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畲族总人口为746385人,其中男性403516人,女性342869人, 分布在闽、浙、赣、粤、黔、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
畲族的发源地,各地畲族都传说祖籍是广东潮州凤凰山。他们自称“山哈”,即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 。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闽南、潮汕等地,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至清代时,多数畲族族人已被汉化,成为潮汕人和客家人的构成成分之一。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和汉语客家方言很接近,但在广东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极少数畲族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 畲语和汉语潮州方言很接近 ,保留了一些与畲族发祥地粤方言相似的语音特点 。随着畲族融入汉人社区,大多数畲族转说客、赣、闽、粤系的汉语。据统计,中国99%以上的畲民使用的是当地的汉语客家方言。其中,福建福安地区的畲语被认为是全体畲语标准语。
1956年12月,国务院认定畲族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并确定族称为畲族。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人口占比约11.5%。据史料记载,畲民迁入景宁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名称由来
自古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等跟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
“畲”字来源于“畬” 。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畲”字读音有二,读yú(余),指刚开垦的田;读shē(奢),意为刀耕火耘。“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地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因此《龙泉县志》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輋民”名称也出现在十三世纪,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说:“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輋”音shē,是广东汉人俗字。关于“輋”解析,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显然,以“輋”字作族称是侧重于居住形式,指在山里搭棚而居的人群。“輋”的含义虽与“畲”有差异,但非指两个不同的民族,也不是指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而是前者指福建畲族,后者指广东、江西畲族,这是由于汉族文人对闽、粤、赣畲族经济生活观察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的异称。
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组织义军,加入抗元斗争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现“畲军”、“畲丁”等名称。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称畲族的非常普遍,粤、赣各地方志以“輋户”、“輋蛮”和“山輋”等称畲族的也比比皆是。清代以降,由于许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分,还有以“苗族”、瑶族”、“瑶僮”和“苗民”等称呼畲族的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于1953年8月派出以民族学专家施联珠为组长的畲族民族识别调查研究小组,在浙江省景宁县东弄村、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漳平县山羊隔村作了为期3个月的畲民识别调查,写出《浙江景宁县东弄村畲民情况调查》等资料。1956年12月,国务院认定畲族为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并确定族称为畲族。
民族起源
瑶族说
关于畲族来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与瑶族同源,持此说者比较普遍。自古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等跟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
其它说法
此外,畲族族源还有“越族后裔说”、“东夷后裔说”、“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蛮族的一支”等多种说法。总之,众说纷纭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历史曲折发展和民族形成过程中,同蛮、越、闽、夷以及汉等各族群体彼此互动、混化、交融的关系。
畲族族源歧见很多,但概括起来有外来说和土著说两种。外来说者认为畲族源于汉晋时代的“长沙武陵蛮”。持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是“武陵蛮”和畲族有共同的盘瓠图腾信奉。土著说者认为畲族源于周代的“闽”人。“闽”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遗裔就是现畲族。“闽”、“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此说的主要论据是“闽”、“畲”之间有着密切的内涵联系,即“闽”——“蛮”——“僚”——“畲”一脉相承。
此外,还有人认为畲族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属于高辛氏近亲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认为畲族源于河南,其祖先是“龙麒”,等等。
总之,关于畲族的来源,尚有争议。
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武陵蛮”说
(一)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说。此说认为畲族和大部分瑶族都家喻户晓地流传有属于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图腾崇拜——盘瓠传说,传说的内容与汉晋时代分布在长汉中下游的“武陵蛮”所流传的盘瓠传说大同小异,据此认为畲、瑶两族与“武陵蛮”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瑶族中自称为“勉”的“盘瓠瑶”(或称“盘瑶”、“板瑶”、“顶板瑶”、“过山瑶”)与自称为“门”的“山子瑶,约占瑶族总人价的一半以上也崇信盘瓠传说。
