部长2.89—4.07,宽2.74—3.78;腹部长4.44—6.67,宽1.33—2.00。额宽为前中眼间距的2.06—2.44倍。下唇长为宽的1.42—2.63倍。胸板长为宽的1.07—1.18倍。触肢胫节的腹突拇指状;后侧突很大,末端骨化程度高,弯曲成弧状,弯曲部分的形状像火烈鸟的头的侧影;无间突。生殖球简单,插入器部分短,插入器短而呈刺状。步足测量:Ⅰ 13.59(4.00,1.70,3.63,2.85,1.41);Ⅱ 13.58(4.15,1.70,3.56,2.89,1.28);Ⅲ 8.51(2.70,1.15,2.07,1.78,0.81);Ⅲ 8.51(2.70,1.15,2.07,1.78,0.81);Ⅳ 8.88(2.96,1.07,2.11,1.78,0.96)。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辽宁,吉林,山东,河南,陕西,江西,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
14.瘤蟹蛛属
瘤蟹蛛属(学名:Phrynarachne)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全球29种。我国已知2种。
(1)形态特征
大型蟹蛛,雄蛛仅雌蛛的三分之一大小。前体部长宽约相当,有瘤突。眼小,大小近似。雄蛛触肢胫节较发达。腹部具大小不等瘤突多个。外雌器简单,有一横骨化板,纳精囊肾形。
(2)黄山瘤蟹蛛
黄山瘤蟹蛛(学名:Phrynarachne huangshanensis)为蟹蛛科瘤蟹蛛属的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安徽。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9毫米。头胸部长4.2,宽4,2,腹部长5.5,宽6。头胸部长宽相等。背甲褐色。前眼列较短,强后凹,前侧眼略大于前中眼;后眼列较长,微后凹,后中眼小于前中眼;为8眼中最小者,后侧眼与前眼大小相仿;前,后侧眼分别着生在小丘上;中眼域宽大于长(0.68:0.51),后边大于前边(0.68:0.57)。头胸部背面中央有宽阔的淡黄白色纵带,由胸部后缘直达眼区前缘,纵带后半部中央有褐色块状斑,其边缘不整齐。胸部乳白色,并生有小刺毛一根。胸板盾形,黑褐色,并有黄白边缘,前端较宽,后端纤细,其上有大量小形的黄白色瘤突,各瘤突上着生黑毛一根。下唇长明显大于宽。螯肢褐色,基节粗壮,螯牙柔弱,螯肢沟不明显,后齿堤具一小齿,并密被白色毛丛。触肢褐色,胫、跗两节背面生有多数黑色刺毛。第1、2对步足黑褐色,第2对步足腿节以下各节尚夹杂有黄白色块斑。这两对步足较粗壮,腿、胫和后跗节各节上均具有多数瘤突,各胫节腹面具刺3对,后跗节腹面各具4对。第3、4对步足色泽较淡,腿节基端黄白色,远端黄褐色,并各有一黑褐色轮纹,胫节和跗节夹杂有黄白色块斑。各足跗节末端具2爪和毛簇。
腹部背面黑褐色,具多数大形瘤状突起,中央部有一纵走的白色短条斑,其前端两侧有黑褐色豆状瘤突一对,后端两侧又有桔黄色圆形瘤突一对。腹背后端中央有醒目的桔黄色丘状瘤突两对,前一对较大,各瘤突上着生少数黑色短柔毛。腹部腹面黄白色,两侧黑褐色,中央部有黑褐色叶状斑。纺器周围有白色轮嵴环绕,前纺器较大,紧接。外雌器中央有一横片状结构,内部受精囊膨大并有皱褶。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安徽(黄山)。
(3)乳突瘤蟹蛛