史籍多称瑶族和畲族本是“五溪蛮”盘瓠之后,畲、瑶两族不仅有相同的反映原始图腾崇拜的盘瓠传说,而且有很多相同的习俗,在史籍上往往是畲、瑶并称,甚至说畲族就是瑶族。直到清代,畲、瑶还是混用,往往称畲族为“瑶人”。畲族族谱记载亦有自称为“瑶户”、“徭人子孙”等。现分布在广东海丰、惠阳、增城、博罗的畲族仍称自己为“粤瑶”,在海丰、惠阳的汉人称他们为“畲民’,但在增城却被汉入称为“山瑶“。两族都具有相间的姓氏,传说畲族有盘、蓝、雷、钟四大姓,但实际上除广东增城县有几十个盘姓畲族外,其它地区未见盘姓。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有一段对盘姓兄弟失散的解释:相传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盘、蓝、雷、钟、李等姓畲族360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由海道来闽,至连江马鼻道登岸后,徙居罗源大坝头。盘王碧一船被风漂流,不知去向,故盘姓在畲族中失传。畲族传说中的大哥盘姓留在广东。但在瑶族中盘姓却很多,也有蓝、雷等姓氏。两族至令仍保有一种汉文文书,在瑶人中称《过山榜》,在畲人中称《开山公据》,两者内容大同小异,都同样记载着具有原始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此外还记述封建皇帝赐给他们券牒,准许他们租种山地,不纳粮租,不服徭役等特权,但不得到平原上耕种,不得与汉人通婚。
根据上述种种的理由,从而推断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南蛮”中包括长沙“武陵蛮”在内的一支,他们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持此说者人数较多,由于可佐证的材料比较丰富。所以比较可信。
东夷说
(二)东夷说。潘光旦教授在畲、瑶同源于“武陵蛮”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畲族远源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淮河与黄河之间的“东夷”里靠西南的一支“徐夷”,认为畲族和大部分瑶族同源于“武陵蛮”,而“武陵蛮”是“东夷”迁居鄂、湘西部地区后,融合了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的。他认为“徐夷”与苗、瑶、畲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后来向长江流域活动进入五岭山脉中的一部分,就是发展为今夭的瑶族,一部分从五岭山脉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的山区里和汉族杂居融合而成为畲族;另一部分曾定居在洞庭湖一带,即后来进入湘西和贵州的苗族。有人从高辛氏和“东夷”、畲族的文化遗产作了比较,如死人洞葬,拾骨重葬,丧葬以歌代哭,结婚时男女不对拜,女子结髻、蒙青巾、扎红头绳、插花鸟银饰、穿戴凤羽样衣冠、梳妆用“铜镜”,煮饭用“鬲”,生产用“镐”,打猎用“弩”,脚穿木拖鞋、草笼鞋,喜唱山歌,对本族人说“山哈”话,自称为“徐家人”,称中土汉人为“阜佬”,称土著汉人为“闽家人”“民家人”,说明早期畲人无王朝户籍,不为“民”,传颂“凤凰鸟”,结婚时正门横眉上写“凤凰到此”四个字的横联等等,说明高辛帝喾、东夷、徐夷、畲族具有极其密切的渊源关系。
此说从先秦氏族的迁徙、神话传说、考古资料及文化特点等方面,论证了“武陵蛮”中的一支“诞”(即“莫徭”)是由“东夷”族群迁到湘西、鄂西后,融合了三苗、氐羌(犬戎)的成分而形成的。到唐宋之际,“莫徭”在迁徙过程中,又分别发展形成新的族体——畲族、瑶族,有一部分加入苗族中。有人更从畲族的族谱记载中找到畲族与“东夷”密切关系的线索。传说在盘瓠王时,“东夷”王献美女奇珍、奇珪、奇珠三人,美貌丰姿,盘瓠王以长女奇珍赐配长男盘自能,以次女奇硅赐配次男蓝光辉,三女奇珠赐配三男雷巨佑。孙女龙郎公主配钟智深为婚。
“越人”后裔说
(三)“越人”后裔说。认为畲族乃古代越人的后裔,此说根据史籍中关于古越人和现畲族在分布地域上的对照、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偶同或从族称义、音的演变去推论以及畲,越具有共同的盘瓠传说,共同的生产方式,生产水平和共同的风俗习惯等,认为畲族乃古越人的后裔。在“越人”后裔说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具体说法,如认为畲族乃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或范蠡的子孙;有认为畲族是中国秦、汉时代的越人后裔;还有认为畲族是源于汉晋讨伐的’‘山越”,特别是与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封地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越人后裔南海王织有密切的渊源关系,等等。
“南蛮”说
(四)“南蛮”说。此说认为畲族乃“蛮”或“南蛮”的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此说认为盘瓠传说不仅流传于‘武陵蛮”中,也包括《搜神记》中所说的“今即梁汉、巴蜀、武凌、长沙、庐江郡夷是也”,相当于大半个南中国。说畲、瑶同汉晋时代长江的崇奉盘瓠传说的“南蛮”有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又因福建、浙江等地这畲族家喻户晓传说广东凤凰山乃是他们民族的发祥地,从而论证畲族乃东汉时期久居广东的“南蛮”一支,是广东的土著民族。
“闽”族后裔说
(五)福建土著“闽”族后裔说。此说认为闽、越乃中国南方的两个古老民族,闽族系福建土著,乃畲族之先民,越乃福建的客族,畲族非衍出于越族。
历史沿革
抗争历史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曾多次联合起义,反抗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唐总章二年(669年),广东潮州与福建南部的畲族先民先后在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人的领导下,掀起了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斗争。畲族起义首领与汉族起义军联合经过大小百余战,官兵才镇压了这次起义。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十一月,在江西爆发的以畲族李元励为首的规模较大的反抗斗争,起义军数万人,活动在广东南雄、江西赣州、南安军等地,所向披靡,坚持斗争3年之久。宝庆元年(1225年),江西赣州又爆发了以汉族陈三熗和畲族钟全为首的畲汉两族人民联合起义,起义军活动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坚持斗争至端平元年(1234年)才被镇压。
元代,畲族人民在陈吊眼、黄华,畲族妇女许夫人等领导下,先后组织畲族人民成立“畲军”,积极参加了以文天祥、张世杰等领导的抗元斗争,畲、汉两族人民十几万人共同英勇奋战,成为宋末抗元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宋亡后,仍然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这次起义是畲族人民抗元斗争中规模较大的一次,在畲族人民反封建斗争史上具有深刻的影响。
明代,畲族人民因不堪压迫,到处爆发农民起义。1512年,钟聪、张番璮、李四仔等领导闽、粤、赣三省交界的上杭、寻邬一带畲、汉两族人民在“大帽山”起义,起义军连陷建宁、宁化、万安等县。1516年以谢志山、蓝天凤为首的畲、汉族人民起义歼灭大批官军,杀死贪官污吏,没收地主夺去的土地,甚得民心。畲、汉两族人民纷纷参加起义军,达数万人。此次起义的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广,声威远及闽、粤、赣、湖广等四省,在畲族人民反封建斗争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历史上畲族人民多次的起义,虽然都遭到封建统治阶级的镇压而失败了,但起义促使统治者不得不采取缓和矛盾的一些措施,例如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政府曾三次下令免征广东、江西一些地区的田租,还减免盐、酒等课税,建立屯垦制度,招抚“畲军”屯田,这些措施无疑对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汉化融合
畲族发源于广东潮汕凤凰山,是古代潮汕最有影响力的土著民族,畲族于潮汕地区而言,为旧时最大的族群 。畲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潮州文化,使历史上的畲族和潮州汉族人民持久地享受了人间的温情,并构筑了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信仰。 早在商代的潮州先民畲族就已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当时畲族的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中原汉族低。客家先民来到此一区域以后,先是与包括潮州畲族先民在内的各百越族土著民错居杂处,南宋后便主要是与畲族人民错居杂处,互相矛盾斗争,互相融合同化。因此,客家文化、潮汕文化 与畲族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几乎到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难以分辨的程度。
明代时期,王阳明平定闽粤赣交界处之乱后,把“新民”(新招抚之民)纳入国家“编户”,实行儒家教化,移风易俗 。特别是对畲族的教化,当时与官府对抗的多为畲民。王阳明通过教化畲民,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经过王阳明军事剿抚、保甲监督和乡约教化的综合作用,闽粤赣交界处的畲民由此“去蛮化”,“梗化”“顽民”开始“新民向化”,大量畲民转化为福佬人、客家人。 这一期间,闽粤赣边的畲汉居民加速了民族融合,最后形成融入福佬人或客家人中。
一些不愿汉化的畲民,要么退入更深险的山区,要么辗转迁徙至闽东、浙南等地,闽粤赣边的族群格局因而发生巨大变化,畲民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清代闽粤赣边的畲民在当地居民中只占极少数,而且这仅存的少数畲民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汉化了。
迁徙历史
历史分布
7世纪初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闽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四女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这个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绘成连环式画像,称为“祖图”,在节日里悬挂出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龙头,这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畲族居民仍以盘、蓝、雷、钟为主要姓氏。
瑶家文化
盘瓠传说、盘王图腾以及蓝、雷、钟三大姓亦与瑶族相同,因此自古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等跟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
隋唐之际,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的畲族先民已经从事农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拓荒殖土。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使畲族山乡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畲汉两族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唐王朝在漳、汀地区的建政,大大加速了畲族封建化的过程。封建统治者加深了对畲族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而且还实施一系列民族歧视政策,把他们视为“化外之民”。
分布现状
综述
中国畲族总人口708651人(2010年) ,分布在闽、浙、赣、黔、粤、皖、湘七省80多个县(市)内的部分山区,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福建省有375193余人,占畲族总人口52.87%,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主要分布在福州、三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区的十一个县市内;浙江省有170993人,占全国畲族人口的24.01%,主要分布在温州、丽水、金华三个地区的十多个县内;江西省的畲族大都散居在鹰潭龙虎山、铅山、贵溪、吉安、永丰、全南、武宁、资溪、兴国等县,人口约76500余人;贵州畲族人口有44926人,主要分布在麻江县、凯里市、福泉市和都匀市;广东省有28053多人,分布在潮安、饶平、河源、海丰、大埔、增城、惠阳、博罗等14个县市内;安徽省的畲族主要集中在宁国市,人口约13953人;湖南省的畲族主要分布在桂东、汝城、炎陵等县,人数为2891人。
福建省
据1990年7月1日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畲族有630378人。其中在福建省有346451人,其他分布于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畲族在福建省的346451人中,主要分布于闽东宁德地区,有155819人(宁德市19393人,福安市57562人,福鼎市 27926人,霞浦县37336人),几乎占福建省畲族的一半,其他为:福州市46202人(连江县12203人,罗源县18682人),厦门市3601人,莆田市3160人,三明市16878人,永安市4438人,泉州市23822人,漳州市34620人(漳浦县18610人,龙海县7903人),龙岩地区33497人(上杭县30498人)。
在福建省畲族中,有福安市坂中畲族乡、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霞浦县水门畲族乡、盐田畲族乡、崇儒畲族乡,福鼎市硖门畲族乡、佳阳畲族乡,宁德市金涵畲族乡;罗源县霍口畲族乡,连江县小沧畲族乡;上杭县庐丰畲族乡、官庄畲族乡;漳浦县赤岭畲族乡、湖西畲族乡,龙海市隆教畲族乡;永安市青水畲族乡等17个畲族乡。还有福州市晋安区日溪畲族村、闽侯县六锦畲族村 ,漳州市诏安县港头畲族村(钟姓),泉州市德化县龙塔畲族村。
畲族的姓氏,以盘、兰、雷、钟四姓为主,据说其祖先盘瓠氏生三男一女,受高辛皇帝敕封,敕长子盘自能为南阳郡武骑侯,次子兰光辉为汝南郡护国侯,三子雷巨佑为冯翊郡立国侯。一女名淑玉,婿钟志琛封为颖川郡敌国侯。忠勇王盘瓠氏应为古代的部落联盟,畲族的盘姓极少,据闽东传说及族谱记载,他们是从广东潮州凤凰山自海路迁徙时,姓盘的一船被风吹到“番国”,因此未到达连江登岸,故闽东现无盘姓。
浙江省
丽水市
景宁畲族自治县
桐庐县百江镇金塘坞畲族村有近百户人家,族人多为蓝、雷、钟三姓。
温州乐清市百岱村,由于迁徙原因,躲避战乱以翁姓、陈姓为主。
温州苍南县有蓝、雷、锺、李、吴、罗六姓
衢州市龙游县浦山村,族人多为蓝、雷、钟三姓。
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自治镇。
尚田镇印家坑村蓝家是奉化乃至宁波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温州市: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竹里畲族乡)
江西省
贵溪市:樟坪畲族乡
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
吉安市:龙岗畲族乡 ;东固畲族乡,老辈们的版本,畲姓有盘、蓝、雷、钟、谷五姓,是否可信,仍有待考证。
安徽省
云梯畲族乡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乡,畲族人口占到安徽省畲族人口的56% 。云梯乡位于宁国市东南边陲,天目山北麓,是宁国市东南门户,东北与浙江安吉接壤,南与浙江临安毗邻,距离宁国市区40公里,面积51.1平方公里,由畲、汉、回、苗4个民族组成。104国道穿千秋关直通杭州,交通十分便捷。1992年11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撤原云梯乡,成立云梯畲族乡,下辖毛坦、云梯、白鹿、千秋4个行政村,畲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云梯、白鹿、千秋3个村,其中千秋村为畲族村。