乳突瘤蟹蛛(学名:Phrynarachne mammillata)为蟹蛛科瘤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体长12.24mm。头胸部长4.20,宽4.45;腹部长7.05,宽8.40。背甲红褐色,额部中央、中线的中段、颈沟和放射纹的部位黑褐色。背甲上有许多瘤状突起。背甲中部高,有一对乳状突起,自背甲中部向四周倾斜。两眼列均后凹。眼丘不明显。前侧眼大于后侧眼(0.23:0.16),前中眼大于后中眼(0.16:0.13)。后中眼间距大于前中侧眼间距(0.42:0.13),后中眼间距等于中侧眼间距(0.48:0.48)。中眼域后边稍大于前边(0.70:0.68),宽大于长(0.70:0.58)。额略大于前中眼间距(0.45:0.42)。螯肢前齿堤有2齿,后齿堤1齿。下唇长大于宽。下唇、颚叶和胸板均黑褐色。第1、2足的腿节较粗壮(第1足腿节的前侧面有瘤突),背面有极小的刺;胫节和后跗多刺。步足呈深浅不等的褐色。前两对步足的基、转和腿节的腹面有明显的黄白斑。后两对步足仅在转节和腿节的腹面有极小的黄白斑。各足的跗节基端的背面有一小点黄白斑。腹部背面的体表不像头胸部和步足那样坚实,但亦有许多瘤状突起。
②分布
分布于贵州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贵州。
15.锯足蛛属
锯足蛛属(学名:Runcinia)也称踞足蛛属,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中型蟹蛛;两性异形,雄蛛腹部无明显斑纹,较雌蛛瘦小得多。头胸部长宽相当,扁平,具短毛;头区具短刚毛。在前、后侧眼之间有隆起。眼小,前侧眼>后侧眼>前中眼>后中眼。前中眼间距小于中侧眼间距。后中眼间距大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高小于前中眼间距。螯肢无齿。下唇和胸板长大于宽。足式:1,2,4,3。第1足长度超过第4足长度的2倍。步足的刺不发达,第1、2足胫节无侧刺,跗节的爪只有2—3个齿。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腹突非常小,后侧突长,端部骨化。生殖球无突起,盾板圆,插入器丝状或刺状,并不长。腹部很长,尾端横截或伸展于纺器之后,具短毛。外雌器有一中兜。插入管短,纳精囊卵形或球形。生活在灌木丛和草丛中。
(2)分布范围
分布仅限于东南亚、大洋洲和非洲。
(3)尖腹锯足蛛
尖腹锯足蛛(学名:Runcinia acuminata),属于蟹蛛科锯足蛛属的一种蜘蛛。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6.30—8.44毫米。头胸黼平,有短毛,长大于宽,淡黄褐色或米色,在两侧有褐色纵纹,中部微呈白色,但无明显的白斑。头区白色,头和额部有短粗刚毛。眼小,在前、后侧眼之间有隆起。中眼域宽大于长(1:0.51—0.57),后边大于前边(1:0.53—0.58)。额宽小于前中眼间距(0.76—0.97:1)。下唇黄褐色,胸板灰色,均长大于宽。第1、2足黄白色,腿节腹面有点斑。第3、4足全黄色。第1、2足胫节腹面有5对以上的刺,后跗节腹面约有8对刺。跗节爪有2—3齿。步足测量:Ⅰ 10.07(3.11,1.33,2,37,2.37,0.89);Ⅱ 9.15(2.81,1.26,2.15,2.00,0.93);Ⅲ 3.88(1.20,0.70,0.91,0.59,0.48);Ⅳ 4.72(1.63,0.66,1.15,0.75,0.53)。足式:1,2,4,3。腹部长远大于宽,有短毛,米色,沿边缘褶有褐色条纹,并有显著的黄绿色或淡绿褐色斑纹,在中部有一对点斑。腹部末端钝锥形,延伸于纺器之外。外雌器小,中部有一兜。插入器小,纳精囊卵形。
雄蛛长3.04—4.15毫米。头胸部淡黄褐色,暗色纵纹不如雌蛛的明显。头区白色。螯肢、颚叶、下唇和胸板黄色。第1、2足淡黄褐色,胫节末端有一点环,第3、4足全体黄色。第1、2足胫节腹面仅2对刺,后跗节腹面仅3或4对刺。触肢胫节有腹突和后侧突;腹突小,后侧突发达,略呈锥形。生殖球简单,插入器部位起自盾板的近半部,插入器丝状,末端自腹面可见。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湖北。