广东省
广东畲族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北山区。具体分布在潮安区 、丰顺县、饶平县的凤凰山区,海丰县、惠东县的莲花山区,博罗县、增城区的罗浮山区,东源县 、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的九连山区,始兴县、南雄市的大庾山区和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天井山等14个县的山区,另有少数人口散居于广东其他市、县。
广东凤凰山畲族,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有2500多人,约占广东省畲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潮州市二县一区五镇的五个行政村和三个自然村及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丰顺县潭江镇的凤坪畲族村,同时还有几十户杂散居。其中潮州市的潮安区有归湖镇碗窑畲族村、山犁畲族村、岭脚自然村,凤凰镇石古坪畲族村,文祠镇李工坑畲族村(含黄竹洋自然村);饶平县饶洋镇蓝屋畲族村;湘桥区意溪镇雷厝山自然村。。以上地区畲族同胞的姓氏为蓝姓和雷姓。学术界普遍认为畲族是凤凰山的土著居民。畲族是潮汕地区的先民,潮州凤凰山是全国70多万畲族同胞公认的始祖开基地和民族发祥地。潮州畲族文化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歌是潮州歌谣的源泉。畲族发源于潮州凤凰山,是古代潮汕最有影响力的土著民族。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始祖开基地,在畲族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文化艺术
畲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潮州是畲族文化发源地,畲族文化是潮州文化的一部分。畲族传统文化中也有受到中国汉民族文化支系之一客家文化的影响。
畲族文学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所以畲族文学基本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他们每逢佳节喜庆之日,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1000多篇、四五万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歌》。《高皇歌》又称《盘古歌》《龙皇歌》《盘瓠王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立下奇功及其不畏艰难繁衍出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尤其是,他们还把这一传说绘成连环画式的画像,称祖图,即在一幅十来丈长的布帛上,用彩笔把这一传说的40多个画像连环式地绘在画卷上,世代珍藏。
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每逢佳节喜庆之日便歌声飞扬,即使在山间田野劳动,探亲访友迎宾之时,也常常以歌对话。流传下来的山歌约有一千多篇,计四五万行。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爱的一种民歌方式。“双音”是畲族人擅长的二声部重唱的唱法,又称“双条落”。
工艺技术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如编织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编织的斗笠,花纹细巧,工艺精致,配以水红绸带、白带及各色珠子,更富有民族特色,是畲族妇女最喜爱的一件装饰品。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送给心爱的情侣,是最好的定情物。解放后,这种工艺技术得到了更加发扬光大,成为抢手的旅游产品和出口产品。
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
畲人的工艺品主要是竹篾编制物和草编制物。在土产市场上,畲人所制的斗笠、竹席、草帽、草席一样享有盛誉。唐代刘禹锡有诗云:“长刀短笠去烧畲。”所谓“长刀”和“短笠”,即是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镰刀和斗笠。把斗笠叫做“尖仔笠”,以竹编制之。此物尖头圆沿,轻便灵巧,十分实用,故有“短笠”之称。
潮汕畲人日用品中还有“瓠靴”和木屐。瓠靴半圆形,木制(今已有塑料制的),用于舀水,舀水时恰好与锅鼎的下部吻合。木屐则如同日本所传之制(有史学家考证,魏晋时中国也有木屐,甚至认为日本木屐乃仿自中国)。这两种制品均仍在市场上行销。
体育活动
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节日登山、骑海马和竹林竞技等,都是畲族民间流传十分有趣、别具有一格的体育活动。尤其是练拳习武之风盛行,经千百年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民间武术。解放前,畲族群众习武是为反抗压迫和剥削,解放后则是为了强身健体、陶冶性情,丰富文化生活。畲族武术分棍术和拳术两大类。棍术种类多,动作名称复杂多样。拳术十分普及,作为拳术的一部分,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武术精通的老拳师一般都会点穴术和医术。但是,畲族武术还需要进一步地整理、挖掘。
舞蹈祭祀
畲族舞蹈成为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各种重大祭典礼仪活动中留传下来。人们所能看到的和所发现的畲族民间舞蹈几乎无不与宗教祭奠、祭祀仪式浑然一体,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传师学师》(又称“做阳”)是一种寓教育后代怀念祖先而世代相传的一种祭祀仪式活动。畲族人民把盘瓠的生平事迹绘成画卷,尊为“祖图”,祀奉甚虔。由此可见,传师学师是以神话传说为依据,崇敬祖先为心愿,在图腾崇拜与宗教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以前,畲族男子到了十六岁须“学师”,通过“学师”才能成为人,也称“红身人”。学过师的人终身吉祥如意,生时能为人传师,死后能在天为官;没有传过师的人被称为“断头师”,是不体面的。学过师的人可以取法名,并将法名与传师学师的日期写在一块红色布条上,结在祖杖的下端,成为了始祖的嫡系后裔,赐得尊称,准许穿“赤衫”,当法师并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做功德》(又称“做阴”),是畲族人在成年后死去,家属为其“超度亡灵”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盘瓠世考》中载:“盘瓠因为游猎,……跳过大树,被株尖所伤,……殡后长腰木鼓,长笛短吹,男女连声唱歌。窈窕跳踢舞弄者不能及”。在“祖图”中也画有众人披麻戴孝在灵堂守棺,多人手拿道具,一人手擎写有“超魂超度”字样的木牌翩翩起舞;另外在畲族民间也有关于做功德的传说。做功德总的意义是对上辈先人的尊敬和祭奠,用法师(舞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谢大人的恩情”。
《打徨》是一种巫舞,据巫师的说法,《打徨》是在人犯病时跳的,意在捉鬼驱邪治病,内容大体是法师造好“九州仙楼”请来玉皇大帝,庐山祖师,调来天兵天将通过“行罡做法”、“捉鬼抢魂”、“放油火”等。病人将会自愈。