国外分布:日本,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4)白条锯足蛛
白条锯足蛛(学名:Runcinia albostriata)为蟹蛛科锯足蛛属的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5-7毫米。背甲橙黄色,前缘有一条带棱角的白隆线,两侧形成两个直角形突起。头胸部中央有一条白色纵线,后端平直。两眼列均后曲,前眼列在头部前面的垂直面上,前中眼小于前侧眼,前中眼间距小于前中侧眼间距;后眼列位于隆线后方的水平面上,后侧眼稍大于后中眼,后中眼间距大于后中侧眼间距;中眼区梯形,前侧眼最大。胸板黄白色,前缘稍凹入。第I步足胫节腹面的前缘有4-6根刺,后缘有3-5根刺。后跗节前缘有7-9根刺,后缘有6-9根刺;第Ⅱ步足胫节腹面的前缘有3根刺,后缘有3-4根刺,后缘有5-7根蒯。腹部长圆形,后端较宽,两侧有一些与侧缘大致平行的白色条纹。
b.雄蛛
体长3.50毫米左右。头胸部较圆,两侧缘的小刺明显,两侧有2个宽的褐色纵带。步足腿节背中线上有数个小刺。腹部背面两侧缘有黑褐色网纹,中间有一对凹坑,并有黑褐色斑点,后端有1对横线状黑褐色斑纹,腹背刺较长。
②生活习性
一般栖息于草丛、稻田以及果园中。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山东、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贵州、四川、福建、广东、台湾。
国外分布:日本,朝鲜,泰国。
16.三门蟹蛛属—郑氏三门蟹蛛
三门蟹蛛属(学名:Sanmenia)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
郑氏三门蟹蛛(学名:Sanmenia zheng)是蟹蛛科三门蟹蛛属的一种动物。
(1)形态特征
雌蛛长3.04—4.67毫米。头胸部长1.48—1.78,宽1.56—1.78;腹部长1.70—2.96,宽1.78—3.00。头胸部长宽约相当,淡黄褐色到灰褐色,有一些褐色或黑褐色斑纹,毛稀少。头端窄,具刚毛。后眼列后凹。前侧眼大于或等于后侧眼,后中眼次之,前中眼最小。中眼域长宽相当,后边大于前边。螯肢具毛丛,前齿堤3齿,后齿堤2齿。下唇宽大于长。第1、2足的腿节淡黄褐色,其它部分褐色;第3、4足黄色。第1、2步足腹面有5对刺,后跗节腹面有4对刺。步足测量:Ⅰ 6.78(2.15,0.89,1.85,1.41,0.48);Ⅱ 6.75(2.15,0.89,1.85,1.38,0.48);Ⅲ 3.62(1.20,0.63,0.83,0.58,0.38);Ⅳ 4.11(1.35,0.60,1.03,0.75,0.38)。足式:1,2,4,3。腹部黄褐色,前部有一对暗斑,中部和后部有一些横斑纹。外雌器小,插入孔位于前部,透过体表可见内部的长插入管,纳精囊圆形。
雄蛛长3.18毫米。头胸部长1.56,宽1.48;腹部长1.68,宽1.41。头胸部黄褐色,有暗褐斑;腹部长大于宽,淡米色,在中部有一对黑斑,腹部淡米色。触肢胫节有指状的腹突,后侧突很宽,上生有粗短的毛。生殖球长大于宽,简单,引导器大,插入器长,丝状。步足测量:Ⅰ 6.45(1.91,0.75,1.81,1.43,0.55);Ⅱ 6.42(1.94,0.73,1.81,1.40,0.54);Ⅲ 3.31(1.04,0.50,0.80,0.61,0.36);Ⅳ 3.69(1.18,0.49,0.95,0.70,0.37)。足式同雌蛛。
(2)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浙江(三门)。
国外分布:日本。
17.蟹蛛属
蟹蛛属(学名:Thomisus)是蟹蛛的属,共超过100种,几乎全世界都有分布,较大的例外是南美洲。