畲族有着本民族的图腾信仰,而宗教祭祀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宗教祭祀舞蹈就是这种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一,带有迷信色彩,起到了精神鸦片的麻痹作用,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宗教祭祀舞蹈在历史上、文化史上、民族史上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多功能作用。
方言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由于这个少数民族源自广东地区,所以他们的语言听上去和广东人所说的粤语十分接近 。全国畲民使用的畲语的底层与秦汉之前潮州早期畲家语言相同。 畲语和汉语的客家方言很接近,但在广东的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极少数畲族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日常生活中,各地畲族皆通晓当地的汉语方言。
温州市畲客话也叫畲语,是市内畲族使用的汉语方言,属于客家话系统。畲族的居住方式具有“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畲客话分布在苍南、泰顺、文成、平阳等畲族居住区。
广东潮安区凤凰山的畲族固然操潮州话或客家话,但在《潮州府志》中却记录下这里畲族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一种语言与现海丰、惠阳、增城、博罗一带畲族所使用的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语言很相似。在音调上,虽然有不少地方的畲族民歌类似客家的山歌词,但福建宁德地区却存在着完全不同子客家山歌的四种畲族传统的基本音调(福宁调、福鼎调、霞浦调、罗连调),这四种基本调和自称“勉”的瑶族和“布努瑶”的基本调有惊人的类似之处。过山瑶唱的民歌传统基本调是“拉发调”,拉发调中长调的“跟声”唱法与畲族的二声部合唱”双条落”有许多类似之处。瑶族的拉发调又和罗源、连江等县畲族的“罗连调”在音调(包括音列、调式、节奏)的基本特点是相一致的。民族语言的亲属关系反映其民族渊源关系十分密切,民族近亲是语言亲属关系的基础。
风俗节日
传统节日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
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餜。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亦称“乌饭节”。乌米饭就是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着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呜饭”的野果等充饥度过年关,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为纪念他们,人们把三月三日作为节日,吃“乌米饭”表示纪念。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词的畲族云集歌场,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内容为歌颂盘瓠,怀念始祖。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
此外,畲族也过春节。过春节时除宰鸡杀猪外,还要做糍粑,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运,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盘古祖先”,老人讲祖先创业的艰难,过后举家团聚,唱山歌,送贺礼。青年男女则走乡串寨,以歌传情,互叙友情。
物质生活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他们“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修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火笼、火塘是畲族人民家庭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地瓜米掺上稻米为主食,纯米饭只是宴请贵宾时才用,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尤喜饮“米酒”和“麦酒”。
畲家独具特色的典型食品有:
乌米饭
乌米饭为农历三月三食用。乌米饭的制法,是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杜鹃科,乌饭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贮到布袋里,连袋放到铁镬里,加适量的水熬汤,让它释出紫黑色的汤汁来,而后去掉袋里叶渣,将精选的糯米泡进汤进汁里,几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由于乌稔能起开脾、防腐作用。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乌米饭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菅叶粽
菅叶粽俗称“菅粽”,通常在端阳节和龙节时食用。将精选优质糯米倒入黄碱水里浸泡若干小时,拿两片菅叶对折成一条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放叶槽中,成为一条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的菅叶粽,放到锅里煮十余小时遂成。每逢端午节,菅粽供敬祭祖宗外,还用以馈赠亲友。
糍粑
畲族过年、做“七月半”和冬节都要制糍,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畲粑,即畲族糍粑,是畲族男女老少皆宜的一种特色小吃。买畲族糍粑的小贩骑着装着糍粑的小车穿越在大街小巷,用当地方言编出一段段押韵的吆喝声。看着小贩将热乎乎的白色糍粑,裹上由白糖、红糖粉、花生碎混合均匀的蘸料,食欲立刻被激起。将其咬在口里,又软又粘,米香夹着甜味,亲切的口感让你吃完一口还想接着下一口。
竹笋
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煮熟,撕成两半,晒干或熏干即可。在景宁一带的畲家制作干笋时,先将鲜笋切成片,加盐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干,装入竹筒内,用竹壳封口倒置,民间称这种干笋为“扑笋”。
景宁畲族绿曲酒
据《景宁县志》记载,唐永泰二年(766),畲族从闽迁居浙西南山区时,绿曲酒也随即成为畲族长老府的养生之宝。此酒在色泽上呈现出自然纯净的金黄兼翠绿,酒液莹澈透明,犹如深山碧玉;清新淡雅的山草香轻柔飘逸,入口顺滑,纯净清幽、成熟雅致、风格独特。
据古书记载,绿曲酒开始酿造于唐永泰二年,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当时绿曲酒生产在景宁山区,景宁山区自身的生产水平较低,传播信息的速度较慢,再者由于当时传统的禁锢思想等老观念,畲族绿曲酒在传承中历尽沧桑、几近匿迹。
以神秘存在于畲族名望家族中的景宁畲族绿曲酒配制技艺,从唐永泰二年至今,已传承1200多年,则堪称珍贵,其酿造工艺非常讲究,但下料配方一直由畲族雷氏后人世代单传,秘不外宣。其制法选用66味上等天然草本、野果,加酿造酒、蒸馏酒、绿曲、赤糖等辅料,经八步(选药、炮制、另煎、鼎合、封坛、泉浸、地养、茅缩)共三十六道工序精心配制。绿曲酒体在色泽上呈现出自然纯净的金黄兼翠绿,酒液莹澈透明,如深山碧玉;清新淡雅的山草香轻柔飘逸,入口顺滑,风格独特,整体以越上乘品质。