雌性蟹蛛体长约4至10 mm长,雄性2至7 mm。许多颜色鲜艳的花丛中,可以看到他们正在等待猎物。
(1)形态特征
中型至大型蟹蛛;两性异型,雄蛛较雌蛛显小而色暗。头胸部长宽约相当,无刚毛。头区在前、后侧眼之间有大的角状突起,眼不发达,大小相仿,前侧眼最大。前中眼间距小于侧突起,后中眼间距大于中侧眼间距。中眼域宽大于长,后边大于前边。额宽约与前中眼间距相等。螯肢无齿。下唇长大于宽。胸板长宽相当或长大于宽。足式:1,2,4,3或2,1,4,3。步足跗节爪有少数小齿。步足刺不发达,尤其是雄蛛第1、2足的胫节无侧刺;第1、2足的胫节和后跗节各有数对腹刺。雄蛛触肢胫节有腹突、间突和后侧突;腹突不发达;后侧突长;间突向外后方突出,常强烈骨化。生殖球简单,无突起,插入器短,丝状或刺状。腹部宽大于长,雌蛛腹部很大,雄蛛较硬。外雌器常非常简单,不发达,无兜。插入管短,纳精囊球形,有腺体。生活在灌木丛和草地,尤其在花上。成年雄蛛爬上雌亚成蛛等待交配。
(2)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热带区。
虽然蟹蛛属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有发现,但大多数都在热带和温暖地区。南美洲很少有发现,只有在秘鲁发现 guadahyrensis。
(3)角红蟹蛛
角红蟹蛛(学名:Thomisus labefactus)为蟹蛛科蟹蛛属的动物。多见于灌木丛以及草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体长6.00-6.80毫米。头胸部黄橙色,略带光泽。头部前端两侧各有一尖三角形棱角,两棱角之间为一条红棕色隆线,此线纹后方紧接1条白色横纹。额部有1块倒三角形的红棕斑,斑中夹杂一些白色斑点。前眼列在头部垂直面上,强后曲;后眼列在水平面上,微后曲,各眼均等大,约小于前列眼。第I、Ⅱ步足的胫节腹侧有2或3对短刺,后跗节有5-6对短刺。腹部宽广,略呈三角形,多为粉白色,后两侧略向上隆起,在隆起部位有红棕色斑点。
b.雄蛛
体长2.50毫米左右。全体紫红色,体表有许多小圆丘,丘上各有1根刺状毛。第I、Ⅱ步足胫节、跗节和后跗节有深色斑节,腹部略高于胸部,中部有5个明显的凹坑。
②物种危害
寄主危害作物: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果树。
③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 朝鲜,日本。
国内分布 河北、新疆、甘肃、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四川、云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等省区。
(4)满蟹蛛
满蟹蛛(学名:Thomisus onustus)为蟹蛛科蟹蛛属的动物。常见于草丛以及农田。
①形态特征
满蟹蛛体型中小,但是看起来却极为肥硕。它们头部小,大致呈椭圆形,略带菱角;颚很大,有毒。最为奇特的是它们那大腹便便的样子——腹部与头部比起来要大上几倍,基本呈金字塔形,正面看又像是菱形。前腿最为粗、长,越往后的腿越短、细。它们的体色多种多样,粉色、黄色、褐色及乳白色都可见到,且略带斑点和条纹。由于腹部过大,导致其移动时十分笨拙。它们横向移动,十分像螃蟹,故称“蟹蛛”。
②生活习性
这种蜘蛛本身对人类不构成威胁,毒液毒性不大,因为它们太小了。这种蜘蛛在任何有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可以见到。它们常出没于矮小的植物上,比如花、叶、茎等。它们的食性较广,像是蚂蚁、苍蝇、蜜蜂等小型昆虫都是它们的食物。由于它们多吃害虫,所以对人类有益。它们通常长期呆在一个地点狩猎,寿命也较长,最长可以达到100年。