畲族绿曲酒有两个流传脉络。一个是民间传承,在畲族居住的景宁、福鼎山区的村子里,流传着这种古老的酿酒工艺,他们用糯米作原料、采以野生土莲香作麴,直接蒸馏出酒后再加深山花草二次重酿,经长时间低温洞藏自然陈化而成。村民采用这种方法酿造出的米酒品质上乘,甘甜诱人;一个是官方的产业化国有化,1984年国务院公布成立的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后人、专家学者、族人酿酒师等经过挖掘整理,将畲族绿曲酒进行了综合的质量评定和品牌提升,并取名“百岁门1984畲族绿曲酒”;随着世界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很多华人也在将绿酒推向世界,香港、台湾等地的文化学者和传统酒庄也在通过民间的力量保护绿酒这种传统工艺,在合理利用市场品牌的前提下,更注重这种民族文化和原生态的保护工作。
由于畲民长期居住在偏远闭塞、村落分散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他们学会了防治疾病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畲医还有“医食同源”之说,几乎家家户户常用家禽家畜配草药食用,经统计具有食疗作用的食物约100余种。据记载,几乎失传、而极其珍贵的景宁畲族绿曲酒就是采用了畲族医药“医食同源”之理的典范,但掌握秘方的的族人至今从不外传。
景宁畲族绿曲酒采用深山天然原材料做为基酒原材,崇尚自然健康、尊重传统文化、重视现代科技,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要求。并且酿造原材料取自无污染自然生成物,富含天然有效活性营养成份、葡萄多酚、茶多酚、花青素、淫羊藿甙、芳香油、天然抗氧化剂等物质,抗癌、抗氧化、抗过敏、抗疲劳、增强体质、改善性功能、增强皮肤弹性和柔滑性、改善烦躁易怒、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具有较强的延缓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畲族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常统称为“餜”。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籼米也常被用来制作粉干,即将籼米磨成粉,加馊饭揉成团蒸熟,再用粉干机压挤成丝状,再蒸透即可食用。也可晒干长期保存,粉干味素可口,适于怕油腻者食用。籼米加部分鱼米磨成粉可蒸成各种糕。将米粉调成糊状,蒸成水糕。如加入红糖蒸熟称勺糖糕或红糕;加入碱水蒸熟称黄糕;只加盐称白糕,统称水糕,蒸好后可以存放,糖糕表面加上芝麻、花生等,晾硬存放,吃时再蒸软。黄糕可用灰碱水浸泡保存,食用时杂以其他菜肴加汤煮食。
粳米主要用来制作年糕,制作时先把粳米粉揉成团蒸熟,放入年糕挤压机加压即成;也可选用一种当地产的特殊灌木烧成灰,用水出碱水,把鱼米放入水中浸涨,去水后倒入甑中蒸透,再放入臼中舂成团,搓成500—1000克长扁形餜;也可用酒炒软仅为旅行和劳动中的食品,冷时不硬,可以随时食用。糯米多用来酿酒,打糍粑。用糯米做糍粑是先把糯米蒸熟,然后置入臼内舂成团,搓成月饼大小的饼子。蘸红糖和芝麻粉趁热吃,香甜细软。民间有“冷粽热麻糍”之说,意为糍粑只有热吃才有味道。除米饭外,番薯仍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番薯除直接煮熟外,大都是先切成丝,洗去淀粉,晒干踏实于仓或桶内,供全年食用;也有先把番薯熟煮,切成条晒成八成干长期存放。煮熟晒干的番薯大都作为干粮,直接食用。民间有的人把生番薯切成片,放入滚水中煮成八成熟,捞出风干或晒干,再用沙炒或油炸,过年过节常吃,并用来招待客人。番薯丝洗出的淀粉经过几次过滤后,晒干,少部分用作干淀粉做菜,大部分用来做粉丝,做法是把干淀粉用水拌成糊,用蒸笼蒸熟,冷却变硬后刨成丝,晒干即成。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饮食禁忌
忌吃狗肉、蛇肉;小孩忌吃鳝、鳗;忌用筷子打猫,忌吃猫肉;忌用单只手捧茶招待客人;酒桌上忌空碗;上别人家做客,吃点心时忌吃光,应有所剩余;年初一忌喝菜汤,不然插田要下雨,整年出门要打伞;忌用脚踩地上饭粒,否则会被雷击死等等,畲族传统饮食文化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和财富。无形的民间文化资源不像地下的矿产资源那样,你不挖掘它,它将永远存在。
传统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婚姻习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着古朴的婚俗。一般同姓不婚,本民族内部的盘、蓝、雷、钟四姓中自相婚配。本来,氏族外婚制是畲族传统婚俗。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畲、汉两族之间严禁通婚,曾是畲族内部的一条族规。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执行,畲、汉两族之间的通婚日益增多。古代,畲族青年男女有自由恋爱的传统,对歌成婚是畲族先民的习俗。但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婚姻观念的影响,到解放前畲族婚姻的封建买卖包办现象十分严重。解放后被革除,现在畲族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在畲族社会里,无儿的家庭多行招赘,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别随父母姓的。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这样维持几年之后,才确定在夫妻两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家落户。
丧葬习俗
畲族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畲人的丧葬习俗,从传统与史料来看,早期的葬习为悬棺葬和火葬。在畲族中广为流传的《盘瓠王歌》中就载有畲人祖先盘瓠“半年是清闲,日日擎弓去射箭”,“石壁岩前山羊打,被羊抵落石壁前”乃“跌落石壁前,身尸挂在树尾上,老鸦来叫引路线”,“一阵龙风来发起,吹断树尾搁不牢,大大小小跑地拜,句句哭公是不该”的传说。因“高岩石壁崎又岖”所以无法取得祖先尸身,只好“任得树梢安祖坟”,后世畲人为怀念先祖于是便悬棺而葬了。三国时,吴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中有“人悬棺”的记载。“人”即历史上的“南蛮”,它是畲族等南方民族的先人。由此可见,畲人悬棺而葬的习俗由来已久。
火葬大多见于明代的一些文献上。《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记有广东畲民,“有病殁;则焚其室庐而徙居焉”。(宁国市畲族地区)在人死后要“捡金”(即把人体的遗骨开棺捡起,装入一瓷瓶和坛中,封好瓶口然后再埋起来),此习概由此而来。火葬,同畲族频繁的迁移,强烈的怀祖心理有关。因为他们每迁一地,都希望与祖先同行,那么火葬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了,因为人体火化之后,骨灰体积很小,便于携带。定居以后,受汉族葬俗的影响,火葬习俗逐渐抛弃转而流行土葬。不过,其中的过程和细节跟汉人土葬有所不同,体现了这一民族的自身特色。丧葬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四步:人死报丧,净尸入殓,超度亡灵,出柩落葬。在这些过程中又有诸多细节:如正好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至正月初一期间逢丧,则应不惊动任何人,在家停丧数日,以免冲淡节日的喜庆之气。报丧时,报丧者应臂缠白布条,一路上行人、车辆均应为其让路。哭丧时,眼泪不得滴在死身者上;出柩时须由孝子扶棺,在路上如遇有沟坎,孝子要“背棺”(即托棺:孝子先弯腰站在沟里或坎下,让灵柩擦背而过)。就整个丧事过程而言,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歌代泣”。以悲歌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