③繁殖方式
如同大部分蜘蛛一样,雄性比雌性小许多。交配前,雄性会先捕获一只昆虫作为礼物送给雌性,然后慢慢接近,把精子传递给它,最后迅速逃跑。也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跑掉,就被雌性作为了盘中餐。
④分布范围
这种蜘蛛遍及世界各地,在国内的大部分地区也都有分布。
分布于古北区以及中国的吉林、内蒙古、甘肃、新疆、河北、山西、河南、四川、湖北、浙江、广东等地,
18.峭腹蛛属
峭腹蛛属(学名:Tmarus)是蟹蛛科下的一个属。全球约190种,我国已知13种。
(1)形态特征
中型蟹蛛,雄蛛较窄小。前体部长大于宽,最高处在头端,具刚毛,侧缘弧形。额宽。侧眼丘发达,侧眼甚大于中眼,中眼域长宽约相当。螯肢无齿。下唇长大于宽,步足长有刚毛。雄蛛触肢胫节具腹突和后侧突,通常有间突和端突;生殖球简单,无任何突起,插入器常短粗。后体部长大于宽,梨形,后端有时超出纺器之后。外雌器常有一中兜,插入孔无覆盖,插入管短粗。纳精囊小,球形、卵形或肾形。
(2)东方峭腹蛛
东方峭腹蛛(学名:Tmarus orientalis ),是蟹蛛科峭腹蛛属的一种蜘蛛。
①形态特征
a.雌蛛
长5.60—6.00毫米。头胸部近乎长方形,褐色,夹杂白色斑纹,有对称排列的长刺状毛。前侧眼>后侧眼>后中眼>前中眼。前眼列平直,后眼列微后凹。前、后眼丘的基部相连。前中眼大于前中侧眼距,后中眼间距小于后中侧眼距。中眼域宽略大于长,后边显著大于前边。额甚长,斜坡状。前两对步足显著长于后两对。胸板长椭圆形,生有长毛,毛基有褐色斑。腹部长,后部宽,后端突出,在此突下方的腹部后缘垂直,腹部后端高。腹部背面黄白色,有褐色斑点,并在背甲中线两侧有3对左右对称的褐色横线。外雌器有一圆孔。外雌器后方有一黄色纵带。
b.雄蛛
长3.90—4.80毫米。头胸部长度仅略大于宽度,背中部色较淡,两侧色较深。腹部窄长,后端仅略宽,两侧缘基本上平直,宽度约为头胸部宽的4/5。后部的高度与前部相仿,后缘也不垂直,而是向后方倾斜。以上都与雌蛛的外形有所区别。腹部背面灰白色,有长刺,刺基有棕斑。
②栖息环境
生境:灌木丛。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
国外分布:朝鲜。
(3)裂突峭腹蛛
裂突峭腹蛛(学名:Tmarus rimosus)为蟹蛛科峭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蛛长5.40—6.30毫米。背甲暗褐色,有斑点。从前面观前眼列适度后凹。后眼列后凹。前侧眼>后侧眼>后中眼>前中眼。眼黑色。前中眼间距为1.6个眼径,前中侧眼间距稍大于中眼径。后中眼间距1.8个眼径,与侧眼间隔为2.7个中眼径。中眼域长稍大于宽(0.39:0.37),后边大于前边(0.37:0.29)。额高为前中眼径的3倍,有7根长刚毛。螯肢黄白色,有斑点,无齿。下唇和颚叶黄白色。胸板黄褐色,有深灰色斑点,长大于宽,在第2步足基节间最宽,后端不插入第4足基节间。步足黄褐色,散生小的黑斑。足式:2,1,4,3。腹部深灰色,背面中央有纵带,有3个“八”字形白纹。腹部腹面白色,有灰褐色纵带。外雌器上沟大。肛丘不显著。
雄蛛长3.50—4.30毫米。体较雌蛛瘦小,色似雌蛛。前中眼间隔1.3个眼径,与侧眼间隔不到一个眼径。后中眼间距1.5个后中眼径,与侧眼间隔2.3个后中眼径。触肢胫节有3个突起:腹侧的一个钩状;外侧的一个薄片状,其外缘分叉;背方的一个鸟喙状。
静止时前两对足向前直伸。6—8月出现成蛛。
②分布范围
朝鲜、日本以及中国的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朝鲜。
19.花蟹蛛属
花蟹蛛属(学名:Xysticus)是蟹蛛科中的一个属。花蟹蛛属与革蟹蛛属(Coriarachne)的蜘蛛均为棕至红棕色,在树及野草上常见。虽然与狩蛛属(Diaea)相似,但它们一般有较短而强壮的脚及带有花纹的腹部。行动缓慢,喜在流通量大的高空捕捉任何经过的节肢动物。