畲族现行土葬,历史上曾实行过火葬。清代卞宝弟《闽峤车酋轩录》记载闽东霞浦畲民葬制与之相类。明清时期畲民迁徙频繁,以火葬焚尸取其骨殖便于搬迁时携带。初从福建迁入浙江处州府的畲民在村中设“亡人台”,叠柴禾焚尸,将骨灰分装7个陶罐,称为"三魂七魄",并秘密分葬7处,认为人死焚尸以求来世长得漂亮。今丽水地区(原处州府)畲村尚存“亡人台”遗址。随着定居时间的延长以及与汉人杂处,遂采用当地汉人流行的土葬。今畲家土葬一般形式有三:①采用“二次葬”,又称“拾骨葬”。②一次完成坟墓的棺木土葬。③停棺拾骨土葬。在闽东、浙南、粤东等地畲村流传着畲族悬棺葬的传说。
火葬
据福州地区畲族的传说和有关资料记载,畲族在迁徙频繁时期采用火葬。即人死后置火中焚烧,后取其骨灰盛于陶瓮(俗称“灰瓮”)。当迁往新址时将灰瓮带走,暂埋于新址附近山地;再迁时又将其掏出继续带走,直至定居后始择地正式安葬。明代中期,受汉族影响,葬俗多改土葬,但仍有少数人相沿其俗。民国初期,罗源西溪畲族居民在迁居安井村时,曾将其母骨灰瓮带往安井,历数年返回时又将其母的骨灰带回原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俗已绝迹。
悬葬
福州地区畲族有悬葬之俗。悬葬又称岩葬。通常的葬法有2种:一是将盛有骨灰的陶瓮置于高处的石洞和田崖的石穴之中,外叠乱石遮挡。罗源县安井村灰瓮岩石洞现仍保存3个古时陶瓮及部分骨灰;二是在山上的半崖处挖掘土洞,将棺木置其中,洞口用石块和泥巴封堵,过三年或更长些时间取骨(个别还采用焚烧)装于陶瓮,然后移葬他处。此俗,罗源县霍口、飞竹等地畲村仍沿袭。据罗源县内部分畲族相传,此葬俗始于古时的悬棺葬。其说法有二:一种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为天上“星辰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悬葬则寓其意;另一说法是畲族祖先盘瓠生前被鹿撞死凤凰山崖,葬于崖前,其子孙仿其祖先葬法。
福州地区畲族称老人过世为“老了”或“过山了”。畲族明代以前的丧仪无考,明代中期起随着改为土葬后,与汉人的葬仪大同小异,但穷、富之间又有简、繁之别。
福州地区畲族称50岁以上的人在家亡故,男者称“寿终正寝”,女者称“寿终内寝”。死者断气时,即鸣鞭炮,以通知族人前来帮工。正常死亡停尸厅堂,立好灵位,以供吊唁。同时撤去蚊帐、棉絮,并用一张白纸钻三个孔,即两孔为眼,一孔为鼻掩盖于死者面部(称“安面”),然后用被单覆盖全身,在死者床前点油灯,摆一碗米饭。油灯谓“照眼”。直点至入殓为止;米饭谓“走路饭”。称给死者吃了好上路,并于饭上点香,且不能中断,直至入殓为止。畲族尊重母系亲戚,因此首先要派人到嫡系亲戚家报丧。负责报丧的人必带雨伞和粗纸条,中途不能随便串门,要直接到达目的地,到时把雨伞靠于门外,不能带伞入门。入门后将粗纸条放在凳上,被通知者见雨伞置法和粗纸条即知有人亡故。丧家为死者更衣时应先沐浴,烧沐浴汤的水由媳妇直接到溪中取,取水时如死者为男性则顺流舀水,意男者在天;死者是女性,要逆流舀水,意女居地。清水取回后烧汤。沐浴时用毛巾在死者额、胸前、手、脚分别揩3下,死者一般要着新衣,但贫困者亦用旧衣补充。未收殓前,亲属轮流守灵,防止狗、猫近前。
嫡系亲戚到时,孝男孝女及媳妇应穿麻衣,跪于门前迎接。待嫡系亲戚到齐后开启正屏门,并移尸后厅置于靠背椅上,后支杆秤。王师开始念咒诵经,亲戚分别行三跪九叩或三鞠躬礼,与遗体告别,最后入棺。死者当晚殡殓,请王师或道士念咒、诵经,称“点药师”,由当晚至次日早上。当仪式行至焚烧阴银时,孝男孝女需用木杆在廊前等地敲打,谓吓退其他死鬼,钱不会被其抢走。此后每七天(以死者死亡之日起计算)皆请王师或道士念咒诵经,谓“做七”,共举行七次,最后一次俗称“断七”。死后一百日、一周年、三周年均应请王师或道士做“功德”,为死者超度亡灵。每次做“功德”,短者一昼夜,长者五昼夜。旧时丧制,孝男一百日内不能理发和赴宴;一年内家中不裹糕、蒸糕,谓过“苦节”、“苦年”。如果一百日内未娶亲的要待三年后才能娶。戴孝分“七七”(即49天)、百日、三年等3种。
出殡择吉日,设家堂祭,孝男孝女跪列两旁,儿孙辈一一跪拜。灵柩出门的程式为头向门外,退出门后转为尾向前,意为不让风水被死人带走。灵柩出门之后由女婿办“拦马祭”,又称“路祭”,由女婿跪拜。送葬队伍以彩旗锣为前导,彩旗锣每个儿子一面,长孙的旗番为兰色,其后为“火炉灯”,每个儿子一担,内装斗灯和装有木炭的钵,返回时必须点燃,寓人丁兴旺、长发其祥之意。送葬时女辈一般只送村口即返回,孝男孝孙则护灵柩上山,安葬完毕后称“回龙”,回龙队伍应从原路返回。在回龙队伍未进屋前家里应按儿子的多少准备水、米各一担,水中置葱、稻秆、柚,寓“抢”、“赶”、“富”之意。彩旗锣未进屋前应先将水、米分别挑入倒入水缸或米瓮。“回龙”后,丧家便设几桌酒席,答谢前来送葬者及亲戚朋友。安葬的第三天亲属上坟,摆供品、烧阴银,称“做伏山”,意为察看安葬时是否处理妥当。
罗源畲族俗规,死者不满50岁的不能开厅(即正屏门),不能放在后厅收殓,葬仪从略。凡在户外死亡的,尸体不能进门,就地或在村外收殓埋葬,丧事从简。
畲族丧葬习俗最大的特点有二:一是女人过世时收殓入棺的寿衣必是出嫁时当新娘子时的嫁衣。二是以歌代哭,其内容大都是缅怀祖宗,悼念、歌颂死者生前的为人,祈祷死者安息,也有的忏悔自己对死者的不足之处而引起的反驳的对歌,歌词悲怆,催人泪下。摘录两首以示存史:
哭娘歌:没有爹娘无主张,家有金银枉思量;有钱能买千般物,难买堂上双爹娘。
祭祀歌:敲起柴片闹纷纷,孝男孝女细细忖;你在阴府要保佑,人丁兴旺万年春。爹也空来崽也空,黄泉路上信难通;生时若不行孝顺,死掉空激
是没功。得悠悠,且悠悠,莫论人间春与秋;先古贤人讲不尽,哪有世人命不丢。
宗教信仰
主要是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畲族十分重视祭祖。
猎神信仰。由于狩猎在畲民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猎神自古以来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图腾之一。东汉许慎着《说文解字》解释“闽”字说:“闽,蛇种。”意思是说属于百越系统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的。闽越地区古属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区还是闽越的范围,这里的土著民多以蛇为图腾,对蛇抱有尊崇、亲切的感情。
在畲族中广泛流传含有与苗、瑶相类的南蛮意识“盘瓠”传说:新石器时代的高辛氏(即帝喾)时期,刘氏皇后夜梦天降娄金狗下界托生,醒来耳内疼痛,旨召名医医出一希奇美秀三寸长的金虫,以玉盘贮养,以瓠叶为盖,一日长一寸,身长一丈二,形似凤凰,取名麟狗,号称盘瓠,身纹锦绣,头有二十四斑黄点。其时犬戎兴兵来犯,帝下诏求贤,提出:能斩番王头者以三公主嫁他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往敌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他是犬而想悔婚。盘瓠作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变成人。”盘瓠入钟六天,公主怕他饿死,打开金钟。见他身已成人形,但头未变。于是盘瓠与公主结婚。婚后,公主随盘瓠入居深山,以狩猎和山耕为生。生三子一女,长子姓盘,名能,次子姓蓝,名光辉,三子姓雷,名巨佑,女儿嫁给钟智深(亦作“字”)。畲族人民世代相传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盘瓠是畲族图腾崇拜的物件。畲族先民以拟人化的手法,把盘瓠描塑成神奇、机智、勇敢的民族英雄,尊崇为畲族的始祖。
盘瓠是春秋时代一位历史人物,在公元前744年的楚与卢戎战争中,盘瓠杀敌立功、受封以及与公主结婚,是对历史的真实记载。盘瓠传说之所以能演变为神话,也正是图腾标志使然。“盘瓠”传说是具有神圣的民族起源的信仰,是畲族、瑶族、苗族等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共同的“氏族标记”。他们把“盘瓠”视为始祖和至高无上的尊神,确定了畲族一瑶族一苗族具有紧密的历史联系性。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祖图就是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
祖图又称“盘瓠图”。畲族把有关始祖盘瓠的传说画在布上,制成约40幅连环画式的图像,代代相传,称为“祖图”。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述盘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畲族每年还定期举行隆重的祭祀,族人共聚祠堂、悬挂祖图,是早期原始社会中图腾崇拜的残迹。“盘瓠”传说只是畲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所形成的特色文化跟畲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有着很深刻的联系