拉丁文学名来自古希腊语 xyst,指刮擦者。
(1)形态特征
花蟹蛛属(Xysticus)和羽蛛属(Ozyptila)很近似,过去由于把有匙状毛或棒状毛的种类均归入羽蛛属而造成分类上的混乱,即把某些花蟹蛛误定为羽蛛属的种类。其实,在蟹蛛科中的革蟹蛛(Coriarachne)、锯足蛛(Runcinia)、卷蟹蛛(Thomisops)和花蟹蛛(Xysticus)等属中很多种类的身体上及足上都有匙状毛。Turnbull等(1965)和Dondale等(1978)都提到在花蟹蛛属中有相当一部分种类体被匙状毛或棒状毛。所以,不能单凭匙状毛的有无区分两个属。羽蛛和花蟹蛛大体上可区别如下:羽蛛的个体较小,体较扁,头胸部梨形,前端很窄,近乎圆形,中眼域长大于宽,步足短,第1足腿节前侧面膨大,第1足胫节腹面两对刺,外雌器前方有中兜。花蟹蛛个体较大,体厚实,头胸部前端较宽,中眼域通常宽大于长,步足粗长,强壮,第1足腿节前侧面不膨大,第1足腿节腹面具两对以上(通常4—5对)的刺,外雌器元中兜。 中型蟹蛛,雄蛛较雌蛛小而色暗。前体部长宽约相当,不扁平。头宽,具强刚毛;胸部有短刚毛。前、后侧眼的眼丘相接。中眼域通常宽大于长。额与前中眼间距之比为1:0.5—1.0。螯肢无齿。下唇和胸板均宽大于长。足有发达的刺,毛丛和爪簇不十分发达。足式为1,2,4,3或2,1,4,3。雄蛛触肢有不同类型,通常具腹突和后侧突,某些种组(Species—group)具间突。盾板在原始的种组无突起,在衍生的种组有2—3个突起。在其间可看到一些过渡类型,如有一小突(chink),一脊或一个突起。雌蛛的后体部长宽相当,雄蛛的后体部长大于宽,不扁平,常有明显的斑纹。外雌器骨化程度高,无兜,常具中隔。插入管短,纳精囊大,球状或肾形。
(2)生活习性
生活于低矮植物上、石下或落叶层中。
(3)分布范围
花蟹蛛属几乎分布在世界各地,除了南美洲。总计约有360种被描述,欧洲约有71种。
(4)鞍形花蟹蛛
鞍形花蟹蛛(学名:Xysticus ephippiatus)为蟹蛛科花蟹蛛属的动物。
①形态特征
成蛛中雌蛛体长7-8mm,体褐色或浅黄褐色,头胸背面两侧有黑褐色纵纹;中央浅褐色,并有一条浅褐色线。头胸部前缘有数根黑刺。第一、二对步足比后两对均长,且粗大,色泽较深,有深褐色斑点。雄蛛体长4-5mm,头胸、腹部呈黑褐色,第一、二对步足的腿节、膝节均呈黑褐色,其它各节浅黄色,与雌蛛有明显差别。卵为椭圆形,卵长0.9-1.0mm,1龄若蛛体长1.1-1.2mm,体浅黄色,步足白色,眼红褐色。6-7龄若蛛体长为3.9-6.8mm,体深褐色或黑褐色,其它色泽与形态基本与成虫相同。
②生活习性
在辽宁地区一年一世代。以成蛛、亚成蛛和若蛛在柞树根部洞穴越冬。越冬成蛛在翌年5月中旬开始交配和产卵,雌蛛在交配后17-21天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寿命为25-114天。雌成蛛寿命可达9个月以上。从4月至10月为成蛛活动时期,6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活动盛期。
③分布范围
分布于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河南、吉林、内蒙古、辽宁、新疆、甘肃、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西藏等地,主要栖息于草丛、灌木丛、茶园以及农田常见种。
④物种危害
鞍形花蟹蛛在5月至10月均能危害1-2龄小蚕。一头鞍形花蟹蛛每天最多能吃1龄柞蚕4头,平均吃1.7头。在发生盛期每100M2平均发现该蛛65头。
[ 此帖被依然小陆子在2023-08-19 17:4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