在宗教方面,高皇歌有段记载在盘王生前死后“龙麒自愿官唔爱,一心间山学法来;学得真法来传祖,头上又何花冠戴。当初天下妖怪多,闾山学法转来做;救得王民个个好,行罡作法斩妖魔。闾山学法法言真,行罡作法斩妖精;十二六曹来教度,神仙老君救凡人。香烧炉内烟浓浓,老君台上请仙宫;奉请师爷来教度,灵感法门传子孙。灵感法门传子孙,文碟奉请六曹官;女人来做西王母,男人来做东皇宫。盘蓝雷钟学师郎,收师捉鬼法来强;手把千斤天罗网,凶神恶煞走茫茫。凤凰山上鸟兽多,若好食肉自去罗;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猪麂鹿何。凤凰山上是清闲,日日擎弩去上山;乃因岩中捉羊崽,龙麒斗死在岩前。龙麒身死在岩前,寻了三日都唔见;身死挂在树桠上,老鸦来叺正寻见。崎岩石壁青苔苔,山林百鸟尽飞来;吹角鸣锣来引路,天地灵感放落来。龙麒落棺未安葬,功德日夜做得忙;闾山法主来安位,又请三清师爷官。河南祖师安两边,超度功德做你先;天神下降来超度,超度龙麒上西天。”表明了与道教闾山派的联系。
政治活动
畲族人民勤劳朴实,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榨、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以及天灾、战祸、贫困、疾病等原因,被迫到处迁徙。他们披荆斩棘,倚山坡筑梯田,为开发中国东南山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与汉族关系十分密切,曾多次与汉族人民联合起义,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早在唐初,广东潮州一带的畲族人民,在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人的领导下,掀起反抗唐王朝统治的斗争。宋末元初,福建畲族人民在陈吊眼、许夫人领导下,组成“畲军”,配合文天祥、张世杰等抗元武装,展开抗元斗争。明正德年间,江西畲民在谢志珊(山)、蓝天凤的领导下起义,与广东俐头、江西大庚等地的汉族起义军遥相呼应,反抗明王朝的统治。在明代抗击倭寇的斗争中,畲族人民为保卫祖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近代以来,畲族人民曾参加太平天国革命,还不断爆发反洋教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革命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散居在广东东部的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共同组织革命武装自卫军,展开了抗捐、减租、退押等斗争。浙南地区很早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1927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瑞安县发动3万多农民、工人和商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捣毁了反动商会,痛打反动会长。1927年春,福建福安县72个村的畲、汉族农民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发动下,进行了反对征收鸦片捐的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东、浙南的畲族地区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1933年,福建霞浦县青皎等47个畲、汉村庄的4000多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暴动,宣布废债废租,除捐灭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畲族人民坚持革命斗争,组织游击队,建立革命根据地,闽东畲族地区有70%以上是老苏区。畲族人民为祖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社会经济
解放前,畲族地区已基本上发展到封建地主经济阶段,但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畲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呈现缓慢性和不平衡性。
畲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经济为辅。早在公元7世纪,畲族先民就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辟了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当时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耕火田”,即“刀耕火种”,所耕之地多属于缺乏水源的旱地。由于耕作粗放,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作物产量很低,加上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所以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农耕”与“狩猎”是畲族早期的生产特点。
明、清时期,是畲族先民向闽东、浙南大迁徙的时期。他们到达那里时,平坝地区已多为汉族居住,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为汉族所垦殖。因此,他们只能开山劈岭,拓荒造田,新建家园。或者是佃租汉族地主的土地,或给地主富农当长工。长年辛勤劳作。他们所到之处,荒山变茶园、沟壑变良田。畲族人民为开发祖国东南山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中国民族政策使畲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关地区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名额上对畲族都给予了适当照顾,并大力培养和提拔畲族干部。同时,畲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了57个民族乡。经过社会改革,受压迫的畲族人民拥有自己的土地、茶园、山林。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畲族山乡的经济搞活了,多种经营,变山为宝,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畲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浪潮中,畲族山乡已成为对外资具有很强吸引力的地方。在福建省的宁德、莆田和浙江省的景宁,“三资”企业已在这里“开花结果”。
文化保护
2017年,河源市投入30万元支持漳溪乡政府建设广东畲族宫,投入10万元支持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用于开展畲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2019年,潮州市举办了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首届中华畲族发源地潮州凤凰山文化交流会。
2021年3月18日,《潮州市畲族文化保护条例》获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5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此帖被任野。在2023-10-20 21:01重新编辑 ]